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时间:2022-09-02 19:09:13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精选18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精选18篇)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1

  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信息资源的汹涌澎湃,宽带网接入学生宿舍更使大学生这个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网络。为发现学生在网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使校园网扬长避短,更好地服从于大学生地发展,笔者进行了此次调研。

  本次调研地对象为上海市某高校某计算机相关专业地全体学生。

  本次调研分两部分进行。首先,笔者对上述调研对象进行了调研,并结合了调研对象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其次,为了解该校校园网建设情况,笔者对该专业对校园网技术较为熟知的情况进行专访。本文将从调查的不同角度对结果进行分析。

  对同学们个人上网情况的调查表明,若以每天上网150分钟作为一个分水岭的话,我们专业有17.8%的同学上网超过这个时间。

  对该专业学生上网主要目的的调查:

  上网主要聊天、收发邮件等与人联系的占34%,玩游戏、看电影、动画片等娱乐活动的占28%,查资料的占38%,也就是说,有62%的学生在网络里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按照我们专业CHINAREN上校友录上的资料显示,有95%以上的同学拥有QQ,而且有的不止一个。

  接下来是关于校园网的使用状况的调查,由于该专业的物理实验选课全部是在网上进行的,所以可以认为100%的同学都使用过校园网的资源。但是真正对校园网上的资源有所了解的只有7%。对于该校校园网的网络服务质量,富有戏剧性的是,该专业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对校园网的网络服务质量满意。

  典型个人:

  该专业某同学,本是00级的学生,比本专业其他同学早两年进入同济大学,却在大学一年级就开始迷上了电脑游戏。尤其衷情于“反恐精英”,一支“AK”枪用得出神入化,让对手望尘莫及。与此同时,他的成绩是红灯高挂,一年级上学期,他四门主课有三门不及格,一年级下学期,他八门课有六门不及格。在20xx年春天选课时,由于他修的学分太少,学校的教务处选课系统已经不能让他跟随00级的同学选课,他只好连落两级,进了02级。

  典型宿舍:

  该专业三班某宿舍,在一年级上学期,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打打牌,看看闲书,有时候出门搞搞体育活动。整个宿舍的成绩也差强人意,平均绩点分别为2.96,2.38,2.00,1.89,没有出现不及格的情况。但是到了大一下学期,宿舍内搬来了两台电脑,接入了校园网,装上了游戏,情况一下就变了,宿舍内好像永远都是娱乐进行时。免费下载的电影,网络小说,游戏,让这个宿舍的同学一下迷失了方向。在四名同学中,有三名同学每天使用网络超过3个小时。“反恐精英”,“魔兽争霸”,“热血传奇”等五花八门的游戏都争相出现在两台电脑的显示器上。虽然这些同学也知道玩游戏会耽误学业,也在期中与期末前两次清空电脑内的游戏,但是都是在清空后的第二天又把游戏装入电脑。到了期末考试,有三个同学不及格,总不及格人次为6人次,这个数字在本专业也是最高的。

  对校园网建设情况的调查:

  据笔者了解,该校的校园网是委托中国电信进行建造与管理的。这样一来,学生寝室里的互联网实际上就没有了校园网的特色,与中国电信的公共网络没有什么区别。作为校园网的用户,该校学生甚至不能够访问教育网的资源,这不能不说是校园网的一大遗憾。据我了解,该校学校网络中心一直都没有将公网与教育网之间NAT做好,面对着教育网如此丰富的网上资源,该校学生只能望网兴叹。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于网络使用的不合理性。校园网的所提供的DNS一直非常不稳定,导致学生不能正常的浏览网页,只能进行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等一些不需要DNS解析的使用。有的同学甚至开玩笑的说,学校通过这种手段鼓励我们上网聊天与网络游戏。再把所调查学校的校园网与某些兄弟院校的校园网作一个比较:一些学校所提供的VOD、FTP资源和服务是该校所不能比的。兄弟院校的学生可以很轻松的从校园网上获取诸如教师上课课件、各门学科的学习资料、各种信息资源。有些学校的学生可以不用访问校园网以外的网络就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所有资料。再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校园网,我们的同学甚至不知道我们自己的校园网的网络资源状况。我们虽然建立了一个范围比较大的校园网,但是并没有发挥出校园网应有的作用,学校不能说没有责任。没有丰富的资源,没有高质量的服务,校园网永远只能是街上网吧的延伸。

  校园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对校园网的使用存在不适应。熟知并不等于真知,对互联网的使用目的,很多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有很多的学生甚至在网络中迷失了自己。电脑拥有率与不及格率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

  2、学校对信息时代的来临同样存在着不适应,没有做好应有的准备。在校园网建设的技术上,校园网内容的丰富上,在合理使用网络的宣传上都需要很大的改进。

  3、从两个班拥有电脑与成绩对比表可以看到,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并非绝对的必然的。

  4、女生对校园网的使用基本是科学而有节制的,几乎没有产生什么负面影响,负面作用的重灾区主要在男生这边。

  对此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一、大力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宣传监管工作,从客体的角度使校园网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首先,应该解决校园网技术上的缺陷,如将该校公网与教育网之间NAT做好,做好DSN等。

  其次,增强校园网的思想性。学校应该向同学们着重宣传一些高质量、高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大学生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创建一个属于学校自己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受大学生欢迎的“红色网站”,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用这些思想占领网络的阵地。

  再次,要丰富校园网的内容。要建设好融思想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提供一些学习资料的下载,如电子辅导书的下载,老师上课课件的下载。一旦这些资料十分丰富并有趣味性,使学生上网时可选择地余地非常大,校园网的建设就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加强班团建设,发挥示范群体效应。从主体的角度使学生明辨是非、科学利用,以有利于自己发展。

  从 两个班拥有电脑与成绩对比表可以看到,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并非绝对的必然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网络妖魔化,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化弊为利。

  首先,互联网本身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针对该专业属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特点,我们应该通过校园网这一个平台,提高自己的网络应用水平。如通过开展一些讲座等活动,介绍互联网知识,达到使同学们科学利用互联网的目的。

  其次,要抓好示范群体,抓好班团建设,形成好的学风班风。明明分班时两个班的学习成绩没有什么区别,但一年过后两个班的学习成绩出现很大差距。由此可见,好的风气是合理使用网络的助推器。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应在大学生对网络的合理使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再次,要结合大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网络与成才的关系,广泛深入地开展谈心活动。在某些学校,学生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谈心的方式到了大学应该很少用了。但是在座谈中有不止一个的同学提到,班主任班干部应该多找一些沉迷于网络的同学谈心。这就引起了笔者的反思,目前的学生工作中,一定还不够。同时这也提醒所有做学生干部的同学,在细微之处关心你身边的同学,才是你工作最大的成功。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2

  为了对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进行指导,制定出符合我校当前以及未来若干年情况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规划,促使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良性发展,努力使我校的专业设置、教学体系、师资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校领导责成教务处与培训部成立了相关工作组,开展了计算机专业学科发展的研究,于20xx年7-12月间,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的角度,就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我校的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计算机人才?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从而为确定我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基本的依据。

  一、我国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下,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我国需要高级计算机人才6万人,中级计算机人才28万人,初级计算机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

  我国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在整个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为热门职业,职业院校中的计算机应用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在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而实际上这些岗位非常需要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

  目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培养软件人才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而职业教育所培养的软件人才所占比例非常低。也正是由于目前这种软件人才的培养渠道构成,造成了软件人才不合理的“橄榄型”结构,使得软件业的人力成本过高。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领域学历教育发展的同时,我国的IT培训市场已有了很大发展。为缓解计算机应用人才的不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数培训是针对专项软件的使用技能,还不能替代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正规学历教育培养的具有全面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为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教育应积极应对计算机培训市场的挑战,坚持面向市场,深化各方面的改革,提高学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针对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相关部门和企业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特别是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师资能力、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做了面对面的访谈调研。为此,我们认为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1.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性法律法规、国际和国家标准、文档规范、安全性措施、维护管理经验等重要内容基本上没有进入教学,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少能适应IT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软件开发型人才都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但客观的分析之,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2.专业师资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就一般教师水平而言,职业教育中计算机应用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强,大部分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方面的教学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主要是缺乏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3.认证考试种类繁多,一些证书对毕业生就业帮助不大

  基于教材及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等很多方面的制约,使得目前职业教育仍然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学校的考试方法单一。社会上有些认证考试是针对非专业人员的计算机普及考试,无法检验专业人员的能力,也无法对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管理提供指导和反馈。对发达地区来说,有些认证考试内容陈旧,行业对其认可程度也较低;有些认证考试注重公司产品,与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差距较大,不能与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接轨。学校本身难以选择合适的认证考试推荐给学生。学生在就业前,缺乏对即将进入的行业有准确的认识,使得学生面对很多认证考试只能盲目选择,疲于应付,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冲击。

  4.专业实训条件以及软件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是改革开放近20年来,依靠政府教育经费建立发展起来的。虽然已普遍建立计算机房,但由于种种原因,上网条件、微机组装以及局域网组网实验室等还难于满足要求,也没有实训基地,整体表现出实践教学设施条件不足,特别表现在软件教学资源不足,现有硬件条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5.对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所以衡量职业教育水平的标准,应该是培养的学生能否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许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重招生、轻就业的现象,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缺乏研究,对岗位实际技能的要求把握不够,对就业信息掌握不足,对毕业生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一些院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

  三、对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20xx年国务院颁布的《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行业主管部门要对行业职业教育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职业院校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的专业,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广泛吸引和鼓励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院校授课,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根据《决定》要求和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建议:

  1.大力宣传落实国务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精神,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务院16号文件的精神统筹规划协调,建立并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利用相关企业实训条件以及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管理人员等社会资源,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重点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促进本地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各省可以分别建立若干所示范性的中职和高职重点院校,作为示范性职业教育基地。

