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美的历程》有感

时间:2022-04-16 18:38:5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美的历程》有感10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美的历程》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美的历程》有感1

  读完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虽感慨万千,却迟迟不敢下笔写读后感。“蚍蜉撼树”谈何易?真怕荼毒了这部大书。然而久久思忖之后,还是认为,作为读者,不管我的造诣如何,至少我的思想是自由的,解读也好,感悟也罢,只要我愿意敞开思想的闸门,来次思考的“独白”与感悟的“演绎”,即使是缺乏思想的逻辑性与言语的系统性,但毕竟是我此番观瞻后心灵的原创产物,值得一记。

  仰慕李泽厚可以追溯到高中时期语 文老师的一次无意提及,而读这本书却得力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对《美的历程》的一句评价:“《美的历程》是部大书(应该是几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评价可谓是高屋建瓴,包罗万象。这是怎样的一部著作呢?何以博得如此赞誉?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阅读这部书。

  十几万字的篇幅,却势如劈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若非胸中有大丘壑者,大修为者,大沉淀者,定不能将泱泱华夏文明抽丝剥茧,留连入扣,顺理成章,呈现在这部书里。

  越是遥远的、时间跨度大的,内容庞杂的历史越是难写。中国的文明史漫长而又恢弘。而文明的形式又多种多样。在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下,在不同的经济文化基础上,文明大致可以分为形而下的物质文明,和形而上的精神文明。而两类文明旗下的旁支又是错综复杂的。有的文明可以在艺术博物馆内以具体的形态展示,譬如书中所写的那人面的彩陶、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以及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等,可以给人最直观的认知。而有的文明的展示却不是用眼睛可以体会的,而是需要你用心灵去触及的。时代的精神积淀下产生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等更是让我们一唱三叹,流连不已,譬如书中的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骨、苏轼的人生意义、王国维的“有我”与“无我”之境、明清的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等,其路漫漫,作者上下求索,以扰之不浊的的博大气势,用一杆墨笔从史前文明一路披靡到明清近代,通过对中国各个历史时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风貌、时代精神的俯观鸟瞰、整体把握,进行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阐释、铺陈、思辨,使得这部薄薄的一册书泾渭分明、脉络清晰、思维缜密。彰显出作者宏大的视野、深厚的积累。尽管我在读的时候,并不能完全理解、记忆,但其恢弘博大的气势,让我掩卷犹叹、欲罢不能,继续这场匆匆的美的巡礼。

  当然恢弘博大的气势,可以有如是的引人入胜之处,但是缈若空中楼阁的理论和概念也可以借此发生,因此再大的气势也必须要有实际内容的强大支撑,方才牢靠而不漂浮。《美的历程》通过对浩若烟海的有关艺术、文学、历史的材料的点检筛选、整理汇合,准确深邃地提炼出各个时代特有的美学主题、精神特质,透过时代纷繁芜杂的表象、琳琅满目的呈现,为我们提取出独特的精神实质、美学实题,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过往时代。如果说气势激发人的思考愿望,思想引起人的精神共鸣,那么珠玉圆润的语言常常能调动人的感官行动。读《美的历程》,是禁不住的,你无法阻挡住那一股从心中汩汩而出的,跟随而不肯离去的念头,而这足以说明它的语言魅力。不是诗而胜似诗的语言,在这里你可以清晰看到,上下对仗、前后呼应、博引旁征------如珠似玉,似流水般勾连,没有刻意追求的刻板生硬。写的虽是久远的历史,却没有辞不达意的佶屈聱牙,更没有酸腐不堪的气息,语言在这里达到了它能发挥的绝佳作用。

  其实作为一个读者,我早已习惯于读偏纯文学的作品。对于带有浓厚性质的美学,哲学、甚至掺杂了政治、经济的作品,向来心生畏惧,便敬而远之。于是,刚读这部书的时候。意志与行为产生了枘凿。尽管我知道意识形态与精神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的推进。然而主观阅读意识总在回避或轻视非精神形态的因素的制约。但随着阅读的深入,让我渐渐走入佳境,这里的“佳境”不是仅仅只阅读中获得的美的感受,而是一种阅读方式的转折。这部书在悄无声息中“逼迫”我直面文学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此时阅读不仅是阅读,更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而思考总是会带给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收获。

  基于此,在读这部书的时候,我不禁产生了一种阅读的“骄傲 ”。甚至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高度感,颇为得意。

  另外,我又不得不沉思:“阅读”——在当下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网络文学、电子阅读,以其新颖独特的时尚方式备受热捧。如何重拾经典,捧起经典,(我这里指的的纸质书籍),静心阅读、发掘、思考作品中传统的美学精神,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道德吸收,值得我们去反思。

