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红楼梦第五回的读后感

时间:2022-06-29 17:15:4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红楼梦第五回的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第五回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楼梦第五回的读后感

红楼梦第五回的读后感1

  《红楼梦》讲述的是因皇亲而荣华富贵的贾府逐渐走向没落,最后因家庭成员获罪被抄家,终于繁华成空的悲剧故事。《红楼梦》里,有精明泼辣、圆滑狠毒的王熙凤,多愁善感、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叛逆多情、贪玩厌学的贾宝玉……所有的这些人,都体现了一种落败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了没落,适当反抗也捍卫自己利益必须的。以悲剧做结尾的中国古典并不多见。

  林黛玉和贾宝玉二人初见时,都在心中暗自衬度:这人好生眼熟,似在哪里见过?只是那宝玉快人快语不禁说了出来,引得贾母嗔笑。但他心中却再也按捺不住问黛玉,妹妹可有玉?黛玉只答道:那玉本就是件稀罕物,岂能是人人都有?宝玉竟登时跳了起来,上演了一场砸玉风波。现在想起来,心中一阵酸楚,这已经是一个悲哀了!两个一见如故,情投意合的人,竟没有什么可以相提并论的东西!黛玉怎会不痛呢?宝钗有金锁,湘云有金麒麟,她有什么呢?她多么想要一个可以和宝玉相配的东西啊!但是,偏偏,偏偏她什么也没有……她只是一个孤女,一个父母早已双双亡去的孤共啊!

  一个从小寄居在舅舅家的孤女,谁会在意,谁会去安慰这个倔强,自尊又脆弱的女子呢?她开始变得小性儿,变得像小心翼翼又全副武装的刺猬,对一切有金的人敏感,金玉良缘已变成她挥之不去的梦魇。

  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要如何与整个封建的家庭对抗呢,只能亲眼看着贾宝玉离自己远去,娶了薛宝钗,而自己孤独的离开人世,这之中的故事可谓曲折复杂,也正是真正的悲剧——将美丽柔弱的林黛玉在观众眼前一步步逼入绝境,而这个故事之中,没有人是错的,令人不由的悲痛不已。

  多说无益,这样的故事可谓真正的悲剧,充满了美与痛,给人以反思与启发。

红楼梦第五回的读后感2

  初读红楼梦是小学六年级。那时抱着我要做个有的人这种心态来读的,因为有的人都是要读红楼梦的。

  而当时也只是看了个热闹,就觉得宝黛二人挺惨的,除此之外没别的感受。可当我到八年级再来读时,比起感慨于宝黛二人的悲惨结局我更感叹于当时的封建王朝下的大家族的辛酸史。

  感叹宝黛那段缠绵百年的爱恋。一个冰清玉洁的妙女子,却因不被世俗所容含恨而终;一个多情风雅的公子哥因心爱之人的离去看透红尘出家。让人在为他们爱情感伤的同时又不禁为二人的高洁而喝彩。

  感叹于玲珑又悲苦一生的宝钗。一秀外慧中的女子,一个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理应幸福美满一生的女子却在这‘泥潭’中葬送了自己的青春,也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感叹于湘云夫卒守寡的一生。湘云无疑是书中最具特色,个人色彩最为浓厚的女子了。她玲珑剔透的同时又豁达乐观,无拘无束的她像一邻家小妹妹。最后却落得如此结局,不禁令人感叹命运多变,世事无常。

  感叹善良又不得善终的尤二姐;感叹泼辣又不失真性情的王熙凤;感叹一切了然于心的探春却远离故土;感叹温柔婉约的惜春却常伴海灯于佛前;感叹于淳朴又善良的刘姥姥......

  更感叹于那腐朽的封建王朝。在这泥潭中,每个人无不在挣扎哭喊,最终去又不得以保全。只因保全自我便失家族与性命,保全家族便失自我与爱情。在这举世混浊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不过是只为生存而拼搏的蝼蚁,最终仍被吞噬其中。

  ......

  一本书,道尽世间繁华,命运多舛,却道不尽人心浮动和无尽的思念。

【红楼梦第五回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西游记第五回好读后感12-30

《红楼梦》读后感04-22

读后感红楼梦09-23

《红楼梦》读后感01-17

红楼梦的读后感03-23

《红楼梦》读后感04-07

红楼梦读后感04-27

《红楼梦》的读后感06-10

《红楼梦》读后感05-07

【热】《红楼梦》读后感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