  改变升学至上、文凭至上的观念,明确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提高对适应就业需要重要性的认识。改革一切不利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方面的政策,可以按教育部职成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提出的改革框架推行,各地可以在此框架内因地制宜实施,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原有的束缚性政策应该停止执行,对专业人员强制参加非专业性计算机普及考试的政策也应停止执行。职业院校应针对生源状况和职业能力训练的要求,逐步实行灵活的学习制度,包括建立学分制,设置选修课程等。

  2.调整职业教育专业方向的设置

  根据计算机应用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结合对部分职业院校的访谈调查结果,适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有:办公软件应用、网页制作、初级软件编程、平面设计、小型网络安装与维护、计算机组装、多媒体制作、计算机销售和技术支持服务等。建议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方向为: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办公自动化。建议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方向是: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各职业院校应该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毕业生就业面向,设置相关的专业方向。

  3.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为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动职业学校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的要求,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应全部实施双证书教育。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将推出计算机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部考试中心推出了计算机等级证书。一些IT企业和教育培训机构也推出了相应的证书。职业学校应根据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选择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和满足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或培训证书,把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

  为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实践经验、新技术实践能力,以及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创新教学、互动教学的能力,由教育部牵头,信息产业部协助,有关IT企业参与,有计划的在地区或全国范围内实施教师轮训和教学研讨,开展继续教育。职业院校应建立教师进修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与此同时,应多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充实教师队伍:可以聘请计算机相关行业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聘请IT企业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才举办讲座、指导学生实践课程等,实现教师队伍的多元化。

  5.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

  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应以实用性为目标,以兴趣为引导。在学生基础文化素质普遍薄弱的情况下,采用多模式的教学方法和突出个性的学习方法,通过适合学生特点的指导学习(如演讲、辩论、项目实习等),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与应用工具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与职业素质。IT教育的特点应是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侧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我们要探索出一套多模式的教学方法,将理论课、上机课、学习指导课、在线学习课融为一体:以理论课讲授专业知识;上机课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学习指导课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通过在线学习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要强化实践型教学环节,积极开展企业项目实训。职业院校应改革考试方式,减少背诵性的试题,实行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以实际技能为导向,把实践能力和项目能力纳入考核范围。可采用笔试、机试、综合作业、项目评审、毕业设计考核等方法,并以此全面衡量和控制教学质量。学校考试应与职业资格考试接轨。

  6.教材开发与更新建立教材开发体系,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充分调动地方、企业、学院和社会机构的积极性,共同开发实用性强、适合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使其具备实践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应该丰富计算机应用教材的形态,包括教学大纲、教材(学员用书)、教案(教师用书)、授课演示文稿、在线学习课件、作业案例、毕业实习案例、习题集、参考书等。按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的发展以及就业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应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7.强化学生就业指导在我国,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要为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培养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人员,使其能够对毕业生进行全面系统和个性化的指导,并做好学生毕业后的职业介绍和就业推荐工作,拓宽就业渠道。职业院校在强化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应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设置中除基础课、专业课外,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和行业规范、国际标准教育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培训就业技巧,规范就业流程。职业院校要设置就业指导机构和专职的就业指导员。从学生素质教育课入手,培训学生的应聘技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计划的、渐进的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行业和企业的现状与需求,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三是提供就业渠道。职业院校一方面要建立校企挂钩或校企结合的机制,一方面要形成适合计算机应用特点和区域特色的学生就业推荐模式,建立和疏通学生就业渠道。

  8.建设和完善专业教学与实训条件建设和完善包括计算机房(局域网)、计算机组装实验室、局域网组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互联网连接在内的教学设施,切实改善学生的实训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集中的、资源共享的、设备精良的实训基地。在重视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要加强配套的软件资源的建设,发挥教学与实训设施。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3

  一、调查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维修维护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岗位设置情况及变化趋势,企业对计算机维修维护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能根据就业市场对计算机维修维护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

  二、it行业的背景与发展趋势

  计算机专业是教育部首批选定的83个中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之一,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随着我国“入世”后遵循世界经济运行规律,逐步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轨道,it产业也迫切需要适应全球经济发展需要,以专业现代化为核心、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为目的,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系统地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教学方法体系。it产业从最初的服务于工厂企业到现在的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充分体现了它带给整个社会的巨大变化,随着it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it产业已经由原来的基础的服务拓展了很多方面。

  it服务方面:

  (一)、通过it咨询服务梳理大型企业的未来规划;

  (二)、从低端的it服务应用逐步向高端it服务应用过度(如it管理外包服务、管理咨询);

  (三)、离岸开发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

  it应用方面:

  (一)、中小企业it应用市场持续看好。

  (二)、零售分销物流行业的it应用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it人才薪酬方面:it及通讯业高管年薪高达170万、电子公司经理人平均年薪八千美元。由于it行业的细分,其薪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对最为热门和高关注度的细分行业中it人的薪资也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月薪范围在15000以上: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占10%;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6.7%;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0%;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33.3%。

  月薪范围在10000-15000之间: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占16.2%;计算机硬件行业占21.6%;计算机软件行业占35.1%;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7%。

  月薪范围在8000-10000之间: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占30.2%;计算机硬件行业占0.09%;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1.9%;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18.6%。

  月薪范围在5000-8000之间: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占14.3%;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1.25%;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8.75%;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5.6%。

  月薪范围在3000-5000之间: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占9.7%;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6.8%;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6.5%;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7%。

  月薪范围在3000以下之间: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占4.7%;计算机硬件行业占26.7%;计算机软件行业占35.3%;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33.2%。

  三、it产业人才需求预测

  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根据中国计算机报的报道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日前公布的数字,我国每年的计算机人才需求量增加100万!针对目前it行业发展趋势及该行业从业人员情况,预计未来5年吉林市需求7万5千余it人才。

  从人才需求方面来看,it企业体现出内部分工渐趋细化和专业化的特点。网络设计、网络维护、客户服务等都分别由相关工程师完成。目前,招聘企业对入行者的要求并不高,大专以上学历、电子信息类等相关专业同等受教育背景的学生均可,最重要的是要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企业认为对于客户服务工程师来说,其与客户沟通的能力更为重要。因此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软件方面。

  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从业人员近6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34万人(其中高级人才4万人,中级人才20万人,初级人才10万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而对于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正是培养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的基地。因此我们在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始终进行着基础的软件开发语言的学习和培养。

  (二)、网络技术方面。

  计算机网络技术集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互融性和应用普遍性。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思路开阔,有创新意识。根据国家人力资源部门对20xx年的广东人才市场分析,需求量最大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约占总需求的30%,其中网络方面的技术人才又占到40%,据业内人士分析在今后几年该比例还将增加。网络技术方面需要的人员所涉及到有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软件测试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安装与配置,网络工程施工与管理,网络的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网站建设等。

  (三)、硬件技术方面。

  随着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普及,居民手提电脑、数码相机、数字摄象机等数码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普及,就会产生大量设备维修服务需要,产生极大创业机会和就业机会。目前在北京仅修复一个硬盘的数据,收费就高达20xx多元,由此可见硬件行业的利润之丰厚。而从事计算机硬件技术调试、集成、维护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测试、集成、维护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我校又叫做“灰领”。对于他们不需要太高的学历,更多需要的是实际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测试、集成、维护和管理。具体说就是

  1、电脑硬件维修人员

  2、品牌电脑售后服务

  3、硬件销售人员

  4、电子产品开发人员

  5、电脑硬件销售工程师。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4

  1、计算机相关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以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技术进步过程中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的关键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新动力。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具活力、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要迈上新台阶,目标是要使网络规模、容量位居世界第一。网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显着增强,基本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普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为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地区和中低收入阶层参与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到“十五”末,计算机社会拥有量将越来越大,计算机技术的需求量将会随之增大,因而从总体来看,计算机方向的人才缺口较大。作为中职学校,必须了解市场、适应市场、依托市场和开发市场,才能培养出适应和满足计算机类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人才。目前在人才需求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人才总量严重不足。根据信息产业部发布的关于计算机市场构成的报告,截至XX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777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0%以上,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即将进入国内市场的国际软件外包、国外通信运营商来说,计算机类的人才将会是他们在国内发展的首要选择。

  人才层次结构不合理除高精尖专家人才外,电子信息企业还需要大批熟练操作的技术工人。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文化程度低的多,高的少;技术等级低的多,高的少;高等级技术工人年龄大的多,年轻的少。调查数据显示,仅广东省技术工人缺口就有多万,全国的需求缺口更大。以软件企业为例,很多简单的编程工作,高中学历的人只要经过专业的软件职业培训,完全可以胜任。目前,我国基础程序员非常缺乏,一些基础性工作只能由本科生和硕士生完成,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这说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工型人才奇缺。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人才需求量大大提升。网络技术持续稳定发展,网络设备的生产、检修、网络建设、网站设计等相关行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社会对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要求人才的素质不断提高,以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多。

  2、被调查企业的分布情况

  (1)被调查的企业近6家,其中有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单位(如电脑公司、软件公司)、服务类企业单位、制造业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及其它企业。从被调查企业的分布和性质来看,我们认为此次调查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主要企业人才分析

  首先针对主要企业人才需求我们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不论是网络公司的规模如何,主要的技术人员分为两类:网络工程设计人员和网络工程实施技术管理人员。一些规模较大的网络公司都是采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或者中学历的人才进行网络的设计工作,而聘用的中职生主要是进行网络工程的实施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工作;而规模较小的网络公司则希望招聘的人才最好具有网络设计和网络实施管理双重能力。89.1%的企业认为聘用人才最优先考虑的因素需要团队意识、81%的认为需要职业道德、67.5%的认为需要专业知识;56.7%的企业对it类就业市场信息的了解主要通过各种媒体;70.2%的企业最希望的岗前培训方式是就地自己培训;普遍企业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网络设备集成能力、网站管理能力、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保障;普遍企业认为计网中职专业课程至少应包括数据库开发、网页设计与开发、网络布线与工程、服务器配置、网络施工、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等课程;62.1%的企业认为中职学生工作起薪1200—1500比较合适;大部分企业认为有必要让员工继续学习,可不脱产培训。

