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我们仨读书笔记

时间:2022-06-24 15:24:19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我们仨读书笔记(精选20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们仨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仨读书笔记(精选20篇)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通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非常快乐。”这就是杨绛先生一家的快乐观,幸福感。

  她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人很单纯,生活的简单,与世无争,与人无争;之所以幸福是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非常快乐;之所以甜蜜是因为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通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

  “背啥背,这些都是生活中难免的,出点岔子就抱怨,心情不好,那一辈子有多少不如意的事,就每天心情不好,行李拿错废点事不是也回来了吗?一定要想好的方面,把那些不痛快的事,一定要忘到九霄云外,不要老在脑子里想这些不愉快的事了,想想高兴的事吧!

  人一定要向积极的方面去想,乐观的面对眼前和未来的事,千万不要总生活在抱怨当中。”这是前几天我爱人和儿子聊天说的话,听来我也很受启发。

  简单、积极、乐观、知足我们的心情就愉快,我们幸福感就满满的,我们生活就过得快乐。

  幸福、快乐与否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是一种自己情绪的支配。我们生活的烦恼大都来自于自己和别人的攀比心理。比工作好坏,比职位高低,比挣钱多少,比房子大小,比汽车档次,比穿衣首饰,比孩子学习,比身材胖瘦,比个头高低,比老公本事,比老婆漂亮,比……攀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比的自卑,比的抱怨,比的嫉妒,比的烦恼,比的忧愁,比的痛苦。

  不要和别人攀比,自己和自己比,自己的今天和昨天比,自己的现在和过去比。现在、今天的自己比过去、昨天的自己过的幸福、进步,我们应该知足感恩、快乐开心!现在、今天的自己和过去、昨天的自己比退步落后,说明自己的努力不够,应该好好反省自己,检查自己,加倍努力,更加勤奋,明天争取超过今天的自己,相信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美好!

  我们应该学习杨绛先生一家简单的生活理念,知足常乐的积极心态,不攀比、不争、不怨的处事方式,更要学习她们全家相知相伴,互助珍惜的亲情恩爱。

  比自己强的千千万,不如自己的万万千,把复杂的生活过简单,把困难艰辛的事情想乐观,豁达积极,阳光向上。我就是我,走自己路,过自己的生活;不比不卑,知足感恩,互助友爱,珍惜生命,快乐幸福就好。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2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想这种相似,就是央视主持人撒贝宁说的“精神上的门当户对”吧,高山流水琴瑟和鸣需要一个词“懂得”。《我们仨》中有一段我做了标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会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这一段是最让我感动的,看似朴素简单的描述,可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家庭真的是很难得。“推开家门,把世事纷扰关在门外”,尽管也会遇到各种的难题和麻烦,但这一家人聚在一起总是开心快乐的,彼此关心,一起玩乐,其乐融融。

  杨绛在《我们仨》中讲到: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郁,人间也没有永远。是啊,这一家人也面临好多苦恼,政治、疾病的袭击,可是一家人在一起,相依相伴。拥有温暖家庭生活的人始终是会更经得起生活的打压的。

  记得我准备结婚时,我身边的一些大姐就开始传授驯夫秘诀:“婚姻生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你一定先拿住他,首先要没收他的工资,每个月给一点零花钱,从经济上管死他。”,听得我心惊胆战,怎么感觉要上战场似的。但我确实不懂这些招数。当时新婚的我感觉自己在智商情商上都被老公碾压,很多社会上遇到的困惑我都很依靠他给我来解,所以我真的很战战兢兢我怎么有能力管死对方,一想到“婚姻生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句话,我就赶紧想点别的。

  这次读完《我们仨》,我终于找到了新的体会,“好的婚姻生活,不是战场,而是游乐场。”

  钱钟书和女儿在家玩得不亦乐乎,“阿瑗站在床和书桌间的夹道理,把爸爸拦在书桌和钢琴之间,阿瑗得意的说“当场拿获”。

  八十四岁的钱钟书要去“开会”,女儿还会编儿歌来给他壮胆“呼噜呼噜毛,我们的爸爸吓不着”。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3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故事内容很简单:

  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很简短,就一页,讲了一个梦的故事,我记住了钟书先生安慰杨老的那句话: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仍是杨老在讲给我们一个“万里长梦”。梦中她是一名交通员,住在客栈,往返于三地,在病中的钟书先生和忙碌的女儿阿圆(后来也病重)之间不停地游走奔忙,却又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父女俩一点一点地在她眼前消散。直至她实在不想动了,先得到女儿“回自己家里去了”的消息,然后又看着载着钟书先生的船变成一叶小舟,“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消失在茫茫云海中……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附有很多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最喜欢他们父女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聪明的头脑,含蓄的微笑。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写照都在这些图片中定格了。最后两张老俩口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好。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先生会用剪刀。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4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

  对于失女丧父后的杨绛来说,家可能就是回忆和思念。回忆是动名词,思念是现在将来进行时。

  翻开书,合上书,我看见的,正如那些全家福照片一样,是杨绛先生的青年、中年到老年以及他们仨的一生——相守相伴,相聚相散。

  家,是心灵的港湾,是累了倦了想要去的地方,以至于杨绛先生在失去女儿后的那句:“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每每读此,我只能无力地痛心,苍白地悲凉。人走茶凉,曾经被杨绛视为“终于有了一个家”的“家”已经不复存在。

