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时间:2022-07-11 17:08:3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精选13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精选13篇)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篇1

  三毛的书读过很多,但很多细节已不记得了。这次重读,虽然有完全不一样的心境和感悟,但一翻开,那种美好、自由、又疗愈的感觉就来了。

  读这本书,跟着勇敢无畏的三毛去了一遍南美洲,都不算是热门旅游景点,而是一些不太出名少有人迹的地方,而三毛的不同寻常总能发现发现一些神奇又美好的东西,只可惜她是个弱女子,身体一路奔波很是疲惫,尽管如此,与很多男人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印象最深的是她住在厄瓜多尔的银湖之滨时度过的那几日,淳朴,遁世,自然,周围的村民都很善良,寡言,不会过问你的过去,也不会八卦你的言行,大家都各自安宁的活着自己的日子。

  三毛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女子,旅途中碰到出手相助的人,她道不尽的感谢和感恩之心,也会遇到有些不公平和偷盗的行为,她都是用宗教信仰宽恕他们。世间百态她都经历过,看淡了,也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她在旅行中疗愈自己的伤痛(写这本书时,他的丈夫荷西已经离开了人世),她的文字,也疗愈了每一个读她书的人。

  感恩三毛的每一处足迹和每一个文字。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篇2

  这本书的作者三毛自认为是一个流浪者,走遍万水千山是为了寻找她梦里的故乡。她去了青鸟不到的地方宏都拉斯,中美洲的花园哥斯达黎加……她感受到了里面的悲、欢、离、合,她想起了自己那远方的故乡。有时候她甚至觉得自己和唐吉珂德一样有点痴,这种痴是一种执着,没有理由地执着,执着地是寻找她梦里的故乡。就像她编写《橄榄树》的歌词一样:“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远方是什么?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故乡是什么?故乡是家,家是温暖、舒适、快乐,是没有忧虑的童年,……是所有一切美好的总和。而这一切好象永远都在三毛旅途的远方。

  我问妈妈:“这书好看吗?”妈妈说:“好看。”我问:“为什么好看?”妈妈说:“三毛的文章有一种忧伤,妈妈喜欢这种忧伤,甚至有点崇拜这种忧伤。”我觉得也是,三毛是一个流浪者,她是一个用心流浪的人,这种忧伤是一个流浪者的忧伤。这种忧伤我们体会不到!只有一个真正用心流浪的行者才能体会得到!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篇3

  这么多天过去了,当然,我也已看过不少的书,来听听我最欣赏的两本书的感言吧!

  这本书是三毛写的,名字叫《万水千山走遍》。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一些地方美丽的风景、还有一些习俗。在那里面,我跟着三毛去了墨西哥,看了那里面的环境;去了洪都拉斯,感受到了里面的生活;海盗了哥斯达黎,享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多好呀,知道自己旅游了那么多的世界,不禁感到骄傲。说实在的,的确,我看了这本书后同时也增长了许多知识,这本书很值得我们一看哦。

  接下来这本书也是三毛写的,很有意思,名叫--《撒哈拉的故事》。

  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陈平与她丈夫在撒哈拉的沙漠的故事,你面出现了汗多有趣事,当然同时也会发生不好的事,记得有一篇文章叫荒山之夜,里面,处处惊心,连我都有点为他们担心起来。对了,写的是沙漠观浴记,真是恶心,里面写的是撒哈拉唯女子洗澡的过程,真的,脏死人了,就算我几年没洗澡也不会脏成这样子,我在读这篇文章时,我妈都感叹不已呀!

  这就是我读的两本书的读后感!其实你真正看了那本书,才能感受到它的好处它的乐趣!!!!!!!!!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篇4

  《万水千山走遍》是三毛的一本名著,三毛原名陈懋平,因不会写“懋”字,后来她改名为陈平。

  这儿是青鸟不到的地方,人们从没有听过它的名字,便没有梦了,误走误撞,一片美景,竟然成真。淡红色的云彩,在一片平原和远山上,慢慢变成鸽灰,远处的炊烟和人家那么平静地四散着,没有注意到陌生人的来临。月光下的那片平静之水,发着银子似的闪光,总使我觉得自己实在是死去了,才落进这个地方的,世外的世外,为何看了只是觉得归乡。

  那么“我”是谁呢?“我”不是我,“我”是她,那么她是谁呢?她就是我们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永远的三毛。