  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是湖南省的大中型企业、计算机网络培训机构,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

  (3)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

  一般企业认为毕业生在本专业知识方面知识基本恰当,能基本满足工作需要。但是对计算机类企业(如软件公司,电脑公司等)来说,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是有待加深加强的。另一方面沟通协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计算机公司非常注重合作意识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此外,在创新能力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对于发展迅速的计算机行业,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所以在校期间需要加强学生以上能力的培养。

  (4)企业需求情况分析

  ①毕业生主要从事岗位

  在调查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在网络系统平台搭建(windows,linux,unix)占10%,路由交换(网络设备)占15%,网络建设及管理约占20%,网络安全占15%,综合布线占10%,方案设计占10%,硬件维护、技术服务15%,有3%做普通技术工人。

  ②急需人才

  目前企业急需的人才主要是(按先后顺序):网络系统平台搭建,网络设备,网络建设及管理管理,技术服务,硬件维护和产品开发。调研的这个结果对于我们以后开展教研教学,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指导学生就业都有了明确的导向。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5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类专业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当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运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对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进行了调查,并加以分析,对师范院校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计算机专业就业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方法是传统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共收回传统问卷100份、网络问卷400份,调查对象是我校计算机学院专业学生实习及就业单位、人才服务中心及—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主要包括本省及其他省市与我校有用人历史的中小学校、中小企业等.调查表主要有基本信息和计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见表1)两部分组成.调查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但中小学计算机教师需求量减少.随着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软件的大量使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的编程人员及项目负责人或相关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和网络安全人才显得非常缺乏.从人才需求调查表的结果看,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优秀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以往需求较大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岗位逐年减少,教师岗位已不能作为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唯一出口.

  表l 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

  专项能力熟练掌握一般具备大致了解

  计算机基本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基本操作

  常用办公软件

  计算机软件编程与开发

  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网站系统开发

  网站管理维护

  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数据库管理

  英语阅读

  语言表达能力

  与客户、同时或学生的沟通能力

  其他

  (2)地区需求差异明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有一定需求,他们将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而在中小城市,则大量需求从事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等技术工作.

  (3)企业招聘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①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在短时间内具备上岗能力.多数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大多数企业希望员工尽早具备上岗能力,希望降低再培养成本.在对新员工培训方面的调查中,愿意提供一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74.52%,愿意提供三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占25.48%,愿意提供三个月以上培训时间占o%.

  ②具备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种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基础上,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维护、信息系统管理、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也能胜任.据调查,单位要求人才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占84.23%.而不要求的仅占15.77%.这反映了现代企业在人才运用上,更加强调使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③要求专业毕业生具有与从事职业相关的资格认证.企业对ri’认证的认可程度分别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认证、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和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认证.

  ④要求具有突出的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调查显示,企业中的负责人对本科生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是: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和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4)对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的要求.在专业学生专项能力调杳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此外外语能力、信息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次之.

  2、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研究

  通过以上社会调查分析,发现沿用过去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要对目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毕业生就业需要.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计算机专业培养上,必须与行业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在充分认识和调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理论和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设计.

  (2)确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重点在于研究如何使培养目标多元化,从而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和企业用人需要,进而形成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在充分考虑服务区域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学生采用分专业方向的教学,真正落实多元化的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出口的学生,采取不同培养方案。如在大四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希望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增加理论知识讲解的选修课.对希望就业的同学,增加实践课程的选修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适应就业需求的角度,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备多种技能,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3)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引入学历学位加资格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等国家计算机资格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

  (4)加强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规划.在原有的实验室和教育教学基地基础上,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增设实训基地.我院已与隶属于北京市科委的中国最大的软件行业服务机构.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计算机培训机构合作安排学生到北京进行实训,并到其相关的软件公司(如用友软件、神州数码、金山软件、北大软件等)实习工作.探索建设教学、科研、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推行产学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6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化,大学生就业成了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积极的方面看,高校的扩招在人才培养、拉动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使得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世界it业泡沫经济的出现,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挑战。基于这样一种情况,我对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计算机专业前景

  据美国市场分析公司国际数据公司发表的报告,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企业仍然是未来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所以高科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年——年,全球所需的it专业人才约为50万人,年至今全球对it人才的需求将增加到180万——300万人,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而国内目前的it教育主要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如果从市场提供的需求来说,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应该是供不应求的,至少说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毕竟计算机现在已经运用到各行各业。但是之所以出现就业难的现状,其原因就是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一专多能等,因此作为一般本科院校应该怎样加强专业建设、培养特色人才?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又当积极地做出哪些准备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呢?

  二、高等教育的改革

  1、深化教学改革,设置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结构。

  2、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三、充实自己,迎接挑战

  1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准备

  知识的准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单单只是书本知识的回顾,就拿计算机语言来说c、vb、delphi、java学生要做到专一而精,还得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中国加入wto之后,商务运作将会呈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国内商务、企业竞争将使得商家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只有那些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具备熟练技能和扎实专业知识的人才能适应全球化贸易市场的要求。尤其是it行业中职业的变化和更替是最为频繁的,它要求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这种持续工作的状态。同时一个人学习的技术越先进,掌握的技术越全面,那么这个人的事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工作选择的机会就越大。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个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逐步加大,因此还要求大学生要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

  2心理素质的准备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里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心理素质。因此,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去向要以正确的择业心态、正确的职业评价、科学的就业形势分析为基础,客观分析自己的情趣、气质、性格、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正确评价自己,并进行合理的身份定位。同时,当遇到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当有了合理的自身角色定位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时,才能正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而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成功经历也告诉我们: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不在收入,而在收获。

  3就业意向的准备

  “孔雀东南飞”是目前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选择上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我们应该从客观上分析,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再加上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人员已基本饱和。西部基础条件低,正是用人的时候,对人才的需求供不应求,特别是刚刚兴起的计算机技术,在辽阔的西部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让自己在供职的岗位上脱颖而出。总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去选择工作,不再局限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和报酬丰厚的岗位,以期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4实践经验的准备

  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就业难还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用人单位盲目的设置各种障碍,像是性别差异、专业对口、尤其是工作经验。据调查,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同学只进行过简单的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独立完成对某个系统开发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但是企业在招聘时都特别强调工作经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许多中小企业他们不像三资企业那样可以为你的潜质做投资。相反,他们需要的是一经录用便可创造价值的人,因此不愿承担学生前期工作培训的成本。更担心培养好以后又容易引发毕业生跳槽,造成企业的损失。对于中小企业的种种顾虑,一方面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技巧,弥补自己的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到企业打工甚至免费实习以积累工作经验。

  5就业信息的准备

  大学生就业,最关心最急需的是就业信息,目前大学生的信息收集主要靠学校各自为阵,自己向用人单位发函,自己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比如制作能体现自己特色的自荐书,建立个人网页或网站,利用网络资源,时时了解相关就业情况。

  四、总结

  总之,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各用人单位的共同支持。此外,政府部门也应当积极地为毕业生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从而形成良好的就业形式。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7

  职导网职场导师,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我国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专业人员不到100万人,伴随经济结构的调整,科技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科学、工业、国防和教育事业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计算机专门人才。

  计算机行业良好的就业前景及薪酬待遇吸引了大量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迫切需要依靠学习和培训获得进入计算机专业业的技术能力。而另一个方面,计算机专业行业中职业的变化和更替也是最为频繁的,它要求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这种持续工作的状态。同时一个人学习的技术越先进,掌握的技术越全面,那么这个人的事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工作选择的机会就越大。此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掌握过时技术的人员也不得不重新进行培训,以使自己能够与最新的技术同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个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逐步加大,因此要求在职人员必须要学会操作微机。

  实事求是讲,在诸多专业里计算机专业平均起步收入应该是很高的,而且就业面比较宽,对于一个本科毕业生,各个行业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计算机是一门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时时刻刻都有新的理论,知识,产品被推出。如果想在这个行业做好,无论作哪个层次,都得不停地充实自己。是个学校都有计算机系,就业市场是大,就业竞争也很激烈。

  要想有个好的计算机职业,首先得有扎实的技术作为基础;其次,要经常了解计算机方面的最新信息,学习最新的技术;第三,实践经验必不可少,在校期间通过多种渠道积累了实践经验,如暑期有针对性的打工,或通过熟人关系积累实践经验,也可有目的性地参加见习培训,学校安排的实习等等。第四,了解计算机行业有哪些职位,以及这些职位需要什么技术,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准备。

  一、计算机专业就业趋势

  从总体上讲,社会对计算机人才总需求量没有明显变化,但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和岗位层次将更宽泛,需求的主体由政府机关、金融单位、电信系统、国有企业转向教育系统、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等中小用人单位。由于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率与供求比例明显走低。

  1、企业是吸纳人才的主力。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大,对高新技术人才、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需求将迅速增长。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产值增长在20以上,迅速发展和这一行业要求员工素质高的特点,成为吸收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主要企业单位。加入WTO,外国资本、公司的涌入,需要招聘大批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人才流动会偏向外资企业。

  2、教师职业倍受青睐。

  20xx年我国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上升到3.6,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教学技术的普及,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20xx年全国高校和中小学教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8054元、10194元,成为近十年来工资增幅最大的职业之一。20xx年全国计算机专业师范生有79.35的毕业生到各类学校任教,非师范生从事教育工作的也占到10,38,教师职业越来越热。

  二、计算机专业就业方向

  1、销售或者技术支持方向

  主要跟客户打交道,跟商人没什么区别。技术还会学,但就是点皮毛,用来跟客户"涂龙"用。工作压力大,但是如果业绩好,收入上升得很快。这类人员还是很需要得。本科生原则上就能应付。但这几年招硕士得也越来越多了。

