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呼兰河传读后感

时间:2023-08-23 08:25:4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呼兰河传读后感6篇【精华】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呼兰河传读后感6篇【精华】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1

  在寒假中,我读了萧红写的《呼兰河传》,她把我带到了20世纪的小城——呼兰河。

  这个小城并不繁华,都是一些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然而作者却写得如此趣味、独特。其中,这个小城的'东二道街的大泥坑,让我印象深刻。

  这个大泥坑有六七尺深,车夫和马经常翻进坑里去,翻进去了之后,车夫爬了出来,而马就算连滚带爬也出不来。泥坑还淹死过小猪,用泥浆闷死过狗,闷死过猫,鸡和鸭也常常死在那里面。他们想到了许多方法,如:拆墙、种树,却没有一个人想到过把坑填平,没有一个人。真是些愚蠢的人们啊!

  在作者童年的后花园里,她与她的祖父一齐玩耍,一齐干活,生活充满了乐趣。有一次祖父和作者在后花园里铲草,她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齐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作者小时候真是幼小而又无知。

  《呼兰河传》这部作品写了人们的无知、愚蠢。萧红经过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个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那时候的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害的旧思想。

  《呼兰河传》读完了,而我还久久地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画面当中。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2

  开学的时候,我利用课余时间看了小红写的《呼兰河传》。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印象最深的是几个小故事。

  豆腐在当时是奢侈品。晚餐吃一块豆腐会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有一些贫困家庭买不起豆腐。他们孩子的梦想是开一家豆腐店。甚至有一个人破产了,宁愿破产也不买个豆腐吃。这说明了穷人的`悲惨处境,他们就那样生活过,连一块豆腐都买不起。

  旧社会的女性生活可以说是非常悲惨的。庙会上,老庙里的人都很虔诚,但在娘娘庙里,人们根本不尊重娘娘,只求她给子孙。这也反映了当时的女性是多么的不起眼。

  书里还讲了一个小团圆媳妇在.的故事,她很好,但是被折磨,被打,被骂,被虐待,心里其实很委屈。她想回家,可是人家说她身体里有鬼,说她要驱鬼,说没有偏方有效。她被迫在热水中洗澡,被折磨致死。作者通过小团圆媳妇的故事,反映了女性在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中的不幸命运。

  看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千。这三篇短篇小说只是书中的一个缩影,却表达了女作者对旧社会的愚昧、落后和黑暗的不满和愤怒。萧红在当时是不可多得的女性精英,但很多女性都过得很辛苦。新旧对比,社会进步了,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女生不受歧视。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生活,女生要自强不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3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大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这部书是著名作家萧红的重要作品,也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年轻女作家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城的风土人情。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小团圆媳妇那一章,那样的经历让人透不过气来。一个和当时萧红年龄相仿,一样是12岁的女孩。12岁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年龄,本该陪在父母身边,但她却千里迢迢到这儿来当童养媳。因为她活泼爱笑,不像媳妇,所以经常受到婆婆的打骂。一打就打骂了一个冬天,不分昼夜,她这样做是为了让她听话。“一天打八顿,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狠狠地抽。我也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她的脚心……”她婆婆炫耀地说。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出了病,他们没有给她看医生,而是听信了跳大神的话,请人用滚烫的热水给她洗澡,昏过去了,就用冷水浇醒后再洗……就这样最终把她折磨死了!我真的很同情她!

  想想这太愚昧了,迷信害死人啊!而自己呢?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我的爸爸和妈妈从单位赶到家,心急如焚,他们火速拦下一辆的士,火速赶往医院。今后,他们每天按时给我吃药,烧饭……想想自己,比小团圆媳妇幸福多了!

