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学设计能力研究

时间:2021-03-22 12:00:0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能力研究

  篇一:教学设计能力研究

教学设计能力研究

  (一)教学设计能力的概念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预先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等事项的创造性本领。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三个过程,即设计前准备过程、教学设计过程、设计后评析过程。

  (二)目前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偏重知识传授设计,忽视能力、智力、非智力和思品教育设计2.偏重教学内容设计,忽视教学目的设计3.偏重课内知识设计,忽视课外知识设计

  (三)教学设计的标准

  1.达到教学结构合理

  教学设计如何才能突出学生活动时间?

  设计时侧重考虑以下三点:

  第一,在全部教学过程中,设计学生活动环节最多;第二,在每一个学习活动环节中,设计学生参与的时间最多;第三,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设计学生积极思考的时间最多。 (2)教学设计要突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内容

  教学设计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设计学生主动质疑的内容。———设计学生积极研讨的内容。———设计学生积极动手的内容。

  (3)教学设计要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

  ① 多设计点拨,少设计讲解② 多设计 “情境”,少设计 “平静”③ 多设计 “一举几得”的问题,少设计 “几举一得”的问题

  2.达到教学容量饱满

  教学设计如何才能达到教学容量最大?

  一是设计时,素质元的广度适中、深度适中和素质发展水平的定位适中。

  二是设计时,教师有效把握知识的框架结构,有效突出智能因素发展,有效激发非智能因素,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达到学生负担较轻

  教学设计如何才能使学生负担较轻?

  一是在教学的全部设计中,没有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的任何内容;

  二是在教学的全部设计中,给学生留作业的质量要高,总量要适中;

  三是在教学的全部设计中,节假日、双休日不留或少留家庭作业。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流行的话题。学生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我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关键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教师应具有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学观。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教学改革的首要位置。

  首先,要破除“师道尊严”的观念,构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你对学生采取了平等态度,学生受到了尊重,他就会感到教师是自己的贴心人,他就会对你说真话,才会按你讲的正确道理去做,使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当然,尊敬老师、尊重知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继承和发展。可作为教师,要从“师道尊严”中走出来,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朋友。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应是互尊、互爱的关系。一旦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其次,教师要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合作学习是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它是在个人思考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交流,通过探究的各种优化组合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相互启发研讨,形成思维互补,集思广益,这样有效的沟通,能解决个人思考中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互相倾听和沟通,互相尊重和信任,平等竞争和合作,共同享受成果的取得,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的习惯,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团体意识。再次,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把机会让给每位学生,让他们都有成就感。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心理接触的过程。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没有情感交流的课堂一定是不成功的课堂。教师应该注重保护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不能偏爱优生,那些后进生也需要教师的加倍爱护。

  最后,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发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应让学生参与教育的全过程。很多课堂是优生与教师的对话,忽略了其他学生,因而大多数同学无所事事。教学过程即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全过程。要把传授知识改变成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创造精神和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活动过程。一句话,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学业效果评价能力研究

  虽然要改革学业评价是极其艰难的,但势在必行。一直以来,传统的评价的关注点都是课堂表现。很少多角度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即使有了一点关注,也是一种点缀,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可以说,对学生的学业效果评价就比较单一化,仅仅看教师所教的内容学生是否很快掌握了,掌握的好的同学就是教师眼里的

  好学生,这样,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一部分学生的自信。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效果评价必须有客观的标准,这对学生很重要。

  学业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激励、教育和反馈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检验、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业评价应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机制,要通过评价,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关注评价的方式,下面我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学业成效评价能力可以概括为提问能力、日常作业设计与评价能力、日常行为观察评价能力、活动性表现评价能力、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能力、纸笔测验评价能力等。

  1.提问能力:教师提问的目的是确定学生对特定内容的理解和使学生运用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去应用所学知识,但是,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提问时应提倡其他一些目的:1.激励学生参与;2.发动学生回顾以前所学或所读的有关材料;3.发动学生运用过去所学讨论某一话题、论题和问题;4.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5.诊断学生的能力;6.估计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的准备情况;7.确定目标所达到的水平;8.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控制学生的行为;10.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做出贡献。

  那么教师在提问时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我认为,教师必须要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提问题的针对性

  其次,提问的深度

  第三,多重提问的层次和梯度

  第四,提问的探究性

  第五,提问的时机性

  第六,提问方式的多样性

  第七.提问反馈的及时性

  为了提高自己的提问能力,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锻炼,完善自己的提问能力:

  (一)设计标志教学结构和方向的关键问题,把它们写进教案中,一项任务至少一个问题,尤其是较高水平的问题。再根据学生的回答问一些随机性的问题。例如:讲授《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时 我首先设计了一个过渡性问题,“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矛盾的特殊性,你能否用具体事例说说它在我们生活有什么表现吗?”这样引入新课题,还起到回顾旧知识,联系新知识的作用。为了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说清楚,我又设置了和前一个问题呼应的问题

  “生活中,如果我们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对我们有影响吗?有什么影响?”这样,学生能按照整体的布局思路完成思维体系化的训练。

  (二)清楚地、详细而精确地表述问题,避免两可的、模糊的提问。比如“我们昨天学了什么?”等等。提专一的问题,避免无休止的提问,不然会使学生受到挫折或迷惑。表述清楚的提问能提高正确回答的可能性。

  (三)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恰当地提问可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减少对自身能力的忧虑。在程度不齐的班级里,要用自然的、简洁通俗的语言表述问题,调整词汇和句子结构以符合学生的语言和概念水平。

  (四)按照逻辑的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问题,避免缺乏明确的中心和目的的'随便提问。要考虑到学生智力和能力水平,预先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论题和教学任务。按照预先计划的次序提问将有助于学生的

  学习和思维训练。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把较难的问题分解的问,比如前面的例子“生活中,如果我们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对我们有影响吗?有什么影响?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五)提各种水平的问题。提出基本问题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基本理解,并以此作为进行较高水平学习的基础。较高水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较高水平思维形式的机会。

  (六)紧随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鼓励学生澄清最初的回答,提高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及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思维。例如,“你能否再重述一遍你的观点?”“你能进一步对你的回答作出解释吗?”鼓励学生澄清、扩展或支持对较高水平问题的最初回答。

  (七)在学生回答之前提供思考的时间。提问以后,等3-5秒或更长的时间,可以增加学生回答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让学生马上回答问题会明显地减少教师和学生间、学生和学生间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在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之前等待足够的时间,可保证学生对问题的充分理解。

  (八)提问那些能够鼓励全体(或大多数)学生参与的问题。所提的问题要能使大多数学生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对难度较大的问题采取自由处理的形式;留心沉默寡言的学生的语言或非语言暗示,如困惑的表情,似举非举的手势等;鼓励学生与学生间相互启发;排圆形或半圆形的座次,创造有利于学生参与的环境。

  (九)鼓励学生提问。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较高认知水平的提问能刺激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对探究学习是不可缺少的。要给学生造成提问的机会,并将探索活动进行到底。在支持性的情感气氛中,赞许或鼓励,接纳和运用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感想做出反应等等,都可推动学生进行集体的或独立的探究。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进行思想政治学科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从而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也会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2.日常作业设计与评价能力

  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因此,作业评价将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作业的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另外,在评价方式上,应提倡多元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一、亮点评价,激励当先。

  二、多向评价,共同参与。

  三、多次评价,体验成功。

  网上有介绍的“二次评价”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式很好,它是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对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作出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作业觉得不满意,就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作业中的错误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作业给予评价,并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四、过程评价,综合发展。新课程作业评价将是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紧密结合,让学生自主选择并设计学习成长档案袋,使之成为学生体验点滴成功,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体现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

  3.日常行为观察评价能力、活动性表现评价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通过与生交谈搜集到大量真实的发展信息,评价本身应该也完全可能成为教

  育过程的组成部分。这要求教师具有明确的观察意识及捕捉、分析生发展信息的能力,熟悉所运用的评价体系并事先做好观察记录准备,如准备好根据评价指标设计的观察记录表(应尽可能全面地列出所要观察的发展领域的具体指标及行为特征,以便及时、准确地记录)等。

  各种教育活动,也是搜集评价信息的重要途径,都可以成为观察的特定情景。情景观察发展评价中十分重要的搜集评价信息的方法,是指有意识地安排某种活动,引发的行为,从而进行观察与记录。可在教育活

  动的组织中,随时对各方面的发展进行观察,如在班会活动中观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教育活动中的表现,与在测验情景中的行为相比更具真实性。

  4.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能力

  学生成长记录袋也就是学生档案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如:优秀作业、活动记录、发表作品、记录自己学习活动的照片、光盘、项目作业、实验报告等。一些相关的证据与材料,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成长记录袋可以说是记录了学生在一个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思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5.纸笔测验评价能力。纸笔检测存在着许多弊端,一直困扰着教学改革,但这种困扰决非源于该评价的本身,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的命题与操作是否符合发展性评价理念,是否能最大限度地综合检查学生学习多维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否与课程改革理念保持高度一致。只要命题科学、操做适当,纸笔测检一样会在新课改中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巨大作用。