  2、产品开发方向

  主要就是译码。国内所谓作技术主要是指这个。电信行业,金融行业什么都有。还有就是在外企做测试和普通开发。本科生有个2,3千。硕士有个4、 5千。如果进外企,做这行可以给到8千以上。这个需求还是很大的。不过都是廉价劳动力。国企倒反而累一些。外企福利待遇很好。收入稳定,工作压力比起做销售小很多。

  3、研究方向

  这个至少得是硕士毕业。可以留校当老师,或者去微软研究院这样真有作研究,还有就是进中科院计算所或者软件所的。这个总体数量比较小。很多有研究潜质的人去了国外。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8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XX年3月,我系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进驻安徽省芜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二、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高校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例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到XX年,我国需要高级计算机人才6万人,中级计算机人才28万人,初级计算机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于这种现状的认识,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计算机行业“蓝领”人数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业不需要“蓝领”,而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蓝领”、发挥其软件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振兴安徽的一项迫切任务,既懂计算机软件又懂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已成为安徽振兴经济的一大障碍,据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称,我省复合型人才为19、9万人,占技术人才总数的7、4%,与发达国家复合型人才总数40%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行业中持有“双证”在手的大学生就更是少之又少。it产业的振兴势必将拉动并形成我省巨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市场。

  从我们调研情况下,了解到我省在未来3年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仍有100万的人才缺口。而我省本专业的在校生仅为1700多人,远远供应不上这种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本省,培养适合我省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2、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新的员工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而it项目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所以目前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

  3、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也在飞速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在逐年上升。

  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信息建设发展的瓶颈。

  在需求度上,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要一到两名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万以上。由此专家指出,计算机应用是依托it产业迅速发展的“朝阳职业”,人才需求由低端到高端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职业行情将越涨越高。

  4、用人单位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观点

  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在“选择应聘者时优先考虑的前五项因素”一题中,首选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了66.7%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的认同;其次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率达64.3%;第三是“沟通能力”,占36.4%;第四是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占56.6%;“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列第五,支持率53.4%。学习成绩的支持率只有24%,可见企业只是把学习成绩作为应聘者学习能力的参考来考虑的,它们更看重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

  尽管企业招聘时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认为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但素质与经验二者并不矛盾。招聘时考虑的是工作的关联性、有效性及成本最小化,而一旦进入工作角色后,注重的不仅是曾经做过什么,更是以后能做什么,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应对经常变化的客观情况。

  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一个大家都认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易被察觉,也无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评价;而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则可能很大。在对“管理项目时员工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回答中,前5项依次是:

  (1)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不足、经验不足;

  (2)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足;

  (3)职业道德和纪律性不强;

  (4)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

  (5)沟通能力较弱

  有43、7%的项目主管认为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可见,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术问题前面了。

  因此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同时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5、关于复合型和宽口径

  近年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it领域而言,复合型人才是指既具有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又掌握了it专门技术的人才。

  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并且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应当而且能够拓宽专业领域,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实际上,企业对宽口径人才的需求更为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考虑过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中挑选销售人员”一题中,it项目主管给出肯定回答的为100%。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考虑,招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员主要是从事技术性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些人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和个人的个性优势而走上其他工作岗位。在调查中,大部分人力资源主管认为,开设人文或商贸课程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日后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一刀切”,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多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当然,一些基本课程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

  因此我们认为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可能并不现实。但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并不会一直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因此在校期间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学习能力也是要十分重视的。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距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

  (3)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

  (4)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

  (5)外语能力欠缺;

  (6)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

  四、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1、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但客观的分析后,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2、该专业复合型师资缺乏,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该专业既懂技术又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偏离专业培养方向。现有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3、专业实训条件以及软件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是改革开放近20年来,依靠教育经费建立发展起来的。虽然已普遍建立计算机房,但由于种种原因,上网条件、微机组装以及局域网组网实验室等还难于满足要求,也没有实训基地,整体表现出实践教学设施条件不足,特别表现在软件教学资源不足,现有硬件条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4、对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所以衡量职业教育水平的标准,应该是培养的学生能否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许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重招生、轻就业的现象,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缺乏研究,对岗位实际技能的要求把握不够,对就业信息掌握不足,对毕业生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一些院校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9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

  计算机将具备更多的智能成分,它将具有多种感知能力、一定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除了提供自然的输入手段(如语音输入、手写输入)外,让人能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各种交互设备已经出现,虚拟现实技术是这一领域发展的集中体现。今天人们谈到计算机必然地和网络联系起来,一方面孤立的未加入网络的计算机越来越难以见到,另一方面计算机的概念也被网络所扩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Internet在过去如火如荼地发展,其影响之广、普及之快是前所未有的。从没有一种技术能像Internet一样,剧烈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习惯方式。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计算机网络直接或间接地与Internet相连,使之成为一个全球范围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人们可以通过Internet与世界各地的其它用户自由地进行通信,可从Internet中获得各种信息。人们已充分领略到网络的魅力,Internet大大缩小了时空界限,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共享计算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

  为此我对计算机的普及和电脑进入普通家庭的情况进行了社会的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普通市民。通过抽样调查使我的出以下结论:

  1、目前,某地区有39%的家庭拥有电脑,学生中有电脑的占20%,而且还有43.2%的学生和52.8%的家庭打算买电脑。

  2、一般的用户对计算机的价格定位见下表:

  价格定位 所占百分比

  3000元以下 4%

  3000-4000元 12%

  4000-5000元 46%

  5000-6000元 34%

  6000元以上 4%

  可以看出,普通大众的价格定位为5000元左右。

  3、在电脑的适用性、功能、价格这几方面,有40.3%的人更关注价格,有29.8%的人更关注适用性,另外的19.6%的人更关注性能。更有少部分游戏发烧友则只求性能,不限价格高低。

  4、调查显示,有38%的家庭用有的是品牌电脑,62%的家庭拥有的是组装电脑,在未买电脑的家庭中,64%的市民打算购买组装电脑,27%的市民打算买品牌电脑,余下的9%的市民近期还没有买电脑的打算。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电脑已越来越多的进入了平常百姓家,而这其中又以组装电脑为主。

  5、在拥有电脑的家庭中,有孩子的占54%,没有孩子的占46%。而在有孩子的家庭中,有正在上学的孩子的家庭又占到74%。这其中有正在上中学孩子的家庭又占到46%。可以说,又很大一部分家庭实际上是为了孩子才去买的电脑。

  6、在总结市民提出的电脑问题时,我们发现其中常用软件故障占到令人吃惊的79.4%,而这其中又以随意安装垃圾软件为主,占到57.9%,软件的使用不当占27.4%,软件冲突占7%;硬件类的故障占到20.6%,这其中硬件老化占43.7%,物理损伤占38.9%。

  7、在本次的调查中对使用杀毒软件的调查结果见下表:

  杀毒软件品牌 使用率

  国产杀毒软件 79%

  41%

  瑞星杀毒 34%

  金山杀毒 19%

  国外杀毒软件 21%

  卡巴斯基防病毒 24%

  诺顿 63%

  其它 13%

  8、虽然电脑的安全性在用户中的关注中比以前大有提高,然而却并未从思想上将网络,尤其时黑客和一些间谍软件的侵入提高到一个时刻警惕的程度。56%的用户甚至认为安装了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病毒就与自己的电脑绝缘了。只有27%的用户很在意电脑的安全性。有17%的用户更是对电脑的安全毫不在意。

  后 序

  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电脑的普及必将进入我们每一个家庭,我们的生活将与电脑、网络联系在一起,它将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我们进入高科的社会。人们对的电脑的了解也在随着我们生活的需要的提高而在不断提高,对电脑的软件知识的应用也有所增加。有更多的人们对电脑进入生活以是一种习惯,尤其是年轻人和孩子。

  现在,我可以当之无愧的说: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的收获远大于挫折。我也同时锻炼了自己与陌生人接触的机会和胆量!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10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硬件价格每一天都在波动,新的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生产厂商为了吸引消费群体,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活动;许多大学生对计算机各部件功能及整体功能的认知水平还较低,甚至对一些部件根本不了解,这也给个别销售者以可趁之机,利用高价格、低配置欺骗消费者;一些消费者对自己需要用的配置功能不够了解,而买到不需要的高价格高配置的产品,在不久产品更新换代时价格大幅下跌而感觉后悔不已;有些消费者因为不够了解所需商品,而买到比自己需要的配置低的产品,从而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地不便。

  我国的软件产业从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现已成为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主要生力军之一。我国软件业发展主要表现为:软件开发研究已从软件人员独立进行步入到软件开发组协作开发的阶段;软件项目已成为投资大、收益高的系统工程项目。

  软件业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从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因素看:首先,软件人才相对较为丰富,十几年的软件发展历程造就了一大批国内软件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发展着民族软件事业,也成为国外软件本地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其次,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Internet与计算机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政府大力推行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使国内计算机硬件市场高速发展,也造就了潜在的软件市场。国家主导的信息化进程为中国软件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软件需求,成为软件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

  近期,中国软件市场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经过对国内软件市场的追踪研究和分析,对近期软件市场的总体状况和特点分析总结如下:

  首先,软件企业从业务到运作全方位地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软件企业纷纷调整策略,以各种方式向互联网靠拢;其次,市场活动频繁,在年度开始以来,大部分厂商都致力于策划、开展市场推广活动,推行新理念,发布新产品,同时注重开展市场研究活动。

  同时,我们注意到,不仅仅是国外大厂商,国内厂商对市场研究的投入也明显加大;

  第三,与XXXX年同期相比,软件产品的广告和新闻传播投放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操作系统的广告投放量和新闻传播频次,比去年同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主要是Linux与Windows的广告宣传数量猛增所带动;

  第四,软件价格继续走低,软件的低价风潮不断,软件产品的降价行为似乎已经成为厂商使用的常规武器,新上市的产品或者直接定价较低,或者采用各种手段变相降价;

