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文化苦旅有感

时间:2021-06-30 17:01:3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文化苦旅有感(集合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文化苦旅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文化苦旅有感1

  我拿到的《文化苦旅》是牛皮纸的封面,书内的纸张泛着青黄。我不知这样安排是否刻意,只是当我翻开它的时候,不禁莞尔:它,与余秋雨悟自命的“漂泊旅程”倒真是十分相衬。

  读它的时候,我也正在旅途中,同样怀了一份“旅”的心情,只不过,我的这段旅程要舒适安逸得多。合上它的时候,我仍在旅途。坐在一辆稍有些颠簸的大巴车上,轻轻抚过牛皮封面上四个工整却厚重的黑色大字,心中久久无法平静。我想,我和悟一同,作了一次漂泊,只不过,我,漂泊在墨迹里。

  

  悟写过的山很多,我却偏偏记住了一座沙山。那座依傍着月牙泉的,鸣沙山。闭眼,是大漠一望无际的黄沙。可当我睁开双眼,看到的却是那几座连绵的沙山。松软,缓缓滑动的细沙,时而随风高旋,时而沉默于脚下。血色残阳,金黄戈壁,美不胜收。

  这一路,虽然我仅将手指覆于书页上的墨迹,却分明感到自己和悟一起爬了这沙山。我仿佛可以感受到脚下所踩的沙地的起伏和柔软,感觉到下陷的沙粒流动的触感。我心中的那份急躁,竟是由“不能迅速登顶”而生。所生一双健康善于爬山的腿,却奈何不了这眼前的鸣沙山,换了谁,都难免有些急躁。但悟教会了我怎样心平气和怎样忍耐与坚持。慢慢地,一点一点向沙山的山顶靠近。站在山顶俯瞰月牙泉的那刻,我只想抬头与悟相视一笑。

  那明晃晃的月牙泉对我的诱惑不比悟小,于是“哧溜、哧溜”的几步,又一次来到山底。顺顺当当地,没有前仆,没有后仰。

  突然被自己的会心一笑惊醒,回想脑海中的那座沙山,金灿灿,明晃晃,熠熠生辉。

  

  人们说,这是一个普通的溶洞;悟说,此洞要么不进,进去便是半个诗人。

  踏着悟的足印,我也同样跌跌撞撞地往里面走。这是一个漆黑的洞。伸手可触到凹凸不平的石壁,抬头就是无数尖锐的钟乳石。头顶蝙蝠横飞盘旋,脚底盲鱼游窜,或许,这就是阐述历史应有的气氛?

  有水声,或许是千百年前的水?有叫声,或许是千百年前古老生物的后代?我不知道。只是我知道,当我的手抚过一行行墨迹的时候,我仿佛正抚过一扇石幔,那上边嵌着海螺贝壳,还有古老的珊瑚,在我心底重重一击。那一瞬,沧海变桑田。

  我是追随悟的脚步进入这个洞的。这个洞,在我眼前是那么神秘,却又那么沧桑。人类的祖先曾出现在这里,他们举着明明灭灭的火把,如电影片段快速在我的眼前回放闪过。历史磕磕绊绊,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个洞似乎就是它的眼,漆黑深邃,却带着让人无法抗拒的亲切感,静静地看着如今的人们,给这沉寂了千年的洞穴,再一次带来人的生气与新鲜的脚印。

  它的名字,是白莲洞。

  

  西湖,是一个太老太老的话题。世人皆宠的西湖,总一次又一次被提起。尽管已去过多次,岸边的石板石砖,细小的土粒,以至柳树干上有个特殊的纹路我都记得清晰。但再次看到悟写这个题目,一时竟有了初次邂逅时的心动感觉。西湖很厚重,的确,就像悟说的,它积淀了太多的朝代。跟着悟,从未触碰过西湖水的我,终于触到了。它细细地从我的指缝间穿过。我跟着悟,从宋代胜迹游到清代遗宅,恍惚着穿越了四个朝代,谁能在此刻告诉我历史的真谛?怕是,谁都道不清吧。

  在这西湖畔,我看到一位位文豪、诗人、才女、隐士从这里经过,还有两段神话般唯美的爱情故事。猛然抬头,我看到悟定定在湖岸迎风而立,若有所思。

  眼前那被薄纱蒙了许久的西湖终于除去了迷茫,断桥无言,荷群无言,碧水无言,可我,却什么都听见了。

  一次又一次,小心翼翼地触碰着青黄纸张上的墨迹,我想,我是作了一次漂泊的。在墨迹中,跟着悟从荒凉大漠,行至温婉华中,再到精致的江南。一路颠簸,一场苦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2

  竟是自己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文字于我的定义开始有了不同。它从之前的一粒沙石、一片落叶、一阵芬芳和一支清萧中踱步,身姿优雅的走了出来,它的字符变成了家国的千年历史,它的音韵转化为笔者身为炎黄子孙所抒发的内心无限崇敬与热爱。

  到今时我仔细想来,答案也算得上简单,或是因为它,或是因为他罢。

  《文化苦旅》这本书,应该是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所第一次听到的名字,起先是因为这铿锵的四个大字感染了我,于是在闲暇时光开始断断续续的阅读,也曾在第一遍通读后就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对这沉淀深远的文字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席间也不过是对广大山河的赞美和对其作者由衷的敬佩。那时的读后感虽然是酣畅淋漓,但也终归要有个句点,但这股神秘的力量却始终驱使着自己在或是明媚的午后或是阴郁的清晨去再次阅读,一次又一次。

  记不得有多少个深夜,辗转梦乡中也能透过他的笔触勾勒一幅山水,那里有李白的狂傲不羁,有苏东坡的放浪形骸,有千年之前的文人骚客在山水间起舞翩翩,他们衣袂下流传的是不朽的歌谣,他们眉眼间表达的是永恒的盼望。他说那是一段“苦旅”,可也曾在心上小小否定,我这样说

  ——苦旅,左不过是苦了躯体。却充盈了内心,却强壮了精神。

  然而我必须要承认的是,时至今天再翻开那书页都带着和第一日丝毫不减的敬畏。我说不清那究竟是今人对亘长历史回味时所特有的凝重还是笔者所书写之一花一草都带了快餐文化少有的洗练,终归是觉得读不懂、读不透,就算是今天跃跃欲试还想要一展自己的见解,却要也诚然内心的惶恐,就像其中的一篇题目所说,这是三十年的重量,而于我,这册书恐怕是更长的历史叠加、更厚的文字传承、更重的精神分量。

