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我们仨》有感

时间:2021-08-28 09:35:5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我们仨》有感精选1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我们仨》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我们仨》有感1

  “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们的客栈了。”一句话道出了一个年迈老人都痛失至亲的无助,我们仨失散了,家人已不在,家不再是家。只是一个暂居的客栈。

  这本书,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思念化成如此强大的力量,在现实到梦幻,深入骨髓,又平静如夕,超越寻常的坚毅和勇敢面对,大多数都颓废了时间,虚伪了人生,离思念越来越远,在未知的不安和焦虑中远目极望,寻找失散的梦魇。

  1997年和1998年对于杨先生来说是很残忍的时间。一生相知相扶相濡以沫的伴侣,唯一的女儿都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会。“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先生接过女儿的笔,用心叙述了他们仨这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就是《我们仨》。

  通读一遍后我真的无法想象杨先生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完成了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他以独特的写法,以感人的文字记叙了坎坷的历程和他们仨相依为命的一生。

  他们仨的足迹跨越半个地球。无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始终站在一起,美好的家庭是他们避风的港湾,自从1998年钱钟书先生逝世后,杨先生从此独伴青灯,她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文字里行间,领我为之动容。

  但若你想从内容上看到丝毫悲观的文字,那你要失望了,书中丝毫没有伤痛欲绝的诗句,而是处处洋溢着思念的。他们虽然阴阳相隔,真情却从不被阻断。她通过这部书,用文字想上天的亲人无声的倾诉着对他们的怀念。

  家的意义,在她的书中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在孤灯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拿颤动的笔,它一句,伤心欲绝。仿佛远去的人才刚刚远去,垮了的往事就在昨夜。在他挂满泪珠的脸上却带着舒心的微笑,她在想些什么呢?

  文章第一段是以老人的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

  从第二部分七记叙了他们仨开始分开的情景,说实话,第一遍,我真的没读懂杨先生到底写了什么。她以一种独特的手笔——梦境,幻化了一种飘渺的感觉,钱媛那是还在吗?我揣着这个问题有深读了一遍,似乎还是不大明白,为什么作者梦境中钱媛已经去世,钱先生也已病入膏肓了,事实上钱媛还活着。这是真的梦吗?为什么天天都做这个梦呢?这真是奇怪!这也是我惟一不明白杨先生的地方。

  到了第三部分时,已只剩杨先生一个人了,夫女都接连脱离了这个家,连杨先生自己也说,我现在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容:顾望徘徊,能不能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大概这就是她要继女儿之后完成《我们仨》的原因吧,一个人闲暇时间难免会胡思乱想的,而将回忆与读者分享快乐会增添一点,也许痛苦会减一点...

  我真的非常羡慕他们这个朴素的家,住着一屋子与世无争的人。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求能够相聚在一起,享受在一起,共同解决困难。然而这个小小的要求命运却不愿满足他们,“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活下来的人要比去世的人痛苦千倍。可又怎样,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俗话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果然就是如此啊!

  现在,杨先生将他们曾经共同的岁月重温了一遍,再享受一下亲情存在的感觉。回忆往事,那深藏内心的痛苦又再一次被掀开,我想她应该是含着眼泪完成的吧。特别是写到钱钟书先生在小舟上的生活,那冥冥之中无尽的思念,折磨了我们好久好久。而我似乎跟着作者在他们的驿道上走了一回杨先生的心境,恐怕只有这回“梦境以逐漫漫柴身骨终拼寸寸灰”只以写照。

  书中的钱媛是个乖巧聪慧的孩子,更是个孝顺的女儿。她和父亲更胜密友,两人的默契绝对可得100分,“格物致知”更是他们一直赞同的理活。我真的很佩服她对病魔抗战到底的勇气,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敢说敢做的干劲以及对父母的孝顺。与她相比,我真的还差着远呢。就连她去世前不久,还放心不下她妈妈的一日三餐,特地写信教妈妈做简单的菜。事实上,当时的她自己已经进食了,可赞他生命垂危之际还想着妈妈。这份深厚的母女情恐怕现在少有。

  她尽管忍受着疾病加治疗的折磨,还想利用自己身尚在床上无所事事的时间,把过去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写下来留为纪念。于是,她拖着微弱的身体开始写《我们仨》。但是不久医院报病危,她便放下了笔,而这本书也只到了个内容清单,就无法再写下去了所以最后只好由母亲杨先生来完成了。

  而杨先生的文字也很具有感染力,我随时能“亲身”体验到他们三个的天伦之乐和童心未泯。他们的善良正直以及对生命、家的感情,使我深受启发,获益匪浅。所有的悲欢离合,在作者那里是一种自然在读者那里却经常潸然泪下。书中最后谁:“我清醒地看到我们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罢了,没有丝毫温暖可言。这时候仅剩的一人活下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怀着潸潸的眼泪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无法诉说的爱,无人可说的情。在心里埋藏了很久家的感情绝不会随时间而渐变冲淡。

读《我们仨》有感2

  “一个普普通通的学者之家,三叶分分离离的湖上小舟,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

  这是印在书本封面的一句话,第一次看到时,我还无法理解它背后的深刻含义,只隐隐约约从中感出些黯然神伤,迷蒙渺茫的意境来。杨绛先生的字是最细最暖的语言,即使只是平实的叙述、质朴的文字,先生总能写出七分平和,三分触动,令人回味无穷。

