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24 12:15:39 诗琳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阅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四件事,并能简单说一说。

  3.通过理解内容,使学生初步知道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4.通过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难点: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并能在小组里讨论。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了本课,你会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先看课题,你知道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吗?

  2.读生字组词(自读、指名读、比赛读)

  仪悼逝餐枣搞冠

  骂嚼悟摊奥咳嗽

  3.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悼:dào

  餐:共16笔

  嚼:20笔

  奥:注意上部

  嗽:注意右边

  冠:多音字组词

  4.小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四个字的词可划下来。

  各色各样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

  5.通过课前的预习,谁说说你对本课词语的理解

  学生说意思,并能迅速读一读原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

  (二)合作交流认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2.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板书:深受爱戴、畅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3.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小标题,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概括的?

  4.默读课文,你认为有哪些含义深刻而且你又不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5.提出疑问

  老师有一个疑问;也是作者的疑问:“父伯死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悼念他呢?”你们谁能帮我解决呢?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找到中心句:“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并引出最后一自然段)

  作业:

  1.熟读课文,听写本课的生词

  2.抄写文中四个字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造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2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抓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理解意思,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初步练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知道作者惊异那么多人来悼念鲁迅先生,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什么?

  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板书:深受爱戴

  回忆了伯父几件事?板书

  二、带着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么样?(找重点句)

  板书:关心青少年

  小结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

  三、用此方法,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请同学轻声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的问题。

  1.学生读书找疑,画批思考。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了解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2.各小组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3.各组汇报:抓往

  ①“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②“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碰壁吗?”

  ③“恍然大悟”。等词句进行体会。

  教师点拨: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

  另有所指,“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投影出示小资料,学生阅读,读后再谈理解

  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再读原句,结合资料谈体会。现在我们明白了(恍然大悟)

  4.小结:这个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描写人物,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请同桌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发挥想象表演出当时的情景。

  四、过渡

  鲁迅先生对敌人怀着满腔仇恨,对劳动人民怀着无比热爱之情,请同学们用学习上段的方法,来学习鲁迅和“爸爸”救助车夫的故事。

  学生默读课文,找疑难问题,学生出声读,思考,教师深入小组给予具体帮助,将默读训练落到实处,各小组互相质疑,合作解答。教师巡视,对能力较弱的`小组重点引路,教给方法,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引导他们解决重难点,鼓励探索创新。

  抓住“饱经风霜”“扶、洗、敷”等一系列动作体会鲁迅关心车夫(劳动人民)的品质。自由读体会。

  重点解决: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之后,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抓“按”字体会,表现鲁迅先生沉重的心情。

  点拨: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经过讨论我们理解了这几天车夫无法拉车挣钱,他们家就没有吃的,伯父给他钱让他买吃的,还给他药,让他自己换药。

  看,伯父想得多周到呀!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喜欢哪段就读哪段(自由读,——指名读)适当的地方老师范读指导。

  五、自己快速读第四个故事,谈谈体会。

  (四)巩固延伸

  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概括课文的中心,你们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的灵魂永生,让我们像他一样,做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板书)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读背背鲁迅名言,还可以搜集一些有关鲁迅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3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阅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四件事,并能简单说一说。

  3、通过理解资料,使学生初步明白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4、通过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资料。

  难点:

  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并能在小组里讨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了本课,你会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先看课题,你明白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吗?

  (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1、读生字组词(自读、指名读、比赛读)

  仪悼逝餐枣搞冠

  骂嚼悟摊奥咳嗽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悼:dào

  餐:共16笔

  嚼:20笔

  奥:注意上部

  嗽:注意右边

  冠:多音字组词

  3、小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四个字的词可划下来。

  各色各样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

  4、通过课前的预习,谁说说你对本课词语的理解

  学生说意思,并能迅速读一读原文中内含这个词的句子。

  (三)认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2、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板书:深受爱戴、畅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3、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小标题,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概括的'?

  4、默读课文,你认为有哪些含义深刻而且你又不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四)提出疑问

  老师有一个疑问;也是作者的疑问:“父伯死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悼念他呢?”你们谁能帮我解决呢?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找到中心句:“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并引出最后一自然段)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听写本课的生词

  2、抄写文中四个字的词语,并选取其中两个词造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4

  【知识】

  1、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格;

  2、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

  3、练习为各段加小标题,并说出第一部分和后面的几部分的联系。

  4、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技能】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

  【教学用具】

  图片、多媒体等。

  【教学课时】

  2学时。

  【教学课时】

  第一学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介绍鲁迅及作者

  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一生忘我地工作,写了近640万字的作品。

  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作者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1945年时写的回忆文章。

  记述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情。

  二、自己学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语

  三、结合课文后面的问题,思考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哪几个故事

  1、自己归纳。

  2、小组交流。

  3、汇报,小结,理好线索:

  读《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女佣的回忆。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1段:

  ⑴指名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们非常爱戴鲁迅先生?

