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时间:2023-09-04 08:12:0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通用)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通用)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

  苏菲是一个十四岁的挪威女孩儿,她像许多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有许多不凡的经历——莫名闯入生活的哲学老师,开启一段深奥却有趣的哲学学习课程;种种超自然现象的发生,以及一封封送给彼岸一个名为席德的少女的信。

  一切是那么神奇和不可思议,那晚我睡着了,梦见我跟随苏菲与他一起冒险,一起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哲学课程,第一节课。这个平凡的世界开始变得多彩了,我已经十四岁了,在这几乎要彻底融入一切庸俗而又似乎可靠的规则的年纪里,《苏菲的世界》厉声叫醒了我,它唤醒了我幼年才有的对世界充满好奇探索的心灵,我运用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世界,并思考一些有趣的问题,世界是怎样诞生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这绝不是空洞无味,好高骛远的无病呻吟,而是我重获新生时,那对我的存在所做的一次审视,让我发现了那么多生活的细节美,好像一个瞎子真正看到了世界,鲁钝的'又变得锋锐了。

  这本书以历史时间线为纵轴,涉及了许多历史,科学知识,同时也写了许多名人和哲学家的故事,让我得以与伟大的灵魂对话。这本书让我的思想变得更有深度;对问题的看待,更加全面;健全了我的人格,丰富了我的视野,让我如痴如醉。随着近代哲学史讲演完毕,苏菲的冒险也告一段落,一个荒诞而伟大的结尾给了读者最后的结语,如果苏菲所谋求的真相是她只是一个书中人物,来自本书中另一个人物的笔下,那么我的生活与世界是否也只是一个缸中之脑的故事,苏菲和她的老师逃出了书本的故事,开始了无人可知的冒险,。而我能不能逃出框架,明白“我们都是星尘”这句话的深意。

  我想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这个世界需要哲学,而我们的生活更需要哲学,让我们打开《苏菲的世界》,领略哲学之美。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2

  哲学是什么?应该是很枯燥难懂的吧。在阅读《苏菲的世界》之前,我从未接触过哲学。

  《苏菲的世界》讲述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在一天放学回家后,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从此以后,苏菲就开启了学习哲学的道路。她学习了古希腊哲学,认识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弗洛伊德等众多的哲学家。可渐渐的,苏菲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不存在的,是少校艾柏特为庆祝女儿席德的生日而虚构出的人物。在故事的最后,苏菲终于逃出了书中的世界,来到了席德的世界中。

  整本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封信上的那三个字:你是谁。苏菲收到信后再思考这个问题,正在阅读的.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是,我究竟是谁呢?

  这是也许每天都会有人问的问题,这是平时做自我介绍时必须要回答的问题。然而静下心来想,答案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是学生?我是女孩?那学生不止七一个,世间也有成千上万个女孩。如果我换了个名字,如果我的长相并不像现在这样,那么我是不是就不是我了呢?人会不会真的有灵魂。如果是这样,我只是存在于一个身体里,灵魂与思想才是真正的我,是这样吗?

  我生活的地球是茫茫宇宙中及其微小的一个星球,而我、我们,更是宇宙中非常渺茫的存在。地球少了任何一个人,也不会停止转动。那我该怎样让这个世界记住我,记住我是谁呢?

  我思考了很久以后,我只能回答说:我就是我。除此之外我找不到任何词语来说明。

  你是谁,这个问题看似非常简单,却又似乎永远也没有答案。或许为穷尽一生也不知道:我,到底是谁。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3

  《苏菲的世界》一书中介绍了有关西方的哲学,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为我们讲述智慧的故事。原本枯燥无味的哲学书读起来更像是读一本侦探小说,让人不自觉地跟随着苏菲去思考,去探讨一个个哲学问题,去拜访一位位哲学家,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捧书细读,我了解到弗洛伊德有趣的心理学理论,佛洛伊德主张人和他的环境之间不断有一种紧张关系存在。这种紧张关何调整自己的需求以适应环境;我们学到如何调整这个‘快乐原则’以迁就‘现实原则’。用佛洛伊德的术语来说,我们发展出了一个具有这种调节功能的‘自我’。这时,即使我们想要或需要某个东西,我们也不能躺下来一直哭到我们得到那件东西为止。“这同时引发了我对于心理学的好奇与探索,在了解了梦的解析,爱情心理学后,我对于心理学的了解也更上一层楼。

