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梅花》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20 09:44:5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梅花》教学设计(通用22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梅花》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梅花》教学设计(通用22篇)

  《梅花》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设计

  1、 认知目标

  (1) 学会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2) 了解梅花独具的顽强性格。

  2、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浏览网页,获取信息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古诗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1) 体会作者对梅花坚韧精神的赞美。

  (2) 培养学生学习顽强精神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古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它的特点是用字准确,语言精练,讲究韵律,形象生动。《梅花》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独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倔强坚贞的性格。

  2. 教学重点难点:弄懂每个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语文学习上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但是古诗学习对于他们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本堂课中,学生通过网页的浏览学习,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习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主要采用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完成对教学重点的意义建构。并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进行能力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教学媒体设计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授课。利用网络视频播放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难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启发谈话,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说说看,你们喜欢什么花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有这样一种花,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诗人都写过赞美它的文章,它就是梅花。诗人王安石就写过《梅花》这首诗。这节课前,同学们都浏览了关于这篇课文的网页,做了预习工作。谁来说说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

  2、今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欣赏理解《梅花》这首诗。

  二、深入学习,理解课文。

  1、 出示墙角的梅花图,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这两句诗中,你们有哪些词不理解?

  3、 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数枝、凌、寒、独自

  4、 要求学生分组学习,教师随机指导。

  5、 指导学生交流。

  6、 在数九寒天,其他的花朵都因为畏惧寒冷而凋谢了,可墙角的几枝梅花却冒着严寒盛开着,这说明了梅花具有怎样的精神呢?

  7、 指导朗读。

  8、 作者看到洁白的梅花在严寒中开放,联想到什么呢?

  9、 教师随机个别指导。

  10、 指导交流。

  11、 指导朗读。

  12、 播放音乐激发情感。

  三、创意配音表演,巩固学习,

  1、刚才大家读得很不错,下面我们进入“小剧场”,在这里有一段关于这首诗的动画,但没有声音,请你们分组根据画面和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进行配音。

  2、 指导交流评价。

  四、总结学习,激发探究。 今天,我们欣赏了王安石的《梅花》这首诗,我们也要学习梅花的这种坚韧顽强的精神。其实在我们中国的文学宝库中,还有不少诗人写过赞美梅花的诗,老师收集了一些,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进一步积累。

  学生根据自己的浏览学习的情况,自由发言。

  先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然后齐读1、2句古诗。

  学生思考,质疑。

  分组学习1、2句,着重学习理解这些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交流学习情况。

  自由发言,体会情感。

  根据课件中的提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根据课件中的学习步骤自学三、四句。

  交流学习的情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三、四句。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根据课件提示,分组准备。

  配音表演,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课前让学生自由浏览网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发现”,有利于知识建构。

  通过画面的展示和提问,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通过质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

  学生围绕重点在媒体的帮助下合作学习,对知识的获得有积极的效果。并能增强学生的合作和利他行为以及学习的热情。

  学生间的交流能促使他们从多个角度获取信息,建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将获得的知识内化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述的能力。

  在理解的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体会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以及作者对梅花顽强精神的赞美。

  在分组学习交流的基础上,独立操作课件自主学习,进一步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课件中设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的提示以及相关的练习,为不同程度的学习提供帮助。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深入领会诗句的含义,体会梅花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

  课件中音乐的设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配音表演这环节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同时,对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有积极的作用。

  鼓励学生利用网上资料,结合自己的情况对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学习。

  《梅花》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抓住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的句子的理解,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交流及表达能力,了解开头和结尾的联系,体会它们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抓住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的句子的理解,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遥知不是雪,为幽暗想来。(宋,王安石)

  已是悬岩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

  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陈毅)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生齐读。

  3.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指导易错字“抹”和“眷”。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那些事?生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精读感悟,入情入境。

  1.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那些地方最让你感动?画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

  2.全班交流,重点谈出。

  (1)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对策

  ①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就会落泪呢?(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想的感情)

  ②这几句诗是那几位诗人写的,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你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到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

  ③你能试着读出外祖父这种思乡之情吗?生练读,指名读

  (2)“我五岁那年,……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对策

  ①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外祖父十分珍爱墨梅图)

  ②你从那些语句体会到外祖父十分珍爱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诗句。

  (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③指导朗读“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的的吗?”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应该怎么读,为什么?

  (3)“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对策

  ①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生举例。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资料,生读。

  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③外祖父如此深爱梅花,说明了什么?生讨论交流。(外祖父把梅花当成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秉性,保持中国人气节。)

  ④指导朗读:这看似平常的梅花,融入了无数有气节人物的灵魂,漫漫五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清呢?让我们饱含深情的再读着一段。

  (4)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绣着血色的梅花。

  对策

  ①指名读

  ②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让我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因为让我把他对祖国的眷恋之心带回祖国。)

  3.讨论: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什么更深的了解?是引导学生理解,“梅花”不仅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生齐读课题。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学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吗?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2.古往今来,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想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但他们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胸中跳动着一颗中国心。

  板书设计:

  梅花魂

  吟诗落泪

  珍爱梅图

  思国伤怀

  赠墨梅图

  送梅花绢

  《梅花》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16个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重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是难点。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大家见过梅花吗?(出示一组梅花图片)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交流梅花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美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梅花有魂吗?这里的“魂”是什么意思?(理解题目字面意思)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扣题质疑。出示对理解课文有价值的问题)

  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汇报交流:

  (1)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缕缕幽芳颇负盛名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玷污

  大抵欺凌训斥秉性眷恋衰老手绢

  (2)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概括初读收获)

  感悟探究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外祖父心中的梅花是什么样的?(出示第13自然段“这梅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指名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可以用文中的相关语句,也可以自己想。)

  (2)这多么像中华民族的精神啊!齐读“几千年来……不肯低头折节。”我们中华民族涌现过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图片:岳飞、文天祥、江姐、刘胡兰、王二小等。略述江姐事迹,配乐《红梅赞》)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梅花精神依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子弟兵战士抢险救灾,白衣战士抗击非典等(出示图片),此时你对梅花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理解梅花魂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板书:民族魂)

  (3)出示“一个中国人……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只是教育“我”做梅花一样的人吗?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齐读这段话。

  (4)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通过哪几个小故事,表白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3、师朗诵课文,生画出最受感动的地方,说说理由。(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语段,结合言语表达、朗读指导,体验感情。)

  (1)出示“每当读到……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a、外公为什么落泪?

  b、读到这些思乡诗句,外祖父会想些什么?

  c、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指名读。

  (2)出示“我五岁那年……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从中体会到什么?

  b、哪些词语体会到爱惜墨梅图?

  c、为什么这样爱惜一枝画梅?

  d、怎样读老人的话?

  (3)学生自由选读受感动的地方,并说为什么感动。

  作业

  把最受感动的语句摘录在摘抄本上。

  《梅花》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认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盛开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

  1.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要借助图片,紧扣词句,形成画面。

  2.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梅花图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感知,以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为主要任务,融识字学词于读书活动之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在读书中学习自己不认识的字,解决字词,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理解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让学生借助图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教学准备:图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美的课文,谁来读一读课题?教师板书:梅春到花山(学生仔细看老师写字,相机指导)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让学生齐读)

  二、复习词语

  那么,课文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多媒体出示词语(词语背景为梅花):开火车读。大家读好词语,才能拿到游览梅花山的通行证,努力吧!

