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基础教育报告

时间:2023-01-12 18:08:26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基础教育报告15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基础教育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础教育报告15篇

基础教育报告1

  在深化基础教育的今天,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就起存在的现状和矛盾,仍具迫切性和严重性。要推行全面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取得中国教育事业的全面性胜利,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弱势亟待提高和改善。那么,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存状态和矛盾有哪些呢?如何结合实际,找到符合实际而科学的解决方案呢?

  一、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基本矛盾。

  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推行,很大程度是依赖于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府对其投入等综合因素。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社会形态.文化底蕴无不影响和左右着基础教育改革。其实施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如下:

  1、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投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逐年攀升,西部自身通过政策改革.吸收外资.宏观调控等一系列符合西部自身实际的改革,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政府对于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都得到改善。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捉襟见肘。就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西部农村经济仍处于被带动.相对落后的状态,由此对于基础教育的投资意识和比重相对疲软。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校园环境.教学设备等已经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需求,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课程的深刻理解.思维的发散.创新能力的提高。而西部农村地区往往关心的是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如何,物质文明建设是否有提高,却忽视了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潜作用。这样就导致了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

  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思路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处地区的社会文化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社会风俗和文化底蕴中存在的一些东西很容易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障碍。

  西部农村地区民众长期以来形成的旧的观念和生存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文化则制约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度和进程。西部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制度相对不够完善,而几千年的自然经济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形成了自有的贫困文化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这里所说的贫困文化” “与时下热门话题中的“文化贫困”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从文化形态上来理解的,后者主要是从知识层面上来理解的。“文化贫困”的着眼点,主要在于素质低下(如智力低下、科学文化知识缺乏等),它主要从量的关系方面反映人们的一种智力状态,基本上局限于工具理性的范围。而“贫困文化”则是指人们所拥有的一种安于贫困的价值观。它主要从质的属性方面反映人的深层精神状态,属于价值理性范畴。如果在这方面陷入贫困,要比物质贫困、智力贫困更深重、更可怕、更难以摆脱。

  西部农村地区这种自有的文化体系,最直接的作用对象是处于教育中主体地位的学生群体。西部农村地区的学生群体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受到这种文化的熏染和毒害。其在此文化暗示下形成的学习方式,学习观念,和学习思维或多或少的在围绕着这种文化展开.进行。那么,西部农村地区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会是焕发生机的具有极大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了,而将是一种被动的疲软的学习。

  2、基础教育的不平衡。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西部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存在局限,在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存在着不平衡,这种教育的不平衡性很难调和,它受到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和影响。

  西部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相对于发达地区.城镇学校明显感到底气不足,在校园环境建设基本满足学生就学需求的前提下,那么师资的良莠很大程度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习惯,而教师会对任教地区和学校进行选择,那些发达地区,环境待遇好,重点院校就成为其热门选择,对于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往往招不到.留不住好教师,造成了西部农村地区师资严重匮乏,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带不进来,使得西部农村长期处于落后和蔽塞的状态。信息获取和交流机制陈旧,外面的教育信息动态获取很被动很迟缓,无法准确扑捉最新的教育动态信息和科学的教育方法,长期处在被动中。

  但是西部农村地区的这种教育上的不平衡性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而会因着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存在。

  3、西部农村地区学生自身状况: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题,教学质量的优略必将在学生本身得以体现,那么学生主题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观念也就微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各方面还未成熟的学生们很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的影响。

  西部农村地区家庭中仍然存在封建残留思想,比如:“重男轻女”“学知识无用论”等,这样,来自家庭和社会上的封建思想潜移默化的左右着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误导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而是把学习当成一种逃避不了的任务,对于学习没有自信和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是以教师的教授为课堂的中心,忽视了学生是有思维的人,重在传授课本上的定理和公式,而西部农村地区的课堂更是把课本知识的传授和教师的教做为教学重点。这样的结果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失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片面追求教学的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没有深入分析和研究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以及个体在不同方面的能力专长。致使,大部分学生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建议,甚至会有很多学生因为某方面较差而被视为弱智,这样就大大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在西部农村地区很大范围内这种现象很普遍,而由此造成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低下很严重。

  二、寻找根源,创新方案。

  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形势以及学生主题都存在自身特点,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特点而盲目的“一刀切”,而是要分析,寻找其存在的根源和背景,把握实际,创新的制定解决的方案,这样才不会背离西部农村的实际盲目改革。

  联谊,联教,资源网络化。

  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的不平衡很难调和,然若对西部农村盲目的进行“一刀切”式改革,势必无法达到预期的改革局面和效果,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分清形势,联系实际的前提下,区别对待,创新.科学的去寻求解决之道。

  西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基点相对分散,在这种前提下,要充分调动各种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就需要首先对这些资源编制,整合,建立联谊,联教机制,使教育资源网络化,在不平衡中寻求平衡点。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校校之间,师师之间建立一个互动互融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达成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从而激活各种教育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种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可以从教学教案,内容,资料,方法;学校的管理模式,课程的安排,进行交流,各校根据自身特点对共享资源分类吸收.引用.发展。

  师师之间的互动也会大大的活跃教学,使教师,学生得到的优化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以达到师资不平衡中的平衡。

基础教育报告2

  农村问题是国家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明确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行动起来,要求全社会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而在此进程中,农村教育的发展无疑应成为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工程。发展农村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现实告诉我们,现阶段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困难和不足。如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有扩大的趋势等。

  20xx年7月暑假期间,我们在安徽省团委的支持下,来到长丰县进行了以“青春映沃土,服务新农村”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以长丰县为例来调查安徽省新农村建设情况。作为分工调查,我主要调查访问了长丰县的基础教育方面情况。调查了水湖镇、吴山镇、陶楼乡及双墩镇的基础教育,在长丰县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会和当地教育部门联系,并参观走访了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同时深入农户家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农民对基础教育的看法和认识。

  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长丰县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可喜进步,“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得到初步落实,逐步实现了“农村教育农民办”向“义务教育政府办”的方向转变,农民的教育负担有所减轻;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发放也能基本到位,没有出现新的拖欠教师工资的状况;教育基础设施和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得到改善。在过去的几年内,长丰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县”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切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使长丰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长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主要成就

  1、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结构渐趋合理。

  长丰县在过去几年里全县“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轻壮年文盲)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在规模和水平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年长丰高考本科达线率29%,超过了全省22%的平均水平),幼儿教育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显露生机,民办教育乘势而上。到20xx年,全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348所(含社会力量办学),其中:普通高中九所(社会力量办学2所),职业高中九所(社会力量办学7所),普通初中30所(社会力量办学4所),职业初中3所,小学22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72所(社会力量办学47所)。

  2、义务教育成效显著。

  长丰县于1998年、20xx年通过省政府“两基”验收和复核。20xx年底,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

  9、8%,初中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达9

  6、2%,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

  9、7%,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

  5、5%。全县现有基础教育学校267所,在校学生

  13、3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xx年的

  6、1年上升到

  7、6年,全县人口素质大大提高。

  3、基础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校舍总面积和生均校舍面积大幅提高。在“两基“达标、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基础上,县里多方争取5000多万元,改造中小学D级危房面积14万多平方米,使全县校舍总面积达到648950平方米,小学生均校舍面积

  4、25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面积

  4、22平方米,创历史最好水平。创建各级各类示范学校、培植壮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工作成效显著。长丰一中、长丰二中分别创省、市级示范高中成功,长丰朱巷中学、下塘中学已通过市级示范高中评估验收,庄幕职中通过省重点职业学校复核验收。教育信息网站建设、中小学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加快了全县教育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完善了教

  育教学评估管理制度,加强了教育教学过程评估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

  4、20xx年高考本科达线人数均超过1100人,达线率位居全市前列。

  4、建设了一支基本稳定的教师队伍。

  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基本稳定,学历合格率不断提高,骨干教师队伍正在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4%、82%、76%,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层次提升到专科、本科、研究生(含研究生课程班)水平的分别达到32%、29%、5%。全县有154名中青年教师被评为省、市、县骨干教师,12位教师被评为县委、县政府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出称号,124名青年教师荣获省、市、县“教坛新星”称号。

