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诗词教学心得

时间:2022-09-28 11:37:01 古诗词 我要投稿

古诗词教学心得(通用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教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词教学心得(通用15篇)

  古诗词教学心得 篇1

  这次有幸参加了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为期四天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主题的32学时培训。聆听了xx、xx、xx和xx老师的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古诗语教学的讲座及xx、xx、xx、xx、xx五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受益匪浅。

  古诗词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之一。它们大都具有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的特点。在语文教材中小学、初中都会渗透到,而且每一个学期都会有。可想而知,古诗词教学的重要。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领略古诗词的美,让孩子们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呢?

  我认为,在学习古诗词中,要欣赏诗词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而意境具有形象性,在诗歌的意境中,形象是基础。所以我们要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意会。这也是我在这次学习后的一点体会。

  怎样更好地组织教学,让孩子们领略古诗词的美首先要让孩子们反复吟诵,感受语言美。古诗的语言精确、凝炼。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

  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古诗的形,读出古读的神,读出古诗的味。用xx老师的话讲就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诵读,就是因声解义,因声传情,因声求气的诵读,就是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的诵读,就是眼与口谋,口与耳谋,耳与心谋,心与神谋的诵读。从这个意义上讲,古诗的美有50%是吟诵出来的,是朗读出来的。

  其次,深入理解,体验情趣美。古诗经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例如《村居》一诗教师通过散文诗似的语言感受到春天,又能让学生从教师如诗的语言中得到熏陶。孩子们的生活经历是再学习最大的资源库,教学中启发孩子巧妙联系自己的生活记忆,孩子们从教师、学生的描述中唤醒对春天的记忆。利用以往春天的趣事放风筝为依托,奠定起春天真美的情感基础,顺理成章地进入春天这个美好的情境中,在学习古诗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从而感悟到诗中的乐趣,情趣。

  最后,拓展延伸,领悟意趣美。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古诗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情感,更是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感受到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瑰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诵读古诗的兴趣。这次的五堂课,每一位老师都很好地进行了拓展延伸,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突破教学内容的单一性。

  时间虽短,收获颇丰,让我对古诗词吟诵有了全新的认识。“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留心做一个有心人,我的古诗词教学之路会越走越敞亮。

  古诗词教学心得 篇2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编排了杜甫的三首诗,分别写了杜甫的不同时期作品,很有代表性的。通过这三首诗的学习,可以了解杜甫的一生,同时整个初中阶段选编的杜甫的诗也比较多,我就想怎样通过这三首诗的学习来完成对杜甫诗的赏析,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赏析的方法,培养诗词鉴赏的能力呢?现将本人所学所教感受如下:

  1、首先上一堂诗词鉴赏课,教给学生从那方面赏析诗歌。诗歌是借助具体的语言来描写和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学习诗歌时要先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再结合诗人的背景资料,弄清诗歌的深层含义,最后,可以从写法、情感、内容和词语入手赏析诗歌。

  写法赏析可以从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入手,情感赏析可以诗的情感类别入手。如:友情诗、思想诗等。内容赏析可根据写景、叙事、哲理、抒情不同的类别入手。如:对写景的赏析,要表现出画面的特征,注意虚实结合;对抒情诗的赏析,要表现出诗人的情感特点;对哲理诗的赏析要阐明诗句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词语和语言赏析,要揣摸诗歌中的词语,领悟他在诗歌中的作用,即要道出人物的典型特征,又要表现出景物的特点,体会词语,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语言的形象性和凝炼性。

  2、学生对诗歌的赏析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对学习诗歌

  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以《杜甫诗三首》为例,首先挑战

  杜甫的诗,让学生先了解诗人,查找相关的所有资料。等到第二天课堂交流时,学生查到的资料虽然不够完整,但组合起来还是比较全面的,我又及时进行补充,使学生对杜甫有了全新的认识。

  3、三首诗任选一首,大胆学习赏析,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人喜欢的一首自己学习,写出赏析。

  4、交流学习。在学习交流中,学生发言的角度不同,对同一句,同一词的理解不同,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对诗的理解又互为补充,这又是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

  5、除了学习三首杜甫诗外,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把初中阶段所有杜甫的诗自学赏析。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在学习中,我发现这几首原本对九年级学生来说都比较难的诗,学生竟然轻松的赏析完了,且比较准确的把握了诗的内容、情感及写法,从中再次感受到了“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6、布置作文。所有杜甫的诗学习结束后,我鼓励学生思考杜甫这个人,你对他有怎样的评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虽然有一部分学生对所查资料引用的过多,但文中多少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有几篇非常不错,有思想、有见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的,而在教学生学。”可见教师不仅考虑如何指导学生学,而是要把“金钥匙”交给学生,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体现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渗透学法指导,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并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成长。

  古诗词教学心得 篇3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选材广泛,而且语言富有情趣。加强古诗教学,对学生培养语感、发展能力和提高文化素养都有其独到的作用。为此,这学期我在我们班作了有益的尝试,推出“每日一古诗”制度,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我每天安排值日班长当小老师,将我预先选好的古诗抄在黑板上。学生将此古诗抄在专用的本子上。先让学生自读,主要是把古诗读通、读准;再让学生猜读,猜古诗的大致意思;然后由教师点拨、指导;最后要学生有滋有味地诵读。每首古诗但求粗知大意,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求字字落实。一方面是不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另一方面是留有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象,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到相同的诗句留有比较、感悟、体验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语文素养普遍有了提高。

