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创新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12-21 13:20:33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创新的调研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创新的调研报告

创新的调研报告1

  煤机公司从企业长远发展和青年职工的思想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实践,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开展创新创效活动,提高素质,增强技能,较好地发挥了团员青年的“生力军”作用,开创了公司青工创新实践工作的新局面。

  一、基本情况

  煤机公司现有职工1400余人,35岁以下的青工占职工总数的70%以上,全公司下设14个基层团支部。如何培养好这些青年员工,发挥好他们“生力军”的作用,把他们的创造力激发出来,提高创新力,是企业、团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煤机公司团委全面分析了企业和青年职工队伍现状,通过座谈研讨、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先后在该公司青工中开展了“第一届青工创新工作法评选命名”活动、“青年岗位能手”竞赛活动、青工技术比武等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具体做法

  (一)培养青年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技能。

  煤机公司团委首先从青年职工的思想认识入手,通过座谈会、青年骨干培训班等形式,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国情企情教育、危机意识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职工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激发他们提高技能、岗位创新的积极性,努力在企业中营造创新、实践、成才、奉献的良好氛围。作为青年职工这样一支特殊的团队,思想最活跃,最充满朝气和活力,最能够善于挑战自我,最富有开拓创新的意识。煤机公司在阔步前进的崭新起点上,以如何实践“一代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贡献”的崇高信念,时刻激励着每一名有志青年。该公司把青工创新实践工作全部融入和渗透到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全过程,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青年的优势,以“青春献煤机科技立新功”为主题,以青工“五小”创新竞赛活动(小革新、小发明、小设计、小改造、小窍门)为载体,于3月份在该公司35岁以下青工中开展了“第一届青工创新工作法评选命名”活动,组织发动青工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围绕降耗增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工艺和装备等创新点,实行课题立项、申报确认、组织攻关、评审奖励等项目化运作方式,与相关生产技术部门密切配合,制定相应推荐、申报、评审、奖励制度,加大创新成果推广力度。经各单位层层选拔、推荐申报,共收到创新工作法29项。该公司团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各单位申报的工作法进行了评定,本着“创新含量高,便于推广的原则”,确定了对“三吨自由锻电液锤锤杆设计改进”等9个项目给予颁发证书、每项奖励1000的表彰奖励,其中“胡青龙加压过滤机落料槽检测装置创新工作法”还受到临矿集团第三届青工创新工作法命名表彰。这些技术创新项目转化为生产力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

  图一:煤机公司青工创新工作法命名表彰颁奖现场。

  (二)以活动为载体,打造青工的卓越创新力。

  效益是衡量一个企业优劣的首要指标,更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煤机公司自四月份起发动青工围绕企业效益开展“青年岗位能手”竞赛活动,以培养一批技术型、知识型、复合型青年人才为目标,以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技能竞赛为主要途径,以公司生产经营为中心,培养和打造了一支政治坚定、技能过硬的青年技能人才队伍。从政治觉悟、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安全文明生产等方面,制订完善考核标准,建立竞赛考核台帐,严格兑现奖惩,充分发挥青年突击队的组织优势、体力优势和智力优势,围绕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各团支部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促使广大团员青年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学习,不断实践,从工作中积累经验,以满足企业及个人不断发展的要求。

  图二:该公司青工自觉学习业务知识。

  该公司自动化团支部广大青工以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为载体,严格按照工艺规范组织生产,将产品组装细化到每一道工序,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施行“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质量管理和6s现场管理模式,坚持“首检制”、“互检制”和“三不放过”的原则,全体团员青年在思想上树立创新意识,在技术工艺上积极革新,突出一次成优,突出整体精品,实现了创质量精品和保效益丰收的双赢局面。该车间团员青年还积极参加在临沂市和煤机集团举办的技术比武活动,车间青工王英获得煤机集团技术比武电工第一名,青工丁海涛获得临沂市劳动之星职业技能大赛车工三等奖,青工徐娜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举办的全市质量月演讲比赛取得第六名的好成绩。通过参与各类活动,极大地调动了煤机公司广大青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团队凝聚力,鼓舞了青年人的志气,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深化团内品牌工作,促进青工积极创新。

  煤机公司团委以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积极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青年岗位能手培养、创新创效等团内名牌工作,鼓励青年爱岗敬业、岗位奉献,使得青年职工在岗位上长知识、增才干,在实践中得经验、提素质。同时在活动中也涌现出了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青年文明号集体和青年岗位能手。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更是青年人才的竞争,这种人才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素质和能力的较量。为此,该公司在团员青年中大力倡导自强、超越为主要内容的青年文化理念,努力培养技能型人才、科技型人才、学习型人才、创新性人才,人人争当优秀青年,促进了该公司各项工作的提高。该公司广泛开展职工技术比武、“五小”竞赛、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组织了车工、铣工、刨工、钳工、磨工、电工、起重工、铸造工、钻工等20个工种的技术比武,为职工展现自身价值搭建了平台。去年以来,在临沂市劳动之星职业技能大赛中,公司青工朱甲玉获车工技能大赛第一名,同时被授予临沂市劳动之星和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其他6名公司参赛选手全部进入比赛前十名。该公司选派17名选手参加山东煤机集团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摘得电焊工、电工、钳工全部三个工种的竞赛桂冠,并有12名选手进入竞赛的前6名。在日常工作中,这些优秀的青工又分别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了更多的青工立足岗位,钻研业务,工作效率、工作质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极大地激发了青工的争先创优热情。

  三、几点思考

  回顾煤机公司近几年来的青工创新实践工作,我们体会到:要想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充分发挥青工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更好地把青工创新创效工作做好,还要解决以下四点问题:

  一是要转变观念,延伸青工创新创效工作的意义。也就是说,解决了生产技术难题、节约了制造成本,控制了多少开支是创新创效,同时,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管理环节、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等看不见的社会影响、间接作用同样也是效益的一种体现。

  二是要抓重点,创亮点,围绕关系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效益等方面的工作,找准突破点、瓶颈处,加大创新实践工作力度,提高青工创新实践工作的效果影响力。

  三是要深下去,推广开,把青工创新实践工作延伸到每个有青工的班组岗位,不只是在生产科室、一线班组中开展,更要延伸到经营管理、后勤服务等每个地方,在不同的领域中进行创新创效,把青工创新实践的思路和范围扩大开来。

  四是营造浓厚环境氛围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使青工创新实践工作成为人人向往参与的工作,也让真正为企业做出贡献的青工得到认可和体现其价值,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创造更大的效益,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企业的发展制造动力源,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企业自主创新实践重点是要引导青年树立学习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在青年中大兴学习之风,引导青年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积极营造发奋学习的良好氛围,切实的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企业要积极营造创新环境,推崇创新文化,培育创新典型,大力引导青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参与创新实践,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作贡献。

创新的调研报告2

  保障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央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推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中,既要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基本生活,又要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还要关注其他低收入人群的困难,尤其要保障和维护优抚群体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民政部门在做好保民生、促发展、促稳定工作中,在坚持政府救助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救助活动,既弥补了政府救助力量的不足,又营造了浓厚的扶贫、帮困、救孤、助残的社会氛围,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民政民生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是被社会广泛关注并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做好民政民生工作,以实现适应形势、与时俱进,改善民生,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1、少数地方对民政工作重视不够。一是个别地方领导在探索做好民政工作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较少,缺乏深层次的全面掌握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导致部分困难群众越级上访。二是基层基础薄弱,民政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工作条件、手段方法等与建立规范完善的民政工作体系不相适应。从民政工作的任务量和工作难度来看,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在区、乡两级,但乡镇和街道一般只有1-2个民政干部,有的民政干部还是兼职人员,但却要完成所有民政方面及其乡镇、街道交办的工作。这就可能导致做好基层民政工作在准确地确定对象,快速地落实政策时出现漏洞。三是民政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一些工作未落实到位。

  2、民政民生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一是城乡低保,从我区目前现状看:全区现有城市低保户9860户、23533人,农村低保户7034户、17212人,这项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任务繁重,要做到准确无误的核定好对象,困难重重,目前,市城区聘请了14名临时人员担任低保协管员协助搞好城市低保,一无工作经费,二无固定办公场所,致使低保协管员开展工作难度较大。二是城、乡医疗救助,涉及面宽、政策性强,要求救助的困难户多,由于无任何工作经费,在开展工作时,困难较大。三是在实施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中,由于救助经费的不足,因而,在救助中十分受限制。

  3、殡葬改革工作推行难度较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死者亲属,在亲人死亡后不愿意火化,而在殡葬改革执法中又无强硬的执法措施,导致近年来,全区火化率有下滑的趋势。甚至,殡改协管员在殡葬执法中多次遭到死者亲属的谩骂与殴打。

  二、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做好民政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为保障民生,体现我党“以人为本”的宗旨,我们一定要把民政民生工作作为关心人民群众冷暖的实事办好,加强领导,不断完善民政民生工作管理机制,从根本上保证民政民生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形成良性的监督、反馈和互动体系。

  2、部门配合,上下联动。民政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级、各部门应高度重视,支持民政工作,加强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相互配合,把解决好困难群众所需,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作为做好民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重视、支持民政工作中,要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形成强大合力。

  3、加大投入,提高水平。以提高“三个群体”生活保障水平为着力点,促进中省民生工程要求的贯彻落实。要做好此项工作,必须加大工作经费和匹配资金的投入。

  第一,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是最兜底保障的基础,这项制度对保护困难群体生存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因而,在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中,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救助力度,努力保障和改善他们的生活。一要科学确定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二要适度扩大社会救助范围。三要切实落实分类施保措施。

  第二,在大力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中,要改进完善医疗救助办法,搞好与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医疗救助的惠及范围和补助水平。要结合城乡医疗救助的工作任务提供必需的经费保障。

  第三,在做好民政民生工程中,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扩大社会救助面,让更多困难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第四,进一步搞好政策衔接。在农村,要制定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办法,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低收入人群,要纳入扶贫范围,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在城市,要加强城市低保与失业保险、最低工资和再就业政策的衔接,鼓励低保对象自我发展、积极就业、走出低保。

  4、注重基层,建好队伍。针对基层工作力量薄弱问题,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各自的实际,充实民政干部队伍,可从一村一居的大学生中抽派有能力、责任心强的人员担负民政工作,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各级党委、政府要多关心、多支持基层民政干部,充分调动基层民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创新的调研报告3