  5、初步建立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撤消了乡镇教办,成立了乡镇中心校、县教育经费核算分中心,中小学教师工资由县统一发放,“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运转基本正常。

  6、教育投入不断增加。

  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努力做到教育经费“两个提高”、“三个增长”。即全县教育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随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拔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平均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费基本做到足额征收并全额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当然在调查访问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丰县农村基础教育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总的说来,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仍还非常落后,党和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

  长丰县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够合理,造成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农民的大部分小学无法按国家要求开设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而在水家湖县城里进行调查时我们看那里的一小、二小基础设施齐备、课程完备,电教化、钢琴等设施应有尽有。这里任课教师的生活、住宿条件也要远远好于农村,教师的学历和知识水平也高于农村。而在陶楼乡大堂村小学我们看到的是另一幅情景,这里总共只有几十个学生和三个教师,刚到那里时映入我们眼前的是几间破旧不堪的小瓦房,教师只给学生上语文、数学及自然课。且一个教师有时会三门课兼代,教师的学历、水平与城市相比,都相差甚远。且因为教师的生活条件差,农村中小学也难以留住优秀教师。

  2、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长丰县职业教育尽管起步早,但发展缓慢,规模不大,且招生困难,与推进县里提出的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

  3、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由于长丰县经济总量相对不足,加上“一费制”的实施,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尚不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使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经费普遍不足,建设和发展经济严重短缺。

  4、农村教师现状问题突出。

  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小学教师年龄平均超过40岁,很少有年轻的师范毕业生,因为条件的艰苦,许多年轻人不原留在农村任教。同时在农村中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严重,他们大多去了高中,市内,也有一部分下海经商。有些学校老师流失过多,课程无法正常开展,不得不从小学借调年轻教师到中学代课。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具体走访了一些农户和学生,在调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另一种农村教育存在的困难现象即“农民工”的遗憾。

  5、“农民工”的遗憾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务工,成为“农民工”。因此,也出现了大量的“留守生”和“代理家长”。由于留守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尤其是亲情缺失和隔代教育,使得留守子女这一群体存在巨大的心理创伤,性格变得较为孤僻,学习成绩下降。通过对留守学生所作的专题调查,发现具体体现为:

  (1)缺乏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与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许多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甚至多年未与孩子谋面,很难与子女交流,使得孩子产生孤独、寂寞、胆怯心理,形成孤僻性格。在调查中,发现67.5%的留守子女认为父母外出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许多学校老师反映,从留守学生心理特征来看,其心理、性格、智力、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具有与正常家庭学生所不同的特征,如胆小、任性、孤僻、恐惧、习惯于防卫别人等等。在专题调查中,不合群,喜欢独处的留守学生占25.5%。

  (2)隔代抚养,老人力不从心。调查发现,留守子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管的占70%。由于上一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并且年老多病,通常都不能有效辅导孩子的功课。调查中,26%的留守子女认为父母外出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无人辅导,占第一位;调查还发现,29.5%的留守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无人可问。老年人往往更容易纵容、溺爱孩子,管教不严,这使得孩子的不良学习和行为习惯较为突出。由于“代沟”现象的客观存在,孩子与祖辈之间不易沟通,这使得老年人更不易了解到孩子的内心思想,不易察觉孩子的不良思想苗头,难以尽到对留守学生的人格教育、道德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管理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3)学校难和家长沟通,教育脱节严重。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家长外出,学校不能与家长沟通,甚至学生的作业都没有家长签字,不了解学生动态,缺乏互动,不利于共同教育培养下一代大部分留守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也很少主动回答老师提问,他们性格内向,社交意识和能力较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愿意与监护人或老师交流、沟通。由于缺少家庭的约束,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甚至辍学。

  (4)留守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在专题调查中,留守学生自认为自己的学习一般、较差的占61%。学生们将“学习无人辅导”列为造成自己学习成绩偏低的第一因素,占39%,将“生活无人照顾”列为第二因素,占23%,将“心里话无人说”列为第三因素,占13.5%。由于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社会诱惑等因素,导致留守学生厌学、逃学、退学等现象的发生。对自己的未来也相当迷茫。被调查的留守学生中有18%的人打算将来外出打工挣钱,不想继续读书。

  (5)留守学生成为犯罪和受侵害的高危群体。由于缺乏有效监护,使得留守子女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实施侵害的对象,同时也容易误入歧途,走向犯罪道路。一些留守学生由于缺乏约束,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气,时间观念差,爱迟到、旷课,喜欢进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一些孩子成了日不进校、夜不归宿的流浪汉

  (6)父母行为对子女造成不良影响。一些农民进城务工后改变了职业和生活方式,从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在对金钱、家庭的态度上畸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6、农村地区农民的教育观念开始有进一步淡薄的趋势。

  不少农村家庭对供养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已颇感吃力,而高等教育并轨以来,高额的高等教育费用更是让农村家庭难堪其受。另外,加上近些年大学就业难度加大,就业率低,使得农民子女上学“跳龙门”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父母支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大打折扣。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招生就业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有所抬头。突出的表现就是辍学率升高,学生大都完不成九年义务教育。更不用说上高中了。另外,

  一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收费混乱,教育乱收费,搭载收费等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有的地方情况还较严重,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使不少村民对子女上学受教育望而却步,逐渐形成了一种对教育的淡漠思想。于是大多就选择了辍学。许多农村孩子初中毕业后就选择出去打工了。

  总之,近几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认为只要各级政府能从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农村基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思路,那么存在的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速度是可以“提速”的,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统筹管理体制,切实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重点是要在人员统管、经费统筹上下功夫,尤其是要对基础薄弱的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和教学设施配备,要予以保障或倾斜。做到逐年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教学设施得到合理更新,使农村基础教育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2、加大对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督导与检查力度。特别是要针对农村基础教育中,挪用、克扣学校公用经费予以经常性检查,对老欠的教师工资进行一次清查,并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另外,教师的“医保”,教师的看病就医等问题,也应有配套措施,着重落实。

  3、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充实和稳定师资队伍。一是要政府拨付师资培训经费,鼓励大批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非学历培训,确保培训质量;二是急需实行城乡支教、助教措施。城区的专业教师与骨干教师,必须轮流到农村中小学支教。这样一来,既达到了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支援农村基础教育,又把城区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手段带向农村的目的,同时对城区教师本人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与锤炼。

  4、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网点调整与统筹规划。做到统而不漏,筹而有序,全面规划,加强建设。在各乡镇应建立和完善一所或几所基础教育中心,有利于人、财、物的相对集中,避免重复投资和网点布局铺大而造成的资源浪费,要降低教育管理成本,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益。

  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未来,教育问题是一个关乎未来的哲学。古人云:无以教而不知荣辱。在我们全社会大力倡导“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问题更是重要。人们应多关注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只有农村教育的发展了,才谈的上全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因为,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工程,是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不可或缺的方面,是构筑“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我们美好和谐家园的应有之义!。

  思考长丰县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我们认为在今后发展中很重要的是如何把我们过去和现在的农村基础教育中已形成特色的一些好的思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继承下去、延续下去。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培养大批有用之才,迎接美好的明天!