  如学习赵嘏《江上感旧》中“独上江楼思渺然”一句时,我让学生猜猜“江楼”是么意思。一学生马上脱口而出:“老师,我猜‘江楼’可能是‘江边的小楼’的意思。”我追问道:“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吗?”“因为我们学过‘江枫渔火对愁眠’中‘江枫’是‘江边的枫树’,所以……”我对学生的回答大为赞赏。这其实就是一种知识的迁移能力。又如学习“独在异乡为异客”一句时,我让学生回忆带“独”字的诗句。学生马上回答出“独上江楼思缈然”这句诗。“诗人为什么对‘独’字独有情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有学生说:“独,孤独、孤单的意思,说明诗人那时很孤独。”又有学生讲:“我感觉‘独’字不仅有孤独、孤单的意思,而且有包含‘我’的意思,表现了一种思念之情。”……在“独”中体会到“我”的意思,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说明学生已有了一种感悟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会贯穿他语文学习的一生。再如学习张谓的《早梅》时,我说:“从‘一树寒梅白玉条’这句诗你联想到了什么?”一学生出乎意料地回答道:“我想到了贺知章的《咏柳》的‘碧玉妆成一树高’。”我让学生说说原因,学生笑而不答。但我似乎已感觉到孕育在这位学生身上一种可贵的语文素养。这恐怕就是人们所说的“`顿悟力”,确实,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培养语感,提高他的文化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学习古诗,对学生培养和发展他这种能力进而提高他的文化素养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和效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语感,发展了能力,提高了文化素养。祖国优秀的文化必将滋润我们新的一代。古诗学习必将使我们的学生受益匪浅。

  古诗词教学心得 篇4

  古诗文洋溢着中国文字的魅力,充满着古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情感。我是一个语文教师,我喜欢这些虽古犹新的文字,在教学时我把这种偏爱不由自主地传染给学生,如果学生能跟我一起体验古人曾经历的生活、思想和喜怒哀乐等等,然后恍然大悟:古人原来也有跟我们一样的思想和感情……那么我觉得古诗文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我在古诗文教学实践中有一个最大的体会,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教学原则,那就是:一定要揭开古诗文的神秘面纱,使学生觉得古人离我们很近,他们的思想、情感就活在他们的文字中,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达到活学活用古诗文,进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下面我结合一些成功的课例谈一谈古诗词教学怎样处理读与赏的关系:

  一、在培养古诗文朗读能力时,注重整体朗读,读出古诗文的内在意义节奏,避免念经式诵读;有时用投入角色加深理解的方法来帮助朗读。

  例如在《晏子故事》教学时,先给几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自学,了解大意。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原文该按怎样的节奏读。(晏子见楚王,楚王问:“齐/无人耶?”晏子对答:“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楚王说:“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答:“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然后请两名学生按刚才讨论的朗读节奏对一遍话。

  再请另两名领悟力较强的学生用现代语言创造比较生活化的对话读出来或

  演出来,要求配合语气和表情: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傲慢地)问:“齐无人耶?”

  晏子(自尊地)对答:“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

  楚王(不屑地)说:“然则子何为使乎?”

  晏子(从容,绵里藏锋)对答:“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有了这些感知后学生很自然地读出其朗读节奏,也很容易在朗读中加深理解了原文。

  在《《世说新语》两则》《曹刿论战》《隆中对》等文的教学时均可采用读读演演的方法达到投入诵读的效果,总之古诗文课堂教学要整体感知,培养语感,不必急于求成地去讲解文意。

  二、语言的品味必须伴随着大量的诵读、细细的品读。

  古诗词的诵读、吟诵,有别于一般课文的朗读。戴建荣老师执教的《送元二使安西》就别具一格。他把教学过程设计为:读诗、唱诗、吟诗。用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学会怎样读、怎样唱、怎样吟、特别是教师读、唱、吟的示范,对学生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随着对诗句语言的理解,学生读得有板有眼,读出了节奏,读出了语感,读出了韵味。

  一些古诗词教学读的量也很多,但就是读不出味道来。关键在于对诗句的诵读缺乏必要的引导,把诵读和语言的品味、情感的熏陶割裂开来。

  读诗先读题,品诗先品题。

  例一:《送元二使安西》。先让学生自读题,有的学生把“元二使”三个字连着读。教师再引导学生看注释,学生分别理解了“元二”“使”的意思,就读得正确了。

  例二:《忆江南》。教师先板书“江南”,师生分别讲述了江南的风光。再板书“忆”,引导学生联系诗句“能不忆江南”,把题目读出了感情。

  例三:《长相思》。教师先用平淡、陈述的语气读,再用充满感情的语气读。两者比较,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读题,怎样的“长”,怎样的“相思”。

  一些成功的课例都是伴随着大量的诵读,学生加深了对诗的语言、意境、情感的感悟。

  三、教师的示范诵读,是对语言品味的导向。

  重新认识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示范诵读的功能。学生对语言的品味,通过教师的范读,领会、感悟、传神。

  观摩会上所有教师都非常重视范读,而且读的水平很高。声情并成,既传韵,传达诗的韵味,又传情,传达诗的感情。有的一次又一次范读,每次读的目的不同,节奏、语感,情感的表达不同,或是鲜明对比,或是层层深化。既体现了教师的文化底蕴、语言艺术,也体现了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这就和一些教师的教学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以播放录音代替范读,有的吝惜到全程仅作一次范读。这反映了教师没有整体把握好诗词教学的特点,没有刻意去提高自己诵读的水平。

  请看一些范读片断:

  于永正同时范读陆游、毛主席的两首《咏梅》:读得抑扬顿挫,读出不同节奏、语感、情感对比鲜明,让学生从范读中进一步悟出两首词不同的意境。

  江秀梅范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教师诵读的语言魅力引来学生热烈的掌声。但汪老师却这样引导学生:请不要忙于鼓掌,先说说你为什么鼓掌,你欣赏什么,你悟到了什么。

