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广安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1-06-16 15:38:44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广安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一个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对该地区的发展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做出决策之前应该做出相关的调查和研究。以下是CN人才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关于广安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广安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关于广安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尤其是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困难。省委科学研判经济发展走向,对各地推动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核心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发展。东明书记提出:“要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增长,努力跨过转型发展这道坎”,为全省各地经济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督促省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总结和提炼各地以全面深化改革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全省转型升级发展,我先后多次组织省人大财经委、常委会研究室及省级相关部门,深入广安开展专项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县(市、区)经济发展、园区建设和部分企业经营状况,在广泛查阅资料、认真探讨论证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广安根据自身实际,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值得总结借鉴。

  2013年以前,广安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原煤、电力、水泥等传统产业,受实体经济下行影响,传统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已逐渐减弱,全市33个行业大类中有6个行业产值逐年下降,其中煤炭、水泥、电力等产业平均降幅达20%,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在全省14位左右徘徊。广安市及时发现问题,直面困难和矛盾,通过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将省委推动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镇结构、创新改革驱动等转型发展的部署在广安具体化,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了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据统计,2012年—2016年,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4%、25.5%,总量双双突破千亿大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全省第7位升至第3位,地方财政收入增速由全省第15位升至第2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高于全国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18.6:52.2:29.2优化为16.3:51.7:32.0,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上升到5.6%,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6%。经济转型发展有效推动脱贫攻坚,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贫困发生率分别降至1.46%、1.84%、1.45%,去年在全省5个摘帽区市县中率先高标准摘帽,精准脱贫走在全省前列。

  一、广安“后发高点起步”主动转型升级的背景

  我们经过深入考察发现,广安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之路,与国际国内复杂变化的经济环境,中省出台的重大部署息息相关,时间可追溯到2013年,尤其是在东明书记提出:“三大发展战略”,作出“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系列决策部署后,广安更加坚定了走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道路。

  (一)传统产业比重大、低端制造环节比重高,曾经严重制约广安经济发展。2013年以前,广安虽然保持了较高发展速度,经济规模不断提升,但是随着实体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制约广安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开始显现。例如,广安市属于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的基本特征尤为突出,发展方式依然主要依赖传统的要素驱动和投资拉动。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2012年三次产业占比为18.6:52.2:29.2,一产占比较大,三产发展不足。随着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资源、人力、要素保障等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平台建设产业、现代金融产业等也起步相对较晚,并且缺乏创新型龙头企业带动。同时,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嘉陵江、渠江以及华蓥山部分地区生态脆弱,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广安必须依托自身优势,在转型升级中寻求突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广安市认清了以牺牲环境和劳动者福利获得低成本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不复存在,必须痛下决心,早转早主动,唯有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才能走出困境,唯有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才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具备持续发展能力。例如,在建设产业园区时,广安敏锐地发现可以依托小平故里的独有政治优势,与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经过广安与深圳两届市委5年洽谈,成功争取共建深广产业园,引进了比亚迪“云轨”等高端项目,在未来轨道交通发展中抢占了先机。

  (三)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为广安转型升级提档增速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提升发展质量、发展效益的有力举措,凡能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经济转型升级有效途径的,都达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预期目标,江苏昆山、山东寿光、浙江义乌等都有着各自的成功经验。正是在学习借鉴这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2013年开始,广安顺应经济转型发展大势,深入查找问题,在一二三产业领域制定了推动转型发展的系列举措。例如,广安优先发展装备制造等高端工业,2013年—2016年,高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彻底改变过去长期依赖“一黑二白”(煤炭和水泥、石灰)传统产业的情况,高端工业逐步代替传统工业推动经济加快发展。尝到了转型发展的甜头,广安更加坚定将“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治市方略,围绕多点多极支撑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三大战略”,制定出台了深化改革、区域合作、创新发展等系列推动转型升级发展的举措,助推全市经济实现了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

  二、广安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2013年以来,广安发挥伟人故里独特优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战略位势和对外影响力大幅提升。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全面实施;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国家政策在广安试点示范,为全省推进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鲜活经验。