  我们要以一颗包容的心将一切不美好的事物包含,留下美好的记忆,拥有一个充实的童年。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4

  书本合上了,但我的心还没有从书中飞回来。团圆媳妇、王阿姨……一个个形象直冲脑门。

  这本书主要讲了作者童年在呼兰河村的所见所闻,和她身边的故事。文中讽刺了的当时不好的社会风气,衬托出了当时人们悲惨生活与不良思想。

  读完了这本书,我的心有所触动。当时的.作者萧红生活的是怎样的社会?是一个半封建的社会,重男轻女的社会、是一个十分迷信的社会、一个采用暴力的社会、一个啊,一个万种不良风气结合在一块的的坏社会!

  这本世界的著作,这本书,我读完后想到了还不是其中的某一个人物,而想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那个生活没有所谓的高考,没有所谓的用知识改变生活。穷人他永远还是穷人,富人他永远还是富人。富人可以无理由紧逼穷人,打骂穷人。而穷人却无法有理由的建议,劝阻富人。穷人的死无所谓,反而“节约”空气。但富人哪怕有一点点的刮伤也会嫁祸于穷人们。对,我没有夸张,在一百年前,就是这种生活。没有所谓的“人人平等”,只有“人人不等”。在当时你要抗着议啥的,只有死!

  现在,我也不谈以前了,谈谈现在吧!我们是那么的幸运,生活在这个人人平等,可用知识改变人生的时代。所以,让我们用满满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5

  这学期,老师推荐了《呼兰河传》这本让大家阅读,我读完后深有感触。

  《呼兰河传》这本书的作者是萧红,她在这本书里叙述了自己童年时候的趣事,也绘制了一幅我国20世纪20年代东北乡镇的风俗画卷,展现了当时的生活,底层人民在苦难,愚昧,麻木和抗争中的挣扎,字里行间充满了悲剧的色彩。童年时候的萧红是一个天真可爱,活泼任性,自由的小女孩,家在呼兰河那边,是个小城,不太繁华。让作者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祖父,祖父是一个慈祥、温和还有宽容的老人,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不少乐趣,也让作者的心灵更加自由。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胡家的小团圆媳妇。她成天乐呵呵的,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都支持胡家的`行为,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话,用开水把小团圆媳妇烫了三次,几天后就死了。看完这个故事,我十分心疼团圆媳妇,也痛恨像团圆媳妇婆婆一样封建迷信思想的人,因为团圆媳妇婆婆的迷信和无知,残忍的对待小团圆媳妇,才置她于死地。

  《呼兰河传》这本书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也是一串凄婉的歌谣,有幽默,也要讽刺,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读一读。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6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写的一篇小说,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小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讲了一个才12岁的小团圆媳妇被卖到一户人家,这样男家就多了一个劳动成员了。婆婆看她个儿高,就故意说成14岁;夜晚时打团圆媳妇,还美化曰“给她一个下马威”;把她弄出病来了,不去医院里,却跳大神,拿热水烫她,烫得她半死不活……

  这些人,我觉得是很可恶的,尤其是那个婆婆,自己花重金买下这个12岁的小团圆媳妇。婆婆虐待她,难道女孩就要打?明明要把人弄死了却还不治,反而还捣花样似的加重小团圆媳妇的病情。她活着却不如一只鸡的待遇,死了就草草埋了。我恨那婆婆,她肯定不是个好人。但是细想一下,婆婆也是一个牺牲者,一个被封建社会杀死的'人,她们大都维持着祖先传承了上千年的习俗。

  现在,科技发达了,如果生病了,就去医院治疗很快能康复。在以前认为是绝症的,现在只不过是一些小病罢了。

  但是,封建思想没有了嘛?并没有。我们要相信科学,不相信封建思想,不要听所谓的“药到病除”,终究还是要信科学的。

  

【呼兰河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简介07-20

呼兰河传心得12-31

阅读呼兰河传心得04-14

阅读心得呼兰河传04-18

《呼兰河传》阅读心得02-19

读书笔记:《呼兰河传》03-31

呼兰河传个人阅读心得10-29

《呼兰河传》 读书笔记01-26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09-21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