  四、意境的想象

  古诗词语言的精炼、意境的深远,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古诗词教学没有想象,就没有情境,就没有品味,就没有创意。大多数观摩课都重视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把学生带进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1、要从文本出发,拓展想象的空间。

  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想象依托的是文本。把诗中语言想象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想象深化语言的感悟。

  从观摩的课例来看,想象的内容较广阔。包括:

  景物的想象:

  《春望》,从读题开始,就让学生想象在春天看到的景色:山河、草木、花、鸟、想象未“国破”前长安街头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色;再想象“国破”后“草木深”“花溅泪”“鸟惊心”,满目凄凉的景色。边想象,边诵读,从景悟出了情。

  叙事的想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叙述了诗人得到喜讯后的所见所闻。教师让学生品读“放歌”“纵酒”“还乡”“穿巫峡”“下襄阳”等诗句,边读边想象所叙述的人和事的画面,从而加深了对诗人感情的领悟。

  情感的想象:

  读《长相思》中“聒碎乡心梦不成”一句,想象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觉也睡不好,梦也作不成的情境。为加深对诗人理解,补充了诗人写的另一首词《菩萨蛮》,对其中“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的诗句,让学生边诵读,边想象。并以诗人的妻、儿、父、兄的不同身份,诵读“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句,把“君”字分别换成“夫”“父”“儿”“弟”。如以儿子的身份读:“问父何事轻离别?”这样的角色转换,学生置身其境,与诗人对话,加深了译诗人情感的体会。

  2、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想象。

  借助多种媒体组合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借助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启迪想象;借助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唱丰富想象。

  《长相思》教学运用课件重现诗中的画面,配上渲染气氛的音乐,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把学生带入了诗中情境。接着启发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看到诗中的画,悟到诗中的情。

  语文教师如果生硬地传授古诗文知识,只会引起学生学古诗文的恐惧,但是,如果是一种自然的输入,学生又怎么会拒绝自己的本土文化呢?古诗文是一种芬芳的精神食粮,语文教师如果善用,将会泽被后世。希望同身在课堂的语文教师们一起探索更多更佳的方法。

  古诗词教学心得 篇5

  新版初中语文课本的一个明显的改进,就是课文中的古诗文的比例大大增加了,这实质上也是对语言的工具性的深层次的理解和对文言古诗文中丰富的人文因素的的高度重视的结果,并且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即“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很多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是科技发达的社会,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大多使用的是白话文,对古文学习无须努力去死记硬背。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其实古代文化中有许多作品是值得我们去深刻研究、领会的。有的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有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或见解,有的文章可以让我们认识政治上的利与弊等等。所以,学习古诗文既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也可以把历史当成今天或者是明天我们的人生道路的照明灯。为此,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自己读、想、讲

  教学古诗文,应和现代语体文一样,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讲解,以使他们真正理解,并激起阅读的兴趣。现在有的教师逐字逐句地串讲,一字不漏,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彻底,实际上由于是灌注式的教学,可可说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反而是不彻底的。在教师指导下自读自思自讲,虽可能有误读和曲解的地方,但一经教师指出,既可得到纠正。再者,也是更为重要的,只有指导学生自读、自思,他们才能以自己之力,了解自己生疏的文言,以至进入文言所反映的历史生活中去。为此,就有必要提出思考题,让学生回答讨论。这对古文的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思考讨论题可以兼及内容和语言两方面。一般的应侧重在内容的一面,可就人物、事件、情景、气氛、环境、背景和作者等各个方面,提出思考课题,让学生思索,发表看法。

  古诗文学习中,可能争论的问题比学习现代文多,而且有极不相同的看法。教师要各抒己见,让学生不受拘束的发表见解。这里,教师不要固执先入为主的某些传统看法,而要留意当代语言学和文艺理论的新学说,随时吸收科学的新成果,以做出更科学的解说。当然,这种解说要严格限制在课文及其直接相关的范围内。

  二、指导学生诵读,读准读畅“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这句话强调了读的重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古诗文教学诵读就更为重要。要通过诵读促进学生读准、读畅,进而增强语感、理解内容、提升品位。对读的要求可由低到高。如开始要求读准,古诗文中生僻字较多,古今不同音的字也较多,还有些文言句子不顺口,很容易断错句。教师可采用示范朗读对学生进行读的指导。以此为基础,注意节奏、重音,在发展到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具有古人的味道。这样以读感染,激发兴趣。读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如:范读、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有条件的可配乐朗读,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当然诵读要根据课文长短、难易程度及学生的读的情况而掌握好读的时间、遍数,以保证课堂的高效。

  三、指导学生熟读和背诵

  现在的大部分学生朗读能力差,口头表达能力差,这不能不说是与教师忽视朗读训练有关。因此在教一些名篇的时候,都要求熟读和背诵课文,因为熟读和背诵可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课文中的古诗文大都是一些浅易的文章,一些较困难的词句文中的注解都有,而另一些稍难的词句,学生可在多读中理解掌握。熟读和背诵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常常体现在段落及句式上,通过多读可以加深理解。在读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能够和作者产生共鸣,能真切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另外,熟读和背诵可以使学生领会写作上的特点及语言特点。只要能反复多读,学生就能更好的掌握语言的妙处,这是教师满堂讲授所不能代替的。

  四、指导学生口译和笔译

  在既有课文注释,又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口译和笔译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的。口译必不可少,笔译则看课文的长短和时间的多少或译或不译,或全译或译一部分。口译尤其是笔译中的错误或不完全的地方是自然的,不能期望完善的语译。重要的是,只有学生自己译,他们才能深切地体验到古诗文的特点和妙处,才更有利于真正掌握阅读它的能力。