  ⑵作者惊异于眼前的情景,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抓住课文的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⑶小结。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5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教学相关资源: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目标。出示小黑板(熟读课文,采取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概括各段段意,练习给各段加上小标题,初步理解课语文内容。)(明确目标)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

  3、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4、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吗?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5、选择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标题。

  6、生分小组讨论研究。

  7、教师小结。(板书: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能通过读课文,了解表现鲁迅先生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 学习鲁迅先生关心爱护他人、坚信科学、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准备

  1. 搜集关于鲁迅先生的各种资料,了解鲁迅先生在我国文化界的影响和成就。

  2. 找一些自己能看懂的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读。

  教学设计

  一、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己默读课文,给全文段落标上序号。

  2. 想一想,课文讲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情。

  3. 全班同学交流一下,说说写了哪几件事。

  4. 自己再读一读,看哪些段落写的是一件事情。

  二、逐件事学习

  1. 先学到鲁迅先生家做客这件事。

  ①找出写这件事的相关段落。写了作者几次到 鲁迅先生家中做客?

  ②依次学习作者两次到鲁迅先生家中做客的不同情况。(这两次做客反映鲁迅先生同样的性格)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这不仅仅是性格的问题,而且还涉及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情感问题。

  2. 学习鲁迅先生对待青年人写信的问题。

  ①找出文中哪几段写的这件事。

  ②读一读这段文字,想一想,鲁迅先生的态度和行为有什么不同。

  ③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和性格。

  ④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 学习鲁迅先生不怕鬼的故事。

  ①自己读课文,找出这件事的起止段落。

  ②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

  ③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讲这个故事。

  ④师生一起探究鲁迅不怕鬼的原因,体会鲁迅先生的性格。

  ⑤师生共同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前三段

  1. 自己读课文。

  2. 勾出自己认为写人物外貌写得好的地方。

  3. 读一读传神的外貌描写,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四、回顾全篇,深化认识

  1. 朗读全篇课文。

  2. 讨论一下,自己认识的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3. 老师补充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全面认识鲁迅先生。

  五、拓展应用,以读代 写

  1. 写一写熟悉的同学或者自己的外貌片断。

  2. 念给大家听一听。

  3. 师生共同评价。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7

  一、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救护车夫”、“关心女佣”部分,并通过抓重点词句感受鲁迅爱憎分明,关心穷苦大众,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崇高品质。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二、重难点

  重点: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课前准备

  生:熟读课后资料师:搜集巴金的《悼鲁迅先生》

  教学过程

  一、测评导入

  通过上节课地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生汇报师板书)通过对“谈《水浒传》”、“谈‘碰壁’”两件事地学习,你了解了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师板书:关心爱护少年,勇于斗争)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救护车夫”部分

  1、除了孩子,还有哪些人也曾经得到过鲁迅先生的爱?读后面两个故事,把最能拨动心弦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2、生自学,读句子

  (1)“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扎好绷带。”

  (看插图、体会“半跪”、想象画面、印证了怎样的一颗心、感情朗读)

  (2)“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变得那么严肃……”

  (与前面谈《水浒传》、谈碰壁时的谈笑风生相比,现在伯父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伯父可能想到什么?写下来。交流。再谈体会:周晔此时清清楚楚看到了什么)

  3、再读这两句话

  4、感情升华:读课后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工友与盲人部分,再次齐读第一自然段小周晔悲痛的句子。

  (二)学习“关心女佣”部分

  1、找出拨动心弦的句子,读一读(女佣的话),谈体会。

  2、介绍鲁迅逝世前的情况。出示巴金在《悼鲁迅先生》中的片段:“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朋友,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为他们说话的人,中华人民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

  3、九年前,周晔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伯父,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现在她明白了吗?你明白了吗?