  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调研报告按照上级妇联组织提出的“妇联组织要积极探索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的长效机制”工作要求,香河县妇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党政所需、妇女所求、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上探索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适位置,通过创新服务载体和实施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在履行好妇女维权职能,宣传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县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考汇报如下:

  一、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切实履行维权职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帮助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县妇联大力实施妇儿维权工程,坚持维权与发展并重的工作思路,有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平等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建立健全维权网络、诉求表达、矛盾协调处理机制。与公检法司等部门联合,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案件督办、司法保护、维权服务等工作新机制,形成了妇女维权工作齐抓共管新格局。通过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反馈等机制,及时掌握、深入分析妇女群众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情况,主动向党委、政府反映妇女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为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妇女上访、申诉、表达诉求提供了法律咨询与服务。注重人文关怀、感情沟通和心理疏导,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解疑释惑的工作。坚持重心下移,切实为广大妇女提供维权服务。开通了12338妇女维权热线,进一步畅通了妇联信访渠道。近2年来,全县妇联系统共受理维权投诉案件132件,均得到合理解决;每年坚持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大型宣传活动;扎实推进“和谐家庭”、“平安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

  (二)关注妇儿民生、促进妇儿发展。

  促进妇女儿童发展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按照“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的工作要求,注重改善民生,以项目为依托,实施扶贫帮困“三项暖心工程”积极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关爱弱势妇儿,保障广大妇女儿童平等享受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

  一是实施贫困妇女救助活动:认真开展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动,帮助她们建立了互助机制,使她们在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扶持、情感上相互依靠、安全上相互关照。二是实施留守流动和贫困儿童关爱行动:深入实施春蕾计划、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行动,多管齐下、多方协调帮助解决城乡困难儿童群体的上学和生活困难问题。开展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争创活动,加大“春蕾计划”对城乡贫困家庭学生的扶助力度。三是实施妇儿健康关爱活动:以开展妇儿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和为城乡妇女提供免费及优惠体检两大活动为主线,实施惠及城乡妇女的“两癌”检查工作。组织各级妇联层层发动,层层宣传,多措并举提高妇儿健康水平。与县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联合开展孕产期保健知识、儿童保健知识、儿童意外伤害防范等宣传讲座,联合开展妇女儿童普查体检活动及妇科病诊疗诊治活动二十余场,两年来共为城乡10000名妇女儿童提供优惠诊疗服务。通过建立起一个全新、系统、全面、长效的扶助贫困孤儿机制,确保全县孤儿救助工作实现长效化、制度化、公益化。

  (三)夯实妇联组织基础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对妇联组织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实践中我们着力加强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健全组织,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形成了统筹城乡、覆盖广泛的基层组织网络。社会管理创新关键是抓好基层、基础。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首先必须在夯实组织基础上下功夫、求突破。为此,要进一步坚持“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方针,着力增强基层妇女组织活力。二是阵地建设务真求实按照建设“坚强阵地”、“温暖之家”的总要求,将工作重心下移、前移,在村(社区)重点推进“妇女之家”建设,进一步加大二者的覆盖率,发挥好它们作为基层妇女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统领作用。目前,全县共建有乡镇、街道妇女联合会13个,村社妇代会310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50个,非公经济组织妇女组织30个,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延伸至党建工作所有领域。三是队伍建设求发展。建设高素质的妇联干部队伍始终是妇联组织做好各项妇女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特别是在社会管理创新这一全新复杂课题中,妇联干部队伍建设能否有新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妇联组织能否发挥好独特优势,在这个新领域中取得新成效。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认为,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眼光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来开展妇联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更新学习理念和内容,跟随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求,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妇联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须系统学习社工知识,掌握更多开展社会工作、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切实提高为党政分忧、为妇女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本领。二是坚持妇联干部培训制度化,特别是乡镇、村级妇联干部,每两年至少要轮训一次,确保基层妇联干部能始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妇女群众需求。共3页,当前第1页123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调研报告

  (四)是创新载体,延伸妇女工作手臂。“妇女之家”是妇联组织开展活动的有效载体,在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中,县妇联注重强化“妇女之家”的凝聚力量,把“妇女之家”建设成为精神文明的窗口。一是把“妇女之家”建设成为思想教育阵地。组织妇女到“巾帼书屋”阅览图书、利用多媒体开展远程教育、聘请法律工作者讲解法律知识等手段,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科学水平和法律意识。二是把“妇女之家”建设成为家庭美德的窗口。 深化“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将“四进家庭”创建、平安家庭创建和十大孝星评选活动等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置于和谐家庭建设的大主题中,形成各具特色、整体推进的生动局面。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三是把“妇女之家”建设成为宣传先进典型的窗口。培育、树立和宣传一批优秀妇女干部、先进妇女组织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引导广大妇女“学习典型,争当典型”;树立女企业家的典型,涌现了一批像长城香河中冶长城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莉等一批靠智慧和打拼创业的带头人,她们的事迹成为妇女的榜样,同时帮助她们树立创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二、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是参与的思路定位举措还不够明晰。长期以来,妇联具有浓厚的行政化倾向,习惯于发号召,搞活动,抓典型。重点“突不出”,遍地开花;效果不明显,容易浮于表面;影响难以持久,有时抓一个丢一个,乃至于很多工作落不到实处,落不到基层。面对新时期党提出的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很多人还不能从固有的思维习惯和工作运行模式中解脱出来。目前,各级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到底做什么,怎么做,心中无数,思路不开阔,敏感度不够,还存在等待心理,很可能错失机遇。

  二是妇联自身组织体系上面临新挑战。只有抓基层强基础,才能把社会管理创新落到实处。目前,我县妇联组织建设在纵向上是健全的,从县、镇,直至村级,妇联组织建设实现了全覆盖。但是,从我们的实际工作和调研情况分析,妇联组织建设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一是在纵向上,妇联组织自上而下呈现出“倒梯形”结构,工作力量和成效有逐级弱化的趋势,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县以上妇联,乡镇、村、社区基层妇联组织的功能发挥亟待加强。二是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妇女组织虽有但不健全,而且在宣传妇女、教育妇女、组织妇女方面的作用发挥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三是在企业以及“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的力量较为薄弱,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虽是妇联的团体会员,但其工作大部分在实际上已游离于妇联工作之外。四是各级妇联与团体会员和自发形成的妇女团体之间的有效衔接程度还不够。这些都极大制约了妇联组织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

  三是妇联干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创新精神、求实态度和专业知识,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妇联干部需要系统学习社会工作知识,增强社会工作能力。

  三、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几点建议

  一是立足发展夯基点。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解决妇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关键靠发展,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也要求妇联组织动员妇女立足岗位多做贡献,因此,我们妇联组织要抓住“发展”这个基点,全面提高妇女素质,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的创造热情。共3页,当前第2页123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调研报告

  二是围绕社区抓重点。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逐渐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点,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妇联组织作为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社区“妇女之家”阵地优势,在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下功夫,凝心聚力打响社区巾帼志愿者服务行动品牌,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社区文化和服务活动。

  三是着眼家庭造亮点。家庭是妇联工作的传统阵地和优势领域,是妇联组织大显身手的舞台,我们妇联组织要着眼于提高家庭和社区成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主动参与家庭和社区事务管理,把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同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健全激励机制,以家庭的文明建设推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家庭和谐带动社会和谐。

  四是参与协调攻难点。参与社会协调,是妇联组织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组织地位、服务妇女儿童的主要途径,所以,我们要紧紧抓住协调这个突破点,把能力建设贯穿于妇联工作的始终,使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措施更加得力,服务妇女的效果更加显著,服务社会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彻底,使我们妇联组织真正成为“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创新的调研报告4

  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状

  “五五”普法启动以来,县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精心组织实施“五五”普法依法治县规划,扎实开展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活动,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法律七进”广泛开展。我们紧扣“五五”普法规划,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以“法律七进”工程为载体,通过机关单位学法制度化、送法下乡经常化、社区学法网络化、学校学法特色化、企业学法规范化、宗教场所学法集中化的普法模式,采取分类“讲”、集中“训”、骨干“带”、活动“促”、文艺“演”、资料“宣”、展板“引”、试卷“考”等有效形式,切实将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掀起学法用法热潮,达到帮助普法对象析身边事,学常用法,做守法人的目的,增强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夯实依法治县的群众基础。

  (二)示范创建稳步推进。我们坚持“试点先行、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建立了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联系法治建设示范点制度,自开始,从乡镇、单位、学校、企业、村、社区等不同类型中确定了33个法治建设示范点,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格把关,注重质量,精心培育,树立样板,为全县的法治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广泛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共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79个,占全县村总数的58%,创建示范社区4个,依法治校示范校2个,在此基础上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全省7个,全市8个,创建全省民主法治社区1个,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法德进家”全面深化。“五五”普法启动后,我们及时总结推广合黎乡“法德进家”活动的经验和作法,进一步加大法德进村入户力度,使一版、一匾、一袋、一案、一讲“五个一”的“法德进家”要求得到更好的落实,真正实现法律道德进家入户。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法制长廊(一条街)个,法制楼院(广场)个,法制文化壁个,法制宣传碑38个,烧制油面瓷砖画390幅,制作大型固定宣传牌23个,法制宣传灯箱xx年初,我县被省上确定为全省法治市县创建活动试点县,在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以专场法制文艺演出、普法成果展示、群发手机短信、“一月一法”宣讲、“漫漫人生路、法律伴你行”千人签名、新闻媒体渲染等六项主题教育活动为主要形式,把创建活动纳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重要内容,相互促进,取得成效,丰富了法治县创建活动内涵。