  无疑,余秋雨老师是当代中国文学的领军人物,更是今天我们少年报效祖国的标杆楷模。人的一生,或长或短,看其价值;人的一生,奉献多少,看其晚年回眸时的作为。而这位长者,这位智者,抛却了功名利禄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走上山水寻根之路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且不提身为读者的自己还资历尚浅根本没有立场去评论他的行迹,单是这一份浩然,这一份对祖国文化的热忱,便足以令人内心呐喊,手中摇旗。

  文化,本就是一段漫长的旅程,而其中璀璨夺目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却也不曾躲过历史的阴霾和晦涩,读罢我心上竟有那么清晰的庆幸——这文化苦旅,还好有这样优秀的笔者记录,还好有这样睿智的笔者鼓舞。

  一次关于寻根的阅读,一次关于历史的叩问,它终将继续,它永不褪色。

读文化苦旅有感3

  每每合上这本书,我的心里总是有一抹酸涩的、似曾相识的恍惚的感觉,挥之不去。这是被作者那种怀揣天下、悲天悯人的胸怀在抑郁中膨胀的情感所感染,夹杂着难以名状的无奈。

  日记就拿给我印象最深得《道士塔》来说吧。我感伤于作者所见的这座道士塔——“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静白”;感伤于王道士的彻骨的麻木——贪图蝇头小利而将民族利益全然弃置不顾;也感伤于“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就是在这座破败的塔前,就是在这座写满了屈辱的历史的塔前,终于有一个人用心去走过。作为一个爱国文人,没有什么比卖国求荣更被他厌恶的了。在这身心俱痛的苦旅中,他用笔者杆枪,把热血洒在纸上。作为读者,搭载着作者的动人心弦的文字,跟着他一起笑,一起哭,不经意间把一个个生僻的角落,变成我心目中的故乡,只是总伴随着些许意料之外的起伏跌宕。爱国热情,被一次次地唤起;心中关于道德的防御底线,也一次次地被冲破。合上书,留下一个黯然神伤的我,和心中念念不忘的“故乡”……正是因为读过这些文章的沉重,叫我很难有办法把阅读坚持下去。猛然间发现,我从这本书里隐隐看到了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的影子,并不是说作者相互抄袭,而是对于中华民族的爱恨交织的感情都贯穿在他们的文章中。这个沉重的话题我们似乎已经说得太久,有些乏了。中国的江山好的一塌糊涂——有白色浪滩、贝壳拥挤的“天涯、海角”,有像调色盘中那样深蓝的九寨沟的水,有浓郁着古老祥和的气息的平遥古城……这些只是我所走过的地方罢了,我知道我的足迹还没有遍及到祖国更好的土地上。

  真心希望,作者和我的奢望能变为现实,也让今后的旅行成为纯粹的游山玩水,别再布满如此多的惹人心伤的苦难。

读文化苦旅有感4

  在一片荒凉的河西走廊上,有一位地道农民出身的王道人。竟看护着一座石窟,而这些,也许就可以暗示他就是历史的罪人,就是民族的耻辱。

  远远望见莽莽的尘气中走出来几个高鼻梁、蓝眼睛、卷发的外国人,牵着一队骆驼,向洞窟走来。当他们到达洞窟时,眼中不禁流露出遗憾的神色。“这里既没有不苟言笑的博物馆馆长,也没有戒备森严的保护所。”而看管着这一切的,只是一个愚昧无知、肮脏的土道士。他们仅仅是片刻的遗憾,随即就是无尽的狂喜。

  当然,这个愚昧的土道士不知什么文物价值,也不知什么国家利益。只是,他的眼睛发着异样的光芒,盯着那个叫做斯坦因的外国人手中的一个精致的小钢瓶,他的手早已不听使唤,摘下挂在腰间的钥匙,打开了那扇门!阳光透过尘气,想要奔向、溜入那条缝隙,都想感受世界级珍宝那金色的光辉,来把它们映照的更加高尚。于是一个民族象征的光芒就填满了那个异族人的视角,长期的掠夺生活使他的瞳孔都不禁为之放大,那双无耻的眼珠仿佛发出诡谲的光芒。王道士也只关心那个小钢瓶是否为自己所有,他匆匆的抢过那个小钢瓶,急切地放在自己手中抚摸着。只是他此时失去了自己作为中华民族儿女的那一份可怜的尊严,把国家的瑰宝拱手让给了列强,更是把国家的尊严晾在了一边。现在他俨然成为了国家民族的罪人!

  但是,他根本不知道这些所谓的概念。只是看着那个精致的小玩意儿。在最后那个洋人临走时,那个无知的王道士还“深情”的向他鞠了鞠躬,向这位无耻的盗贼鞠了鞠躬,更是无知地向这位侵略者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所谓的敬意!真是可悲,一位看护人的愚昧无知;真为可哀,一洞瑰宝就这样的沦丧敌手;可叹,罪恶的列强们就这样无耻的偷来另一个文明的精髓。

  这恐怕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吧,这是其中的一个莫高窟,但在那个时代,也许会有千千万万个莫高窟沦丧敌手。这也许就是一个时代的麻木,一代国民的悲哀吧!

  写后小记:这段情节在全书中具有很凝重的思想,作者能够将一些假恶丑间接批判地淋漓尽致。所以我认为这才是全书的思想核心!映射一个时代!