  第五,XXXX年上半年以来,财务及管理类软件签约行为较多,由此可以看出国内企业的信息化脚步正在加快。

  如:开恩签约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ERP二期实施工程,和佳与河南太行振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和佳 ERP将作为河南太行振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CIMS项目的核心产品;南京新中大签约南京奶业和锦州港务集团;浪潮国强集团与山东德棉集团的签约,J.D.Kdwards公司与青岛海信计算机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提供整套ERP系统,恩佳(Scala)的商业管理解决方案公司与武汉NK电缆公司签订协议,等等;第七, Linux的影响和响应者日益增加,虽然目前尚缺乏大规模的应用,但Linux受到了产业界的极大重视,众多的IT厂商对Linux广阔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越来越多的软件厂商积极向Linux方向发展。同时,Iinux的应用也在逐步展开。

  厂商与业界开始把目光投向如何进一步推进Linux的发展策略上来;第八,XXXX年春节前后的一段时间以来,人才流动十分频繁,除去常规性的人才流动因素以外,互联网公司对人才的吸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软件公司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第九,年初的时候,由于学生寒假和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双重作用,是游戏和娱乐类软件的旺季,市场兴隆,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最后,政府对打击盗版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正版软件产品的价格有所降低,消费者的正版意识逐步提高,这些积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弘扬了正版软件的销售和使用打击了盗版行为,但距离盗版现象被彻底杜绝还有很大的差距,盗版现象依然十分猖撅。

  随着世界软件环境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中国软件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

  第一,品牌集中度上升,成为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已经开始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市场进入;

  第二,应用需求成为软件产品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成熟,主流技术将会得到广泛应用,产品技术的差异性减小,以应用需求为核心将成为产品技术发展的重点;

  第三,嵌入式软件成为操作系统市场发展的驱动力,。系统及网络管理软件需求不断升温。随着大型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的不断完 善,如何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系统资源也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需求的重点也将由主机管理、存储管理和网络管理等基础架构管理,转向服务管理和业务优化;

  第四,企业管理软件与电子商务软件市场快速成长。

  我国有XXXX多万家企业 ,信息化建设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此相对应,电子商务建设对软件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中小企业对软件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比重增加,信息安全产品供给结构由局部走向整体。目前我国50%的中小企业还没有配备计算机,仅有XX%的中小企业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建设。XXXX预测 XXXX年中小企业IT应用市场规模将增长XX%。从产品结构看,中小企业IT市场结构也会由硬趋软。最后,服务竞争成为软件市场竞争的关键手段,增值化和e化是软件市场渠道发展的主要方向。

  基于对各软件细分市场的关键成功因素的分析,对中国软件企业竞争优势的评估,以及借鉴其他国家发展软件产业的经验教训,可以考虑分三个阶段发展软件产业。

  第一阶段,重点发展面向国内市场的应用软件、软件服务、嵌入式软件、消费类软件和安全软件。利用庞大的内需应用市场壮大自己的应用软件产业,不但是软件产业迅速发展的捷径,也是软件产业支持国家其他经济领域信息化的重要任务。当然,发展应用软件需要在成熟先进的平台软件之上进行,否则将面临阻碍应用软件技术产业化的一系列问题:稳定性、售后服务、兼容性等。鉴于此原因,如何在此阶段与跨国公司,特别是专于开发操作系统的公司共同合作,形成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即成为了重要课题。我国的一些软件企业在这些方面走得比较快,例如深圳金碟在制造业信息化中与微软操作系统的合作使得其企业资源管理(ERP)软件迅速地形成了中国自主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产品;这些合作模式值得其他软件企业借鉴。

  第二阶段,重点发展出口型软件服务,尤其是软件外包出口业务。经过第一阶段的实践、发展和积累,中国软件企业的基本技能应能得到提高和完善,它们将具备较高水准的软件架构设计能力和软件项目管理能力;同时也培养出大批有实战经验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从而大大增强在软件服务的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中国应在第二阶段发展包括软件外包出口业务在内的出口型软件服务。当然,此类业务的发展将面临来自于印度的严峻的挑战;这里不但有人才质量的挑战,还有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只有知识产权真正能够得到有效的执法才能使我国的软件企业赢得来自国外的外包订单。

  第三阶段,发展系统软件、办公类软件和软件开发工具,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竞争。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发展,中国的软件企业将掌握领先的技术能力和世界一流的管理能力,在第三阶段全方位地进入国际市场。

  总体来看,中国的软件业发展空间很大,市场发展前景很乐观。政府在改善软件企业发展环境方面又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为大力支持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我国将对科技创新项目和企业赋予更多的财税优惠,其中包括考虑对软件产品的增值税从17%降至6%,有些产品更可实行零增值税制度。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软件企业尽快度过成长期,发展壮大起来,走向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由政策对软件产业特别是国内软件企业的大力扶持也可以看出,政府将软件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决心正在一步步落实。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11

  为了研究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厦门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网络德育专题调研组”。调研组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399名中学生(初中占34.1%,高中占65.9%)、222名中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为识字不多、小学初中、高中以上的分别占4.1%、40.3%、55.2%)、257名中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还通过社区走访、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分别召开了中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4次座谈会。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市中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2.1%,其中有24.5%的中学生是互联网上的常客。75.8%的中学生每月上网的总时间在10小时之内,而6.8%的“网虫”则超过了30小时。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9%的中学生表示平时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够上网,21.3%的中学生上网时间并不固定;35.5%的中学生能自我约束在每次1小时内,24%的中学生每次要在网上滞留3小时以上,24.5%的中学生则不固定。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26.7%的教师具有3年以上的上网经历,64.4%的教师则是近一两年内才融入网络的大潮;在上网的教师中,30%表示经常上网,9.1%每天上网;51.9%每次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同时,还有55.7%的教师坦陈自己很少上网,有近10%的教师称从不“触网”。

  2.家里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

  过去,我们对于中学生在上网方面的行为规范教育主要针对学校、网吧等公共场所。调查表明,家里才是中学生们上网的最主要场所,应当是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按照上网的时间和次数的多少,对学校、网吧、家里进行排序”一项上,68.2%的中学生首先选择“在家里上网”,远高于首先选择“在学校上网”(28.2%)和首先选择“在网吧上网”(5.8%)。

  同时,中学生也是网吧的常客。调查显示,34.4%的中学生到网吧上过网。一些网吧经营者承认,附近学校的中学生是他们的主要客源。78.3%的中学生反映,网吧管理员从不查验自己的身份,穿着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进去;有的中学生反映,穿校服的会被安排到较偏僻的角落。去年以来,关于“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新规定实施后,情况已大为改善。

  3.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近年来,厦门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推出全市统一的教育宽带网,各校也纷纷加快了校园网的建设。然而,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其中十分不满意的占40.6%)。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17.9%的家长强烈呼吁校方能提供和改善在校上网的条件,43.1%的家长提出学校要在加强中学生网络知识和能力上发挥作用。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12

  工作难“求”——应届大学毕业生必要的人生历练

  对于20xx年的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生来讲,在经历了20xx年10-12月的招聘高峰期和20xx年2-4月的小高峰期后,现在已经进入尾声,基本尘埃落定,终于可以对就业状况来一个盘点了。

  距正式离校只有不到两个月了,计算机专业的应届大学生就业已经进入了尾声,可以对就业状况来一个盘点了。为此,记者选取了北京、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山东等地的50所高校,通过本报调研中心对187名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生进行了问卷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我们发现,今年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从找工作的难易程度、薪资水平、考研的人数和动机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分层现象:好的好,坏的坏。

  另外,我们从中也发现,在整个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们大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理性,如在其择业标准的选择,对求职现状的认知,以及对就业难原因的分析等,都蕴涵着较高的合理性成分。

  并不都是香饽饽

  同样的专业,同样是在今年找工作,计算机专业并不是在所有的高校都是香饽饽。

  已经保送本校研究生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严斌和尹玉冰告诉记者,在清华,真正找工作的只有30人左右,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6。清华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有180人左右,30个国防生,保送研究生的有70-80人,还有10来个到香港读研,20来个出国的,剩下的才是找工作的。“找工作的大部分是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两位清华的高材生异口同声告诉记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情况也差不多,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状况也相当好。显然,像清华、北航等名校的计算机专业是全国顶尖的,其毕业生多数选择继续深造,少数去找工作是正常的。

  而像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大学等重点理工科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在当地的就业形势也是一片大好,就业率在95%以上。西北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工程专业大四学生边广志就表示:“我们班上70多人,基本都找到工作了。”

  在那些学校名气不差,但计算机专业却一般的院校中,还有少数人找不到工作,就业率在70%左右。像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马金红就告诉记者,他们班有26人,目前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有4人。而另一个班也是26人,没找到工作的还有8人。

  比他们更惨的是一些在二类本科、甚至是三类本科院校就读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专业在学校内本就没有地位,一拉到人才市场来竞争就更没有优势了。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赵志同介绍了他们就业的状况:他们专业共两个班,103人,到目前为止签约的仅占30%左右,而且其中有十几个人的工作是跟计算机无关的。“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就预期工作不好找。20xx年学校统计我们专业的就业率是30-40%,就说明了就业形式不好。我们很多同学最后找到的工作大部分是跟计算机没有什么关系的,这也是我们找工作处处碰壁后没有办法的选择。”赵志同说。

  薪酬普遍在2000-4000元/月之间

  谈到找工作,所有人最关注的就是薪水问题。据我们调查,从整体来看,2000-4000元/月代表了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平均薪酬水平。当然工资高低还跟就业单位的实力、就业地域和学校名气等有着比较大的关系。

  清华、北航等名校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要比上述提到的水平高1000元/月左右,不过也跑不出这个区间。“我们班找工作的同学到非IT公司去的,工资只有4000元/月左右;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IT公司的基本都有6000-7000元/月,最高的是Google给出的9000元/月。”尹玉冰说。

  北航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很多都去了银行的IT部门,如中行、招商银行等,工资水平在3000-5500元/月之间。最高的是华为公司给出的5500元/月(4500元+生活补助1000元),最低的也有3000元/月。

