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淘宝对大学生生活影响的调查报告

  摘要:“淘宝”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就其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设计了问卷,随机发放调查,主要包括了逛“淘宝”的频繁度,“淘宝”上的开销及消费项目,“淘宝”的“副作用”和“双十一”的参与情况等,并对问卷的结果进行了统计整理,分析其中所折射的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在此基础上,讨论应该如何正确运用“淘宝”,减少其带来的弊端。

  关键词:淘宝 双十一 月消费额 消费项目 副作用 重要性 消费观和价值观

  正文:

  1.“淘宝”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智能机的普及,看新闻、查资料、聊天、购物等都成了在掌心里就可以完成的事,这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小组就网络购物——“淘宝”这一主题展开了调查研究,探究其对我们大学生生活的影响,从而发掘其中折射出的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以及价值观。

  1.1.认识“淘宝”

  淘宝网是中国深受欢迎的网购零售平台,由阿里巴巴集团在2003年5月10日投资创立。拥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数,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访客,同时每天的在线商品数已经超过了8亿件,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

  据统计,淘宝网2009年的交易额为2083亿人民币,2010年则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2012年的交易额已突破了一万亿!是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淘宝商城整合数千家品牌商、生产商,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每天全国三分之一的宅送快递业务都因淘宝网交易而产生。截至2009年底,已经有超过80万人通过在淘宝开店实现了就业(国内第三方机构IDC统计),带动的物流、支付、营销等产业链上间接就业机会达到228万个(国际第三方机构IDC统计)。大淘宝的出现将为整个网络购物市场打造一个透明、诚信、公正、公开的交易平台,进而影响人们的购物消费习惯,推动线下市场以及生产流通环节的透明、诚信,从而衍生出一个“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新商业文明。

  1.2.淘宝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每年的11月11日被称为“光棍节”,同时也成为商家炒作的节日,所有商场、超市以及网购电商都在这一天前后推出各种抢购活动来促销。2012年11月11日零点,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正式拉开大幕。

  2013淘宝天猫双十一销售额350亿,成为了全球最大网络购物节。

  手机也很抢眼,其整体支付宝成交额53.5亿。

  1.3.大学生的新习惯——逛“淘宝”

  打开手机逛淘宝似乎普遍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新习惯,乘车时,休闲时,甚至是上课时,都有一大部分大学生会习惯性地逛逛淘宝。那么逛淘宝究竟是有多普遍呢?就这个现象我们进行了调查统计。

  此次调查问卷的第一个问题:你平时一周淘宝几次?

  经过统计25.5%的同学选择了【3次以下】,16.5%的同学选择了【几乎每天】,而占据了大部分的58%的同学选择了【3到5次】。

  第二个问题:你会在上课无聊时手机淘宝吗?

  49%的同学选择了【会】,43.5%的同学选择了【偶尔会】,然而只有7.5%的同学选择了【不会】。

  由此次随机调查可见,大学生逛“淘宝”的现象确实是非常普遍。大部分大学生一周逛“淘宝”的次数在3次以上,16.5%甚至是几乎每天都得打开“淘宝”,且90%以上的大学生会在上课无聊时打开手机逛“淘宝”。

  我们观念里总认为网购、“淘宝”这些主要都是女生参与的,而调查结果却出乎意料。接受调查的男生中,50%选择了【3到5次】,18%选择了【几乎每天】。不仅是女生,逛淘宝也成为了大部分男生的新习惯新乐趣。

  1.4.大学生“淘宝”的花费及主要消费项目

  既然那么多大学生都在逛“淘宝”,那么“淘宝”的魅力和吸引力究竟在哪里呢?大学生网上购物又主要是买些什么物品,花费多少呢?我们对此也进行了调查,每月的淘宝花费以及消费项目。

  就每月的“淘宝”花费,35.5%的同学选择了【500元以下】,42.5%的同学选择了【500——1000元】,16.5%的同学选择了【1000——2000元】,甚至有5.5%的同学选择了【2000元以上】。

  而消费项目方面,选择【服饰】的是29.9%,【数码家电】11.9%,【美食】15.6%,

  【话费】12.6%,【学习用品】12.9%,【生活用品】6.1%,【游戏】10.9%。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淘宝”的花费确实占据了大学生生活开销的很大一部分。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每月淘宝的消费金额在500到1000元,20%的大学生达到了1000元以上。其中每个消费金额区间的男女比例几乎为1:1,但是年级的不同,消费金额却有着较大

  的差异。大一大二的学生,每月“淘宝”消费金额主要集中在1000元以内,其中【500以下】以及【500——1000元】各占41%,只有少数的17%的同学每月“淘宝”花费在1000元以上。而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30%选择了【500元以下】,44%选择【500——1000元】,19%选择【1000——2000元】,7%选择【2000元以上】。由此可见,就“淘宝”而言,大三大四学生的消费水平略高于大一大二的学生。