  杨绛在书中苦心经营的这个家,处处都是温情温馨。那细碎微小的爱让人暖心,三心连一体,所以“我们仨儿是不寻常的偶遇。”“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千千万万个平凡之家,平凡而平淡之中,每个人都活出了自己的不平凡。正因为这个朴实的家,“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回忆是美好的。“我们常一同背诗,我们发现,我们如果同把某一字忘了,左凑右凑凑不上,那个字准时全诗最欠妥贴的字;妥帖的字有黏性,忘不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蓝天碧海终有涯,你我之情无时尽,杨绛先生将浓浓长思念,化作一字一句的《我们仨》。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人生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人间果真是没有永远。他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已经不知不觉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杨绛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5

  近来我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深有感触。

  一切沉重都未露出端倪的时候,她与爱人在异国享受他乡的乐观;大半辈子坎坷飘摇的时候,她珍惜苦中作乐、忙里偷闲的点滴生活。一家人自相遇到失散,平平淡淡享受亲情温暖、家庭幸福的日子。杨先生坚持在法国留学的那一年时间是她最快乐的日子,我却从阿圆来到家中之后深切体会到了一种温馨的、踏实的情感,她每每写到女儿,必是怜惜、喜爱的自豪语气。

  一对可爱的父女从她的笔下跳脱纸卷,学识渊博却生活不能自理的“拙手笨脚”钱钟书,聪颖懂事却“随父造反”的杨绛“平生之杰作”钱瑗。一家三口,从年轻时的相互扶持,到年老后的相互依偎,他们心态平凡,只愿相聚不生离便一切满足。有爱人陪伴,有女儿承欢,这就是家,亲人离世,家人已去,家便成了客栈,老人的心在思念中空荡着,在孤寂中充盈着。从质朴简洁的语风中走过三人的一生,历尽曲折却仅存温情。

  杨先生在书中写道:世间好物不牢坚,彩云易散琉璃脆。单是书中的章节名称就能够字字印证此话: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人思念我们仨。尽管句句引人心酸,我读完却没有伤痛难抑、同情怜悯之心,反而愈是心如止水、羡慕不已。悲欢离合,动荡不安在她的笔下都如此顺其自然地随时光而过,甚至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更没有怨恨,没有自怜,没有委屈不公。在她眼中,世间只爱侣、女儿二人,重心皆在家人身上,一同做学问,一同“探险”,一同把玩“石子”,其乐也融融。

  二人的离世,令人悲恸,却不招人绝望,这般年纪的先生,一路走来总归会看淡。曾经的肝肠寸断、心如死灰,如今却是一番无阴无晴的平静述之,平淡而不贫乏的文字怀念的是从前快乐的生活,相伴的幸福。先生是在忆自家的气息,用一颗百岁老人沉淀的心寻找至亲相会的通途,无旁人无关,不为告白与揭露,更非写与他人博取同情与围观。

  语气淡而情感挚,文字平而意不乏。你能够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生活中的父母天下一般普通,精彩的日子只因阖家团圆。先生毫不矫正揉造作地缓缓道来,叫人牵肠挂肚。读一读这本书,在还来得及之时,感相聚之幸,惜陪伴之福。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6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这本书为我们平静地讲诉着一个家庭的故事,两个人,三个人,一个人,最后他们都“回家”了……

  先生的文章,情感总是平和的,我很是喜欢;先生的为人更是让人肃然起敬,我很是佩服;先生的爱情,更是让人羡慕。

  老爷子和先生于二十四五岁结婚后,直到一九九七年老爷子去世,他们一同度过了六十四载的时光。过去人的爱情总是含蓄的,书中从未提及过“爱”字,但无一不传递着“爱”,他们之间的爱,是相依相伴,是互相懂得,“钟书常自叹拙手笨脚,我只知道他不会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那样一把抓。我并不知道其它地方是怎样的笨,怎样的拙”、“能和钟书对玩的人不多,不相投的就会嫌弃钟书刻薄了。我们饿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钟书和我就以此自解”。这些无不透露着,先生对老爷子做人做事的懂得,欣赏他所擅长的事情,理解他所不擅长的,甚至偶尔他做下所不擅长的事儿,她便会大加赞赏,由衷的开心。谁不爱这样的女人呢?这样的爱,是自由,是包容,是理解,是尊重。这样的尊重还体现在他们有矛盾的时候,“我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遇事两人商量。”在教育女儿方面,他们也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孩子自己决定,不予干涉”,这样开明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一位优秀的女儿。

  她这么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这就是,我们仨的意义。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7

  突然想起了在去年5月25号,105岁的杨绛先生去世,于是便有我看了她的《我们仨》。

  《我们仨》是杨先生以一种陈述的方式,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回忆了一家三口的快乐与艰难,爱与痛的日子。她的文字是简单朴实,却更能让人们体会到他们的家庭悲与欢,也更会让人们联想到自己的家庭从而产生触动,像我一样。

