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蜜蜂》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14 08:27:0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蜜蜂》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蜜蜂》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蜜蜂》教学设计

《蜜蜂》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法布尔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难点:能理解和运用生字词,能用自己的话简述课文大概内容。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和蜜蜂图片。

  ②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小朋友过来,它呀,身上有一根针,能飞得很远,它最喜欢采花粉和采蜜了。它的画像是这样子的(出示蜜蜂图画),大家说它是谁呀?答:“蜜蜂。”

  师:就是蜜蜂,以前我们学过一篇与蜜蜂有关的课文《蜜蜂引路》,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情?(生答)

  我们今天就跟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来研究一下蜜蜂,好不好?那同学们对蜜蜂有什么了解?谁来说说“我知道的蜜蜂是这样的… …”(学生畅所欲言)

  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板书“14 蜜蜂”)

  二、初步感知课文:这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到底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看看他是怎样做的。同学们边听边把生字画出来。(放录音)

  三、学习生字词

  师:听完了录音,同学们知道这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到底是怎样的了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看看生字词。

  (1)a.出示生字卡片,每出示一张,就让学生读一遍,然后整体齐读。(第一轮出示较为难学的“验”“概”“减”“袋”“测”“途”“确”)

  b.请学生注音并注意书写。

  c.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

  d.组词(先认识课文里的词组,再拓展。)

  (2)再次出示生字卡片:“论”“试”“证”“阻”“括”“误”“超”

  请学生注音和小老师教读,记住他们的方法和小组开火车组词。

  (3)对常用词语找近义词,并造句理解。

  (4)猜词:老师说意思,学生猜词造句;老师说词组,学生解释运用。(选重点词组)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回归之前的问题:法布尔是研究蜜蜂做了一个怎样有趣的试验?同学们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这个问题。(学生默读)准备好的同学就举起手来。(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 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蜜蜂》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列宁在蜜蜂的带领下找到养蜂人的故事。“引”是带领的意思。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往常列宁派人请养蜂人聊天。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这次列宁在蜜蜂的带领下自己找到了养蜂人。

  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列宁决定自己去找养蜂人。

  第二层(第3自然段)写列宁在蜜蜂的带领下找到了养蜂人。

  第三层(第4自然段)写蜜蜂是列宁的向导。

  教学目标

  1、认识要求识的8个生字,培养自主增识汉字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

  3、通过阅读“蜜蜂引路”的故事,学习列宁善于观察、思考和判断的品质,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了解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为向导找到养蜂人的?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道理。

  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激发情趣

  1、板书课题:《蜜蜂引路》。

  2、说说什么叫“引路”?(就是领路、带路)

  3、蜜蜂怎么会引路,它给谁引路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同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读课文,师生正音。

  三、品课文,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组讨论后回答:第1、2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第3自然段讲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第4自然段讲列宁告诉养蜂人是蜜蜂把他领来的。)

  2、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读了这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反馈:莫斯科、小山、小房子)

  (2)指导朗读:用陈述语气读出列宁是怎样请养蜂人的。

  3、读第2自然段(读懂每一句话,理解段意)。列宁为什么要让蜜蜂引路呢?

  结合课文内容,用关联词语说说列宁去找养蜂人的原因。(因为列宁想( ),可是( ),所以列宁就( )。

  4、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

  理解“发现”“许多”的作用。这句话该怎么读?

  “开门的果然是那个养蜂的人。”为什么要用“果然”?

  (“果然”一词的意思是结果和预想的一样,表明结果和列宁所想的完全符合。因为列宁的判断依据的'是自然规律,合情合理。)

  四、拓展想象,总结全文

  1、指名读全文,你觉得列宁是一个怎样的人?读了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列宁以蜜蜂为向导,找到了养蜂人,所以这课题目叫蜜蜂引路。我们平时遇到问题,也可以像列宁这样,先仔细观察,再认真思考,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想想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会说些什么,会怎样邀请列宁进屋呢?