  对于消费项目,【服饰品】占据了最大部分,29.9%,其中男生占了11.2%,女生占18.7%,结果表明男生购买服饰也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排名第二的是【美食】——15.6%,“淘”零食、蔬果、特产、速食、饮料等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潮流。仅次的是【话费】——12.6%,【学习用品】——12.9%。这两项的男女比例相当,“淘宝”充值话费确实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只需点点手指,随时随地可快速充值话费。可随意挑选心仪款式、类型,且价格便宜的学习用品,也是“淘宝”给我们带来的一种便利。11.9%的大学生选择了【数码家电】,其中男生占8.8%,女生仅占3.1%,男生更热衷于数码产品。

  【游戏】占10.9%,其中男生占6.5%,女生占4.4%,游戏也占据了“淘宝”消费中的一大部分,出乎意料的是女生在游戏方面的消费只是略微少于男生。而大一大二学生在游戏方面的花费明显少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淘宝”上花费在游戏方面的人数中,34.3%是大一大二学生,而65.7%则是大三大四的学生。【生活用品】占了6.1%,其中女生4.4%,男生1.4%。

  1.5.“淘宝”是一种浪费还是节俭

  大学生每月在“淘宝”上的花费相当可观,购买的物品也是多种多样,那么“淘宝”是不是真的能带来便利和实惠呢?它到底是一种浪费还是节俭?

  第三个问题:你会在淘宝后发现买了不必要的东西吗?

  31.5%的同学选择了【经常会】,54%选择了【偶尔会】,仅仅有14%选择了【不会】。 第五个问题:你觉得淘宝真的能带来便宜吗?

  91%的同学选择了【能(我买的东西要比店里便宜)】,只有9%的同学认为【不能(没有免费的午餐质量堪忧)】。

  会发现买了不必要的东西,又觉得比店里便宜,那么“淘宝”究竟算是一种浪费还是一种节俭呢?31.5%的同学觉得经常会买了才发现是不必要的东西,54%的同学觉得偶尔会买不必要的东西,只有14%的同学不会买不必要的东西。从这里看,“淘宝”似乎是一种浪费。但是又有91%的同学认为“淘宝”真的能带来便宜,能节省开销。大学生会购买不必要的东西,往往是因为觉得价格便宜,因而不管是否有用便下单买入,这就造

  成了浪费。理性地“淘宝”,理智地“淘宝”,才能是一种节俭,货比三家,仔细考量,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不因为便宜而不考虑实用性,不盲目跟风攀比。

  1.6.“淘宝”的“副作用”

  查找商品,浏览商品,比对商品,取快递,这往往需要很多时间,那么这段时间是否是一种浪费呢?“淘宝”的存在,增加了我们的生活开支,加剧了经济负担,那么这算更算是一种购物的乐趣还是负担呢。对于对于“淘宝”的这些“副作用”,我们也展开了调查。

  第六个问题:淘宝能给你带来快乐吗?

  89.5%的同学选择了【能(特别是拿到快递的那一刻)】,10.5%则认为【不能(钱包堪忧)】。

  第七个问题:你认为淘宝的浏览时间与去书店拿快递的时间是一种浪费吗?

  10.5%的同学认为【不是(那是一种乐趣)】,89.5%认为【是一种浪费】。

  这两个问题都出现了一边倒的结果。虽然“淘宝”的存在,增加了我们的生活开支,加剧了经济负担,但绝大部分大学生仍认为它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快乐。尽管这是一种快乐,但大部分大学生仍矛盾地认为淘宝的浏览时间与去书店拿快递的时间是一种浪费。逛“淘宝”也许是一种乐趣,但是我们应该节制在上面花费的时间,否则就成了一种浪费,理性“淘宝”才是我们该提倡的。

  1.7.“双十一”的参与情况

  风风火火的“双十一”刚过去,单日的销售额竟达到350亿。那么大学生的参与情况如何,对“双十一”的看法又是怎么样呢?

  第八题:今年的双十一,你参与了吗?

  28%选择了【热情参与(能买的都买了)】,60%选择【参与(买了必需品)】,仅有12%选择了【没有参与】。

  第九题:对于双十一的半价,买家热情高涨,快递极其火爆。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70.5%的同学认为这是【拉动消费,买家卖家双赢的好局面】,只有29.5%的同学认为这是【商家的促销手段,导致了消费者盲目消费不理性消费】。

  打折、半价,这对于消费者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双十一的全面半价更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购物盛典。参与调查的88%的大学生都参与其中。28%的大学生更是热情参与,能买的物品都买,其中男生占13%,女生占15%。60%的调查者选择了参与(买了必需品)。

  2.如何正确运用“淘宝”

  过度“淘宝”不仅是对金钱的浪费,也是对时间的浪费。“淘宝”像所有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产物一样,都具有双面性,既有利又有弊,如何正确运用,减少弊放大利,取决于我们个人的把握。有度“淘宝”、理性“淘宝”、理智“淘宝”至关重要。只有审慎把握,才能发挥其所应带来的便利。上课逛“淘宝”,一打折就盲目“淘宝”,不考虑实用性就买等现象都应该减少杜绝,“淘宝”本身应该提供的是价格更低的商品,是一种节约,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低价而盲目购买不必要的物品使其变成一种浪费。虽然网络购物十分方便,不必出门,不必各家商场超市跑,只需点点手指,但是我们更应该认真对待,货比三家,考虑实用性,性价比等方面。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 下一篇:对于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