  这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杨先生用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她描述了女儿和丈夫先后病重去世,给我一种沉重的感觉,想到了自己因病去世的姥姥,脑中浮现的都是她卧病在床的身影,挥之不去;第三部分,应该说既是文章的结尾去恰恰也应该是故事的开始,用最平实的文字记录自1935年伉俪二人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最后直至他们相继去世。

  杨先生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就这样用文字的形式呈现给了所有人,我感动在两人留学时的爱恋,感动在喜得爱女的激动,感动在一家三口困难时的互相鼓励搀扶,也感动在女儿和丈夫相继去世,杨先生的悲痛后的乐观。但我想,我最后其实最为感动的是一家三口平日的粗茶淡饭柴米油盐的生活。因为那像极了我的家庭,简单又平常。

  5月25日那天网友说“杨先生今天凌晨一点走了,一家三口终于在天堂团圆。先生一路走好!”往往击中我泪点的不是爱情,而是无私的亲情。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8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题记

  2016年5月,杨绛先生的仙逝,我是在新闻头条上看到的,比起大家的博览群书,纷纷发表杨绛先生生前文章中的句子作为悼念,我只能坦白的承认,原谅我,我并不知道她是谁,做过什么,我的第一感觉就是105岁,好长寿的老人。这是积累了多大的福泽。只是出于好奇,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她的信息,原来她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这是我喜爱的一位作家。《围城》风格独特的描写更是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而杨绛先生的原名杨季康和杨绛这个发音的奇妙之处,更是让我深信这一定是一位奇女子。我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买了本《我们仨》,处于对作者的尊敬,我买的还是精装版。

  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后悔,我竟这么晚才看到这本好书。我没想过这细腻的感情和真挚的语言竟如此触动我,以至于看完了很长时间,我都没有写读后感,甚至一仰头看到书架上这本书的封皮时,我都会心头一颤。好似亲眼见到杨绛先生用颤动的双手写下“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时的孤独,凄凉和沉重。我更羡慕她笔下的三个人,温馨的家庭我也见过不少,这般平凡中鉴证着的幸福也让我心之向往。如果身为这仨人中的任何一个,也恐怕要兴奋的飘飘然了吧。而那句“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在经历了丈夫的逝世,送走了杨绛先生的一生挚爱,又接着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时,我不禁开始心疼起这个女子。钱钟书曾在诗歌里追忆他见到杨绛的第一眼:“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我心疼他们爱的那么灼热细腻,人走灯灭的黑暗里她如何独自走过!

  而不让人失望的是,这位坚强的女子在丈夫和爱女的相继离世的打击中,她比世人眼中的她坚强的太多,当人们以为她会因此不问世事时,她以“我们仨”的名义成立了“好读书”图书基金会,旨为资助更多因家庭条件困难上不起学的好读书的年轻人,她说:“在钟书的病床前,圆圆我们仨共同决定。”说这话的时候她的脸上洋溢着坚定与幸福,好像她永远不是一个人。而在《我们仨》这本书中她用这润泽的句子描写这些往事时,她不枝不蔓的冷静,比起只注重无病呻吟的扩大痛苦,更能让人随着她的感情和笔触走进她的心境。我也羡慕那样的爱情,那样的家庭。可我想,正如那个唯心哲学一样,你对着世界笑,世界才会回应你温柔。我想,恐怕也只有这样豁达,宽容,温柔的'女子,才配得上这世上最动人心弦的情。

  《致橡树》里说,希望爱是两株相互依偎的木棉。“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我觉得杨绛先生笔下的爱情就是这样,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啊。而杨绛先生的离去,对中国文学固然是一种遗憾,而先生自己,再不用“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我们仨,也终于团聚了!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9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这是杨绛先生在《我们仨》的结尾。合上书,一丝丝疼痛不经掠过心头。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们都老了。”一个古稀老人夫逝女亡时,回忆起远去的天伦之乐,悲欢离合。有说不完的悲凉,道不尽的追忆。一趟末班车,一连串的死胡同,一个长达万里的梦。长梦乍醒,辗转反侧,原来他们仨已经失散。

  杨绛先生用饱含深情的笔调娓娓道来,一个很朴素的家庭,三个很单纯的学者,与世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享受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尘世中三个奇妙的组合,六十年间缘起缘灭,悲欢离合,成就了一段段美丽而凄凉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又而潸然泪下。

  一九三五年,七月。故事发生在英国牛津。钱锺书自叹“绌手笨脚”,初到牛津,磕掉大半个门牙。一个入牛津的埃克塞特(Exeter)学院,攻读文学学士学位,一个经常和修女一起坐在课堂侧面的旁听学生。钱锺书和爱妻杨绛在异国他乡相濡以沫,从英国牛津到法国巴黎,求学生涯虽然艰辛,但苦中有乐,精神充实。

  《我们仨》从阿圆呱呱落地开始,又因阿圆悄然离去结束。钱媛,祖父称她是“读书种子”,外公则说她“过目不忘”。和父亲钱锺书最“哥门”,是母亲杨绛“平生唯一杰作”。他们仨的家庭温馨而简朴,相聚甜蜜,吃馆子连着看戏,三个人在一起,总是无穷的趣味。当然,离散也伤怀,钱锺书蓝田师院任教,钱媛赴留学英伦,一家人分居各地。他们仨一生坎坷,钱锺书和杨绛早年异国他乡求学,回国后无固定住处,不断奔波,直到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钱媛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进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

  “世间好事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九九五年,父亲钱锺书和女儿阿媛分别住进两个医院,杨绛先生住三里河寓所,三人分居三处。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钱锺书去世。现在,只剩杨绛先生一人。

  “你叫她回自己家里去,她回到了她自己家里去了。”钱媛离去,母亲杨绛变成了梦也找不到她,有阿媛牵心挂肚肠,没有了阿媛呢?