  (五)普法载体不断创新。我们坚持在实践中创新载体,通过载体实现有效互动,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之中,为普法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结合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专项活动,积极探索总结出民情报告制度、“一庭三所联动”、“平安便民服务队”、公推海选人民调解员等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完善普法教育与人民调解互相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转化为宣传法律知识的过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提高了法律知识普及率、知晓率和矛盾纠纷调处率,普法效果更加明显,“第一道防线”更加牢固,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县,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显着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明显提高,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的水平不断提升,全县法治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建设“平安高台”、“和谐高台”,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五五”普法把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一些问题也依然存在,其中,既有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中长期沿袭下来的带有共性的老问题,也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也有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不论是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的问题,都不容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归纳起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还有偏差。由于乡镇和部门、单位“重经济发展、轻法制教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对法制宣传教育在促进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缺乏自觉性,把普法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行动上不落实,影响了普法教育的深入发展;部分领导漠视普法的态度与群众渴望学法的心愿不相适应,认为经过xx年全民普法,该普及的法律法规知识已经普及了,再搞也没有什么新花样,有的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仅仅将法制宣传教育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下,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有的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唯权思想严重,“官念”比较浓厚,还存在以权压法、以言代法、执法不公的现象,挫伤了群众学法的积极性;有的基层干部存在错误思想倾向,认为法律宣传多了,群众法律素质提高了,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反而不便于管理,工作会越来越难做,因而送法送政策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工作机制还不完善。就全县整体而言,我们的保障机制比较健全完善,但要具体到乡镇、部门和单位,却还不尽人意,法制宣传教育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有的乡镇、部门普法经费不落实,活动难开展;有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工作无人管;有的是只安排、不检查、不落实,工作流于形式,所有这些都制约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正常开展。同时,考评机制还不十分科学,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评体系,但从去年开始考核以来,部分乡镇、部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认为考评体系中的许多内容规定太笼统、太抽象,不具体、不量化,操作性不强,考核时难以把握,无形中有的工作就走了形式和过场。

  三、是法制宣传教育环节上还有薄弱点。勿庸讳言,我们以往的有些做法,并未真正把握干部群众的心理需求,充分考虑干部群众学法的实际需要,而是就学法而学法,导致普法的实际效果不明显。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上,近年来虽然制订了一些学法用法的制度性规定,但有的仅停留在文字层面上,抓落实的力度不够,约束力不强;农村普法教育上,由于人员难集中、教材难落实、时间难保证、措施不得当,部分地区尤其是偏远乡村的普法教育工作不到位,一些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仍然很淡薄,发生矛盾纠纷时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上访,造成基层信访问题突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城镇下岗职工、外出务工人员、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抓的还不紧,留有盲点和死角;法制宣传。

创新的调研报告5

  近年来,广安市高度重视创业创新工作,各类有创业创新愿望的城乡劳动者提供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每个创业项目给予创业补贴。截止目前,广安市开展创业培训1058人,享受创业补贴59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70万元,大众创业出现了遍地开花的良好势头。

  一、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着力营造大众创业氛围。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强化了工作措施。把“创业、创新、创优”和“苦抓、苦创、苦干”的“三创”“三苦”精神贯穿于全民创业教育始终,开展了系列创新创业文化活动,广安市上下形成了以政府创新思路,政策引导发展,社会营造环境,为大众创业创造了良好氛围。

  二是突出政策指导,着力优化大众创业环境。目前《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已通过市政府研究,送达市委常委会,预计本月将正式颁布实施。实施意见明确了广安到20xx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相关部门职责,着力为大中专毕业生、城乡复退军人、妇女等特殊群体和小微企业量身定制创业扶持计划,初步形成了囊括“工商税费减免、财政金融扶持、创业基地建设、目标考核管理”的全民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对创业主体坚持“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放则放、能补则补”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减免有关税费,放宽投资创业领域、项目审批管理、投资创业注册等限制,对符合条件的给予相应的房租、水电等补贴,这些措施有效降地低了创业门槛,激发了劳动者创业热情,为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非公经济发展和扶持各类人员创业奠定了扎实的政策基础,大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是推进市县园区(基地)建设,着力搭建大众创业平台。一是完善窗口建设。市、县两级全部挂牌设立了“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在政务服务中心、乡(镇)劳保所设立了创业服务窗口,推进创业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逐步形成了创业服务市-县-乡三级全覆盖。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选择、创业培训、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创业指导服务。二是推进园区(基地)建设。广安市努力加强创业孵化园区建设,完善园区保障要素,着力构建一批产业特色突出、承载能力较强的创业孵化园区,为初创企业提供低廉的创业场所。目前,广安市已建成省级创业孵化园区3个。

  四是强化资金扶持,着力破解大众创业瓶颈。一是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每个创业项目给予1万元创业补贴,最高补贴可达到10万元。二是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最高10万元,最长2年的财政贴息创业担保贷款。

  五是完善创业项目库,着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广安市开展了创业项目收集整理工作,并组织开展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风险评估,及时补充更新,努力创建项目多元、可行性强、适应各类创业者需求的创业项目库,根据创业者自身条件和愿望积极开展了项目推介工作。

  六是加强创业服务队建设,着力提升创业服务指导水平。一是成立创业指导专业志愿服务队,今年以来广安市各地组织建立了以企业家、专家学者和部门专业人员为成员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队伍,制定了创业专家志愿团管理办法,加强了创业指导服务。二是着力扩大专业服务志愿队队伍,为不断壮大创业培训师资队伍,提升创业培训教学水平,提升服务能力,今年已组织13名人员到省上参加创业师资班培训学习,4名老师被评为创业培训讲师。

  在深入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根本。正是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把扶持大众创新创业工作作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才能形成人人尊重创业、人人参与创业、人人支持创业的生动局面;政策创新是关键。正是由于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扶持创业的政策才更加给力,才能营造更加优良的政策环境、更加宽松的创业氛围;建设园区(基地)是抓手。正是由于建设了一批工业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一条街,才使政府扶持大众创业有阵地,抓创业工作才有着力点;管理服务是基础。正是由于优质、高效的创业服务,才壮了创业者的胆气,减少了创业风险,提高了创业成功率。

  二、存在问题

  (一)创新创业的氛围不够浓厚

  从企业层面看:有的得过且过、“小富即安”思想比较严重;有的怕担风险,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舍不得投入,不敢闯市场,不敢创大业;有的想创新但无良策,“心有余而力不足”。从社会层面看:不少人存在“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思想,甚至嫉能妒富;有的缺乏创业勇气和耐力。从干部层面看:有的缺乏事业心,习惯于按部就班、因循守旧,开拓意识不强;有的缺乏主人翁责任感,习惯于当评论员,实干意识不强;有的缺乏公仆精神,习惯于“老爷”作风,服务意识不强。

  (二)创新创业的基础不够扎实

  1、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薄弱。科研所实力不强,科技资源不足,创新公共服务能力滞后。

  2、创新创业的投入不足。创业融资难,特别是对初次创业和起步不久的中小企业来说,因为达不到银行规定的贷款条件,如提供抵押、担保,要求健全的财务制度或者销售合同等,所以很难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企业科技投入不足,据20xx年广安市统计局科技统计监测年报资料显示,广安市的科技经费投入仅27453万元。

  3、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关键性人才严重不足。据广安20xx年科技年报显示,调查的487户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仅为15家,有科技机构的企业仅为14家;R&D人员合计仅为825人,占调查单位从业人员数的0.8%,其中参与项目的人员为749人,参加研究的仅为153人。

  4、创新创业的服务不够有力。审批繁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虽然经过近几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大幅减少,审批流程得到了简化,但从调查情况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政府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园区在行政审批方面一些关系还没有理顺,目前本市虽然具有审批职能的部门已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但仍然存在对窗口授权不充分,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当场办结率不高。

  (三)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企业最担心的是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新产品开发后,其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如五金机电、玩具类产品,由于比较容易被模仿,所以一只新产品研制成功,很快就能被其他企业模仿,引起低价倾销、无序竞争,严重挫伤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许多企业还反映,发生专利纠纷时不愿意打官司,一方面是因为费时、费力、费钱,另一方面是因为产品更新换代快,就是官司打赢了,也错过了产品生产的黄金时期,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

  三、全面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建议

  广安市创业、创新工作应紧紧围绕国家、省市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创业广安行动,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完善服务模式,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搭建创新创业转化孵化平台,构架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形成想创、会创、能创、齐创的生动局面,实现新增长、扩大新就业,促进广安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创造条件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就广安市来说,各级就业创业服务机构服务方式单一,服务手段落后,乡村两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无专职工作人员,无经费保障,无固定办公场所,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不能更好地为各类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服务。进一步加强市、县、乡、村四级大众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公设施、经费保障、工作职能、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并限期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使基层大众创业服务平台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强化政府推动创业工作的责任机制。要把创业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范畴,建立奖惩制度,落实政府抓就业创业工作的第一责任,把创业扶持资金的投入作为重点进行考核。要建立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特别要强化各职能部门的责任,避免部门各自为政单打一现象的发生,努力形成上下沟通、左右联动的大众创业工作长效机制。

  三是加大创业扶持资金投入渠道。将各类创业扶持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列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大众创业的力度。继续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对各类创业者的支持力度,放宽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金额,简化反担保手续,降低贷款门槛,强化担保基金的独立担保功能,适当延长担保基金的担保责任期限,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重点支持吸纳带动就业较多的初创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更多支持创业者创办实体。要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社会投资人等以多种方式向各类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破解创业者融资瓶颈。

  四是发挥创业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对创业先进典型采取政府奖励、组织巡回演讲、纳入创业专家团队伍等措施,积极发挥创业典型者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

创新的调研报告6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律师可以发挥积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律师作为法律工作者与社会各方面均有接触,对于社会管理有切身体会,基于职业训练而形成严谨、规范的素养,有利于社会管理创新规范化、制度化,同时作为法律工作者,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积极作为不仅是职责所在,也有利于提升律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地位。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内容,与律师的日常工作关系密切,律师皆有切身体会,对其中的利弊得失感同身受。广律师从内心也有意愿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有意愿为创新社会管理献言献策,但如何把我们的良好意愿化为切实的行动,并达到一定的效果,真正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律师的职业属性

  律师职业不仅是法律所定位的“接受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发挥作用也不仅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律师本身首先是一个公民,凡公民皆有对社会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律师在日常工作中服务于托人,从事有报酬的劳动。但律师的职业属性天然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管理环境下,律师服务于托人的作用才能得到最的发挥。因此,律师不能把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当做等闲之事,也不能因为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可能没有直接创造效益而漠不关心,认为是浪费时间,应当在思想上把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高度去认识。

  律师的职业属性要求律师不仅是一个职业的法律工作者,也应当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实践家,律师不是坐而论道,而应当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发挥律师职业规范、理性的素质,这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所必不可少的方面,因此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是律师职业属性的要求。律师行业不仅可以因创新社会管理而受益,律师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也可以拓展个人形象,提升个人能力,扩社会交往,在直接服务于社会中增长自己的能力。

  二、在形式上依托律师协会发挥作用

  律师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律师在个案的办理中也可以对创新社会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但由于律师在个案办理中所处的法律地位以及个案的特殊性,基于个案提出的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只能是零散的,不能成为系统,也难以回避就案而起的偏见,因而采信程度及实用性较差。