  指导语译时,一要提出较具体的要求,比如哪里是重点译部分,哪些词语句必须明确译出之类。二是只要求译出词语句中直接反应出的意思,不要求深入思想内容。

  五、读写结合

  在学完必修课文中的古诗文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写读书心得和评论,一方面加强了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思想素质;我们还可以建议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不仅能深入把握与了解课文所涉及的人物、历史事件以及思想情感,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古诗词教学心得 篇6

  文质兼美的经典诗文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性情得到陶冶,有利于孩子的文化积淀和语言发展。然而,如何使学生不增加负担,又乐于学习诗文,不再一味死气沉沉的背诵,而换之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记诵呢?下面是我聆听戴建荣老师讲座,来聊一聊他的“古诗词吟诵教学法”,这是他经过长期探索寻找到的是一种古今结合的诵读形式。

  1、按照“平长仄短”的方式读。

  多年来,我们的教师们都是按照“两字一顿”的节奏来教古诗。久而久之,学生们的诗文朗读便成了“小和尚念经”。由于朗读呈“千篇一律”的状况,缺乏新意,学生对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大大减弱。而戴老师将“平仄”引人诗文朗读,则能扬长避短,既朗朗上口,又抑扬顿挫,富有变化,增强了诗文的节奏感,体现了古诗词的音乐美。“平仄”是格律诗中最主要的语音规律。“平”指平声字,包括现在普通话中除去由古人声字变来的全部阴平和阳平的字。“仄”指上声、去声和入声的字。同样是两字一顿,如果结合了“平仄”,五言诗句看第2、4和末尾字,七言诗句看第2、4、6和末尾字,按照“平长仄短”的方法(平声拖长音节,仄声声停气不停)去朗读,韵味就理浓了,古诗的音乐美在此充分体现。

  同样是朗读王之涣的《凉州词》,按照“平仄”规律朗读,一句诗中平仄相间,给人以抑扬顿挫之感,而且避免了千篇一律,读来跌荡回环,更觉意境深远,与“两字一顿”的“普通”朗读方法相比,优势不言而喻。

  2、按照“半念半唱”的方式吟

  吟诵是我国传统的一种以欣赏为主的读书方法,是古人学习的重要手段。吟:呻也,即曼声而唱;诵:读之而有音节者,即朗诵,它可以按照特定的吟诵曲来吟,也可以按照统一的调来吟,但两者都必须遵循平仄规律来吟诵。吟诵调可一篇一律,亦可千篇一律,故吟诵看似变幻莫测,只要掌握平仄规律,也是有法可循的。

  当今的诗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吟诵古诗这一教学方法被人渐渐淡忘。而我认为“熟读成吟”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叶圣陶认为:“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当我们的学生对诗文内容熟知了以后,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来吟一吟古诗。在舒缓的韵律中,在抑扬的节奏中,学生们曼声而唱,既增强了对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又深一层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真可以怡然入醉。在吟诵时如结合一段悠远的民族音乐,如萧、古琴等乐器弹奏的乐曲,更是能把学生带入一个美妙的境界,给学生一种不同寻常的艺术享受。

  3、借助歌曲的形式唱

  古人所谓的“吟”就是唱。古曲《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就是按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谱的曲,唱出了哀怨别离之情,流传至今。吟唱是吟诵的发展。《毛诗序》中这样写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吟诵不足则吟唱,全部是唱,不再是“半念半唱”。优秀的吟唱曲既表现了诗词的声律特点和节奏关系,又加强了歌唱性,能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感情,引起人们的共史鸣。

  吟唱,有的可按照古谱,如《渭城曲》;有的可按照后人谱的曲,如《登鹳雀楼》;有的可自己谱曲,在吟唱这一环节中,多媒体课件不可缺少——既要有吟唱伴奏曲,诗词内容的画面,再加上诗文的歌词。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陶醉地吟唱,更容易感受诗情,进入诗境。

  4、借助肢体语言的形式舞

  在学生吟唱的过程中,我们还鼓励学生借助体态语,亦歌亦舞起来。我们常借用手语增加吟唱的效果,因为手语中有字形、有书空、有主动的形象。手语最大特点是形象性强,吟唱中再结合手语,有利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另外,在打手语这一环节,由于允许学生即兴发挥、自由表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因此小孩子们特别活跃。课堂里,孩子们天籁一般地吟唱声伴着他们此起彼伏的手语,这将是一个怎样的释放活力、舒展灵性、生动有趣的诱人景象呵!

  戴老师的古诗词吟诵法让我们品经典诗文之味,在经典诗文中徜徉,但诵读活动却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情,是一件长期的文化浸润。万事贵在坚持,“合抱之木,起于毫末,百层之台,起于垒土,”我们坚信,今天我们诵读经典美文,播种诗意人生,明天,孩子们必将在这些美好情愫的浸润下,情感变得柔软而细腻,头脑变得敏锐而智慧,人生变得诗意而幸福。我们教师的精神世界也将在诵读经典的过中,充分享受民族文化的精神滋养,这是提升我们自身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必经之道。

  古诗词教学心得 篇7

  5.18——5.21,我有幸参加了在诸暨市教师进修学校和城东实验小学举行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培训活动,听了5位老师的精彩课堂,以及4位特级教师的讲座,我感受颇深。

  一、感受经典 :深悟古诗文化底蕴

  每一位授课老师以配乐、吟唱、朗诵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华古诗文诵读成果汇报演出,这几堂课让我眼前一亮,心头一震。唐宋、明清的历史脉络,尽显古今诗文的博大精深、醇厚芳香,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荡气回肠,令全体老师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总而言之,从这样一堂集古典与现代、文学与艺术之美于一体的课堂中传递出了中华文化的神韵和不朽魅力,并足见各位老师的功底之深厚!