  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大学等第二梯队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薪酬也许真正代表了目前的总体水平。在西安就业的大多是2000-3000元/月之间,男女差别不大,最高薪水是腾讯给出的年薪7万元。华南理工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普遍都能拿到4000元左右的月薪。而中南民族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普遍拿到的工资是2000-3000元/月,能签到深圳等发达地区的工资都在3000-4000元/月,好的能达到4000-6000元/月。

  留在山东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就没那么幸运了。“整个山东省做软件的基本是1500元左右的月工资,在青岛、济南、泰安的都是。我们班一半找到工作的同学工资都在1500元/月以下。”山东科技大学徐银增跟记者透露自己的月工资水平在1000-2000元之间,接着补充了上面一句。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平均月工资尚属高薪水平。同时,调查也显示,大学生们对薪资水平的分析表现出了高度的理性,去年乃至前些年理想起薪与签约工资存在较大差距的现象已经极少了。

  “低于3000元/月就没有人签了。”北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牛红婷告诉记者,“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大部分预期是月薪4000元,因为到单位后还要扣三险和税金,最后也就只剩下3000多元了。”

  身处南方的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对薪水的预期要低一些。“我们找工作前参考过上一届的情况,他们的平均薪酬是3000-3500元/月;所以我预期的薪水至少是3000元/月以上才可以接受。”潘晓炜说。“我开始找工作的时候预期工资是2500元左右(在成都)。”而赵志同本身签了黑龙江武警总队,月工资水平是3000元左右,算是找得相当好的了。

  考研仍是大势所趋

  千军万马争读研——一方面是教育水平提升、本科教育大众化的体现,一方面也被视为许多毕业生逃避就业压力的表现。那么,应届大学毕业生是怎样看待读研的,选择这条路的有多少,成功的又有多少呢?

  在清华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中,保送研究生的加上到香港读研以及出国深造的,深造率为60%以上。当然,出国深造的机遇与学校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一个班40人,有3个保研的,5个考上外校研究生的,继续深造率为2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数字仅为最终实际深造的人数,对于选择考研但并没有成功的人数,我们难以统计。

  当问到为什么清华那么多学生要去读研时,严斌告诉记者:“我觉得现在本科生很难找到好工作,即便找到,做的也是体力活。我的计划是在清华读完硕士——出国读博士——海归,这样要比直接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强很多。”

  “我们学校研究生就业要比本科生好不少,现在像IBM、微软等大公司都指名要研究生而不要本科生。因此本科生相对来讲找工作要受到很多限制,就业面不如研究生。”牛红婷也道破了自己读研究生的“天机”:“这也是有道理的,本科生都是打基础,基本没有什么机会去跟项目,而我自从保送研究生后就到实验室跟师兄做实验、跟项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肯定会增强不少。”据了解,腾讯、Google给名校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的薪水分别是10万元/年、15万元/年,比本科生要高出不少。

  潘晓炜则认为考研后可能在知识、经验上增加更多,“同时我们学校近几年都是研究生的总体就业形式比本科生好,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考研仍被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视为“改变命运”的又一次机会。

  非名校学生找工作易遭遇不公

  相对名校的强势,很多普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少不公平对待。据调查,很多IT公司的工资等级分重点和非重点院校,重点院校毕业生月薪要比普通院校毕业生高几百至一千元不等。

  马金红和其他同学就参加了深圳一家公司在武汉的招聘会,并顺利通过了笔试,没想到在面试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信息:这家公司给他们的是大专生的待遇,比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的毕业生要少近千元。“不过后来还是有同学签了,现在工作不好找。”马金红无奈地说。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13

  通过前面2月12日到2月17日6天的实践,使我具备了一些装机的基本技能,了解了计算机内部各部件及如何装机等方面的内容。技术员们决定利用2月18日和19日开展两次计算机技术义务咨询活动。为了保证这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我进行详细的安排策划,与实践单位、赞助商进行了统一的协商,对场地进行了申请。同时,我和他们夜以继日拟出了十多种不同的配机方案、知识问卷调查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计算机发展史等与计算机有关的内容。经过大家共同不懈的努力,各项准备活动终于在7月17日临晨2点完成。

  2月18日上午,阳光灿烂,春风和煦,蓝天白云下的上海更加漂亮。但大家们却一点都没有留意周围的景色,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今天的义务活动搞成功,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尽量多的传授给市民,为市民尽量多的排忧解难。上午9:30我的义务咨询活动正式开始,广大市民向我提了很多问题,我不辞辛劳,耐心地一一解答,甚至派人到群众加中解决他们的问题。很多市民对我的配机方案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他们不断地询问配置单上各部件性能、价格、兼容性等方面的问题。对我给出的常用故障检测及其解决办法也作了较高的评价。咨询活动圆满结束。2月19日,该活动在火车站再次成功举办,并且收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本次社会调查穿插在我的计算机义务咨询活动之中,调查对象主要为上海市民。通过抽样调查使我的出以下结论:

  1、目前,上海市30%的家庭拥有电脑,学生中有电脑的占38.2%,而且还有30.9%的学生打算买电脑。而且由于我对计算机神秘感的消失,对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进一步熟悉,我越来越倾向于DIY。

  2、一般的用户对计算机的价格定位在5000元左右,但是在学生群体中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学生买电脑主要是用来打游戏、上网等,而真正用来学习的不到30%。

  3、在电脑的适用性、功能、价格这几方面,有50.6%的人更关注价格,有29.8%的人更关注适用性,另外的19.6%的人更关注性能。

  4、在调查中,很多消费者还表现出了对商家的极大不信任。所以我呼吁商家能够全力关注自己所售产品的性能,为了消费者也是为了自己。

  5、咨询活动中先后有十多名群众前来请我诊断他们的电脑故障,我发现他们中有80%以上的使用的是联想品牌机。

  岁月的流逝印证着我的不屈与骄傲。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我忍受了众多不理解的目光和长时间的工作,见识了JS(奸商)们的伪善面孔和狡诈手段,接受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这次实践让我真正深刻理解了宝剑锋从磨砺出,腊梅香自苦寒来的深意。现在,我可以当之无愧的说: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的收获远大于挫折。

  现在想想,其实真真正正在牧人书店这里打工的天数也才三天而已。很短的一个时间段。而对于我来说,这三天也的确是一个生涯,一个令我感慨万千的成长生涯。

  说实话,当通过面试接到工作通知的那一阵,我就对自己打了退堂鼓,因为店长向我说明了工作规则:每天早上要八点钟准时到书店上班,更令我难以接受的是,我发觉我的工作是如此的简单和无聊大清早第一件事就是拖地,清洁书柜,然后便到处走走看看把被错误摆放位置的书摆回正确的书柜。此外店长还规定了三不许:不许坐下休息,不许喧哗玩闹,不许脱下工作服。

  八点钟上班就意味着我要七点钟左右就起床,这对于放假在家一直习惯睡觉睡到自然醒的我来说,的确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每天早上,三个闹钟在床铺的不同方位同时响的威力好不容易把我从睡梦中揪了出来,洗刷完吃完饭在出家门的那一阵我看着外边阴冷的天气犹豫了好大一会儿,最后终于咬咬牙踏出了家门。那个时候我才深刻地体会到广大的劳动人民地多么的伟大。

  书店的工作的确很简单,简单得让我感到有点大材小用,脑海中闪现的都是李白,王勃,陈子昂等等等怀才不遇的天才的身影然而当我真正进入书店工作的时候,我才发觉自己的想法错了。当我拿着一本被读者错误放置了位置的书要将它放回原位置时,我一下子手足无措了这么诺大的一个书店,这么多楼层,这么多书我怎么才能找到原先摆放这本书的'位置啊当读者问到我什么什么书书店有没有卖放在哪个地方时,我通常也是一片茫然还好,有书店的那些熟练的店员可以帮我解决这些尴尬的问题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由衷地崇拜他们,他们可以迅速地找到书本的原先摆放位置,他们可以准确无误地回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记得有一次一个妈妈级的妇女走过来用普通话问我你们这里有没有卖透明胶纸,我抱歉地跟她说了声不好意思我不是很清楚,你问一下店长。然后她走过去问了店长同样的问题,却是用潮汕话问的。换而言之,她把我当外省仔了。当时我汗啊一再地审视自己穿的那件红色的工作服哪个地方像外省仔 了。

  说到工作服,不得不谈一下。之前我跟朋友聊到说我来牧人书店工作得穿工作服哦。然后她当天下午就专程跑来书店看我,哦不,看我穿的工作服。看完后她在那里笑个不停,说不就一块抹布嘛。当时她差点被我掐死。不过话说回来,我起先真的不是很喜欢我的这件工作服,工作期间必须穿着工作服,这的确是一项我觉得比较苛刻的要求。书店的所谓的工作服其实是套上一件类似肚兜的大红色的布。但正如书店的经理教导我佯装的,进一个单位,就要遵守那个单位的规章制度。书店要求员工必须穿工作服,作为其中的一员,自然必须遵守。于是我试着去喜欢它。后来我发现我真的喜欢上我的这件红艳艳的工作服了。—— 这让我懂得了,接受不能改变的。不久你会发现,其实,不能改变的,也未曾不美。

  工作期间不许坐下休息,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很恐怖的规定。我记得第一天站了整整了八个小时后我整个人都垮了,腰酸背痛脚酸啊一天下来最美的时刻就是吃午饭和晚餐的时候。累了,饿了,脚酸了,终于可以吃饭了,我第一次发现,原来米饭是如此的香甜。

  工作真的是很辛苦很累,可以乐观地说是一次良好的减肥活动。然而我得到的还不止是减肥这么大的好处,更重要的是我交了许多许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许多,学到了真诚,学到了认真,学到了团结,学到了

  记得是哪个哲人还是我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的确,如果没有参加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我想我是永远都不懂得什么是工作的辛苦,快乐,不懂得什么是社会。