  “大蜥蜴之夜”“前世今生”“高原”“逃水”都很经典。特别是逃水,人心的险恶,人心的善良全交杂在一起,构成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前世今生”其实在我看来,还是交杂迷信的气息。前世,作者认为自己前世是如假包换的印第安人,还与一个悲伤的女孩是好朋友,这是注定的缘分。

  在墨西哥、洪都拉斯、秘鲁,三毛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们,有贫穷的乐手、舞者,有贪财、毫无善良之心的导游,有买各种稀奇古怪物品的女巫,三毛所经历的生死离别,经历的悲欢,都记录在了这本书里。

  三毛走过了万水千山,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我也想像三毛一样走遍万水千山。我知道我的路在前方,在通往成功的大山上,有高有低。我也许会遇到许多未知的困难,但只要选择了出发一定会到达想去的地方。

  三毛像儿时那样不按常理出牌,逃离到没人知道的地方,继续以自由不羁的灵魂浪迹天涯。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有困难,但三毛不同,经历了许多次痛苦。但她从没有倒下过。

  把握当下,活在当下,走好每一步,认真对待每一个困难,才能走得远,如果走到了终点,不要忘记你是从哪里出发。

  万水千山,书中悲欢交织的故事,历历在目,一件又一件,人生的尽头,不必去追寻,活在当下,享受此刻,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篇5

  终于读完了这本买了几年却束之高阁的《万水千山走遍》──三毛的中南美洲游记,文字一如既往的真实而又带着力量,在平淡朴实的絮叨中娓娓道来。

  这是一篇写于1981年的游记散文,爱人离世后的第二年,三毛鼓起勇气周游中南美洲,想到她一个人带着助理米夏独闯拉丁美洲,那样一个印第安人与西班牙殖民后代共存几百年的大陆地,不惧前方各种险境,义无反顾,我心中就激荡起钦佩和震撼。在这里,她重拾了对生活的希望,对写作的渴望,她仍然很好地展示了自己的热情勇敢、自由不羁、敏感善良,她还是那个可爱的三毛。

  我很羡慕她的热情勇敢。没有她的热情勇敢,在高原反应强烈的南美国家她应该早打退堂鼓了;没有她的热情勇敢,在秘鲁的玛丘毕丘洪水泛滥的时刻,她不会扯着见死不救的旅行团的车,硬逼着司机让更多的人上车逃离灾难现场;没有她的热情勇敢,在那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强盗国家哥伦比亚,她恐怕早吓得魂飞魄散了。

  她的自由不羁是永远值得欣赏的。她可以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选择朴素廉价的老式小旅馆;她可以在交通极度不便的情况下,舍弃奢侈的计程车改乘公共汽车;她可以在美食贫瘠的南美洲坚持入境问俗,一路各种硬饼硬疙瘩肉吃到底;她可以为了亲近厄瓜多尔印第安人,独自留在深山角落。

  她的敏感善良又是那样让人心疼。在秘鲁的古斯各,她毫不嫌弃独自卖票的吹“给诺”笛手,买票去捧场,尽管场地简陋,观众全无,她仍然给予真心诚意的喝彩;还有途中偶遇的荷兰女孩安妮,尊重她的伤悲,不打扰、不追问,默默地给予关心;还有一路上亲人、朋友、同胞们的各种热情好客,她安然接受却不过度叨扰……

  我没有那种热情勇敢,去一个遥远梦幻的国度来一场华丽的冒险,可是她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那种美好。

  我也无法做到自由不羁,抛弃舒适的酒店、便捷的交通、难咽的主食去体验非常接地气的旅行,但三毛是让人由衷钦佩的。

  我也没那么多的善良敏感,落魄的吹笛艺人我可能会视而不见,旅途的陌生伤心人我可能会漠不关心,亲朋好友的热情款待我可能会安然享受,但是三毛让我看见了人性的美好。

  我做不成三毛这样的女子,但是不妨碍我欣赏这样的女子。

  很多人都爱三毛,有人说她不犀利,却很独立;她不出众,却很温暖。

  她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我们总是抱怨太多,无聊太多,总觉得生活无趣,没意思,要寻求刺激。即便有了所谓的刺激,又会很快觉得没意思,要新的刺激,内心浮躁,根本不能安于生活。她给我们展示了生活应有的态度,不刻意追求多姿多彩,用心感受生活,哪怕是旅行,真实不做作的样子,只是因为喜欢。

  我很欣赏她在《远方》中的诗句: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她离开这人世已经三十年了,我想这棵树已经长成了吧!

