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后感的作文

时间:2021-03-23 18:37:3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精华】读后感的作文集合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读后感的作文集合7篇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在小学思想品德书中我学习过一篇课文——《假如只给我三天光明》,当时的感觉就是震撼。时隔两年,我再次翻看《假如只给我三天光明》的书籍,其中依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但却又一次深深的打动了我,他给予我的除了震撼,还有感动。

文中的主人公叫海。凯特。在别人的眼里海伦。凯特是不幸的,她19个月时失去了视觉、听觉和无言能力,从此与这个世界失去了沟通,失去了联系。然而,她又是幸运的,因为有了知识,孤独的海伦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铺救一条通向光明的路。海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不但考上了哈弗大学,而且一生中又写了很多部著作,她还多方奔走,在全美建起了多家慈善机构,办成了一般健全人也不一定办得到的事。 海伦。凯特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是通过学习。在我秦子龙来到这个世上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了学习。

每天每分每秒我无时不在学习。例如:小时候,我蹒跚学步、咿呀学语;长大了,我独立思考、学会创造。从生活的本领到做人的道理,一切知识,技能皆来自学习。还有我从歪歪扭扭写下第一个字,便赶到了学习的快乐;从第一次走入课堂,我就把学习纳入到人生的主要活动之中。正如海伦。凯特所说:“生活像一首歌,只有学习才会识谱哼歌;人生像一本书,只有学习才能写就辉煌。” 学习可以使我辨明是非美丑,塑造健康人生,培养高尚品德、正确把握人生之舵;学习可以提高我的品德修养;学习可以增长我的知识;学习才能促使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习认识,既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 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处,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活动,并在其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充分发展自己的人格,增强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的责任感来行动。”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其中我最敬佩的是她的勇气,从他独自出海、去狗洞、杀海象、水洞探险、勇捕大章鱼、先人的石窟中等等,我看出卡拉娜很有勇气,之所以他有胆量去探险。文中卡拉娜的能力实在另我震惊,他在荒岛上建造自己的房子,那是多难的事情呀!我连用筷子做篱笆也做不好,她却建好了,还想的很周到。

  这本获得7项国际大奖的小说,很值得我们去看!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给予是快乐的》。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在圣诞节前夜,小男孩看到了保罗的新车。保罗告诉他,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节礼物。小男孩非常吃惊又很羡慕,保罗心想,小男孩一定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小男孩的话让保罗十分惊讶。原来,小男孩希望将来能像保罗的哥哥那样,为自己的小弟弟买一辆新车。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读了这片文章之后,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一次数学期末大考我的同桌没带橡皮,她想问我借。可是,橡皮是我新买的,有点舍不得。当看到她写错字没办法改时,我便毫不犹豫的把橡皮一掰为二,一半给她。她感动的眼圈都红了,我也十分高兴。结果她得了100分,我也得了相同的分数,我们都十分快乐。

  现在,我明白了,这就是给予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快乐。我们不能只想着别人为自己做事,而是要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只有这样自己才会真正的快乐。如果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世界将会变的更加美好。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离心灵最近的太阳,离太阳最近的树,离树最近的大自然。

  这篇文章给予了我强烈的心灵震撼。人类自私自利,砍伐红柳,破坏生态平衡。

  当人类从砍伐红柳后所得到的“好处”,欢笑过后,回味着苦涩的眼泪和深深的无奈,浸透着沉重的悲哀!

