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教师个人总结

时间:2023-07-08 14:43:51 个人总结 我要投稿

(优选)幼儿园教师个人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师个人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选)幼儿园教师个人总结

幼儿园教师个人总结1

  反思一个学期的工作,这几个月我不仅是在工作,更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自己。我不再像是初入社会的那般稚嫩,开始我很害怕,怕自己做不好,但无论什么工作,如果连自己都怀疑自己,那有谁还会认可你。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做好这学期的工作总结,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项工作水平。

  一、师德方面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爱护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每天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无声的拥抱,一个轻轻的爱抚,会使孩子一天焦虑心情得到释放,尽快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我们班是一个全新的集体,一个有39个孩子,由于生活环境,受教育以及主观努力的不同,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到,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教师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对于表现好的和有进步的幼儿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但对于幼儿不好的行为,我觉得可以对幼儿进行正面的教育,可以直接讲道理,告诉他对与错,用语言提示或示范动作,还可以给他树立一个榜样。例如:我们班的翟梓妍小朋友,她比较活泼好动,在我上课的时候经常坐小椅子坐不好,逗其他小朋友讲话,严重影响其他小朋友上课。这个时候我就会直接跟她说:翟梓妍,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闭闭紧,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上课的。这时,他就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对,安静听我上课。

  我在工作思想上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园内各项活动,并认真做好记录。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学期,我们班开展了多个主题活动,有“我升中班了”“多彩的秋天”、“冬爷爷的礼物”等,如“多彩的秋天”主题活动中,让幼儿们认识秋天,了解秋天的主要特征以及秋天植物叶子的变化,感受秋天的颜色、形状。其中有一节美工课《树叶变变变》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树叶粘贴,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创作,将树叶变蝴蝶、变小鱼、变小鸟??活动中幼儿体验了动手和成功的快乐,还认识了不同树的树叶。可以说,主题活动的开展带给孩子的是快乐,在这快乐之中孩子们也在不断成长。而我们老师要多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以自身的行为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来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愿望。为了保证每节课的质量,首先,我们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轻松的氛围,让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其次,我们认真备课,设计好每个活动,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成为孩子学习活动中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

  在教室环境布置上,我先在教室里布置一些与主题活动有关的知识图片或其他环境的创设,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我们利用不同材质的素材和一些废旧物品来装饰。让幼儿在环境中学习,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使幼儿得到发展。我们班开展了多个区域活动,如:益智区、美工区、建构区、阅读区、美发屋等。每周我们都会根据教学活动不断投入和更新各区域活动素材,让幼儿在玩中学,通过与材料的互动,使幼儿自主学习。

  在保育工作中,每天配合保育老师保持班里环境的干净整洁,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的进餐习惯、午睡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本学期开展了“小组长”,让做小组长的孩子负责勺子的分发工作和端饭工作,既培养了孩子为他人服务的能力,又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班级工作上,积极主动认真的配合主班老师完成各项工作,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班上的各项活动需要家长支持时,家长们都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

  三、专业学习方面

  进入幼儿园工作,我深刻地认识到,幼儿园工作的不易和幼儿教育观念的变革,使自己十分重视专业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幼教专业知识水平。园里组织的外出学习等活动让我在工作思想和教育行为上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我体会到了团结、向上的精神,同时也体会到进步是一种需要和必然。我利用空余的时间翻阅一些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同时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做中学、学中做,不断积累经验,使自己的专业水平有所提高。

  四、存在不足

  1、需进一步学习关于幼儿教育方面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教态。

  2、加强自身的训练,注重对幼儿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对幼儿的细致观察不够,在指导区域活动时要更加深入幼儿,区域活动材料制作需更多创意。

  4、有时候有拖拉现象,在下面的工作中力争做到“今日事今日完成”。

幼儿园教师个人总结2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所谓规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日活动常规,是指沿袭下来的经常实行的规矩,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虽然已经接受过常规教育,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大,自制力差,常规需要不断加强。因为培养孩子良好的常规是保证孩子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一名新教师,一定要了解生活中的常规,并首先把常规建立好。下面我就从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培养汇报一下本学期的工作。

  一、坐姿常规的培养

  这是最基本的常规。无论是绘画、音乐、语言或故事等都涉及这一常规培养。如小脚并并拢、人坐端、小手放膝盖、眼看老师等等。怎样培养好良好的坐姿?首先可以通过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来培养,如儿歌《我是好宝宝》: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得好。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好话,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宝宝。形象有趣,让幼儿边念边做,易被幼儿接受。儿歌《学好样》: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不要学那小螃蟹,横冲直撞真糟糕;坐着要学小白鹅,挺起胸膛精神好,不要学那大青虾,驮着背儿弯着腰;唱歌要学百灵鸟,迎着春风多美妙,不要学那小乌鸦,张开嘴巴哇哇叫。使幼儿懂得坐着要学大白鹅,挺起胸膛真神气。以儿歌的内容激励孩子建立良好的坐姿。其次,可以通过小朋友的竞赛,比比谁坐得端正。对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或鼓励,对差的孩子提出希望,从而进行强化。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即老师的榜样。两位教师要密切配合,要求小朋友做到的老师一定要做到,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醺陶。除了这一些,一日活动中随机的提醒,个别帮助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如讲故事时,请一些坐不好的孩子坐老师身边,在开学排位置时,请一些好动的坐姿差的孩子坐在前面一些,便于老师的提醒督促;也可以采用一帮一的办法,请能力强的坐差的旁边,一一对应,坚持一贯地督促提醒;还可以请家长帮忙在家里要求玩些安静的游戏,如看图画书、搭积木、画画等,久而久之,良好的坐姿慢慢地就会形成。

