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化学教学设计优质版:《金属的化学性质》

时间:2022-10-15 19:10:3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化学教学设计优质版:《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设计理念
  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和氧气,酸等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让学生补做铝片、铜片与氧气反应的实验,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应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属不活泼。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做中学,学中会”。
  为节省时间,在做金属与酸的反应时把全班学生分为两部分,一半做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一半做金属与稀硫酸反应。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对实验事实进行筛选、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方法的建构。
  四、执教者自我分析:本人对新课标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恰当的处理教材,正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对象,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结构的过程。
  五、教学方法分析:
  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试管、镊子、酒精灯、坩埚钳、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
  七、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师生双边活动细目 改进
 
意见
流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
 
情景
 
导入
展示:金戒指,黄铜
 
视频:不法分子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讨论:1.人们为何会上当
 
2.现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
 
【小结】前两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物理性质,后一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过渡】要想更好的使用金属,就需要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回答:通过测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画;用火烧(“真金不怕火炼”),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
 
 
问题导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防止以后上当受骗,加强防范意识
 
探究活动一:
 
金属与氧气反应
大家观察桌面上的镁条、铝片、铜片,把这些金属分别在空气中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大家动手做这个实验。
 
 
 
请大家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
 
铁在纯氧中点燃能反应吗?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实验
 
2Mg+O2#FormatImgID_0# 2MgO
 
4Al+3O2 #FormatImgID_1# 2Al2O3
 
2Cu+O2#FormatImgID_2# 2CuO
 
3Fe+2O2#FormatImgID_3# Fe3O44 
 
 
 
 
通过反应现象判断产物并能书写化学方程式。
 
 
 
 
说出实验现象,看谁观察细致
 
 
 
 
 
 
 
 
设问
 
 
 
 
 
 
 
小结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什么?
 
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根据上述事实,我们可判断出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
学生讨论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Mg>Al>Fe,Cu>Au
 
 
 
 
 通过对比突破难点,并为金属活动性顺序做铺垫。
 
 
 
 
比喻:一个同学性格外向,和谁都能来往,表现的很活泼;而另一位同学性格内向,不太活泼
导入 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学生思考 问题导思,激发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规范表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与探究二
 
 
1.用砂纸打磨铝条表面,观察表面颜色变化
 
2.然后将铝条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再观察表面颜色变化。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并提供帮助
 
1.为什么铝条在打磨前后或放置前后颜色会有变化?在打磨后铝能接触到什么物质而发生反应?
 
2.铝在空气中被氧化时分别生成Al2O2,铝为什么没有继续被氧化而一直腐蚀下去呢?
 
讨论:使用铝制品应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
 
【小结】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如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联系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励探究激情。
 
感知Al2O3
 
的保护作用并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留下悬念
介绍过量的铝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加强健康知识的教育
 
 
 
让学生明白事物的两面性
过渡 【设问】金属与酸反应现象是否也像金属与氧气反应一样存在差别呢?同学们可以先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推理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探究活动三:金属与稀酸的反应
 
 
 
 
学生分组实验,四人一组,
 
两人做金属与稀盐酸
 
反应,两人做金属与稀硫酸反应
 
 
 
【提示】
 
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认真观察现象。
 
【巡视、指导实验】
 
讨论:1.如何控制实验条件?
 
     2.如何应用比较方法?
 
     3.如何收集并记录实验信息? 
A组: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
金属 是否有气体产生,速度如何 化学方程式
Mg    
Zn    
Fe    
Cu    
 
B组: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 是否有气体产生,速度如何 化学方程式
Mg    
Zn    
Fe    
Cu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推理能力和同学间的合作使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既有所获,又体验了成功的快感。
 
 
 
获得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法
知识延伸:为何实验室制取氢气用Zn和稀硫酸,而不用Mg或Cu
 
 
 
 
 
强调: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物中铁元素为+2价
讨论
 
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展示探究结果: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Mg>Zn>Fe>Cu  在讨论、交流中,吸取别人有益的意见,让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  
设问 在镁、锌、铁、铜几种金属中,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由此你能把金属分为哪两类?哪类金属活泼些?
 
 
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结论:可分为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和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这两类。 为后面学习金属活动顺序时,为什么会出现氢元素打下基础。  
指导
 
阅读
 
 
 
欣赏课本图8-13 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
 
 
 
观看动画,对照自己的探究反思:(惊呀,笑):
 
 
 
创设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发展学生想象力,将真实事物以“图景“形式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协调。  
 
也可以用动漫形式表现,效果更好。
 投影 [过渡]大家观察这几个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
 
置换反应:A+BC→AC+B
 
[讲解]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思考,回答:
 
这些反应的特点是: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其特点不同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比较
  定义 表示 举例 关系
分解        
化合        
置换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相互激励,发展和完善自我
 
课堂
 
练习
 
 
1.家用铝锅、铁锅为什么不能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食品?
 
2.不法商贩常常用铝制的假银元坑害消费者,小明在市场上买了一枚银元,请你用化学方法帮他鉴别这枚银元的真假。
 
3.如何鉴别真假黄金?你能有几种方法?看谁想的更多
 练习、巩固。 联系生活,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运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体会“生活处处有化学”。 知识延伸:能否用其他溶液如硝酸银溶液来鉴别?为什么?
 
为后面学习打下伏笔
小结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
 
②你还有哪些收获或疑惑不解的地方?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评价自己在本节课的启示和收获。 为下节课进一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搭台阶
 
 
 
布置
 
作业
家庭小实验:收集几种金属,取少量分别放入几个小璃杯中,然后向各个璃杯中加入一些醋 (主要成分是醋酸),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试根据现象判断这几种金属活动性的差异。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Mg+O2#FormatImgID_4# 2MgO     4Al+3O2 #FormatImgID_5# 2Al2O3
 
2Cu+O2#FormatImgID_6# 2CuO      3Fe+2O2#FormatImgID_7# Fe3O44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的活动性:
 
Mg>Al>Fe,Cu>Au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Mg+2HCl==MgCl2+H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H2SO4==MgSO4+H2
 
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
 
金属的活动性:Mg>Zn>Fe>Cu
 
三、置换反应:A+BC→AC+B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已经不仅是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其提高。因此,教师在观念上必须真正转变,找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在教学设计上,要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一切条件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让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新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
 
主要的缺陷是时间较为紧张,课堂上学生极为兴奋,控制探究的进程较难。课堂各种活动亦应作好更充分的准备,多媒体应用尽可能贴切,实验探究安排亦应更合理(如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以节约时间)。

http://www.cnrencai.com/

【化学教学设计优质版:《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关文章:

《观潮》教学设计优质版02-12

小学课件优质版《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12-30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与反思(优质版)12-31

《草船借箭》优质版教学设计11-12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质版(精选15篇)10-26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质版(通用12篇)01-16

《普罗米修斯》优质版教学设计与反思12-30

化学的教学设计04-11

化学教学设计12-13

小学语文优质教学设计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