  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感谢周晔,感谢巴金,他们为我们记下了这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现在让我们把所有的泪,所有的情联系起来,融在心头。拿出笔,写下感受。

  (生写交流)

  师:这就是周晔眼中的鲁迅先生,我们眼中的鲁迅先生,亿万中国人民眼中的鲁迅先生,正如周晔在文中最后写到——生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 明确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2. 通过对故乡的研究,把握文本中的人物、情节和环境;

  3.把握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个关键:

  1. 掌握故事情节;

  2. 描写人物语言、心理、形象等方面的方法;

  难点:

  3.小说的主题

  教学时间:

  三课时(其中第一课时主要是预习和阅读,第二、三课时主要是分析讨论、讲解课文)

  教学过程:

  1. 作品简介:

  当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叫做“年轻的飞跃地球”,这是鲁迅的小说“故乡”的摘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顺便回顾一下鲁迅和他的作品。

  2. 解释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3.掌握故事情节:

  (1)简单梳理一下“hometown, hometown and hometown”,在水平线上加一个动词。

  (2)用动词来概括整篇文章的内容。哪个词是更好的“改变”!自然会导致以下结果。

  4. 环境描述:

  将我在家乡看到的场景与我记忆中的场景进行对比,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5. 掌握字符:

  角色有什么变化?具体有哪些变化?作者的情感态度是什么?

  一个。“跃土”:从四个方面比较青年和中年的跃土,把握跃土的“变化”。

  (1)外观:

  (2)行动:

  (3)对我的态度:

  (4)对待“生活”的态度:

  结论:跃土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压力下奋斗的代表。

  B.杨二嫂:

  (1)外观:

  (2)职业与性格:

  结论:杨二嫂是一个典型的平民形象。

  C.“我”的形象与意义

  (1)我的想法和感受呢?

  (2)跳土如何处理?

  (3)如何应对家乡的变化和特点?

  结语:追求新生活、有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

  6. 欣赏和理解关键段落:

  (1)最后五段,尤其是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体会了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描述捕捉到的鸟,理解动词的准确性。

  7. 小说的主题

  (1)“故乡”是中国精神的'体现。从儿童的天真和活力到成年人的愚蠢和愚蠢,它展示了普通中国人的生命和活力是如何被杀害的;

  (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3)向往纯洁的人之间的关系。

  8. 操作:

  (1)课后练习三到四个问题;

  (2)支持数据。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9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积累“什物、惊惶、瑟缩、丫杈”等词语;品味课文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情感变化,解读课文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我”对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杀的残暴以及“我”由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悲哀。

  教学难点:

  探究解读课文意蕴,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文章主题。

  主要教法:

  讲读、质疑、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欣赏音乐《三月三》,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二、 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正音

  请同学们自己推选一位“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大屏幕上展示的字词。

  三、走进课文

  今天,我们的诊所来了一个病人,他竟是大文学家鲁迅先生……

  1、说病症: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1、2段,说说这位先生有什么异常之处。 ( “风筝”——惊异、悲哀)

  2、探病因:

  再次速读课文,概括萦绕在“我”心头的到底是一件什么事?

  (结合时间、人物、事件复述课文内容)

  3、分析病情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同桌两人抢答,看看你们俩谁是更优秀的医生? 病情一:“我”对风筝是一种什么态度?为什么?

  病情二:小兄弟做风筝被发现时,他是怎样的反应?

  病情三:“我”的观念,从什么时候起发生了变化?

  病情四:为什么“我”认为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4、治疗经历

  对于早年的过错,“我”弥补的方法有哪些?结果怎样?

  方法一:“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和他一同放”----“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失败

  方法二:“去讨他的宽恕”----“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失败

  5、对症下药:

  “心病还须心药医”, 请同学们写几句话,煲一剂心灵鸡汤,来安慰一下作者。

  6、建立病历档案

  (以“风筝”为线索再次梳理课文)

  四、合作探究

  从“风筝”的故事里,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同桌合作完成。

  五、拓展延伸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将自己所犯的错误称为“精神虐杀”,可是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让我们上网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进行“精神虐杀”吗?请大家针对这一事件谈谈对爸爸妈妈及老师这种做法的看法。

  六、课后思考

  反省一下,你犯过令你痛心的错误吗?你有过惨痛的教训吗?像鲁迅一样,把他们写下来吧!

  七、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10

  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育点

  1、 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

  2、 了解小说中任务描写的几种方式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着重体会鲁迅小说中“我”的感情及作用

  (三)、德育渗透点

  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二、 重、难点

  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三、 课时安排

  2课时

  四、 学生活动设计

  1、 第一课时,让学生理清小说结构,画出集中描写祥林嫂外貌的三段文字,反复诵读,体味这些看似冷峻的描写中所蕴涵的深情。

  2、 第二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任务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 导入 新课——回忆鲁迅先生的作品

  关于《呐喊》和《彷徨》

  2、 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结构特点

  (1)序幕 写景象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初卖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再写景象

  3、 请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分析祥林嫂的外貌变化,并深入挖掘其社会根源。

  初到鲁镇,情形如何?