  人生是自己的,一切向前!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篇6

  这本应该是我接触三毛的第一本书(当然是被如意安利的一本)。所以在此之前特意去查了一下这本书的背景。了解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之后再去读这本书可以发现她失去爱人的伤痛渗透在了字里行间,例如,她说:“世上的幸福快乐,总结起来只有几种,而千行的眼泪,却有千种不同的疼痛,打不开的泪结,只有交给时间去解”。

  《万水千山走遍》讲得是三毛在中南美各国旅游的经历,她“代表各位去走一遍万水千山”,她的语言并存在过于华丽的辞藻,但也没有十分朴实普通,每个国家的故事,不会千篇一律地描写各国景点参观等细节。

  从这本书可以看出来三毛喜爱人文!比如在游览各国的过程中更喜欢和当地的居民们打交道,更喜欢当地的食物,选择穿传统的服饰。无论是“土黄色的抹布——taco”还是poncho+双马尾都可见一斑。同时却有些排斥同胞们的热情,无论是去到哪个国家都不可避免的遇到同胞。或许在我们看来,他乡遇故知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但是三毛总是觉得这样会非常麻烦人家,会给对方带来不应有的烦恼。

  在诸多游历经历中其实有好多值得与大家分享的故事,但最喜欢两篇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篇是在玻利维亚,另一篇则是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喜欢第一篇的原因是在于当地淳朴的民风和以前的种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论是计程车司机还是旅馆餐厅的服务员亦或是在女巫市场上卖东西的嬷嬷都让三毛感受到久违的温暖!同样作为读者来说,也能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喜欢第二篇的原因在于喜欢农场主。刚开始的三毛以为这个农场主对每一个外来的女子都是以这样相同的套路来交流、攀谈。但是后来经过导游的解说,发现他以前是一个孤独的人然后却是因为自己而变成如此,心生感慨。但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你有你的路去走,而我也一样。或许这是所谓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或许这亦是两条相交的直线,短暂的相交,然后却是无休止的分离罢了。

  总之,在这本书中,三毛遇见了太多的人也遇见了太多的事。比如,遇到了因悲伤相互吸引的荷兰女孩,也遇见了因为天气原因而导致水没过铁路导致火车无法前行,使得那一晚失踪600+人。其实,她想帮助她身边的每一个人,但她做不到。她能做到的也仅仅是将所遇见的愁苦写好呈现在我们读者的面前。

  或许正如前文所说,这是第一本关于三毛的书,可能理解并不是很透彻,所以,日后会更加努力吧!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篇7

  三毛写过一首《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这本书就是三毛在拉丁美洲"流浪"的缩影,她的旅途在墨西哥开始,沿着印第安人的足迹,相继去了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个、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最后回到了大陆,在上海、苏州、宁波留下了无尽的怀念,回归了家乡。

  在看这本书时,跟着三毛领略了太平洋东岸的这几个国家的同时,也看到了三毛内心的情感,感性的忧伤时刻的在文字中体现,而我只能看到一个表面的三毛,不能看到她的内心。

  这段旅行是在墨西哥开始,对于我来说虽遥不可及,但在字里行间还是能够感受到那种氛围,就像浮现在眼前一样,又好像记忆中的电影片段,一个一个的文字续写了一段段的情节。三毛的这段旅行是带着忧伤的,在墨西哥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开始不太顺利的旅程并不是因为其他人其他事,只是她的内心是烦躁的,不开心的。并且,在这块土地上,她看到了自杀神,这个不起眼的神像竟吸引到了她,能看到她的内心是挣扎的,也正因为是这样,三毛在"晚年"自杀了,其实,并不能称之为晚年,因为那时的她才四十八岁,正值一个人在事业拼搏奋斗的年龄,她还是忍受不了内心的那份挣扎。