  因此,在律师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中,应依托律师协会,以行业协议的名义参与,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目前律师协会均设有各专门员会和各专业员会,所涉范围可以涵盖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这些员会除开展律师业务活动外,可以就创新社会管理问题进行研讨,律师也可以把个人的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映给律协,由律协组织进行调研并形成完整的意见,映给相关部门。

  南京律协劳动专业员会在20xx年通过调研,发现因新法实施,劳动争议案件突然增多,受劳动争议仲裁审限限制,无法及时化解,通过律协与南京市白下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会商,创新设立的劳动争议前置调解机制,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创新了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可以说,没有律协组织,单凭律师个人是难以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的。

  三、在操作上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或办法

  创新社会管理在操作中必须提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或办法,不能仅仅简单地提出只言片语。社会管理本身是一个系统,创新社会管理需对系统本身的动作方式有相应的了解,提出的创新意见应考虑新旧系统的相互联系,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其目的是使系统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不是打破原有系统重建。

  因此,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应提出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办法。应当发挥律师的职业优势,在与相关部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具体的操作方案和制度设计的操作程序,使创新成果制度化。在南京律协所创新劳动争议前置调解活动中,所涉的具体操作性规范文件,均由律协组织律师起草,发挥了律师职业优势,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好评。

  四、在行动上身体力行积极参与

  在创新的社会管理中,凡是可以由律师参与的,均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律师在创新社会管理中,不仅应当提出制度建设的创新意见,在具体实施的活动中也应当积极参与。一方面,积极参与创新的社会管理活动可以扩律师社会活动的范围,提升律师行业的整体社会形象;另一方面,律师的职业水准也能够在创新的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并通过发挥作用获得新的业务发展机遇,使律师在非诉讼领域的业务渠道不断拓展;再一方面,如果律师仅仅是制度创新的建议者或设计者而不积极参与,则律师参与创新社会管理诚意也会受到质疑。

  当然,就目前社会整体对律师的认识水平而言,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活动在很多时候还不会有的直接的收益,这就需要广律师具有奉献精神,不能目光短浅,我只有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才能让整个社会逐步认识到律师行业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而推动律师业的蓬勃发展。

创新的调研报告7

  近期,我们对我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专题听取了县综治办关于我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先后走访了柯桥街道和齐贤、夏履、安昌等镇,广泛征求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综治办积极发挥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牵头协调作用,及时出台制度、召集会议、落实任务、抓好成效,各成员单位和镇(街、开发区)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文件精神,各司其职,抓好具体工作,我县社会管理整体格局逐步完善,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创新亮点不断涌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管理格局逐步完善。

  一是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更加巩固。明确规定镇级综治委主任由同级党委(工委)书记担任,综治办主任由党委(工委)副书记担任,确立了党委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作用。

  二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更加强化。成立了特殊人群、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10个专项组,对社会管理职能进行了归纳和细化,每个专项组明确一个牵头单位,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成员单位,做到职责分明、落实到位。

  三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日益调动。我县社会管理工作初步呈现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生动格局。

  (二)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结合我县实际,牢牢抓住社会管理的15项重点工作,全面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两新组织”服务管理,积极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矛盾化解、公共服务和网络舆论研判导控等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着力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社会稳定指数评价体系建设,以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行为,维护好群众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了良好的社会秩序。

  (三)创新亮点不断呈现。从调研情况看,我县的社会管理工作由点到面、由上至下都不乏亮点。

  一是社会稳定指数评价体系。该体系通过科学设立社会稳定评价指标,定期通报和分类预警,制定不同的应对策略,第一时间掌控、分析和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化抽象为具体,化被动为主动。

  二是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这项工作目前已全面推开并日渐成熟,已成为收集民情民意、化解基层矛盾、方便服务群众、实现精细化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展现了新时期社会管理的主体多元化、内容多样化趋势,意味着社会管理将由政府管制为主向社会协调、多方参与转变。

  三是网络舆情研判导控服务平台建设。柯桥街道“一站到底”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设、齐贤“1+_”大调解模式、夏履“一站二室三中心”村级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安昌的社团组织协同平台建设和村务监督积分管理等,都可圈可点、各具特色,成效也较为明显。

  二、存在问题

  我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认识仍需提升。各成员单位之间、各镇街之间在领导重视程度、工作举措力度、工作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平衡性。少数干部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二是服务仍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重心有所偏颇,重管理轻服务、重审批轻监督、重惩罚轻教育、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方式上还比较习惯于采取行政手段和强制方式解决社会矛盾。

  三是基础仍需夯实。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公共财政投入社会建设的比重相对偏少,社会管理基层力量有待加强,专业化社会管理人才较为缺乏。

  三、几点建议

  (一)切实转变理念,进一步形成社会管理整体合力。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一同部署、一起推动,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统筹协调,加强督促检查,推动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要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不断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从习惯“灭火”到注重“防火”;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改变政府“包打天下”的格局;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正确反映和协调各种利益诉求;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从青睐硬性行政手段,到重视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综合管理。要进一步形成社会管理整体合力。逐步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县综治办要切实加强对社会形势的分析研判,统筹解决社会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履行好组织协调、督导检查职责;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法履行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10个专项组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要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社会管理相关工作;司法机关要创新司法工作机制,规范司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促进公正司法;各镇人大要适时把党委有关决策部署按法定程序转化为人民的共同意志,并履行好监督职能,努力营造社会管理良好的法治环境,各级人大组织要重视发挥好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整合各级代表力量,精心组织代表围绕社会管理创新、推动民生改善等方面开展活动,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

  (二)更加重视民本,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效能。一是要立足民本抓好社会管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群众满意指数、幸福指数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会管理,既是治理更是服务,既要维稳更要维权,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二是要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保护、社保、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众。

  三是要优化服务提升工作效能。着力完善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实行“近距离、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探索建立对群众求助、投诉的联动受理、快速处理和及时反馈机制,做到投诉必接、求助必应,加大力度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三)统筹社会资源,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基础。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没有强有力的基层基础工作,再好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机制也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夯实社会管理基础。

  一是要善于统筹社会资源。发挥好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继续加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配备必要的基层管理力量,实施精细化动态管理,使网格管理员承担起传递信息、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职能,让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做到群众身边。

  二是要建立健全基层组织。牢固树立固本强基的思想,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入到基层,巩固和健全基层组织,特别要加强社区、村级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力量,注重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建立健全社会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强化社区、村级自治和服务功能,构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基层组织体系。

  三是要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紧紧围绕我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15项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两新组织”服务管理机制,着力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网络舆论研判导控和社会应急联动救助,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重视发挥好基层维稳“三道防线”的作用,把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创新的调研报告8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富民强市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结合县域实际,对如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行了专题调研与思考,进一步摸清了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创新成果,找出了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创新成果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提升中国食品名城品位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加大科教兴农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现已基本形成多种科研主体共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格局。从事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主要力量:

  一是农业技术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总站、畜牧中心站、种子管理站、农机总站、乡镇(街)农站、农机站、畜牧站等。自去年至今,农业技术事业单位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0多个,其创新项目的内容主要有:新品种引进、试种试养、繁育选优及示范、推广;优质高效种养殖技术;农业生产机械化、设施化研究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推广;围绕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开展知识性、技术性培训等。

  二是涉农民营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我市现有涉农民营科研机构2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74个、专业合作社1110个。这些民营科研服务机构和专业合作组织涉及瓜菜、畜禽、农机、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地开展行业性、专业性的农业科技创新,其科技投入在逐步加大,创新能力在逐渐增强,已成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

  三是农业科技项目合作机构。通过实施科技项目合作,建立国家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1个、省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2个、市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3个。

  四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同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立完善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全市拥有各类科技人员2。3万人,农业科技人员5747人,其中一线科技人员20xx人。

  (二)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工作扎实推进。

  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服务活动,帮助企业和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有选择地加以推广。两年来,先后组织申报、实施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创新项目4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个、省级项目4个、市级项目13个,引进资金600万元,累计实现新增产值1000万元,新增利税100万元。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力度,重点培育了7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广适用技术近100项,推广优良品种90多个,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覆盖率达99%,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重点引进了玉米、水稻、瓜菜、果树、禽畜等方面16个优良新品种,推广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大棚瓜菜保护地栽培、玉米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虫、水稻抛秧、种子包衣、化学除草、农作物高光效栽培、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10项技术。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和举办科普大集活动,展示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协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协会和科技示范户为骨干,开展“传、帮、带”,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服务、产销服务,带动群众学习生产技能。通过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力度,积极普及先进适用新品种和新技术,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顺利通过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县验收工作,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城市。

  二、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农业科技创新力量不强。受体制和机制的影响,县级城市基础科研条件差,专业技术人才横向调动很难实现,毕业生到基层农业科技部门就业的极少,致使基层科技队伍建设失衡,没有形成梯队人才结构。特别是乡镇和街道农站等农业科技服务部门普遍存在科技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等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工作。

  (二)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尽管农业科技创新工作逐年得到加强,也申报了一批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项目,引进了一些实用新品种和新技术,但是与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是: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还不够实,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还不够好,自主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还不够多,实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步伐还不够快。

  (三)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多。虽然我市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逐年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但是由于上级拨款不足、本级财力有限等方面原因,对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资金增幅较小,致使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列入全市科技计划的不多、扶持资金不足。

  三、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对策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步伐,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对农业技术事业单位的管理,加大对民营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星火专家大院建设的扶持力度。建议省、市人事部门要按照有关农业科技人员人事管理规定,根据各县(市)区农业科技单位因人员转岗、退休、辞职等所产生的缺编名额,面向全社会招考高等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予以补充,配足配强农业科技人员。加强农业科技人员教育培训,采取专家授课、横向交流、外出考察、实践锻炼等有效方式,不断提升农业科技人员的自身素质。层层落实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工作责任制,强化农业科技人员绩效考评,明确各类科技人员的工作职责,制定并落实相关的管理、考核及督察制度。

  (二)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水平。积极引导企业和个人根据市场需求和科研条件,制订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组织开展好各类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搭建多种多样的科技合作平台,增加交流合作的机会,积极借助外地的科研力量和科技成果来提升本地科技创新水平。以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拓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步伐。重点在创新推广动植物新优品种、实用生产技术、先进保鲜技术和加工技术上狠下功夫,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农业科技的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进而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激励力度,每年组织评选市级“科技进步奖”、“科技创新成就奖”,进一步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省市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的基层农业科技科研仪器设备购置专项经费,使县(市、区)尤其是乡镇的农业科技单位能够根据需要逐年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逐步改善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的设备条件。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涉农专业合作组织、涉农民营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事业单位积极申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支持其开展科技创新与推广活动,在全社会努力营造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创新的调研报告9