  杨绛先生曾做过一个小梦,怪钱锺书一声不响地突然走了。于是钱锺书故意慢慢地走,让爱妻一程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的长梦。走上古驿道,古驿道上相聚,古驿道上相失,杨绛恨不得自己变成一块石头,一块“望夫石”,屹立在山头,守望离去的丈夫。

  一家人的合影,钱媛写给父母信件的笔迹,还有为父亲画的画像,温馨及至,饱含亲情。看后不经心生温暖,含泪伤感。“往事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杨绛先生“心上绽出几个血泡,像饱含热泪的眼睛。”

  “我一个思念我们仨。”一个古稀老人的伤痛谁能懂,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又有谁能体会其中的痛楚呢?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0

  我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误把电影《洗澡》和杨绛写的《洗澡》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之间连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倒是电影《洗澡》给人的感觉有点像《我们仨》,讲的都是人与人相依为命的故事。

  读这本书前一定要了解一下杨绛先生的生平,这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书中前半部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悲恸与深情。书里有一段写杨绛和丈夫钱钟书回国后有段时间钱不在身边,杨绛自己带女儿钱媛,平生胆小怕黑的她因为身边有这么一个“小东西”,内心似乎也充满勇气。读至此一下想到我妈在我一两岁时也有过相同的经历,她闲下来的时候常会说我小时候的事。我家以前住的地方小,又是职工宿舍,到了半夜经常有喝醉酒胡乱唱歌的人,但因为我的存在,她说她总是特别从容淡定。我常常笑话她,我那么小,既不能保护她,又怎么会让她产生安定感呢,我妈就拿“等你成家就知道了”这个万能金句来搪塞我。

  书中还有一段写杨绛自己与丈夫饭后散步,他们称之为“探险”,因为会经常收获不同的惊喜。也许杨和钱这对夫妻在精神上的默契要远远超过中国大部分只为搭伙过日子实则早已名存实亡的夫妻。像我的母亲,直到前年才勉强地对我说她这一生没有正儿八经地爱过谁,只因当时年纪大,周围人的闲话说得越来越多才决定找个人结婚。

  杨绛先生的人生至少是圆满过的,所以她可以说“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我母亲的人生也没有更多的遗憾,因为她现在常说“至少咱们还都在一起”。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1

  杨绛先生优雅而博学,从她的文字中书香君能感受到她那颗高贵、生动而深刻的灵魂。她的文字温暖而安宁,幽默而睿智。她有一个被时代熟知的称号“钱钟书夫人”,钱钟书先生曾这样评价他的妻子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赠予杨季康(杨绛本名),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是钱老对于夫人的评价,同时也是一位丈夫对妻子的最高赞叹。她是一个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却有着一个令人感动的平民情怀。

  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带给我们人生的启迪。《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读《我们仨》,书香君在她朴素的文字下感受到这是一位淡泊名利的老人在历尽沧桑后无声的探寻,是宁静生命里掷地有声的娓娓道来。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从“我们俩老了”到“我们仨失散了”,再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杨先生一贯平实而温婉的文字中,将“我们仨”一生相依相守的苦难和美丽展现在世人面前。在那样一个被漂泊、战争、分离、贫穷充斥着的特殊年代,一家人相互扶持、鼓励,依然对生活保持着乐观而积极的心态。在杨绛先生清新隽雅的笔下,生活的苦难没有难为到充满爱的家庭,幽默而生动的场景跃然纸上,让书香君回味而向往。

  我们仨读后感:在杨绛看来苦难是一部荒诞的喜剧,即使“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碎琉璃脆”,书香君也能在这朴实的文字中感受到“我们仨”真实而温暖的生活。她的文字如同一面镜子,教人正视世间的悲欢和人生的磨难,平静面对并学会坦然接受,同时积极地追求人生理想,在不断体验和实践中提升生命的质量。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2

  这本书最开始是在网上看到的,很多人都说这本书非常感人,于是我去学校图书馆找了,可是这本书并不能外借,我在图书馆看了大半本。这本书很薄也就一百来页,剩下的是假期在网上找的盗版资源,但是感觉比纸质书差很多。

  杨绛先生写这本书的实话已经九十二岁高龄了,很难想象一个快百岁的老人突然遭遇女儿和丈夫的离世,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悲痛。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整本书中并一味地表达丧夫丧女的痛苦,而是写一家人之间温情细节,着笔细腻,娓娓道来。有时候我会因为他们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会心一笑,我并不懂什么高深的写作技巧,复杂的内涵蕴意,只是单纯的因为这一家人平淡的相处而感到温馨亲切。有时候会因为他们的经历和情绪而感到莫名的难过,看着钱媛在病床上仍然执笔写《我们仨》的目录,记下与父母生活的点滴,让我感受到浓烈的悲哀。看着杨绛与钱钟书依偎在一起,这一刻没有文学家没有翻译家,只有一对老夫妻,只有彼此的浓浓爱意。在这本书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心灵鸡汤,它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三口之家,淡淡诉说着夫妻间的爱情,母女间的亲情,以及家人离世后的种种挂念与不舍。