  红柳的生存坏境十分恶劣。它们生活在“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可是,它们并没有低头弯躯,而是昂然挺立!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然会开出谷穗般细密的花。红柳丛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从容不迫,怡然自得。

  固住泥沙,保护环境,是它们的本职,更是责任。燃烧自己,造福人类。

  与冰山一样,都将伟大的力量凝聚且埋藏起来。“最健壮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一个健硕有力,一个苍老钢劲。

  最终,红柳没有能斗过狡猾的人类。人们的快速地把红柳砍了个精光。从此,再也没有什么能挡住风沙,它们无情地飞向世界各个角落,带着罪恶,带着惩罚,飞得很远、很远。

  人们是真心的狠,只要是有利用价值的,就恨不得统统掠夺过来。那高原上的英雄——红柳,住民的骄傲,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失了。消失的那样残忍,令人心碎。如果它们依旧存活在这个世上的话,那么它们将带着坚强不屈和永不破灭的正义抵挡住黄沙。傲然挺立在没有多少氧气的寒风中,带着坚强而坚毅的微笑,默默付出。

  我实在佩服这些红柳,它们的精神令我向往,无私奉献,毫无怨言,默默无闻。而为什么人类要将这样的植物灭绝?我想他们是没有体会到正义的难得,没有领略到黄沙满天的绝望与悲痛。

  待沙尘暴真正来袭之时,人类就会追悔莫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在荒漠中,人类非但不多植树造林。相反,滥砍乱发。已经有这么多沙漠了,照这样的趋势下去,恐怕连江南水乡这种山美水美的圣地也要变成贫瘠的荒漠,寸草不生,黄沙漫天,人们将像睁眼瞎一样盲目地在这片沙地中摸索前行,碰这碰那,灾难连连。像红柳这样的树林,固住了泥沙,随着它们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的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极其宽广,根有多少,沙山就有多大。

  其实,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他们与沙子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便会吐出持续而稳定的热量。多么温暖人心!

  文章的最后一段实在是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正义的向往和对红柳的不舍,对大自然,当然是无限热爱。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最美的愿望!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这几天,我充满好奇的“煮”了一本书,大家很好奇,何谓“煮书”?说到底,就是细细的品读一本书。我读的是《生态环境教育》,读完后,我既震惊,也焦急,又欣慰,震惊的是现在的地球已到了满目疮痍的程度,焦急的是人类至今对许多环境污染束手无策,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案,欣慰的是随着生态环保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孩子们,已经在大声疾呼,并身体力行,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让我们的生活更环保、更美好!

  看了这本书,我印象最深(也最让我触目惊心)的就是人人痛恨的“白色污染”,这是我们亲手造成的,它就在我们身边,甚至有对我们形成包围之势,我就想从“白色污染”入手,向人们晓以利害,希望人们能警醒、能反思,我便突发奇想,自己摇身一变,变成塑料袋,向人们深情地讲述我的“悲惨遭遇”!

  我本是一个崭新又洁白的塑料袋,我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倍感轻松、便捷,但是人们在使用以后,却没有将我“妥善安置”,而是随手丢进了垃圾筐,接着,我的悲惨命运就开始了:从垃圾筐到垃圾筒,再到垃圾车,再到垃圾场,我的“短途旅行”便告一段落,我找到了自己的“栖身之处”,但是,有时候借助风力,我们就又“随风而起”、“漫天飞舞”,人们对我们嗤之以鼻,对“白色污染”深恶痛绝,叫嚷声、谩骂声、厌恶声不绝于耳,我真想大声地反问一句:“白色污染”是我们的错吗?答案是否定的,人类制造了我们、使用了我们、丢弃了我们、痛恨了我们,却没有干净、彻底地处理我们,白白让我们担当了“白色污染”的“替罪羊”,这公平吗?唉,我们这些可怜又无辜的塑料袋!接下来,就请在我的带领下,跟随我的诉说,进行一个“长途旅行”吧!

  一阵微风吹过,垃圾场里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蝴蝶”展翅飞了起来,一个白色塑料袋渐渐飘远了,“我”开始了漫长的旅行。

  轻飘飘的我在半空飞屋,周围峰峦相连,山势雄伟壮观。我累了,在一块草坪上“停机”,这儿的植物好丰富啊!林海涛涛一望无际,竹林茫茫伸向远方,细长的石板路通向竹林深处,路旁野花五颜六色,蝴蝶在花间欢快地飞舞,蜜蜂也赶来凑热闹。原来这就是美丽迷人的“云龙湖”啊!我见后真想“拽”上一句:“满地绿葱供我采,一湖碧水任我看。”想到这儿,我认为身为一个垃圾的我不免自惭形秽,在这种美丽的地方没有我的容身之地。我越想越惭愧,拼命想离开这,可巧一阵风把我带走了,我又展翅高飞了。