  我认为,学生学业评价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我们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第二,利用一些成长记录的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作业评语、竞赛成绩,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第三,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我觉得日常评价更加重要,但不能千篇一律,生活中,老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信任的举动,这些都是激励性评价,它们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有人说一流教师,教人;二流教师,教书;三流教师,教“应试”。我国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训练、解题能力和勤奋刻苦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在人生观价值观、情感体验与自信、实践运用能力和创造性等方面存在问题。所以,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我相信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师都会思考这个问题,套用他人的一句话:我们相信教师能从我们的学生身上获得永生!只要我们都努力去爱学生,帮助学生,公正地多元地评价学生,我们的学生会坏揣着爱与自信把我们的爱传递下去!

  篇二:新课标环境下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一.前言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英语教育改革的新时期,转变教学观念,发展新的技能和技巧,是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新形势,因此,如何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我们讨论的共同话题。然而,科学的教学设计,不仅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而且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为此,在新课标环境下,教学设计对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有以下新要求。

  二.教学设计对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1.引导发散思维,开创“用英语思维”的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新课程英语课堂教学呼唤发散思维和英语思维,而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质疑并提出新异问题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最好活动形式。因此,教师要充分地让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特见解。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创造性的因素,通过巧妙地创设情景,给予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展创造性的对话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正确利用非智力因素,用心培养开拓型人才

  新课程标准指出,正确运用非智力因素既是推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源泉,又是培养创新型、开拓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从如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合作的课堂气氛。我们深知,消极的情感不但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其全面和长远的发展。

  其次,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灵丹妙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去吸引他们学习英语。比如,多让学生观看英文电影和录像,举行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等都是培养英语兴趣的有效途径。

  第三、利用激励性评价手段,促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鼓励并激发他们不断进取,勇于探索,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英语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3、教学设计要注重反思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和教学的一切内容,最终都要辅助于整个教 学过程,老师在课前课后,都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多设计出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想好应对措施,也应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用于每一个学生?本次的教学内容如何才能更好的渗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去等。常常在课后,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反思,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及时作下记录,点点滴滴,经过反思,凝聚成精华,不断反思,不断解惑,不断发展。

  4、课堂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现代教学手段

  电脑多媒体是现代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为我们大幅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现代教学手段,首先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产生需要运用英语的激情,增加使用英语的机会。其次,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现代

  教学手段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英 语学习效率。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往往要对相关背景进行介绍,教师拿着书本在课堂上给学生分析课文,基于课堂时间因素,常用的方法不可能介绍地非常 详细,学生的理解自然是比较肤浅的,如果运用信息技术从网上提取众多相关信息,这必将有助于学生对目的任务的进一步理解,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大有裨益。

  5、在教学设计中精心设疑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在课堂 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疑是英语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手段,它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推动教学流程迅速 向前拓展的重要契机。对于学生来说,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学生发积极思考,充分训练其口头表达能力。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提问 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可以说,问题可构建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例如,教师在 学生阅读课文前巧妙设计一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可以确定阅读的重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直接表述中发现问题,从了解学生的认识基础与新现象的矛盾中发现问题,通过精心设计提问,让学习者逐渐发现自己认识中的 内在矛盾,发现固有认识、固有态度与新任务、新现象的不和谐之处。同时,采用启发式等方式去帮助学生实现认识与态度上的跨越。

  三.总结。

  总之,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不仅要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而且要在同一学习任务中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特别是在统一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选择的余地。此外,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要不断研究课堂教学设计,以求节约学生精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不断反思,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在教中思,思中教,方可求得发展。

  篇三:能力及其提高教案

  第二课:能力及其提高

  学习领域:第二单元: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

  学习单元:能力及其提高

  授课类型:理论与课堂实践相结合

  目标群体: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教学环境:事件触发,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的环境中学习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含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

  六项基本能力(唱、跳、画、说、做、弹)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愿意通过努力,不断提

  升职业能力。

  运用目标:通过学生上台展示,体验能力提升的过程,让学生明白本专业

  需要提高说、跳、唱、画、做、弹等方面能力。具体做法:

  (1) 编排和表演故事;

