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居住证暂行条例》解读

时间:2021-01-30 14:17:26 规章制度 我要投稿

2015《居住证暂行条例》解读

  一张证件背后意味着哪些“福利”

  居住证取代暂住证,这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从最新条例来看,居住证持有者基本能够和当地居民享受相同福利。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说,居住证相当于“准市民证”。

  落实好“六大七项”不是件轻松的事

  条例的最大价值是城市(镇)广大外来常住人口,不论来自何处,地方政府都有义务提供六大基本公共服务和七项基本服务便利。在此之前,不同城市(镇)常住人口享有的服务与便利,要么是缺斤短两的,要么是碎片化的。但由于各地的财政能力有差距,服务理念有差异,先落实好“六大七项”也不是件轻松的事。

  让公民享受不打折的公共服务

  南京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黄润龙指出,未来,我国应大力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公共服务差异,最终实现户口和居住证的消亡,公民只需身份证就可以畅游各地,享受不打折的公共服务。

  强调执政为民理念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研究部副研究员马庆斌说,《条例》更强调执政为民的理念。比如说,办证的话特别明确、简单易懂。《条例》还特别强调,县级以及以上政府分工很明确,具体到某些部门,要求在15天以内给予答复,体现了高效治理的理念。另外,《条例》里面也特别明确,针对过去很多年,普通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特别关注的一些问题,比如子女教育、医疗、文化等,出台了六大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七个方面的便利,服务于老百姓的异地就业和生活。

  体现以服务为主的理念

  从最初出发点主要着眼于城市外来人口治安管理、带有明显歧视含义的暂住证,到颁行确保城市(镇)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平权为主的居住证,我们国家整整费时近20年。把各地含金量参差不齐、基本保障品种和水平存在差距的'“地方性居住证”,升格为全国保障程度基本均等的“全国性居住证”,然后用国家法制的形式予以固定,我们又用了5年。这背后变防控为主到以服务为主的理念之变,真切地映照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度。

  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出一大步

  专家指出,尽管存在争议和困难,居住证制度的实施意味着我国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出了一大步,之前将外来人口排除在城市之外的做法已经成为历史。在许多城市,得益于居住证,“外地人”与“本地人”社会福利上的差距正在缩小。即使是特大城市,也在不断敞开怀抱——居住证持有者可参加社保、购车、购房,子女可享受义务教育,争议最大的异地高考正在破冰。

  打破户籍制度的坚冰

  改革非朝夕之功。打破户籍制度的坚冰,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是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的方向。实现改革目标,既需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又需要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让百姓少一些“漂泊异乡客”的喟叹,多一些“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获得感”,居住证的“含金量”方能真正凸显。

  “准市民”到市民的破解之道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说,居住证相当于“准市民证”。从“准市民”到市民,居住证制度未来还有多远的路要走?马庆斌认为,代际传递和举家迁徙是破解问题的关键。

  信息公开便于监督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当务之急,是要全面认真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让更多的人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这其间,只要符合条件,城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办事人员不可“拖拉”,不可“克扣”,更不可“吃拿卡要”;这其间,关键之关键是“信息公开”而便于监督。

  地方执行力很关键

  此次国家版的规定为居住证在全国推广明确了方向,能否尽快全面实施,关键还要看地方的执行力。特别是面对利益藩篱,有无勇气和智慧破除“中梗阻”,不断做大公共服务的蛋糕,推动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2015《居住证暂行条例》解读】相关文章:

《武汉市居住证服务与管理暂行办法》解读02-12

《武汉市居住证服务与管理暂行办法》全文解读02-12

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02-27

2017年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02-28

司法考试资料: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02-14

解读公积金贷款03-16

德国就业前景解读02-04

民法总则草案解读02-18

就业创业政策解读12-08

上海社保政策解读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