  “轻浅浮躁”已经成为当下时代人们精神的写实,而我自己也不能幸免。焦虑不安、荒诞无聊的“后现代生活”不时鬼魅一般潜出来迷惑着我。读《美的历程》,让我感受到其中闪耀着的生命感性光辉、积淀着的历史理性思考,它以其“初晴”般的美学性格对我进行及时的解毒与救赎。让我知道外面的霓虹灯再亮再闪耀,敌不过手中的一册好书。

  当然,以上只是我阅读中及阅读后感受,极具个性,不成体系,亦无严谨的支撑,至于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肯定有许多偏差亦或是存在着“硬伤”,贻笑大方肯定无疑。但《美的历程》作为中国美学史的完美断想,一件不朽的艺术品,一座极难超越的顶峰,拥有者一种“李氏美学”特有的“美”,希望自己以后随着阅历的加增,再读、又读时,能够对今天所言所写,加以修正和深化。

读《美的历程》有感2

  这是一本我大学老师推荐的书,藉此读书漂流的机会我才终于想起要阅读它,作者引领我们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翱翔在中国文明变迁的时空中,通过对美的演变历程的多角度剖析,侧面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多彩绚丽。不管是描述战国时期四龙四凤青铜器的精妙做工,还是赏析盛唐之音“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大气优美,都让读者赏心悦目,精神为之一振,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然而更让我震撼的是书中描述的一些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的风俗,竟然流传到今天,这种代代相传、源远流长的风俗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的瑰丽珍珠。

  比如山顶洞人的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其实我们最初的祖先已经开始喜欢穿戴红色的衣服和饰物,到了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我们依然在喜庆的节日广泛地使用红色。我们今天的歌、舞、剧等是从远古的巫术礼仪活动分化演变而来的,在媒体上频繁出现的是城市里各种高规格的演出,主题文艺晚会、演唱会、话剧乃至西方传播过来的歌剧,这些高大上美的表现形式是现代社会的主流。可是在广大乡村,却有着最质朴的还保存着地方原始风味的民俗,那是淳朴的劳动人民在辛苦劳作之余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

  在我的家乡粤西茂名,每个乡镇每年最大的盛事就是“年例”节,各个乡村的节日时间不尽一致,正月初一到农历二月底,这段期间鞭炮声、锣鼓声从各处传来,晚上经常看到远处有升腾的烟花。我们社的年例形式是最原始形式的一种,正月初一就开会抽签,决定当年年例仪式的先后顺序,正月十四的晚上人们进行游神仪式,拉开盛大节日的序幕,十条村子的人们傍晚聚集在寺庙门口的广场,年例的主事人完成祭祀仪式后,挑选出来的青壮年们就抬着菩萨、冼太夫人的神像走在前头,吹锣打鼓的乐队走在中间,人们点燃竹筒煤油纸制作的火把跟在后面,自觉形成长长的队伍,这条庞大的气贯长虹的火龙走过各个乡村的道路、乡间的田野,在初春寒峭的夜晚显得格外耀眼和绚丽。把十条村子走完回到庙里已是凌晨,做年例的队伍稍歇一会,就得准备开始正式的年例活动,按照年初一抽签的顺序,到各个村子的地堂(广场)去举行仪式,这个队伍里除了抬着神像的人们、吹锣打鼓的乐队、舞狮的人们、还有抬着花龙船的人们,这是一艘用竹子和纸制作的长三米高三米的船,剪纸的技术非常精湛,颜色鲜艳的花龙船上面剪裁有惟妙惟肖的动物肖像、花朵及波浪等。每个村子的人们都在热切等待着年例队伍的到来,地堂上早已摆满家家户户祭祀的桌子,上面有琳琅满目的食品和燃烧的烛台。这一年一度的盛事把远在他乡奋斗的游子召唤回家,嫁出去好久不见的姑娘们回来团聚,在举行仪式的两三小时里,全村的人们都聚集在一起,在皎洁的月光下畅谈,在鞭炮烟火声中祈求新年的风调雨顺。

  多么有意义的节日啊,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都不愿意花费一天两夜的时间去组织活动,游神仪式、花龙船、古老的唢呐声及穿着道士衣服的法师就在我们节日中消失了,几百年来的风俗仪式成为历史,一连三晚的粤剧表演也从此无影无踪,民间艺人都转行谋生了吧,剩下的只有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和歌舞团的热烈喧嚣。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到江西的傩戏表演,深夜从较出名的村子看完戏翻山回去住处,被一个山坳的山民拦住,说“我们村也有,为什么不去看,我们已等候多时”,深夜山头的等候为的是让外来的客人也看看他们村子的傩戏,并当场舞起来。看到此处质朴的村民,我不禁感慨他们维护那远古文明的自豪和纯真。