  在空中飘摇的我突然间看到了许多辽阔的森林。我纷纷扬扬地落下。一不小心被挂在了树枝上。瞧,我放眼望去,都是一棵棵苍翠挺拔、古木参天的大树。高大的红豆杉的枝头上,结满了一颗颗红通通、小巧玲珑的果实;银杏树的果实,芳香扑鼻,真叫人垂延三尺;瞧,那火红的枫树,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真叫人大饱眼福。树叶足足有红掌般大,枝繁叶茂。我又有些无地自容了,抬头仰望:这地方虽然宽广美丽但容不下我这件垃圾废物,我又借着风的力量,开始新的旅行。

  我在低空跌跌撞撞,一不小心掉进了一条沟里,原来我来到了千岛湖湿地一条欢快的小溪。在快乐的溪水里,我欢快地洗着澡,这儿的水清澈见底,水流湍急时,便有些泛白,就像泡沫一样,我顺着溪水而下,一路上鱼儿追逐嬉戏,快活极了。山清水秀,沟谷四周怪石嶙峋,山势险要重峦叠嶂,沟中的石块布满青苔,这又让我“诗兴大发”

读后感的作文 篇6

  莫泊桑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我在读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后,深有感触,下面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故事主要叙述的是天生丽质的马蒂尔德却因为贫穷而嫁不到,一个好人家,最后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后来为了在一个部门舞会上彰显风姿,玛蒂尔德从朋友那儿借了一条钻石项链。

  可是,误会回来后却发现项链儿不见了。于是,为了赎回那条项链,玛蒂尔德付出了十年的青春和心血,可是,最后才知道那条项链儿居然假的…… 可怜的玛蒂尔德!仅仅是为了一条钻石项链,她付出了她十年的青春岁月。十年后,她青春不再,美貌不再,按莫泊桑的话说,就是失去了做贵妇人的唯一资本。她为了这条钻石项链,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其实,换个角度说,不必去怜悯她,她过分虚荣的性格就导致了她必须要品尝命运的'苦果。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玛蒂尔德毕竟在艰辛中走了过来,走向了成熟。 可是,那条她用十年的青春赎回的项链,会不会还是假的呢?我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会的,真的有可能。在当时那个弄虚作假的社会,这种情况真的有可能发生。玛蒂尔德肯定没有想到,她十年的辛酸竟是为了一挂假项链,而且,换来的项链还是假的,她会怎么样?精神崩溃?郁郁而终?都有可能。但是,这就是她虚荣的后果啊!《项链》这篇小说,主要抨击、鞭挞的,就是享乐主义。然而,在享乐主义泛滥的今天,我们是否反思过呢?曹文轩曾经说过:“年少时,就有一种痛苦的风度,长大后才可能是强者。”是的。

  如果天天养尊处优惯了,突如其来的时间我们又怎么面对?可是如果在逆境中生长,就会让人变得更成熟。如果玛蒂尔德一开始不虚荣,是一个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女人,彻底摆脱依赖心理,那么结局还会是这样的吗?所以,不一定条件优越就是好事,逆水行舟,也并不是一无是处。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我们应选择的不是回避,而是面对。因为逆境能让我们成熟起来,冷静起来!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做一个自信自强的人,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不图名利,不图钱财。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学会沉着和冷静!