读文化苦旅有感5

  漂泊旅程,莽苍大地,行过之后,是苦涩的回味。

  走走停停,华发早生,苦到极致,是甜美得升华。

  邂逅《文化苦旅》,它正躺在同学的臂弯中,浅黄色与黑色的封面连带醒目的“苦”字给我一种文学重压,我好似处在一片低气压中。在心里“啧”了一声,我飞快地擦身而过,不给自己造成相形见绌的心理压力。好笑的是,我在几年后于一排排书架上发现它,又鬼使神差地买下了它。或许是我想挑战看看,几年前畏惧的书入了今天的我的眼睛,还是否是一种畏惧。

  一、有关文化人格

  60华里的莫高窟壁画才情满溢、空灵神秘,1000多年的生命在此蒸腾。艺术映射心灵,玄秘洁净如它是一种永久的向往,如梦如幻。阅读着其中的文字,我多想跟着时光穿越到1000多年前,静静伫立看这壁画形成的伟大过程,繁杂的内心世界也会因欣赏了独一无二的艺术而安定下来。我又登顶柔情似水的鸣沙山,饱览纯净的光影分割,心中鸣起天乐般的梵呗。转眼,又被熨帖大地的月牙泉宛若从天边来的静谧祥和吸引。老尼为何愿意孤守荒凉浮嚣之地呢?我不能很理解,心里才想是她看透了缤纷人世背后的简单原体,宁愿用余生领悟这里满满一世界的禅机。我们常常做诗歌赏析,诗人们总有许多化不开的哀愁,比如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总以为柳宗元十分享受无人打扰的状态,以为“孤”、“独”二字又是诗人与生俱来的感性和矫情。直到我读了《柳侯祠》,才改变对这首诗错误的理解。

  柳州的柳侯祠,安放着他的灵魂,他一生的坎坷凄楚。隐藏在其短暂、孑然一身人生下的,是文采斐然,是渴望兴盛的文化人格,待华夏少年去解读……只可惜,我这华夏少年却一直误解了他,误解了惨遭谪戍诗人们的人生。我惭愧不已,我这般不谙世事,只顾游乐,全然不知活在封建制度下的中国文人遭受的苦难,还嘲笑他们的矫情和无病呻吟。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背过这么多首古诗,我没有对一首感同身受过,更别说为世人的厄运扼腕叹息。

  二、有关生命

  我们从何处来到这里?又从这里走向何处?一定有很多人也提出过这个疑问,但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没有意义。你还记得那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吗?你是否想过那样一个蓬莱仙境为何留不住贫困辛劳的渔人呢?因为人是无法遗忘的。不能忘了自己更不能忘了生命的意义。或者不是为了带着空白回到赐予你生命的黑洞去,而是要为了热爱的生活执着奋斗,蒸发出自己的世界。正如《武陵人》中所说“这里的幸福取消了我思索的权利”。

  崎岖的黄土地上,一双脚实实地嵌入又提起,留下一串寂寞的脚印。信客日复一日来往于乡镇之间,包裹里揣着一家又一家人对彼此的遥想思念。没有电话、e-mail的时代,尽管呼吸着同一海拔处的空气,浓稠的思念呵,也直叫人呼吸困难,如抵咽喉。信客这个伟大的职业人群,用自己大半生为别人的生命送去春露阳光。他们被怀疑诬陷,也平白落入过无端的纷争,但他们仍在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两头的人们造福。常有人说:“不要为别人活着。”但我想,一个人的一辈子,若有一群人值得你跋山涉水,即使不能名垂青史,也不至于死后在墓志铭上写下可悲的碌碌无为。

  ……

  一个晴天,我在家中的院子读完了最后一个字,算来自己竟花了大半月读此书,后面又用了三天写成这篇读后感,合上书本时,感觉自己也经历了八千里路云和月。那铺天盖地温和的阳光清洗了身上的浮尘,快乐因子在体内轻盈跳跃着。漂泊旅程,莽苍大地,行过之后,是苦涩的回味;走走停停,华发早生,苦到极致,是甜美得升华——

读文化苦旅有感6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在学生时代,我就已经知道这本书,我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对这本书十分推崇,但是不知为何,我一直没有机会读到这本书。今年,女儿五年级了,她的语文老师推荐孩子们读这本书,女儿读完后跟我说这本书真的很好看,强烈建议我读一读。终于,我翻开了文化苦旅这本书,也终于享受到了余秋雨先生给我们提供的这一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国之旅。从莫高窟到道士塔,从荒无人烟的西域到人间天堂苏杭,作者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余先生喜欢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体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因而饱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忧患意识。作者在开篇写自己游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的经历,由己及人,写出了当今人们骨子里对“诗”的追寻,归根溯源,便是人们的历史文化情结。

  作者将旅行时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对中华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寻与思考。作者笔下每个地方都隐藏着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印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书中写了有“天府之国”称号都江堰,夕阳西下,朔风凛凛而略显凄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华历史血脉的莫高窟,还有一湾不算太小的沙原隐泉和天一阁。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神秘的。它们在各自的地方安静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当余秋雨老师的笔触摸到它们时,它们又开始活跃起来。通过作者的笔,它们活力四射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结合的动人瞬间。

  正如作者在本书序言中所说: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兴许我一辈子也做不到行万里路,但我愿意在时间的荒野里,静静阅读此书。于粗糙中提升生命的大境界,又何尝不是一场文化苦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7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先生,喜欢看他的《文化苦旅》、《行者无疆》、《霜冷长河》,而最让我爱不释手就是他的《文化苦旅》。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为一名教师,在读完这本书后也从中找出了丝许的感觉。

  作者余秋雨先生从九三年开始从上海戏剧学院辞职后,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经驻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独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写着一段段亲身感悟。或许作为我们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尝试这样的一种体会,这种苦行僧般的高尚,我们只是以另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传承着这样一种精神。

  读《文化苦旅》,是读行走的哲学。在游历山水之间,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又发生过的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又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等等。就在这样的一瞬间里,那所有的一切都会很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会油然而升,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重燃而生,使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了一般。那我们的教书育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与学生们做着不同的互动,在同他们的交流中,我感觉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此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觉自己是无比的自豪。我们在默默耕耘的同时,看到学生们快乐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的游历着,我感觉到无比欣慰,感觉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风景,而是在对历史的沧桑的一种回顾,叹息和哀伤,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长我们的智慧,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让我们得到一种启迪,一种精神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见证在这里留下了最真实的写照。岁月的流逝,让历史的沧桑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经是越磨越淡,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子,时间磨损了最值得深藏的记忆,或许也只有当我们身临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将这些诠释出来。

  作为新老师,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教学是一种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们看不到呐喊声,没有欢呼声,更加没有掌声。我们所做的就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学生教好,把自己所知道的传授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更不能因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而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教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读文化苦旅有感8

