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诫子书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07 15:56:5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诫子书教学设计

  《诫子书》是初中语文中的重点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诫子书教学设计,欢迎参考阅读!

诫子书教学设计

  诫子书教学设计1

  教学理念:该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短意长,言简意赅。古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本设计以“朗读——译读——品读——背读”作为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读中解疑,疑中治学,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深切的教子之心。

  3、能有感情地背诵本文。

  教学重点:熟读文章,并能有感情地背诵本文。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深切的教子之心。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品读法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书信 。(板书课题:诫子书)

  文言文重在读,今天我们就以读为主,按以下四步来进行,这也是我们的学习目标,即:朗读(体会情味)——译读(理解内容)——品读(美点赏析)——背读(积累语言)(板书学习目标)

  二、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

  ①读得流畅、自然。发音准确清晰,不增字,不减字,不重复。

  ②读得有韵味,可以带点古人的味道,注意语调的轻重,语速的快慢。

  3、抽查个别学生朗读,全班齐读。注意体会作者深切的教子之心。

  三、译读课文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注释,小组讨论。

  2、学生口译本文(一人翻译一句,教师相机指导)。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是这样进行修炼的:(夫君子之行)

  他们以静心反思警醒来使自己尽善尽美。(静以修身)

  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俭以养德)

  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志向明确清晰、坚定不移。(非淡泊无以明志)

  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非宁静无以致远)

  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探讨。(夫学须静也)

  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之中积累。(才须学也)

  除了下苦功学习,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扬。(非学无以广才)

  除了意志坚定不移,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学业有所进、有所成。(非志无以成学)

  贪图享乐、怠惰散漫就不能够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发奋向上。(韬慢则不能励精)

  轻险冒进、妄为急躁就不能够陶冶生性使品德节操高尚。(险躁则不能治性)

  如果年华虚度,任随岁月而流逝,意志一天天任随时间而消磨,(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就会像衰老的树叶般一片片凋落成灰,变成无用之人,(遂成枯落)

  这样的人对社会没有一点用处,大多不能够融入于社会,(多不接世)

  只能够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穷家破舍之中,空虚叹息,(悲守穷庐)

  等到将来那时知道要悔过、改过,却怎么也来不及了。(将复何及)

  四、品读课文

  《诫子书》流传至今已1700余年,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全文只有短短86字,但却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一品本文的美点有哪些。请同学们以“本文好在          。原因是           。”的句式来回答。学生举手回答。

  例如:

  本文好在主题鲜明。作者通过本文劝勉儿子要勤学立志,修身养性。它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淡泊和宁静,不能急功近利。这对我们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本文好在音韵和谐。文章只有6句话,以对偶句和四字句为主,读来朗朗上口。例如前5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均为对偶句。最后一句“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均为四字句。当我们放声吟诵时,就能感受到文句的节奏之美,音调的抑扬之美,以及由它们所形成的舒缓平稳之美。

  本文好在结尾写得形象生动。“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句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无所作为的人比喻为枯枝败叶,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句作者采用想象的手法,揭示了不懂勤学立志,修身养性的人的结局,说他们只能够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之中,空虚叹息,又有什么用呢?

  附:

  1、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题目是后人加的)

  2、译文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诫子书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诫子书》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课文篇幅短小,仅仅只有86个字,虽寥寥几笔,却意味深长,《诫子书》“诫子书“是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目的在于告诫儿子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对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读准字音,熟读成诵,疏通文意,积累名言警句,理解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高效课堂,“导学案”“学习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汲取精神养料,体会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之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能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高效课堂,采用“导学案”“学习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提问答疑”,疏通文意,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

  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借助小组合作的力量及现代多媒体的手段,为学生设计问题,鼓励学生上讲台展示成果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拓展延伸练习法”,巩固知识,积累名言警句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熟读成诵,疏通文意,积累名言警句,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重点词句,体会“志”与“学”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二)【预习指导】

  【作家档案】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三)【课前预习检测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夫(      )淫(      )   驰(      )       庐(      )

  淡泊(            )    躁(       )    遂(       )

  (四)【整体感知】

  (1)朗读指导

  课文句式整体,读来朗朗上口,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在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幻灯片出示朗读节奏……)学生活动:学生读【作家档案】和【创作背景】

  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诫子书》,学生齐读《诫子书》,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2)诱思导学

  教师出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点拨指导。 学生对照注释及提示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活动:1.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词、节奏。

  2.学生自读把握语气和节奏。

  3.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4. 学生对照注释及提示分组疏通文意。

  (五)【合作、探究、反馈、展示及评价】

  教师出示学生探究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 成 枯 落,多不接世,悲守 穷庐,将复何及!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教师巡回指导)

  2、画出文中提到“志“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4、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也就是本文的主旨)。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探究的成果:(略)

  (六)【拓展延伸 :谈感受,说启发学生思考后回答(让同学们学会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七)【课文总结】:(略)

  (八)【达标检测案】   当堂背诵《诫子书》

  (九)【课后作业设置】: (幻灯片出示)