  “小市场,大民生”。农贸市场的管理和维护不仅关系到百姓日常生活,也关系到城市形象、社会稳定。当前,我市市区农贸市场虽经过多年升级改造,硬件条件有一定改善,但日常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脏、乱、差”的现象,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短板。作为农贸市场文明城市创建的牵头部门,市工商局在实地调研、外出学习、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议我市积极创新农贸市场管理模式,建立以专业化物管为主体的新模式。现报告如下:

  一、当前农贸市场存在的四大突出问题

  (一)农贸市场的公益性功能缺失。目前,我市农贸市场建设中,政府的公益性投入相对不足,私人资本成为市场开办的主导力量,过于追求短期利益,致使政府的宏观调控难有抓手。以海陵区为例,该区现有农贸市场20家,其中国有2家,集体5家,私有13家,私有化率达到65%。

  (二)市场主办方的日常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私营农贸市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缺乏对农贸市场管理的长远投入,最多安排维持基本运行的人员,维持较低水平的管理,在卫生保洁、场内摊位规整、场外车辆停放等环境秩序方面普遍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文明城市创建检查中的主要失分项。对比而言,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农贸市场在日常管理,特别是创建期间的市场管理中,就相对认真,工作到位。

  (三)农贸市场的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属地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乡镇、街道对农贸市场尤其是私营农贸市场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行政职能履行不到位,工商、商务、城管、卫生、质监、食药、物价等部门“多龙治水”,牵头部门“头难牵,责难担”。特别是工商部门取消垂直、移交食品监管职能的背景下,牵头开展农贸市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更加困难。此外,各级政府比较重视农贸市场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而管理需求的供给明显不足,对市场主办方不切实履行卫生保洁、摊位规整、车辆停放等日常管理职能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措施,导致文明城市创建期间出现政府部门出钱出人出力代替市场主办方维持日常管理的情况。

  (四)市场规划建设相对滞后。从整体来看,农贸市场的布局不合理,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进程,有些地区严重缺乏,造成居民生活不便。例如,海陵区迎春东路两侧现有东方花园、东苑公寓、东方名门、东方名邸、宫涵花园、鹏欣尚城、天和佳园、万泰国际花园、鹏欣领誉等9个小区,但附近仅有一个育才农贸市场。从个体来看,无论是国有的还是私营的农贸市场,都缺乏主动加强自身建设的内生动力,没有严格执行创建标准,仅是被动应付政府交办事项,对内部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投入不足,导致有关硬件设施达不到创建要求。

  二、外地经验做法

  浙江、上海、珠海、常州、扬州等省市均已通过国有资本回购农贸市场或输出管理等方式,逐步实现农贸市场的公益性回归。就我局赴扬州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扬州的主要做法有以下五条:

  (一)政府主导。扬州市广陵区政府下发的《关于印发〈广陵区农贸市场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实施方案〉、〈广陵区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工作实施方案〉、〈广陵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考核办法〉等文件的通知》(扬广府[20xx]116号)中,明确提出按照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的原则,由政府成立国有控股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的形式,采取回购、直管、托管的方式对农贸市场进行有效管控。区政府成立农贸市场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分管区长任组长,各街道、乡镇、园区、区市场监管局、财政局、城管局为领导小组成员。

  (二)市场监管局牵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市场监管局。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联合各乡镇、街道、园区,与现运营农贸市场主办方进行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商谈。其中,荷花池市场由政府和市场主办方签订10年租赁合同,每年花180万购买了经营权。

  (三)属地管理。实施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农贸市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交由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园区统一管理。市场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各乡镇、街道、园区成立市场物业管理公司,统一负责;行政执法职能则由街道、城管、市场监管、交警等部门组成的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大队来履行,重点对“场外场”、“摊外摊”等突出问题实施综合整治。

  (四)资金投入。扬州石塔市场每年市场收取的物业管理费和达到标准管理所需投入的差额预计在10万元左右,目前是由区政府给予专项扶持资金。荷花池市场目前已收取摊位费120多万元,尚有整个二层未出租,可达到收支平衡。

  (五)强化考核。《广陵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考核办法》中规定,由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农贸市场管理考核专项奖励经费,以“以奖代补”的形式,给管理达标的农贸市场予以补贴,对有突出贡献的乡镇、街道、园区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予以奖励。

  三、相关建议

  鉴于当前市场化改革的总体趋势,结合我市实际,我局建议,采取成立农贸市场物业管理公司的方式,向各农贸市场输出专业化管理服务,提升日常管理水平。

  (一)管理模式

  市级层面成立以分管市长或分管文明创建的市领导为组长,市发改委、财政、商务、工商、规划、建设、城管、卫计委、食药监、农委、质监、物价、公安、消防和海陵区、高港区、医药高新区、姜堰区等部门和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农贸市场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行政管理职能。明确一个牵头部门,设立农贸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指导农贸市场物业管理公司的筹建和建后考核工作。各区则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为便于日常管理,我局建议以区为单位设立农贸市场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筹建单位为政府指定的牵头部门。物业管理公司采用现代治理结构,负责对各农贸市场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统一管理标准、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人员委派、统一考核评估。

  (二)运作模式

  1、筹建公司。农贸市场物业管理公司可采取两种方式筹建:一是依托现有的物业管理公司,如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沁莲物业,直接输出保洁、维修、管理等各类人员;二是成立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独立运营,独立核算。

  2、组织谈判。由牵头部门与市场主办方和实际经营方商谈购买物业服务的具体事宜,国有市场和集体市场原则上必须购买。私营市场如不愿购买服务,则必须执行物业管理公司制订的统一标准和要求,配足、配齐各项设施及人员,接受统一培训,服从统一管理和考核。

  3、实际接管。接管后,物业管理公司将根据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严格履行卫生保洁、场内摊位规整、场外车辆停放等日常管理责任,配合相关部门抓好场内商品质量检测、各项自律制度落实等工作。农贸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公安、城管、工商(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周边环境专项整治,确保接管一个,整治一个,达标一个。

  4、强化考核。为了提高管理的积极性,建议安排农贸市场管理考核专项奖励经费。市农贸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考核达标的各区农贸市场物业管理公司给予奖励。各区农贸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考核达标的农贸市场和有突出贡献的相关职能部门予以奖励。

  (三)资金投入和来源

  1、投入。主要为实施标准化管理和维持现状所需的资金缺口,根据市场规模不同,按5万-30万测算,每年预计投入400万左右即可。其次为考核奖励资金,根据考核等次不同,按1万-3万测算,预计投入25万元左右。

  2、来源。我局认为可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增加投入。可优先从商务部门的市场管理专项资金中列支,缺口部分由市、区财政统筹划拨,建议主要以奖励形式发放。二是减少支出。可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民用标准结算农贸市场的水费、电费,对于物业管理公司,给予相关的税费减免政策优惠。

  (四)实施步骤

  采取“分类试点、分批实施、政府主导、规范运营”的思路,在5年内实现市区19家主要规模农贸市场的物业化管理,其中海陵区12家,医药高新区3家,高港区4家,基本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1、试点先行。选择海陵区3家市场进行试点,为全面推行积累经验。国有市场选择欣莲市场(地址:二号区北门,经营面积1000㎡),归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集体市场选择海光市场(地址:海光新村附近,经营面积5000㎡),归属海陵区城西街道仁景社区;私营市场选择双龙市场(地址:六号区西北角,经营面积2700㎡)。预计投入不超过80万。

  2、全面推进。剩余的16家市场,分4年完成,由各区制定时间表,每年1-3家市场。

  (五)统筹规划

  1、科学规划。市规划部门应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商业发展规划,对《泰州市市区农贸市场布局规划(20xx-2030年)》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农贸市场的规划和布局。各区应根据规划,采取多种运营方式,合理加大农贸市场的布点和建设工作。对于新建小区,建议规划部门在与房产开发商签订合同时,明确配套建设的市场产权一律转交各区的乡镇、街道,由各区农贸市场物业管理公司统一管理。

  2、加强立法。建议在20xx年出台的《泰州市区农贸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制定新的泰州市区农贸市场管理办法,着重完善农贸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理顺部门关系,增加对市场主办者不切实履行卫生、消防、服务、日常管理等职责的监督和制约措施,减除市场管理的随意性和无法可依的状况。

创新的调研报告10

  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于是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真不明白,捕鱼的技术这么好,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从他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容易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

  长大了又教他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常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可他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一位路人听了述说后,问: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吗?为了让他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教得很仔细很耐心。一直跟随着你吗?为了让他少走弯路,一直让他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错误就很明显了只传授给了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走进了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我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下面的一则故事让我看到自己的影子。

  渔夫的苦恼不正是我的苦恼吗!为什么我认真地备课,辛辛苦苦地上课,教学重难点千叮咛万嘱咐,学生却不领情呢?新课程标准为我指明了方向。英语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内容有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中西方文化差异、健康的人生观、终身学习等,特别强调人的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强调文化交际意识以及健康的人生观。今后教学我主要从学习策略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入手。

  一、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策略

  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高效地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以及形成高尚的品德,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策略的掌握与自己学习策略的生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创新。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学习策略,观察学生的学习策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咨询,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学习策略,更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想这就是“授人以渔,终身得鱼”的道理吧!

