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2)

(二)城乡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基层文化设施相对薄弱。城乡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发展不平衡,差别很大。经济条件好的村居社区,对文化工作投入人力、财力、物力较大,室内外各种文体设施配套齐全,有管理人员、有活动经费,文化活动常年开展;相对比较偏远、经济不发达村居社区,文化活动存在无资金、无场地、无人员等问题,文化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文化的教化作用没有很好地得到发挥。

  (三)文化专业人才匮乏,文化人才队伍不能适应需要。乡镇综合文化站长多为兼职,不能专心投身于文化工作,缺少既懂管理又懂业务的文化站长。基层文化活动编导人才和各艺术门类的专业人才缺乏。传统民间艺术后继乏人,已经出现青黄不接和断层现象,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有的项目已经濒临消亡,急需培养传承人。有些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偏低,专业能力不强,难以满足当前繁重文化工作的需要。

  三、几点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公共文化管理机制。一是加强全市公共文化发展的统筹与协调,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市、区县、乡镇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各级政府是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切实承担起辖区内管文化和办文化的责任,组织协调各级文化部门进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维护文化市场稳定,为基层群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二是加强资源整合共享。各级政府、文化部门要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充分发挥已建或已配置的文化场地、设施的功效,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态势。

  (二)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完善人才培养使用体制机制,加强文化服务人员培训,探索实施从业资格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二是要切实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待遇,落实编制,稳定基层文化队伍,培育基层文化骨干。三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发展,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四是要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建立文化志愿者的选拔、培训、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大学生、高素质的退休人员参与公益性文化服务。

  (三)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一是加大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投入,重点用于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二是持续对外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确保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三是投入资金用于乡镇文化站建设,确保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四是支持开展农村重大文化活动。加大对举办农民歌会、民间剧团展演等农村文化活动的资金投入。五是各级财政支持农家书屋建设,确保农家书屋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

  (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服务效能。一是要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要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监管,不断提高现有场所、设施的利用率、共享率和服务效能。三是要制定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的有关政策,加快培育社会性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充分调动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办文化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使之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补充。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社区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下一篇:市区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