  书的开始就是一个“绵长万里的梦”,“我”在梦间的古栈道上游走,写与逝去的丈夫女儿的相守相助,聚散离合。这个梦是沉重冗长的,却也是“我”最轻盈的想象。随梦入境,这里没有外界的纷扰喧哗,没有人群的熙熙攘攘,古栈道像一个隔绝的,只属于“我们仨”的小世界,只听得见老人细细的低语,仿佛涓涓清泉缓缓流过,流入柔软的心底。这一片静谧的美好,即使是死生别离也无法打破。

  梦终究是梦,即使绵延不绝,可彻头彻尾完全是个梦。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人世间没有那么多像童话般完美的结局,如梦初醒,丈夫已远逝人间,最亲爱的女儿也早就离去,”我们仨“,就这么轻易地走散了。“我”还是老了,眨眼间,也算得上风烛残年的老人,老病相催,自己的路也快要走到了尽头。人到晚年,唯一与“我”相伴的只有那些风干的“我们仨”的记忆,“我”伴着这些记忆沉沉入梦,终于是不愿苏醒。“我们仨”散了,只剩“我”一人回忆“我们仨”。

  挑灯夜读的阿媛,忙忙碌碌的钟书,以及四处操心的“我”。“我”幸福地沉浸在”我们仨“共度的岁月中,完全不知疲惫。“我们仨”珍惜平淡,却不甘于普通,熬过了“***“,克服了学问上一道有一道的难关,只要是“我们仨”,就没有什么是扛不住的。这份温情,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是最难得的珍宝。

  醒也春秋,梦也春秋。杨绛先生,终是沉在那些无法割舍的记忆里,再也醒不来了。“我们仨”已不是“我们仨”,“我们仨”依然是“我们仨”。

  人生之路何其漫漫,身边人来人往,得到的结果总是失去。只有家人的陪伴从不缺少,无论人生走到何种境地,总有家人的温情溢满心头。愿世人都有“我们仨”,勿执己念,无论前方艰难险阻,风风雨雨,都能有一个家,有一个能歇下脚的地方。

读《我们仨》有感3

  朋友向我推荐了杨绛写的《我们仨》,一本让她看后十分感动的书,她看了两遍。

  我心中几分好奇,是什么样的内容竟能触动了她的心灵。因为那几分好奇的作祟我也寻到了《我们仨》。

  在看到还不到一半的时候,顿觉有些枯燥,有点难以往下阅读,可杨绛阐述的那些事,总让我的心十分沉重,也总为他们仨之间的情真,情深感到有暖流蹿于心间。

  的确,这不止是一本光写爱情、亲情的书,它反应了那个动荡的时局,与那时太多曾不可言说的苦难。

  我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不懂得国家各方面的政治时局,我只看得到人生和感情的交融。

  我的理解仅仅只有“有人为己记挂便要满足,应当感到幸福,能同甘的大有人在,但共苦却寥寥无几。人生是无法预料甚至总是在预料之外逝去的,也正因为如此才充满了引诱人气息,总能让人有无尽美好的想像或是接连不断的烦恼。”

  “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世界有怎样的变动,世界总是在每时每刻都不断变动着的,只是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因为有的人在改变,有的人在坚持,有的人没有发现周遭的变化。这些都是不归我们管辖的,能守住真心才是对幸福最正确的追求,不管是自己的亦或是他人的。”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杨绛和钱钟书的心心相印、心心相惜,看在眼里都是羡慕不来的。知识分子间的爱情,有的不仅仅是情,更多的是爱。我眼里的“情和爱”两个字是绝对不对等的,我对他有情和我爱他这是两种深度不一样的感情。

  再说钱瑗,却也真是一生坎坷,幼时就患了骨结核,不过她却也是幸运的,本会夺走生命的重病却病愈了。

  这在我看来更像是命运开了一个玩笑,恐吓一下他们,试探试探,毕竟懂得珍惜的人不多。

  虽然她后来还是因病去逝了,但她已经多赚了几十年了,其实也够了,按100岁来算,过半不止,人各有命,强求不了。

  他们一家三口一生跌宕,起伏不断。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马平川的,遇见的事千奇百怪,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能遇见一个志同道合相吸相惜之人就别离开了。

  人到了一定岁数后,思想不再靠老师父母去决断后,会越来越难遇见懂得自己的人。以前在老师和父母差不多的决断里,每个人想的好像都差不多,只需要分享一根冰棍,一包零食,好像都能瞬间聊得很投入,那时候的自己是最简单的,而成长需要我们面对不同的挫折变成真正的自己,我们会在成长里慢慢懂得什么是自己在乎的,什么是该丢掉的,什么是要去追寻的,什么是值得缅怀的。

  有一天室友几个坐着闲聊,其中有一个欣欣然说:“结婚别找那种家里父母离婚的,我妈就是这样说的,我觉得也是,父母离婚的家庭太复杂,搅不清楚,也不会分多少财产。其他两个表示特别赞成,我当时没说话,只是在想,‘指不定以后离婚的就是你们了,不是主要看那个人吗?’我意识到自己和她们不是一类人,所以我并不发话。”

  后来我心疑是不是我自己活得太不切实际了?我是不是该现实些?继而又将她们的观点同闺蜜陈述了一遍,闺蜜很愤愤然地说:“你这想法就有问题好吧!这关键是看人的好吧!和你过日子的是他又不是他爹妈,你要实在觉得不现实,那我给你说句现实的,少了爹妈负担你不得偷着乐?”