  在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之间,文化史学家余秋雨也进退维谷,乡村土俗文明已然步履踉跄。旧式房子屋檐精湛的雕刻只在记忆中残存一点片段,城市里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中一间鸽子笼才是人们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地方民俗被渐渐抛弃,除了作为国粹的京剧能登上大雅之堂,父辈痴迷的粤剧等地方戏剧到了我们这一代基本无人赏识传承;各种段子取代诗句成为主流,如今会作诗的人少之又少,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唐诗宋词元曲,真正在领会前人文化精髓的同时去启发创作的人能有几多。

  作者在书的结尾对未来寄予厚望,认为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希望在未来,我们文化美的演变能够让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并存,因为每一种美的文化形式都是中华文明经历沧桑巨变留存下来的智慧宝藏,它们不应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失,而是值得我们去珍重传承。

读《美的历程》有感3

  乍一看这本书真是透着一股神秘劲,美怎么会有历程的呢?难道以前美的东西现在又不美了?于是我选择了它。想看看这位学者如何为我解疑。这本书采用了时间顺序,从远古时期到宋元明清,将每一段时期的艺术特色结合社会背景,介绍了五花八门的东西,图腾、青铜器纹饰、诗词、小说戏曲,实在是叹为观止。在此之前,我是不知道还可以这样说美的,如此抽象的字却被描述的这样具体真是从心底里敬佩李泽厚这位学者。

  美到底是什么?从此书中看,浪漫主义是美,理性精神是美,山水意境亦是美,它是感性的,也是深刻的。作为一个理科生,对历史了解十分有限,但也不认为此书晦涩难懂。每一个字中都蕴含着历史文化,细细斟酌,又与之前理解的不太相同了,这便是语言的美吧。在这张大画卷中,我仿佛看到了伟大的祖先们对美的积极追求,在社会背景这个大熔炉中,人们在适应它,承受它,却从停止过对美的探索。

  第一次明白美竟然可以如此源远流长,此书中描写的都是深刻意义上的“美”,他们是鲜活的,它们身上有着历史的烙印,且大多是深不可测的,真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读后感·这与我先前理解的美大有不同。在我看来繁花似锦是美,一枝独秀亦是美,不过是理解的层次不同罢了。

  作者笔下的美是艺术的美,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这些自然也是美,既是艺术的美,更是中国历史的美,艺术精神的美。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趣,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

  那么这本书又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呢?原来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产生的“美学热”,它是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物,人们从长期压抑中解放出来,人们迫切希望有这样一本书出现,所以它便应势而生了。

  说实话,我这人没什么艺术追求,但看了此书后深觉医术实在是美,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下,无论过了多少年,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仍然熠熠生辉,以供无数仁人志士欣赏。

读《美的历程》有感4

  第一次这么认真读这么长的一本书,初次接触,就已经激发我对这本书的兴趣,带着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终于看完这本浩浩汤汤的著作,也让我感受了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体会了美的历程。

  徜徉于书本,不仅是一次文化艺术的旅行,更多的是让我们心里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触,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震撼”这厚重的文字也不足以表现这其中的分量了。在这个和平,快速发展的时代,有几个人的思想还可以回到过去,认认真真地品味“美”,在《美的历程》一书中,从美所产生的源头,沿着时代的顺序,分析了各个时代美学的基本特征。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美就已经贯穿整个历程,从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艺术的“拧厉的美”,走到今天科技“高技术的美”,人们的生活似乎也变的愈加的沉重神秘了;六朝.唐.宋佛雕像,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西区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迁等等重要观念,也证明了美学的不同时代的特征,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

  作为艺术生,或许在一般人眼里,我们是与生俱来的稀有动物,我们具有非一般人的审美能力,可说到底,我们似乎也不曾懂得“美”是一个怎样的名词,该怎样去理解它?正如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所提到,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人类只是美学欣赏的被动者罢了。这一句话似乎也让我懂得:美——并非艺术本身决定,也不能只靠一种单纯的艺术眼光去看待的,远不是任何狰狞神秘的东西都能成为美的。学艺术的人也并非是稀有动物,他们也是具有常人的眼光。像李泽厚一书中提到:美是需要历史.美术.文学等全面的知识积累,震撼中国艺术的同时,在文明古国面前,每一个人都无奈自己才疏学浅,深感不足,因此,思索,把握和追求也可以造就出一代文艺,一种美。

  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中国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又可以了解多少,是不是红灯绿酒的生活早已埋没我们想要向后追溯的热情?就更谈不上如何去发现美,如何延续美...文末,李先生在美学层面上,给人性的定义也说明了我们应该以怎样一种姿态去对待过去博大精深的美,对待艺术,对待生活中和意识中的美,对待发展中的美,正像李泽厚先生在最后说的,“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读《美的历程》有感5

  一本书是否受欢迎,我认为关键在于是否有吸引人之处。而吸引就要靠书中的内涵体现出来。

  这个寒假,我在闲暇之余读了一本书叫做《美的历程》。这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文化英雄”李泽厚先生写的。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中的许多图片在我的历史书上也出现过,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是激发了我对读书的兴趣。因此,这个寒假,开始了我的“美的历程”