  读余秋雨的书,最好在飘着秋雨的日子,在湿漉漉的心情中感受那浸润肌肤的冷丽;读余秋雨的书,最好在一豆油灯之下,借着那淡淡飘忽的,阴阴凉凉的灯影,感受那凄艳的古朴。读余秋雨的书总能想起一句很苍凉的词:“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总是看到一个多情的文人,换一身远行的装束,单身孤旅,漂泊在文化与自然景观之中,在凄艳的晚霞中投下一个天涯人的背影。宋代的范仲淹有“酒入愁肠”化作的相思泪,李白有“酒入豪肠”啸成的剑气,偏偏读余秋雨,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感到的就是断肠,偏偏这断肠的心酸溶在一片凄美艳丽的文字中,让你甘愿断肠。秋雨在天涯,你的心也随他到了天涯,天涯没有酒,只有大漠的风声响起的羌笛,胡笳,只有阳关雪飘处烽火台上的苇草,只有洞庭烟波上缭绕的香烟和钟声。

  读余秋雨感觉到的不是悲壮,那太沉重,却有屈原投身汨罗搅起的三峡波涛,有昭君远嫁时塞外的朔风;读余秋雨感觉到的不是苍凉,那太萧条,却有废墟的残立石柱,有老屋的半壁苍苔,有大漠的疏星残月。读余秋雨感觉到的是冷艳,是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长毛飘飘的骆驼背上,橹声嘎嘎的吴江船上,乡村旅店飘雨的窗前,老屋的冷月下,大漠的孤烟下,余秋雨走过了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静听着千百年的风声鸟声,在脚印所到之处吞吐千年,飘泊天涯,写尽天涯。秋雨在天涯,秋雨的文字在天涯,读秋雨的文字,清泪与箫声洒天涯。

  “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阳,荒凉的旷野溶成一片,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这是孟姜女哭倒的长城旁,秋雨的沉思;“庐山没有了文人也不太要紧,却少了一种韵味,少了一种风情,就像一所庙宇没有晨钟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没有流盼的眼神,没有文人,山水也在,却不会有山水的诗情画意,不会有山水的人文意义。”——这是在寄予了陶渊明,谢灵运的归隐行迹,山水诗情和千古诗句的庐山上秋雨的感悟。余秋雨带着一双锐眼,一腔诗情,一颗多情的心在山水间周旋,与大地结亲,把一掬清泪沉淀成凄艳的文字,蒸馏出冷丽的美,令人唏嘘不已,浮想联翩。烟雨渺渺处,心在远处飘忽,朔风猎猎处,脚印向大漠延伸,波涛浩淼处,余秋雨看到了屈原的长剑,李白的轻舟,感慨出西施姑娘、白蛇娘娘洒在西子湖畔的泪,荒凉的古堡中他看到了秦关,大漠的炊烟中他望见了汉月。

  读着余秋雨,追随着余秋雨的“苦旅”,让你看到道士塔上空凄艳的晚霞下,一个民族的伤口如何在滴血,让你看到沙漠的冷月下,莫高窟壁画的流彩在60华里展现的飞天后人的兴衰,让你在不住的猿鸣中,看到白帝城的诗情与战火,让你在飘忽瑰艳的神话中,看到洞庭烟波上娥皇、女英飞动的裙裾和柳毅井下的龙宫,让你看到六朝金粉所凝的秦淮河映照出的一段文化,让你在夜航船上和多情的文人在欸乃的橹声中划出一条晶亮的水路……

  余秋雨的文字中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是一段历史,一段文化,余秋雨叫它“人文山水”。他把他的足迹洒遍天涯,把他的文字洒遍天涯,秋雨在天涯,你的心也被带到天涯……

  驿路断桥边,乌衣紫巷里,凄艳的晚霞映照出一个天涯人的背影……

读文化苦旅有感9

  悠长的中华文明好似广袤无边的沙漠,历代文人在上面或浅或深地留下自己的脚印,无数人先后走过,脚印叠着脚印。

  你以一个旅行者的身份踏上这片沙漠,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来审视这重叠的脚印,你远远望去,这串脚印歪歪扭扭,被人踩过的地方发松得真难走,于是你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留下自己的脚印,那脚印的名字叫《文化苦旅》,主人叫余秋雨。

  你从繁华充溢的上海出发,逆时针穿越华夏文明的边界线,先到风景秀丽的江南,在那里你遇见了李白、苏东坡、王安石,他们告诉你,那山。那水。那人。美的将会使你窒息,可你从不对他们说“陶醉”这个词,因为你怕醒来后会失去,你在梦中不断联想......

  当火车开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一座寺庙的钟声让你从梦中惊醒,你潜意识地窥视这里的一切,一种莫名的`苍凉,进入你的神经体系,不是因为这里的景,而是因为这里的人。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意犹如此,人何以堪?《漂泊者》意于你笔下,那些音符,那些节奏,却像隐浅在血管里的密码,始终未曾消失,那根线真是好长好远,细密的绾接着无数海外游子的心,事实上,这条线已经成为种族繁衍的缆索,

  尤其说你对王道士的讽刺,不如说你对文化瑰宝丧失的痛心,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不仅严肃起来,我们像一群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的莫高窟石洞,石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

  从敦煌走出去,你不觉眼前一片黑暗,那些丢失的文化,何去何从?在黑暗中你踟蹰着,脚印变得越来越深,那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你的全身,想摆脱也摆脱不了,于是你想躲避,躲避着人群,躲避着历史,只怀抱着茂草和鸟鸣,可就在这大自然的声音中,你仿佛听到逝者的呼吸,那些墓群里所埋藏的故事,是的,这个坟地里,除了大批军人和女人,竟然孤零零的插进来一个文人,你不禁这样说。

  也许文人都是寂寞的,暗中想的这一切促使你萌生“卖弄”我们中国的文化,你不在行走于文明的边缘,你想深入,借古人的尸,还自己的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你的笔开始挥洒起来,连同你的记忆行踪也印上“中国”的脚印,《柳侯祠》官本位思想,《白莲洞》贬官文化,《老屋》《废墟》叹传统文化流失,《藏书忧》替范钦对中国古老文化迷失的悲鸣,《牌坊》《庙宇》《夜航船》的故事,还有《华语情结》中进化成“拿都大公伯”的愤怒。

  你很累,但很高兴,因为你终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中国文化的脚印,也让中国的孩子们接受一次文化的洗礼,在沙漠中,你可看到,阳光照射下的,‘文化苦旅’这四个字多么美丽。