  1、巩固背诵《诫子书》,积累名言警句。

  2、搜集关于“淡泊”“立志”“惜时”方面的诗句、名言,整理在读书笔记本   上。

  七、教学评价设计

  我在教学设计中努力探求一种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高效课堂教学,把学生活动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以获取知识、提高素养、培养能力。设计的重点放在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把课堂当作他们展示能力的天地,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这节课,不足的是,教师讲的还是有点过多,还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老是担心学生这里不会那里过不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以克服自身的不足,要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学生共同发展。

  诫子书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焦躁。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二、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三、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四、教法、学法设想:

  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在教学中要达成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首要方法就是以“读”贯穿课堂始终:听读,朗读,跟读,默读??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然后猜读、精读、研读、品读,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作业设置结合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积累的同时感受浓浓的亲情、乡情、友情和爱国情。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问鼎逐鹿。请问,你最喜欢哪位英雄?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我们听说过他的哪些文章?――《出

  师表》、《隆中对》。这两篇文章中的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一下。(找生谈。明确: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等)。教师总结: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我认为,导语不仅仅是只起导入作用,它起温故而知新的复习作用;起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起知识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深的作用。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上导语。)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 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一共有七步:

  1、解题:“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诫子书”,即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以此为题,表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听录音,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扫除文字障碍。(2)注意词句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有自己解决不了的要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有在自己读的过程中觉得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也要提出来,引起大家的关注。

  4、找学生个别朗读,要求读准音,把握好朗读节奏。其余学生认真听,作出点评。屏幕出示一些需要学生特别注意的字的读音和节奏 5、学生齐读全文。

  (说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是文言文学习的最好的方法之一。通过范读、自由阅读、速读、指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来指导熟读,理解文章内容,理清结构。根据学生初步阅读形成的印象,自主提出疑惑,有效地利用,可以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6、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串释课文,不必逐字逐句的翻译,能译出大意即可。遇到困难可与同学们交流探讨,然后找同学来说,教师注意指正错误或强调重点难点句的翻译。教师要提醒学生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BCD的'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A的简洁精警),如: A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让学生再快速默读一遍课文,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本文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从那两方面进行论述的?同学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这个问题,要从原文中找依据。 提示板书:提出论点--{治学正(静)---修身反(躁)}两方面论证。

  (说明:弄清楚了中心论点和论证内容也就基本疏通了课文,而这一切都是学生依据课文讨论、探究的结果。设计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教师已经列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一定要紧贴文本,思考并组织运用语言来回答的过程,就是锻炼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的过程。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和讨论探究相结合。)

  (四)精读品味

  1、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找出这几个句子,再次加以品读,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体会。

  (说明:这一问题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好这个问题,才能充分了解诸葛亮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对后辈的劝勉之意。通过疑难共解、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锻炼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

  明确;A、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

  2、“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是否关系?

  明确: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

  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说明:这一问题由学生自由发言。这一问题的设计在于指导学生在分析问题中有所感悟,加深学生对感悟对象的深刻认识。也从诸葛亮的教诲中汲取力量,砥砺意志。这不仅实现知识和

  能力的迁移,更是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内化。学生应该反复在品读这四句名言中去感悟、去发现。)

  1、背诵全文,积累警句。

  2、整理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成语、俗语、诗词。

  3、朗读,积累词句: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

  (说明:这是一道开放性题,是要求学生在上一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课文中有所领悟,有所借鉴,在品德培养、学业立志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要启发学生谈论的角度不要拘泥,最好结合自身的特点,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说出深度。要让学生充分发言,谈收获,谈心得,谈所悟,谈感慨,谈反思,要学会思考,学会自省。)

  (五)内容回顾,课堂小结。这个环节我采取让学生谈收获的形式来进行。学生可以从写作特点上也可以从思想内容上来谈。 (1)学习精辟严密的论证。

  (2)从总结作者写这封家书的用意中感受诸葛亮的高洁的人格魅力。

  (六)拓展延伸

  提供给学生关于修身、惜时、立志等古今名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学生熟读。 警句推荐:A、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C、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

  (七)布置作业。

  诫子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阅读法,学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杜甫的《蜀相》中的诗句导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学生回答引出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智慧的化身,其实他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家信——《诫子书》,去体会慈父的殷殷情怀,智者的谆谆教诲。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找学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明确加点字的注音和课文朗读停顿。

  夫: 澹泊:: 淫慢: 险躁: 穷庐: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

  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3、全班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准确翻译。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

  温馨提示:A、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

  B、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翻译过程遇到的难题。

  3、师生共同解疑。教师给予点拨,对学生进行古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品读课文,领会深意。

  本环节教师以一系列的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告诫儿子立志学习、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珍惜时间。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

  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

  明确:A、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4、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 明确: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六、课堂小结:

  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弥新,愿这些经典的语句伴随我们大家行走一生。让我们一起背诵全文。

  七、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或典故。

  八、板书设计:

  诫子书

  诸葛亮

  宁静致远澹泊明志

【诫子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诫子书教学设计2篇05-08

李应升诫子书阅读答案02-12

职场八诫05-08

实证会计论文写作十诫论文03-23

拼音教学设计04-05

《早》教学设计04-04

氓教学设计04-04

牧童教学设计04-02

《乘法》教学设计04-01

必备教学设计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