  大书店,就是一个小社会。小书店,就是一项大学问。

  我想我会珍藏我的这三天社会实践经历的。它让我学会了做不简单,不平凡的自我。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14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使之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因此,职业教育应结合市场经济突出实践性教学及技能训练,强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本位的指导思想。高职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在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现在社会上各行各业和计算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计算机的普及使每个人都必须要会对计算机进行操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研究如何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适应社会各个层次的需要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现状

  1.由于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教学条件好的中学或城市中学中,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而在教学条件较差的中学或农村中学中,学生很少能接触计算机,两极分化严重。如果用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学,往往出现水平高的学生不想学,而水平低的学生却学不懂的情况。

  2.高职院校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一般要求通过省计算机一级考试,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教师为了通过考试而教的现象很普遍,把技能教学变成了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3.缺乏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是多样的,但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却很单一,结合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后续课程开设不足,不能适应学生将来在工作中对专业计算机能力的要求。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

  在课程建设中,应该考虑两方面的特点:

  一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特点;

  二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

  对于高职来说,有其不同于本科的特点:

  一是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二是教学时数相对较少;

  三是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制定了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其核心是强调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培养动手能力。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

  1.计算机基础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

  2.改革教学内容,使之适应计算机应用的现状;

  3.改革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

  4.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5.结合多年教改经验,为适应新的形势,教改突破口选择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上。

  三、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建议

  1.强化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体系,优化1+X组合。

  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其中,可以将Windows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从课堂教学中分离出来,组成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内容。

  计算机基础教学既不同于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要求,又不同于职业技能培训。在学校统一制定的整体目标框架内,各个专业应根据专业要求选择X,即程序设计语言或计算机应用的类别和内容。

  2.改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求知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中需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直观清晰的教学课件,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理解。

  3.精心组织实践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系列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的科学管理、精心组织,计算机基础部将组织教师编写一套实用的系列实践教学教材。

  4.加强网络实验教学管理。

  开放网络实验教学,加强对网络实验的教学管理。在全校创建网络化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网络化教学平台,在校园网上开放能供学生自学的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

  5.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办法。

  开发稳定而完善的网上考试系统,创建课程试题数据库,实现网络考试和计算机自动化阅卷。

  6.加大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开放力度。

  认真做好实验室开放的安排、组织和指导工作,辅导员要主动关心、组织好学生课外上机。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改革。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目标,科学地组织教学,不断地转换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采取精讲多练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15

  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市场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技术。并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一直是热门专业,在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计算机能力培养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大专院校的学生在将来社会中的竞争势必要面对与本科以上院校学生抗衡的局面。所以为了更好在社会中生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其中计算机技能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社会竞争要素。但是现在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及时的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社会市场的需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一、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与社会市场环境的脱节

  现阶段很多大专院校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盲目性,计算机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使得大专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与社会市场就业发展的整体方向不相适应。尤其现在的社会是市场环境是以技术导向性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结构形式。各院校必须与相关企业保持高度的联系,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是从目前的大专计算机教育现状来看,计算机教学主要集中在理论的层面,学生没有在社会企业中实践锻炼的机会,对学生今后的就业竞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计算机教学与实际应用不一致

  大专院校的学生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本身就处于弱势,但是很多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依然没有较高的自我技能发展意识。其次,大专院校的教师普遍认为大专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技术操作引导,所以计算机教学的知识技能主要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缺乏实际的操作技能。但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要具有专业技术操作能力,最后,就是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依然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没有进行计算机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复合社会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大专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

  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是否在动教学实践中得到巩固,更要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要考虑到学生知识领域的拓展,培养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既要关注学生当下的发展情况,还要进行对学生未来就业发展的一个科學性评估,保证计算机教学的实践过程能够以专业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助作用。其次,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加强对计算机技术技能的重视,促使其认识到在社会市场环境中,计算机技术水平对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性。

  (二)改革教学的方式

  大专生在高中阶段的时候,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所以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很多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但是也有很多学生是在进入大专院校才真正开始接触计算机知识技能。所以院校要针对入校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的不同采取分层式教学,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在同水平学习环境中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能够计算机知识能力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自信。并且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提高大专计算机教学的效果。

  (三)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

  大专院校的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所以大专院校应该积极争取与社会企业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初步了解社会就业环境,并且将学到的计算机知识技能有效的应用到实习实践中,不但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巩固,最重要的意义是为学生今后在社会就业市场中保持一定的竞争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可以形成一种院企人才输出的机制,例如,在实习的过程中,企业在院校实习生中发现具有高水平技术能力的学生,可以与其签订合同,在该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可以为社会企业提供人才保障,还能有效的提高大专院校的就业率。

  (四)改革考核的方式

  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所以在大专院校的计算机教育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上机操作能力,计算机考核的方式也应该从传统的理论笔试方式向理论与上机操作结合的方式转变。并且笔试的内容的要与实际上机操作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保证在学生能够学会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理论的能力。在计算机考核中要将教师、学生和计算机构建成相互促进和依存的整体,有效的提高大专院校计算机教育的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促使大专院校学生能够尽早的适应社会环境。大专院校要高度重视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改革计算机教学的方式,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改革考核的方式,促使学生认识到在社会市场环境中计算机技术水平对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有效的提高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效率。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16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电大学生在远程自主学习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学习和应用伤病的病态表现,并分析病症出现的原因,旨在提高电大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更好地为自主学习服务。

  计算机技术的疾速开展,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期,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中心和胜利的关键。近几年的教学理论标明,应用和推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于进步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概论

  此种技术指的是运用计算机来对多媒体信息(图形、图像、音频、文本和视频)停止综合处置,涵盖了将很多信息之间构成逻辑上的衔接,继而构成具备交互性系统。多媒体教学的含义指的是将教学过程和计算机技术有机地分离在一同的教学方式。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多样性以及交互性等诸多特性,所以,在教学方式、教学手腕、教学效果方面,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有着质的飞跃。

  二、在电大开放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有利之处

  在电大这样一个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中,由于学生在学习根底方面不完整相同,所以,在恰当的时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必要的,这样可凭仗“图、文、声、像”的形象详细化特性,对教学的文体化情形停止模仿和发明,把本来很难描绘的教学内容停止了明晰化、详细化的表现,这样学生在思想方面就比拟活泼,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对学生在学习方面发挥主动性有很大作用。这样就能够对教学过程停止优化,进步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以下是若干优点:

  (一)缓解电大开放教育学时紧缩和课本内容丰厚之间的矛盾

  现代科技快速开展使得课程的内容也被疾速更新,且越来越快,不过,与此同时,在电大的开放教育教学形式中,为了表现“教员面授辅导为辅,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在电大课程有关的施行细则中,曾经提出了紧缩教学学时的请求,计算机教学就在很大水平上高效地处理了这二者的矛盾。

  (1)教员仅仅操作鼠标,就能够不再大量板书、对实物投影仪、录音机、挂图等轮番运用,缩短了时间,极大地增家了所输出的信息量。

  (2)经过综合运用各类媒体和资源,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把单调无味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情形融合的、绘声绘色的、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辅助教学课件,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依赖每一种觉得吸收和控制学问,继而在短暂的面授过程中加深对学问的进一步了解。

  (3)学生能够应用闲暇时间加深对学问的控制水平。教员也能够把上课要用的课件在网上停止发布,学生能够随时阅读和下载有关材料。

  (二)在很大水平上激起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味

  兴味成为了是入门的导游以及学生学习的感情根底。兴味也是学生加强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明性的宏大肉体动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可以让电大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愈加富有启示性、真实性,也比拟生动有趣、生动自然,传统上比拟单调的教学形式就可以基本上得到改动,学生的思想也能够活泼起来,学生的学习兴味也得到了。这也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针对不同的学生,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富于“个性化”的教学环境。

  计算机多媒体在技术方面的交互性被充沛发挥出来,这在教员的教学方面有着详细的表现。学生能够依照本人的学习需求选择多媒体计算机所给出的信息,能够让学生考虑学习中的问题以及强化记忆,诱导他们去发现错误。这样以来,教学的系统性、条理性、标准性得到了保证,学生也有了灵敏性、自主性和多样性。

  针对学生的“个性”及学生的反应信息,教员也能够分离原有的教学经历,修正或本人设计一局部小课件,这样教学也有了更大的特征,顺应性更强。另外,在课余时间师生也还可能够聊天或经过E—mail等方式讨论问题,停止在线答疑。学生也可以依照“个性化”的特性,学到应有的学问和技术。

  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缺乏与倡议

  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形式相比,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在运用多媒体停止教育教学活动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表现,这样能够让学生开展智能。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

  (一)计算机多媒体成了名不虚传的花架子

  局部教师仅仅片面地对待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方面,不论能否有必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或者授课内容能否合适讲授,这些教师都要运用多媒体停止授课。但是,他们所应用的课件仅仅是PPT这类最简单的文件,他们仅仅将将课本上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在课堂上,这些教师就成为了播音员。此种比拟简单的课件不只未能激起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热情,还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效应。所以,教员必需精心设计制造多媒体课件,力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因而,教员必需要尽力学好计算机技术、教育心理学,应用好计算机技术,以进步多媒体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不能取代传统教学

  教员除了口头解说,还可凭仗上课发问和眼神交流等诸多方式和学生停止沟通和交流,这也是传统教学的有利之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实践状况进一步地理解,对讲课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确保正常的教学活动。假如过度运用多媒体课件,长期下去教员于学生间就缺乏了互动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员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就难以得到发挥。在学习时,天天面对着计算机,缺乏最根本的情感交流,假如长期持续下去,这样肯定会形成“师生”、和“生生”间缺乏最根本的情感交流。所以,应该把多媒体的和传统的教学办法分离起来,到达最优化的组合,这样才会有比拟好的教学效果和较高的教学效率。

  (三)舍本逐末、喧宾夺主

  运用多媒体课件停止教育教学活动也可能形成学生仅仅被吸收到这种新奇的课堂教学方式方面,而疏忽和遗忘了本人真正应该控制的东西,很容易形成喧宾夺主和舍本逐末的状况,教学效果不可思议。