  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往前走。学生有自己的思考余地,顺着他们喜欢的方向前进,他们才会不自觉地坚持走下去。就像人类需要改善居住的环境,大的房子活动空间就大,就更加舒适、自由。孩子更加向往自由,更喜欢无拘无束。

  2、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学生知道说什么、做什么,不知不觉地感知和操练。例如:

  3、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学生本来是勤学好问的。让他们自己通过各种方法、手段、途径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

  4、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而问题的答案不确定,这就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和别人商议、讨论,增加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为他们走上社会适应社会的复杂性提供了保障。

  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的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赖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死抓学生,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学生将来的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给掌心的沙子留点空间,也许就不会有沙子从指缝漏掉了。

创新的调研报告11

  南街街道地处惠农中心城区,所辖面积5.2 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2000多人,商业网点集中、居民房屋老旧、基础设施老化,老年人多、流动人口多,为南街下辖的七个社区治理和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题。在此基础上,南街街道主导并在下辖的七个社区推广“三位一体”创新治理服务模式:社区党支部联合业主委员会、社区物业齐抓共管,共建和谐社区。以三方联席会议为平台,协调街道社区、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组织、监督、指导各方共同研究处理社区重要事务,街道社区侧重组织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和业主自治活动,化解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物业纠纷,物业公司除了为业主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外,还要主动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业委会发挥维权监督作用,监督物业公司履行物业服务合同,协助业主搞好社区自治管理。

  街道支持。包括指导成立民办非企业社区物业服务中心、筹措资金整治小区楼院公共环境、为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配备公益性岗位人员等,为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承接物业管理创造条件。

  社区指导。指导各楼院成立物业自治协管会,引导居民实现物业自治。指导物业服务中心建章立制,承接好物业服务管理,监督物业中心按章办事、规范运作。制定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承接流程:

  ①动员楼院成立业主委员会或自管会;

  ②张贴《致小区居民的公开信》;

  ③召开业主代表或居民代表会议;

  ④测算小区物业管理成本;

  ⑤社区居委会、业主代表与物业中心征求居民意见,商定服务价格并签订自治公约和服务协议 ;

  ⑥物业服务中心正式承接。同时组织社区党员义工社、韩哥志愿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整治、义务巡逻员、文体宣教、文明楼院创建等,与物业服务中心互联互动、优势互补。

  业主自治。由物业自治协管会负责,通过入户走访、板报、公开信等形式开展准物业管理模式宣传,使居民了解服务管理内容和权利义务,达成思想共识,增强参与意识。通过组织业主协商,制定楼院物业自治公约,将物业费用缴纳纳入公约内容,动员居民签字承诺。同时,动员党员居民代表、楼栋长带头缴纳物业费,率先履行义务,带动居民缴纳费用。治理成熟后,逐步移交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接管。

  物业中心承接。社区物业中心承接后,在常规服务方面,坚持“低偿服务、保本经营、公开透明”,采取小区单独设帐、定期公示的办法,为楼院提供卫生保洁、安全治安、车辆停放、公共设施维护及应急维修等准物业服务。在增值服务方面,依托家政服务中介信息平台,提供家庭保洁、衣物清洗、室内设施维修、保姆介绍、病人陪护等个性化有偿服务。同时,依托数字化社区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网络代购机票代收有线电视费用、代缴网络年费等衍生服务,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

  “三位一体”创新治理模式彻底改变了社区组织各行其是、“单兵作战”的工作局面,形成了推进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合力作用。

  一是资源共享聚和力,老旧小区华丽变身。

  以“支部资源联享、物业管理联做、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为目标,南街街道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投入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当中。春晖27院是典型的一个单位盖一栋楼“凑”起来的小区,物业撤出后,小区陷入无人管理的混乱状态。在南街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春晖社区党委号召小区党员成立了小区业委会,自己当家做主,管起了小区各项事务。20xx年以来,三方共同完成了老旧小区节能改造、拆除了“最大隐患”废弃小煤房,义务栽植花果树、马兰花等并主动承担起日常管护任务,赢得了居民的广泛好评。27院的华丽转身,正是南街探索物业自治管理新机制,打造和谐社区的缩影。春晖金融家属院、工行家属院、烟草公司家属楼等10多个无物业小区,也通过“三位一体”齐抓共管创新模式,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彻底解决居民反映的难点问题。

  二是支部党员争做先锋、团结带领成主力。

  社区治理工作多而杂,社区支部主动发挥能动性,成为“三位一体”社区服务队伍中的“老大哥”。在社区支部的组织带领下,小区党员亮明身份积极认领志愿服务项目,为辖区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民科等老党员牵头成立了义务巡逻队,每天坚持走街串巷,为居民看家望门。韩全德是一位技术工人,几年来,他拉起了一支队伍,配合小区物业,带着维修用的家当,张家的锁子、李家的水龙头、王家的电灯泡......随来随修、随叫随到,家里进进出出、居民区里的来来往往,见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

  三是“现场解决”+“例会协商”,矛盾被化解,问题得解决。

  面对居民纠纷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街道党工委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号召支部党组织、小区居民代表、物业代表,深入到楼栋、单元、家庭、社区百姓家中“说事、解难、化矛盾”,及时掌握、及时处置辖区内发生的各类矛盾,切实做到在第一时间广泛听取民情民意,在第一现场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并且定期召开例会,共同商议社区重大事项,会前征求业主意见建议,会后及时公布议定结果并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除此之外,南街所辖七个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百姓说事点”、“民情日记”等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创新机制。在社区成立“百姓说事点”,老百姓有烦心事、不平事、纠结事,有了家长里短、“磕磕碰碰”都愿意到这里来“扯磨扯磨”,“说开了,心里也就不堵了;想通了,也就没啥事儿了”。先后通过组织召开楼院居民协商会、板凳说事会等形式,经常组织街道和社区党员干部开展“敲敲门”服务,为辖区的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等居民开展水、电、暖检查等志愿服务活动,小区建成居民群众共建共享的和谐温馨大家庭。

  四是不光“排忧解难”,还有文艺建设,让百姓生活丰富多彩。

  彰显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辖区各方文化队伍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文化艺术骨干人才多的优势,七彩花龄、新飞、春之韵、馨乐康等十余家社团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秧歌社火”、“文化艺术节”、“一元复始,七春贺岁”等文艺演出,为群众送上了丰富的文化盛宴,全面提升社区的文化素质与人文素养,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居民凝聚力、归属感、自豪感,彰显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为倡导“歌颂母爱、弘扬美德”的良好风尚,各社区还组织开展了“书香尚德话母亲”主题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家庭建设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家风家训,将中国孝心美德与感恩文化之独特软优势永久保留和传播。南街街道大力培育各种文体娱乐群众组织和队伍,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充分挖掘辖区单位、学校优势,繁荣社区文化。大力发挥发挥民间“草根”文化艺术团、社区晨练队、广场舞组合、老年秦腔艺术团等原有艺术团体的作用,积极开展以“我们的节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文化艺术节”为主题的系列主题活动,组织演讲比赛,邀请区纪委、宣传部、文明办、组织部相关领导担任评委,把区委、政府重点工作中融入到宣传活动中,营造了社区文化氛围,丰富了居民群众文化生活。

创新的调研报告12

  集团公司党委20__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大力倡导和谐企业理念,锻造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因此,在创新中推进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对于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斗,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以理念引领构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

  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最能体现企业个性、促使并保持企业正常运作及长远发展而构建的反映企业经营意识的价值观体系。大力弘扬企业理念,有利于引导和激励公司广大员工心系企业,勤奋工作;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认同度、美誉度和信任度,推动企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徐矿集团作为百年企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靠特有的文化理念,引领企业不断取得新成就。近几年,集团公司形成了“百年诚信,以德铸魂”的企业道德理念,实践和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发扬“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精神等。形成了以“顾全大局,报国尽责”为己任的“强企报国,造福职工”的价值观,以及“想干事就有机会,能干事就有舞台,干成事就有地位”的人才理念;“哪怕是沙漠也要把它变成绿洲”的创业理念;“制度至上,精准执行”的管理理念等等。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广大干部职工跳出徐矿谋发展、跳出煤炭谋发展、跳出常规谋发展,永不言衰、奋发图强,职工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推动了企业创业发展。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企业理念也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尤其对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企业更是如此。笔者认为,当前我们要按照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塑造企业新理念:一是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念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的根本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概括地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从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职工;二是文明和谐理念,文明是社会主义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企业必须以发展精神文明作为精神文化的价值取向,坚决反对、抵制和摈弃落后的、腐朽的、颓废的、庸俗的、愚昧的精神文化。和谐,是企业总体状态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所谓和谐,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和合与和睦的状态;三是民主管理理念,民主是职工在民主政治方面的核心价值理念。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民主不是“为民做主”,而是人民做主;是在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方面体现职工群众的决定作用;四是安全发展理念。安全作为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价值理念。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着社会稳定、企业发展、职工群众生活幸福。

  在理念的催生和再造过程中,还要注意采取“三种方法”,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广泛征集法,即文化理念源于职工群众的工作实践,由下而上,上下结合,经过层层总结提炼形成;二是管理层提炼法。即企业塑造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模式,往往由企业领导总结提炼并作出决定。通过自上而下宣贯推行;三是专家导入法,即聘请企业文化咨询策划专家帮助策划,按照审计、诊断、企划、导入、实施等程序进行。“三个结合”是:即坚持继承传统与思维创新相结合,坚持彰显个性与遵循共性相结合,坚持目标引领与立足现实相结合,确保理念整合的优化创新。

  二、以精神激励构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在全公司上下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体职工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目前,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竞争既有企业市场份额等硬实力的竞争,也有文化等软实力的竞争。企业精神作为企业“软实力”,通过大力弘扬,可以最大限度地形成对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广泛共识,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形成了徐州矿工“特别能战斗”精神,80年代我们形成了“求实、求严、求强,爱国、爱矿、爱岗”的企业精神,并大力弘扬了以创业、创新、创优为内容的“三创”精神。在企业处于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今天,我们又形成了新韩桥精神:昂扬向上、永不言衰的精神;坚忍不拔、勇于争先的精神;精准执行、严细成风的精神;忠诚企业、甘于奉献的精神;情系职工、以人为本的精神。从内容上看,“昂扬向上、永不言衰”、“忠诚企业、甘于奉献”体现的创业精神;“坚忍不拔、勇于争先”体现的是创新精神;“精准执行、严细成风”体现的创优精神;“情系职工、以人为本”是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要求。实践证明,不断整合和发扬光大企业精神,以精神激励形成鲜明导向,可以有效促进职工在思想上形成核心价值观。

  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优良传统与适应时代要求的信念、意识、作风的集中反映,是广大员工先进思想、优良品质的结晶,是群众智慧的理性升华体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企业精神将会对企业全面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一个企业应该对精神进行“量体裁衣”。企业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只有不断提升和大力弘扬企业精神,才能让一切创造新生活的活力和源泉竟相迸发、充分涌流,让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成为广大职工意识的主导,让爱岗敬业、致力发展、做强做大、为国奉献的职业追求成为广大职工的不竭动力。

  三、以和谐创建推动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抓住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丰富内涵、创新手段,在培育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关系、夯实和谐基础上狠下功夫。