读文化苦旅有感10

  孤雁南飞便是秋,在这深邃的秋,沉寂的秋,悲凉的秋,我在心在为中华文化呐喊着.叫喧者.沸腾着。跟随者余秋雨先生走过的苦旅.我将重游这个伟大的民族所创造的奇迹。

  当我走进《莫高窟》,我的惊叹只是渺小的沙石.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千万年文化的沉淀,一段段历史的重温,一个个朝代的轮替都盘旅在这里,这不仅仅是宗教的天堂.更是中华文明的缩影.走进盛唐的繁华.明清的纷乱.余下的便是近代学者的脚印,我只能用膜拜来形容它,也只有它能衬得上,在敦煌中,孤独的坟塚.让我为民族那一种腐朽的记忆而惭愧,让一车一箱的文物从那昏暗的洞窟中拿走。我看见中华民族在滴血,是的.是那名道士把这把锋利的刀插走她的胸口.但是腐朽的封建教条化成一条绳.把这把刀牢牢的固定,我也好恨.没有早早出现在那个年代,我要挥起长剑,把这条绳切断,我要用毕生的力量,将刀从她胸口拔出。

  从《三峡》走过,我沉浸在碧水蓝天的景色中,令我沉思的是两岸的文化.王昭君.屈原.李白……这一位一位历史名人.记住他们的不仅是历史,还有这两岸的山水,嗅一嗅都是他们的气息,只有这样的地方才会有这样的人,走过这样的山.这样的水.从这样的文字中寻找到他们的踪迹。

  在余秋雨笔下,王维的告别是柔和的.在风雨交加的沙漠中.就算保暖的衣服也会感到刺骨,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夕阳无故人”却把最暖的情传递个贬謪的友人,而今那里只有寻着王维的马蹄印才会到达,只有想要体会他的人,想要传承他的人才会把这一杯薄酒看得如此之重,而余秋雨正是这样的人。

  来到.古时战场这里有无数个光秃秃的坟头,从他的笔下我看到了身披战甲,挥剑斩敌的将军,看见满地的鲜血慢慢浸透进地表,在这里沉静躺着的是战争的牺牲品.在文明的传承中无数个血的教训更提醒着我要热爱和平。

  余秋雨笔下的都江堰是李冰父子的魂,这造福千年的水利建筑让我再次体会到奇迹的函义,它的灵魂是不屈,是智慧,是果断,更是勇敢,我甘愿屈膝它脚下,它是我国的至宝.更是我的追求,它是我中华民族的脊梁。

  通过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更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中华五千年文化中.我连一只蝼蚁都不如。我看到了余秋雨先生的不锲追求.他是一个学者,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他的文字总是充满玄机,但他却是一个诚实的作家,每个字都是他的经历.每句话都有他的思想,这些就像清水中的石块无比清晰,我是从一篇关于辛弃疾的文章开始爱上他的文字,读他的书就像读他的精神。因为他的精神存在于他的字里行间,当他为某位历史人物感叹时,你的心也沉进谷底,当他为某段文明而骄傲时,你的心中满满的全是自豪。

  我不仅要感叹.这就是余秋雨,带领你追寻华夏文明的余秋雨,将自己的思想完全解剖在你面前的余秋雨。

读文化苦旅有感11

  近段时间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深感此过程不需要疏竹月影、香茗淡酒与伴,只需要一颗恳诚的心和甘愿经受洗礼的灵魂足够。此书记载的是余秋雨先生从夕阳映照的茫茫黄沙出发,穿过踊跃着喧嚣生命的都江堰,又来到温柔小意的江南水乡的处处行迹;书中处处蕴藏着他用最轻柔的笔触刻出的最沉重的历史情感。

  初读这本书,我以为是一汪带人游历山水的清潭,却未曾想到会是一脚踏入便鞭挞心灵的深谷。从第一篇《道士塔》开始,从那一句嘶哑着的“我好恨!”开始,我已进入到这场文化的苦旅中去了;再一步步艰深的迈出,更是进入了一个无时无刻不溢出强烈情感的所在,那浓厚的使人颤栗的情感一点点沉淀在我心里,这份感情是关乎国家,关乎民族的。我就好像一个蹒跚前进的幼童,懵懂而又惶惶然地与秋雨先生一齐被历史的洪流裹卷着,又一齐沿着漫漫长路彳亍,只觉身心脱离,伴随情感的沮丧与灵魂的悸动竟也脱去了一些所谓的少年英气。而整颗心都在书中的万里黄沙历经浸泡,再回归现实稚嫩的跳动,平白生出了些许不甘与不适,只得感叹先生笔力之深厚。

  对于余先生来说,这是一场文化的苦旅,于我而言又觉不止于此,且还是一场饕餮盛宴——关于家国情怀的盛宴。你道字里行间看去,我为何连身心都悸动?毕竟秋雨先生并没有多少着墨于文笔的华丽,反而颇有些平实的味道。在此借用先生在书中所说的一句话:“它因深厚而沉默。”先生对于文人古迹朴树镇邑的情感表达无疑是激烈勃发的,但有更深厚的存在匍匐其间,是什么?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行迹和文人心路,更是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膜拜,是民族情感的流淌!虽然沉默却又足够响亮!

  多少人只在文章中大谈特谈“爱国”二字,他们只把爱国当做文章的一个升华点,却未曾明白爱国是不可咄嗟离弃的一种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又因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爱国情怀是贯穿于五千年的中华历史长河中的。所以在我看来以上提到的所谓“爱国者”远不如先生亲手抚上那一方方青砖,亲脚踏上那早已荒芜的古战场,只有在那些地方,才能身心臣服于历史所给予你的沉重的家爱国情,那些隐而不密的爱国之情如沉沉的钟鸣使人幡然醒悟深自震撼。

  这份家国情怀回荡于莫高窟抑扬的色彩洗礼中,徜徉于风雨天一阁的涉水而入中……一处处微小的细节构成了这本书最鲜活的生命力,不是口号式的呼喝,只需屈指轻轻一叩,那浓郁的情感便迫不及待地破门而出涌入我的心头了。