  二、操作活动中常规培养

  在学习活动中主要的形式是操作和游戏,这样对操作前的要求、操作中加强检查、操作学具,操作中的常规培养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培养得好,能使活动得心应手,大大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操作中到底有哪些常规呢?比如:数学活动中利用雪花片,学习数的组成,什么时候玩,怎样玩,玩的过程中还要有什么要求?又如:举数字卡,到底举到哪里,慢吞吞地举,还是迅速地举,边说边举还是没有声音地举,这些都涉及好多常规培养。一般来说,在每次活动前,我总是先提要求,让大家明确怎么做,然后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好的苗子及时地在班内表扬。发现小朋友坐得非常快,当即就请小朋友为他鼓掌,这样使他们的行为在全班作出了榜样,大家就学着做了。又如举数卡,除了提出要求以外,我通过数数来渲染气氛,促使孩子动作迅速,如找数字游戏时要举数卡,看到快的孩子不多,就说谁真快,第一,谁第二;你也快。这样,反复几次后,孩子们的懒散行为就被控制了,大多能迅速地举出数字卡。

  折纸、画画等美工活动是自始自终的操作活动。它的常规包括事先不能动的学具和纸,安静作画,坐姿端正,有秩序收起来等。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美工习惯:首先也要让幼儿明确要求,形式可以多样,可以用讨论的方法明确要怎样画画才是习惯好,然后老师细心观察谁做到了,在指导作画的过程中随机地引导,对进步的孩子投个微笑或摸摸他的头对他肯定,不对的请他放下画笔看看别人是怎样做的,然后再画。往往收学习用品时最乱,这里我经常采用以音乐作为信号的方法来收拾玩具。如:边弹一首曲子边让孩子把椅子放旁边,然后,组长去收画笔等教学用具,等到老师琴弹好,大家都收拾停当,开始自由活动,这样一点也不乱。

  看书的常规也有很多,轻轻翻书、正确姿势、安静看不影响人家等。首先明确要求,再让幼儿安静看,接着以老师看来为幼儿作示范,然后通过练习,个别指导来形成良好的看书习惯,让全班幼儿分小组进行比赛,这样更能创造良好的常规。总之,操作中的常规有许多,还需大家多摸索,找出良好的办法。

  三、搬桌椅常规的培养

  搬桌椅中,涉及到二只手搬、轻轻地搬,不拖地等常规,在贯彻这一常规时,首先通过故事或拟人手法,让幼儿懂得爱桌椅的道理,其次通过《三轻歌》:走路轻,说话轻,放下东西也要轻,不用老师告诉我,自己会当心,来引导幼儿轻轻搬放,另外通过示范、练习、评比的手段来加以巩固,对一些经常要忘记的孩子,重点介绍示范、练习、评比的过程。来园时老师就及时提出要求,或用眼看或手势经常提醒他们,如发现进步了马上表扬,以强化之,在平时,老师的行为是幼儿的楷模,所以老师一定要按要求去做,这样孩子们就会较快地形成这一习惯。

  四、集中注意听说常规的培养

  这一常规也是学习中的基本常规,它是激发孩子积极思维、积极参与的`重要保证。它包括:不东张西望,手不东摸西摸,不交头接耳,眼睛要看着老师、图片等。讲:不插嘴、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大方回答及举手姿势等等。听的时候眼看着前面或老师。如何培养这些习惯呢?最重要的设计活动趣味化,游戏化,活动的过程应该是激发兴趣的过程,这个激发兴趣有老师的抑扬的语言、教态、教具、内容……幼儿在非常有趣的形式下开展学习活动,当然非常高兴。注意力相应地也就集中了。在活动过程中,老师的视线教态也是非常重要。老师每时每刻地观察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及时的提醒孩子集中注意,可采用正面引导举例某某听得真认真、真聪明。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要分析原因,可能年龄小、控制力差,可能是家庭不管导致很散,要多进行个别谈话;家长工作,一点一滴地提出高要求,不能对这些不了了之,或者很生气地拖一边,都是非常不利,也提不高的。总之,对这些孩子要耐心地锲而不舍地进行教育。

  另外,举手发言,不插嘴,可以讲些“多嘴的八哥”一类故事,使幼儿懂得多嘴多舌要影响大家,并鼓励大家积极举手发言,还可以采用猜迷、脑筋转转弯及根据孩子的水平设计些有趣的问话,说说看到的最喜欢的电视等等来培养举手发言的兴趣及习惯,过一段时间,请大家找找班内谁举手发言多,声音好听,大家找她做朋友,从而从情感着手培养积极举手的习惯,对能力差的幼儿则告诉他们,讲错不要紧,你举手了老师可以请本领大的人和你一起讲,从而也增大了他们的胆子。

  学习活动中的课前准备也有许多常规,如分发学具,排好桌椅队形,我一般每组请2个小朋友来分发学具,如一人发水彩笔,一人发纸;或者一人发剪刀、浆糊等,一人发手工纸等。总之,轮流几个人帮助老师做好课前准备,其余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或到区域中去玩,不许碰发好的东西,这样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

  幼儿活动常规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始终贯穿于我们每日的活动组织中,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幼儿在我们的照顾下茁壮成长。

【幼儿园教师个人总结】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师总结个人总结01-01

幼儿园个人教师总结03-24

幼儿园教师个人的总结04-18

幼儿园教师个人总结05-20

幼儿园教师个人总结01-16

幼儿园教师的个人总结02-16

幼儿园实习教师个人总结06-09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个人总结04-03

新幼儿园教师个人总结06-20

幼儿园期末教师个人总结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