  第二站洪都拉斯,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那里的贫穷,尤其是山区中的人民的生活的艰苦,三毛在这个国家里所去的地方是那些贫穷的地方,只有这些地方才能寄托她的内心,然而,洪都拉斯也有水准极高的工业、城镇和住宅区,是一个景色壮丽、人民有礼、安静而有希望的国家。在哥斯达黎加,这里也是最让我感动的,因为这里聚集了拼搏奋斗的中国人,他们不是那样的显赫一族,靠雄厚的资金闯出一个帝国,他们是一群农夫,热爱土地的农夫,他们也是一群永远漂泊在他乡的人,因为生活的紧迫让他们移民,去一个语言不通的地方,那份辛酸显而易见,可是他们得到了应有的价值,在这块土地上,艰苦的经营,也开辟了一片乐土,看到这里时,为这些农夫感动,有多少人没能有这样的坚持而放弃,放弃了所以失败了,我们生活中痛楚不是别人带来的,是自己的带来的,不要去怪其他人,其实有时候,只有自己本身让自己痛了,才会收获到更多的价值。而相同的,在巴拿马之行也出现了这样的努力,三毛的表妹一家人,经历了十年的海外生活,一份真正的生活教育,在苦难中走过来的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汇报。

  最让我惊讶的地方是哥伦比亚,这是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用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句话:"画风转变的太快了。"在自身的生活中是玩玩没有遇到过的,每时每刻都在紧张自己是否被抢劫,在这样的高压下生活的人们能够幸福?还是被同化成这样的人?还原书中情节,她去路边小摊小白饼和烤香肠,卖食物的中年人叫她先给二十五披索,她说一手交钱一手交饼,小贩说她拿了饼会跑,然而小贩拿了钱就不给她饼,在我们的思想中,这样的情景有些夸张,但它确实存在,而这样的场景在哥伦比亚这个地方来说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在飞机场领出哥伦比亚的行李时,每一只包包都已被打开,衣物乱翻,锁着的皮箱被刀割开大口,零碎东西失踪。读到此文时,真的很难想象是如此的一幕,连最起码的尊严都没有了吗?这样生活的人们还有什么样的生活乐趣!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三毛身体羸弱多病,不适合任何一种交通工具,但她坚持把自己的一腔沉寂且蓄势待发的热忱倾注在对自然的深爱上。这种深爱使她一度忘记病痛的折磨,她呐喊,她祈祷,她追寻,她守候,为的只是抛开尘世纷扰,找到蕴含在灵魂深处,宇宙深处的自然的美,她用一说纤细的腿,走遍这世上被现代的我们所遗忘的万水千山。

  三毛最后的行程是回到了家乡。她踏遍万水千山,无论是异国都市的生活情调,还是天涯海角的奇风异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于心中的中国情节,尽管她嫁给了一个深眼高鼻梁的洋人,但她仍是一个完整的东方女性。在三毛故乡归的这篇中,是以"妹妹"的称呼记述的,回到家乡见到分隔许久的家人,也完成了祭祖,完成了这件人生中的大事,此生无憾。

  其实静静的思考一下,我们完全能慢慢理解做出不顾一切决定走遍万水千山的疯女孩,在国外漂流十四年,可能还会对这个女孩产生一份很飘渺的敬佩,一份来自心灵的默默的赞许。对自由的向往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愿望,看完整篇文章,我轻轻问问自己,你想放下一切去追求自由吗?追求那像风一般的感觉,还是像鸟儿一起在天空翱翔。

  当问道自己时,答案是肯定的,我做不到,这需要一种气魄来完成如此大的`自由。回想起这几年的时光,我并没有到过很多地方去旅行,在学校中去过的地方有崂山、栈桥等,都是青岛常谈的景点,当看到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传说中的美丽景色也不过如此。我相信,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现实中的景象是无法和你想象中的景色相比的,想象中的是完美的、虚拟的。但是这样的想法随着我最近一段时间有所改变,并且最近我常常遗憾没有将青岛的景点游遍,当你想去一个地方去游玩的时候,那种心情是愉悦的,会对这件事情充满期待,不会像三毛那样,带着忧伤去旅行,去感悟,现在的我是通过这些旅行来达到生活的幸福与乐趣。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篇8