  合上书,环顾这略显狭窄的四角房间,却已觉得自己完全暴露于这个不停前进的国家的某个节点中,心灵是开阔的,盈满了对祖国的认同,对民族的认同。鲁迅先生说:“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秋雨先生的文字就是一记警钟进一步敲醒了我的民族魂,身为学生,我唯能抱不虚度光阴、不碌碌而为此情怀,只愿能为这个经历数百年的中华复兴献上绵薄之力。

  因为有幸打开了这本书,带着轻松的心灵启步,以沉重的步履结束,感触颇多,方有了以上浅薄的感慨,仅以我心底之声音,期望夜晚入梦能继续与秋雨先生结伴同沐那历史山水。

读文化苦旅有感12

  《道士塔》不知道这是第几次读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觉却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个字:“我好恨!”恨愚昧无知、愚蠢透顶的王道士;恨数不清的贪婪官员污吏,把珍贵的文物随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们尽情地、冠冕堂皇地把书卷、画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们为什么不把密室得再隐蔽些、再牢固些,让文物过一百年再重见天日,让我国的研究者们好好地钻研。

  但无论如何,那满满实实的一洞古物,已绝不再全属中国了。属于中国的,只有高价买回的微缩胶卷。《道士塔》在写作手法上也极为优秀,讽刺、反语恰到好处,抒发感情时喷薄有力。一声憨厚的笑、一具无知的身躯、一方惨白的石屋、一缕尖锐的炊烟、一支载着一个文明古国文化的车队、一抹凄艳的晚霞、一片颤抖的清单,还有一群为了敦煌文献倾入一生心血的专家。?或许是想和王道士有个鲜明的对比,乐樽和尚仅仅因为那一道金光灿烂,就要筑窟造像,而且过了千百年,这里真的成了佛教圣地,或者说文化胜地。各朝各代的文化精华都肆意在一樽樽精美的塑像上,于是汇成了色彩的长河、历史的长河。再于是就散成了一种聚会、一种感召、一种狂欢、一种释放、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

  而现在在莫高窟,成千上万的游客是否只把莫高窟当成一处名胜、一处由前人开凿后人欣赏的艺术殿堂,然后就轻飘飘地走过那10华里,丝毫不觉得劳累,对于历朝历代沉重的文化视而不见,那么就把那些石像当成泥土堆好了。

  《阳关雪》,“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其实哪有什么法术,如果一定要说个答案,那我看两字足矣:文化。这是人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崇敬的表现。

  那一座坍了大半的土墩,若不是因为王维潇洒地挥笔写下了《渭城曲》,说不定早已溶解在时间里,无影无踪了。也就是因为这一曲渭城,才使无数文人迎着寒雪烈日,来寻找土墩,寻找那个千年前穿过阳关的人,寻找千年后仍持之以恒却不得不失落的唐朝文化。

  这便是大唐,能包含一切美与丑、繁荣与衰败。所以有了唐朝诗人的洒脱、肆意。但可惜唐朝是会结束的,于是经历了五代的纷乱后,一切全变了。

  “风雨天一阁”的藏书令人称奇。在这里我知道了天一阁是一个藏书楼,但实际上它已经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范钦一生的心血需要他的子孙后代们用无私和奉献来延续,需要他们有人义无返顾、别无他求地承担起这艰苦的藏书事业,要么只能让一切都随自己的生命烟消云散,这本身就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捍卫,这不由得不让我们对此苍老的屋宇和庭园倍加注目了。

  在余秋雨“西湖梦”一文中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西湖另外一个不被我所知的一面,林和靖这位以梅为妻、以鹤为子隐居孤山二十年,远避官场与市嚣看透一切的机智、狡黠的文人,一句“流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绝唱,然而,春去秋来,梅凋鹤老,剩下一堆梅瓣、鹤羽、象书签一般,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

  从他的“上海人”一文中,让我们更加佩服他的生活和文化阅历,他用大量的篇幅从各方面描写了上海人,尖锐地刻画了上海人的那种无法自拔、中国近代史开始以来的最尴尬的一群,并引人思考撞出这种上海文明的契机。上海人、上海人的生活环境、上海的地理优势是各具特色。上海文明,首先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特征,而对实际效益的精神估算却又是另一心理品性,还有就是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求,他们已经倾听过来自黄土高原的悲怆壮歌,也已经领略过来自南疆海滨的轻快步履,将整个城市陷入思索之中,继而又很深刻地指出如果要继写上海新历史,关键是重朔新的上海人,“如果人们能够从地理、空间上发现时间的意义,那就不难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国,他就失落了一个时代;失落了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X从那篇《五城记》,我更加了解了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的开封和《清明上河图》;只需六朝金粉就足以垂名千古的《石头城》南京,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展望气可吞天的未来;还有群山密布的西南边躲藏着一个“怕不辣”的成都,中国历史文化的丰盈偏仓,茶馆小吃与历史一起细细咀嚼品尝,等待着从深厚走向宽广;风韵浓厚与清甜,座落在黄河上游边的狭长古城,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牛肉面与白兰瓜,也在兰州民风中回荡,我们穿越千年无奈的高原时也会浮起一丝自豪;最后说的是广州的花市,不管潮涨潮退、云起云落,始终悠悠然地把庆祝打扮得最为诚实、最为透彻,这些都让我耳目一新,久久不忍合上我的书页。

  作品是作者以一个文化人的身份,站到时代的角度上,发现生活和挖掘文化的极点!最大限度地批判了民族文化的微软之处,我觉得现在的作品很多都难以做到这一点了!这是我们应该借鉴的地方,我一直认为作品的作用就是要让读者看到自己的意图和真实所在!在这部作品真的把那些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愧为文学的经典!

  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与心灵的挣扎,作者运用沉重的笔调阐释演绎了生命之歌。如歌如泣,如怨如诉,让人荡气回肠,读后久久回味不已。

  文章的细腻,感觉的独特,也让人佩服之至。

  作者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这部《文化苦旅》的三十七篇文章文字优美,见解独到,是一部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好书。它记录了大半个中国的人文故里、风土渊源,从莫高窟到江南小镇,从唐朝走到宋代,涉足当今,纵横交错,在这里我知道了好多好多的“人文山水”领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人文。

  通读完了这部“文化苦旅”,才真的有些了解到其中的一些文化渊源,关键词也就落在了这个“苦”字上,用余秋雨自己的话说:“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和古代文化和人文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的喟叹,常常像傻瓜一样木然伫立,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这种文化内涵的奔泻便有了“写文章的冲动”,只是“没料到的是我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我就是这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旅舍的小桌子涂涂抹抹……”

  从余秋雨的书我们能够读出他的人,他的文笔、睿智和探求人文的足迹都让我望尘莫及。苦旅,不仅仅在人文。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处处都要有这种勇于探求的精神,我们行走在苦旅中。

读文化苦旅有感13

  路,就是书。以足迹为笔,以学识为墨,以大地为纸,以山河为砚。去做一个行者,一个旅途上的行者,历史轨迹上的行者,人生路上的行者,还愁无处可达吗?