  首先要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坚持把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文明单位创建全过程,坚持用企业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三评选四争创”活动,深入推进“创生态环境、树文明新风、建和谐矿区”主题创建活动。加强职工日常行为教育、公共场所文明礼仪教育、公务文明礼仪教育,开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等系列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要把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职工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从“细节文明”破题,从诚实守信抓起,共创文明和谐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公司形成知荣辱、树新风、讲文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其次,大力开展和谐企业创建。完善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平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改革分配政策,建立既体现个体价值、又相对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健全企业发展、领导干部收入与职工收入增长的联动机制,让职工共享发展的成果;建立完善矿区维稳机制。坚持以稳定保和谐和以法治访观念,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新矛盾新问题;大力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载体建设,将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劳动保护、劳动争议调解等有关经济指标列入创建考核范围,进一步促进企业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等法律法规。要树立安全发展观,建设以和谐管理为特征的本质安全文化。

  第三,大力开展和谐社区创建。要围绕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全力推进“文明示范区”创建,引导职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努力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区环境。大力开展和谐家庭创建,以创建“文明家庭”为载体,把和谐家庭创建的目标要求具体化、形象化,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提高家庭成员的自觉参与程度,逐步形成“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宽容民主”的良好风气。同时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认真实施“资源再生、生态再造”工程,不断改善矿区环境。通过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小区住房改造,努力建设环境优美、和谐稳定、人人安居乐业的新型矿区。

创新的调研报告13

  我是灵山之子,我深深地挚爱着灵山,多次深入灵山的山山水水,每一个角落,与灵山亲密接触,对灵山十分了解。我以一个灵山儿女的眼光来看待灵山的景点开发,并结合当地民众,其他专家的观点正视灵山开发。觉得目前已开发的灵山景点有一些美中不足之处,即将开发的灵山景点应当有什么措施与思路,现一一说来,也许是班门弄斧,但这是我一个灵山之子对灵山开发的参与热情。

  一 当前灵山开发的景点存在着一些美中不足之处

  灵山开发已有几个年头了,完善了灵山旅游的基础实施,成立了灵山管委会管理机构,交通更便利了,加大了灵山旅游的宣传,让灵山的旅游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可以说灵山开发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与成就。但是灵山开发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期待解决。

  1.灵山景区的保护力度有待于加强。

  自从灵山作为风景旅游区开发以来,关闭了100多家花岗石厂,对景区内的一些自然景观实施了保护,灵山的岩石与植被得到了保护与恢复。但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让人痛心的是,破坏灵山景点的事还在不停地发生,没有引起官方与民众的重视。

  最典型的是,在上饶县湖村乡与横峰县葛源镇交界的灵山主峰之一——百合峰,被横峰县葛源镇开采花岗石,几十台挖掘机在肆意破坏着百合峰面朝葛源镇方向的山体,如此下去,亿万年才形成的百合峰有倒塌的危险。这就要上饶市政府出面与横峰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交涉,以取得保护灵山的一致行动。

  另外,景区内的一些古树、古桥、古祠等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破坏了不少,完好的越来越少了。这就会导致灵山的旅游资源的枯渴,失去灵山的一份应有的魅力。

  2.灵山已开发的景点缺少科学的论证。

  灵山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利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灵山开发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灵山开发当然不能放慢进度,但也不能一味地图快;灵山开发需要一定的资金,投资金额大,但也不能为了节省资金就盲目开发。

  灵山里游客的游步栈道建设,是为了方便游人来灵山旅游,欣赏灵山的自然景观,近观灵山的栈道建设似乎挺好的,但是远观灵山的栈道就会发现,其实灵山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之美被栈道破坏了,那一条栈道就好像是把美丽灵山的脖子切了一刀,破坏了灵山的整体美感,不能不说让人遗憾!

  所以灵山开发,宁愿放缓进度,也要对每一处开发的景点进行科学的论证,专家与民众的论证,才能开发出科学的`而不破坏整体美的景点来。

  3.灵山旅游缺少强有力的宣传。

  灵山的旅游开发时间不长,才几年时间,虽说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引来了一些省内外的游客。但与三清山比起来,无论是旅游景点的丰富性,还是知名度,差得远了。在国内有影响的新闻媒体与网络、电视中宣传的还是太少,还是处在闺中未人识的阶段,还需要各级政府与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调整宣传方法,调换宣传平台,让灵山的旅游“响”起来,以达到让省内外以致国内外游客了解灵山,吸引他们前来游览观光,拉动地方旅游经济的目的。

  二.灵山开发的几点新措施新方法

  灵山开发工程巨大,需要巨额资金,耗用时间长,也不是光靠政府部门、管理部门、投资商就能搞好的。这需要集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全体民众齐心协力才能开发好灵山的旅游资源。

  1.一手抓开发,一手抓保护,两手都要硬。

  灵山旅游既然已经开发了,就要开发好,开发出样子,开发出效益,让灵山的丰富旅游资源造福一方百姓,带动一地百姓致富。灵山开发要量力而行,逐步推进,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开发。绝对不能让灵山原有的有价值的景物受到伤害与破坏,保护好灵山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祠一桥,让灵山的旅游资源走可持续开发利用之路。

  2.全方位强化灵山的旅游宣传。

  灵山旅游宣传的阵地与方式不能过于单一。灵山的宣传可以通过国家、省、市、县重要媒体平台来宣传,宣传也要有长期性,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造势。

  A摄影绘画。广泛开展以灵山为主题的山水画创作与摄影作品大赛,吸引省内外的名家来参与创作,将其中作品收集成册,进行书籍发行宣传,以达到持久与高效宣传的目的。

  B文学宣传。请全国有影响力的诗人、散文作家参观游览灵山景区,并请他们留下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集编成册;将灵山原有的诗词、散文、故事、传说等进行搜集与整理,编成书籍,厚重灵山的文化底蕴,诗意灵山的美感。

  C歌曲宣传。请名家来创作宣传灵山的歌词,制作传唱灵山的歌曲,让灵山的颂歌在每一个灵山女儿、灵山游客的心中久久回响,激发对灵山的热爱之情。

  D景点命名。灵山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对一些重要的景点要统一进行命名,完善相关的景点介绍、导游词、图片宣传、相关数据等,让游客更加了解灵山的美,产生游览灵山的欲望,回游灵山的愿望。

  3.打造人文景观,丰富灵山的文化内涵

  灵山的自然景观十分诱人,但人文景观还比较缺少,可以有意识地建造一些人文景观进行衬托与补充。

  A建造道教佛教祠庙、修善明清古街等。灵山的景物是丰富的,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尚需要人们去发掘与认识,焕发它们的无限魅力。人文景观要与之相得益彰,建议把灵山景区范围内的民房外形统一进行徽派建筑的改造,新建的民房外形要统一规划与设计。同时,在灵山的重要景区,建造以道教、佛教文化主题的祠庙,江南水乡风情的主题公园,让灵山的的景物与美无处不在,让来灵山旅游的客人亲密接触灵山的风俗人情,得到心灵的陶冶。

  B恢复民间传统的磨坊、手工作坊等。现代化的景物各地都不少,难以打造出特色,缺少传统的古朴与灵性,难以留住游客留恋的目光,难以给人心灵的静化。可以有意识地在灵山景区内,恢复民间传统的碾米磨坊、榨油作坊、家族祠堂、农家大院等,让灵山游客接触到灵山的风俗文化。

  C挖掘传承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山方园百里,民风淳朴,村民依山而居,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与文化。灵山的串堂、龙灯、灵山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等,对这些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注重挖掘与传承。

  D收集制作灵山民间的传统饮食小吃。另外,灵山村民的一些独特的传统的小吃,也别有一番风味,如:手工磨豆腐、石杵打的麻籽果、农家的酸菜、灯盏果等,培训民间传统饮食小吃的制作者,能让外地游客品味灵山风味的饮食,让游客胃动心动,产生对灵山的依恋与热爱。

  E把灵山发展为摄影基地、生态种养基地。灵山山奇水秀,梯田层层,云雾飘渺,独天得地的造化。可以在灵山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在灵山的农田中每年秋季种植油菜,来年油菜花开了,景色美上加美,其景色之美不逊色于婺源的油菜花,完全可以吸引游客前来摄影旅游,把灵山打造成摄影基地。同时,根据灵山所在的自然状况,可以把灵山设为水资源保护区、农业蔬菜种植基地、动物保护区。这样,即保护了灵山,又发展了灵山的地方经济,为灵山旅游资源造景,一举多得。

创新的调研报告14

  __市人才服务中心在发展的进程中,以“以人为本,服务人才”为宗旨,以“创新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为目标,努力构筑和完善以__为中心,辐射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人才服务大平台,不断为现代新__建设和各类人才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以服务带动人才领域的拓展,以服务促进中心品牌的确立,以服务推动人才中心的建设,努力创建人才服务新体系,提高了人才配置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了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新__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深化改革,不断探索人才中心管理和运作新模式

  __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市场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__市人才服务中心坚持改革,坚持创新,不断推进人才中心体制改革和人才市场运作机制方面创新,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现已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人才机构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和新的管理运作模式已初步建立。__市人才服务中心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年__市人才交流中心成立至1998年前,实行一块牌子(人才交流中心)、两种功能(市场功能、人才公共服务功能)、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与市场管理合二为一,统一运作;第二阶段,1998年__市人才服务中心和__人才市场成立至xx年,实行两块牌子(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市场)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与市场管理合二为一,分别运作;第三阶段是xx年以来,根据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推进人才市场体制改革,采取了放权、脱钩、搞活等一系列措施,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实行两块牌子,两套人马,两种功能,分别运作,分别核算,统一管理。人才服务中心从事人事人才公共性服务,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收费上缴财政。人才市场从事经营性社会化服务,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经费独立核算,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制。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创新,为公共人事服务和人才市场的运作带来了明显的效应,人事公共服务不断拓展,满足了社会对人事公共服务的需求,人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调节供求关系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项目不断扩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强,特别是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独立核算的人才市场体制的改革创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与时俱进,努力构筑多元化服务体系

  __市人才服务中心是__最大的人才社会化服务机构之一。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现代新__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以服务为核心,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中心管理和运作模式,初步构筑起多元化人才服务平台。