  (一)深入实施多点多极发展战略,注意夯实转型发展的底部基础。积极争取国家民政部、省委省政府支持,对广安区划进行调整,2013年8月新设立前锋区,区市县增加到6个。充分挖掘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国家级经开区等蕴含的政策机遇,优化调整区域布局,扩大国家级广安经开区管辖范围,新设立川渝合作示范区枣山物流商贸园区、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华蓥山旅游文化景区。发展空间格局搭建好以后,市委市政府敢下深水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将应当下放到县的管理权限全部无条件下放到位。特别是针对4个园区,将市级部门权力直接下放,依法委托园区履行县级管理权限。在此基础上,对6个区市县、4个产业园区实行差异化梯次绩效考核,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为避免同质化竞争造成区域产能过剩,广安成立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领导分别联系指导各地发展产业,形成了一个区市县、园区突出发展一个主导产业的良好格局。由于措施得力,多点多极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15年在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位中,华蓥市、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分别比2012年提升53位、64位、53位、56位,广安区和前锋区分别比2013年分别提升75位、7位。2016年,4四个园区经济总量均突破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二)注重发展高端产业,构建支撑转型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针对传统产业效益下滑、对经济支撑作用减弱的现实,广安深入研究产业政策,把高端成长型性产业和先导型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代替传统产业,以新兴产业的涨幅战胜传统产业的跌幅,为转型发展建立起产业基础。

  一产方面,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与新农村建设;二产方面,发展生物医药、高端轻工与服装、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与新材料、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与高等教育发展、新型住宅制造、精细化工和高端装备制造;三产方面,发展现代金融、现代旅游、现代物流、康养服务、电子商务。一个产业成立一个推进组,每个工作组由1名市级领导任组长,工作组负责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包装、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市场开拓等。形成一个产业多方齐抓共管格局,既有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抓,又有重大产业推进组领导协助抓,产业迅速发展。2016年,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八个重点产业实现产值1056.1亿元,增长26.9%,占工业总产值63.1%。

  新兴产业发展后,坚持因地制宜,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形成31个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的特色产业园区。比如,武胜县依托新村和产业发展较好的优势,布局白坪——飞龙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园,带动周边发展乡村旅游业,成为全国十大最美乡村。

  (三)注重改革创新,积极创造条件为转型发展提供要素保障。按照省委“坚持市场化导向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要求,广安按照市场规则,在市级层面组建发展建设集团、交投集团、金财集团和检验检测集团,为产业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强有力保障。发展建设集团旗下有8个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9亿元,总资产规模达106.65亿元。交投集团发展有7个全资子公司,总资产达28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4亿元。金财集团主营业务涵盖担保、基金、资产管理、小额贷款、典当等领域,累计投融资总额28.04亿元,支持本地企业300余家,拉动其他金融和社会投资近110亿元。检验检测集团是全国唯一承担磷肥抽查任务的地级市检测机构,特种设备检测范围拓展至全国,获得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西南分中心牌子。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良性发展,带动各地成立20余家投融资公司,加快了广安经济转型发展步伐。

  (四)注重开放合作,通过“引智”和“引资”推动转型发展。聘请厉以宁、尤政等17名顶级专家院士担任高端决策咨询暨投资促进专家,将专家专利技术在广安大量转化,形成7个专业孵化器,促成50个、总投资32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先后吸引了10余名院士、100余名博士后、200余名博士为广安发展服务,创建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成渝城市群等国家战略,与深圳两届市委深入洽谈,深圳首期投资10亿元、占地15平方公里的深广合作产业园启动建设,深圳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向广安转移。与天津滨海新区共同投资100亿元建设广安创新产业示范园,承接天津金融服务、汽车制造等产业。与中关村共建5平方公里的中关村广安高新区,发展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深化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持续跟踪争取中省专项补助资金9.2亿元,基本建成重庆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与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中国投资协会等10余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节能集团等到广安投资,形成了大开放、大发展格局。同时,将驻深圳等地的办事机构作为市投资促进委的内设机构,赋予驻外办事处招商职能,提高了招商引资积极性。2016年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520亿元,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00亿元、增长20%以上。

  (五)注重城乡统筹,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转型发展。全面落实省委“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8.8%,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市。抢抓成渝城市群等战略实施机遇,推动广安主城区与前锋区、华蓥市、岳池县组团式发展,形成了3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的组团城市骨架。在城市发展中合理布局特色产业园区,将城市服务功能覆盖产业园区,推动高端成长型产业集聚集群,配套发展先导型服务业和生产生活性服务业,解决了15.3万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吸纳了38.8万余农村人口向城区转移,为城市聚集了人气、活跃了商气。