  千百年来,不管是什么时代的人,什么民族的人都在追寻着相同的问题,就像是”人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正是因为人们的好奇心,才有了哲学。《苏菲的世界》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和对人生意义的好奇,我们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留心观察,仔细思考,永葆好奇的心态去探索,去挖掘。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所讲的一般:”那些困扰我们的,是我们疑难、困惑的问题也曾经发生在所有聪明人心上;一个问题都没有漏掉,而且每一个聪明人都回答过它们,按照各自的能力,用各自的话和生活。“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4

  《苏菲的世界》一部充满哲理的书,主要讲的是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就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这本书使我明白了哲学的'意义、人的生命和各种哲学学说:如果把宇宙比作魔术师,把地球比做一只用于变魔术的兔子的话,我们就是居住在兔子绒毛深处的细胞。我们出生于细毛顶上,刚开始我们对这场魔术十分好奇,而人们慢慢长大了,对世界不再好奇了,就去了毛皮深处,并喜欢上了皮毛深处的生活,就不再过问世事了。哲学家就是那些努力向上爬,并把别人拉上去的人。只要你有好奇心,再加上50%的努力就能成为哲学家。

  哲学的世界,有太多奥妙等待我们去探寻。每一次的发现便是一次人生的顿悟。

  尽管我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苏菲的世界》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与启示。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5

  也不知某年某月某日,一觉醒来发现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矛盾,这可能也是从看苏菲的世界开始的吧

  看《苏菲的世界》时,看到她每件事都刨根问底,竟然从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种共鸣;但是自己内心深处却觉得她是一个而不折不扣的笨蛋,竟然什么事都想那么多,搞不好学习也会一落千丈。

  此处我想了比较长的时间,到底是应该较为成熟些,每件事逆来顺受,还是应该每件事刨根问底,这是多么的矛盾啊!当时我想;这个问题可能连哲学家也解不出来吧,我的内心的两股思想像五线谱一样交织碰撞,我的五脏六腑在都被烧灼,我是多么渴望像泓泉一般的.真理啊。

  是选择自由的畅想,还是选择循规蹈矩,一步一个脚印,这两者都存在风险性与可能性,前者一飞即达,后者一辈子平平稳稳,不愁吃穿,却默默无闻,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前者若一飞不起,必定一生不能翻身,疾苦一生,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后者便可以百分之一百的安稳,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没有一双标新立异的翅膀是不行的,只是摔倒了还可以再拍拍身上的泥水再爬起来,但是在千百次爬起来后,天已经黑了,你也将化作尘世间的一缕浮尘了,随风飘飞了……

  聪明的你,请你告诉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明天太阳依然升起,时钟依然运转,我们的问题,却可能已悄悄的尘逝了……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6

  《苏菲的世界》这是一本富有哲学意义的书,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灵魂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部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一封未知的来信,带来了一个个关于哲学的理论与思考。

  故事主人公是苏菲,一个十四岁少女,过着平凡生活,直到一封未知来信打破了苏菲平静的生活。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勃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在一位神秘导师艾勃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信件中提到一个人席德,原来苏菲是个虚拟人物,这一切都是席德的父亲为了庆祝女儿生日虚构出来的`故事。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知道这一切之后,并不想被人控制,他们做出反抗,离开生活许久的伊甸园,离开席德生活的世界。

  当你知道自己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你的心理建设会不会崩塌?如果自己是苏菲会有怎样的故事呢?自己是个虚构的人物,然而自己并不是主人公,只是一个配角,这又和现实世界有何区别呢?现实的世界不过是我来过一遭,而后几十年过去我又消失在这个世界,和虚构出来的有何不同呢?虚构的人物有个人主宰着她的未来,那个创作者虽然是现实人物,她的一生又被谁主宰呢?这就是哲学不解之谜吧。苏菲打破了戒律。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7

  这是一本关于哲理的书,我开始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我认为这会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我开始并不知道,这本书是讲些什么的,当我看到第一章,我便知道这是讲哲学,每当我看到一个问题,我也会思考,但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就比如,第一个问题“你是谁?”我当时的第一个回答就是,我就是我,但苏菲却比我们想的还要多,她还联想到了其他的一些事物。比我们想的.还要深入,还有“世界从何而来”“哲学是什么”“奇怪的生物”这些问题把我弄得晕头转向,使我对这本书没有了兴趣,让我接着读下去的是那个寄信胡神秘人,她是谁呢?为什么要寄信给苏菲呢?我继续的往下读,后面的内容并不象前面那样难以解读,而且越往后面读,我就觉得我的四周被金灿灿的阳光照着。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雅典之旅。艾伯特的穿越和雅典两千四百年前的样子,使我大吃了一惊,我当时的思想是和苏菲一样的,这是不是在拍电影呀!怎么会有人一下子就回到古代的雅典呢?可能是在做梦,对于雅典之旅,这就像是在讲一个故事,让人通俗易懂。这本书讲了许多关于哲理的知识,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我们都没有提出疑问,并认真思考过。哲理是一门很复杂又是很简单的一门学问,但这门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动脑筋和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认真思考,直到寻找到答案,我们应该学习苏菲那种爱思考,坚持不解的精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懂得思考,而且都深入的去探究,那这个世界的知识分子肯定会比现在多得多。《苏菲的世界》带给了我另一种感觉,一种难以解说的感觉,就好像如果你站在宇宙,你就是宇宙中渺小的尘埃,你非常地想去探索,但宇宙太大了,不论你怎么努力,永远都触碰不到它的边缘,既然望不到边,那就让我们更加努力去探索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8

