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感动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3-09-06 06:59:0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感动中国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撰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

  今天,我观看了山东电视公共频道的感动中国节目。分别讲述了两位人感动中国的事迹。

  第一个是陈斌强,她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陈斌强把他的母亲放在家里,可是有一次她的母亲迷了路,差点回不了家。陈斌强决定把他和他母亲用根绳子绑在一起,上班带着他,时时刻刻都不离开。母亲曾用这根绳子背着陈斌强和他的姐姐、妹妹。陈斌强是一名老师,他身上这种孝顺父母的.中华美德影响了他的学生,也教育着我们每一个人。我相信他一定是一位好老师。

  第二个何玥,她仅仅12岁,却被查出脑瘤。何玥偷听了医生对她父母说的话,知道自己的生命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医院有许多重病号,何玥去世的前一天,她决定把器官捐出救更多人。她对父亲说起这件事,开始她父亲不同意,最后还是照做了,并且她的父亲也决定去世后把自己的器官捐出。何玥,这么小的年纪有如此伟大的善举,真的令人敬佩。

  何玥没有逝去,她的生命在延续……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2

  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他们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岗位。也是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长大以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尤其是孙丽娜那一家。他们为了供山里的孩子,把别人捐给他的钱都捐给了山里的孩子,就是为了让他们上学,他做的这件事,非常值得我学习。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3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其中,我最欣赏第二个人——陈斌强。

  在他八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独自照顾他们三个孩子,为了不让他们三个孩子走丢,便用一根布带把母亲和孩子们连在一起。现在,他长大,母亲在58岁那年得了老年痴呆症,而陈斌强在离家三十里外的一所学校当语文老师,一个星期跑一趟,周一到周五全在学校,有一次,他在学校上课,母亲因不识路而不知道怎么回家这件事后,陈斌强决定把母亲带到学校来,并用那根布带把他们紧紧绑在一起。每天既要教学生,又要带妈妈,每天早上五点起来帮母亲上厕所,晚上哄母亲睡觉,还要给母亲喂饭,真辛苦呀。

  他的`颁奖词是: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孝更绝伦足可矜。

  我真敬佩他呀,他每天不怕辛苦来照顾母亲,以后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人。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4

  今天和同学们一起看了《感动中国》,一共看了4个人物,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这些伟大的人物,虽然他们不是很有名,但他们默默无闻地做了很多贡献。第一位老人以磨刀为生磨一次刀才4元钱!五角钱!他却把自己苦苦挣来的几千元钱默默地捐给了灾区,泥石流地区等!多么让人感动呀!第二位是张宝艳和秦艳友,他们建立了宝贝回家的.免费帮助家长们找自己丢失的孩子,让许多家庭团聚。第三位郎平,她至少做了十多次手术!为什么呢?因为她曾是中国女排的一名主力,为中国女排赢得了多次冠军!现已经50多岁了!她为中国的体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最后一位是屠呦呦,她废寝忘食,她废寝忘食是为什么?是因为她要让更多的人得日疟和恶性疟的疾病,,最后她终于研究出了青蒿素,因此她也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让更多人远离疾病。这些人多么伟大,我要向他们学习!看了《感动中国》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让我终生受益!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5

  每当电视里有好的节目,妈妈都要告诉我。让我看一看或者讲给我听。在我写的时候有的准能用上。

  星期三,我们看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在节目里讲述了11位感动中国人物。

  他们有的是飞行员,有的是警察,有的是磨刀的'老爷爷,还有运动员等等。但是他们却用朴实无华的行动感动了你我,他们中有些人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有些人与死神擦肩而过。生活在生死边缘。我对吴景泉爷爷印象最深,这位普通的农民不仅是观众中的主角,更是中央荧屏上的主人公——“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看完这个感动中国的故事,我反复思考: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能有如此的坚强,勇敢和心胸面对坏人。警察叔叔真的好勇敢,为他人着想,是在让人感动,让我佩服。我反复的看,我以后长大了也要像他们那样,处处为别人着想,我反复问自己,我们同是中国人,为何我如此渺小,他们却如此伟大。因为他们都有一颗善良、无私、伟大的心!我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6

  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5次夺冠的队伍。

  中国女排坚定“为国争光”的信念,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她们队训练中所造成的苦痛从不叫苦叫累。凭着坚韧的毅力,她们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形成了以快速多变为主体、兼备高打强攻的独特风格。中国女排,不屈不挠,克服重重困难,完美地诠释了顽强拼搏、团结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中华体育精神。中国女排夺冠后,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国歌一次次奏响的场景,让中华儿女热血沸腾。一时间,各行各业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发扬女排精神的'热潮。“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女排精神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象征。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为我国体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女排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华各族儿女不断奋发向上,追求卓越。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7

  陶艳波:儿子失聪,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48岁的陶……辞职陪儿子一起学习,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大学。

