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山东省肥城市农业局抽调专门力量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问题,重点是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农民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总抓手,突出有机蔬菜、肥城桃和奶牛三大主导产业,坚持以工业化思路、市场化手段运作农业,培强龙头企业,扩大生产基地,完善经营机制,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空间,促进了全市农业结构深入调整,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经济跨越发展。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农民人均纯收入4523元,比上年增长17.5%。被省政府授予“农民增收先进市”、“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一)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和带动能力明显增强。通过扩规模,膨胀壮大一批;抓引进,建设新一上批;借外力,联合挂靠一批,基本建成了蔬菜、果品和禽三大加工龙头体系,架起了连接基地与市场的桥梁。截止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51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35家。市银宝集团被列为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绿源、永大等三家公司被列为省重点龙头企业,八戒、弘海、绿龙等六家公司被列为泰安市重点龙头企业。共带动基地70余万亩、禽饲养基地380余个;全市有15万户农民群众参与产业化经营,占农户总数的75%。

  蔬菜加工体系,重点培植新上绿龙、绿源、弘海、美佳、天和等龙头企业。边院镇继与山东龙大集团合作建立绿龙公司后,去年又引进田园公司,建成了投资4000万元、年加工有机菜6000吨的天和食品项目,带动基地7000多亩。泰安亚细亚公司去年在我市安庄镇征地40亩,投资6000万元新上安东蔬菜加工项目,现已开工建设。弘海食品有限公司在2004年建成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去年投资3000万元,铺开了年加工蔬菜4000吨的二期工程,现已投产运营,公司生产能力翻了一番,年销售收入可达7000万元,利税900万元。绿源公司以进入省重点龙头企业为动力,去年8月份与滨州隆达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投资5000万元新上了蔬菜速冻及冻干加工项目。为使绿源公司扩建项目尽快上马,有关部门积极为其争取各级财政扶持资金600万元,并在土地、政策、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搞好服务,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预计今年5月份能够竣工。

  果品加工体系,重点培植新上了汇源集团肥城工业园、佛桃源果酒有限公司、超盟果酒有限公司。汇源集团投资5亿元的果蔬加工项目,是肥城桃资源与“汇源”品牌优势互补、产业链接的农业龙头项目。一期工程投资2亿元,2003年动工,新上原浆、果汁饮料、罐头等10条生产线。2004年收购加工肥城桃、草莓、苹果等水果1100多吨。去年铺开二期工程,投资1.7亿元建设PET、果蔬冷冻、甜玉米浆等4条生产线。肥城佛桃源果酒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年产肥桃酒1000吨,每年消化肥桃5000吨,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

  禽加工体系,重点培植新上了银宝、八戒、永大等加工企业。银宝集团是一家以加工猪分割肉为主的龙头企业,目前已实现了由传统生猪屠宰企业向现代化肉食品加工企业的跨越,成为新加坡、俄罗斯、港澳出口注册企业和国家猪肉储备定点厂,还是美国麦当劳快餐猪肉原料大陆唯一供应商、全省进京“放心肉”3家定点企业之一、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去年公司投资1.2亿元新上了出口食品工业园项目,形成100万头生猪屠宰、1万吨出口食品的加工生产能力,年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

  农业龙头企业的不断膨胀扩张、发展壮大,既为产业链条的顺畅运转提供了强劲动力,带动了整个企业素质的提升,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实现了由农民向工人的身份转换。

  (二)产业特色更加突出。市里编制了有机食品、肥城桃和奶牛业三大发展规划,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了评审论证。专家对“三个规划”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是在有机菜发展上认为肥城是“山东省最早发展有机农业县(市)、国内最大有机蔬菜产区、我国第一个制定有机食品发展规划的县(市)”。依据规划要求,基于现有发展基础,按照“板块式”发展的思路对三大产业进行了区化布局,着力打造“三大特色产业带”。边院、汶阳、孙伯和安庄四镇以及王庄镇重点发展有机菜,中部山区的桃园、安站、仪阳、新城四个乡镇(办事处)重点发展肥城桃,北部的老城、新城、王瓜店、湖屯、石横五个乡镇(办事处)重点发展以奶牛为主的牧业,其他乡镇突出重点村和重点户发展禽规模养殖。在基地建设中,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把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印发到户,使广大群众认识标准化、重视标准化、应用标准化。组织抓好以点带面,建设了3个肥城桃标准示范园、5个标准化瓜菜生产示范基地,推动面上的标准化生产。特别是把科技兴农与标准化生产结合起来,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形成了10万亩有机菜、10万亩肥城桃、10万亩“两菜一粮”、10万亩干鲜果品“四个10万”的特色农业格局。同时,抓好以奶牛为主的牧业生产,奶牛存栏量1万多头,并被确定为全省唯一一家“全国生猪生产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县”。
推荐阅读: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商贸服务业市场情况调研报告 下一篇:关于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