  家中的藏书多的到处都是,三毛所有的书也都在列,而我偏是个不喜欢读书的,至少没有好好完整地读过一本书。《万水千山走遍》算是我完整读过的三毛第一本书,在这本书之前,我大概看过她的《撒哈拉的故事》,描写了三毛与丈夫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时的所见所闻,当时觉得三毛这个人真是个世上少有的奇女子,她能够抛开繁华的大都市来到了贫困的大沙漠,这里没有太多的水,只有沙子,甚至没有家具没有床,但是她与荷西却还是生活着很快乐,她的灵魂如漂泊的女子,去寻找幸福的国度。从她的身上我开始感知并感悟到了对生活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也感动她与荷西简单、朴实的爱情。

  了解到这本《万水千山走遍》是三毛的丈夫荷西去世几年后,本以为这本书写在荷西去世以后,应该充满哀伤,但看完后却越发佩服起三毛的坚强。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三毛游历中南美洲的经历,描写了很多引人入胜的事件和当地风俗,淡淡的文字透出对生活的渴望,我想这时她的心境应该与写撒哈拉沙漠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了一些南美雨季淅淅沥沥的哀愁在里面,而缺了撒哈拉那种耀眼的阳光。

  我想一个女子,要想走遍千山万水,其中的艰辛曲折不言而喻。旅行中那么多的困境,在洪都拉斯的雨城里奔波,在安第斯山脉的高原上头疼剧烈,在去玛丘毕丘的路上遭遇洪水…但是这些,或许对她而言比有稳定的工作,平静的生活更加接近幸福的定义。或许她的骨子里,早就有这漂泊的宿命。流浪,再没有比这个词更具有浪漫色彩了。一种要把世界走通的脚步,一种要把万水千山走遍的脚步。三毛,就这样前进着。是这种脚步,让那些困境都不算困境。因为流浪者不曾注意脚下,他们只看前方。三毛通常是拿起行李,便要远行。即使是撒哈拉沙漠的无人区,只因为想看沙漠在夕阳下的景象,便想横穿整个撒哈拉。拥有这样举动的人,要么足够洒脱,要么足够执着,或者两者都有。

  但是三毛从不在一个地方停下,一个地方再好,再吸引她。她还是会毅然离开。也许对她来说,这一个个地点只是生命的各站停靠。而归航的目的地,只属于她的家。这也许并不符合流浪者的定义,因为流浪者的心中是没有家的。但是就是三毛,她的脚步像流浪者一样坚定,但是她的心,却被家延伸出来的枝叶,紧紧抓住了。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

  一个忧郁而有着自己个性的三毛:在生活与工作上,那种孜孜不不倦,那种天真烂漫,那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下的三毛。可以泪水连连,但必须是一个人的时候,在别人面前,装作很坚强的模样。即便的病倒的时候,还是倔强万分。

  一个孤独的对于过往情不自禁的女人:不论是一种臆想,还是现实中的那种情感,都可以看到她对失去了荷西的痛心。在失去家庭之后,她更情愿四海为家。

  这本书不是旅游指南,很少见这样的游记,几乎见不到风景描写,但是这本书依然能够给我强烈的美的感受。

  三毛把万水千山走遍,在她的书中,我走遍万水千山。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篇9

  三毛是一个喜爱自由的人,真实的人,直面人生,敢爱敢恨的人,她爱旅行和读书,或许也爱那种痛并快乐这的感觉。坚强的她,活在残酷的现实,有着悲伤的经历。仿佛一部旅行记录片,记录了她在墨西哥,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秘鲁的六个国家的见闻。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感受的到快乐,疼痛,伤感,情亲,信任,悲伤,友情,五味成杂,就如人的一生般,那般真实,深沉中的忧郁,半年的时间她到中南美洲旅行,写出了那的自然风景,风土人情,每个地区都是不同的,有热情好客的,有民风淳朴的,也有强词夺理的。各式各样的风土人情,仿佛使作者在抒发自己的内心。悲痛的心情,悲痛的经历。挥之不去的灰暗的过去。面对现实的人生,就像面对每一个人一样。都会有不完整的地方,随之也会提现出最为宝贵的方面。那样真实的写照。