  星期五晚上,我收看了《感动中国》。里面有着许多感人的事和人。《感动中国》里面,虽然有很多感人的事迹,但令我最为感动的,无疑就是陶艳波对儿子的付出和爱。陶艳波的儿子耳朵听不见任何声音,但儿子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陶艳波因为儿子的失聪,对他宠爱有加,对于儿子的梦想,自然是一直努力实现。因此,48岁的陶艳波辞了职,一直陪在儿子身边陪读。12年的苦读,12年的苦苦付出,终于有了成果: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听了这个家庭的`事迹,我不禁潸然泪下,为陶艳波浓浓的爱感动。再转过头来回想,妈妈也是用这样浓浓的爱来对待我的。而我呢?又是怎样对待妈妈的?感谢《感动中国》,让我懂得了许多,让我反省了许多。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8

  2月18日,驻黄陂原空降兵某部队离休干部马旭当选感动中国度人物,她的故事令人动容。9月13日,马旭来到银行,要把1000万元积蓄捐向一个很远的地方。银行以为老人遇上诈骗,叫来警察才确认是虚惊一场—老人当真要把1000万积蓄都捐给家乡助学。

  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这是感动中国度人物马旭的颁奖辞。

  一位传奇的女空降兵,一辈子穿军装,一辈子不为名利所困扰,对自己的生活“小气”到近乎苛刻,却一分一角攒出了1000万元捐款,安贫还能乐道,这份赤子之心,让全国人民动容。感动中国,实至名归,向老人致敬!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9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0

  星期五下午,老师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中的两位人物,林俊德,陈斌强,我觉得我最敬佩的人是林俊德。

  林俊德是一个中国工程院院长,他在住院期间,只顾着工作,连拖了三次手术,所以,林俊德和死神展看了殊死搏斗。他每天很早起床,坐在椅子上拼命地工作,医生说他这样不能坐着,坐着只能让病情加重,可是他执着的跟医生说:我能行,我要把工作内容都传到电脑上。这时,医生也被林俊德感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林俊德从早到晚都不休息一次,他的老伴和医生都劝他快点休息,免得病情加重,可林俊德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了劝告。

  终于有一天,林俊德再也扛不住了,他同意休息一会儿。可是,当他闭上眼睛就再也睁不开了。

  看完我热泪盈眶,心想:林俊德也太拼命了,自己快要死了,还这么拼命的工作,从早到晚连休息都不要,甚至连拖了三次手术,还要每天早起工作,我真感动,很惊奇,所以,我要向你学习,以你为荣!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1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知道了梁益建是一名医生英雄,孙家栋是一位科学英雄,支月英是一名教育英雄,张超是一名飞行英雄等等,但是中王锋这位平民英雄让我最感动,因为他是一位舍己为人的人。

  早晨一点,王锋家楼下的'电瓶车充电着火了。他先发现楼下着火了,马上抱起女儿,叫妻子抱儿子逃了出来。他还来不及休息就马上跑到楼上去叫他的邻居们,一家一家的敲门、呼叫,火里火外不知来回多少趟,他的皮都被烧伤了,脚都出血了。当他知道楼上还有人,像神箭一样又冲入火里,救出了全部的人,可他却倒下了。救护车和消防车都来了,火被扑灭了,王锋被送到了医院进行抢救,抢救了好几回,还是没有成功,这位英雄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

  我们一定要向王锋叔叔的这种舍己为人精神学习,让世界充满爱。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2

  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冲出亚洲的速度。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从苏炳添身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优点:他很自律,据教练与亲人回忆,他对于布置的任务,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完成;家庭聚餐时,他也从不喝酒,不吃猪肉,严格遵守国家的饮食要求;他也很谦虚,即使拿到了全国冠军,苏炳添也不曾有丝毫的骄傲自满,一有机会还是会回家看望亲人及启蒙教练,汇报一些日常训练情况。同时,作为一名体育生,他的文化科目成绩却十分优异,虽然因训练会落下一些课程,却总是及时补上;他也能同他人和睦相处,他与张培萌协手共进,互相帮助,拿下了亚运会冠军,并刷新了全国纪录……用一句话总结苏炳添的真实写照:不论在路上走得多远,始终不忘记当初为何上路。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3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田世国。

  大家一定都知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什么意思吧?我觉得田世国叔叔就是一个例子。他不顾自己的身体安慰,就瞒着自己的`母亲捐肾,真是一位伟大的人啊!就像主治医生说的一样:“我从事肾移植手术多年,常见的活体肾移植主要是父母捐给孩子,而小辈捐给长辈的,不仅我从没见过,就是在国内也绝无仅有,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一个人不仅要品德好,不管家庭条件好不好,要学会孝顺、感恩,这样才能做一个“好”人。如果一个人连感恩都学不会的话,那这个人肯定什么也不行。我们长大后,一定要牢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话,不要忘了父母是怎样辛苦哺育我们成长的。我们一定要向田世国叔叔学习,虽说谈不上捐肾什么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向父母孝顺、感恩呀!只要我们牢记“感恩”二字就可以了。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4

  看完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让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

  看了颁奖典礼,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一定是一条光明大道!

【感动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颁奖心得11-05

感动中国观后感05-30

《感动中国》观后感07-06

《感动中国》观后感08-29

感动中国观后感最新06-30

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08-25

《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08-31

关于《感动中国》观后感01-07

《感动中国》心得体会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