  其实吧!这就印了那句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和那些同世界的人聚合,而不是把自己的世界装扮成别人那样,就算装扮成了那也顶多就是个抄袭而已,虽然可能你也会像别人一样得到一些好处,但是,别忘了看看那些跟你曾经世界一样的人,他们得到了原本你也会得到的好处是不是比你的多?

  文中有一处,我印象有些深刻,杨绛生钱瑗的时候,她没有叫喊,医生问她“既然那么疼为什么不叫喊?自己忍着疼。”

  杨绛说:“我叫了喊了就不疼了吗?”

  医生笑笑,觉得中国的女人都这么有哲理吗?

  那么反观到一些事上,有时候难过,痛苦,难道事实就会改变吗?眼界如果放不开,心界如果看不开,那我就是那些个生产时拼命叫喊的人。

  莫名其妙叫喊了一通,疼还是疼了,但有时的确是如此的,心情不好的时候需要发泄。至少没那么苦闷。杨绛不喊,因为人家有钱钟书,她并不苦闷,也不抱怨,她所感皆是幸福。

  我叫喊,因为我还没遇见那个会为我分去苦闷的人,所以,我喊喊怎么了?不怎么。烦恼的时候这样想想好像心里也就平复了许多。

  如有他们一般爱情,真当尽得人生多倍感怀。

  向着自己的路,大步向前,我们总会遇见人生的每个相遇。

读《我们仨》有感4

  注意到杨绛先生是从微博上流传甚广的那篇《一百岁感言》开始的,一开始很好奇为什么要称呼一位女子为先生,细细探究之后才知是先生是一种尊称,我想就应跟我们此刻叫的老师是一个意思吧。

  在买这本《我们仨》之前还买了一本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本书前半部分有写一些关于鬼神的事情,我看到一半觉得太渗人便跳着看了下去。《走到》对我来说比较沉重,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才会去翻看,我看书总是期望能从其中获得能量,没用的书我是不看的。

  这几日清闲得要命,遂在网上翻到这本书《我们仨》,之前也看到这本书,但是没买,可想而知我是个多么受情绪影响的人。

  《我们仨》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叫我们俩老了,第二部叫我们仨失散了。第一部跟第二部讲的是亦真亦假的梦,杨绛先生在古驿道上留意翼翼的走着,每一天去到锺书船上陪伴他,太阳落到船头便要起身回客栈。杨绛先生的“万里长梦”最后在两年之后做完了。第三部分叫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个部分详细记述了杨绛先生同锺书从结婚到阿瑗(女儿)、锺书相继去世的漫漫长路。

  我想大家都熟知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原先这些在我们看来很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有也着坎坷的一生。但是我觉得这一家虽然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但是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总是一家人,和和气气的一家人。他们都喜欢读书,都热爱工作,都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他们不追求名利,一生活的踏踏实实,我不曾感到他们觉得自我不幸。我很羡慕这样的家庭相处方式。

  杨降先生多次在书中说锺书是一个不愿与人争辩、能忍耐的人,书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平静的语气述说了锺书以前受到的不公与委屈。这些都是杨绛先生在用自我的方式护卫她的爱人。提及往日的委屈与不公,杨绛先生并未有半字恶语或辩解,她只是细细的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并未加任何解释,我想也许她是觉得公道自在人心吧。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人还是人。

  人生在世就得这样活着,实现自我价值,拥有温暖和谐的家庭,不与世争,平淡一生。

读《我们仨》有感5

   “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在苍苍茫茫中,突然锺书不见了。”一场慌乱的开篇,就这样再现了杨绛的一段岁月。

  我仿佛望见了她——这样一个满腹才情的女子,在自己生命的黄昏,握着笔,在案前回忆着应该属于三个人的时光。不知不觉圆圆走了,锺书也离开她了。就剩她一个人,在一场梦的结尾,回味着他们的故事。这梦,便是人生。

  在《我们仨》这本回忆录里,杨绛写驿道,写小船,如梦如幻的叙述,其实就是杨绛的回忆。这一辈子,关于锺书、圆圆和她的刻骨铭心。杨绛在自己笔下的古驿道里,不断地分分离离,不断地寻找探寻。她不仅送了圆圆一程又一程,又送了锺书一程又一程。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她看着圆圆离开,又看着锺书搭着小船走远了。就只剩她一个,茫然地站在这驿道上,看落叶与梧桐,看秋花和残红。我似乎望见杨绛久久地伫立,“守望那已经看不见的小船”,最后“变成一片树叶”。最后的最后,她也如枯叶一般渺小无依了。

  三年前的我,经历了一段让我痛得撕心裂肺的时光。我眼睁睁地看着一直强健的爷爷,突然一病不起,最后又化成一堆灰烬长眠于地下。这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体会到生与死的残酷。

  原来,世界上最无情、最令人无能为力的事,就是死别。那些日子里,我吃不下饭,躺下时枕头也会湿一大片。我后悔没和爷爷再多说几句话,没有多陪陪他,让我错过了与他的最后一面。他可是我最依恋的人呀!