  书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渴望自由,要去到向往之地的坚持,幻想着自己的前世今生,那是超脱物质的感想,自己的前世是印第安人,是一个药师的孙女。故事较为悲惨,让人难以忘怀,故事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却是一个伤感的收场。回到了现实,她来到了安地斯高原,又仿佛梦境成真了,前世今生的梦境,寒冷又温暖的高原,雨季里的寂静。雪山中的沉痛,就这么在眼前呈现了出来。那个银色的湖泊,那个叫哈哇的女孩,短暂的一生,快乐的度过着,又随之消散。在洪都拉斯有一个美丽的巴士,叫青鸟,幸福开着车,时光流过,没有人上得了车,对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你要去的地方是青鸟到不了的地方。青鸟的流过,抓住现在,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来到了中美洲花园,哥斯达黎加,来到了好友的妹妹家,也看到了独在异乡的困苦与艰难。独自承受的孤独,无法倾诉的情感。还有在异乡与丈夫一起拼搏的美妮表妹,吃苦与坚持换来了成功。哥伦比亚那是一个不安常理出牌的国家。秘鲁之行作者碰上了一个安妮的女孩,因为头是高原病的缘故,住在了一起,她的信任和淳朴让作者非常喜爱。仿佛前世就认识一样,两人无话不谈。那种真真切切的感觉,就像一下击中了她的心一样。还有在路上的一个中年人,执着的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放弃一切。故事中还有一个人陪作者一起去,叫米夏,是一个不怎么称职的家伙。而且还把他比作了唐吉可德。而自己则变成了他的仆人,要去照顾着他。

  一路上的旅程,一路走过来,可以过的干干净净,因为经费充足,但作者为了体验,真真的民风生活。宁可和一群人去住一间房间,也不住在干净的酒店。这样的精神让人敬佩。也从书中看出了,作者的敢爱敢恨,狂放不羁,她又像一个流浪者,不过这个地方是多么的好,都没有让她停住了前进的脚步。正是这样,她用书面表达了地方的精神文化。虽然不是那么的引人入胜,但也让你感到欲罢不能,想要让自己也去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人文思想。透过书本感受到了,她的自我,那么的温和,没有脾气,却也是那么的真实,让人记忆深刻,一路走来,感受真实的旅程。让人忍不住回想。岁月的流失有没有自己想做的什么,需要去完成,坚持又是也是快乐的。生命的流露,路途总是艰辛的,不管路上遇到什么,总会让人渴望或者希望的。放开自己,心灵的翱翔。可以看到更多的事物,景色,也可以感受到更多的特色。离开原有的轨迹,会看到许许多多不同的事物。会想执着的进行这。

  人生就像是旅途,或许是走走停停,又或许一直都在行走着,也可以是一直停留在这里,有些事情重要的并不是你做不做,而是看你怎么去做。一场旅行可以让你拥有更多的见闻,也可以放松自己的性情。可以让子自己的心灵得到倾诉。将思想提升到了更高的境地。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到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时,敞开自己的心,接受自然的风景。就可以接受到跟多的事物。万水千山的走遍。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篇10

  简单的说,这只是一本游记,从墨西哥到宏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秘鲁,写当地的风景名胜、风俗人情,以及途中的琐事等等。可是,写这本书的是三毛,所以注定不会那么简单。无论是曾经略带俏皮的作品,还是这本带有丧夫之痛的《万水千山走遍》,都可以看出三毛的真,真的像“心湖”的水一般,触手可及。

  看着三毛细腻而沉郁的文字,我能体会到她路途奔波的疲惫,体会到她渴望自由的灵魂,体会到她偶然想起荷西的那种痛,体会到她与安妮惺惺相惜的状态,体会到她坚定的意志与不屈的精神。这些感受,是如此真实而细腻。

  虽然在那个年代,南美洲之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不会抱怨旅途疲惫不堪。但是一个身体素质极弱的三毛,每每坐飞机都会头晕,上高原都有高原反应,经费充足但却不奢侈地住豪华宾馆,于是经常洗冷水而发烧感冒,再有就是带着一个西班牙语极其不顺溜的助手米夏。这,不是一个寻常女子可以熬得过去的,也只有三毛,因为有颗向往自由和流浪的心。

  无论是在哪里,三毛都是极为宽容和有爱心的。无论是在秘鲁做那个热爱音乐的印第安人的观众还是对安妮这个亲切的陌生人的帮助以及在那场高原雨夜中与王八蛋巴士的争斗,都有体现。想必这也是三毛值得我们热爱的地方。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篇11

