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萧红的《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时间:2020-12-30 11:56:00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萧红的《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导语:《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估计看过黄金时代的朋友都知道她了,下面看看大家对这部作品有怎样的看法。

  内容简介

萧红的《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动物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可却没一个愿意。

  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异常热闹。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得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0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本书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与特色。

  萧红的《呼兰河传》读书笔记一

  萧红的书,这是我第一次看,竟觉得再没有一个女作家能及得上她。那些字句,最平常不过,却在心里一点一点蚀出一个大坑,空空落落的直想落泪。

  常道人生是苦乐参半,有时乐观一点,就把吃苦当吃补,斩钉截铁对自己说只要努力奋斗,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憋着挺着,不敢松懈,不敢退缩,脸上带笑,心也要拿钢筋水泥加固过,就怕一旦动摇再难鼓起勇气。这人生啊,说不艰辛是骗人的。若碰上某个深夜心思彷徨的时候,看到凄婉的文字,不自觉就会放缓了呼吸,放松了情绪,任寂寞席卷而来。想着罢了罢了,今夜就放肆一回吧。

  “请神的人家为了治病,可不知那家的病人好了没有?却使邻居街坊感慨兴叹,终夜而不能已的也常常有。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

  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生离死别,万分地难舍。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呼兰河传》更像一部自传,萧红回忆着出生小城的每条街每间商店,自家的每间屋子每个摆设,当然还有那些人那些事,好的坏的,不好的不坏的,好的不见得怎样优美,坏的也不会有多可恶,总是命当如此,哭也由不得人,笑也由不得人。东大街的泥坑,陷了多少次马,也没有人说要去填;漏粉人家的草房歪得一塌糊涂,也没见人说要去修;七月十五呼兰河上的水灯慢慢向下游漂,漂着漂着就灭了一盏;邻家人的歌声,像一朵红花开在墙头上,越是鲜明,就越觉得荒凉。竟是生也由不得人,死也由不得人。

  萧红的文字,总是无止尽地沉落下坠,看着让人又喜欢又心疼。这样的女子纤细敏感偏偏缺少足够的爱,她童年时,母亲父亲都不喜她,唯一亲厚的爷爷没有多久也去世了,当诺大的世界只剩下她一人,她却还有一生的路要走,而这一生,荆棘满路,无人相伴,究竟要怎么走。

  满篇满纸,都是回忆,满眼满心,都是萧索。这书不该看的,看了要有心魔。佛家说,你若望向深渊,深渊也会回望你,我只怕,萧红她已在深渊。芸芸众生,各有自己的无奈挣扎,保不准什么时候一个念头就放任自己坠落,跌进无边黑暗里,永远永远都不想醒来。而我绝对不能这样,我连那个崖边都不可以靠近。一切脆弱,就只在今夜。

  但,蚀出的大坑,可以填上;松动的围墙,可以修补;悲凉的人生,却有什么方法补救?

  萧红的《呼兰河传》读书笔记二

  “豆腐加上点辣椒油,再拌上点大酱,那是多么可口的东西;用筷子触了一点点豆腐,就能够吃下去半碗饭,再到豆腐上去触了一下,一碗饭就完了。因为豆腐而多吃两碗饭,并不算吃得多,没有吃过的人,不能够晓得其中的滋味的。”

  我是吃过豆腐的,记忆中的小葱拌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但从来没有想过单纯的豆腐可以那么美味,直到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豆腐已经不只是一道家常菜,而是成为了一种生活的鼓舞和激励。遇到开心的事了,可以吃豆腐庆祝;遇到赔本的事了,得算计着等于少吃了多少块豆腐,一下子就觉得很可惜了。

  除了美味的豆腐,萧红在很多的.细节描写之外,总透露着一股悲凄: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