  其实刚看这本书的时候是有些看不懂的,里面总是梦境与现实不断切换,让我分不清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慢慢看下去,我才发现原来那不是梦境,那是真实发生的事,只是杨绛先生以做梦的形式讲述了亲人的离世。以一种虚幻的手法让我们看到死亡。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不忍心的,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在经历了这么大的悲痛后,尽然还要写出一本书来,难道不是伤上加伤吗。但当我真的看过这本书后,才发现并不单描述丧失亲人的悲痛,而是写了很多亲人在世时的温暖回忆,这也许是一种纪念与祝福吧,把和丈夫女儿相处的细节记录下来。虽然他们已经离去,但是有关他们的记忆不会逝去,会永远留在杨绛先生的回忆里。

  这本书的后记里还有许多钱媛小时候写的信、简笔画,还有钱媛生前为母亲《我们仨》写的目录。有些字迹不清晰,内容也很简单,但是看着这些他们留下的东西,我感触良深。人活在世,并不一定要留下什么供世人谈说的旷世美名,而是要留下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让人纪念的东西。

  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总体感觉淡淡的,所有的感触都是在全书读完后才有的。虽然不能说因为一本书而看透生命的意义,也能从这本书中读到自己的感悟。我并没有因为它看破生死,但它的可贵就是在于让人能够重视和尊重生命。我想一个人如果能像杨绛那样淡定从容,那么死亡就不会那么可怕,离去何不是又一次相聚的开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珍惜时间,珍惜每认识的一个人,感谢生命中路过的每一个人。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3

  这样一本三口之家的回忆录让我越来越能体会到读书的意义。

  我比现在更年轻,年龄更小的时候,总觉得年老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四十岁以后的人生有什么意思?都老了,活着还有什么乐趣?”我在很小的时候,就产生过这种想法,小孩子的无知与不懂事让我对年老的定义非常狭窄,生活经历的空白也让我完全不懂得人生百态的精彩。我只是单纯的觉得,那个年龄的大人都不玩耍,做的事也都好没意思,生活有什么乐趣?后来,慢慢长大的我,对于小时候这种可笑的想法,也早不在意。

  现在,偶尔读书。读一次书,就是与作者对一次话,读一读他们的所思所想,品一品他们的处事哲学,再顺便窥探一下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样的对话,跨越时间,跨越空间,跨越年龄。通过读书,我可以做到如此交流,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平凡普通又不善言辞的我却不那么容易做到。这是读书带给我的益处。

  我热爱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越来越羡慕那些学者大家的高尚气度,深厚的文学素养,沉淀浓郁的儒雅气质,每一个人都独具魅力。年老之际,内心的从容,精神的富饶,都是读书可以带给我的。杨绛先生与钟书先生的相处与点滴生活,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读书的魅力。

  文笔有限,读书太少,好多想说的话说不出来,想表达的意思也不完善,总之,希望以后的我也会是一个慈眉善目,富有涵养,有自己丰富精神世界的老太太吧!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4

  岁月难掩风华,且以优雅过一生。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有人羡慕林徽因的才气,有人着眼于张爱玲的率真,垂涎于萧红的洛神之名。

  在我这,我爱的是不曾位列“民国四大才女”的杨绛。提到杨绛有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哦……杨绛啊,就是《围城》作者钱钟书的妻子。可是她头顶的光华是不能被人忽视的。杨绛先生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先后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曾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唐吉诃德》译文是公认最佳译作,并作为礼物被开国元勋邓小平赠予西班牙国王。九十年代后,丈夫钱钟书和独女钱媛先后去世,杨绛先生随即将自己与丈夫钱钟书的稿费与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隐入深居,基本封笔。2003年,《我们仨》问世,这本书以梦幻文学的方式记录了钱钟书和钱媛生前最后的时光,以及夫妇二人青年时同游欧洲以及建国之后的一些事件。干净明晰,无阴无晴,是这个人,也是我对这本书的感受。

  在《我们仨》中,杨绛先生这样说到“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杨绛先生的晚年平平淡淡但不乏味,面对好奇者的询问她一如既往的微笑,在我看来,杨绛先生虽没有“四大才女”的头衔,没有“洛神之名”,但似乎这样的状态才是她要的,她爱的。钱钟书在《围城》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说的“让她三分”,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而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且以优雅过一生是杨绛先生的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杨绛先生的文。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5

  我们没个坐处,只好盘膝坐在地下。他从被子侧边伸出半只手,动着指头,让我们握握。阿圆坐在床尾抱着他的脚,他还故意把脚动动。我们三人又相聚了。不用说话,都觉得心上舒坦。虽然是古驿道上,这也是全家团聚。