  从盘古开天辟地,美便贯穿整个历程。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之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美的历程》分析了不同时代的美学特征。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

  阅读者本书,我认为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震撼”这厚重的词已不足以表现其中的分量。通过艺术之美,让读者品味历史艺术美之瑰丽的本质。与单纯文字审美有本质不同,作家李泽厚的美需要历史、美术、文学等全面的知识积累。读书时,为中国艺术而感到震撼,同时,也无奈于自己的才疏学浅,读书的过程中感到吃力。自以为,这本必读的美学的理论,应更深层次的研读。认真、仔细的阅读,感应心灵的震撼。

  我认为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插图多的书,我们往往读的很快,大多数看的都是图片,很少去看文字。但,当看到这本书时,我却有一种想要在琳琅满目的文字中遨游的感觉。书中的文字给了我巨大的力量。同时也感受着图画中的深层含义。这种正如作者所说的物质劳动力与精神劳动相分离与适应造就出一批思想家,也造就出一批思想。这是一本叫我读懂文化心里的书,这是一本美学欣赏的启蒙读物。

  文末,李先生在美学层面上,给人性的定义也说明了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一种姿态去对待艺术,对待生活中和意识中的美,对待发展。正像李泽厚先生最后所说的——“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读《美的历程》有感6

  曾经以为,自己明白了美的真谛;曾经以为,美只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曾经以为,美是冷峻而遥不可及的;曾经以为,美便只是那秋日梧桐静静散落的身影。镜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赏……

  浮华的城市,斑驳的光影,阑珊的灯火,如昼的黑夜,喧闹的人群。眼前的一切,让我迷茫,困惑,矛盾。美在哪里?是柳永的杨柳岸,还是太白的杯中酒?是如水的月光,还是午夜梦回,故乡依旧的悠然?于是,走进《美的历程》,走进美的记忆,感受美给予心灵的寸寸温暖,完成了心灵一次矛盾挣扎而充实的洗礼……

  鸟瞰着美伴随着时间流淌千年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洒智慧的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美是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的。她带给灵的不仅仅只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是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时看见自己的内心。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真正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沉默寂寥。

  浮躁的世界,看着人们对美的理解在的海洋里一点点与沉沦,那欢笑过后的苍凉,幻灭,,虚妄,在黑夜里,在月光下一点点发酵,破碎。美在这个世界似乎是混沌的,是迷惘的,忧虑如影相随,面对着那残阳之下渐渐升腾的喧嚣……

  千百万年智慧与生命的积淀在眼前的城市里流浪,没有归宿与认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总是有规则地出发与回归,无论沧桑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她沉睡于每一个人最初清澈的记忆,一梦斑斓,梦醒之后依旧浪漫,,绚烂,美的傲然于天地之间。“生活永远都不会抛弃如此深刻的,从古至今。”《美的历程》低语着。

  从先秦百家对来去的溯源到魏晋名士对于人的价值、文的的求索到南宋有无之境的深刻探讨,先人对内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为外在物质追求的另一面,承载了太多沉重而伟大的思考与记忆。从自然人类本身,从对未知力量的到对意识的发掘,神秘的图腾,古拙的汉塑,灵动的书法,哀婉的红楼,虚实相间的山水人情,都是历史在寻找美的最初的载体。《美的历程》引领我从感性的思考,从亲历式的阅读体验中去触摸生命之美的温度,追寻美的足迹,获得美的与启迪。

  我仿佛触到了这个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仿历了千年以来悬于灵魂深处的。在美的下,生命变得敞亮而豁达,平静而深邃。

  作为人感性认识中自觉触发的一种意识知觉,作为一个时代的火花的凝聚,美她于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当外在的美使生命与合拍的那瞬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聆听生命之大美,是让自己的心灵与美水乳交融,并成为内在美的自觉载体。

  一如庄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抛弃,甚至把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与意识相剥离,最后还剩下什么?是一种静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续,是一种面对世界的伟大思考和假设。生命成为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识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动。庄子把如此抽象的内在的美的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价值的提升与意识的超越是美的终极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洒脱与超然,这样的是怎样的一种美的境界?她如扶风而来的笛声,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刹那的,在千年风霜间……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沉静,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潜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读《美的历程》有感7