  在被悲伤浸染的日子里,我寝食不安,学业也近乎荒废。幸好,这本书让我幡然醒悟。我们要成长,就要学会面对生离死别,悲伤过后继续向前。人生其实就是这样一场你无法预料的梦,我们不断地在人生的路上,也就是杨绛说的古驿道上走着,所经历的一切最终都会变成过眼云烟。但你必须尽量让自己不留遗憾,走好眼前的路,因为逝去的那些爱你的人,一定希望你在世上好好生活。

  我想,面对挚爱的相继离开,杨绛一定曾痛彻心扉。可是,我相信,她在写《我们仨》时,一定是微笑的,因为她的文字是温暖的。她早已释怀。

  杨绛的一生就是这样一场梦。对我来说,既然生离死别是一定的,那就别留遗憾,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一场无憾的梦。

读《我们仨》有感6

  很早就知道杨绛92岁时写的《我们仨》看到目录却没有勇气去看,

  直到这一次装修好店,有好多时间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看书,

  我又拿起了《我们仨》。

  我们老了:杨绛总是做梦钟书丢下她走了,钟书先生说“那是老人梦,我也常做”“钟书大概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而这上梦却是钱钟书生病在床,杨绛照顾他的日日夜夜,以及女儿生病后的电话内容。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越看下去我的心跟着杨绛先生的字一起疼痛,一起悲伤,我还是忍不住哭了,眼见着自己最爱的人最亲的人被病魔折磨一天天走向终点的那种疼,那种无能为力,那种不舍,那种悲伤…..

  “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里去。娘…….娘…..”

  “她温软亲热的“娘”还在我耳边,但是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就没有了。”

  “我的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了泪来。”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白色挣裂了。只听见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

  看到这我早已泣不成声不,晚年失去爱女的痛有多痛,有多痛啊……。谁能忍受这般的痛彻心扉?我想只有当过母亲的人才能感同深受吧,读着这充满悲情的文字,我的心跟着一阵阵的疼,我情不自禁的抚摸着自己的胸口,泪水如泉水一样盈眶而出,泣不成声,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杨绛先生失去爱女后,内脏受伤,四肢也乏力,但还是强忍的伤痛去照顾老伴钱钟书。

  杨绛说“我做了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

  “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了。”

  有一天病中早已无力说话的钱钟书对杨绛说“绛,好好里(好好过)。”就这样就这样永别了。

  失去爱好和老伴的杨绛先生说“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是啊,失去了家人,房子还是那房子,却不再是家了,只是一个人的客栈。

  看完这一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多少感想感念在心头。我擦干泪水,让自己的心情慢慢平复。拿起电话打给在婆婆家的老公,“老公,我想你了。”“才一下子功夫,客人在呢?有事么?”“没事只是想你了”

  夫妻是多大的缘分,茫茫人海中两人从相遇,相识,相知,相伴的时光又是多么值得我们去珍惜。

  好好珍惜我们仨相伴的时光,感恩生命中的缘份!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关看这几个字,都让我心酸,一个人思念仨:杨绛先生回忆了和钱钟书先生的生活

  留学期间想出各种花样做出中国味的菜,各样逗趣的事,看到这些我又忍不住笑了

  钱钟书先生想要个女儿,终于如愿,文中写道在杨绛生女儿住院期间,钟书一个人过日子,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先生说“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他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杨绛先生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杨绛先生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了。

  看到这我忍俊不禁,脑子里出现慢慢的声音“老婆,马桶堵了。”“宝贝,我今天要见重要客户,帮我配套衣服”…….。一声声在耳朵里响起。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女儿会走路了,会说话啦,会识字啦!杨绛平缓的笔触,娓娓道来一个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日子,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老公、女儿的思念。

  杨绛在书中说:“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碰到困难,钟书和我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就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是不寻常的遇合”

  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我不禁为他们的幸福所折服,不管他们经历了多少苦,我仍然能感受到他们相伴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能力,它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这个家庭具备在任何环境下感知幸福的能力,所以,她们永远都是幸福的。

  20xx年5月25日凌晨,105岁的杨绛去世,他们一生没有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但是却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留给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最好的精神财富。

  这本书让我更懂的相伴的可贵,更懂的生活重要的是什么,以及健康的重要性!

  家的定义我一直都懂!从这本书中我更家坚定自己对于家的定义,对于生命过程的珍惜!

  看书间很有感触的想起前几日快下班时头有点晕,打个电话给老公说人有点不舒服,老公说“等我哈,我来接你”。没多久他匆匆而来,关切的问:“怎么啦?哪不舒服?”我说头有点晕,他说商场空气不好,以后周一到周五可以不用来,老婆的健康比钱重要。然后我半挂在他背上,我们边走边聊。我想夫妻间的温情就是这样的吧,一个电话一声等我,一句关心的话,一个温暖的后背…..。夫妻间的真心真情是千金万金也抵不了的吧!