  我疑疑惑惑地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走。柳树一年四季变化最勤。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一阵风,落下一批又一批叶子,冬天都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春风还没有吹,柳条上开始发芽,远看着已有绿意;柳树在春风里,就飘荡着嫩绿的长条。然后蒙蒙飞絮,又变成了光秃秃的寒柳。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

  她鲜花般的笑容还在我眼前,她温软亲热的一声声“娘”还在我耳边,但是,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没有了。就在这一瞬间,我也完全省悟了。

  我防止跌倒,一手扶住旁边的柳树,四下里观看,一面低声说:“圆圆,阿圆,你走好,带着爸爸妈妈的祝福回去。”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湧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的辟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摊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渣滓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奔回客栈,跨进门,店家政要上闩。

  我睁眼身在客栈。我的心已结成了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居然还能按规律匀匀地跳动。每跳一跳,就牵扯着肚肠一起痛。阿圆已经不在了,我变了梦也无从找到她;我也疲劳得无力变梦了。

  锺书凄然看着我说:“我知道她是不放心。她记挂着爸爸,放不下妈妈。我看她就是不放心,她直在抱歉。”

  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锺书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他黯然看着我,我知道他心上也在流泪。我自以为已经结成硬块的心,又张开几只眼睛。潸潸流泪,把胸中那个疙疙瘩瘩的硬块湿润得软和了些,也光滑了些。

  晨光熹微,背后远处太阳又出来了。我站在乱石顶上,前面是烟雾蒙蒙的一片云海。隔岸的山,比我这边还要高。被两山锁住的一道河流,从两山之间泻出,像瀑布,发出哗哗水声。

  我眼看着一叶小舟随着瀑布冲泻出来,一道光似的冲入茫茫云海,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笑点也不见了。

  但是我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我好劳累地爬上山头,却给一下子扫落在古驿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驿道往回扫去。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牛津人情味重,邮差半路上遇到我们,就把我们的家信交给我们。小孩子就在旁等着,很客气地向我们讨中国邮票。高大的警察,带着白手套,傍晚慢吞吞地一路走,一路把一家家的大门推推,看是否关好;确有人没关好门的,警察会客气地警告。我们回到老金家寓所,就拉上窗帘,相对读书。

  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走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消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6

  这本书买了一年多,本来是想这个月把这本书和那本高大上的《the power of habit》同时进行的,结果发现我自己还是避重就轻,三天就把这本书看完了,结果那本好像才第五页而已。

  选这本书是因为作者是钱钟书的老婆,因为关于《围城》总是听到这一样的一句旁白——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多少有点悲观的意味。在我的潜意识里,小说和生活是分不开的,但之前看了一篇关于他们一家三口(钱钟书、钱瑗、杨绛)的报道,这种家庭我不仅仅是向往而已……一个百岁老人,在女儿、老公相继走了之后,写了这本书。穿插在整本书的都有种淡淡的悲凉,没办法,杨绛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但撇开这已成定局的实事,过程的回忆,他们经历的点点滴滴。

  这一家三口都超级无敌爱看书,而且把看书这件事给予了很高的优先级,不愿意和不相关的人闲聊浪费时间,感觉钱钟书是个偏内向的人,他认为有了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他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杨绛这么评价他“人家口蜜腹剑,你却是口剑腹蜜。与钱锺书对等玩的人不多,不相投的人就会嫌他刻薄了。”他们自得其乐。

  以前读书时,觉得那些作者都是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最近看书才发现,这些人都属于某个朋友圈里,这种感觉就像有了微博后,你发现那些你喜欢的明星、过的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只是你意外的发现别人有多努力。看到了一点点描写红茶的句子,简单明了,就当为自己下次选茶或谈资多点参考吧——滇红取其香,湖红取其苦,祁红取其色。

  他们的生活很少吵架,因为他们践行“各持异议,不必求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尊重吧!没有太多的甜言蜜语但有些话会让你感受到承诺的分量,而且他们做到了。是哪一阶段我忘了,钱钟书对杨绛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有生离。”

  这是钱钟书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7

  以前在微博上看到别人分享杨绛的文字,写她与钱钟书一同留学时的生活,记得有一件是写她生完女儿还在医院时,钱在探望时每次苦着脸说自己做了坏事,杨便说“不要紧”。洗墨水沾染的桌布、修台灯、修门轴,钱深信不疑妻子的“不要紧”,而杨在回到寓所后,当真全都修好了。

  当时看了好奇。前阵子再亚马逊上看到《我们仨》,便买来读。

  “我们仨失散了”

  古驿道、客栈、每夜行驶的船、从轻灵变得沉重的梦......在看这章时,我觉得自己像飘在云雾里,同杨一同在想,这是个梦罢,若是真的,怎能夜里变成梦去看病了的阿圆,可梦里又清晰的像真的一样,连隔壁小马夫妇的对话都一清二楚。直到再也看不见那叶小舟时,我才确信,这是个梦,如同书里说的那样“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她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她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这便是那个长达万里的梦了。

  从梦里醒来,曾经三人生活的寓所从此成为一个人的客栈。

  “料量柴米学当家”