  早春 寒气 还没有 退尽

  盛开 挨着 片片彩云

  晶莹透亮 散发 清香

  报春 涌动 人流 欢乐的海洋

  (第一、二、三行词语是描写梅花的;第四行是描写看花的人的。通过让学生复习、巩固这些词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为更好的理解词语做铺垫。)

  三、精读课文,借助图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过渡:春姐姐还带来许多漂亮的梅花图片,谁学得好,读得好,就奖励给他,(出示图片)漂亮吗?那就加油吧!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样呀?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如果能用上这些词语,那就更好了。(用上一个也可以,用上两个、三个那就更好了)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出一些有关梅花的句子。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

  小结:梅花山的梅花可真美呀!这节课,让我们随着春姐姐的脚步,边赏梅花边细细地读读这篇课文,好不好啊?(播放舒缓的音乐、师朗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了!那刚才老师读的是课文中的哪一自然段呀?打开书本,你也读读吧!(对于小朋友的自由朗读,老师及时给予评价。)

  1、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背景图仍为满山的梅花)

  (1)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早春”两字变换颜色,让学生加深印象)“早春”是什么时候?气候怎么样?读读整句话。现在已进入春天的第二个月,今年春节刚过,还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那时已经立春了,春天刚到,人们还穿着毛衣、棉袄,天气还很冷。就在这么冷的天气里,梅花就开了,山上山下,左左右右,都是梅花。(出示图片:雪中盛开的梅花),看到了吗?梅花是不怕冷的。再读这句话,读出梅花不怕冷的精神来。

  是的,春天刚刚来临,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梅花开得可真早呀!

  (3)在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呢?(指导学生抓住“满山”,来理解梅花的多。)

  教师追问学生:你怎么知道很多的呢?(学生回答。接着,“满山”两字变色,让学生理解“满山”。(“满山”就是指不管是山脚,还是山腰、山顶,到处都开满了梅花)(看图片,满山盛开的梅花)

  板书:满山的梅花

  (4)教师小结:漫山遍野,开满了梅花。谁来读读这句话?

  2、你喜欢那开放的梅花吗?请你读第2句,说说梅花山上梅花开放是怎样的景象?

  (1)交流学习所得

  (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开放的梅花。老师可创造机会让学生评价。)

  出示第二句话: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2)自由读。“你、我”都指什么?“挨”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做个动作告诉大家?(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体会到梅花的多。)

  (3)小结:你看,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那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脚下,远远地看山上那满山的梅花,那梅花就像什么?

  (4)指导学生看文字下的梅花图。那梅花彩云在哪儿呀?(让学生在图片上指)哦,这么多的梅花连成一片,有粉的、白的、红的,就像天空中飘来的彩云,好看极了。在蓝天的映衬下,美丽极了,真惹人喜爱!(通过看图,学生在体会梅花多的基础上,再来感受梅花的美。认识梅花的颜色多。)

  (5)那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梅花真多、真漂亮呀!)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仿佛看见了一朵朵、密密麻麻的梅花。

  3、刚才,我们站在远处看梅花,现在让我们走近梅花树,看看近处的梅花吧!

  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1)指名学生读句子。(出示一枝梅花特写图片)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结合图片,来理解“晶莹透亮”,体会有着露水的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的美丽。)

  (2)小朋友们,你们闻到什么了吗?(让学生通过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淡淡的清香”。)

  (3)淡淡的香味让人闻了很舒服,心旷神怡。老师听出来你非常喜欢这里的梅花,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你对梅花的喜欢吗?

  (4)那你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吗?让我们再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5)教师与学生赛读,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小结:这么美丽的梅花,这么美丽的梅花山,怎能不让人喜爱呀!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读

  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想说什么呢?

  3、看图理解:“人流”(出示人很多的图片)。这就是“涌动着的人流”。

  4、(换成有梅花的图片)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都来到了梅花山,这么多的人置身于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你猜猜他们会干些什么呢?(出示幻灯片,“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有的在___,有的在___,还有的在___,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学生试着填一填。

  如果是你在梅花山上,你会干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通过这一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融入文本,体会到人们的快乐。)

  5、是啊,梅花山花多,人多,看花的人个个笑逐颜开,欢呼声、赞叹声连连不断,照相的、摄影的到处都是,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陶醉在这梅花丛中,此时的梅花山真的成了欢乐的海洋。(板书:欢乐的海洋)

  6、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跟随春姐姐来到了梅花山,欣赏到了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你心里肯定有许多话想说,那就让我们听着美妙的音乐美美地读一读吧!(配乐读全文)其实梅花从古到今,有很多的文人都写诗词赞美梅花,课后同学们收集一些,好好读一读。

  四、指导写字

  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后2个生字,出示生字,“还、发”让学生认读。(多媒体演示笔顺)

  (指导学生如何教字:先分析字的结构,再分析字的每个组成部分,再说说每个部分需要注意的地方。看多媒体演示生字的笔顺,仔细看老师的行笔,学习写字。学生描红,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满山的梅花

  欢乐的海洋

  《梅花》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教具准备】

  1、课文插图。

  2、配乐磁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这是因为它经霜傲雪,不惧严寒。在它身上,寄寓了人们对美好品格的向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梅花魂》,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齐读课文,想知道什么?

  “魂”在本课指什么?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这是本节课要了解的内容。还要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二、放音乐,自由读课文,扫清生字、词语障碍

  (自己能联系上下理解词语的意思,最好。不行,可请工具书或同桌帮忙。还不行,请做上记号。)

  检查、汇报。

  (重点理解“颇负盛名”、“大抵”、“秉性”、“眷念”的意思)

  三、自由快速读课文

  看看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珍爱梅花图;送绣梅花的手绢。)

  四、再自由读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

  讨论、汇报:

  1、读唐诗宋词,表达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2、外祖父有不少古玩,但最珍爱梅花图。为什么?

  ⑴ 找出课文有关内容再细读。

  ⑵ 结合插图说说为什么珍爱?

  ① 梅花本身的特点:

  梅花不是春暖才开花,愈……愈……愈……愈……。她是最有……有……有……!

  ② 中华民族具有梅花一样的精神:

  不管历尽……受到……从来……不肯……。这是珍爱的原因之二。

  ③ 把梅花作为祖国的象征:

  这梅花寄寓了他对祖国的思念、眷恋、热爱。这是珍爱的原因之三。

  (板书)

  师:这正是梅花魂的内涵。魂指的是有……有……有……,这也是梅花魂为题的原因。

  ⑶ 配乐朗读这段。

  3、外孙女回国时,外公竟像小孙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

  (为什么?想念祖国却不能回,伤心、难过)

  4、外祖父送墨梅图,送绣梅花的手绢:

  (为什么?一是希望外孙女保持梅花这种秉性,这种气节。二是借此表达这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之情。)这也是梅花魂为题的原因。

  五、再读课文第一和最后一段,发现什么?

  1、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2、按“眼前──回忆──再回到眼前”的顺序分段。

  六、放音乐,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七、总结,谈收获

  1、“魂”指什么?

  2、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统领全文的内容;紧扣读者的心灵;透示文章的情思。)

  3、了解了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八、课外作业

  画一幅梅花或写一首关于梅花的诗。

  《梅花》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有的直接表达这种情感,如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哭起来。有的间接表达这种情感,如因为我弄脏了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说起梅花,我们学过许多有关梅花的诗句,你还记得吗?梅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预设: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师:是呀,傲骨凌霜的梅花不畏严寒,不畏风雪,古今中外多少人画梅,咏梅赞梅。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关梅花的小故事。

  板书课题:梅花魂

  齐读,强调“魂”的写法。组词,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梅花魂指的是什么?