  这次看的是英文版的,很多专有的名词可能并没有和中文的对上,比如说所谓的“唯物”、“唯心”啊。不过好在书是给一个十几岁的小孩上哲学课,专有名词和流派都有比较好的解释,所以说具体的中文名词是什么不重要,至少我认为意思我是明白了。(当然也可能我认为自己明白了,但实际并不是那个意思呵呵)

  其实我并没有接受过真正的哲学教育,我所学的哲学叫做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实是严重影响了我们思维的发散性,培养出来的都是统一的三观。我以为自己会对于有人认为世界是意识的感到十分荒唐和可笑,但当我沿着历史的发展和走势,读到那些思想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可笑或荒唐,我甚至认为他们每个人,每种观点都有道理,先被苏格拉底说服,后又认为柏拉图说得对,后又被持相反观点的亚里士多德说服,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是在不断思考的,只不过思考的结果是,我并不十分确定什么事。我想我有些理解为什么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最后反而相信了有所谓的上帝等神明的存在,因为当人知道的越多,思考的越多就越发不能确定什么,而人总是需要确定的去相信某些事物,也许最后就只能把这神秘且神奇的力量归属给上帝了吧。

  我一直是非常喜欢哲学,但有时也怕自己想的太多,不是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吗,这中间的尺度有时还真是难以把握。但我认为这是不在我控制范围之内的事,这不是什么选择你可以这么做,也可以不这么做的事,这就是我的生活状态和方式,或者换句话说,这就是我。不是我要刻意的去思考一些哲学的命题,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就是会想很多。也许我唯一能控制的是不断地调节自己的平衡。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9

  初次阅读《苏菲的世界》,他奇特的封面吸引了我。从魔术帽中钻出的兔子,和抽象派式的画面。这是一本写哲学的书。哲学,在我们的印象中并没有深刻的了解。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才知道哲学不仅仅是人为什么生和死,也不仅仅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死循环。

  这本书通过苏菲被他的哲学老师所吸引,沉入哲学的海洋,从而向我们娓娓道来。这里面有我们所知的柏拉图,苏格拉底,亚力士多德,还有现代的先驱者马克思的思想。也有一些不被我们耳熟能详的德谟克里特斯,斯宾诺莎等。

  这本书让我陷入久久的沉思。如苏格拉底: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让我想起我曾经因自大傲慢而做错了不少事情。更有我们究竟是上帝手中的提线木偶,还是我们的体内居住着神灵的'思想碰撞。

  曾经的我认为哲学与生活无关,不过是那些大思想家更深层次的胡思乱想罢了。读完这本书,我更是知道哲学其实与生活息息相关。看着少校那一个个一环接一环奇思妙想的圈套。似乎将苏菲与他的哲学老师玩弄在鼓掌之间。

  我开始慢慢的思考,是否我的生活中也有一个像少校这样的人将我玩弄。我却一无所知。我是否就如在魔术帽中钻出的兔子的兔毛上仰视整个世界,始终被困在一个局里。一个人的肉体允许突破不了这个宇宙的极限,但是有的人的思想就像霍金一样,可以追寻到宇宙的深处,探索黑洞的奥妙。将周身置之度外,在渺小的大脑中有着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

  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活在这个世上不能像个木偶一样,一无所思。我们要敢于用思想去突破这个世界的极限,去畅想未来。不积跬步,何以致千里。要突出重围,不被现有的所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0


  《苏菲的世界》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作者乔斯坦·贾德用生动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是世界与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故事由一个14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让苏菲在迷茫中开始思考,并在哲学家艾伯特的引导下开始学习西方哲学。苏菲在一次次的书信中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从神话、命运到启蒙,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贾德借一次次信件提出疑问,将苏菲一点点引入其中,跟随着苏菲的脚步,也让我不由自主跟着苏菲一起困惑,一起思考,一起学习......

