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五年级耐久跑教学设计

时间:2021-01-21 13:28:2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五年级耐久跑教学设计

  如果仅仅是以枯燥的耐久跑作为课的主线部分,那么很可能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无趣的心理。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耐久跑教学设计,欢迎前来查阅。

五年级耐久跑教学设计

  五年级耐久跑教学设计1

  一、设计理念

  坚持以“健康第一、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锻炼意识,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创设学生主体的学本课堂,逐步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教材内容是耐久跑,其完整技术一般包括: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等三个部分,其中途中跑包括直道和弯道。但由于跑的距离不同,所采用的技术也不同,而且还有全程跑的体力合理分配或者正式比赛中战术运用等,所以既要讲究动作的实际结果,更要节省体力。对于耐力跑的各个技术过程,始终要贯彻:动作轻松、自然,幅度较小;重心高且平稳;跑的节奏感要强,跑速要控制,全程计划分配体力,呼吸要有一定的节奏和深度。

  耐久跑的锻炼价值在于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心肺功能,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顽强拼博,积极进取和抗挫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情分析

  我校初二段班级学生的耐力素质整体一般,且两极差异较大,更有部分同学感到耐久跑枯燥乏味,又特别累,不愿练习,学生中的本位主义比较突出,集体观念、合作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如果仅仅是以枯燥的耐久跑作为课的主线部分,那么很可能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无趣的心理。根据以上情况,本单元结合学校特色,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结合耐久跑的基本技术的学习,创设了一节以《校园定向》为主题,以定向跑为主线,以耐久跑技术为载体的耐久跑课。通过欢乐、紧张、激情、有序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耐久跑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耐久跑的畏惧心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学会自我调控,在竞争中体会团结合作。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耐久跑教学,让学生学会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爱好,从而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学生知道极点概念,初步了解自己的跑步呼吸节奏,知道定向耐久跑的乐趣积极参与练习,提高跑的耐力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耐久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和自我评价能力,在相互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信心、耐心、乐于接纳别人的意见,提高合作学意识,感受体育课的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途中跑中的呼吸节奏与跑步姿势

  难点:克服“极点”的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设置情景、讲解示范、提示、设置疑问、分组练习、自评互评,自我监督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音乐、文字提示,学习评价记录夹等方法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练习。

  七、安全措施:

  1、落实体育课堂常规,上课时一定告诉学生,不能带尖锐物品,如:小刀、钥匙、胸针等。

  2、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上课纪律。

  3、严禁学生上课互相打闹。

  五年级耐久跑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1.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时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人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

  2.《耐久跑》选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水平五。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体育与健康》中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广大学校在校园场地,器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实施新课程和进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典型素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本校具体情况把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分配到各年级,,有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自主体地位,能为今后学好各种体育项目奠定基础。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耐久跑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教材

  二、设计思路

  耐久跑是广大青少年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培养青少年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和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有积极的作用。初中各阶段跑的各项教材,应侧重于发展人体有氧耐力。实践证明,耐久跑是各项跑的基础。体育科学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发展耐力素质的最佳时期。因此,应加强耐久跑的教学和练习,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快速跑的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快速奔跑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耐久跑的动作要领(身体姿势---动作放松、上体正直、重心平稳、步幅较小,跑速均匀,摆臂自然)及克服耐久跑中出现“极点”的练习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掌握耐久跑的技术动作,发展奔跑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学会合理运用体力,牢固掌握耐久跑过程中“极点”的克服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吃苦耐劳的思想作风,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4、负荷目标:平均心率:130--140次/分,练习密度:45%左右。

  四、教学重点

  学会耐久跑的呼吸节奏、跑步姿势

  五、教学难点

  体会“极点”、克服“极点”

  六、教学准备

  篮球场2块、接力棒4根、标志桶12个、录音机1台。

  五年级耐久跑教学设计3

  一、 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宗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眼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发展性学习能力,以玩游戏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学习兴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体能、智力的锻炼,提高自身锻炼的能力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 教学目标

  1.能较快地掌握用匀速,轻松的步划参与奔跑游戏,体会跑步时的动作和呼吸节奏,明确耐久跑合理控制节奏的重要性,并基本学会使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 ”的呼吸节奏。

  2.培养跑的正确姿态,发展耐力素质和持久跑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及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树立安全意识。

  三、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大脑易兴奋,好学,好动,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而本课教学又是耐久跑。耐久跑需要学生在跑时既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又要跑得持久,动作单调重复,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本课通过情景引导和游戏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生的练习积极性。特别强调团队合作,小组协作精神的培养。

  四、 教材选择

  耐久跑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很枯燥的运动,但它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本课利用定向跑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课的最后每组学生相互评比自己“辛苦” 跑动换来的胜利果实,学生也在中氛围中陶冶身心,放松身体。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了解动作方法:上体正直,重心平稳,步幅较小,跑速均匀,摆臂自然。

  教学难点:“3步一呼与3步一吸”呼吸方法

  六、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6分钟

  (一)课堂常规

  (二)热身活动:

  1. 体育委员带领同学两路纵队慢跑热身。

  2. 老师的带领下做轻器械自编操。

  基本部分        28分钟

  (一)呼吸节奏(12分钟)

  1.情景引导:吹气球

  从吹气球引导呼吸节奏:模拟用嘴巴吹气球动作——齐念“呼”和“吸”两个字发音——踏步练习“呼”和“吸”两个字的发音,老师强调节奏是“呼呼呼”(1、2、3)吸吸吸(1、2、3)——用鼻子代替“呼呼呼”(1、2、3)吸吸吸(1、2、3)