  课文讲了有关梅花的什么事?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谈一谈你初读课文的感受,你最想说什么?

  3、检查预习。

  (1)生词:缕缕幽芳 颇负盛名 抹净 低头折节 衰老 秉性

  (2)交流感受。

  预设:a、外公久居他国,非常思念祖国,家乡。

  b、外祖父喜欢梅花。

  4、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那几件事来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预设:a、读诗词落泪。b、分外珍惜墨梅图。c、不能回国,失声痛哭。d、送墨梅图。e、临行送梅花手绢。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而这种情感作者并未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自己回忆的几件真实的小事来表达的,使文章更真实,更感人。而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以运用这种表达方法来表达情感。

  三、作业。

  熟记生字词,熟读课后的阅读连接《故乡》。

  第二课时

  一、回顾文章。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作者通过回忆外祖父和梅花的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谁还记得这几件事?

  二、精读感悟,入情入境。

  大问题:你从那些事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要求:默读课文,在自己体会深刻的地方作简要的批注。

  预设:

  (一)“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你还小呢,不懂!”

  1、外公为什么教我读唐诗宋词,为什么流泪?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3、指导朗读。

  (二)体会另外两次流泪。

  1、师:在莺儿的回忆中,外公几次流泪?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1)不能回国,失声痛哭。

  (2)临别流泪。

  (三)“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有什么稀罕的呢?”

  1、你从哪体会到了外祖父对墨梅图格外珍爱?

  预设:从动作、语言。顿时拉下脸、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玷污。

  师:几个细微动作的描写就使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之意跃然眼前,这就是文学大家的功底。

  2、指导朗读。(训斥中读出对墨梅图的疼惜)

  3、对于一幅墨梅图,外公为什么会如此珍爱?

  师:是呀,在外祖父心中,它不是一幅普通的墨梅图,而是祖国的象征,是值得用全身心去爱的。爱墨梅图,就是爱祖国啊。

  在这里,作者用外公对墨梅图的分外珍爱,间接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真是巧啊。

  (四)“这梅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师:关于为什么喜爱梅花,外公还有一段话,谁来读读?

  1、外公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师:是呀,外公不能和我们一起回国,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了我,又向我讲述了这样一段话。

  2、再读,想一想,外公的话讲了几层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三层意思。

  (1)赞美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精神。

  (2)赞颂中华民族出现了许多有梅花精神的人。而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顶天立地、不肯折节的民族魂。

  (3)感慨每一个中国都要有梅花的精神。同时希望莺儿也要做一个具有梅花品质的人。

  细节:她:梅花为什么用“她”。

  体会:1、外公漂流海外,却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本性,是具有梅花精神的人。

  2、梅花魂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3、我看到了外公不变的中国心。

  (五)送手绢。

  外公除了送我他最珍爱的墨梅图,还送了我什么?

  (六)师:是呀,这梅花图,这手绢上的梅花,它不仅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1、齐读最后一段。

  2、哪段也写了同样的意思?(第一段)

  作者首尾同样写了梅花,写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让我们对这种感悟更为深刻,这种写法就是首尾呼应。

  三、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课文学完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之情,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读出一位身在异国的老人对祖国的眷恋;

  读出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坚强品格;

  读出中华民族顶天立地,不肯折节的民族魂。

  《梅花》教学设计 篇7

  【教材简析】

  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课文以故乡的梅花开了,引起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怀念,通过五个小故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跃然纸上。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设计理念】

  语文是一种感悟的艺术,一些感性的文字的堆积,所以语文的学习就应该渗透过文字的躯干,透视文字的灵魂,体会作者真情的流淌。《梅花魂》是篇思乡爱国的文章,整篇课文设计: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交流,感悟文中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同时,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在落实工具性的基础上体现人文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12个生字,会写16个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3、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重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是难点。

  【教学方法】

  教法:

  感情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

  学法:1、勾画重点句段,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以点带面。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大家见过梅花吗?(出示一组梅花图片)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交流梅花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美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梅花有魂吗?这里的“魂”是什么意思?(理解题目字面意思)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扣题质疑。出示对理解课文有价值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汇报交流:

  (1)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出示词语):

  缕缕幽芳 颇负盛名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玷污

  大抵 欺凌 训斥 秉性 眷恋 衰老 手绢

  (2)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概括初读收获)

  三、感悟探究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外祖父心中的梅花是什么样的?(出示第13自然段“这梅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指名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可以用文中的相关语句,也可以自己想。)

  (2)这多么像中华民族的精神啊!齐读“几千年来??不肯低头折节。”我们中华民族涌现过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图片:岳飞、文天祥、江姐、刘胡兰、王二小等。略述江姐事迹,配乐《红梅赞》)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梅花精神依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子弟兵战士抢险救灾,白衣战士抗击非典等(出示图片),此时你对梅花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理解梅花魂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板书:民族魂)

  (3)出示“一个中国人??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只是教育“我”做梅花一样的人吗?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齐读这段话。

  (4)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激发爱国之情)。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通过哪几个小故事,表白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3、师朗诵课文,生画出最受感动的地方,说说理由。(学生自

  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语段,结合言语表达、朗读指导,体验感情。)

  (1)出示“每当读到??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a、外公为什么落泪?

  b、读到这些思乡诗句,外祖父会想些什么?

  c、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指名读。

  (2)出示“我五岁那年??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从中体会到什么?

  b、哪些词语体会到爱惜墨梅图?

  c、为什么这样爱惜一枝画梅?

  d、怎样读老人的话?

  (3)学生自由选读受感动的地方,并说为什么感动。(方法迁移运用,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

  四、积累练习

  把最受感动的语句摘录在摘抄本上。

  【板书设计】

  22、梅花魂

  民族魂

  中国心

  思乡情  

  《梅花》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课《 梅花魂 》。

  二、学情分析

  学生缺乏远离故土、思念家乡和祖国的这种情感体验,有不少学生对梅花的特点也并不了解,而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因而在课前应重视预习,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启发学生想象理解,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验情感。

  三、教材简析

  《梅花魂》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通过五件小事表现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挚爱。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课文语句含蓄,感情深沉。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3、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学会质疑,培养阅读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 理解“梅花魂”。

  六、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

  学生查找梅花资料,了解华侨在海外的生活经历。

  七、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欣赏姿态各异的梅花。学生交流梅花的特点,谈观后感受。说说“魂”字的意思。

  【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梅花芬芳吐艳的绚烂世界,音乐与画面的感染,让学生心灵为之动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交流词意。

  3、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高年级学生已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把学习的过程还给了学生,体现了课堂的主体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全文,读后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交流后归纳(课件出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1、读诗词落泪;2、爱惜墨梅图;3、痛哭不能回;4、送“我”墨梅图;5、又赠梅花绢。

  【学生通过默读思考,找出写外祖父的五件事,把握课文大意,在讨论交流中初悟情感,培养了学生的默读能力与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歌曲设境,回顾导入

  欣赏歌曲《故乡的云》,教师激情导入:飘泊异国他乡的游子,多么渴望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而对外祖父来说,这一切只能在梦中。

  【以思乡的歌曲导入,渲染乡愁,创设情境,做到了未入文而先有情。】[小

  二、精读重点段,理解“梅花魂”

  1、课文所写五件事中哪件事最能体现“梅花魂”?(第四件)

  2、学生自由读第12、13自然段,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3、结合问题反复读文,思考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4、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预设:①从哪儿看出墨梅图是外公最宝贵的画?他为什么爱惜墨梅图?