读《我们仨》有感7

  淡淡然读完杨先生的《我们仨》,终了也是淡淡然,再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心上又绽了几个血泡”这么一个百岁老人一生又该绽起多少血泡,看着血泡一个个变大,最后喷薄而出,留下的可能才是痛苦之后的温情。让我记起《汤姆叔叔的小屋》里的一段话“当一种强大的压力把一个人压得忍无可忍时,他就会立刻调动他全部体力和意志进行垂死挣扎,企图掀翻这个重压,由于这个道理,痛苦达到最高潮之后,退潮时往往会给人带来喜悦和勇气”。这生离死别带给杨先生的除了深秋的悲凉,还有什么?

  《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她不曾想把人生描绘的多么壮丽,多么缤纷,却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她爱着她的丈夫,女儿,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热忱,那份牵挂。 然她的不同,除了书本,除了学生,除了家庭,其他的纷纷扰扰均与她绝缘,他的文字里透出来的尽是黑白底色,年轻时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闺秀,到老年时候的沉着坚毅。在这片田地里,你何处去寻找市侩气息?又有什么比这无声的坦然更有重量。

  了不起的,是她在浪涛滚滚尘世间,瘦弱身躯下投出的坚毅,视野的宽广,对知识的渴求,对任务的负责,对丈夫的肯定,对女儿的宽容,只在其内心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不计名利,不求富贵,书香四溢,如入芷兰之室!女人当有对生活如此之真诚,又何如收获不了安然的晚年?

  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

  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 。 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读《我们仨》有感8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陌上花开情,君可缓缓行。

  初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惊叹先生朴实无华的文字间涌动出的感人心怀的深情挚意。

  这番深情寄托在她对往事的无限眷恋之中,寄托在她对女儿及丈夫的殷殷关切之中,寄托在她对人生的深刻领悟之中。因为深情,所以真挚;因为真挚,所以动人。

  老人淡然叙述"我们仨"看似平常的生命旅程,然而语淡却情浓。若非情浓,亲人相处间的一言一行又如何能在她的脑海中留下如此清晰的烙印?如何能在她的心海上泛起一圈圈永不消逝的涟漪?如何能在一次次苦难中绽放生命绝美的花环?

  再读《我们仨》,我惊叹于杨绛与钱钟书两位先生及他们女儿钱媛淡泊名利,潜心为学的高风亮节。

  无论是出国深造还是归国致学,他们对学问的探究总是怀有极大的好奇与一丝不苟的精神。沉浸于快乐的求知之旅,他们无视空间的狭小;无视环境的险恶;无视社会的动荡;静心为学,留下《管锥编》、《围城》、《唐吉诃德》翻译本等等闪烁智慧之花的鸿篇巨著。

  学问涵养身心,他们即使在辗转流离的岁月中依然保持着对生命本真最执着的探索。文中我最喜欢的一处表达是,杨绛先生视户外散步为"探险",无论是在异国他乡还是在熟悉的家乡园林,先生总称她与钱先生的午后散步为"生活探险"。可否认为,正因为有此等对待生活的赤子之心,两位先生才会于平淡无奇的生命中觅得几分诗意与甜蜜;他们对待生活中的逆境才能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缅怀大师,致敬大师,不仅仅因为学问,更因为他们崇高的境界与超脱的心性!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大师的《我们仨》业已落幕,千千万万"我们仨"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就让我们一起深情体味人间烟火气的温暖,满怀好奇地探寻生命下一站的幸福!

读《我们仨》有感9

  这本书是18年读的。也是想了很久终于是翻开了。读书特别少的我似是到了高中才认识到杨绛先生与钱老。不仅仅是很高的文学素养与成就,两人的感情也是无限令人羡慕的,而这种和谐而平等的家庭关系,更是令人所向往的。笔记也是那时候记得,那时候没有很深刻的认识。但还是想原封记录下来。

  我想,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

  其实不止是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我们只能陈述道理不该干预,就连别人的处事风格我们也不当过于干预。这都是自己的事情,即便关系再好我们也不能去改变别人的决定。曾经的自己也会这么不懂事,觉得和一个人关系很好,当他某些事情做的不够好的时候会与其讲道理,当讲不通的时候就会很生气然后对其发脾气然后与其争论,后来觉得这样的自己真的很不讲道理。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出处去就不都应该自己来做主嘛,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去过于干预呢。

  锺书和我不在一处生活的时候,给我写信很勤,还特地为我记下详细的日记,所以,他那边的事我大致都知道。

  想起了朱生豪的情书,没有甜言蜜语,尽是琐碎生活,却也写的深入人心,说是其文采好,不如讲大抵最好的感情就是这样。慢慢品,静静藏。

  我们一方面愿意她能多留学一年,一方面得忍受离别的滋味。父母总是很矛盾的吧。一面牵挂我们在外不易,一面又愿我们在外多学点东西,走出那方小土地。大概我们的健康幸福快乐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了吧。