  2. 初试节奏

  用刚才学习的节奏方式,练习围着小组的场地跑一圈。 方法:小组成一路纵队,顺着小组各自的场地跑进。老师提示调节呼吸: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注意用鼻和嘴深呼吸。

  3. 熟悉节奏

  方法:继续成一路纵队绕标志物跑3圈,要求跑动自然。

  4. 定时跑1分钟——小游戏“人人都当火车头”

  各个小组按照自己的路线,传递游戏,从排头一直传到排尾,最后一个同学快速的跑到前面担任排头再继续进行。定时跑1分钟,教师通过语言激励,鼓励同学们克服“极点”,战胜自我

  (二)游戏比赛:蚂蚁搬家  (16分钟)

  方法:游戏共进行三次,每五个学生一组,采用传递接力的方式完成。

  1. 第一次,每人跑的距离一样,看哪个小组最先将10个瓶子全部传到规定位置。

  2. 第二次,将一端的距离加长,请每个小组自己来分确定谁跑最长的距离,谁跑最短的距离;

  3. 第三次,两端的距离都加长,再次让小组合作,讨论确定出每个人的位置。

  结束部分    6分钟

  1.  放松游戏:海盗船长

  2.  意念放松

  3.请体育委员、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本次课的收获。

  4.  教师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5.  回收器材,师生再见!

  七、教学特色

  本课教学特色具体表现在,自制器材,一物多用。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子作为徒手操器械、设置跑道标志,传递物等等,利用“蚂蚁搬家”游戏,不断变换游戏方法,设置不同的难度障碍,练习的趣味性强,学生一直处在合作兴奋的状态下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更在游戏中完成团队精神的培养和锻炼。

  八、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学校操场篮球场一块   废旧矿泉水瓶每人两个。

  五年级耐久跑教学设计4

  一、教学现状

  国家学生体质监测中心连续几年的监测结果发现,全国大、中、小学生的耐力素质持续不断地呈下滑趋势。究其原因,除了现在的学生学业繁重,锻炼时间偏少以及吃苦能力下降的之外,还有就是在平时的耐久跑教学中没有起到很好教学效果的缘故。

  长久以来,耐久跑是令大多数学生害怕和恐惧的练习项目。在常规的耐久跑教学中,我们大多在跑道上采用重复跑、间歇跑、定时跑、定距跑等方法,这种相对单调、枯燥的练习形式,虽然对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起到很好的作用,但这种只注重身体锻炼效果而忽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运动兴趣培养的做法,不仅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而且还会更加让学生对耐久跑产生厌烦和恐惧感,还有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二、教材、学情分析

  耐久跑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耐久跑的教学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在平时的耐久跑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感到耐久跑枯燥乏味,又特别累,许多同学不愿意练习。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技术动作,速度均匀,合理分配体力,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练习耐久跑就不会困难。初二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耐久跑生理、心理知识,也有一定的游戏组织能力,有了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

  三、设计思路

  本案遵循“健康第一”的新课程理念,针对学生普遍对耐久跑的害怕和恐惧心理,采用了初中学生都喜欢、熟悉的的游戏(“贪吃蛇”),把突破学生的“心理”作为切入点,并营造了“蛇王争霸”的竞赛环境;另外,在练习场地上选用了有丰富、直观线条的足球场代替枯燥的跑道。通过练习形式及练习环境的改变,给学生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练习时通过对游戏规则的合理设定,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练习情绪,还使练习质量有了很好的保证。

  四、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学生熟知的“贪吃蛇”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和转移学生对耐久跑的恐惧心理;然后把练习场地从枯燥的跑道转移到相对开阔的足球场上,再结合足球场上的丰富线条并结合“贪吃蛇”游戏的特点,合理地设定练习的规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也使练习的质和量都得到了保证。

  规则包括:

  1.“贪吃蛇”必须在足球场的线条上跑动,不能脱节(跑动时每位学生间距不能大于2米)

  2.“贪吃蛇”一次只能“吃”(击掌)一颗“食物”(不同点位上的学生)

  3.“贪吃蛇”头尾不能相连或相触,如相连或相触一次,要减去最先吃掉的“食物”

  4.规定时间吃的“食物”越多或吃完所有“食物”用的时间越短获胜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耐久跑合理的跑步节奏

  难点:“2--3步一呼”与“2--3步一吸”的呼吸方法

  六、学、练建议

  1.规则的设置需根据足球场的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班级人数的多少,如足球场比较大或低年级的学生,“食物”放置的点位应相对集中,“食物”(学生)的量可以相对少一些;如足球场较小或高年级的学生,“食物”放置的点位应相对分散,“食物”的量就可以多一些

  2.因为“食物“(学生)被吃的顺序不同其跑的距离不同(先被吃的跑的多),因此同一点位或不同区域上“食物”的安放顺序,在不同组别的练习中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相对公平的练习量。

  3.场地的大小、班级人数的多少以及游戏组织形式的不同都决定着耐久跑练习的质和量,因此教师在教学组织时应根据教学任务以及以上因素,合理设置游戏规则,做到有的放矢

  七、本课特色

  1.练习场地:足球场线条代替枯燥的跑道。

  2.练习情景:“贪吃蛇”的游戏营造“蛇王争霸”的竞赛环境,有效地转移了学生对耐久跑的害怕心理。

  3.差异教学:运用“食物“点位的合理设置,对耐力素质有差异的学生进行不同运动量的练习。

  4.可操作性及趣味性强;通过对游戏方式或场地的变换,可对运动量进行随时调控。

【五年级耐久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松鼠》教学设计04-10

五年级语文《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12-18

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09-01

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学设计08-29

晨跑的口号05-08

晨跑班级口号05-08

班级晨跑口号05-01

拼音教学设计04-05

《早》教学设计04-04

氓教学设计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