  抓住外公的动作“轻轻刮去”“慢慢抹净”、语言“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外公对古董和墨梅图的不同态度等三方面来体会外公对墨梅图的珍爱。

  ②外公为什么爱梅花?

  课件出示第13自然段。学生找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看法,理解梅花精神。读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③像梅花那样的人是怎样的人?

  学生读课文,举例说说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联系外祖父谈谈像梅花那样的人是怎样的人。

  ④外祖父为什么送“我”墨梅图?(让外孙女保持梅花的秉性。)

  5、你还从哪儿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有特殊的感情?(送梅花手绢。)

  小结: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不仅仅是花,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祖国的象征,是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魂!外祖父在爱梅、送梅、赞梅、喻梅中表明了自己的心愿,寄托了自己的爱国情。这就是梅花魂的内涵。

  6、配乐朗读第13自然段,读出对梅花的赞美,对祖国的眷念,对莺儿的希望。

  【直奔中心,理解“梅花魂”,引导学生就重点段质疑探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特别是一次次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梅花的品格,体会到了外祖父的思乡爱国情,真正做到了读中悟情,以读表情!】

  三、研读三次哭,品味爱国情

  1、再读全文,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出这种情感?学生画句子,朗读体会。

  2、全班品读,交流三次落泪。

  ①教读诗词落泪。通过朗读指导读懂三句诗,体会思乡情。

  ②不能回国而哭。抓住人物言行体会外公的伤心。

  ③送别泪眼朦胧。抓住外公外貌、神态体会思归不得归的愁苦。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想象当时的情景,走进了文本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用心灵与文本对话,于读中感悟到了外祖父那浓浓的思乡情和一颗高尚的爱国心。】

  四、总结回顾,拓展积累

  1、齐读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首尾呼应,突出中心)

  2、梅花魂到底是什么魂?(回顾全文,完成板书)

  “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骨气正是我们民族日益强大的动力,也是支撑我们民族团结进取的灵魂。外公的话不仅印在莺儿心上,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上。

  3、拓展

  ①小练笔:写一篇《××赞》,用上本文的写作方法。

  ②课外积累思乡的诗词。

  【学生自读首尾段,体会写法及好处,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特别是课外拓展中设计的小练笔,更将读与写有机地渗透,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得到“双赢”。】

  4、作业设计

  ① 抄写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

  ②听歌曲《我的中国心》,写出自己的感言。

  五、 板书设计:

  梅花魂

  愈寒冷 愈风欺雪压

  爱梅花 愈精神 愈秀气 爱祖国

  有品格 有灵魂 有骨气

  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

  《梅花》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

  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

  ②师范读

  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

  ④指名再读读,评议

  ⑤齐读

  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观看英雄人物图

  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

  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

  五、自由朗读全文

  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六、总结全文

  学习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梅花》教学设计 篇10

  【设计理念】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此,我设计的理念是:让课堂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让课堂成为语文实践体验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知识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生命价值的自然生成。求实,求活,求新,求效是本课设计总的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

  《梅花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篇阅读课文生动感人,情真意切。它讲了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表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国心。

  全文采用倒叙的写法,首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即:常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珍惜;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最后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本文在写作上有以下特点:

  1、紧紧围绕外祖父在国外思念祖国这一思想感情展开回忆,中心突出。

  2、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借梅花来表情,蕴意深刻。

  【教学的三维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4、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流程】

  一、谈话入题,赏梅花

  1、导语引入: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的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尽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2、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

  3、过渡:

  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理清脉络,知梅花

  1、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

  (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细读引导,悟梅花

  1、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哪能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

  出示: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

  ⑴ 联系上下文。

  ⑵ 抓重点词句。

  ⑶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⑷ 用朗读的方式。

  ⑸ 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

  2、自学体会,动手圈画。

  3、读句交流,谈理解。

  4、重点引导第二件事:

  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品读升华,颂梅花

  1、过渡:

  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2、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⑴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⑵ 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⑶ 全班交流:

  ① 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

  ② 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

  ③ 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节。

  3、说说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

  ⑴ 自由练读。

  ⑵ 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⑶ 齐读。

  五、拓读深化,学梅花

  课文除了写外祖父挚爱梅花外,还写了外祖父几次哭了,请找出来读一读。

  1、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唐诗宋词时,外公满脸忧伤,莺儿啊,莺儿──。

  当外公因年纪太大而无法回国而哭时,亲爱的外公,你别哭了──。

  当外公含泪递梅花手绢时,外公满心凄楚:莺儿啊,莺儿──。

  2、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3、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

  让学生明白,梅花魂就是爱国心。

  4、文章的开头了结尾有什么联系?

  5、让学生想象说话:

  外公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刻刻都牵挂祖国的老华侨,他在临终前还不忘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到祖国去,我们完成了老人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梅花树下。又是一年的冬天来临了,面对着梅树下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呢?

  6、师导语:

  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7、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8、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设计特色】

  在教学设计中我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教外孙女学唐诗宋词,外公哭了,我设计了,外公满脸的忧伤,莺儿啊,莺儿──当外公因年纪大而无法回国而哭时,设计了亲爱的外公,您别哭了──,当外公含泪递梅花手绢时,外公满心的凄楚:莺儿啊莺儿──,留下空白,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学文前,我引领孩子欣赏古代和现代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游子情怀》,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赞美梅花,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第十三自然段,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是重点段落。在品味的过程中,让学生把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梅花》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的】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第十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的“魂”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课前已预习了《梅花魂》这篇课文,你认为那段特别重要?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直插课文重点,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出难点,也为后文能充分展示学生搜集处理的大量信息,进行合作化学习留出了时间。

  二、学习重点段落十三自然段

  1、出示13自然段,这段话讲了哪两层意思?请组长带领大家读一读,小组讨论讨论。(学生分层画线后组内讨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分层的方法大体把握本段落的意思,为进一步理解重点段的重点词句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作好准备。

  2、再读该段,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梅花品格的词句,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反复地读,好好地读,有滋有味地读。

  (组内练读,全班交流)

  3、齐读十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品味,在反复地读,好好地读,有滋有味地读中理解这段话。

  三、各组交流搜集材料

  1、过渡:

  梅花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在咱们中国历史上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英雄人物有许许多多,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资料,了解英雄人物事迹,下面请各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自己最敬佩的英雄人物。

  (组内合作,全班以组为单位交流)

  (交流方式:朗读名人的名言、诗作、书法作品、故事简介、歌曲等自定)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感悟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教师自然过渡,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信息可谓水到渠成。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处理的信息,广开学习的资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自己最敬佩的英雄人物,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在宽松自由的心境中,学生的潜能将得到更大的开发。

  2、教师参与交流:

  (注意对学生资料的补充如现当代的一些伟人)

  设计意图:教师的参与展示了一种“学习伙伴”式的师生交往。

  四、再学重点段

  1、过渡:

  通过刚才第13自然段的初步学习,我们了解了梅花的品格,通过刚才的信息交流,我们了解了中华儿女的秉性,我们的中华儿女究竟有怎样的秉性?