  四、小结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电大开放教育教学中提供了愈加宽广的空间, 在一定水平上它对传统的教学形式停止了更新。在电大开放教育教学中, 我们应以人为本、扬长避短、充沛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这样能够最大水平上地进步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另一方面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识、能够将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高级人才,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专业的认识,加强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指导,从而策划出我们当前及未来几年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发展设想、专业规模和相关建设,最近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询调查了在外实习的学生、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请教了校内、外有关的专家、老师,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情况如下:

  一、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大背景

  1、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

  一是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上看。信息化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国家安全的全局,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一个企事业单位的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势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方面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代码编写、数据录入、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等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尽可能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在具体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要强。我们高职高专学校基本属于这一类人才的专门培养。

  可见,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必然要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信息化的进程密切关联。我们有必要经常关注着行业政策变化和市场经济发展所导致的人才需求的走向。

  2、“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新的产品不断涌现。近年来,广告行业持续升温,艺术设计专业渐已成为新兴的热门行业,综合能力强的专业设计人才偏少。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广告策划、产品包装等装潢设计,设计人才是一个行业的智囊和喉舌。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广告公司、印刷制版公司、设计室、报社、图书出版行业、影楼、喷绘制图公司、电子出版社等相关领域的工作,也可从事IT行业中美术设计、页面开发制作、界面设计、电子商务等当今流行行业的工作。因此,如何抓住机遇,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成为目前职业技术学校图形图像方向平面设计专业的当务之急。

  3、对口升学是国家从高校招生计划中选择部分专业,拿出专门指标,对希望继续深造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对口专业的高考,为优秀的中等职业类学生提供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对口高考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和相应专业基础课程。

  优势:参加对口升学学习可以说是上了双保险

  一是对口高考是职校学生之间的竞争,既降低了难度,又能发挥各自的长处,相对普通高考,考上大学的概率高,可以满足同学们学习深造的理想。

  二是即使考不上大学的同学可以拿到所学专业的中专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学到一手非常实用的技术,学校将以中专毕业生的身份,推荐学生顺利就业。

  特点:学生在技校学什么专业,就参加该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对口升学考试,被高校录取后,继续在这个专业学习、深造。

  对口升学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重要形式。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学生多种需求,为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提供多种机会和选择,为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构建职业学校学生成长的立交桥。

  二、用人单位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素养和职业素养的观点

  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中职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

  用人单位很注意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企业把学习成绩只是作为应聘者学习能力的参考来衡量和把握的,他们更看重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有没有。

  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一个大家都认为很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1.健康素质

  就业是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是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健康素质包含两个方面,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成长期,就业 又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刻,及时予以积极的心理引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培养和谐心态,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具有强烈的合群心理需求,人际交往易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态,保持身心健康。

  2.信心与能力

  信心代表着一个人在事业中的精神状态和把握工作的热忱,以及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认知。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都要相信自己。能力的培养是和真正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经验密不可分的,只有充实自己,才能赢在各个起跑点上。

  3.实践能力

  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人的认识的升华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能力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此首先需要强化参与意识,要积极参加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使自己在活动中经受锻炼,要重视实践参与的过程,而不要过分计较实践参与的结果;其次要强化创新意识,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学生要勇于解放思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敢于打破常规,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上下苦功;再次培养竞争意识和挑战意识,不怕失败,不怕挫折,永不言败,经受各种磨练和考验,使自己百炼成钢,成为一名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最后要强化精品意识,无论参加什么实践活动,都要精益求精,善始善终,扮演成功的角色,力求做到不干则已,干则一定干好干出名堂来。

  三、用人单位、毕业生对学校培养环节的意见

  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文化基础课扮演着双重的角色。一方面,文化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教学,为专业课教学培养必备的工作文档写作能力、工程计算能力、专业英语词汇应用能力等;另一方面文化基础课还担负着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任务,以及将学生塑造成为合格“社会人”所必须的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及人格,品德培养的历史使命。因此,对于文化基础课程,我们不仅应强调其功能性、实用性,更应重视和发掘其内在的人文价值。 在具体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打破文化基础课旧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框架,根据文化基础课的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重新组织教材及教学内容,采用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语文课安排一些应用文写作单元,让学生学会常见工作文档的写作,如请假条、申请报告、工作计划总结、项目规划书、合同、协议书等;

  安排一些中外名著欣赏课,提供一些课外阅读书目,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安排一些普通话训练课程,组织形式多样的演讲比赛、辩论会、诗歌朗诵会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课主要针对本专业教学和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数学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英语课主要安排一些科普和专业领域英文文章的阅读课,要求学生掌握本领域常见专业词汇的应用,安排大比例的英语听说训练课,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情境会话及参加英语角、英语朗诵比赛等课外活动。体育课应组织学生进行日常化的体能训练,多组织一些课外竞技比赛。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会,以讲故事的形式,列举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来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德育课应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社交礼仪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另一重要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一般社交礼节、礼貌用语的运用。培养学生自我形象设计和气质塑造的意识,传授语言、行为举止、服饰、化妆等一般形象包装的理论、技法,了解求职的途径和技巧。重点强调社交中的人格魅力和道德行为准则的重要性以及社会交往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德育课及社交礼仪课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情境,例如模拟法庭、招聘会现场等,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从中得到感性教育。

  2、关于课程配置与师资队伍

  企业和毕业生对目前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些看法,各知识块配比不够合理;教材普遍偏旧;而且学生学得也不够扎实。

  毕业生们普遍认为,计算机的技术变化很快,课程也需要跟上发展的步伐,应该不断吸收新东西,最好能把专业理论与当前的最新技术结合起来。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这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共识。

  3、改革考核方式

  毕业生们普遍反映,闭卷考试有很多缺陷,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理解、掌握、应用知识的实际情况,所以不应拘泥于这一种形式,针对计算机专业特点,需要对考核内容和形式作适当调整,形成多样化的考评办法。比如:减少闭卷考试的科目,安排具体实践项目,结合平时组织的小讨论、小论文,做项目、写方案报告,以论文考核为主,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又能使学生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多地可以通过课程的实习和成果来考核,鼓励在实习、实验中学到本领、技能,理论成绩所占比例是不是可以缩小到总成绩的50%以下。减少必修课比例,鼓励学生选择选修课程,选择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同样可以获得学分。总之,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而不只是为书本知识打分。考核的最终目的应该由重点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转变为考核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改革的推进,必然会使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同时要求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也要有进一步的提高。

  4、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仍处于应试教育模式中,要考很多基础理论课程,而实践课程少,动手能力不强,致使毕业后竞争力较差。有的用人单位还反映,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好的行业工作习惯。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缺乏有效的、足量的实践环节,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共同反映。他们建议,学校可采用一些有效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大赛等社会性活动,让学生在假期里能参与一些具体项目的实践。积极稳妥地与IT企业进行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互惠互利。学生应该在校期间就安排去对口的专业公司实习,帮助自己理清思路、认清并发挥自身优势,为今后顺利地进行工作定位做好铺垫。加强沟通协作能力,应当策划并鼓励学生组成团队进行实践活动,尽量增加集体提交的作业,培养学生沟通技巧,锻炼相互协作能力。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篇18

  一、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了解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对专业技能、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建议和需求,以便进行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重构,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决定专业的定位、规模、层次、发展、设备投入和师资建设,重新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将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成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并带动相关专业课程的同步改革与发展。

  二、调研的主要内容

  1、了解企业对学生就业的需求,对往届学生的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评价,企业对计算机应用专业职业技能的要求、工作范围和岗位的业务要求等。

  2、了解企业生产情况、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生产与管理岗位职责、员工待遇情况。

  3、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建议。

  4、了解企业员工的能力情况,联合开展企业员工培训的可能性和相关事宜。

  三、主要调研方法

  1、拟定调研内容和提纲,提前与企业进行联系,确定调研时间和内容。

  2、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交流,请他们就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提出意见和好的建议。

  3、参观考察企业生产现场,了解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工作的作品和要求。

  4、与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实习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体会和建议。

  5、设计相关课程内容、培训等需求调查表,请企业相关人员如实填写。

  四、计算机行业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的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五、职业工作岗位情况

  经调研发现,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网络维护,计算机相关产品的销售等工作。这些岗位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IT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随着部分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迫切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然而,该专业应用型技能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处于严重紧缺的状态,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六、专业定位及发展方向

  调研发现,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很受企业青睐,适应的工作岗位类型也很广,主要有网站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员、系统维护、系统管理、计算机产品营销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平面设计、网管等。

  调查信息表明:企业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除此之外,被企业提到频率较多的还有实习经验、吃苦耐劳精神等。

  调查中还发现:大中小型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不尽相同。大中型企业实力雄厚,

  技术人才比较充裕,对技术岗位的划分较细,对人才的业务要求较专一;而小型企业由于人才数量不足,对招聘人才的业务要求较高,希望招聘到知识面宽、操作技能强、适应职业变迁和产品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七、师资建设

  1、加强计算机应用专业及相关技术师资的配备,提高技术力量,使专业教师尽快适应及熟练运用实训设备,以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专业教学要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要求,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人格素养和创新意识,变模式化教学为动态教学,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促进自身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出学生内在的潜力。

  2、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考察及培训,不断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做到培训内容方式以就业为导向,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师资建设。

  八、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依据,是办学主体与受教育者联系并开展交流活动的载体,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及教育活动的组织手段和方法。目前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仍然不能彰显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课程内容不能适应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学过程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因此结合学生就业地区计算机产业群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应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我们初步建议建立办公软件应用模块、组装与维护维修模块、计算机网络构建与维护模块、计算机平面设计与制作模块。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模板12-16

计算机专业就业的调查报告06-20

计算机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01-24

计算机教育实习调查报告01-27

计算机市场调查报告12-31

专业实习调查报告03-01

旅游专业调查报告02-12

毛概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计算机专业毕业就业01-03

计算机专业简历模板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