  这是我读来印象深刻的一句诗了,钱钟书《槐聚诗存》一九五九年为杨绛写的诗里说到“料量柴米学当家”,杨说自己无非是做预算然后到店里订货而已,然而这段生活呈现在文字上,我却觉得非常浪漫。

  彼时两人初到牛津,做了老金家的房客。然而老金家的伙食愈来愈糟,加之两人生活在一间屋里,杨爱惜时间,不愿每每钱有访客时“做贤妻”,故此萌生搬家的念头。学当家便是搬家后的事了。

  搬入新居后两人自理伙食,到食品杂货商店挑选订货,等送货上门。一同“冒险”烹调,煮红烧肉、站在电灶旁涮羊肉,颇有趣的是杨内行的剪活虾的须须,却又觉虾痛的抽抽,想以后不吃虾了。两人玩着学做饭,从原始人的烹调走入文明阶段。而这其中杨颇有些得意的(我读来的感受,不知用得意是否准确)描述了钱做的早餐,除了在大家庭里有女佣照看饮食及钱生病时,在两人一同生活的日子里,早饭总是钱做给她吃,又香又浓的红茶也总能唤起两人最快乐的日子。

  这段生活的描写读来轻松快活,而杨也在文中写道:“这一学年,该是我生平最轻松快乐的一年,也是我最用功读书的一年,除了想家想得苦,此外可说无忧无虑。”

  时隔一年,我们家的我们仨依旧如从前。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8

  初时听闻杨绛,由老陈介绍,虽是女士,却多称为杨绛先生。

  对钱钟书的认识,则来自于《围城》,还记得读《围城》时最大的惊愕,在于读到书的结尾,钟声响起,著作就结束了。这是唯一一次读书后意犹未尽,总期待着故事会有下一幕。

  对两人的故事有好奇,所以想读《我们仨》。这书不似普通传记一般纯粹记录,而是带着丰富感情的描写。

  书的开篇,“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即已经表达了杨先生对丈夫的思念。我们总希望美好的一刻能维持永恒,《天国的嫁衣》结尾,程海诺送陶艾青去见陆子皓,也曾在内心呼唤,这一段路程,永远没有终点。而不好的事情,却希望他仅是个梦,希望着梦醒了就没事了。

  一个家庭最幸福的时光是什么呢?是一家人围炉包饺子看春晚?是一家人在厨房忙前忙后电视机播放着“了解世情,关注民生”!厨房是一个家庭的重地,却也是一个家庭最幸福美满的体现。有人愿意给自己做饭,是人间一等美事;有愿意食自己做的饭的人,是人间一等一的美事。如果说教师是世界最伟大的职业,那厨师就是世界最幸福的职业。杨绛先生承诺“等我退休了,我补课,我还债,给你们一顿一顿烧好吃的菜。”钱老说“为什么就该你做菜呢?”而杨绛先生又说“说实话,我做的菜他们从未嫌过”。还有什么比“我们仨”幸福的呢。

  杨绛先生形容“我们仨”:“我们这个家,很朴素;什么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书中还有很多的故事,在往后的话题里,有机会再引用来说。在我看来,总的来讲这书描绘的是“我们仨”的亲情与三个人对人生的认识与感悟吧,全书是通过各种细节的回忆来描绘的。

  以前对亲情不甚理解,适逢读书的两天头疼的厉害,尽得家里人照顾,想来若是一个人在外,孤苦无依,怕是一觉又一觉且对付过去了。在中国总有不少讽刺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是出于某一种虚荣心,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所以我也不便作出否认与批评。但是庆幸自己还未完全处在这样的家庭之中。对于往后组建家庭的时候,多了些期待,一种关于家的温暖的期待。

  头疼之后,自身仿佛带着一种沧桑感与凄凉感,带着这份感觉去读这本书,更加感受到“我们仨”相辅相持的不易。

  “我们仨”一生没有特别伟大的追求,最过惹人道的大概仅有钱老的一份狂吧。我们仨一生都在珍惜时间,不敢耽误半分。珍惜时间工作,珍惜时间读书,珍惜时间陪伴。

  这或许是我最大的体会吧。诚如胡适先生所言,其实每一个人到最后会投入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谁也说不准,这份工作也很有可能与自己希望的工作相差甚远,大概仅是一份谋生的工作罢了。但既是自己的工作,就该认真去做好,我想,这比其他的各种职场新人的鸡汤教训来的简朴也真挚的多。工作之余,则应多花时间学习,学无止境,学如不及。陪伴亲友,前述有之,自不必多说。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19

  昨晚夜灯下开始读这本书,黄色的光照进内页,情感就绪。然后却是发现几度快要读不下去,与书的情感僵局在第三部幸然自破。

  简单说一、二部:《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也许是因为九十二岁高龄创作,也许真是老人常做的梦,所以内容充斥着梦与现实的交叉。这本该在我的喜好里投篮命中,但又偏自小不喜杨柳花草类的修辞,加之目前所有教学经历里多和小学生接触,所以对此种写作手法及偏爱的感悟力很抗拒,看到会头疼,深感乏味。

  我爱直接的、尖酸的、深刻的。话里要藏只藏针,不藏风雪。

  第三部直到附录,尤其附录里钱媛的部分,很喜欢。第一次听到杨绛的名字,后面跟着“先生”二字,以为是个男性。像她和钱钟书这样的人,在我们自小的课本里已经被推到了不可企及的位置,又在生活年代之隔里加深了我这代人对他们的不甚了解,重点在不是很感兴趣,觉得不太会有共同语言吧。