  2、出示: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愈___,愈___,我们的中华儿女愈____,愈___。

  设计意图: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再次深化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3、学生自由练说,全班交流。

  五、小结

  是啊!凌寒不惧、傲雪怒放的梅花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秉性?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梅花魂正是中华魂。(贴大大的、毛笔书写的“魂”字)有着这样精神支撑的民族才会令漂泊在外的海外赤子日思夜盼、魂牵梦萦。

  六、联系课文中有关语句体会外祖父的赤子之心

  1、引读有关外公眷恋祖国的语句。

  2、外公赠墨梅图,送梅花手绢,究竟在表达什么呢?齐读最后一小节。

  3、是啊!这是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让我们替那些漂流在外的海外赤子们向祖国母亲表达心声吧!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理解层层推进,情感层层堆积之时,师生共唱歌曲《中国心》,力求在课堂中掀起一个自然的高潮,同时,也体现跨学科的综合性。

  4、故乡的梅花又开了,每当看到这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会使我想起漂泊异国他乡的外祖父,总会想起他说那句话──

  5、齐读: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什么景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七、学习梅花品格

  1、外公勉励他的外孙女要有梅花的秉性:

  下面请大家在书上的墨梅图旁,也写上几句话来勉励自己做个有秉性的中国人,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也是学生对中心思想理解的又一次升华。

  2、学生练笔

  3、全班交流

  4、小结:

  我们的中国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只要我们永远记住着梅花魂,永远拥有一颗中国心,我们坚信中国这条巨龙一定会腾飞在世界上空。

  《梅花》教学设计 篇12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不畏严寒,不怕风吹雪压、顶天立地、不肯低头),今天我们来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解“魂”。

  二、预习课文

  1、读读课文,看看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想一想,“梅花魂”中的“魂”在本课中指什么?

  2、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可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3、把不懂的语句提出来跟大家研究。

  三、全班交流

  1、课文写了5件事:

  ⑴ 外祖父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了眼泪。

  ⑵ 他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⑶ 他因不能回国而难过的哭了。

  ⑷ 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了外孙女。

  ⑸ 船快离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这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身在异国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语句:

  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王维的诗,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外地,每到过年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⑵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呢?)

  ⑶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⑷ “轻轻、慢慢”。

  (体会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

  ⑸ 为什么“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起来了”呢?

  (这充分体现了他思念祖国的深情)

  ⑹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体会梅花坚忍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

  ⑺ 自读15段,领悟外祖父爱梅花是因为他想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充分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把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国。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重点读好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

  五、总结、扩展

  1、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你怎样理解“梅花魂”?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中心)

  【评析】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感情朗读中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独立学习新课内容,熟读课文,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字词障碍。课堂上根据课后思考题,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读课文,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在文中批注勾画等方法体会思想感情,并从中领会“梅花魂”的含义。教学中注意抓词句深入体会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语。

  《梅花》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

  [学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重点:理解全文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仇;

  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4)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6)再次播放《红梅赞》,同时指出: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得是梅花,实在赞美江姐。声情并茂的导语使学生深深领悟: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

  (7)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

  三、总结方法,帮助学习第一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扶”学,培养能力。

  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

  2、思考讨论:

  (1)“常常教我读唐诗宁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2)“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四、放手自学第三件、第五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放”学,发展能力。

  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

  五、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谈谈学完课文,你在写作上的收获。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15、梅花魂 3、不能回国 中国心

  4、赠送梅图

  5、递梅花巾

  教案简析

  教者从课题“梅花魂”着眼,以理解“梅花魂”的内涵为突破口,寻找贯串全文的“梅花魂”所在。这样的教学构想,抓住了课文的关键,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先指导他们理解体会课文的难点:老人爱梅花是爱祖国的表现。扫除学生自己阅读上的障碍。再放手让他们从文中的几件事中,寻找表现老人爱祖国、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内容。体现阅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者在教学中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起到了很好地作用。针对本文内容含蓄、思想性深刻的特点,教者又采用了情感朗读来配合教学。让学生从读中悟情悟理。加之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一定能透彻地理解全文。

  《梅花》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批读提示读懂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眷念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3、揣摩作者思路,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4、领悟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

  2、理解课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运用批读方法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让学生弄清外祖父为什么会读诗流泪,感受外祖父对祖国的思乡之情。)

  第二课时

  一、温习旧知,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借助课文旁批,知道了故乡的梅花让莺儿想起了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外祖父的内心世界,去读懂《梅花魂》,

  二、“批”、“读”结合,多角度领悟梅花“魂”。

  (一)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

  要求:借助旁批,默读课文3-15自然段,用符号加词或词组来批注。

  (二)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反馈:

  1、层次一:直奔重点,感悟梅花魂

  ⑴相机引入句子“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呢!”,感悟梅花魂。

  ⑵借助旁批的提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愈”,读中感悟刷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特点。

  ⑶结合旁批,反复朗读,联系前面的句子,比较梅花与旁的花“不一样”,理解梅花魂。

  ⑷师生合作朗读,借助相关视频,看与思,批与读相结合,进一步领悟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2、层次二:品词析句,感悟民族魂。

  ⑴此时此刻,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仅仅是花吗?

  ⑵相机引入句子“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感悟民族魂。

  ⑶指导品读重点句子,运用对比朗读、补充资料感悟等多种方法,联系梅花魂领悟民族魂。

  ⑷引导学习“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理解外祖父对莺儿的殷切希望,读悟民族魂。

  3、层次三:巧用旁批,感悟游子魂

  ⑴读到这里,你明白了旁批中“热爱之情溢于言表”所说的意思吗?

  ⑵借助旁批,前后文联系,借梅花魂、民族魂,感悟身在异国他乡、常年旅居海外的游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情寄梅图,“一气”中感受游子魂。

  ①根据旁批体会对比,整体感受外公对梅花、对祖国的热爱。

  ②联系外公大发脾气的表现,从神态、语言、动作及莺儿的心里活动感受游子对祖国的眷恋。

  ③小结:在作者巧妙的对比中,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长年漂泊他乡的外公,他在梅花身上倾注了对故土所有的深情啊!

  归心伤别,“三哭”中再悟游子魂。

  ①联系外公又一次流泪痛哭的表现,深入外公内心,感受外公对祖国的眷恋,相机指导朗读,理解游子思归不能归时的情难自已。

  ②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自读自悟学习14-15自然段,感受临别落泪时外公复杂的心境,深入理解游子魂。

  ③回读第13自然段,暗示渗透梅花魂、民族魂、游子魂的深刻内涵。

  三、首位呼应,回味梅花“魂”。

  师引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文章在写法上“首尾呼应,首尾连贯”。

  四、情牵三“魂”,回归升华,

  师总结: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这颗心,无边泪水都汇聚这颗心。让我们记住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梅花魂,顶天立地,决不低头折节的——民族魂!打动人心、荡气回肠的——游子魂!