  (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五、巩固本课生字词

  1、出示字卡,巩固阅读中已认识了的生字。

  2、组内合作检查识字情况。

  (引:读yǐn;谈:谈话就是说话,所以是言字旁;导:上边是“巳”,要封口,不要写成“己”。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3、由这8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词义是:

  引路:领路,带路。

  附近:离得很近的意思。

  派去:分配、指定。

  谈天:很随便地谈话。

  向导:带路的人。

  六、布置作业,培养能力

  1、探究活动,实践创新。

  仔细观察,看看除了蜜蜂可以引路,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引路。

  (同学互相说说,看谁说得好。)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列宁为什么要亲自找养蜂人。

  (2)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

  (选做一个问题)

  板书:

  蜜蜂引路

  许多蜂蜜—————————————他想

  飞回园子—————————————他想

  园子旁边有所房子—————他想

《蜜蜂》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知识点: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列宁的住所、小山、花丛、养蜂人的小房子的确切位置。引导学生明确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理解列宁的话“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2、能力点:通过观察图的训练,使学生形成从多种角度观察、分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3、德育点:使学生养成遇到疑难的事情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教学难点:理解列宁的话“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学习方法

  合作、研究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针对课题质疑。

  二、引导学生探求新知

  1、学习一、二自然段。

  A、在小组内读读、说说、分别谈谈对一、二自然段内容的理解。

  B、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读、思、画、议,学习第三自然段。

  A、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指读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

  B、读、思、画,小组研究,理解词语。

  a、一句一句读,想想列宁是怎样观察的?动笔把有关词句画下来。小组研究研究,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指生读、朗读评价。

  C、填空,展开合理想象。

  训练:

  1、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

  蜜蜂。想到——————————————。

  2、他仔细观察,只见———————————。

  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

  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想到

  ——————————————————-—。

  3、他为什么能想到这些?

  他想的对不对?你从哪儿看出来的?齐读。

  哪个词最能体现列宁的判断是正确的?怎样理解?

  4、指读、齐读。

  D、动手绘画,再现情境,明确方位。

  读四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a、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b、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c、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

  d、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

  (1)小组合作绘画,看列宁的住所、花丛、养蜂人的小房子分别应画在哪儿?

  谁愿意到黑板上画一画?

  (2)再读这四句话,互相检查。

  (3)在图上演示列宁是怎样跟着蜜蜂找到养蜂人的。指生到黑板前演示。

  (4)课前提出的问题你们都解决了吗?

  3、学习第四自然段:质疑问难、发现问题、小组协作、解决问题。

  A、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自读、质疑、小组讨论解决。

  B、指导朗读。

  C、多角度看图,引发想象。

  a、观察哪个是列宁?哪个是养蜂人?介绍一下。

  b、再观察,根据两个人的动作、表情、想象一下养蜂人

  列宁可能说些什么?

  怎么想就怎么说。

  三、归纳总结,引发想象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蜜蜂引路》这一课。知道列宁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用蜜蜂做向导找到了养蜂人,如果列宁寻找的不是养蜂人,怎样才能找到呢?

  你靠什么找到了什么?

  四、课后质疑

  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你还有没有不懂的吗?

《蜜蜂》教学设计4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板书课题:蜜蜂)你们了解蜜蜂吗?

  2、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法国有个生物学家叫法布尔,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研究蜜蜂的,好吗?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⑴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新词圈起来,多读几遍。

  ⑵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出示生字词卡片或展示生字词课件,检查认读情况。

  ⑵ 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⑵ 相互交流知道了什么。

  ⑶ 你们有兴趣跟着作者一起去做这个试验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⑵ 让学生当小小讲解员,说说“我”的试验是怎么做的。

  先说给同桌听听。

  再请两三名泩说给全班同学听。

  ⑶ 说说在这个试验中,哪些做法是不可少的,要陈述理由。

  ⑷ 朗读“这时候……几乎要触到地面”这句话,转换角色想一想:假如你当时看到这种情景会怎样想?