  坚持“产村相融、成片相连、农旅结合”理念,打造出3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现代农业园区,推广建设安全、美丽、放心的新型房屋,打造幸福美丽新村662个。利用产业基地和农民新村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旅游元素建设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风景区,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规划面积超过600平方公里。发展绿色农业,打造邓小平故里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农产品成为精美时尚的礼品,受到顾客青睐。

  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相融互动发展,为群众找到了持续增收的渠道,富裕起来的近30万农民进城购房定居,成为城市居民,让农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对脱贫攻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截至2016年,脱贫24.1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通过省上脱贫验收,广安区正准备迎接国家脱贫验收。

  (六)注重绿色发展,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倒逼转型发展。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从水抓起”理念。在全省率先全域开展“洁净水”行动,实施生态修复、工业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江河湖库内源治理、饮用水安全保障等八大工程,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渠江、嘉陵江广安段在重庆的出水断面水质长期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标准以上。综合治理大气、土壤污染,森林覆盖率达40.5%,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落户华蓥山。

  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在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幸福美丽新村等方面形成60万平方米示范,引进卓达集团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2000万平方米新型建材及装配式集成建筑产业园,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市。推广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实现零排放、零污染。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绿色产业发展的重点,2016年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培育,已实现增加值350亿元、增长8.5%。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构建城市绿网、林网,加强环城林带建设,形成森林进城、绿环绕城、绿带穿城的城市景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3.5%,获得绿色中国城市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三、广安经济转型升级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启示

  广安市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对其他市州乃至全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升级版等都具有重要启示。

  (一)进一步加大“五大发展理念”的培育和巩固,筑牢科学发展、优质发展、可持续发展基础。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准确把握经济所处阶段性特征,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坚持创新发展,依托高端决策咨询暨投资促进专家委员会建设专业孵化器,助推高端产业加快发展;深化科技合作,在培育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上实现更大作为。

  坚持协调发展,全面贯彻“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激发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活力;以组团式发展壮大中心城区,促进县域加快发展,因地制宜建设特色集镇和幸福美丽新村。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打好水、空气、土壤污染防治战,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让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

  坚持开放发展,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经贸合作,与深圳、天津、中关村、重庆保持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坚持共享发展,在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社会事业基础上,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进一步改革完善财政投入、民间资本投入的机制,激发民营经济积极性。加大支持扶持力度,推动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一是促进全民创业,放宽创业条件,降低创业成本,积极推行贷款支持、税费减免、创业服务、放宽注册资本限制等扶持政策,实施创办小企业计划和中小民营企业重点扶持工程,做大民营经济总量。二是提升产业层次,引导民营企业在重大产业发展中找准定位,积极投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康养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民营大企业大集团,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三是加强科技创新,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围绕技术升级、质量提升、节能减排等实施技术改造,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引导加强经营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导民营企业通过直接融资、股权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途径,从单一产权结构向多元产权结构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完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投资环境。通过积极争取和优化政务服务,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带动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一是积极向上争取,精准对接中省重大政策布局及重点投资领域,深度挖掘包装一批集聚带动强、见效快后劲足的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盘子。二是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高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潜力产业投资比重。发挥好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和财政资金作用,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扩大农林水利、服务业等领域投资规模,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市政、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建设发展。三是规范审批事项,研究优化环评、安评、水评、消防等审批权限和流程,提高企业和基层投资自主权。严格落实国家取消各类保证金相关要求,研究转变缴纳方式,切实为建筑企业降成本增活力。梳理简政放权地方接续情况,保证国家和省级取消、下放、调整的事项全部落实到位。建立健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促进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全面提高办事效率。

  (四)在要素保障上大胆创新,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促进技术、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是实施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革,瞄准工业品细分市场,提升特性化、精细化的材料工艺、零部件等产品制造能力,有效满足市场动态多样需求。二是支持培育“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新业态,以消费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康养服务、旅游服务、文化服务向便利化、品质化转型。三是统筹发展生产服务性服务业,研究建立高技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孵化种子基金,促进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四是破解要素瓶颈制约,加快输配电网络等能源输送通道建设,落实降低用电成本、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等政策,争取扩大直供气、直购电、富余电量消纳等试点范围。推行差别化用地政策,支持节约集约用地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土地报征,清理盘活闲置土地,保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广安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合金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范文04-09

浙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的经济论文04-23

转型升级工作报告五篇02-28

循环经济调研报告04-20

企业转型升级之路怎么走?02-10

经济发展调研报告05-02

经济季度调研报告范文12-28

关于推进市工业转型升级情况调查报告03-09

温州集群升级与结构转型的对策论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