  细细研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有很多感触,但是如果要我以此展开对中国美学或者中国美学中的一个点做出深刻的分析,还是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曾经尝试写过的几篇文章中有的只是总结李泽厚先生的观点或者分析文章的结构,有的只是忽然体会到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共通之处而提出了自己的假设,有的甚至是对文章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学术价值提出了质疑。回想起来,对文章观点的总结和结构的梳理只是建立在原文的基础之上,而“假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质疑更是应该建立在广泛深入地研究之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李泽厚先生又是美学大师,初入中国文化之门的我是不是做这样的假设和评价有些太过轻狂了呢?何况做学问本应怀有包容和取精之心,怎能对他人的心血妄自评价?所以我的这篇读后感也只就自己看后的体会和想法写写了。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与其他的艺术史不同的是,作者将中国美术的发展放置于当时大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将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艺术的变化关联起来,使读者能了解到中国美术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全书行文优美,分析透彻,虽然对某些时代美术的阐述有局限性,但是它并不是中国美术的百科全书(试问谁又能写得出真正意义上中国美术的百科全书呢?),所以也没必要对这种“缺点”进行评论。《美的历程》让我对中国美学的气质和中国文化的形成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个了解是很有必要也极为重要的,它不仅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大框架和研究方法,也让我懂得了何谓中国气质:一种“浩然正气”,一种“里仁为美”,一种儒道互补的“出世”“入世”的精神。这种气质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理性精神,这也是我们为何为“中国人”而与地球上的其他人不同的原因,也形成了千百年来中国与众不同成就非凡的美术。

  这里我说的美术,指的是“大美术”这一概念,它自然包含着设计。我想我要老生常谈了,那就是:当代的中国没有自己风格的设计。当提到德国设计时我们会想到如包豪斯等的理性的功能第一的设计;提到日本设计时会想到如三宅一生等的静谧简朴充满禅意的设计;提到美国设计时会想到如可口可乐等的大众化消费的浮华的设计;提到北欧设计时会想到如宜家等“cozy”的设计……而提到中国设计呢?我们想到的是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京剧上的脸谱……然后将它们做为中国元素放入设计,但这是祖宗的东西,我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当代中国风格,我们的设计实际上是西化了,我们的行为习惯也西化了。每一风格的设计与该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意识息息相关,在读《美的历程》时,我忽然意识到,我们的设计也许也应该与中国美术的“气质”相关,而不该是简单的符号元素的拼凑。而有中国美术“气质”的设计是什么呢?在青铜时代,它是宏大威仪的甚至是骇人的;在楚汉,它是浪漫奔放和古拙的;在唐代,它是华美的……它很难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但我想它应该是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承载着极重的文化积淀,能承接五千年文明的“自然”形态,而决不该是古代符号的填充。也许这想法又空又玄,但是我知道有一天,我会看到一系列有现代气息的优美设计,这种设计能使任何人都赞叹到:“啊!这是有中国风格的当代设计。”而这背后就需要不懈的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体会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并把它具体化实物化,我想这就是学习中国美学的用处。

  另外,我注意到本书的第三章是《先秦理性精神》,而第四章是《楚汉浪漫主义》,也就是说:如同其他谈中国美学的书籍一样,作者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朝,一笔带过了。根据亚斯贝尔斯的著名的“轴心时代”理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而秦王朝是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它的.存在时间正处于“轴心时代”时代的末尾;它所存在的地理位置从最开始的西北高原(今天水陇西县秦亭,一说秦州清水县谷名)直到统一中国定都咸阳,这一地理位置也正处于“轴心时代”的发生地区。

  如果说在“轴心时代”里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各文化形态对原始文化都进行了超越和突破,那么,秦自公元前230年开始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征服了所有的国家所有的部落,结束了500年的战乱(请注意:这五百年是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恰好是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事件的发生是否具有特殊的意义呢?它对我们文明的持续影响会是什么呢?这也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有意思的话题。

  李泽厚先生在《先秦理性精神》的第三节《建筑艺术》中谈到中国建筑时说:“‘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当然这里的“制度”不仅是指建筑的制度。“汉承秦制”,“百代皆沿秦制”,而秦的制度是由法家建立起来的。众所周之,在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之后,秦迅速的崛起了,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只用了10年就统一了中国,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法家所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一举击溃了其他各家建立的上层建筑,在“终极关怀的觉醒”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中法家曾独占鳌头?紧随秦后的汉王朝虽然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为后世帝王所采纳,但是汉宣帝曾有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道破了“儒表法里”的天机。汉武帝虽以董仲舒开办太学,广布儒道,但以张汤为代表的酷吏,足以证实其法家的“内里”。再观后世的各个朝代,难道不都是暴力机器在“温文尔雅”“里仁为美”的外表之下,起着维护统治集权的主要作用。

  1974年,陕西秦陵出土了举世震惊的秦始皇兵马俑。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从兵马俑的身上转移一下,看一看随之出土的兵器之中的四万多只箭头。这四万多之箭头统一采用流线型的三棱锥形,放下这一与现代子弹几乎相同的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奇迹不谈,单从其型质进行考证:在科学家抽检的成百上千只箭头后发现,这些箭头的底边宽度的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每个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等,每个箭头的金属配比几乎完全相同。这就证明了秦人做了一件超越时空的事:大规模标准化的批量生产,而这正是现代工业的基础,这种生产方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成就了现代文明。秦人能达到如此高超的技术水平,建立如此超前的生产制度,和法家高效而先进的思想观念密不可分,正如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写道:“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如有不当,以兴其罪,以究其情”。试想,如果这种生产方式能够在秦以后就能得以延续并广泛而深入地发展,其结果可能会让人不寒而栗。那么,我们在之后的两千年中到底继承了多少呢?