读后感的作文 篇7

  读这本书的起因,想来是多少带有点荒谬色彩的。

  人大多喜欢仪式感,特别是对于整数倍的月、年而言,我猜这大概是从古人以天体运动记录时间和岁月后,便深深刻于潜意识之中的习惯吧。我是在20xx年的7月,和两位同学一起乘飞机降落到海口的,而如今正是我来到海南海口的第三年整,两位亦是朋友亦是室友亦是同事的同伴,已经陆续回了家乡,但我仍留在了海口。因着这份整数倍的纪念感,我很想找个机会读读海口。

  《海口日记》是我在之前看书的APP上搜索“海口”二字时,第一个蹦出来的书名。当时我想,这大概就是个不知名的作家,用日记体的形式记录其在海口的所见所闻吧,但倒也正好符合了当下我想多了解海口的目的。

  而等到收到快递拆封的那天,通过扉页和目录我才知道,书籍《海口日记》是由作者不同时期的中长篇小说节选汇编而成,而文章《海口日记》只是作者所写的中篇小说之一。通过百度我甚至发现,该书在豆瓣这样文青聚集之地,居然获得了8.8的高分,作家潘军更是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

  我大概是误打误撞找到了本正统意义上的好书吧,藉此也逐渐找回了睡前看会儿书的习惯。除中篇小说《海口日记》《南洋画廊》外,其他与海口相关的小说节选则寥寥,但仍不妨其以独特的故事性去吸引人去完成阅读。比如《重瞳·霸王自叙》,从项羽第一人称的心理叙说,以作者纯主观的角度,去重构了楚霸王项羽的一生,小说中的事件几乎都能找到历史出处,但又对其进行了故事化的加工,在读起来觉得合理的同时,又不由得暗赞作者文字的功力与幽默感。

  在序言中,作者曾把小说比作是茶,作家是茶叶,而读者是冲泡茶叶的水。但对于《海口日记》这本书,因着这于海口工作生活三年整的执念,作为读者的我似乎向自己的杯里倒入了太多的水,茶叶的味道反而相对淡了些,于是到头来落于笔下的,竟成了我自己的海口日记。

  我对海口的第一印象是云,它也是我三年前第一次乘坐飞机来海南,从机窗向外张望这座南方岛屿时所第一眼看到的东西。我下飞机时,从美兰机场向市区方向望去,云层如一群群迁徙的非洲兽群,随着风在城市的上空缓缓移动,而我就像在灌木丛里静静看着这一切的渺小观察者。事实上,刚来海口的那两个月,我在身处室外时的大部分时间中都是仰着头度过的,我的手机相册和微信朋友圈也基本被关于天空和云朵的照片充斥。

  海口夏天最常见的天气便已经是北方难得一遇的级别,蔚蓝天空幕布下的白云足以打败一切滤镜,而若碰上海口难得一遇的好天气时,天空的蓝和云朵的白便一改往日的和睦融洽,开始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蓝不是别处温柔的蓝,而是蓝的静谧和厚重,蓝的纯粹又张狂,仿如光线都无法完全照射进的深海,包容却又吞噬万物;白也不是别处柔弱的白,而是白的成群结队摩肩接踵,白的内敛又侵略,两者之间的界限竟因彼此的极致而开始变得泾渭分明起来。

  可到了傍晚时分,双方在太阳的炽晒下偃旗息鼓,浓妆艳抹的晚霞又粉墨登场。火烧云是海口晚霞的基本款,相较于我在武汉看到的如薄纱般的彩云,海口的晚霞则更像是一团团浓稠的搅搅糖,在本就宽敞数倍的天幕下层层铺开,色彩随着日落变得越来越厚重深沉,直至遁入黑夜;倘若白日两者战至酣畅,战场“血流成河”,今日的晚霞更是会出现罕见的嫣红,颇有点魔幻色彩。

  天上的云若遇冷,便成了雨。尽管雨也是各处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但同云一样,海口的雨也在我三年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对武汉的雨的记忆集中于梅雨季节的粘稠感,以及冬天降雨时的寒冷彻骨,相较之下,海口的雨则显得干脆许多。