   (2) 表演儿歌。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能力是可以提高的。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设立依据:学生因中考成绩不理想、家庭环境不理想、自己能力较低等易产生自卑心理。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能力结构与能力培养方向。让学生明白,目标明确地提高

  能力,才能成为职业生涯的赢家。

  设立依据:学生有热情,但很多时候因为认知水平、周围环境等影响,会毫无目

  标地去做一些事情,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佳。

  教学方法:事件触发型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法)

  课程安排:45分钟

  一、课前组织及新课导入:2分钟

  二、文中案例分析:5分钟

  链接问题聚焦:9项能力

  三、事件触发,突破重点:19分钟

  1、播放视频;

  2、下任务书;

  3、小组讨论,教师引导;

  4、各小组上台阐述观点,教师点拨。

  四、运用案例,深化认识:3分钟

  五、学生体验:10分钟

  六、教师小结:5分钟

  七、布置作业:2分钟。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2分钟)

  励志教育:音乐欣赏----我相信(歌词:我相信希望,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二、职业能力:(5分钟)

  1、案例分析:陈景润和张秉贵的职业能力

  2、链接问题聚焦:

  三、事件触发,突破重点(19分钟)

  1、播放视频: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汇演节目之一

  2、下任务书:

  (1)、你对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认识是什么?

  (2)、2011级的学生为什么能有这么出色的表现?他们具备哪些能力?

  (3)、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能力呢?

  3、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穿插引导:

  引导1、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能力:六项基本功

  引导2、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引导3、通过努力,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4、学生阐述观点,教师点拨:

  点拨1、幼儿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技能

  (1)具备较好的唱、跳、画、做、说、弹的教学基本功,并在某方面有特长。

  (2)具备观察、了解、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

  (3)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4)语言能力突出:口语表达规范,说普通话,指导幼儿的语言要简练、恰当,

  善于用语言进行交流。

  点拨2、幼儿教师要有坚强的意志能力

  (1)具有沉着,自制力,控制情绪和情感。

  (2)仪表风度:(具体谈)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步态手势、面部表情、衣着

  仪容、这些方面直接对教学工作和幼儿心灵产生影响。

  四、运用案例,深化认识:从舞蹈仙子到“画师” (3分钟):

  分析1、小丽如今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她为什么能成为小有名气的‘画师’?

  2、小丽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的?

  五、课堂体验:(10分钟)

  1、结合专业能力:通过手工、表演、讲故事等形式来展示。

  2、希望达到如下效果:

  (1)、在活动中体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在活动中感悟:通过努力,自己的职业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3)、同学们通过活动,找到自己的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差距,并以此为目

  标,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六、教师小结:(5分钟)

  1、能力是可以提升的。

  2、学前教育专业对应的职业应具备六项基本功。

  3、目标明确地提升自己职业能力。

  4、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节课就能达到的,我们要注重日常的学习。

  七、作业布置:(2分钟)

  1、儿歌、故事表演,并用手机拍摄下来,上传到我的邮箱。

  2、手工制作,并把作品张贴到教室“职业生涯规划作业栏”。

  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且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因而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所学的专业,采用事件触发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为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通过教学化解重点,帮助学生掌握难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设计尽量贴近学生心灵,突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和时代特色,注重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情感体验,使学生收获知识,收获积极的情感。

  1、教学策略

  因该课程是跨专业的课程,在电子电工专业,所选用的触发事件要有所不同,将选用我校学生秦驰获”全国技工院校无线电调试工项目比赛一等奖”的事例做为触发,引导学生讨论。我校106200班秦驰同学,2012年6月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技工院校无线电调试工项目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第三名的好成绩,为学校争光。今年3月份,秦驰同学和几十名硕士、博士生同时应聘核工业二八○研究所(隶属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由于动手操作能力突出,被高薪聘请。秦驰同学的事例证明,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中职生也能成为职业生涯的赢家。

  2、本节课亮点:

  (1).事件触发——以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有话说,爱说话,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生表演——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实践体验。

  3、努力方向:

  (1)在今后的课堂设计中,更加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和时代特色,使学生在轻松的体验中收获知识,收获积极的情感。

  (2)、根据专业选择不同的触发事件,以突出专业性。

【教学设计能力研究】相关文章:

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03-18

作文教学新思路研究开题报告01-08

教学错误资源研究课题开题报告03-14

美术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01-10

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写作教学的融合研究论文12-11

初中语文教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01-12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的论文12-15

初中语文写作情景教学研究论文04-28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05-04

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学问题研究开题报告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