  在美学上谈到这一话题可能有些偏离中心了,但是统治者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自然也就影响着文化,艺术。当谈到中国传统美学,我们只集中精力研究“儒道互补”“儒道相生”而将秦文化一笔带过,将“外儒内法”的法家只归为“百家争鸣”中的一派时,是不是有失偏颇了?也许是时候该深入研究一下它的价值了。

  这些就是我在读完这本书后的一点疑问和想法,也想和有耐心看完这篇文章并有兴趣的朋友探讨一下。

读《美的历程》有感8

  在人类还未有意识进行文化活动开始,一种对美的元素的积淀也悄然展开,读美的历程有感。远古传来的崇高的音响和美的乐声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在那原始混沌的时代,美并不是美,而是一种崇高。何谓崇高?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埃德蒙·伯克曾经说:"崇高是我们心中所产生而感受到最强烈的情感,因为痛苦的观念比快乐来得还要强有力,而这种强有力作用时,那情感就是惊愕,惊愕是一种灵魂的状态,处在其中时所有的精神活动都会停止,并带有某种程度上的恐惧。"崇高,会使人们的心灵充满紧张。原始部落的远古图腾便是这样的道理。在原始部落的远古图腾便是这样的道理。每个部落有其奉为神明的神兽,在人力还不足以抵抗自然的时代,在自然淘汰法则下,生物对比其强势的另一种生物有其恐惧和自然而然的敬畏。图腾,是人类有意识的符号和标记。在部落对抗吞并甚至融合的时候,这种符号和形式,通过人潜意识中的生理反应,对其主观和客观的感性和理性造成了刺激,形成一种类似崇高的情感,这种情感便被记忆在感官里,形成对美的原始积淀。

  在原始社会,人们对美的诠释更是一种对周遭环境的本能式的表达。巫术礼仪的舞蹈、歌唱、礼仪"如火如荼,如醉如狂,虔诚而蛮野,热烈而谨严".这是另一种高贵的崇高——原始歌舞。

  随着奴隶社会的建立,一种绝对权威的统治,崇高狞厉的美浮出这个时代,"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当时社会必须通过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态度向前跨进",这种恐惧下的符号化,掺杂着宗教的神秘,崇高而荡漾一种不可复现的童年派的美。你难以说,这种现象和想象究竟为后世中国人的审美观念留下多浓墨厚彩的一笔,但你无法否认,这是潜藏在所有中国人血液里最神秘的基因密码。崇高与美就这样开始交错缠绕,形成中华民族美学及其重要的一部分。

  乃至你无法辩驳,几百年后的楚地南蛮,延展一种超越了公认的崇高与美的属性——浪漫。楚国文化沾染了理性的概念,却在原始巫术礼仪的歌舞和音乐上愈演愈烈。它又并非一般的崇高,因楚国文化夹杂着由神人化向人间化、理性化的这个过程。它把神话故事化为君臣父子间的世间秩序,神力乱神固然存在,却不再占主导地位。这种崇高,又类似一种崇拜。它的美又和原始社会的美的模糊概念不一样,它有了想象纷繁因而变得炽热深沉,更带有个体人格和情操,美就在这个过程中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感知。这种崇高和美的揉合"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可比拟的典范".

  再看魏晋南北朝,这个哲学重新获得解放的时代。思辨哲学达到的纯粹和深度是空前的。它感叹的是生命的短促和人生无常的悲哀。极高和极深都能引起崇高感,不过极深引起崇高感夹杂着颤栗惊惧,而极高引起的崇高感则是伴随着欣赏赞叹。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的时代,门阀制度下的政治清洗尤为严重,贵族并不用担心所谓的家道中落,需要担心的只有改朝换代,而恰恰,这一改朝换代在魏晋南北朝,就跟吃饭一样常见。因此在这一大社会背景下,贵族有足够的学识和相对安定的物质条件,既执着又恐惧探索人生。这便是潇洒又飘逸自得的魏晋风度的由来。动荡带来恐惧,而清高的人格带来认识的赞叹。一种崇高又油然而生,在魏晋风度影响下,文学和艺术作品都别具风骨并且具有了文的意识和道的高度。中国文脉的又一主线,中国文艺最为发达和具有民族特征,同是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一种高度集中化、纯粹化的艺术——书法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表现出魏晋人对美和崇高的认识进入了自觉阶段。