  ——题记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一时火遍大江南北,正是因为它道出了无数人心中的愿望。而我此时,在读了《文化苦旅》之后,真想冲出家门,去看一看这个世界,去寻一寻那沉甸甸的历史,即便再“苦”,也义无反顾。而现在的我做不到,只能无尽地想象,想象都江堰那“壮丽的驯顺”;想象拦下车队时血色的残阳,诉尽历史的凄凉;想象陋室的老尼孤守沙原隐泉,秋雨先生的曲折领悟;想象凌厉荒原,王维温厚倾诉友人的阳关古址;想象荒无人烟的喀什雪峰之上的人烟;想象“废井的冷眼”;想象疏浚西湖的伟业……我的灵魂在冲撞,在突破,终于它找到了《文化苦旅》,找到了这扇门,它更加激动,攻势愈发猛烈,想要带上我的身体,撞破路的桎梏,不顾一切地去往那些地方!门终于被撞开,我的灵魂还在不顾一切地痴痴冲撞,突的没了阻拦,它以令人咂舌的速度冲了出去,仿佛一道看不见的光,它得偿所愿,终于在那些地方好一番游览,好一番惊叹,却惊奇地发现,我的身体还在门边遥遥张望,而我的灵魂只是与秋雨先生一番共视罢了。我这才顿悟,行者无疆,即便只是灵魂。

  那个黄昏,无尽的冗长,那抹晚霞,无尽的凄艳,“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到底,是怎样的伤痛,以至于血染天边,我一眼望去,只剩下触目惊心。

  那个不惑之年的秋雨先生,背对着如血的晚霞,伸出双臂拦下了他们的车队,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是那样的无奈。他苦苦辩论,终于,斯坦因在他的说服下留下了车队,那一行人离去了,却一次次的回头,终于消失在了黛褐色的山丘后面,其实他们也看出了秋雨先生的难处,我不知道那是否带着一种嘲笑的怜悯,我只知道这一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一批象征民族自信的经文,注定要历经一场千年后的劫难,它的发现就是一个悲剧。我作为一个行者的“脚步”延伸回溯,仿佛看到了那千年后的人们永远无缘目睹的场景,玄奘运回经文的途中,部分经文不幸落水,玄奘不分日夜地抢救补抄,终于有了这个藏经洞的一切,然而,却在千年后被一个愚蠢无知的守护者和两个连哄带骗的小偷把这批文物统统拔离了原生的土地,构成一场掠夺。可怜秋雨先生,就连他在希冀中好不容易拦下了偷运经文的车队,处处混战的中国也没有一座城、一个人能够保留他们,只剩下了觊觎和亵渎。最后,换来的,只有沙漠里的痛哭,仿佛受伤的狼最后的挣扎、哀鸣,他在哭诉什么?是这个民族的伤痛吗?

  我好像在这里初尝了“苦”,历史明晃晃摊在你的眼前,“苦”得理所当然。

  秋雨先生的文字何其犀利,他甚至未有言明,却一语道破了这些行窃者的秘密。全书像这样对历史遗留下的深深伤痛而发出的愤懑并不仅仅只这一处。我细细思量,是啊,中国是一片多么辽阔的土地,它的历史又是多么厚重,这里的苦,岂是轻易便能尝完的?秋雨先生用他最难放下的笔,脚下永未停息的路,和从未有遗忘的历史遗留,发出了最犀利的泣诉,句句直指人心,甚至可以说是口无遮拦,但凡是他认定的历史罪人,便逃不出承受唾骂的结果,他写到王圆箓,写到斯因坦,写到蒋孝琬,它是在一点一点撕破他们千奇百怪却始终带着罪恶的嘴脸,甚至不着痕迹的表达了对蒋孝琬所做之事的厌恶,又进而提升到对他本人的不屑;他写到乌台诗案,更是对其中所涉及的人物爱憎分明,也在其他篇章中多次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敬仰,就更突出了那一伙告状的人是多么的好笑善妒。

  当然,并不仅仅只有历史的沉痛是苦涩的,那些丰功伟绩,那些美丽的文化背后也有着隐隐的苦涩。多少人的放弃与执着才成就马克·波罗眼中杭州称甲的美景;被流放的文化人再多么悲哀煎熬的岁月里熬尽了希望,苦苦做工,终于发现了历史遗迹却因时日无多而无法深入探究……秋雨先生的笔触写到这些伟大的人们,好像替他们抒发了胸中苦闷,这苦闷是我们对于他们的苦而形成的悲伤,其实他们一直豁达开朗,心甘情愿,就像白居易、苏东坡,他们甚至放弃诗文而投身西湖的疏浚,更有钱镠放弃了政治上的建树,一心一意造福西湖;而流放的文人心知没有明日的光芒,此时能找到遗迹并写在笔记里留给后世,便已知足。这便使我们更加感怀。

  豁达背后的苦,“苦”得如泣如诉。

  秋雨先生在这场近乎宏伟的旅途中找到了历史与文化的苦涩,那是作为一个行者的价值实现,秋雨先生脚下的路,心中的路,都汇聚成眼前的这本《文化苦旅》。多久以前,我还是不明白这苦的。

  想要明白历史与文化种种的苦,似乎就只有两条路。一条,来一场这样宏伟的文化苦旅,深切体会;一条,让心灵在文字中顿悟。而秋雨先生是文化苦旅的鼻祖,任何只有行走而没有慨叹的旅行都不算是真正走上过旅途,而无病呻吟的慨叹是滥竽充数的天马行空。是他,给予我们灵魂的“文化苦旅”。