  二、感悟名师:用心细细聆听,尽情领略风采

  这次活动有省内特级教师设计全新的观摩课,各位老师虽然授课的风格、运用的教学艺术各有特色,但每位老师都展示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将我们带到经典诗文教学的神圣殿堂,让我们回味无穷。每一场报告都呈现出老师们精湛独到的教学艺术,一个个教学案例让我们感到真情荡漾,自然流畅,活泼生动,受益匪浅。其中让我深感眼前一亮、受益匪浅的是黄吉鸿老师上午讲座,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熟悉让我们深深折服。整场报告中他旁征博引,妙语如珠,他对古诗词文本独到的理解与深刻的解读,是我在过去的教学中所不曾用心关注过的,这一点让我们望尘莫及,带给大家的震憾是无穷的。张英老师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听课的人如同走进了一个诗意的天地,整堂课中,张老师始终是如此的沉稳,一字一句,细细推敲,优美的视频,生动并带有回味的声音将学生们慢慢地带入诗境中,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到了古诗文的经典魅 力,同时用朗读、吟诵、想象、小练笔等教学手段更是将诗文教学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四个部分有机组合互为支撑,融为一体,看似简单,却把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极大的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既弄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看到各位名师的风采,使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的心中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了一种新的感受和认识,多了一层深刻的理解。再反思自己的工作,还缺乏更多的思考与钻研,以及厚重的文化积淀,因此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推陈出新,就必须要注重充分挖掘文本,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脚踏实地,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也只有这样,我们方能点燃和引发教学的火花,不断提高教学的境界,谱写美丽的教育人生。

  古诗词教学心得 篇8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的诵读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古诗词的那种语言美、韵律美,而且也提升着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在小学阶段,设置了教多篇目的古诗,使学生从小了解古诗这一文学形式在我国文学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从小培养起对古诗诵读的兴趣。

  不同年级段对于古诗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古诗教学上根据不同年级段的要求来进行灵活有效地教学。针对我所从教的一年级,我想简单谈谈在古诗教学方面的一些感受。一年级在古诗安排上每个单元一篇,所选篇目也是教为简单,琅琅上口。部分古诗还是学生在幼儿园已经诵读过的,因此学生在学习和背诵这些古诗时相对容易些。这是学生的一个优势,但对老师而言在教学时却是一个难点,因为一年级学生对于所学内容觉得是简单或是已经学过,那么在听讲时可能会开小差,这就需要老师想各种方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辛好,随着科技的发达,教学手段也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让老师找到了非常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媒体动画。每首古诗可以查找到相对应的动画媒体,老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加深

  对古诗的理解,不仅能够诵读,而且对古诗也有个整体的理解。

  这周看了一节高年级古诗教学的课,让我对低高年级的古诗教学有了个对比。高年级古诗教学侧重的是对于古诗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古诗诵读。看课学校学生在上课时发言的质量,深厚的文学底蕴也让我对于古诗教学有了一些反思。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不仅仅是要学生背出这首古诗,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可以从作者、古诗写作的背景、作者写诗的风格等方面来理解古诗。我们也可以“取其之长”,进行古诗的序列性教学。可以把同一主题的古诗,或是反映同一事件的古诗归类学习。也可以把一个作者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古诗进行对比学习。

  总之,教无定法,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古诗词教学心得 篇9

  1、读出韵味来。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画是美的,读出来声音也是美的,用美的声音来读懂一首诗,是一种幸福。《牧童》中,宁静的画面,那是纯洁的心灵,那是优美的舞姿,那是素净的国画,牧童的自由,草原的自由,笛声在晚风中的自由,一副自由而又情趣的画面在读中韵味十足。《舟过安仁》中,小孩子的聪明调皮,朴素直白的语言,就是杨万里的一眨眼,幸福快乐便应运而生。孩子们喜欢读,读出了自己的韵味,读出了自己的快乐。《清平乐 村居》中,一家人的和谐美满,在孩子们的读中出现了,那是我们每个人向往的美好,一切是那样的幸福,就连劳动,就连说话,就连那随便趴在地上剥莲蓬的小孩子,那是我们眼里最美的情趣,最富有诗意的画面。孩子们就是在老师的范读中,在个别学生的展示中,在一次又一次老师的鼓励与引导中,读出了信心,读出了自己的个性。

  2、说出个性。简练的文字背后是作者或深邃,或美好,或心情的一种表达,当学生真正在读中走近文本时,那学生此时的灵感会有自己的个性,将此时的思想用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岂不是对于语言表达的能力的训练,也是思维碰撞的有利机会,讲故事,谈论问题,谈看法等等。《牧童》里,牧童为什么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原野上?是累了?是悠闲?是赏月?……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故事里沉醉着。《舟过安仁》中,杨万里怎么知道这两个小孩子在用伞做船帆呢?《清平乐 村居》中,翁媪在说什么呢?