  其实是心态偷的懒。年代更迭,但从无新事。钱媛的画和写信的语言活脱脱就是现在我们现在年轻人的感觉,很可爱。不免感叹生命易逝。

  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在外留学直至生子、回国……种种由一家二口再到一家三口所上演的经历,都是我所羡慕的安静、不争的生活。如果,如果说某天我想要婚姻的话,那他们二人的相处方式是我羡慕的。如果又说某天想要孩子的话,那钱媛的性情也是我所向往的。更有“如果说”的例如父女关系、母女关系、女儿女婿、婆媳关系、爷孙关系种种。

  字里行间也曾透露他们年轻时的疯狂,但又读来始终恬淡静好。听过杨绛先生不喜张爱玲,不知真假,但就写作风格上,我肯定是极爱张的。可如果能选择一种人生去过,杨绛先生这本书降服了我。张的人生该是王家卫式的电影,不大哭也心闷。

  一些特殊时代下的经历,是读后理解最浅薄的部分。对历史熟知寥寥,也就难免自以为是的觉得亏欠,亏欠作者的深情书写。我不信书写者不渴求读者的理解,只是在那个年纪,无所谓了。她还是希望我们能一起陪她寻觅到归途的吧。她总是怕一个人的。

  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写的也不过如此(真实想法,并不傲慢),可是读到他们那么多的经历,有关学术上的成就以及与人交涉中的大智若愚,教书育人,家庭教育……都深觉不易。他们好像总是在看书,几近榨干自己,但又说常会偷偷溜出去玩。让我感受到了学霸的碾压……于是更心慌,觉得自己浪费了很多年,虽然是从现在起弥补是最佳时期,也只是最佳安慰而已,浪费了就是浪费了,可惜之情无法消散。只求不过于影响本就脆弱的心态。也惋叹,一辈子都无法看完想看的书、听完想听的歌、赏完想赏的影视剧、走完想走的地方……这么说来,美好竟是多的。

  最后不要脸一句,我一直想写书或者写个现代诗集……还有剧本。不过也最多是有生之年系列了。钱钱对不起!始终自我质疑。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20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段平凡温馨的亲情故事,有一个平凡温馨的名字——《我们仨》。《我们仨》这本书我很早时就买回了家,当时只翻了几页,看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优美华丽的字句辞藻,只是一位老人如数家珍地叙说自己一家人的故事,便把它丢在一边。随着年龄的增长,那颗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我才读出其中的意味。

  《我们仨》就像一杯清茶,需要你慢慢去品,才能辨其味、知其香。这本书只有不到二百页,却用最朴实的文字讲述了三人在天意下相聚,又在古驿道上相失。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只有薄薄的一张纸,也只讲述了一个老人常做的梦,却道出了一种害怕失去最亲的人的惶恐。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用亦真亦幻的手法,讲述了在钟书和钱媛患病之时,杨绛女士两头奔波,却仍无法挽留亲人的离去。最终,“我们仨”在古驿道上失散。三里河的寓所因为亲人的离去,也成为了一个暂住的客栈。

  杨绛女士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独自一人在青灯下回忆“我们仨”。这本书的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也是这本书的主体,像写日记一般记录了三人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这部分记录了许多家庭琐事,正如我们普通人一样,一个学者之家也需要关心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琐事。连有一身傲骨的学界权威钱老先生,干家务活也如我一般笨手笨脚,不得不随时向妻子求助。杨绛女士正如很多老爷爷老奶奶一样,不厌其烦地对后辈讲述年轻时的种种趣事,而我们这些听者也好像围坐在杨老身旁,感受大学者平凡简单的快乐温馨。

  《我们仨》这本书可以看作一本幸福指南,为许多人指出幸福的方向。这一家三口十分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出乐趣,如把饭后的散步美其名曰“探险”;钱老是在学术界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可在家中却如孩童一般要被人宠着,被人照顾:杨绛女士干起家务活来干净利索,算是家务事上的顶梁柱。可她还怕鬼怕得要死,只有带着女儿才敢走夜路……很多人只顾着为了追求远方那虚无缥缈的幸福,可到达时才发现幸福就在自己出发的原点。平平淡淡才是真。杨绛女士一家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他们与世无争,不求富有,不求闻达,“成名,只不过是多了一些不相知的人而已”。

  他们只希望有二三志同道合的知己,一起彻夜长谈;只希望家人都健康平安,能与家人一起在平淡中享受快乐和温馨。如果你在寻找幸福的路上迷失方向,请读《我们仨》。读过这本书后,你或许能停下脚步,在与家人朋友的平淡中,尝出幸福。

【我们仨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我们仨读书笔记12-27

《我们仨》读书笔记04-21

【推荐】《我们仨》读书笔记01-06

我们仨读书笔记600字05-04

关于《我们仨》优秀读书笔记05-04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01-28

假期读我们仨的读书笔记12-26

《我们仨》读书笔记15篇01-24

杨绛《我们仨》读书笔记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