基础教育报告3

  课题名称:利用日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背景:

  现在的小学生尽管读了很多课外书,可提起写作总有“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的感觉,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写的作文千篇一律,内容空洞,脱离实际,毫无新意,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俗话说“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写作素材,学生只要认真观察,用心体会,就能写出好的作品。日记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手段。

  2、 意义

  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美丽的自然风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日记就给了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机会。在这里,他们有了自己的小空间,自由抒发内心的情感。在日记里,总会体现出学生新奇的想法和独到的见解,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我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笔记录下他们的喜怒哀乐,久而久之,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日记只用来记录其内容的载体,作为一种文体,属于记叙文性质的应用文。日记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因此,可以记事,可以写人,可以状物,可以写景,可以记述活动,凡是自己一天中做过的,或看到的,或听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是日记的内容。

  “关于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的作用的研究”是指让学生通过观察、描写,收集写作素材,能对生活有切身的.情感体验。姚雪垠先生曾经说过:“记日记,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也有益于知识修养品格修养。”同时,在指导学生写日记的过程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不再为写作文而发愁,让他们爱上写作。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20xx年5月~~9月)

  确定课题,立项,确定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xx年9月~~12月)

  1、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日记是对生活的记录,“用我手写我心”是我对学生写日记的基本要求,鼓励学生记录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想,哪怕只是一两句话。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室外活动、社会活动和读书活动,让学生们的世界精彩起来、丰富起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日记源头,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指导学生写日记的方法

  学生在三年级刚刚写日记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写什么,我就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从家里的事、班级里的事、学校里的事写起,选择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用一两句话写出来,慢慢地,学生就知道如何选材。长此以往,学生积累的素材就多了。掌握了方法,学生写起日记来就得心应手了。

  3、 多鼓励,多表扬,为学生的写作创设平台

  写好日记,贵在坚持。如何让学生能把写日记坚持下来,我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每节语文课上都有五分钟的“美文朗诵”,让优秀日记的作者朗读给大家听;把优秀习作收集在我的博客空间里;推荐优秀习作参加各类作文竞赛等等。如此的鼓励表扬,大大鼓舞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现在上了六年级还在坚持写日记,写作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第三阶段:小结阶段(20xx年1月~~2月)

  整理实施阶段的各种资料,包括教案、反思、学生日记、作文等。

  第四阶段:提升研究阶段(20xx年2月~~5月)

  继续用实施阶段的做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整理相关资料等。

  第五阶段:结题(20xx年5月)

  完成结题报告,整理资料袋等。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 主件:结题报告

  2、 附件:

  (1) 学生优秀日记,在博文中出现。

  (2) 学生优秀作文,在博文中出现。

  (3) 调查问卷等。

  (4) 研究随笔,教学反思等,发博文。

  (5) 相关的一些图片、文字等。

基础教育报告4

  xx年秋,武胜县教育局提出了“以技术升级为抓手,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四课同创为载体,促进师生素质全面提升”的总体目标和“让课程活起来、让师生动起来”的行动目标,该县以“点面结合、区域联动、整体推进”为策略,分“实验试点、总结推广、全面铺开”三个阶段有序推进。通过三年多的实践,课改理念已深入武胜县师生心中,课改体系基本搭建完成,课改举措全面实施。以贯彻培训专家送教活动结束后,一位老教师由衷地感慨。据统计,今年武胜县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大力实施“万名人才培训”计划,先后组织近300名领导干部、4300余名教师参加片区级以上培训。各片区、学校围绕构建高效课堂定期开展专题研讨、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等活动,切实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业务能力。

  “趁我们年轻,多看一些,多学一点,将受用终身。”民族小学的教师唐丽在听完导师刘芳的示范课后说道。刘芳是武胜县走出四川献课的第一人,她带领团队,建立起“杏坛芳菲”名师工作室,以其饱满昂扬的工作热情,笃志研究,潜心摸索教学规律,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走出了富有特色的教育改革之路。名师工作室还充分发挥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送教下乡、结对帮扶活动,推动了全县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目前,武胜县已评选县级教学名师300人,确定“专家型校长”培养对象16名,“专家型教师”培养对象19名。

  为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武胜县狠抓课研,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今年,该县65项课题被列为省阅读课题子课题,104项课题获批市级立项,57项成果获市第六届校本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该县注重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开展了16个科次的“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新课程优质课展评、诵读比赛、口语比赛等,以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目的。今年以来,该县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人,省一等奖1人、二等奖5人,市一等奖8人。三年来,武胜县实现了新课程研究与培训的全覆盖,形成了参与课改、主动研究课改的良好局面,培养了一大批懂理念、明方法、乐实践、善科研的教师,为该县“四课同创”探索实践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夯实质量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提升课堂内涵创新推广模式

  课堂上学生6人或8人围坐一圈,有的圈点勾画、有的低头沉思、有的低声讨论,这是武胜县烈面初中8年级1班语文课上的情景,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孤独之旅》,老师组织学生探讨“孤独”的含义,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或评价,老师只在学生们说得偏颇或不到位的时侯,才进行点拨引导。

  这样的自主课堂在武胜县已经成为教学常态。武胜县教研室主任汤继光说:“各学校通过加强小组建设、开展合作探究、完善课堂模式等方式,让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得以全面实施。”为实现课堂优质高效的目的,该县教育局计划用一年半时间,在全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课堂教学分层达标晋级活动,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理念、教师行为、学生状态、学习效果、教师教学常规、学校教学管理的达标。各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各种成熟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既有模而不唯模”的新局面。

  说起课程改革,武胜县教育局局长汪杰对此激情澎湃、信心满怀,“常态课研,重在务实;自主课堂,重在高效;阳光课间,重在坚持;多彩课外,重在求精”。“四课”中课堂变革是课程改革最具革命性的环节,课堂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因此,在全县教育改革向内涵与质量提档升级的新形势下,该县教育局要求各学校正视现实,居安思危,凝聚共识,一是如何将教与学融为一体,二是如何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激发,三是怎样完善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要想课程改革工作要走出倦怠期,必须继续坚持以四课同创为载体,在课堂教学内涵发展上,细微着力,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汪杰这样说道。注重课外实践增强课改实效开展阳光课间活动。把阳光课间活动纳入课程序列管理,逐步形成春季、冬季、晴天、雨天四种模式,广播操、课间操、趣味游戏、自由活动四大板块。各学校结合实际自主开发出了国学操、交警操、花环舞、扇子舞、兔子舞、竹竿舞以及钻山洞、叠罗汉、踩高跷等30余种项目。开展“3+N”活动。“3”指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N”指劳动、科学等方面的技能。“3+N”活动实施课程化组织、社团化管理,每周安排2至3节课集中进行,让学生“三自四定”(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管理、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定内容),拥有充分的自主空间。其间,涌现出沿口镇小学的川剧、民族小学的器乐、城南小学的阳光课间、旧县小学的剪纸艺术等素质教育的成果典范。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武胜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是目前全市最大的综合实践基地,占地500亩。白天,同学们在这里参与服装设计、手工编制、推豆花等生产活动,体验种植、养殖的劳动乐趣。晚上,基地为各类文娱晚会、篝火晚会、演讲比赛搭建竞技平台,让同学们的艺术活力尽情迸发。

  打造办学亮点提升课改成绩武胜县课改回归课堂本真的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特色。目前,该县的自主课堂打造出了“三环五步”、“导启自主”、“361”的“三活”高效课堂模式,确立了以“常态课研创优质、自主课堂创高效、阳光课间创活力、多彩课外创特色”的课程改革核心载体,在xx年被列为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xx年12月2日至4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委员会武胜县“四课同创”工作研讨会在该县召开,武胜课改模式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今年4月、5月,全市特色学校创建推进会、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现场会召开。“近年来武胜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四课同创’已经成为全市课改的重点考核范畴,这是武胜县实践课改、享受课改、坚持课改的结果。”市教科所副所长任思惠在推进会上说道。

  “我县计划再用两年时间完成本轮课改,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和科学的教学模式,规范师生评价制度,完善教育管理机制,用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县域教育均衡发展。”该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刘文涛如是说。

基础教育报告5

  一、学校基本情况

  双岘中学创建于1915年,服务范围为静宁县双岘乡,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现有教学班11个,在校学生461人;教职工46人,专任教师45名。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40人,专科学历5人,学历达标率98、7%;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10人,中学二级教师22人;学校配有校级干部4人(校长1名,教导主任1名,政教主任1名,总务主任1名),岗位培训合格率为100%。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内涵发展,特色办学”为指导思想,以“规范化、高质量、有特色”为办学目标,按照“一体两翼”的办学思路,努力改善办公条件,健全制度,强化教师、学生、教学、安全、后勤管理,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系,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开创了我校工作新局面。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课程实验情况