  3、演出真实。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里感受诗意的真实,做动作,吟唱,演话剧等,在有趣味的活动里让学生喜欢古诗,体验古诗。

  古诗词教学心得 篇10

  诗歌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小学生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也是培养其创新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通过11月9日杨老师的讲座和课例学习,结合我的古诗教学,简单谈一下我在古诗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激趣导入。

  我在设计《小儿垂钓》一课教学时,上课一开始我就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钓鱼吗?你是怎样钓鱼的?”同学们当然积极发言,各自描绘自己钓鱼的样子。一下子,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我趁机问道:“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胡令能看见一个天真的孩子在钓鱼,你想知道这个孩子是怎样钓鱼的吗?”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我看到时机成熟,于是引出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次学生学习效果良好,就和开始的感兴趣分不开。所以,我认为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顺利进行。

  二、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查解词句,把教师的不厌其烦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启迪和学习。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见解,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然后,我再适时就重点、难点问题集中讲解或单独指导、点拨。在教学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时,我在学生通过自学和集体讨论基本掌握诗歌的作者和诗中内容后,重点讲解“耘田”、“绩麻”、“未解”等难以理解的词句,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诗歌所带来的愉悦。

  三、反复诵读,读中悟情。

  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诵读,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背诵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诗中的意境,我常让学生模仿古人摇头晃脑诵读古诗,或模仿诗歌当中的人物的动作,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感悟诗意。在教学《小儿垂钓》时,我让学生配上小儿垂钓的动作、表情等来诵读,使学生融入诗境,诗歌所表现出的孩子的天真可爱跃然其中。

  四、展开想象,训练说话。

  在古诗教学时,我时刻注意把握教材,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抓好说话训练。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即兴发挥能力。如在教学完《四时田园杂兴》进行小结后,我又这样引导学生:“诗人看到夏天农村大人小孩共同劳动的繁忙场景,便写下了这么一首描绘农村劳动的佳句,同学们也根据这繁忙热闹的劳动场景说上几句话吧。”边说边给学生出示一幅幅农村劳动的场景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学生们的争相发挥,达到了训练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写字

  要求认的字可以集中学习,为朗读感悟打好基础。也可以通读诗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出生字再学习。

  (二)朗读感悟

  1、在朗读感悟之前,可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或教师介绍,了解诗人的情况,再听教师范读,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美。

  2、学生先自己模仿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律节奏,再小组合作:朗读诗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全班交流,课堂讨论疑难词句,教师点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

  3、学生不断模仿教师读,教师针对学生不足指导读,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初步感知诗文大意。

  4、启发想象,感情朗读,感受意境,感情朗读,引导背诵,品味朗读,初步体会诗情。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体会。

  (三)实践活动。

  1、可把自己课内课外学过的古诗词背给同组的同学听。

  2、可古诗词朗诵会,每组一两个节目。

  3、可为古诗文配画,也可演一演,唱一唱

  第二学段(3、4年级)

  1、课前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及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为学习古诗词做好准备。教师还可准备相关课件。

  2、导入新课时刻引导回忆,利用积累,引入新课的学习。

  3、可以按照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程序进行教学。知诗人,让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介绍,教师做适当补充。读诗文,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自学生字词,划出不了解的地方。解诗意,让学生借助课后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或全班交流。教师对诗意不做过多的讲解,鼓励学生多提问,同学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入诗境,让学生反复吟诵,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和画面,画一画,演一演,也可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悟诗情,引导学生进入诗境,让学生感同身受,感受诗人的心情4、引导学生揣摩表达方法,品味诗眼,让学生进行欣赏,评价。

  5、在充分调动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在朗读中加深体会,在朗读中丰富想象,在朗读中获得审美感受,自然地实现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

  6、实践活动

  (1)、可引导学生读,背各自了解的其他同类诗词。

  (2)、有的诗词可以改写为情景剧,还可扩写

  (3)、创设语境,巧用诗句。如:午餐时我看到有同学撒下饭粒,我们可以用“---------,--------”来提醒他;我们抚弄着迎风飘拂的柳枝,不禁轻吟“----------,---------”;我们冥思苦想,终于豁然开朗,可真是“-----------,---------”等等(4)引导在习作中引用诗句,增添文采。三第三学段(5、6年级)

  1、善于利用积累,引入新课的学习。

  2、初读诗词,理解内容之后,体会情感,揣摩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学习诗词的时侯,要体现自学为主的原则,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诗,结合注释和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教师则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解的盲点,适当点拨,使学生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4、要重视诗词朗读的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诵读,联系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

  5、要切实提高古诗词的背诵积累质量,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学生默写。

  6、实践活动与中段相似。

  三个学段都要把朗读、诵读、积累作为古诗词教学的重点。

  古诗词教学心得 篇11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然而,长期以来,古诗词教学都是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多数教师认为不好教。一来,古诗词产生的年代距离我们久远,学生缺乏相应的情境感受;二来,古诗表达形式重含蓄,诗文讲究凝练,学生不易体会到其中的深层含义。针对这两点,我认为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应用独特的方法,灵活有效的授课,让学生学会古诗,爱上古诗。

  (一)“知人论世”。

  诗人写诗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所以应让学生有意识的了解诗人的生平和事迹。对于这方面,我一般采用课前预习、查找资料与课上故事接龙的方式进行。如讲到李白的诗,就让学生先去查查李白的资料,自己进行归类整理;到了上课时,就请同学用接龙的形式,一个接一个的来讲关于李白的小故事或介绍他的一些情况、诗歌风格等。这样,学生们对诗人有了充分的了解,甚至对诗歌也有了兴趣,学诗时自然事半功倍。

  (二)从诗文入手,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诗人都善于观察,他们把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用优美精炼的语言刻画出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又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自然就领会诗中意味:碧空万里,江水浩荡,江面一叶孤舟,扬帆东去。站在黄鹤楼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逝去,而他敬爱的孟浩然就在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这片帆上,望呀,望呀,帆远去了;望呀,望呀,帆只剩影儿了;眼一迷忽,帆影不见了。可见诗人瞩望已久,思念之切。于是,长叹一声“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感情多么真挚啊。

  (三)深入诗的意境,与诗文产生共鸣。

  古诗的表达往往是言近而旨远,景近而情深。不论是写人、记事、状物或绘景的诗,不论是抒情和叙事的诗,无一不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使诗文思想感情升华。