  大多数时候,海口的雨都带着如夏日阵雨般的爽快个性,要来的时候,若是在明朗无云的日子,猝不及防间一两滴雨水滴到脸上,便见路上骑着电车的人们纷纷驶至荫蔽处,下车穿起了雨衣,或是右手着力一拧,猛地加速赶起了路,顷刻间雨水便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若是多云的日子,则可眼瞅着远处低沉着脸的一片黑云,下方还清楚带着降雨的朦胧,迅速笼罩了自己所处的位置。要走的时候倒也走的干脆,方才还下猫下狗,鸣金收兵嘎然而止也就在一瞬,下一刻便白了天空出了日头,只剩下滑落树叶的水滴和地上未干的水渍证明方才发生的一切。

  也许在海口,雨的干脆彰显无余,但雨的干净则内敛得不易发觉,这大抵仍是受益于空气中较少灰尘的良好气候。我在武汉见过的雨,大多是吸附了空气中的灰尘,重重从高空坠向地面的,偶尔遇上大风,也不过是被吹斜了方向;而海口的雨则净且轻,雨滴稍大尚且不明显,但倘若雨滴稍小一点儿,届时雨滴不再是仅仅被吹斜,而是彻底随着气流忽上忽下,随风飘摇。而只要一场雨没有大到四处积水,留在海口路面的水渍则更容易体现其净的特点,以前我听苏打绿《小情歌》,唱到“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以为是大雨滂沱下城市一片兵荒马乱之势,来到海口后,当我从雨后一滩滩干净如镜的水面里清楚看到这座城市的倒影时,那一刻才以不一样的角度体会到了这句歌词里以前未曾察觉的浪漫。

  在海口的这三年,是我第一次远离故乡的三年,也是我从学校踏入社会的三年,其中诸多苦乐都教会我成长,但大抵是因为老了记性变差了的缘故,那些在每个日夜里切实发生的苦乐似乎变得淡了,变得不那么容易由内向外表达了。到最后,在海口的这三年,印象最深的、最终述诸笔下的,竟然仅仅是这里的风风雨雨。

  然而我对于海口最为深刻的印象,则似乎永远停在了20xx年7月的那个早晨,那是我们作为新入职员工还在政法职业学院培训的第一周,当我照常如前几日早起在阳台上洗漱时,偶然瞥见东边日出的方向,太阳乍升,晨风把云朵像棉花糖一样轻松绕成了丝缕的形状,更令人诧异的是天边所晕染出的那一抹黄绿相间的朦胧,彼时的我一面震惊于为何会在天空看到黄绿相融的色彩,一面又深深陶醉于眼前前所未见的景色中,恍如独自站在荒芜一人的原野上,直到泡沫滑落嘴角,风吹过树梢,鸟儿在屋顶鸣叫,我才缓缓从如静止般的情绪中回过神来。

  我很难描述那一刻对于我意味着什么,但对于刚离开朋友、离开家人、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地方面对着一切广义的未知的我,我相信那一刻我的心境开始有了难以名状的变化,我宁愿相信这是海口,亦或是某种更为复杂的东西,在那个特殊的早晨所赠与我的一份小小礼物,而不仅仅是一抹让人惊艳的光学现象而已。我也偶有遗憾彼时未拿出手机照下,甚至时常事后回想起来都会疑惑是否真的有可能看到黄绿色,但我更相信,真正美好的事物都是难以被真正记录的,正如那些让我陶醉的云朵、天空、降雨之于相机,也如这三年来在海口的生活之于我这零零碎碎的文字。

  我想,那样的一个早晨永远不会再出现一次了。

  但那个早晨会永远都在。

  谨以此纪念我在海口生活的这三年。

【【精华】读后感的作文集合7篇】相关文章:

【精华】电脑的介绍作文集合八篇02-28

【精华】电脑的介绍作文集合7篇02-28

【精华】电脑的介绍作文集合9篇02-27

【精华】电脑的介绍作文集合5篇02-26

【精华】电脑的介绍作文集合五篇02-25

【精华】伤感的语句集合65句03-24

【精华】伤感的语句集合50句04-16

【精华】经典的语录集合49条04-13

木偶的森林读后感(集合15篇)04-21

济南的冬天读后感集合15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