  无官一身轻,顾问虽小,也是个官。想起了季老的三辞桂冠。不慕名利,洒脱,超俗。作者:瑾瑄

读《我们仨》有感10

  这个暑假,我读一本著名作家杨绛写的《我们仨》。

  《我们仨》这本书是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里面的内容却意义深刻。

  这本书有3部,第一部是《我们俩老》,第二部是《我们仨失散》,第三部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这是对这本书对美妙的评价。那么,我们仨是哪三个人呢?原来,爸爸是钱钟书,妈妈是杨绛,女儿是钱媛。杨绛用梦境的形式讲述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绛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我相信同学们总会有失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那一天,可能有些同学已经经历过这些不想经历的事情。杨绛就是这样,女儿没有,女儿的爸爸也没有。大家一定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当真的失去亲人,回忆起来,心是非常痛的,想起曾经在一起的日子,想起那些快乐时光,想起小时候那些幼稚的事情,真的,泪水会流个不停!不管失去亲人,还是和最好的朋友离别,都是值得怀念的事。我们一生中要经历很多这样的事,幼儿园的毕业典礼可能会不太留念,因为那时我们还小,不懂事,但还是拿着同学录,忙着记录好朋友的电话:“喂,你家的电话是多少啊?你帮我写吧!”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慢慢说的,不能像现在一样把话说的那么流利。到小学,大家都明事理,毕业典礼也就有很多同学留下第一次离别的泪水。至于中学和大学,我们还没有经历,所以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真的,没才知道什么是没,失去才知道什么是失去!

读《我们仨》有感11

  杨绛在人生迟暮时写的书--《我们仨》,没有半点的文饰和卖弄,只是在听一位老人娓娓道来她的故事他们的故事,读来让人有温馨的感动………

  她看着女儿钱瑗和钱钟书相续的离开人世,只能一个人思念他们仨……

  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一直是让我艳羡的,他们两可谓是典型的“书呆子”“书痴”,所以也许月老早就为他们牵线才让他们在清华相遇,后来两人出国留学,国内发生战乱后回国,抗战,解放战争,三年自然灾害,文革,改革开放……他们就这样相孺以沫的,当然后来还有他们的女儿一道走完一生……

  他们从来都是与世无争,与人无求,不事权贵的,他们只求能有一份自在的闲适和从容,他们也许物质贫困,却是知识的富有者,精神上的贵族,在他们,知识全不是为卖弄。“我们要江青给的房子?”,钱钟书这老头用如此轻蔑的语气如是说。而在如今这样一个被金钱灼烧的社会,在车水马龙,夜夜笙歌下,这种爱情,这种做学问的态度,这种处事的姿态已经不复存在。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可悲呢?我时常在想我们所心心念念追逐的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还是我们只是爱上理想的赝品而已?这个世界上独立的人多,自由的人少,而自由亦不靠索取得来,像他们那样活出真性情实属罕见。我们往往只是做着这肉身的奴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是失自己。梭罗在读完哈佛后放弃平常人走的路,他独自去瓦尔登湖畔生活,他感受到一个人若心境知足,他便宛若置身天堂。确实,世俗人眼中的成功也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我们无需奉为定律,如若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而去做一件事,像他们仨,即使世人笑我痴,而又何乐而不为呢?

  “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他们的女儿钱瑗与世长辞后,杨绛的这种担忧就愈加强烈,然而老病相催,岁月总是不饶人的,钱钟书第二年也走……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他们从此失散,她清醒的认识到以前他们寄居的寓所只是古驿道上的客栈而已,而家在哪里?她还在继续寻觅、也许我们都在寻觅………

读《我们仨》有感12

  听说过钱钟书与杨绛幸福的学者家庭是不少人梦寐的理想生活。前些天,偶然在家中书柜里看到杨绛写的《我们仨》,便随意的翻阅起来。

  书是杨先生在女儿、先生相继去世后写的,并不厚实的一本书,平平淡淡的字句,却承载着为人妻、为人母的深切情思。

  其实我并不喜欢这种味道的书,看了总觉得一股驱之不散的阴哩,淡淡的`幽怨,凄凄的离情。人生最大的悲哀和无奈莫过于死别生离,一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愁断人肠!

  书从一个万里长梦讲起,看似无边无际,其实都是现实生活在梦境离的真切反应。尤其是钱老一句:那是属于老人的梦。不禁令我心寒,一个同样的情景的梦莫非亦将横亘在我的暮年?!

  两老相濡以沫、相首相助、相聚相失的生活令人心生向往。飘洋过海求学的艰辛,战争中辗转相聚的艰难,以及***运动中的困难也在两人间的生活琐细中化作了轻描淡写。也许人生亦不过如此,无论彼时如何辉煌或困窘,到时候也不过尘归尘、土归土。管你是王侯将相身后仍是一抷黄土罢了!于是佩服杨先生的生活观:不与世求,不与人争,安安静静过日子。

  女儿圆圆是父母的乖宝贝。既聪慧又孝顺且贴心,我想养女莫过如此。有了女儿做三,家就完整了,不仅仅是恩爱夫妻,更增加了父慈女孝,其乐融融。过往从小到大的家庭欢欣细事跃于纸端,成为杨先生反复回味的幸福时光。