  如柳宗元的《江雪》,通过概括描写环境,衬托人物,精刻细节,来突出人物性格,立意含蓄深刻,选材详略得当。讲授时,可随学生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看懂画面上描绘了多少景物,确定诗人观察事物的立足点;

  2、理清画面的层次结构,探索出作者观察生活的顺序和展开想象的思路;

  3、弄清楚字、词、句的确切含义,体会出诗人感情爱憎的倾向;

  4、有条件的还要尽可能考查诗人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评论出作者的功过得失以印证诗作。这样既感触到了诗人苦恼与孤立无援的处境,又坚决坚持自己的主张,宁折不弯,继续探索的精神。

  (四)强化改写,培养想象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的精练,可说是字字珠玑。但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都迫切地需要了解诗词意,明白诗词的字面意思,以达到快速背诵。因此,他们就认为象文言文一样翻译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这一点,我认为,简单的翻译是枯燥的,很难将学生带进诗词意境,不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为您编辑]所以我花在此方面的时间是相当少的。而把更多的时间是花在指导学生改写上,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用自己最喜爱得体裁的语言把诗词中所描写的东西串成一篇优美的文章。改写后再对照原诗进行对照品读,且选出优秀者在全班朗读,然后再讲解诗词语言上的特点。学生也就能突破狭窄的诗词意空间,容易掌握知识,同时也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大大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以它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一直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古诗教学也应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科学掌握,把握好节奏、方法让学生在热爱古诗中去欣赏学习它。让学生从古诗中开智力之泉,养浩然正气,立奋发之志,为将来的成就奠定基础。

  古诗词教学心得 篇12

  (一)初读韵味

  这个教学环节我通过先让学生自读,然后自己范读,让学生三听其声,一听字音,小声跟读;二听节奏,笔画斜线;三听韵味,哪个词短促,哪个音稍长;让学生在读中掌握诗的韵律。充分体现了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课下,我仔细回想,效果非常好。学生听后先自己练习,我又指名读,唯一的遗憾是课堂上没能检验全体学生。正如王教授所说,我可以通过小组检查或同桌相互读,来更好完成这一教学环节。

  (二)细读探究

  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先补充了诗的背景知识资料,学生边听边欣赏了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接着我充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字词的意思和诗句的意思,并在书上留下思考的痕迹。遇到难懂的字词可以和小组同学或老师商量。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学懂的我没有再讲,如“闻说、日升、不畏”等,交流后我重点讲了“寻”、“千寻”的意思,让学生体会夸张的用法。字词障碍扫除后,学生大胆交流诗句的意思。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最后让学生闭眼想象诗的意境,教师采取引读的方法(即教师说意思,学生根据意思的内容对出相应的诗句),加深学生的理解。

  课下回想,的确还有不足,“浮云”是个典故,课堂上没能给学生点到;夸张的写法学生总结出来后,也没能进行拓展,让学生再想想夸张的诗句;诗句意思也应该让学生在小组内或同桌相互再说一说。

  (三)品读感悟

  这个环节的教学,学生通过品读,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想法,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站得高,看得远”。而且学生对这两句的诵读很到位,读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年少气盛。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带学生一起博览天下,了解吟诵这两句诗的资料。并让学生回忆还有哪些诗句也说的是这个道理,之后又让学生谈了自己学完诗后的感想和收获,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诵读表情

  通过我的激励,课堂上孩子们尝试用最短的时间进行了背诵,因为读出了韵味,悟出了诗情,学生很快完成了背诵任务。

  那节课,我终生难忘,不仅仅是因为有了王教授精彩的点评,更是因为它让我在古诗教学的方法上有了大胆地探索,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古诗教学变得绚丽多彩。我们的古诗教学应以诵读为主线,以情境教学为手段,抓好“读(节奏)——品(韵味)——悟(诗情)——诵(古诗)”几个教学环节,只有这样,古诗课堂才能充满诗意,古诗教学的艺术才可以魅力无限。

  古诗词教学心得 篇13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编排了杜甫的三首诗,分别写了杜甫的不同时期作品,很有代表性的。通过这三首诗的学习,可以了解杜甫的一生,同时整个初中阶段选编的杜甫的诗也比较多,我就想怎样通过这三首诗的学习来完成对杜甫诗的赏析,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赏析的方法,培养诗词鉴赏的能力呢?现将本人所学所教感受如下:

  1、首先上一堂诗词鉴赏课,教给学生从那方面赏析诗歌。诗歌是借助具体的语言来描写和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学习诗歌时要先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再结合诗人的背景资料,弄清诗歌的深层含义,最后,可以从写法、情感、内容和词语入手赏析诗歌。

  写法赏析可以从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入手,情感赏析可以诗的情感类别入手。如:友情诗、思想诗等。内容赏析可根据写景、叙事、哲理、抒情不同的类别入手。如:对写景的赏析,要表现出画面的特征,注意虚实结合;对抒情诗的赏析,要表现出诗人的情感特点;对哲理诗的赏析要阐明诗句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词语和语言赏析,要揣摸诗歌中的词语,领悟他在诗歌中的作用,即要道出人物的典型特征,又要表现出景物的特点,体会词语,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语言的形象性和凝炼性。

  2、学生对诗歌的赏析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对学习诗歌

  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以《杜甫诗三首》为例,首先挑战

  杜甫的诗,让学生先了解诗人,查找相关的所有资料。等到第二天课堂交流时,学生查到的资料虽然不够完整,但组合起来还是比较全面的,我又及时进行补充,使学生对杜甫有了全新的认识。