  以为无法读完的一本那么厚的书,竟然短短的时间读完了,读完后深有感触。却不知如何去写,转一篇吧,倒有一读三毛的另一些作品的冲动了。

  我觉得一开始接触三毛读的便是《万水千山走遍》实在有些失策,翻开书,浓浓的悲伤扑面而来,她失去爱人的伤痛渗透在了字里行间,本来心情愉悦,一开始阅读,便情绪骤降个百八十摄氏度吧,例如,她说:“世上的幸福快乐,总结起来只有几种,而千行的眼泪,却有千种不同的疼痛,打不开的泪结,只有交给时间去解”。

  《万水千山走遍》讲的是三毛在中南美各国旅游的经历,她“代表各位去走一遍万水千山”,(若是我不那么懒,在读这本书之前能先了解了解那些讲西班牙语的国家便更好了)她的语言并存在过于华丽的辞藻,但也没有十分朴实普通,每个国家的故事,不会千篇一律地描写各国景点参观等细节,必经那些东西在旅游手册上会记载得更加详尽吧。

  三毛喜爱人文,这从她的文章中能看出,她喜欢去亲近当地人,吃当地的食物,包裹着汤汤水水的taco被她形容成“土黄色的抹布,抹过了残余食物的饭桌,然后半卷起来,汤汤水水地用手抓着,将它们吞了下去”,看到这我不禁感觉到口中传来一股抹布的味道,虽然将我对taco的向往一扫而光,但也是对于他们连续吃了好多天taco的感受的写实;穿传统服饰,poncho不离身,辫两条大辫子,于是总被人误认为是印第安人;她对文化的尊重,坐在空空的礼堂中对台上卖力的表演者鼓掌,这也是对怀梦者无从实现梦想的一点慰籍吧;连厕所水龙头的水都能直接喝下(她因此染上了大肠杆菌,我觉得勇气可嘉,我们的自来水可是谁都不敢碰的,谁知道那些水中还有什么其他的细菌呢)。

  她也爱土地,并不仅仅是以游客之心对大自然的敬畏及感叹,而是深沉的爱着,这世间的土地。“站在万里长城的城墙上。别人都在看墙,我仰头望天。天地宽宽大大,厚厚实实地将我接纳,风吹过来,吹掉了心中所有的捆绑”这是在敦煌。

  在游历各国的途中不免会遇上许多中国的一代移民,三毛很排斥同胞的热情,她觉得十分不好意思吧,不希望自己去麻烦人家,她大概也不希望人家喜欢的,只是“三毛”,而“三毛”,不能全然代表她。但她对玻利维亚遇见的大使及其夫人态度有所改观:“学到的东西不能诉诸笔墨,那是一种无形的感化和熏染,是一个人的风度言谈里自然流露出来的学问,亲近这股汨汨的气质,是不可能空手而归的”。

  玻利维亚也几乎是唯一一个让人松口气的国家,人们的亲和友善,比起其他国家的坑蒙拐骗,简直是好太多太多了,那一声声哽咽的道别,仿佛就在我耳边,所以三毛将她称之为“高原上的百合花”。

  这么多篇文章中,我最喜欢前世今生的那两篇,那是在厄瓜多尔,描写的是从前的印加帝国,为了不让文字太过枯燥,三毛将印加老百姓的生活通过《药师的孙女》展现,十分有代入感,而今生中心湖的发现,又冥冥中印证了什么。三毛演讲中说了,这是唯一一篇不是她旅程中发生的故事。好吧,但在读的时候,我真的信以为真了,也许是因为中国古老的传说也是相信轮回转世,我总觉得,人死后真的会喝下一碗孟婆汤,走过奈何桥,再次来到人世上,这也是三毛文字的力量吧。

  三毛在旅行中遇到了很多的人,有本地的,有别的国家的,她相信随缘,她不遗憾此生不再见,她很容易相信别人,也很乐于助人:她帮助了“索诺奇”发作的荷兰女孩安妮,两人因悲伤而互相吸引;她帮助过盲人乐师,“我认为一个将音乐带上街头的人就不是乞丐,因为毕竟他给你一点什么东西,一个把美丽音乐带到街头的人,是不能叫做空手乞丐的”;还有很多国家的穷苦百姓们,她没有办法一一帮助,她唯一能做的,只是将那些写满了愁苦,饱经风霜而沟壑累累的脸颊,那些经历雨水冲刷便会摇摇欲坠的泥房子呈现在读者们面前。