  再到鲁镇,情况怎样?

  临死前,有何不同遭遇?

  4、 请学生依据以上分析讨论,概述“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深刻含义。

  善良能干——包办婚姻——被卖——再嫁——社会的根源

  二、总结与引申

  祥林嫂被逼着一步步走向死亡,与哪些人有关?究竟谁是真正的刽子手?

  三、作业 布置

  思考:究竟谁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的刽子手?

  四、板书设计

  情节特点:倒叙

  人物命运:祥林嫂善良能干,却一步步被逼向死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 导入 新课

  引入鲁迅取名《彷徨》的原因

  2、 认真研读故事的结局,分角色朗读对话,找出议论性的文字,理解“我”的感情

  善良,同情,本想安慰,但却最终伤害——自责和自我解剖——愤激

  3、 有人说,祥林嫂之死,鲁四叔是首恶,卫老婆子和柳妈是帮凶,你怎样看?

  分小组讨论,然后选择发言。

  4、 师生共同研读文中深刻的语句,加深文意的理解。

  二、总结与引申

  1、 封建压迫的体现(四权)

  2、 对比电影和小说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的区别

  三、作业 布置

  阅读鲁迅小说《离婚》,注意比较爱姑和祥林嫂的命运,看看有何深刻含义?

  四、板书设计

  祥林嫂之死

  根源:封建伦理制度,旧的文化观念。

  解救办法:摧毁旧制度,否定旧文化。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

  3、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并说出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联系。

  4、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学形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准备】

  查阅鲁迅先生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了解鲁迅其人,引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把文章读通、读顺

  四、三读课文,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知道课文五部分内容各写了什么

  五、自学研讨课文第一部分

  1、分四人小组讨论学习:

  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读了这件事,你明白了什么?

  2、明示:“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是“我”的疑问,也是课文叙述的重点。

  六、布置自学内容

  1、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把后文四件事中的一件排成一个简单的`课本剧。

  2、各小组把自己排练课本剧的这部分内容读通、读懂,并想办法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在自学的基础上对其他三件事质疑,由重点学习该件事的小组来解答,准备在下节课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明确本节课教学任务

  1、在伯父的追悼会上,“我”产生了什么疑问?

  (“为什么伯父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2、明确任务:

  本节课我们就从下面四件事中寻找答案。

  二、小组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小组汇报表演课本剧。

  2、对他组同学的质疑问难进行解答。

  3、用课外资料帮助理解重点词句:

  ⑴ “伯父笑着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⑵ “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⑶ “饱经风霜”一词的理解,想象车夫曾经历过哪些“风霜”?

  ⑷ “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想一想,此刻伯父想到了什么?

  4、每讨论完一件事后,自由谈谈还知道哪些事,也同样体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少年的关心,无所畏惧地与黑暗势力做斗争,关爱劳苦大众的精神。

  三、小结

  1、伯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伯父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3、老师黑板上留下的板书,就是下节课的主要任务,给每一部分列小标题。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轮读课文

  二、指导练习列小标题

  三、品析精美词句,师生共同反复诵读

  四、总结课文的表达方法

  五、布置课外阅读

  试着读读鲁迅先生的作品。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12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着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敬爱的感情。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读《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这四件事,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鲁迅著作和鲁迅精神打下基础。

  2、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难点:1、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四、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讨论式学习。

  五、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

  挂图、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

  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文题中的"我"是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自学生字、新词。

  三、扫清文字障碍。

  1、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水浒传:"浒"与"许"区别。

  小约翰:"翰"不要多写一笔成""。

  女佣:佣读

  敷药:"敷"与"缚"区别。

  追悼:悼(d4o)与"掉"音、形、义的区别。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吞下去不辨滋味,比喻读书不认真、不仔细、不理解意思。

  硼酸水:"硼"与"绷"区别。

  殡仪馆: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地方。

  2、注意多音字。

  3、学生质疑。

  四、按段朗读课文,指导列小标题。

  1、讲列小标题的方法和要求。

  方法有两种:

  (1)找本段中最能体现主要内容的原话。(可从一句话中摘取。)

  (2)用自己的语言高度概括。

  2、按段指名朗读课文,读后列小标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03-1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精选8篇)10-27

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12-19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04-0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08-05

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6篇09-26

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精选29篇)12-06

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15篇12-19

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精选15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