  这本书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作者在书中这样说到:“我们生活的这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只是这白兔的体积极其庞大,因此这场戏法要数十亿年才变得出来。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然而当他们年纪愈长,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他们在那儿觉得非常安适,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仔细想想,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我们知道的越来越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也逐渐消失了。我记得《小王子》里有这么一句话,“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而这本书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找回曾经拥有的好奇心。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1

  世界从何而来?在没有读过这本书之前,我从未问过或想过这个问题。或许是偶然间爸爸妈妈告诉我这里是世界,从此我就知道这儿是世界。一天当中,我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但我却从未提出过一个为什么?不只是我一人,大家都把世界想得理所当然,世界仿佛与我无关。所以,作者用了很生动的比喻,宇宙就好像魔术师从帽子中拉出来的一只兔子,关于突然变出兔子的事,我们知道这不过是魔术师耍得把戏罢了。

  我们只是想知道他如何办到而已。然而,谈到有关世界的事实,情况便有些不同了。我们知道这世界的不只是魔术师妙手一挥、掩人耳目的把戏,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其中,我们是它的一部分。事实上,我们就是那只被人从帽子里拉出来的小兔子。我们与小兔子之间唯一不同的是:小兔子并不明白它本身参与了一场魔术表演。我们则相反。我们觉得自己是某种神秘事物的一部分,我们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关于小兔子,最好将它比作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

  一些地域,一些风土人情,但思想是没有限制的。苏菲只是书中的'一个虚拟人物,你又是谁呢?苏菲是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第一次读《苏菲的世界》懵懵懂懂,第二次,第三次,我会收获更多。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2

  我们身边处处是哲学,却只有少数人有会发现的慧眼,不断去探索。

  外星人是什么样的,我想,让大家画出来的话,也许大家都会画出类似人类一样的生物,即使不是这样,也会画出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如果狗会画画的话,也许会把它画成狗的摸样呢。我想世界上没有明分的对与错,一切只是我们自己的感觉,一切都是我们自己按照整个地球的标准去做哩,如果在一个没有明分对错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在宇宙的世界里,有一个想象力被局限的星球,我们早已熟悉这个世界,觉得任何事都是理所当然的,好比我们人类是哪儿来的`,对于是某种生物进化来的回答,一点也不吃惊,而我不能确定一定是这样的,就算是这样,这种生物又从哪来?创造它的又是谁?创造宇宙的又是谁?创造宇宙的又是从何而来?

  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我们丧失好奇心的同时,丧失了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生命是如此的神秘。这世界就像魔术师帽子里变出的一只白兔,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然而他们年纪越长,也就越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他们在那儿觉得非常舒适,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一段惊险的旅程,迈向语言与存在所能达到的顶峰。

  走进哲学的世界,身边的事物都会变得不同,人为什么会说话?鱼为什么有尾巴?都是有趣的,而我们无法理解,无法表达。

  《苏菲的世界》——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3

  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的乐趣。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道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顺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苦难就是人生的老师,然而逆境则是通往真理的必经之路。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逐步迈进了深奥的哲学王国的人口,哲学问题更进一步激发了苏菲的好奇心,正是这好奇心使她勇于探索与富有想象地思考。而在当今社会,勇于探索与富有想象地思考正是少年们所缺乏的,如果每个人都怀着一颗好奇心,便会慢慢指引我们通向成功之路。

  好奇心居然能让一位十四岁的'少女理解了这些深奥又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这就是好奇心传递的正能量。她的导师艾伯特又以信封式将哲学的理论、真理与名人一生理念传授于她。世界像奇迹一般在她眼前展开,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所学的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探索真理,然而事实真相远远要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拜伦说过“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面对人生突如其来的打击,有的人可能会一蹶不振,从此消沉下去,但是从容与平静面对真的很重要。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为失败哀怨,对现实不满是无用之举,一切当以宽心化解之。

  生活需要以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去对待,对待失意和打击更要如此。失败不必气馁,只要我们把它当做横在你面前的一块大石头,摆正它,蹬上去,说不定让你的视野更开阔,心胸更豁达了呢?《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相关文章:

摘抄《苏菲的世界》02-06

《苏菲的世界》心得01-30

《苏菲的世界》心得(15篇)05-10

《苏菲的世界》心得15篇05-04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1-13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09-28

有关苏菲的世界读后心得范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5-04

《苏菲的世界》读后心得12-23

《苏菲的世界》心得体会06-13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