  1、资金配套落实情况

  学校经费来源于财政下拨的公用经费。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完全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全体学生均享受免费教科书,无任何乱收费现象发生,“两免一补”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按预算案执行,定期公示,公开透明,重大开支都提到校行政会甚至教师会讨论,并上报教育局项目办审批。

  2、开展教师培训情况

  学校制定了“1+4+1”(一个中心——课堂教学;四种形式——外出培训、校本培训、基地培训、校际交流;一条途径——教、学、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模式,学校先后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10人次,省级培训20人次,县级培训50余人次;每位专任教师参加了3次以上的继续教育。从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3、新课程体系建设和校本课程的开设情况

  我们开齐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开设的全部科目及其课时,要求各科

  1任教师备全课程、备足课时、备详环节。不但要备好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各课教案,还要根据要求按计划备好音、美、体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案。以上课程分组在各年级中分别开展,每学期都把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配置了专兼职的校本课老师,教导处配备专人负责管理。每个上校本课的老师都能做到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反思。做到了有计划、有教案、有检查、有记录、有评价、有总结。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我校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为基本原则,以个人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为基本途径,以量化与描述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并重为基本方式。考试成绩只是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中的一项,主要用于评价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达成度。学校制订了《星级班级评选方案》《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要求》《学生仪容仪表规范要求》以及“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的评选办法,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各班级开展了争创“五星”班级,争当“优秀德育实践标兵”常规活动,周周考核,时时激励,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学校体育艺术卫生及国防教育工作

  1、常规教学

  我们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开设的科目,开全了全部科目,对体育、音乐、美术课,坚决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落实课时和教学内容,每周每班各有2节音美体活动课,保证了学生每天有足够的学校活动时间。要求各科任教师备全课程、备足课时、备详环节。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上都要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既要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又要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学校制定有严格的教案、作业检查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和评价方案。

  2、课外文体活动开展情况

  在认真抓好传统学科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体育、艺术等学科的建设,在保证时间,保证场地,保证人员到位,保证硬件符合要求的基础上,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认真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将“两课三操两课间活动”排在课程表上,坚决落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学校每学年举行田径运动会、新生体操比赛、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活动,丰富课外活动,陶冶情操。我校组建了学生美术、音乐、体育等特长兴趣活动小组,积极组织各学科的竞赛辅导班,做到“有赛必参,尽量获奖”,。

  3、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

  (1)落实了以体育教师为骨干力量的《标准》实施工作队伍,体育教师结合所任班级的实际情况,学生体质状况,做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每学期都制订了教研组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表,突出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扎扎实实做好备课、上课、辅导、训练、考试环节,确保了《标准》在我校全面实施和推行。

  (2)认真贯彻实施了《标准》,坚持上好“两课”、“三操”,体育教师和班主任齐抓共管,政教处还把“三操”作为班级考评中的一个项目,使“三操”真正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实效。体育教师能够严格按照体育教材和大纲要求,认真备课、上课,在课时安排上,每周每班2节体育活动课,保证了学生每天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同时,根据《标准》对体育课、课间操做出了明确要求,严格体育课的组织纪律管理,实行了严格的考勤制度。

  (3)在贯彻实施《标准》过程中,为加强学生锻炼的指导,发展学生的体育个性化,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及体育比赛。根据《标准》要求,每年春季举行一次为期三天的田径运动会,每学期还举行了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拔河比赛、跳绳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广播操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增强了学生体质,还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同时,结合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我校每学年还组织了学生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发展了学生的体育个性化,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体育后备力量。

  (4)在测试《标准》工作中,我们积极向学生、教师、家长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懂得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让教师重视学生体质健康,让家长支持学校达标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制定了具体测试要求,建立和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档案制度。近三年,我校学生的体育达标率达到了97、06%。

  34、学校卫生工作

  卫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每年制订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制度落实、并上墙,定期进行卫生检查,搞好校园卫生。

  (1)重视校园环境卫生工作。学校历来把培养学生自觉的卫生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为抓好文明校风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管理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教育,将卫生教育与检查考核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2)严格食品卫生,执行《食品卫生法》,学校特别重视对食堂工作的领导。建立了食堂管理组织并履行工作职责。规范和完善食堂卫生的一系列管理制度,食堂内部配套设施比较齐全。学校对食堂职工定期进行体检,都持有上岗证,平时坚持穿工作服上班。加强对食堂人员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定期召开食堂人员会议,对他们进行食堂卫生、安全工作培训,把工作好坏和奖惩挂钩。

  (3)我们非常重视学校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制定了重大疫病的应急处置措施,在学校橱窗和各班教室张贴了宣传标语和图片。重视学生青春期教育、用眼卫生教育、加强防近视眼,防蛀牙教育,做好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定期对学生进行常规体格检查,按照县疾控中心的要求,定时接种疫苗,并建有学生体检卡,将学生健康状况及时通知本人和家长。

  四、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分管安全工作。有分管部门,有领导具体抓,有具体管理制度,做到周周有安排,天天有检查。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学校现用的实验、微机、图书阅览和音乐美术等功能教室都是普通教室改装的,没有专门的符合标准的实验、微机、图书阅览和音乐美术等功能用房,教研室等教学服务用房十分紧张。

  2、校本课程的开发、使用是构建现代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一批专业知识过硬、教学基本功扎实、教育理念先进、乐于奉献的骨干教师队伍。我们面临着整体的师资水平问题、技术层面的问题。因此,我们还将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通过校本培训和人才引进充实我们的教师队伍,这需要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

  3、教师编制相对紧张,教师请了病事假或外出学习时,无人代课。希望各位领导、专家,不吝赐教,指出我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们将诚恳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反思,调整工作思路,更新教育观念,凝聚大家的热情和智慧,以百倍的努力投入新的工作,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扬长避短,奋力拼搏,把双岘中学建成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完备的教学设施、上乘的管理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优美的校园环境的陇上名校。

基础教育报告6

  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从如下四个方面做了初步调查:

  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和对学习成绩的归因。

  一、调查目的

  了解八年级学生目前的数学学习状况。

  分析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

  教师该如何激发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方式

  调查对象:遵义县新站中学八年级二班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三、调查结果

  (一)知识价值观

  知识价值观即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今天尽管对整个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仍可以看到在同样的教育环境里,在几乎相差无几的智力下,学习效果却有天壤之别。有人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奉为座右铭,但有些人却仍持观望态度,临渊羡鱼,得过且过。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考好试,考到一个好的大学。而“为了学习西方文化”或“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的人只占到大约18%;约有74%的人选择学习数学是为了考大学,或是为了工作。而只有8%左右的人学习数学是为了在解决生活问题。以上的结果都表明,八年级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价值认识比较局限,并非具有远景的目标,而是着眼于现实。这与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于高考的关注度所带给学生的压力是分不开的。虽然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价值认识不足,但却构成了他们学好数学的重要动力。

  (二)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它伴随着求知的动机、理智的情感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的最佳动力。但调查结果表明,八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的人只占到不到11%,30%的学生表示数学没意思,并不能像生物、化学、物理等带来强烈的成就感。其中有60%的学生觉得数学太难。显然,从整体上来看,八年级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不是很高,其中与数学课的质量有很大关系。

  (三)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

  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也是构成数学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明确的定位能使学习的目标更为接近与自己的学习水平,从而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数学,显然女生比男生要吃力些,当然,这与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四)学习成绩归因