  五、课后作业。

  1、依据文章表达顺序,抓住要点复述课文。

  2、梳理批注内容,整理内心感受,选择合适的角度写读后感。

  3、本课中“梅花”寄托了眷恋祖国的感情,梅花还可以寄托其他的感情,课外搜集有关资料,在班级举办“赏花会”。

  板书设计:

  民族

  梅花魂 眷念祖国

  游子

  《梅花》教学设计 篇15

  《梅花》是一首十分优美的状物古诗,为宋朝著名诗人王安石所作。全诗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洁白如雪、清香悠远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尚品格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会认“梅、角、枝、寒、雪、为”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初步感受梅花坚强地品性。

  教学重点:会认本课的生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梅花坚强的品性。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观察想象,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

  二、试读古诗,组内合作。

  三、指读古诗、正音。

  四、范读古诗,生注意韵味、跟读。

  五、组内赛读。

  六、推选组中第一名参加诵读比赛。

  七、全班诵读。

  八、试读诗中要求识记的字,小组合作。

  十、开火车识字比赛。

  《梅花》教学设计 篇16

  活动设计背景:一天班上小朋友在问这季节有什么花啦?一个幼儿说有腊梅花而且很香很香,听到他们的话后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 认识目标:认识梅花,让幼儿知道除了用手画腊梅,还可以用嘴吹完成画。

  2、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画画的兴趣。

  3、 技能目标:能用嘴把墨水吹散并添上颜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练习幼儿肺活量,了解梅花的一些知识。

  教学难点:能吹出很好的腊梅树枝并添上梅花。

  活动准备

  白纸、墨水、颜料、眼镜、水、毛巾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开始环节:向幼儿提问这个季节有哪些花?然后拿一株梅花

  二、基本环节:老师示范吹画并上色;

  (1)出示示范画,告诉幼儿今天做一个游戏;

  (2)介绍图画纸、墨水、颜料、眼镜、毛巾、水;

  (3)老师示范完一份吹好并上完色的梅花;

  (4)让幼儿戴好眼镜开始吹画,并添上喜欢的颜色(如红色、黄色)老师在旁边指导;

  (5)让幼儿洗手擦手。

  三、最后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结束环节:今天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玩得游戏,小朋友真棒,自己吹的梅花很好看。

  五、延伸活动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做几幅梅花。

  教学反思

  通过上这节美术课,让幼儿了解梅花这种植物(红梅、腊梅)幼儿参与游戏兴趣很浓,许多孩子完成了两种颜色的梅花,自己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有些要求带回家给家长。

  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我将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指导幼儿大胆表现,积极参与,让孩子们喜欢并爱上画画。

  《梅花》教学设计 篇17

  活动目标:

  1、欣赏梅花的美,了解梅花的不同颜色及外形特点。

  2、通过欣赏梅花图片,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3、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活动重、难点:

  通过欣赏梅花图片,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剪刀、卡纸、胶棒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古诗课件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大家学过这首古诗吗?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呢?

  3、指名学生回答,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

  4、教师表扬回答问题的学生。

  5、出示课题:《梅花》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梅花课件,学生欣赏。

  2、教师提问:梅花是什么形状的?

  生:圆形,有五个瓣,花蕊是黄色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3、梅花是什么颜色的?

  生:红色、黄色、白色、粉色。

  师:老师很佩服你们的观察力。

  4、教师示范作画步骤

  学生认真观察老师作画步骤。

  三、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先构思,再根据梅花的特点进行制作。

  2、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教室卫生,在使用剪刀时不要伤到手。

  四、展示作品

  将自己的画摆放到讲课桌前,大家互相点评并说出理由。

  五、教师

  本节课同学们能认真听讲,积极动手,通过大家的作品来看,已经基本掌握了制作梅花的方法和步骤,希在课后要认真学习,积极的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并用它来装点丰富我们的生活。

  《梅花》教学设计 篇18

  活动目标

  1、了解腊梅的品质,知道其是在冬天开放。

  2、学习吹化的基本方法,能过运用手指点画、彩笔添加等辅助手段表现腊梅花的基本特征。

  3、体验吹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墨汁、图画纸、红色颜料、彩笔、吸管、抹布、旧报纸、范画一幅、腊梅图片

  活动流程

  1、请幼儿欣赏腊梅花图片,引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花?(腊梅)我们一块来看看腊梅花都有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腊梅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呢?(冬天)你知道腊梅花的品质吗?(坚强不屈、不畏严寒)

  2、出示范画。

  请幼儿仔细观察范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猜猜它们是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完成的。(师幼共同讨论)

  3、教师向幼儿介绍点吹腊梅花的步骤、方法并示范作画。

  第一步:吹出树干、树枝。现用毛笔蘸墨汁滴在纸的下半部分,然后用嘴或吸管对着演练向前吹、改变方向吹,慢慢吹出树干树枝的形状。吹时用力要适度,主干粗,吹时用力小一些;树枝细,吹时用力大一些,

  第二步:手指点画、画花瓣。用右手食指蘸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部位点腊梅花的花瓣。点画前先看好位置,注意花瓣要错落有致,点画后及时擦手。

  第三步;彩笔添画勾出花心。选用黄色彩笔,在每朵花的中心位置勾画出花心。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先在废旧报纸上尝试作画,慢慢掌握其点吹技巧。

  提醒幼儿树干与树枝要用强弱不同的方式吹,注意花瓣不能出现。我的创新

  小结及反思

  1、先在旧报纸上尝试点吹树干、树枝,掌握技巧,把握力度。

  2、能力强的幼儿可多吹画几枝,稍弱幼儿重点掌握其吹画技巧。帮助每位幼儿完成作业,享受成功的乐趣。

  3、这种新的作画方法孩子们非常喜欢。点吹树干、树枝是这节活动的难点,孩子们很难掌握吹的力度。经过在旧报纸上多次试练,孩子们逐渐掌握了点吹时的大小力度,作品完成的较不错。

  《梅花》教学设计 篇19

  设计意图:

  幼儿非常美术活动,而"吹画梅花"的制作方法有趣又简单易操作,很适合中班的幼儿进行学习。而且在情境的创设下,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能够与小伙伴一起积极创作,完成作品。

  授课人:陈清清活动名称:中班美术《吹出来的梅花》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种新的绘画表现方法。

  2、让幼儿掌握吹画的方法,培养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创作。

  3、让幼儿体验吹画的乐趣。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幼儿能掌握吹画的方法,并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1、水粉颜料、水粉纸、背景音乐、吸管若干。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看照片导入主题师:老师在公园见过一种花很漂亮,于是把它拍了下来,带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梅花图片)师: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树吗?(梅树)师:对,这是梅树,那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漂亮的梅树吧。

  二、出示PPT,欣赏图片请幼儿观看各种梅树图片,(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梅树的树枝的形状、姿态和生长方向)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梅树,它们的树枝是什么样的?(弯弯曲曲的)师:那它们的树枝都是朝着哪个方向生长的?(树枝都是朝着上面生长的,还有侧面的)师:我们今天一起画一画漂亮的梅树吧!

  三、教师示范吹画方法,激发幼儿创作欲望师:固定好水粉纸,将调好的颜料用棉签沾一下颜料(是黑色的颜料),滴在画纸的中间,用吸管向四周吹。

  师:好了,梅树的树枝已经吹好了,接下来我们用棉签添画上漂亮的梅花吧(自由选择有红色和黄色颜料)。

  四、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师:在绘画之前,我请小朋友把你的衣袖挽起来,以免颜料弄在衣服上,在绘画的过程中请你们不要用手去碰颜料。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有序找位置,进行绘画。

  五、展示作品,对作品进行评比。

  教学反思

  通过上这节美术课,让幼儿了解梅花这种植物(红梅、腊梅)幼儿参与游戏兴趣很浓,许多孩子完成了两种颜色的梅花,自己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有些要求带回家给家长。

  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我将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指导幼儿大胆表现,积极参与,让孩子们喜欢并爱上画画。

  《梅花》教学设计 篇20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美。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3、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美。

  教学准备:

  1、每小组学生备齐画一幅梅花图的颜料和绘画工具。

  2、教师准备有关梅花的资料、图片。

  3、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梅(欣赏图片 激趣导入)

  1、画一枝梅花的粉笔画

  问:这是什么花? (生齐说:梅花!)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梅花好吗?