  一是服务范围不断扩大。__市人才中心从成立之初为少量辞职流动人员服务扩大到了目前的为各地、各层次、各类人才全方位服务,并逐步实现了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融会贯通。二是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人事代理、人才测评、人才信息、职业培训、猎头服务、就业指导等业务内容快速发展,心理咨询、人才选拔、人才派遣、人才资源开发、HR设计、业绩诚信等新项目不断纳入。三是服务方式不断改进。近年来,根据人才资源供求特点,结合人才中心实际,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使之更加符合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求。实行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互补充,综合型市场与个性化市场相互配合,专业化服务与精细化服务相互衔接,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四是打破地域界限,延伸扩展服务平台。本着市场主导、开放自主、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与西南地区各省会城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组建了由成都、重庆、__、贵阳、南宁、拉萨、云南农垦人才中心六市七方组成的“西南人才联盟”,使各方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互为窗口、互设平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加强了区域间人才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完善了人才信息资源的远程共享,促进了西南地区人才工作的共同发展,构筑了区域性人才服务大平台。五是大力发展无形市场,加快网上人才市场的建设。“__人才网”自xx年重建后,形式、内容、速度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和提高,年参加网上人才交流会的人员已超过30万人次,网站年访问量已近400万人次,成为了云南省最大的专业人才网站之一,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网上交流平台。六是积极完善中心内部的信息网络服务功能,自主研发了《__人才市场营销系统》、《__人才市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__市人事人才考试远程报名系统》等软件,初步实现了人才中心的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

  三、内强素质,提高人才中心职工的整体服务能力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职工队伍,是保证人才服务中心高效运转和优质服务的基础。__市人才服务中心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形势对人才中介的要求,适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对职工的要求。一是公开招录补充高学历、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改善职工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二是加强培训。建立了以初任培训、任职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专门业务培训等为主,以学历培训和出省培训等为辅的职工培训体系,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和业务能力水平,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更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程序,坚持每天对全体职工的服务质量进行检查,并不定期的向来办事的群众发放无记名服务质量调查表,广泛听取群众对中心服务的意见,进一步把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四是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中心将各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印制成书发给每个职工,并对人才市场所有制形式、经营模式、分配方式进行了有效调整,建立了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五是培育组织文化,构建团队精神。__市人才服务中心为了增强自身发展的内在活力,非常重视组织文化的培养和团队精神的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人人成才、人尽其才”和“__人才、助你成才”的组织文化理念,“相互关爱、快乐工作”的团队精神,破除“身份”限制,所有职工一律平等对待,并采用“四不唯”的用人制度(不唯身份、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根据职工个人特长量才使用,用绩效和业绩来衡量职工的价值,在中心形成了多元的人才观,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强了中心发展的内在活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深入,__市人才服务中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结合业务发展和树立品牌形象的需要,不断整合内部资源,继续完善以人才市场、人才网站、人事代理、人事考试、人才培训、人才派遣、综合保障、国际人才交流、党群组织九大服务体系为基础的多元化服务平台,并以公共性人才服务为核心,以经营性人才服务为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转协调、高效细致地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努力把__市人才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市场化的人才配置中心、社会化的人才代理中心、现代化的人才信息中心、国际化的人才交流中心、科学化的人才评价中心,让人才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性人才服务机构的作用,为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创新的调研报告15

  产品是企业的命脉。只有不断的向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或新的服务项目,企业才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竞争力,求得长盛不衰的发展。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产品的研发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实现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转移风险、规避管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利润最大化、提升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创建银行品牌、增强综合竞争力。

  一、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1、银行产品创新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差

  近年来,我国银行创新产品的品种日益丰富,如目前已推出的理财创新产品就有百余种,但这些创新产品多以吸纳性、移植性为主,即通过模仿国外或同业的创新产品进行产品研发。例如,我国的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等,都是通过国外引进的。其次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一家银行自主研发出来的产品很快会被别的银行仿效。再则产品推出的动机很明显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不是真正从本银行的利益出发,效益观念淡薄。

  2、银行产品创新缺乏整体的规划性

  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缺乏长远的设计和规划,银行内部各个部门仅从本部门局部利益出发,彼此之间缺少信息的交流,使得产品的开发、管理不系统,产品标准化程度低,规范性差,影响了银行金融创新产品的整体协调性。

  3、创新产品缺乏个性化,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我国多数银行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产品研发前粗线条的市场划分对客户需求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导致部分客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根据“二八定律”,银行20%的高端客户创造银行80%的利润,于是,许多银行的创新产品盯住那些垄断行业、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却得不到关注。另一方面来看,也因为缺乏合理有效的市场细分,银行推出的单一产品往往面向的是所有的客户群,缺乏为客户量身定做的能力,无法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来满足其多样化需求。

  二、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的原因

  1、国内法制及信用环境方面原因

  近年来,我国经济金融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而相应的法律法规却跟不上步伐。例如,银行理财业务和电子服务业务缺乏法律的支持。产品创新的要求与相对滞后的法律法规建设之间的矛盾,会使得新兴的产品隐藏着一定法律风险。其次,社会信用观念淡薄。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以社会信用为基础,包括政府信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在我国,偷税、逃税、商业欺诈等现象时常发生。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制度的建立落后于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从而制约了包括银行产品创新在内的经济金融活动的开展。

  2、电子技术环境方面的原因

  电子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的发展和应用是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的基础,信息技术能使金融工具的创新得到突破性进展。尽管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化网络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内的应用相比于西方金融业中经营的电子化,网络化还有着很大差距,仍停留在较为粗浅的技术应用阶段。由于我国银行业务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融合不够,各银行之间技术的标准性,规范性有所差距,使得银行产品通用性差,产品深层次的创新受到制约。

  3、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行内缺乏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对市场需求信息及同业的金融产品进行研究,从而做出灵敏的反应。二是管理职能没有适应市场要求及时做出调整。如在新产品推广营销等方面,由于管理部门职能的缺位,造成目前各银行普遍存在宣传报道多、业务宣传少,形象宣传多、产品宣传少的现象,产品营销严重滞后。三是体制不顺,没有在产品开发中形成合力,部门间职责不清,奖罚不明,导致各部门以各自利益为重,普遍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遇到问题推托责任,敷衍了事。四是银行现有的人力资源部门对人力资源的运用观念淡薄,各项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未能发挥应有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产品创新的进程。

  4、运营机制方面的原因

  当前仍有许多银行对已经到来的金融产品营销时代反应迟钝,没有意识到好的金融产品会大大提高一家行的市场竞争力。因而对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产品的品牌意识比较淡薄。在发展的战略决策上没有把金融产品创新摆上重要的位置,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往往缺乏科学性,尚未形成一个有利于调动各级行、各部门和全行员工创新积极性的机制。近年来各行对科技人员的重视和对产品开发有功人员进行奖赏的做法,在稳定科技队伍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与其他部门造成了反差。对产品创新中其他领域,如市场调研信息、产品设计、产品营销等领域有功人员却缺乏相应的奖励措施,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许多基层营业机构对产品的不足及进行改善的合理化建议、市场真正需求等重要的信息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策略

  1、放松金融管制,加强金融监管,保护金融产品创新的成果

  金融管制是针对业内所有金融机构的全部行为进行管制;而金融监管是主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很显然,金融管制会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加以限制,金融监管则给予金融机构更多创新发展的自由。目前国际金融创新的趋势是放松金融管制,加强金融监管。这是我国需要借鉴的地方,逐渐放松利率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加强金融监管,其一,从监管理念由“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向“法无禁止皆可为”转变,这点实际上为商业银行留下了很多自主创新的空间。其二,监管模式上转向目标导向型,即只规定相应监管标准,商业银行在标准内根据情况自主创新。其三,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构造银行业的良好竞争环境,保护创新成果。

  2、通过完善法律、提升社会信用促进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产品创新

  首先,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其一,取消一些已不再适用当今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其二,制定能够推动产品创新的法律条款,界定清楚金融创新与违规的界限。其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使创新银行的收益得到保障,避免银行间恶性竞争。这些措施为金融监管提供法律政策依据,鼓励银行产品在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得到>、违约失信的问题,为金融产品创新创造良好环境

  3、发展电子化建设,以技术创新作为银行产品创新的突破口

  当代科技日新月异,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的今天,金融产品的研发必须以电子技术为依托。依靠电子化平台,可以使银行产品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大大提高,加大了产品模仿的难度,有利于银行维持产品创新的效益,同时也能使其服务向自动化、简约化方向转变。顺应国际银行业趋势,针对我国银行产品薄弱环节,笔者认为要应用技术作为产品创新的主要手段,完善现有的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各项服务,及时更新各项功能,切实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构建客户信息数据库,进行集中、有效的数据信息管理,应用数据挖掘,进行业务产品的研发。

  4、明确创新战略,加强产品创新的统一规划

  商业银行可在银行内部成立金融产品创新部门,制定产品创新的战略规划。该规划应结合银行自身的特点及市场定位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步骤,充分利用银行内部的各种资源优势,调动一切力量,提高创新效率,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其次,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坚持个性化,差异化原则。将具有相似需求特征的客户划分为统一类别,以此研发相应产品,也就是根据客户的业务量、资金量、信誉等方面的情况对客户进行分层管理。通过科学的市场细分可以使银行产品的开发更有针对性,更能实现银行效益。产品创新应坚持个性化、差异化的原则,有选择地为不同市场中的客户设计符合其需要的产品;最后,要不断巩固完善,提高产品质量。对现有的服务项目,应继续进行完善、巩固和提高。有些产品,质量可靠,运行正常,但需要进一步提高或改进。还有一些产品,质量低下,效果不理想,应尽快修改和完善。

  5、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推行产品经理制与客户经理制

  商业银行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通过内部培养,对员工进行银行新业务,新产品的培训,充分挖掘员工最大潜能和创新意识;通过外部引进,聘用专业知识全面,通晓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理财知识,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并健全银行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产品开发队伍。重点推行产品经理制与客户经理制。银行产品的推出是为了迎合客户的需求,实行客户经理制,指定客户经理为特定客户服务,了解客户的需求,反馈到产品经理。产品经理负责设计开发,细分市场,制定推广计划,再配合客户经理进行产品营销,跟进后续服务。

  6、与证券、保险行业合作,进行组合产品的创新

  组合产品创新是金融创新上较高的层次,主要是银行、证券、保险产品之间的交叉研发。在我国,由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约束,银行、保险、证券停留在较为简单的业务合作阶段。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组合产品创新方面的空间还很大,可通过与保险、证券行业合作,扩大业务范围、增加产品品种、拓展市场,通过全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满足客户的全方位需求,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创新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2016企业创新调研报告01-11

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07-13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06-16

创新和谐民政民生工作调研报告04-01

大学生创新创业调研报告01-29

创新人才服务体系调研报告01-26

提升自主创新实力调研总结报告12-22

创新思维促进创先争优调研报告范文02-21

有关自主创新工作现状的调研报告04-16

竹木凉席市场创新发展项目调研报告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