  佛教传入中国刚好在魏晋,社会最动荡而人的追求无所托的时候。那种反理性的宗教迷狂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佛像及其壁画上。"……仍可以感觉到那种带有刺激性的热烈迷狂的气氛和情调:山村野外的荒凉环境,活跃飘动的人兽形象,奔驰放肆的线条旋律,运动型的形体姿态。"他们的佛像又是这样的"某种病态的瘦削身体,不可言说的深意微笑,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摆脱世俗时的潇洒风度,读后感《读美的历程有感》。这是魏晋以来这个阶级追求向往的美的最高标准。"人匍匐在佛像下,追求的只是一刹那的安定和喘息,那时候的魏晋"白骨蔽野,百无一存",所有可以寄托的便只有往世和来生,以及手上的那件袈裟。黑格尔在论证欧洲中世纪宗教艺术中曾经讲过"这是把苦痛和对于苦痛的意识和感觉当作真正的目的,在苦痛中愈意识到所舍弃的东西的价值和自己对他的喜爱,愈长久不息地观看自己的这种舍弃,便愈发感觉到把这种体验强加给自己身上的心灵的丰富,"这便是崇高的价值,也是美的体现。

  再观中唐以后,世俗化和理性化愈加明显地体现到人们身上,崇高也就变成了人们道德上的崇高,真善美的一种体现。这种崇高便和前者不一样了。艺术的感染力虽然也强,但却没有了立体思考后具有宇宙意识的大震撼和大气象。但是人格的崇高依旧与美交错缠绵,谱写中国文脉的新篇章,给予美一种新的意识和形式。

  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激荡前行,即使历史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一切人类的进化繁衍的契机都来自于偶然。偶然后的结果通常都是既破又立。除却先秦,便是魏晋南北朝、中唐上和明末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推动了中国命脉的发展。魏晋的思辨带来的人类追求,与先秦理性精神影响了中国人信仰与俗世的融合,中唐的世俗化和宋明理学的同化影响中国人的个性特征,明末的资本主义思想萌芽批判大中华的弊病,这多元的思想推动中国滞后的身躯。而这些,在萌发或形成的过程或多或少地影响中国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意识。其中,自然意识下的崇高和美交错谱写了一条线索,无论是破或立,分还是合,一种感染人类心灵的属性无所不在。

读《美的历程》有感9

  知道李泽厚先生是在一场主题为“建筑的未来”的研讨会上,印象十分深刻。一位聚落研究的学者在谈到“对待新旧事物的态度”这个问题时曾说,“新的文明应当在朴素的基础上生成,是一种对内心的期待,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文化传承。我们应当从视觉上抛弃过去,从基因上唤起过去,并用现代的方式去重构。”

  之后他就提到了李泽厚先生和他的《美的历程》。的确,这本书中所写的和老师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东西一脉相承。一代美学大师用他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了从洪荒时代直至清末中华民族美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图腾、礼器逐渐发展到文字、绘画直至后来的文学领域,一种美的意识与形态贯穿始终。读罢此书,感慨良多,书中的每个句子都想抄下来,强烈地感到身上的某种基因正在被亲切的唤醒。在我看过的所有书中,自认为可以推荐给身边所有人阅读的并不多,但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绝对是其中一本。我们需要的一种关乎我们民族的内在的美的召唤与精神从未止息过,即使是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

  那么美到底是什么?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在这本书里李泽厚先生给读者展示了其中一种——对于中国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尽管在整个人类文明浩浩荡荡的发展历程中,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们可以肯定,只要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就好比如此久远、早成陈迹的古典文艺,为什么直到今天仍然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呢?原因就在于积淀在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关系,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也就是所谓的“人性”。这里摘录一段我非常喜欢的原文,“人性不应该是先验主宰的神性,也不能是官能满足的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可以说,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理解的感情和知觉,也就是积淀了内容的形式,它在审美心理上是某种待发现的数学结构方程,它的对象化成果是“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积淀的自由形式,美的形式。”如此,美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作是人性积淀的过程。至此,这本书的线索十分清晰了,作者意在通过中国古典文艺这样“有意味的形式”分析为我们得到一种美的客观规律。

  以时间为序,这本书一共有十章。从蛮荒岁月中的“龙飞凤舞”,历经殷商“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进而发展到“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和北魏时期的“佛陀世容”,直至“盛唐之音”与“韵外之志”,再到后来的“宋元山水意境”与“明清文艺思潮”。内容包罗万象,彩陶盆、青铜器、雕塑、书法、山水画、诗词、小说……虽然薄薄的一本小书,但信息量着实不少,每一章都可以再展开成一部长篇巨著。篇幅原因,在这里挑四个我认为最重要的时间节点,作为“起、承、转、合”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读《美的历程》有感10

  虽然是对中国历史上对美的感觉的匆匆巡礼,但是我的脑子里现在满是饕餮青铜、烂漫楚辞、魏晋风雅、佛陀悲悯、唐诗宋词、有我无我境界的微妙还有小说的世俗世界。它们已经可以成为一张多姿多彩的历史胶卷,作者梳理出了一条令人感动和自豪的美学线索:

  青铜饕餮——青铜美学风格变化的政治因素——僧侣贵族——青铜表现的意识和美感——原始暴力——超人的历史力量,甲骨文——“有意味的形式”——铭文金文——小篆

  先秦的理性精神——孔学对艺术的导向——与西方“认识模拟”的区别——道家中的审美规律——诗经中的美——赋比兴原则——散文的美感,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平凡生活化——严格对称的结构——园林美

  楚汉浪漫主义——屈原的浪漫主义与神话——楚汉南方艺术——汉壁画画像石工艺品——汉赋——气势和古拙

  魏晋风度——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上的反映——哲学美感——阶级审美理想和趣味——美学原则“以形写神”“气韵生动”“言不尽意”,为艺术而艺术文的自觉——文学绘画书法讲究研讨和自身创作规律和审美形式——“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

  佛陀世容——北魏宗教的救赎——隋唐雕塑——宋代走向世俗

  盛唐之音——青春李白——书法舞蹈中的音乐美——杜诗韩文颜字

  韵外之致——文艺多样化——孤独伤感忧郁——“出世”“入世”之间的矛盾——心境和意境——苏轼代表的人格和对社会秩序的潜在破坏

  宋元山水的意境——现实促使审美理念的变化——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细节重视和追求诗意

  明清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思潮(感伤主义)——市民文艺——绘画与工艺

  最让我敬佩的是作者对语言的运用,这是建立在遣词造句和对美发乎真心的融入结合的基础上酝酿出的文字,可以让门外汉窥得一些美学的形成奥秘。原来美是这样让人感受到的,原来美是这样表达的,这是我在阅读这本书自始至终的氛围。印象深刻的是他说商周青铜器的狞厉之美,因为“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因为“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以及在评论山水画发展到无我之境时的表达“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一切都是没有答案的飘渺,也不可能找到答案。于是最后归结于隐逸渔樵,寄托于山水花鸟”。就是这么寥寥几笔好像信手拈来却展现了精华。我在想,作者是在体会美感时把自己完全融入了青铜器和山水画时,结合历史与人生的感悟所获得的美感。美应该从来都不单纯只是审美意义上的吧。

  作者是按照历史的顺序表现不同时代的人的口味和对美的要求。而且会介绍审美变化的社会背景。这就让我感觉到美与现实与社会的关系。作者其实也讨论了这种美的艺术规律,试图去追寻一种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总体描述。和这种描述与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作者总结过:“秦汉时期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之后则表现为人的心境和思绪。”这些变化的确可以从现实中找到蛛丝马迹乃至于显而易见的线索。作者的解释也令人信服。在社会政治黑暗时,艺术家们可以寄情美的和理论的世界,所以在艺术和哲学思辨方面会有突破;而面临盛世,不少艺术品也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等等。

  读过朱光潜先生对美的论述,我觉得美的载体或者说表达美的事物应该是与现实有距离的,美就产生在这段距离中。这也从这本书中得到更多的印证。就以壁画为例吧,汉代的壁画较为古拙,这原本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但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它。辽阔的现实图景,邈远的神话加之以强有力的线条,不那么准确的描绘,让汉代艺术呈现出了人对物质世界征服的主题和一往无前的美学风格。()北魏壁画前期的不食人间烟火和后期的高超飘逸以及隋唐时期人们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但是中唐之后,壁画开始走向世俗和真实,美感开始缺失。宋代敦煌的壁画,尽管壁画石窟很大,但精神全无。

  但是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美的另一个角度。来自于不同于时代的勇气的反叛。这个的最佳代表我觉得是苏轼。以前看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只觉得这是个完美的人。本书的作者虽然对他没有过多溢美之词,却肯定了苏轼带来的一种美感渊源。苏轼其实是文人士大夫出世与入世矛盾表现最为典型的代表。他一直是在入仕的渴望和最求解脱的豁达当中,有意无意地显示了对社会秩序潜在的破坏性,诗词的超脱好像要否定封建社会一样。虽然当时不明显,“但是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元代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先驱作用”。

  作者在讲述过程中也多次有过值得咀嚼的语言: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只有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并希望这种生活继续延续和保存,才可能使得艺术对现实的一切怀有极大兴趣去描绘,去欣赏,去表现,使他们一漏无疑地全面地丰满地展现出来。等等。

  庆幸有《美的历程》吧!

【读《美的历程》有感10篇】相关文章:

美的历程读后感12篇04-15

读《鲸》有感04-03

读《冬天》有感04-01

读赞美有感03-29

读《爱》有感03-28

读《金翅雀》有感03-27

读中庸有感03-27

读牺牲有感04-15

读《自信》有感04-07

读《鲁滨逊》有感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