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我像谁课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1-01-11 11:06:1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像谁课文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否满足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切实要求,对实践教学能否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具有重要影响。接下来由小编整理了我像谁课文教学设计,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我像谁课文教学设计

  篇一:我像谁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不同人、身处不同地点、从事不同活动所充当的不同角色。

  2、通过活动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3、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当好自己的角色。

  教学重点:

  通过几个活动使学生体验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充当的不同角色。

  教学难点:

  深入了解自己所充当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好!上课前我呀想先考考大家,看看谁是我们这个班最聪明的孩子。

  出示题目:两个爸爸加上两个儿子为什么只有三个人?

  2、学生讨论,揭示答案。(演示一个人既是爸爸又是儿子,他同时充当了两个角色。)

  师小结:当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人时,会有着不同的角色。

  师小结:当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人时,会有着不同的角色。

  师:听到同学们对我的称呼,感到很亲切。能为你们上课我感到很幸福。今天我还带来了几张照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你们说一说照片中的我还是谁?

  师:(课件:第一张图片)这张照片是我在家里与儿子照的,我又是谁?(妈妈)

  师:(课件:第二张图片)这张照片是我去超市时拍的,老师又是谁呢?(顾客)

  师:(课件:第三张图片)这张照片是我昨天晚上参加庆祝建国60周年合唱比赛时拍的,此 时的老师是谁呢?(演员)

  二、交流互说,认识自己

  在不同场合我变换着不同的角色。(板书:角色)有个小孩叫明明,他也会变。(课件显示:教材中的图片。)

  1、问:就一个明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称呼呢?(看来我们在不同场合角色在发生着变化。)

  2、我会变,小明会变,你们也会变。谁来变变吧——指名一个学生,此时此刻,我是老师,你就是(生答学生),回到家里,你就变成(生答儿子),再指一名学生:发烧了,生病了,上医院,你又变成了(生答病人)。

  3、你们还会变出什么身份来呢?在生活中不同的地方,都变成了谁?赶紧在小组里给伙伴们介绍介绍吧,在活动时老师给大家提点建议

  课件显示:

  老师的建议:

  a、认真听小组同学介绍,可以相互补充。

  b、不要影响别人。

  c、尽量不与别人重复。

  (1)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师巡视。

  (2)选代表上台说,有照片的可以展示,师适时引导。

  4、说一说你身边的人在不同的场所又变成了谁。

  (1)师:不但我们自己在变,爸爸妈妈也在变。瞧,明明又要说了。

  (2)课件显示:我的妈妈在上班时是售货员,在家里是我的妈妈;

  我的爸爸上班时是学校教师,在家是我爸爸。

  (3)自由说一说家人的变化。

  5、小结:其实,你,你的爸爸妈妈,还有我,在社会上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板书:社会)

  三、利用游戏形式引出下一学习环节

  师:上了这么长时间的课,大家一定都有点累了,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谁愿意参加?

  (教师让一个学生找3名好朋友共同参加。)

  生做游戏:抢椅子。

  四、体会不同角色的责任

  师:刚才,我们在做游戏时可以抢椅子,那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不能做没有秩序的抢椅子的事情呢?

  生:排队的时候,上课的时候……

  师:看来,我们有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身份下我们还有不同的责任。(板书:责任)

  五、情景表演——当好不同的角色

  1、孩子们讲得真好,通过学习明白了同一个我在不同的场所,所扮演的角色在不断地变化。在不同的身份下还有不同的责任。那你们说说作为在学校学习的你怎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学生自由说)

  2、我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怎样才算是好孩子呀?你说说。不错,关心家人,帮家人做事,懂得珍惜爸妈的劳动。叮咚,门铃响了。你家来客人了,现在的你是谁?(板书:家里)

  师:想一想,告诉大家。很好,是小主人。同一个我在参照对象不同时,我的角色也变化了。

  3、丰富的生活赋予了我们多种角色,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还有不同的角色呢?