  感人至深处是附录里圆圆和父母的通信,那时候正是三人最艰难的时光,三人三地,聚少离多,圆圆和父亲都大概知道时日无多,彼此的牵挂不舍可谓字字催泪,就不再细说乐。

  匆匆阅毕,无异看了一场人生离合。几许无奈,若干希冀,唯祝愿杨先生身体安好。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杨绛先生百岁高龄写《我们仨》,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读来,更惊觉老先生清晰的文思、雅致的文字和非凡的心态。

  随梦入境,而先生的梦并非虚幻。三人走散了,温馨的家永远没了。年头和年尾,老先生相继失去两位亲人,这份伤疼是以如何的强劲摧残风烛残年的老人?我从先生文字里懂得:“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由热热闹闹、相扶相持的三个人变成孑然一身,孤单落寞的日子更显往日的欢乐。先生无穷无尽地追忆丈夫和女儿,相思之苦,肝肠寸断。“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着那个小点。我自己问自己:山上的石头,是不是一个个女人变成的“望夫石”?我实在不想动了,但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但是我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我好劳累地爬上山头,却给风一下子扫落到古驿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驿道往回扫去。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一片黄叶,守望生命终极。生命有限,情海无边。先生的坚贞和守护是百年的厚重和境界。痛刻骨铭心,与日剧增,但先生在顽强继续。她夜以继日地与时间赛跑,用她的话说是抓住“回家”之前的分秒。先生的坚强与豁达让我想到胡杨林,千年风范,坚韧不拔。

  先生博学强识,知识渊博,声望极高,然让人感叹的是她为了爱情甘愿屈居并付出,用智慧和大爱精心营造着家编织着生活。“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在先生回忆中,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种乐天和自信是弥足珍贵。“不要紧”是先生给丈夫的定心丸,弱女子以四两拨千斤的力量承担家庭重担,免除后顾之忧,乃钱老先生的福气。更让人敬佩的是,忙碌家务事并没有捆住先生的手脚,影响她的事业,书中写到,读书和工作是她和丈夫最大的爱好。也正如此,先生的魅力如深海珊瑚,底蕴深厚、通灵炫目,神秘瑰丽,女人能将人生演绎如此精彩的莫过于先生。

  不管世风如何,也不管身份改变,先生一以贯之地保持低调平实之风,淡薄名利,宁静超然。书中写到,“嘤其鸣兮,求其友声。”“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已,不求有名有声”。老夫妇德高望重,著作等身,却不要办公室,不用秘书,有车也不坐,除非到医院看病。诚实的品格同样跃于纸上:“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如此直白坦率的语言,需要气质和定力来支撑。说实话、干实事,做人起码的要求,却总是难以实现,而先生风雨百年,仍能如此,这便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自觉了。

  感谢杨绛先生,让我读到这样清新脱俗的文字!感谢先生,告诉我做人做事的真谛即本原、珍惜。反复品味,我亦进入太虚幻境:夕阳正好,浩瀚无边的水面如镜,远远望去,一朵旷世莲花圣洁夺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地绽放、烂漫,任凭风吹雨打,她自岿然不动,唯有清香飘来,沁人肺腑.....

读《我们仨》有感13

  今天前桌宸廷同学因为腿部有伤,就托我去帮助他从后面书架上选两本书,我欣然同意。于是毫不犹豫的从书架上抽出了杨绛写的《我们仨》这本我推荐的书。

  只是这本以旧黄色为主色调的“老”书好像并没引起他的注意,他选了另一本书籍。于是我又重新阅读了这本书。这本书很好、很深,是需要仔细研读才可以读懂此书的深层意义,本书作者是杨绛,文中的我们“仨”指的是钱钟书,钱媛和她自己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光。作者在写此书时已92岁高龄了,她用简洁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开她的女儿钱缓和丈夫钱钟书,回忆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并存的日子。

  因为年龄原因,所以作者总梦到自己与亲人失散的情景,十分不舍不知如何是好。文章每一句都很朴素,字里行间都写出了“我们仨”关系的密切,又到后来的突然分离,使文章形成了一种对比。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有喜也有悲,但喜大于悲,女儿成了大学教授,夫妻互相理发,正是因为这样,生活很自由,很美好,所以才更加害怕分离。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文章虽短,但却是我认为的此书最精彩的一部分。失去的永远也回不来了,只能将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新温故,虽然在梦中回忆,但是作者则是以乐观的心情去回忆曾经的酸甜苦辣。这种朴实又真质的情感中,给了我们一个可以自己去创造去想象的梦,是属于自己的,属于自己的“我们仨”。

  在社会中,拥有属于自己和家人的空间,不会被别人奢华的的生活吸引,只愿幸福快乐的生活在我们仨的每一天。平静、美好,足矣~

读《我们仨》有感14

  昨天看完《我们仨》,我就把书推给了闺蜜。她说她觉得自己个儿的阅读习惯还没养成,可我还是强推给了她,因为我是真觉得很值得看,也很值得花费时间认真看。最初是奔着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去的,最后却被他们一家人浓郁得化不开的亲情深深感染。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啥钱钟书和杨绛老先生就生了一个孩儿,不多要俩?看完了书我觉得不是他们不想,是当时他们自己的现实生活情况和现实社会环境以及钱瑗本身的健康问题,使得他们没法儿。钱瑗高中以前都是半休半学的状态,健康问题太严重;而钱钟书和杨绛老先生,回国后先是面临着异地问题,而且还是昆明到上海如此之远的路途;其次是住宿问题,杨绛带着女儿爸爸家住一阵,婆婆家住一阵,后来钱瑗宿舍、办公室等地儿,都曾做过他们的家,直到老年,他们才有了真正的属于自己的一所公寓,可以说半辈子都是颠沛流离的状态,这还不算当时的社会大环境。