  学习成绩归因就是学生面对学习成功或失败寻找原因的一种心理倾向。一种是积极归因,一种是消极归因。积极的归因能够引导学生从正确的方向寻找问题所产生的原因,从而改善学习策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消极的归因则偏向于从外部找原因,例如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运气不好,或是题目太难,自己太笨等等原因,久而久之,消极的归因会逐渐削弱学习兴趣,极大地影响学习效果。调查显示,八年级学生归因策库水平相差不大,会较为客观的认识问题的原因。但也有大约9%的人选择“题目太难”或“老师教的不好”等等,这与其长期处于成绩低谷的原因是分不开的,难免出现归因偏差。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又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此四者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同时又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作用。共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四、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上述结果告诉我们,对于数学教师来说,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给予一定的引导,才能产生不一样的学习效果。

  首先,数学课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数学教师要从教法上做出调整,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其次,对学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自身学习能力的评估,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认知,而且还需要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予以加强。这种肯定和鼓励,不仅在课堂上口头进行,也可以通过作业批改的寄语,考试过后的谈话和激励。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学习能力水平,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正确的归因,从而调整学习策略,争取更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数学教师应立足实际,唤醒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以八年级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中考已经成为他们为之奋斗的直接和最重要的原因。教师应给学生以导向,但不能纯粹的只是为了中考。因为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并不是动机水平越高越好,若是目标太过宏大,脱离实际,反而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或是淡然的态度。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目标分段,避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应立足于四类学习动机,以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个人学习策略的养成,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基础教育报告7

  按照《关于开展xx活动的通知》,我采取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景报告如下:

  一、农村各小学课程开设齐全,执行从简。

  各学校虽然都能按照国际教育部及省、市、区级要求开齐,开足科目,可是能够真正贯彻落实的除语数英以外的课程微乎其微。体育、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班会等等,很多课程既缺乏专职的教师也没有专门的教室,没有落到实处的必要条件。如信息技术,各学校微机室的电脑早已废弃、淘汰,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微机室,怎样将信息技术课上好科学课,虽然有些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异常齐全,可是根本没有能够领着孩子们去做实验的教师,每一次科学课都在教室进行,在这样的教育中,孩子们的科学素养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音乐、美术既无专职教师也无独立的教室,乐器、素材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会被长期束之高阁。

  二、学校道德教育虚浮,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轻视道德教育。

  各学校的德育时间仅停留在周一升旗仪式、思想品德课及班会课中,还常常要除去被代课教师占用的课时,并且即使是上课,也仅停留在说教、灌输层面。没有学生自我的活动,没有道德教育的阵地,没有保证活动开展的必要措施。学校、班级几乎不组织德育活动,更谈不上持课内外结合,形式要灵活多样。这种缺乏体验,闭门造车的道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三、撤点并校,安全隐患增多。

  学生上放学路途遥远,学校没有校车,很多小学生因无人接送,自我骑自行车上学;更有甚者,路上拦车上学;还有一部分由老年人负责接送,这部分人群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另外,上放学期间道路拥堵,汽车、电动车、自行车,老人、年轻人、小学生瞬间挤满街道,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四、留守子女问题突出。

  农村各小学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逐年攀升。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家长们纷纷出外打工,将孩子留给家中老人照顾。因为观念和意识的局限,老人一方面存在溺爱心理,另一方面只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对于孩子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养着实有限。留守儿童在校打架、上网、违反纪律、不完成作业现象极为普遍。

  五、校长素质堪忧。

  校长是一方教育的引路人,很多校长没有自我的办学方向,缺乏最基本的教育理念,眉毛胡子一把抓,漫无目的。如此办学,贻误子孙后代。

  六、教师工作缺乏活力。

  这是长久以来的痼疾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待遇缺乏优势,要求不断提高。长久以来,到相桥的教师有条件的选择机会进城,没条件的寻找机会进城,留下来的教师工作进取,性不高。

  七、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育人网络的构成仅限于最多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学校教育脱离时代,脱离社会,闭门造车。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等各方面的原因,相桥教育将不仅仅仅输在文化课上,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本事、动手及社会实践本事的缺憾也会日益增多,如不及时改良现状,相桥将有更多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基础教育报告8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

  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是加深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理解的重要一环,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感性基础,是物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物理教育工作者进行大量的教改实践,都是想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注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实验设备的不足及实验技术的落后等因素,在当前物理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仍是极其薄弱的环节,这种状况将影响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必须强化演示实验教学,提升演示效果。因此,本文从当前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现状出发,从改革物理实验教学入手,深入了解演示实验的意义和操作技巧的基础。增强每一个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主动性和竞争意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营造自主活动的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意义:

  1.以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研究为主线,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选择用合适的实验,合理地进行实验,以便让学生清楚地认清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能否达到最优目的,关键问题是演示实验能否能激起学生较大的兴趣,生动有趣,富有魅力的演示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精神。新课程改革要求新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逐步培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体验。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提高,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关键词:中学物理 演示实验创新

  本课题主要以高中一、二年级演示实验为研究对象。

  基本内容:

  1.挖掘课本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内容。

  对教材中每个实验进行细致研究,对实验器材在实验中的作用,做到了如指掌;针对实验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改进实验模式;使实验效果更显着、更富趣味性,更加突出新课标要求,更具探究性和启发性。

  2.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开发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趣味物理实验。

  引导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物品的物理性能,结合初中物理知识,将物理课堂与日常生活二者有机结合,显现其物理特性。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原理,对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

  重点:

  对现有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实验更具有趣味性,成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的切入点。

  难点:

  很多实验存在效果不明显,现象不直观的缺点,学生观察之后看不懂,我们要对这样的实验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努力做到由繁入简,使实验现象变得简单直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理论学习、搜集相关资料并撰写研究方案;组织论证、修改、完善方案,填写申请表。

  全面启动课题研究,注重过程动态管理、调控、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研究思路,定期进行成果展示,经验交流。

  以实验目标为标准,对课题实验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归纳,收集、整理实验教学案例、器材等研究资料,撰写实验报告,邀请专家及上级主管部门结题论证。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 研究报告,包括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个案研究报告。

  2. 反映该课题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各种资料。

基础教育报告9

  为使本次教育实习能顺利进行,下面提出混合编队教育实习的试行计划,供各混合编队教育实习队灵活掌握使用,并欢迎各方人士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育实习意义和目的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体现,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应达到如下目的:

  使实习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与全面锻炼,培养教育和教学上的独立工作与人合作的能力。

  使实习生在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中向优秀教师学习,认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树立和巩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通过实习,全面检查我校教育质量,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以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4、通过实习加强我校与各中学的联系,共同研究解决新时期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推广现代化教育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推动我校和中等教育稳定发展。

  二、教育实习内容与要求

  教育实习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和教育调查三个方面。

  1、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是教育实习的中心任务,目的是使实习生初步掌握中等学校所实习学科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教学实习在原科任教师指导下进行,主要要求是:

  ①要充分锻炼提高自已,根据各实习学校实际情况,以多上课为宜。一般要求讲授新课10节以上(不包括重复课),其中6节独立课(不需要教师指导,独立写出教案上课)。提倡与鼓励上重复课、跨年级、跨专业、跨校上课,

  ②每个实习生必须认真钻研所实习学科的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掌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力求弄懂弄通。

  ③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写出详细教案,要进行集体备课。为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每节课上课前必须进行检查性预讲,同组实习生参加听课,并邀请原科任教师参加。预讲后由听课师生提出意见,实习生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送原任教师审阅批准后方能试教。

  ④坚持互相听课和评议制度。在备课、预讲上课等活动中,应该虚心向原科任教师学习,发扬团结互助精神,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特别是同一备课小组和同下一个班的实习生,必须集体备课,必须互相听课,互相评议,并认真做好听课和评议的记录。实习生互相听课和教学评议的情况将作为考察实习生态度和教学能力的依据之一。

  ⑤认真做好批改作业和下班辅导中学生的工作,认真研究作业的正确答案,特别是对比较复杂的疑难问题,要经过集体研究,作出统一正确答案,送原科任老师审批,然后才着手批改作业,作业批改后,应先在小组内互相检查防止错漏,或批改后送回原科任老师审阅后才发给学生,对于作业中的普遍错误,要进行集体辅导,个别错,个别当面改。应对中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⑥每个实习生都要组织和指导中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是应用本学科知识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或知识讲座、文学、艺术、体育等课外读物。