  (1)、出示图1我是小游客

  (2)、出示图2我是一名小顾客,你在超市购物时是怎么做的?(小顾客要遵守商场的规则,按顺序排队付钱。文明有礼貌,讲究卫生)

  (3)、出示图3我是小观众

  六、总结

  在生活中,我们的角色在随场所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场所又对我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真正做个好孩子,文明的小学生、小游客、小顾客。

  篇二:我像谁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或其他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的形态特征;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获取有关遗传和变异的信息资料。

  2、引领学生经历调查、比较、分析与交流的科学学习过程。

  3、知道生命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案例背景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青少年生长发育主要特点及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的基础上,对生命延续内容的深一步探究活动。学生通过研究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有哪些相似和差异,并对部分动植物进行观察研究,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认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以小游戏引入主题:

  1、找父母。

  (出示照片)老师这里有三位同学和他们父母的照片,大家帮着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

  (学生讨论后回答)

  2、引导学生找相似特征。

  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回答)

  【通过这个游戏,能很快的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

  看来,同学们都非常聪明,知道根据脸上的特征来给他们找父母。是的,咱们都或多或少的像自己的父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出示课题“我像谁”)

  二、人类的遗传现象

  1、我与父母。

  你有没有被别人说过像你的妈妈或者爸爸?

  (学生自由发言)

  2、火眼金睛辨父母。

  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现在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家人。

  (学生根据刚才的游戏和同学的谈话来辨别并说出理由)

  3、学生讨论分析遗传现象。

  同学们都能准确的找到要找的父母,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学生。现在请各小组讨论一下根据这些现象,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或得出什么。

  (学生讨论并汇报,可能会发现“模样”像父母)

  4、继续讨论

  是不是只有“模样”像父母呢?

  (学生讨论并汇报。引导分析:性格、脾气、习惯等等,都会相似。)

  三、动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1、提出新问题

  通过刚才几个活动,咱们知道一家人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那动植物间有没有这种现象呢?

  (学生讨论并汇报)

  2、讲解新知识

  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

  (板书:遗传)

  【通过刚才几个活动的连续出现,加深了学生对遗传现象的印象,然后教师再及时到给与准确的定义,这样学生就牢固的掌握了这一知识。】

  3、我知道

  你知道哪些描写遗传现象的谚语么?

  (学生讨论并汇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等等。)

  4、我会推理

  (出示小狗的图片)观察图中小狗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狗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

  (学生推测)

  【这两个活动的设计利用了学生强烈的揭谜心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遗传现象的印象与理解,增强了学生对这一现象的探究兴趣。】

  四、人类的变异现象

  1、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新问题。

  因为有了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都和父母一模一样呢?

  (学生来说说自己与父母的差别)

  2、讲解新知识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变异。(板书:变异)

  3、火眼金睛

  下面同学们来辨别一下课本P14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

  (学生辨别并汇报)

  五、动植物的变异现象

  1、我会用

  跟遗传一样,动植物之间也存变异。下面拿出你准备的树叶看一下这些树叶是否全部相同?为什么会这样?其它动物呢?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同一棵树上的多个树叶进行比较,并讨论回答。)

  2、我知道

  你知道哪些描写变异现象的谚语么?

  (学生讨论并汇报。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龙生九子,九子各异等等。)

  3、小结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可以说,没有遗传,就没有物种的延续;有了变异,生命世界才能够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

  【这一活动目的在于把人的变异现象扩展到植物和其它动物,使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征之一,意识到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从而使学生初步从宏观上感知生物界的遗传与变异现象。】

  六、班级差异大调查

  1、 引导探究问题

  咱们知道了生物体存在遗传与变异现象。现在咱们就来做一个班级差异大调查。

  2、解释标准

  (①选定几个特征进行调查。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头发曲直等等。

  ②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小结

  我们调查出的这些就是人与人的差异,如果这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些差异就会遗传下去。

  【本活动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人之间差异的活动,巩固课堂探究的成果,加深对遗传与变异现象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与比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

  七、拓展活动

  同学们课下调查一下,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