  我的脚步,穿行于大江南北,穿行于历史,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一种无疆的境界,就是在秋雨先生的书中,不仅仅局限于土地的无疆,更是时空的无疆,思想的无疆,思想的无疆是多么的豪迈与奔放,是最遥远、最广袤的无疆。“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唯有行走,唯有思想,才能带给你无疆的未来。

  土地的无疆让我们领略时空的更迭变换;时空的无疆带给我们独立的思想;而思想的无疆让我们忘却了他们只是存在于历史中的人们,与我们毫无关联,功臣也罢,罪人也罢。当我们有幸能够得见那些历史的遗迹一眼,就好像来到了他们身边。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总有一个,要去体悟行者无疆的境界。如果你此时正被年龄禁锢,没有办法来一场需要无限学识和勇气的文化苦旅,那么,你便放空自己,在局促的房间也好,辽阔的山野也好,只要你翻开《文化苦旅》,你便成为了行者,能够领悟无疆之境界。

  秋雨先生是真正的行者。他在不惑之年受到了一位美国教授的影响,便毅然决然地辞去官职,走出书斋,踏上了旅途,开始了文化苦旅。最开始的黑白照片里的秋雨先生,发丝微乱,眼神中是沉重的向往、思索与追寻。我在他的眼里找到了一枚厚重的灵魂。

  行者拥有无疆的灵魂。

读文化苦旅有感14

  相对于自然,地理,不过是细节。相对于人生,历史,不过是细节。——题记

  你有没有见过,西风大漠骆铃响,疲惫的旅者,脚下的路从落日余晖的最深点延伸到地平线,远方;你有没有见过,江南小调汉家水,吴音的姑娘,脚下的路在季节里如莲花的开落,娉婷;你有没有见过,阳关匆匆塞北雪,不舍的离人,脚下的路不再盼顾这柳色的最后一眼,再见。

  一

  我跋山涉水。

  你有没有听过,北极寒夜窗外呼啸的风和呼啸的荒凉;你有没有听过,西太平洋海面上拍打的滔天浪花和海鸟的戛然长鸣;你有没有听过,尼泊尔终点的熄火声,和穿越声。

  我踏足远方。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功成名就的老人缓缓垂暮,临死眼神澄澈;你有没有想过,有一个老人受尽迫害,却依然温润的活着;你有没有想过,一个老人于睡梦中死亡,留下他痴傻的儿子 。

  我仰望人生。

  这是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二

  我很欣赏的一本书,《文化苦旅》。

  我很欣赏的一个作家,余秋雨先生。

  他来自上海,一个如此繁华的城市,却有着如此干净的文字。

  二十多年前,他毅然辞去一切高位任命和行政职务,孤身一人寻访被埋没的重要遗址。二十世纪末,他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他作为全球迄今唯一完成全部抵达现场的人文学者,对当代文明的思考和提醒,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余秋雨先生有很多著作,《行者无疆》,《千年一叹》,《中国文脉》等,我最欣赏的却还是他的《文化苦旅》。这本书分为三部分: 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其中的文章在《行者无疆》,《千年一叹》,《霜冷长河》中皆可找到。然而,作者把他们编在一起,却绝非简单的拼凑,从中国到世界再到人生,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升华,更是万般皆归一的体现。因此,我唯独钟爱这本书。

  三

  周国平说,我是一个直接面对自然和生命的人,相对于自然,地理,不过是细节。相对于生命,历史,不过是细节。

  我想,细节又何尝不好呢?

  是的,地理是细节,历史是细节。但不面对细节就无法面对真实。

  历史是一种宏大而又美丽的悲观,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文化又是历史的灵魂。文化是永存的,因而历史变成了片段式的。我总会发呆,想想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我却只记住了李杜,东坡,稼轩,易安,显祖,容若,只记住了惊心动魄的那一段,也是只有文化灵魂的那一段歌。

  地理也与文化有着无法言说的联系,自古以来,文化傍山水,文化衬山水。行者无疆,似乎更有苦旅的味道,一如陶潜的那句“托体同山阿”。特此摘录几句:

  “山河间的实际步履,使一切伟业变成了寻常风景,因此也使我们变得轻松。人类本应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间。因此我们也就找到了终点,价值的终点和生命的终点。”

  我想,行走的人有权将脚下的一切,称作我的山河。

  是的,这是我的山河。

  四

  秋雨先生的文章虽是讲述的是历史文化这样深重的话题,却绝不佶屈聱牙。他的文章是质朴的,亲切的,而不是空谈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通过文字我可以猜想,秋雨先生应该是很温和的,微微地笑着,不多说什么,却能以这样洗练的文字感动人心。

  他的文字虽温和,但同样也是犀利的。他毫不留情的指出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通病,让我们在惊叹于文化的伟大的同时也深深的反省自身。

  文化的终途是生命,这一点倒是与周国平先生一致。文化苦旅的苦,在这个嬉闹的时代,总是显得不合时宜。然而我们必须知道,高贵的生命要创造文化,必然会经历坎坷。

  文化,需要无数个高贵的生命苦苦来支撑。

  五

  我是在军训返程的时候在车的侧边栏看见这本书的,诚然,如此深刻的话题,对于没有多少阅历的我来说,谈起来一定有很多漏洞。然而我却深深的着迷了,我不知道我能有多少理解,但我希望人们也能看看,寻找自己的山河。让那些支撑着的人,多少有些慰藉。

  谨以此文,纪念属于我的文化苦旅,和我的山河。

读文化苦旅有感15

  我非常喜爱余秋雨这个近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不仅写得很打动人,更是一代大师,在文学上有这样的成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他的作品《文化苦旅》就是代表作之一,我非常喜欢。

  读过余秋雨的这本书,给我的触动有很多,让我了解了很多文化古迹,这些胜迹的出现和保留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人的心酸和艰难,今人应该珍惜和继承发扬。散文集中还写到了人生之旅等主题,也让我明白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所谓阅历不光是要多读书,还要多思考和经历,这样才是真正的见多识广。

【读文化苦旅有感(集合15篇)】相关文章:

读《狗》有感(集合15篇)03-20

读《皮囊》有感(集合15篇)03-20

读《读者》有感集合15篇03-19

读《丰碑》有感集合15篇04-07

读《灯光》有感集合15篇04-01

读《将心比心》有感集合15篇03-31

读《将心比心》有感(集合15篇)03-31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5篇04-03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5篇)09-25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精选15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