  2、班主任工作实习

  班主任工作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实习生初步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特点和做法。原则上一个实习生下一个班,班主任工作实习要在原班主任领导下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①在1~2周内了解掌握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订出班主任工作计划(包括班主任工作目标要求、班活动安排、主题班会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集体工作措施)。

  ②领导班集体,对班集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学生班、团干部开展工作,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

  ③每个实习生上一次主题班会课,独立组织一次班活动(包括班课、团课、班干部会议、班、团活动)。

  ④做好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如知道早读、早操、文体活动、检查教学日志、检查卫生、批改周记、家访等。

  ⑤认真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每个实习生必须在全面了解全班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一个后进生的学习、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情况,做好个别学生转化工作。

  3、教育调查和教育科研

  每位实习生在搞好教学和教育实习的前提下,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教育调查或教育科研,锻炼调查研究和教育科研能力。调查研究必须在取得实习学校同意后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①从实习学校和当地情况出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可结合当地情况加以选择。例如,实习学校的某学科的教学传统风格、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中学生学习某学科的心理特点、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开展素质教育情况等的调查研究。

  ②教育科研可以对某学科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专题研究,也可以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合作共同进行某项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③写出调查报告或科研论文(五千字左右)。此项成果作为教育实习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优秀调查报告或教育科研论文,可作为毕业论文。

  三、教育实习时间安排

  教育实习时间为八周,自--年9月19日至11月13日。到实习学校之前,用课余时间作准备。实习回来后,用三周课余时间上汇报课和复评成绩及总结经验交流。实习分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6月中旬至9月18日,课余时间)

  ①省内分片负责教师与实习队长到各实习学校落实教育实习任务和内容。省外实习队由实习队长打电话与有关学校落实各项安排。

  ②实习队长召开全体队员会议,落实个人的实习任务、内容。

  ③召开实习队长、带队教师会议,部署实习队有关管理工作要求。

  ④学习教育实习有关文件:教育实习工作手册、教育实习计划、教育实习评价标准、广东省班主任工作条例等。实习队员根据实习课程的要求进行备课、预讲、微格教学。各院、系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备课、预讲及其它教学技能训练。

  ⑤各院系领导做教育实习动员,加强纪律教育,强调树立华师人形象。

  ⑥做好财务和交通安排。

  ⑦ 9月19日各实习队长可根据本队具体情况确定出发时间,但不得迟于20日。省内各实习队应于出发前一、二天派人先去实习学校,协助实习学校安排好实习生办公、食、宿,做好全体队员到实习学校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省外实习队应在出发前告诉实习学校出发时间和乘车的班次以及可能到达的时间。

  见习阶段(9月19日至9月24日,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减少见习时间)

  ①到达实习学校后,分别请实习学校领导、科组老师、班主任介绍学校、

  科组、班级的基本情况,请优秀教师介绍教育、教学的好经验,了解实习学校各项工作和各种规章制度。

  ②实习生下到班与学生见面,参加班级活动,了解学生情况,在原班主任指导下制订班主任工作计划。

  ③听原科任教师的课,参加科组教研活动。

  ④在原科任教师指导下进行备课、预讲。

基础教育报告10

  面向21世纪,社会走向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与之相适应,现代教育植根于现代社会的现实,又面向未来急剧的变化和发展。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正式颁布开始算起,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正式开展八年了。八年中,我国基础教育界经历过近乎狂热的欢欣鼓舞,也经历过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为了总结课改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支撑和保证,为推动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我们组织对各中小学课改实施情况开展了调研。现代教育的特征具有多方面性和多层面性,而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就是现代教育的直接体.

  我国基础教育如何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实行改革而实施素质教育呢?更具体地说,各门学科的教学如何真正实施素质基础教育?这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么要想使教育跟上现代社会的步伐,就必须进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在这我对基础教育改革做了几点调查,结果如下:

  一、基础教学现状

  小学基础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为儿童提供关于世界轮廊图景的第一个循环圈,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从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审视,小学基础教育也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一)升学竞争导致学生厌学

  在升学竞争的指挥棒下,学生精神压力大,学习负担过重,成绩亦成为将学生分类排队的“筛子”,淘汰学生的工具,致使有的学生厌学,甚至弃学。

  (二)教学内容偏窄、偏繁,有的陈旧过时

  基础学学习大部分内容是过时被淘汰的知识,这在现代学习和人类文明生活中只起着微不足道的作用,可仍被视为小学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再则,占相当比重的应用题,不少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题材虚构并按题类选材的,这些人为编造的“应用”题,正是使后进生望而生畏的最难学的内容。而对现实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知识却很不重视。

  (三)教师素质偏低

  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学历达标似乎已经基本解决,但相当多教师的教学水平距他们要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达到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还相差甚远。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陈旧,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发,只要求学生听懂记牢,正确再现,不注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至于创造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二、现代基础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

  (一)广大教师已经认同和接受新的课程理念,并初步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出现了新面貌。 从这次调研所看到的课堂教学来说,在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都一改过去那种课堂上的老师的机械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陈闷、单调的状况,取而代之的是在很多教学环节中出现的,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探究学习场面,课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中,教师力求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主体活动来获取知识的教学行为明显凸现。他们正在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努力转化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转化为对学习对象的感觉、感知、体验的过程;他们正在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认识知识,生成知识,理解、掌握并运用知识,并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过程与方法,同时伴随着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

  我们感受到老师们正在悄悄地进行着角色转变,新课程倡导的先进理念正在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使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师不再表现出是知识的“权威”,他们正在从课堂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逐步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和学开始向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课堂教学更具有了民主性、开放性,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丰富而具有个性,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建立,课堂正在走向和谐的心灵对话。教师学会了欣赏孩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学会了与学生合作。

  1、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在课堂教师中,教师们都十分重视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并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进行自主地学习活动。

  2、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应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充分凸显其个性。具体表现在教师们都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状态,在学生遇到障碍或困难时,能较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能较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完成,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老师们在观察、倾听、交往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着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尊重学生的差异、人格和选择,赞赏学生的闪光点,并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真正体现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放,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对话,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三)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们都尽量以“尊重、理解、宽容和赞赏”来处理师生关系。教师们不仅尊重每一位学生,而且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教师们尽可能尊重学生运动的多样性,充分地宽容学生,珍视个性差异,尤其是宽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坚信学生有改正缺点错误、追求上进、进行自我教育的力量。

  三、发展趋势

  (一)、建构现代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多元主体

  现代学校制度要求我们建立教师、学生、同行、专家、家长共同参与的基础教学评价体系,这也正是新课程教学评价要求的重要内容。建立多元主体评价制度,主要目的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渠道获取教学信息和资料,帮助教师更全面、客观、科学地了解自己教学工作的不足,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有利于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也有利于促进家长、社会了解学校、教师,形成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二)、现代学校课堂教学多媒体的构建

  现代基础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作用,结合多媒体,以各种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法鼓励学生学习,是学习生活更快捷,更方便,获取到更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将传统的基础教学方式打破,不断地随着教育发展而改革。

  四、现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此次基础教学改革响亮地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结合,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捷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同时也很大地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更多去关注学生学习生活情感方面,让学生作为主体,更为主动去学习,使现代的教学方式更加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不仅要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应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比如,采用开放式的质性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评价、问题研讨、研究性学习、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 促进我国的现代基础教学更加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而发展,这次改革举措意味着,为学生的评价多提供了几把尺子,教育评价“一卷定高低”的局面将被打破。 新课程对学校、校长、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教研员和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实质,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尽快适应新课程。

  现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报告11

  一、办学条件。

  2、硬件建设:学校建有功能完善的综合楼,有室内体育室、实验仪器室、美术和形体室、电脑和语音室多间,有县级合格图书馆,图书室藏书23000册。电教设备价值达160万元,有校园闭路双控系统和1000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能容纳400人,教室配备50寸背投和展示台,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每位教师配备u盘。90%的教师开始使用电子备课和网络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成为了学校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