  最后,她在敦煌对那个似曾相识的“宝玉”道:“很多年以后,如果你偶尔想起了小时的我,我也偶然想起了你,伟文,我们去看星星。你会发现满天的星星都在向你笑,好像铃铛一样”。

  最让我心塞的便是雨原祕鲁的那次逃离,金钱的诱惑给予了人类犯下许多罪恶的机会,难怪上帝选择抛弃人们。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多年,但我仍真心希望那些被困在玛丘毕丘山区的旅者们,能平安走出。

  最有趣的讨论是关于南美的人种,三毛认为他们最初是来自于蒙古,这当然有史书记载的,也就是咱们的人,这个理论真的是很有意思,若不是细细观察当地文化的人,估计也发现不了。

  看着看着心也痒痒了,也想去看看中南美,也想看看敦煌,也想去草原上策马奔腾,也想尝一下抹布样的taco……感觉从前自己的旅行,真的只是在走马观花般地“行”,并没有让心灵真正的“旅”起来,望以后有机会也能像三毛一样走一番。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篇12

  《三毛全集》是我的最爱,它共有11册,然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万水千山走遍》了这本书是作者游历了世界墨西哥,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三毛故乡等地区所留下的记录。这其中仅秘鲁就写了四个篇章,其他国家也有两到三个篇章,可见作者三毛对每一个国家的深度了解。

  三毛的作品不像我们平时所见,它的标题并不直接注明国家而是以一个委婉的词语去表达她所要表达的情感。如:街头巷尾,银湖之滨,迷城,高原的百合花,悲欢交织录等让人心仪的名字。在这数多篇章中最令我喜爱的是“药师的孙女-前世——世厄瓜多尔行纪之一”。

  心湖的故事是在安地斯山脉的高原上,现在一经没有人传说这个故事了。在那片不属于印加帝过的土地上响起了一场战役,死了三万多个族人,包括我的祖父。死去的人按祭祀的吩咐,挖出了三万多颗心,丢在了故乡的大湖里,原被称为银湖的美丽之水改为“哈娃哥恰”,就是心湖的意思。世亲过去很久了,战争中的寡妇慢慢死去,又有了新的一代,却以离开了故乡,没了消息。不久村里的药师,我的祖父也死了,祖父死前一直念着我的名字“哈娃”,就是心的意思。不久我结婚了,我变更勤劳了,丈夫对我很好。平经的日子里,我从一个女孩变成了妇女,等待下一个生命的出生。作为药师的孙儿我也知道难产的危险,又很多人因难产而死。那日我看见家中煮了两条鱼,很吃惊,丈夫说:“光吃玉米饼是不行的,吃鱼补补身子。”心湖满是鱼,可那毕竟是祖先的心脏啊!我开始吃鱼了,丈夫也被发现了。我生产那天,苦苦挣扎了三天。最后哈娃与那孩子死了。哈娃19岁。

  这个故事悲惨而优美……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篇13

  初读三毛的书时,第一感觉就是,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完全是靠心灵儿存在的人,不在乎现实的世界,完全存活于精神的世界。于我,内心冲击很大,一直在给自己说要出去旅游,结果,只是嘴上说说,没有说走就走的勇气,一直在估计很多东西。读到这本《万水千山走遍》,南美洲的旅行以及三毛的所见所闻,将我也带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了解了世界上许多我不知道的国家的风俗和习惯。

  读这本书是在回家的火车上进行的,读一会睡一会的悠闲,与我前些日子慌忙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返程的火车上,这点更加明显。忽然觉得哪天自己可以带上一本书,泡上一杯茶,听着轻音乐,买上长途普通软座火车票,开始自己单独的旅行,然后到达这个城市,呆上两三天,静静的品味当地的风俗习惯,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三毛的书,对我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并且在这几十年当中,会不会发生什么样的意外是我们人人无法避及的,所以过好每一天,才是对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负责。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男友说,我想单独去旅行,他说以后禁止你看三毛的书。呵呵三毛啊,三毛,真不知道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作为女性,对于你这种性格,很是敬佩。对于我而言,影响是巨大的,一句话,充实自己,享受人生。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相关文章: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01-06

万水千山走遍的读后感10-12

《万水千山走遍》的优秀读后感05-06

读万水千山走遍有感03-01

《万水千山》的读后感01-11

《万水千山》读后感04-28

《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01-09

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01-09

《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范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