  四、课堂练习

  1、指导写字:

  ⑴ 出示生字卡片“论、试、验、袋、证、概、减、阻”,组词朗读。

  ⑵ 交流识记生字方法和写字的经验。

  ⑶ 学生书写。

  2、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词卡片。

  2、复述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做试验的有关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⑴ 教师引入:这些蜜蜂能回到它们的家吗?

  ⑵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⑶ 说说这两段告诉我们回来了几只蜜蜂?这么长的路途,它们用了多少时间?

  ⑷ 假如你当时看到这两只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⑸ 指名学生多人次地带着这种高兴,激动、甚至有点意外的心情朗读三、四两个自然段。

  2、学习第五自然段:

  ⑴ 教师再引: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其他蜜蜂的下落吧,请读第五自然段。

  ⑵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后,再指名朗读。

  ⑶ 说说从这一段中知道,又飞回来几只蜜蜂,大概用了多少时间。

  ⑷ 如果想表达“我”对这些蜜蜂的赞赏,你觉得读时要注意哪些词语?

  ⑸ 让学生先自己一边读一边体会,然后读给大家听,评评再读读。

  3、学习第六自然段:

  ⑴ 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非常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们怎么会有这种能力的?让我们看看本文作者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是怎么说的。

  ⑵ 学生多遍朗读第六自然段。

  ⑶ 你们同意法布尔的这个结论吗?请结合他做试验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语言实践

  1、教师引述:小小的蜜蜂竟有如此大的本领。下面我们来讲讲这个故事,好吗?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讲。

  2、学生自由组合讲故事。

  3、指名学生上台讲故事,师生共同评点。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测、括、确、误、途、超”,组词朗读。

  2、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学生书写。

  五、积累语言

  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蜜蜂》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中所学生字及词语,并练习书写“近”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分角色朗读第四自然段。

  3.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积累“附近、谈天”等词语,并练习运用。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5.练习看图说话。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文章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表现出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列宁是怎样找养蜂人的。第四段讲了列宁找到了养蜂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三、学生状况分析

  依照比赛要求这一课在八完小二年级四班完成教学。该班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课堂中注意力较集中,所以尽管是低年级的教学也没有过多的进行组织教学,这为课堂赢得了充足的教学时间。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较强,在第二课时的生字检测环节中可以看到听写的出错率较低,因此课堂中对生字的教学用时较少。从课堂阅读教学中还可以发现学生理解课文能力不差,但口语表达能力欠佳,所以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多次针对提高口语能力的训练。还有值得注意的是,该班男生发言较女生积极,课堂中虽进行了调动,但女生的发言状况还是不理想。希望今后该班的小朋友们能在老师的培养下全面发展,茁壮成长!

  四、教学过程(实录)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第26课《蜜蜂引路》(板书课题)请大家来齐读课题。

  生:《蜜蜂引路》。

  师:课题中有我们上节课学过的两个生字“蜂”“引”。请大家和我一起写一下这两个字。

  生:(空写“蜂”“引”两个生字。)

  师:“引”字的第三笔是“竖折折勾”,和我一起写。

  生:竖――折――折――勾――(空写)

  师:这两个字记住了,其他生字记得怎么样呢?我想考考你们,好不好?

  生:好!

  师: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写,好,你来。其他同学准备在本上听写生字。

  师: 1922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列宁――附近――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常常派人请他来谈天。派人――谈天――

  生:(听写生字)

  师:写完了吗?

  生:写完了!

  师:我们先看看在黑板上听写的同学写的怎么样。

  生:全对了!

  师:她哪一个字写得好?

  生:“列、派”。

  师:是的,这两个字写的不错,还有“谈天”的“谈”字也不错,她注意到把上边的“火”字最后一笔写成点,你注意到了吗?

  生:注意到了。

  师:和黑板上的生字对一对,看看你都写对了吗?有错要改过来。

【《蜜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蜜蜂》教学设计优秀12-02

蜜蜂教学设计(精选16篇)08-12

《蜜蜂》教学设计(精选6篇)09-14

二年级语文下册《蜜蜂引路》教学设计07-05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8-02

ai教学设计 ai的教学设计05-29

蝉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04-05

《鸟岛》教学设计小岛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11-11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