  欣赏各式各样的梅花。播放课件:梅花观赏图(配乐)

  问:看完这些美丽的图片,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自由汇报。

  揭题:梅花这么美,引得许多诗人为她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宋朝诗人王安石作的古诗——《梅花》。板书《梅花》, 齐读课题。

  老师范读诗文。梅花多美呀!你们也想这么美美地读读课文吗?请大家试试。

  二、初读诗句 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完后圈出本课生字词读一读。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读音,讨论交流一下要注意的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

  老师想考考大家生字认读的情况,谁想试试。

  (1)先看读课件中的字词,由学生当“小老师”带读。读后评议

  (2)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强调“数”是多音字,在本课读去声。

  3、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自由读)

  4、指名读,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音。师生评议。(读——议——读)

  5、全班齐读。

  三、感悟诗意 体会情感

  1、平常我们看到的花一般是在什么季节开?梅花呢?(示课件图和诗)

  2、描述:你们看,冬天,天气寒冷,许多花都凋谢了,只有梅花不怕冷,迎着寒风独自开放。请你们在小组里再读一读古诗,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喜欢的诗句,说说为什么喜欢。(小组交流学习)

  3、汇报:

  (1) 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喜欢哪一句诗?

  (2)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

  (3)其他同学有没有也是喜欢这句诗的呢?请你们一起站起来读一读,读出你们的喜爱来。

  (4)还有喜欢其他句子的同学吗?请站起来说一说。(学习方法同上)

  在汇报第一句诗时,点拨“数枝”的意思:数枝就是几枝梅花的意思,老师在黑板上再添加几枝梅花把原来的一枝梅花演变成“数枝梅”。再读一读。

  第二句:师点拨:噢,原来你喜欢梅花的不怕冷,很勇敢,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句:师点拨:哦,原来梅花象雪一样洁白美丽,为大自然增添了美丽。

  第四句:师点拨:原来你喜欢梅花的暗香。

  (通过师的点拨,让学生感受梅花的特点)

  4、配乐有感情地读课文,边读边加深理解。(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语)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就是梅花,难怪我们都这么爱她。诗人写下这首梅花,也写下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喜爱。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梅花穿着雪白的衣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在寒风中傲然开放!现在你们面前就是美丽独特的梅花,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美美地吟诵一下这首诗呢?(自由练读)

  师:做诗人还可以自然些,你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情来吟诵。(同桌互读) 个别读,评议读。

  5、熟读成诵

  老师也很喜欢这首古诗,喜欢梅花以她洁白的花朵,给大自然增添美;喜欢梅花以不怕严寒的品格,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喜欢梅花以她的暗香,给人们送来了喜悦。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试着把这首诗背下来,好吗?

  师生合作对读对背、自由背、个别背、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动手绘画 深化领悟

  1、大家的朗读、背诵充满了对梅花的深深赞美和喜爱,通过读诗,我们看到了一幅很美的图画。你愿意做一位小画家把梅花画下来吗?(愿意)好,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把美丽的梅花画下来。

  2、画梅(示课件)

  (1)可以自己独立画画,也可以找你的好朋友,或者是找老师和你一起合作完成一幅梅花图,添上梅花,涂上颜色。

  (2)师继续为黑板上的粉笔画添加梅花。(与学生共同作画,成为学习的参与者)

  (3)展示各组画的画,讨论评分,分为ABC等级,被评为A等级的可以获得一面小红旗。(投影出来集体评议一两幅画,其他的在小组内评议。)(师生评议、生生评议)

  五、总结:

  同学们画得真好,让我们看着自己的图画,再一次有感情的背一背这首古诗,让梅花在寒风中更加傲然开放。

  六、课外拓展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有关描写花的诗歌,准备开诗歌朗诵会。

  资料提供者:

  《梅花》教学设计 篇21

  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让学生近距离地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材运用大量图片和优秀中国画作品欣赏,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的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能感受中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另外,选择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画枝干和花瓣的基本要领,作为技能学习的内容,学习使用国画用具,尝试国画的表现技法,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国画中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兰、竹、菊等其他题材的欣赏与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用美术、音乐、生物、历史、地理、文学等知识进行探究性地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体会民族艺术的伟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特点,让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知识技能目标

  1、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体会笔墨的韵味。

  2、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3、运用所学,尝试表现其他题材,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互动的学习方式,参与到对梅花的学习活动中,尝试中国画工具和材料,体验作画的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中国画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感受、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由赏梅——咏梅——画梅展开,体会梅花顽强、挺拔向上的精神,体会笔墨的韵味;第二课时,学生大胆尝试水墨技法,亲自感受中国传统画法的艺术魅力。

  教学方法:

  互动法、探究法、欣赏法等。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及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干、湿、浓、淡的变化。

  涉及学科:生物、历史、地理、音乐、文学等。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图片、中国画材料等。

  学具——课本、国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引入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花的世界里,生活因为有花而美丽。同学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花呢?(生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最喜欢的花,大家猜猜是什么花呢?(多媒体展示梅花图片)

  师:这些梅花美不美?有哪些同学和老师一样也喜欢梅花呢?为什么?(生答,教师予以鼓励)

  师: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今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同走进傲雪梅花的世界,去感受梅的高洁、梅的秀雅以及梅的坚毅。(情境导入——激趣)

  二、赏析、探究

  (一)赏梅:(多媒体展示)

  师:梅花是我国的特产,原产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大约6000年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据科学考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腊梅"、"元腊"已有2150年的历史。

  活动一:

  (教师分发问卷表,学生分组讨论填写)

  生长习性

  颜色

  形态特征

  欣赏与描述:1、梅花的生长习性?它有哪些颜色?2、梅花的形态特征?(学生互相讨论后踊跃回答)

  教师总结:

  1 、喜阳、耐旱,先开花、后发叶。一至二月开花,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颜色多样,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

  2、有俯、仰、侧、卧等多种形态,树干有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的韵律感。梅有五瓣,是五福的象征,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和平。

  (通过学生的互动学习,让他们用地理、生物等知识去了解梅花的特点,加强了学科间的互通性。)

  (二)咏梅

  师: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其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梅花的赞美之言。(展示咏梅诗词:毛泽东《咏梅》、王安石诗《梅花》等)

  (教师让学生表演朗诵——体会诗人的乐趣)

  咏梅(毛泽东)梅花(王安石)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墙角数枝梅,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凌寒独自开。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遥知不是雪,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为有暗香来。

  活动二:

  分析与研究:从这些诗词里我们感受到梅花的什么特性?它为什么会成为这些文人们笔下的宠儿呢?

  生讨论回答:耐寒,性格坚强不屈,挺拔向上。

  思考与讨论: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咏梅佳句吗?有哪些与梅有关的影视或音乐呢?

