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传统文化继承创新议论文

时间:2022-10-22 19:33:52 实用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传统文化继承创新议论文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民族特性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继承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则,同时应以科学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精神弘扬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流。

传统文化继承创新议论文

  文化,在《辞海》中释义为:“从广义来说,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社会制度、组织结构、社会风俗等等。”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过程中,英国的人类学之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写到:“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的能力与习惯。”因此,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结合体,她既包括政治制度,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以及由人所创造的一切形式上看得见的丰富多彩,浩如烟海的物质财富,又包括人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宗教感情、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亦即精神财富。文化以她特有的方式促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具有数千年发展历程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国民特性,以她博大宽容的精神和特有的文化同化方式,逐步化除了民族间的畛域,消溶了民族间的歧见,使域内各民族融为一体、休戚与共。在长期民族融合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相互浸润熏陶,互相补充融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对于外来文化,博大的中华文化并不排斥,而是撷取其精华,改变其性质,使之融合于中过传统文化之内,使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是域内各民族人民历经数千年所积累和积淀下来内涵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她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发展,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她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源泉,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失去了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将失去自己的民族特性、民族精神,中国将丧失自我发展的独立性,失去了民族传统,中华民族将不复存在。

  为了中国的繁荣富强,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我们有责任、有必要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世世代代地继承下去,这也是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当然,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继承发展,其内容有精华也有糟粕。由于过去的历史局限性、阶级局限性以及人们认知的局限性,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与时代不符,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落后的内容,如农耕文明和官僚文化盛行导致的重农轻商、官本位思想,产权意识和诚信意识的缺乏;长期以来宗法制对人的思想意识的桎梏,人的奴性意识的强化;鲁迅笔下大加鞭挞的那些禁锢精神自由、压抑个性解放的世俗化了的保守腐朽的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性格等等,凡是实际效果不好、扭曲人性、异化人际关系、遏制个性解放、压制精神自由的,不论是来自圣人的,还是“古已有之”的,我们都要坚决摈除。我们所要继承和发展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那些展现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彰显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体现民族特性,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优秀成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先人们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她包罗万象,那些浩如烟海的天文、地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著述,口手相传的民间艺术、坊间手艺,言传身教、行影识授的为人准则、道德规范,遍及华夏大地的名胜古迹,其领域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内容,即便现在也未见能够达到当时的技艺水平和思想高度,凡是实际效果好、美化人性、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对社会发展有益和健康的,我们都要大力弘扬继承,使她们能够世世代代延续发展并不断完善提高。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应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坚决摒弃那些封建的、落后的、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东西,大力弘扬那些积极的、向上的、有益于社会和谐和进步的内容,并使她们进一步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也在不断扬弃,不断发展。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仅仅是继承优秀成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创新。继承是创新传统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创新和发展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目的。我们应以科学发展的观点和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只有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与社会、时代发展同步,不断充实传统文化的内涵外延,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不仅保持民族性,更要体现时代性,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更大的活力和更顽强的生命力,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民族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先是在传统文化内容上的创新。传统文化是历史的长期积淀,形成为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到了社会心理的深层,她的影响随处可现的。无论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思想意识、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等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深深打着历史地、民族的的烙印。只有深入学习、钻研传统文化,真正弄通弄懂传统文化,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中国,真正了解我们的国民性,熟悉我们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在深入了解根植并相融于传统文化之中的各领域中国传统的理念、思路、风格,汲取其中丰富营养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时代进步的要求,以保持民族特性、民族风格为准则,以辩证的、科学发展的的观点看待、解读传统文化,创造性地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充实新的时代内容,使之不断完善发展。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感恩、孝道、仁德、慈爱、正气、勤学、节俭、修身、立志等等的弘扬;浓缩了传统文化立世做人荣辱观的“八荣八耻”的提倡;基于传统和谐精神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等等。

  其次是传统文化继承方式的创新。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主要由教育体系承担着,青少年在中、小学校阶段从学校开设的语文课、历史课上接受一定的正规、统一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主要是古诗词、朝代简史和历史人物故事等,且是应试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总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到大学阶段,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实科教育、专业教育占据主导地位,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之类的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也相当薄弱。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青少年一代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认知和掌握仅仅停留在比较粗浅的、表象性、常识性的层面之上。充分利用当今先进的媒体技术,加强传统文化宣传的文学、文艺创作,通过文学、影视、动漫等多种形式,使传统文化精髓的解读、弘扬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先进便捷的途径和手段,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同时,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大力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健康、向上的成分和内容,等等。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浸润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使弘扬传统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流。

【传统文化继承创新议论文】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议论文07-04

在继承中发展议论文09-03

浅谈继承与创新作文素材(精选24篇)08-10

创新是议论文写作的论据07-24

议论文写作论据:创新03-23

继承与创新作文800字(通用19篇)06-13

高考议论文创新写作指导07-22

创新是动力议论文(精选52篇)10-28

谈传统文化的议论文07-31

继承委托书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