  3、管理水平:学校实行“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参与”的管理体制,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强,学校民主管理风气浓厚。学校在“重考核、重约束、重奖惩、重激励”的同时,注重“人文”管理,形成了“集体和睦相处、人人有权参与、共同互助合作、满足不同需求”的管理特色。学校先后获得“南县名校”、“益阳名校”、“益阳市示范完全小学”、“省文明卫生单位”、“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省双合格家庭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5、教学研究: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实验立校,突出特色”的办学宗旨,稳步推进课程改革,教师能以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活动,干部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有1项获国家级奖励,2项获省奖,1项获市奖。

  二、履行职责。

  1、承担省市教科院(所)工作:近三年,我校先后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两个子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求德育工作新途径”和“《成长册》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工作。同时开展了省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研究工作。今年五月,我校又被省教科院确定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创新”重点研究单位和实验学校。承担的市级课题有“小学美育和主体性艺术教育研究”和“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参与各级教研活动:学校与县教研室紧密联系,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由校本教研室牵头,每年组织两次面向全县的大型教学示范观摩活动。并将所有县市级示范课、比武课的设计指导全部下放到教研组,各教研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近三年,教师承担县级以上观摩课近50节次;教师参加教学比武获省级一、二等奖3人、市级一、二等奖10人、县一等奖5人,还有十多人获得县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3、在当地的影响:近三年面向全县的教学开放周、毕业班学科会和教学研究月观摩活动已完全由我校承办,为全县的学校课堂教学和课改实验起到了示范作用。20xx年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总结表彰大会上,我校作了题为《以课改为契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典型发言。20xx年在全市少代会上,我校德育工作以《放飞雏鹰》为题作经验介绍。20xx年,我校又被省教育厅、妇联和关工委授予“‘双合格’家庭教育先进集体”。

  三、新课程实施中的相关情况。

  1、教师培训与学习:学校制定了《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方案》,主要采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骨干送培方式。三年中,学校有9位教师分别参加了市、省、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30多人到外地学习观摩,且所有送培教师返校后承担讲座或上示范课。并要求每位教师订一份业务杂志,在全面完成通识培训的基础上,目前重点进行实践层面上的研究,学写教学案例和教育述事,每人一个“校本教研记录本”,把教师日常的业务学习、个案反思、心得体会、教育叙事等随时记录下来,让教师在岗位上实践、在业余时间自修,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学校真正成为了学习化组织。

  2、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近年来,我们把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建立了由校本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经常性研讨活动。按照课改的要求,用“三维”目标和全新的教育理念来统领课堂,要求全体教师精益求精,加强课堂设计,优化教学环节,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现代气息,闪烁时代的光辉。学校通过主动请、相互研、内部比等研究形式,以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的问题。近年来老师撰写的论有上百多篇获县级以上奖励或公开发表,其中去年就有9篇获得省级奖励、10篇获得市级奖励、45篇获得县级奖励。

  3、校本课程开发: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学校引进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同时在重视学生学习和思想形成过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的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开发使用校本课程——《成长册》,全面记录和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成长册》的使用不断帮助学生成功,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机制。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在自我管理、自理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去年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为90%。1名学生被评为省三好学生,4名学生被分别评为市、县三好学生,18名学生被评为镇三好学生,1人被评为市优秀队员。

  4、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与实施:

  为了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学习途径,我校特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把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把握教师教学的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方向,一改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实践中,有的教师尝试把学科教材分解成许多小专题供学生研究,有的教师力图摈弃接受性学习,将探究性学习贯穿学科教学的始终;也有不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带领学生尝试搞课题研究等等,这些都是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大胆探索。

  20xx年11月3日

基础教育报告12

  现在,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早已奏响,可是,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呢?

  我本就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好久都没回去好好看看了。接到调研题目,挺激动的。其中,农村教育是我最想做的。当年,我们中学只有6、7个左右可以考上省重点高中,我们那届最多,有11个。人家城里的学校有的都考170多.因为没有什么前途,所以,家长很少支持学生学习,但是学习的学生都非常拼,一个班的学生前后反差很大、、、仿佛回到了初中时代。每个班级都会有同学不听话,家长从来不管,因为打麻将不来参加家长会,拒接老师电话。初二时我和老师共用一张桌子、、、怀揣着对初中时代的回忆与眷恋,我利用暑假的时间回到家乡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我的家乡葫芦岛是辽宁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原名锦西(1994年10月更名为现名),是京沈线上重要的城市之一。葫芦岛是半岛,伸向辽东湾内,因头小尾大,中部稍狭,状如葫芦而得名。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矿产资源颇丰富,拥有铅、锌、铜、钼等矿产。同时是一个工业城市,有化工厂,锌厂和造船厂。此地的渤海造船厂生产了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所以,它也是重要的潜艇基地。国共内战时,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于此地展开。抗日战争结束后,东北约百万日本侨民在此地被遣返回国。市下所辖县级市绥中是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的出生地。

  实践过程

  首先我来到了我的母校刚东小学和刚屯中学。发现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房子改建为楼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

  第二,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

  第三,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

  第四,对待教育的态度上,从没有家长管,甚至因为打麻将拒绝家长会到现在的会有家长经常主动给老师打电话,那些老师们都很欣慰呢。说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被承认的。

  但是,我认为目前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第二、学校的工资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在农村中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第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第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我所去的陈庄镇的爱林二村原来有一所村级小学,但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因此生源逐年减少,最后学校废止,目前大多数学生就读于一所乡级小学。撤并村级小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老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的小学教育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部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实践结论:关于农村教育改革的几点意见

  一)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中央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的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危房,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村办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二)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小学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动力。

  三)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

  四)实行寄宿制的管理方式

  小学生由于年龄太小,每天上学需来回四趟,每天来回跑很不方便。而且学生路上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如果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那么学校也便于管理,尤其是留守儿童,可以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缺,同时学生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保证。对已撤销的学校校舍要合理利用,不能使之闲置。

  这次的实践受益匪浅,回到家乡,重温故乡的童年的感觉,而且到了农村发展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同时,也了解到了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农村的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重视农村小学教育,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是农村义务教育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农村小学教育的力度,才能逐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农村小学教育需要国家和政府更高的重视和不断的探索。

基础教育报告13

  1 问卷调查

  1.1调查对象和方法

  酷合自身在实习三个月的时间里在一线教学的亲身体会和深入课堂的观察和访谈结果设计了一份“高中历史课课堂管理现状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呃高一年级的四个班级的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各班各50份。高一(7)班共收回45份,有效卷40份;高一(10)班共收回48份,有效卷47份;高一(16)班共收回50份,有效卷47份;高一(18)班共收回47份,有效卷46份;调查问卷共24小题,均为单选题。每题共四个选项,分别是:A、总是100%; B、大多时候75% C、偶尔25% D、从不0%

  调查问卷主要从明了课堂目标、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科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追求自己的兴趣、体验成功、收到迅速,真实的反馈、受到合理的约束、整合学习的时间、与同学积极交往、得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教学,共10项问题进行调查。

  1.2 调查结果

  下面着重就教学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2 教学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过多强调对学生的管束和学生的顺从,而较少给学生留出自由的空间。我国现阶段的课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以控制为特征的传统管理阶段,很多地区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师的课堂管理观基本上是倾向于课堂秩序的控制和维护教师的权威,在绝大多数学校里,教师追求的理想课堂是安静的课堂,能够控制的课堂,学生听从指挥的课堂。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多,时间久了,学生也习惯了,所以他们不会经常主动回答问题,更不会提出改进我们的教学的意见了。

  其次,在很多高中历史教师的课堂上,学生花在小组和全班活动的时间极不平衡,绝大多时候课堂上进行的是单一的全班活动,课堂交往时间比重的失调导致学生个体意识的缺乏。我国中小学课堂有两个显著特点:

  ⒈与师生交往的时间相比,学生之间的交往时间极少;⒉在本已极少的学生交往时间中,学生个体与全班学生的交往占据主位,而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较少,学生个体与小群体之间以及小群体与小群体之间的交往更是微乎其微。与之相适应,我国中小学课堂中,学生的交往身份基本上也只有两种:一种是个人,另一种是作为静态背景下的班级成员。

  再次,我们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在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出现:教师往往对活跃而爱表现的学生予以较多的关注,而对沉默的学生缺少关爱、缺少尊重,以至于在课堂交往中,一部分学生成为交往的“贵族”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沦落为交往的“奴隶”,甚至出现了教师教学失明失聪的现象。

  2.2 相应对策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交往氛围是课堂交往和谐进行的基础。

  1、养成平等对话的教学风格。现代教育学认为,教与学的平等互尊是促进教育、优化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其个性和需求;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实现,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发现、创造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开放、自由、灵活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2、信任并鼓励学生参与交往。教师真诚的信任、赏识和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交往信心,“伙伴式”的师生关系,又可增进学生的“向师性”,促进师生友谊,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现合作学习,强调生生互动。合作学习是交往教学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合作学习是一种促使学生之间人际交往和合作互动的基本形式。

  最初学生是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和他人交流的,作为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如何合作。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我们可以在三个步骤上掌握这一过程:学会珍惜合作,掌握合作的技巧,评估。

  第一步,让学生必须懂得珍惜合作。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材料分给小组成员,但要注意资料的“故意残缺”,即一个人不能占有全部资料,要求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学生必须共享所有的资料,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才能完成任务。合作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使其意识到彼此的需要,彼此能够互相帮助。

  第二步,学生在逐渐适应合作后,教师可以先让他们参与塑造团体形象、增强小组凝聚力的活动。如让小组设计横幅或海报展示小组的名字和标志。为了确保每个人都参与设计,可以要求在内容上必须有每个成员的作为。在学生慢慢学会了合作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各种团队竞赛,如“知识接龙”,“辩论赛”等。需要注意几点:①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每个小组包括人数相同的不同兴趣、不同智力、不同特长的成员;每小组在以上方面总体水平要持平。②每个小组内部自己明确分工,如搜集信息的,处理信息的,统筹策划的等等,每过一段时间角色要轮换。不同角色之间轮换时,也是角色的前任者和后继者交流经验之时。④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力争团体冠军,成员之间资源和方法共享才能共赢。

  为了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学生需要有机会讨论所发生的事情,并且评价他们合作是否成功。得到评价和反馈后,合作的频率和质量都能得到改进。每次组织合作时,教师都应明确表示,每个组的评分不仅要依据最后结果,同时要看小组成员间是否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尤其是他们开始活动的速度、他们认真和投入的程度,组员彼此倾听时的认真程度,组员是否成熟且得体地互相对待,是否每个组员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总之,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可以培养学生的“竞合”精神,让学生既要学会在啊竞争中胜出,还要学会在合作中超越!

  三、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师的课堂交往技巧。

  1、教师要学会实现心理角色换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实现师生双向互动。马斯洛认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依次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当低层次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就会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高层次的需要,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当人们的这一高层次的需要得到尊重和满足的时候,人们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产生积极进取的渴望,也才会有开朗的性格,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愿望的动机,才能创设相应环境,激发学生潜能,保证教育最佳接受效果的出现。

  2、教师应该擅长使用一些小炯巧。如,准时上课、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等获取心理优势;掌握课堂提问、师生对话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的策略和具体方法必将营造出优质高效的课堂交往。

  刻无定法。我们的教学本就是充满激情和生命理想的师生共识、共享和共进的过程,让我们师生双方用心用智慧去实现和升华这一过程。

基础教育报告14

  根据上级《关于教育事业统计核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配合教育组此次教育事业统计核查工作,我园对教育统计数据在生成、填报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贯彻落实统计法律、法规;及时上交相关数据,按时

  完成数据统计工作。

  (二)基本完善学校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建设,按照统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了原始记录。

  (三)加强统计人员的管理。我园由专门人员具体负责统计工作,班主任具体负责各班各种数据的采集填报工作,使数据内外一致,不走样,不掺水分。

  (四)重点核查了学校上报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基层统计报表的有关数据:

  1、在园生数。通过核对幼儿学籍数据库人数,登记上报人数与实际在园生数一致;

  2、教职工、专任教师数和现任的一致;

  3、校园土地面积。土地登记面积和学校土地实际使用、占地面积一致;

  4、学校建筑面积。通过核对核实校舍建筑面积(教学行政用房)与上报数据库的数字一致;

  5、固定资产和教学仪器设备。通过核对固定资产(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数据与幼儿园现有的基本一致;

  6、图书册数。通过核对图书记录和上架图书的实际情况基本相同;

  7、基础教育的班额基本符合要求。

  (五)建立了档案室,建立幼儿花名册和教职工花名册,并且适时更新。为了加强数据管理与维护。我们要求班主任要经常与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及时上报各类数据的变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订正修改,确保了学校基表与上报的数据库相一致。

  以上是我园教育数据统计情况所进行的检查情况,我们决心借助这次教育事业统计核查工作的时机,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工作,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从而使我园的教育统计工作日臻完善。

  XX幼儿园

  20xx年9月3日

基础教育报告15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11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的父母陪伴孩子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小学生的心理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动向,完善家庭教育以及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当前小学生父母陪伴孩子的现状

  2、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

  3、对策。

  (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问卷调查在西航二校四年级三个班进行,共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通过对学生问卷的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一)当前小学生父母陪伴孩子的现状

  调查显示,72%的小学生一般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23%的小学生一般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在一小时和三小时之间,只有5%的小学生一般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这一调查结果表面上看似乎很理想,大部分孩子都有足够的时间跟父母呆在一起。

  可是,调查还显示,小学生跟父母呆在一起说话的时间:28%的小学生在半小时以内,35%的小学生在半小时和一小时之间,超过一小时的只有37%。这表面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有效性很低。

  (二)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每天和父母说话时最常谈的话题时59%学生回答的是学校中的有趣的事,31%的学生回答的是自己的心情,21%的学生回答的是课堂作业,9%的学生回答的是其他诸如关于朋友的话题。

  而在“你最希望父母帮忙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题中,54%的学生回答的是自己的心情或情绪,26%的学生回答的是课业升学,14%的学生回答的是生活。由此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四年级的小学生以及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心情、情绪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跟父母相处时,调查显示有95%的学生感觉很快乐,只有5%的学生回答的是不知道、没感觉。

  四、调查分析及对策

  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家长都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就必须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家长只有按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四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是9——11岁,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

  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好好地陪伴孩子,给孩子正确的而完善的家庭教育,以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

  第一,积极的陪伴有利孩子获得安全感

  积极的陪伴可以给孩子依恋的情感,如果没有充分让孩子感到依恋情感,当孩子进入人群中(比如进入小学)时会有不安全感、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尤其在孩子一两岁时,家长一定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温馨的家庭氛围、包容与接纳,这些都是一种积极的陪伴,会让孩子感觉快乐、踏实、能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情、更有成长的力量,并且敢于尝试。

  第二,青春期之前不能对孩子太严厉

  青春期之前不能对孩子太严厉,要给他足够的自主成长空间,这样到了青春期以后,孩子会有一定的能力去作自我调整、自我确认,而不会因之前受到压制而在此时集中爆发。

  第三,需要家长的耐心与智慧

  父母不能因为上班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从而产生的愧疚心理中就溺爱孩子,无论孩子要什么都给满足,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该多跟孩子谈心,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从内到外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基础教育报告】相关文章: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02-21

基础教育报告01-12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03-24

实习基础教育调查报告06-20

区基础教育工作报告02-17

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01-01

某镇基础教育工作自查报告03-23

基础教育强县建设自查报告范文04-15

新基础教育个人总结12-31

2020年关于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