  3、三首诗任选一首,大胆学习赏析,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人喜欢的一首自己学习,写出赏析。

  4、交流学习。在学习交流中,学生发言的角度不同,对同一句,同一词的理解不同,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对诗的理解又互为补充,这又是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

  5、除了学习三首杜甫诗外,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把初中阶段所有杜甫的诗自学赏析。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在学习中,我发现这几首原本对九年级学生来说都比较难的诗,学生竟然轻松的赏析完了,且比较准确的把握了诗的内容、情感及写法,从中再次感受到了“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6、布置作文。所有杜甫的诗学习结束后,我鼓励学生思考杜甫这个人,你对他有怎样的评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虽然有一部分学生对所查资料引用的过多,但文中多少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有几篇非常不错,有思想、有见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的,而在教学生学。”可见教师不仅考虑如何指导学生学,而是要把“金钥匙”交给学生,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体现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渗透学法指导,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并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成长。

  古诗词教学心得 篇14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古典诗词可谓浩瀚如烟,熠熠生辉。它博大精深,艳如百花,汇集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诗是“最妥当的字句放在最妥当的地方”,我觉得诗是最经济的语言,这一点我们中国的古典诗词尤为突出。我们学古诗不一定要成为诗人,而是要心中充满希望的绿色的“诗意”,感悟诗的穿透力。古诗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的品味和审美情趣。”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而未来的语文教材,相信古代诗词的占有率会越来越大。

  这样来看古诗词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古诗词的教学一直是我的“盲区”,我觉得用我有限的语言根本无法让我的孩子们充分地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

  通过10月29日语文教科之家由导师刘主任组织的这次关于古诗教学的网络教研活动,认真听了两位教师的两节课,这是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突然发现枯燥乏味的古诗也可以上得有声有色、兴趣盎然。特别是东官刘老师的《古诗三首》的教学中,用讲古诗古诗的方法了解诗意,解决了传统古诗教学逐字逐句讲的枯燥乏味,采用“一带”的方法指导学习,抓重点,指导朗读,引导诵读,让孩子们在自然的情境中学以致用。真是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而我感觉整节课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的目的性,让孩子还感觉不到老师故意为之的痕迹,学生非常主动地参与,特别是最后刘老师把学生从始终选出来的字两句诗,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相信学生们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们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诗词的神奇。通过学习,我也对古诗教学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导学”不如“导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作为教师就要顺应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突出强化古诗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有渴望学习的冲动。我们在教学中根据不同诗歌的特点可以演、可以画、可以唱等一些有趣的方式,把内容具体化,把诗意形象化,把情感音乐化,打开孩子们智慧的大门,发展思维的同时把知识用于实践。

  二、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我们的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学硬件也在不断更新,那么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要跟着变革。运用多媒体课件和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运用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通过多媒体的介入,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更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相信古诗教学的效果会大大提高。

  古诗词教学心得 篇15

  古诗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大都具有如下特点: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它们或豪迈昂扬,或细腻清丽,或发人深思,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一辈子都难以忘掉。古诗在开发培养孩子们审美意识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如何让孩子们领略古诗的美,让孩子们通过古诗的学习,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呢?本学期在进行《加强小学生古诗文诵写训练的研究》课题研究之中,我对古诗教学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有效的授课。因此根据古诗基本特点,我认为可以对古诗教学进行如下教学: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例如《江雪》这首诗,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二、指导古诗学法,读懂诗句,让学生品味语言美

  品味语言,首先读懂语句。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古诗学法—分词连序法: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古诗学法,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另外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点拨指导,学生运用巩固学法。

  三、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体会音乐美

  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除掌握上述教学要点外,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不要过“细、全”

  由于小学生对古诗不如对一般文章熟悉、了解,因而在教学中首先帮助学生集中精力领会诗文的大体意思,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如果过全过细的介绍作者与时代背景,一是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二十遥远的历史知识会增加学生感知的难度,使学生难以自拔。正确的方法是选择与该古诗有密切关系的且有助于帮助理解诗意的内容,左右重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

  二、古诗翻译时不要过死

  教学中可通过口述的方法将诗意、想象、语言进行有机联系。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避免了就词诗句、就句诠文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的出现,从而使学生对口能力的提高、分析、运用的能力大大增强,产生较好的效果。每篇古诗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体内容。只要学生翻译的文章不扭曲时的愿意,只要把大体意思说明就可以,且莫在文字、字数、通顺及表达方式上吹毛求疵,要求过严。

  三、体会感情和意境,不要满堂“灌”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诗人写作的一大手法,诗人直抒胸臆或极强的渲染环境表情达意。教学时可通过分析诗句,点拔诱导和展示有关图画,或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可采取诗中画、画中诗、并便读便想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快活中学习枯燥抽象的诗文,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在学生还没有得到兴趣、灵感及感性认识时硬去思维,接受不喜欢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是游离新课程理念的。

  四、分析讲解莫要“深”

  新课标要求,小学古诗教学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热爱古代文化,学会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用学到的知识去丰富。现在我县在小学生开展了人人背诵古诗80首,通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小组讨论、网上课堂等不同形式效果较好,原因是没有过高要求,更没有过深过细的讲背,而是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参与增长知识,学生学起来轻松,知识掌握的牢固,何乐不为哪?

  总之,古诗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科学掌握,把握好节奏、方法让学生在热爱古诗中去欣赏学习它。

【古诗词教学心得】相关文章:

古诗词教学心得02-26

古诗词教学心得体会05-01

古诗词的教学心得体会01-22

读古诗词的心得12-24

初探古诗词教学02-15

古诗词教学思考12-25

古诗词教学方案03-23

古诗词教学反思02-08

古诗词教学反思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