  杨绛老先生92岁时写的这本书,92岁,却依然能如此清晰明确地记得一家三口的点滴,除了说明老先生的确记忆力惊人外,更能说明的,是一家三口共同走过的那些快乐、艰苦、相互扶持的日子在她心目中的面积及分量,以及她一个人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孤独和怀念之感。

  全书共三部分,第二部分看了两遍才看懂,由于第一部分比较短,所以第二遍看第二部分的时候,顺带着再看了一遍第一部分,也就是前两部分看了两遍。第二部分杨绛老先生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一家三口在最后的几年时间里是如何相依为命的一起生活。

  看懂了后,心里特别特别难受,不敢感同身受杨绛老先生那个时候的心境,不敢切身体会杨绛老先生那个时候的那份坚强,更不敢祈求自己可以向老先生学习她身上的些许品质,因为我做不到。

  女儿患癌晚期,丈夫卧床不起,她在梦境里记述了她一个人是如何在两个医院奔波照顾两个病人的,这种方式,我个人觉得,不会很惨烈,对,是不会很惨烈的感觉,没错。

  第三部分从他们结婚后一起赴英留学开始写起,直至最后钱瑗先她和钱钟书而去,第二年钱钟书也丢下她离世。她说,我们仨就这样走散了。不知道为啥,看到这儿,眼泪嗖嗖嗖地掉。而中间她和钱钟书生活里的种种,他们三口人生活里的点滴,以及她、钱钟书、钱瑗如何工作的偶尔描述,无疑不让人觉得,这样的恋人夫妻相处模式,这样的家庭生活氛围,这样的相互扶持鼓励工作,是多少人理想中的样子。

  同样,我也只剩下羡慕和学习的份儿:学习杨绛对待钱钟书“拙手笨脚”的态度;学习杨绛和钱钟书豁达开明的夫妻相处模式;学习杨绛钱钟书钱瑗一辈子都在孜孜不倦地工作、读书的坚持;学习他们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更学习他们不争不抢、淡泊名利、过好自己生活的心态。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读《我们仨》有感15

  说起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其实应该算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然后阅读了这本书,当初的自己还是一个学生,因为当时自己心仪的女孩特别喜欢看书,而且对杨绛先生特别的崇拜,在一次聊天的时候,说起杨绛,她滔滔不绝,对于《我们仨》更是非常的喜欢,而自己想着,一个女生,这么喜欢一本书,这本书到底有多好呢?然后自己就买了一本,然后再无聊的选修课看着这本书。

  对于这本书,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太多,所以对于这本书当初看的时候模模糊糊,也没有看出哪里比较好,如今自己当了父亲之后,经历了更多之后,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就又更深了一点,全书的前两个部分一直在说梦,第三个部分便是现实,是杨绛先生对一家人的回忆,这种回忆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对至亲至爱的一种回忆,是一种对生活的一种回忆,对杨绛我先生来说,这大概是回忆无穷吧,而这本书也是一位老人记录了自己和丈夫、女儿一起生活的63年间的点滴,相信不同年纪的看到这本书的感受都不一样。

  对于这本书,前两部分说梦,第一部分就是梦是钟书离我而去,第二天钟书安慰我,心里也是变得十分的宽慰,于是似乎钟书记着我的话,让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而第二部分在我看来,是最让人受罪的,自己一生最爱的两个人离开人世,一个一个女人,承受的住这样的悲痛吗?这样的一部分只能简要概括,而杨绛先生的感情寄托在说中,只有投入进去,才知道,原来一切离自己这么近又这么远,谁不会经历这样的事情嗯?而杨绛先生将这些记录下来,更是让人佩服,心中的悲痛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第三部分就是现实,在至亲的两个人离开杨绛先生之后,她一个人孤零零在这个世上,每天看到家里的一件小物品,都会发呆很久,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个概括确实很贴切,虽然我们都称她为先生,但是她始终还是一个女人,丈夫的妻子,女儿的母亲,两个人至亲的都离开了她,她的悲伤没有人替她承受。只留下她一个人在世上。

  对于全书最后1997年阿媛去世,1998年钟书去世,我们仨就此走散了,在连续的两年的时间,这么好的三个人就这么走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温馨的家庭最终烟消云散,只留下孤独的她在寻觅归途。

【读《我们仨》有感精选15篇】相关文章:

读《冬天》有感精选15篇04-01

读《灯光》有感(精选15篇)04-01

读《狗》有感精选15篇03-26

读《狗》有感(精选15篇)03-26

读《挑山工》有感(精选15篇)03-16

读《散步》有感(精选15篇)03-16

读《皮囊》有感精选15篇03-20

读《囚歌》有感(精选6篇)03-25

读《鲸》有感04-03

读《冬天》有感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