  跳神的吵闹声响,唱大戏的超大排场,娘娘庙大会的千奇百怪,都流露出那股无所追寻无所寄托的悲凉。人们拥挤,追赶,看似在跟随一场场的盛会,却谁都没有真正的进入到盛会中来。人们麻木,愚昧,爱看热闹,却还是要回到生活中一板一眼的过活。就像从上流拥拥挤挤而来的河灯,熙熙攘攘的庸庸散散的,缓慢的浮走着,直到下游,各奔东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我最喜欢书中的那段话是:“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刮风和下雨,这院子是很荒凉的了。就是晴天,多大的太阳照在上空,这院子也一样是荒凉的。没有什么显眼耀目的装饰,没有人工设置过的一点痕迹,什么都是任其自然,愿意东,就东,愿意西,就西。”

  在这里,我读到了“自由”,萧红那强烈的自由观念,借助这些花鸟虫瓜跃然于纸上。结合她的一生,遵循自由意志的选择,就像花开鸟飞那么自然而然。她对于呼兰河的描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好的就写好的,想写不好的就写不好的。她的童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不管谁就不管谁,唯独她的祖父,对她而言就是自由的守护神。

  萧红和祖父在后花园里玩耍时的乐趣无穷,摘了玫瑰戴满了祖父的草帽,祖父以为今年的玫瑰开的特别好,花香可以闻到那么远。我看到了在后花园的萧红,自在无所顾忌,只是做着一个孩子可做的事情。其中有一处细节,让我印象深刻,祖父把掉井死掉的小猪和鸭子烧给她吃:“

  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炕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井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拉拉队似的给祖父助兴。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而且高兴地说‘这小东西真馋。’或是‘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这些是祖父对萧红的独有疼爱方式,爷孙一起吃肉的景象实在太有趣,让我看的忍俊不禁。但更可爱的萧红在后面呢:“

  一个鸭子还不够呢!

  自此吃鸭子的印象非常之深,等了好久,鸭子再不掉到井里,我看井沿有一群鸭子,我拿了秫杆就往井里边赶,可是鸭子不进去,围着井口转,而呱呱地叫着。我就招呼了在旁边看热闹的小孩子,我说:‘帮我赶哪!’“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实在是有趣。在她的眼里,动物植物都不提了,连砖头瓦罐都有了生命,都活起来了,都带着生机,让我看到了希望。

  “砖头晒太阳,就有泥土来陪着。有破坛子,就有破大缸。有猪槽子就有铁犁头。像是它们都配了对,结了婚。而且各自都有新生命送到世界上来。比方缸子里的似鱼非鱼,大缸下边的潮虫,猪槽子上的蘑菇等等。”

  还有描写的通俗对话,把呼兰河人们的精气神都写进去了。

  “蘑菇炒豆腐,嗳,真鲜!

  雨后的蘑菇嫩过了仔鸡。

  蘑菇炒鸡,吃蘑菇而不吃鸡。

  蘑菇下面,吃汤也忘了面。

  吃了这蘑菇,不忘了姓才怪的。

  清蒸蘑菇加姜丝,能吃八碗小米子干饭。

  你不要小看了这蘑菇,这是意外之财!“

  关于呼兰河的人们,萧红的态度是很客观的。她身处其中,觉得热闹,也觉得孤寂。那里的人们开心时开心,不开心时麻木。其中有这样一段看起来前言不搭后语的话: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自己却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描写小团圆媳妇,那是可怨不可争的愚昧;描写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时,那是可怜可惜的无奈。她这样描写冯歪嘴子:

  “他在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他虽然也有悲哀,他虽然也常常满满含着眼泪,但是他一看见他的大儿子会拉着小驴饮水了,他就立刻把那含着眼泪的眼睛笑了起来。”

  在书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就是太阳和月亮,这仿佛就是决定呼兰河人们作息的参照物。无论多么艰难,太阳落山,月亮升起,总要睡觉的。而无论多么绝望,太阳升起时还是要起床劳作的。纵然生活中苦大于乐,可总还是有一些趣事乐闻让人们感到欢欣鼓舞,然后再继续的微笑和麻木的生活下去。

  这是萧红的后花园,有长长的窄巷,有杂草层生的园地,有最爱的祖父,有愚昧可爱的乡亲。有幸我的童年在乡下度过,也曾在很冷的冬天踏上过东北的土地,她所描绘的童年经历和彻骨的寒冷,我都能体会。这是一位天真烂漫的女生,骨子里带着自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