  学生讨论得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等。

  《红梅赞》、《一剪梅》、《梅花三弄》等。

  (教师让学生吟唱,活跃课堂气氛)

  (师生互相交流,用诗词来感受梅花的个性,用影视金曲来诠释梅花的象征性)

  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教师简介)

  (师与生一同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情绪——经典名曲把对梅花的吟颂带入到高潮)

  (三)画梅

  师:画梅,据古书记载,早在南梁时就有张僧繇画《咏梅图》一卷。元代的王冕亦以画梅著称,所阳梅花生意盎然,别具一格。近代画家吴昌硕、关山月等都画有大量梅花佳作。(多媒体展示画梅精品)

  活动三:

  欣赏与分析:从这些画中你能感受到画家的一种什么情绪?能感受到中国画的特点吗?说说你的想法。(学生互相讨论后作答)

  教师总结:坚韧不拔的意志、傲然挺拔的铁骨。

  中国画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不经风雪冰霜苦,哪有梅花分外香",今天,我们应以梅花精神自励,开拓我们伟大的事业!(由欣赏作品直接感受梅花的铮铮铁骨)

  三、体会、实践

  1、认识文房四宝。

  2、教师与学生一同体验笔墨的韵味。(教师演示)

  传授小知识点:用笔:中、侧锋,轻、重、缓、急等。

  用墨:干、湿、浓、淡等。

  (学生在《梅花三弄》的乐曲中体验笔墨,为画梅做好前期准备。)

  四、展评、拓展

  1、展示部分用笔、用墨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表扬与鼓励。

  2、布置学生课余搜集自己喜爱的梅花摄影和图画作品,以及与梅花有关的诗词、散文、佳句等,编辑成册或办成小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借助梅花的传统画法的学习,激励学生在大胆尝试中感受作品意境,并能独立完成一幅梅花创作。

  教学重点:梅花传统画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的韵味,用生动的线、形,在宣纸上画出高洁挺拔的梅花形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国画用具等。

  学具准备:自制小册、小报、国画用具、课本等。

  教学过程:

  一、讨论、引入

  1、展示部分学生课余搜集成册的有关梅花的诗词、小报;

  2、学生自由畅谈搜集的素材,并说说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梅花给自己的感受,老师予以充分肯定(学生互相交流、自主学习,活跃课堂气氛)。

  二、体会、实践

  3、线条的疏密。

  4、花瓣的聚散和朝向。

  5、勾花与点花。

  (二)教师演示,学生体会。

  (三)多媒体展示不同画家的梅花作品及画家作画的精彩过程,学生再次体会笔墨的特点

  (通过欣赏大师的绘画过程,让学生近距离地观摩画梅的方法,感受到画梅的乐趣。)

  (四)学生尝试画梅,教师巡回指导。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照优秀国画作品或有关诗歌、散文,大胆进行创作。

  (教师进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亲自体会画梅的乐趣。)

  三、展评、讨论

  展示部分国画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肯定与鼓励。

  评价建议:

  1、构思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用线是否流畅、大胆

  3、笔墨韵味的效果把握的如何

  (通过自评、互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外拓展

  师:"以物寄情"是中国传统绘画里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同学们还知道梅花有哪些朋友也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呢?(生答)

  梅之佳友:

  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

  雪中四友:迎春、玉梅、水仙、山茶

  师:同学们知道有关这些花卉的画家吗?(生答)(多媒体展示部分佳作)

  (由梅花拓展到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荷、兰、竹、菊等,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那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布置一个课外练习,在学画梅花的基础上,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尝试画一画这些题材。我会把同学们的这些画作举办一个小型画展,大家有兴趣吗?

  教学拓展:

  熟悉对象

  对所画对象仔细观察,了解它的生长规律和组织形态,可让学生大胆作画,反复体会。

  借鉴传统

  中国绘画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初学者要多看历代名家优秀作品,从中汲取精华,让学生多搜集名画作品,走"以法致道"之路。

  重视书法练习

  古人曰"书画同源",因为中国绘画精神是通过笔墨表现出来的,通过练习书法,提高对笔性的了解。

  提高艺术修养

  中国古代文学及诗词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宝库,它与"四君子"画交相辉映,让学生上网搜集与"四君子"有关的文学、诗词、散文等,汇编成册,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教学参考资料

  书籍:《国画梅兰》缪宏波编著网站:"青岛梅园"

  《梅花》教学设计 篇2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嘴吹的方法吹出梅花枝干,巩固手指点画的技能。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互动沟通,共同分享创作的乐趣。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活动准备:

  1、黑色,红色水粉盘。

  2、擦手抹布,毛笔。

  3、画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梅花,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结构、形态、颜色。

  师:梅花开了,露出了美丽的笑脸。你看它,长在树枝上,每朵花有圆圆的、红色的花瓣,有的还没有开放,只是一个圆圆的花蕾。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一个新的本领,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来画梅花。

  二、引导幼儿学习吹画的方法。

  1、教师出示并分析范例:这张画上的梅花树树干和树枝是用黑色颜料吹出来的,等颜色干后再用手指蘸红颜色点上梅花。

  2、教师展示吹树干的过程,重点突出吹的方法,可以先让孩子吹一吹,感受风从嘴里吹出来的感觉。

  3、重点讲解吹画的方法:(可以用儿歌的方法进行提醒)小小嘴真能干,吹吹吹出好大的风。

  上下左右吹一吹,要让颜料跟他走,嘴巴离纸远一点,不让颜料进肚肚。

  4、教师示范讲述吹画梅花的树干和树枝的方法:先用毛笔蘸上黑色颜料,让颜料滴几滴在作业纸下部适当位置,然后将纸轻轻托起,稍向前倾,对着颜料往前吹,并稍稍改变吹的方向,可向上、向左或向右吹,慢慢吹出树枝的形态。吹好树枝后稍等一等,待干后用右手食指蘸上红颜料,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点画出梅花和花蕾。点画的时候要先看好位置,花瓣与花蕾大小不要一样,也不能均匀排队。要注意画面干净、整洁,点画好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净。

  5、教师巡回指导,在过程中鼓励掌握技巧可以迅速完成点画作品的孩子主动去帮助一下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幼儿。提醒幼儿注意美术活动常规,点画阶段完成要在擦手毛巾上讲手擦干净。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幼儿在画面上练习吹画梅花。

  2、教师重点帮助幼儿掌握吹树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强的幼儿多吹几棵梅树,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吹的方法。

  3、尽量使每个幼儿完成作业,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师对幼儿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五、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

  六、活动延伸:

  将材料投放手工区,供幼儿进一步学习吹画梅花。

  课后反思:

  这节是美术课,课前我还是准备的比较充分。可是在上的时候,就出现难题了,吹画对于个别的幼儿是个体力活,有些幼儿吹一下,看自己的水彩还没吹出去就说自己吹不动了,这时只能自己亲自出马了。但有些幼儿很能干,他们吹出来的手提包很漂亮,他们也会去帮助别的较弱的幼儿。等最后的手提包都做好的时候,他们很开心,对自己的作品也很是满意。我也很满意。

【《梅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梅花》教学设计02-09

梅花的教学设计_参考01-23

关于梅花教学设计03-14

《梅花魂》教学设计01-01

古诗《梅花》教学设计02-22

课文梅花魂教学设计12-28

课文《梅花魂》的教学设计12-30

《梅花》教学设计15篇01-23

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06-13

《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