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慈善法出台有何意义?

时间:2021-02-21 09:34:56 政策法规 我要投稿

2016年慈善法出台有何意义?

  “它将整个把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和社会治理推向新的一个时代,我把它称为里程碑”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名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说到。

  “我整个的提案大概有将近20个,涉及到慈善法,慈善法后的这一件事提案有12个,基本上方方面面,我觉得全面的重构的,公益慈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

  对于《慈善法》后基本体系的建设,王名认为:“第一:慈善法使用了一个大慈善方法,实际上大慈善在我的理解就是公益慈善,这比传统意义上的扶贫济困的慈善要宽泛得多。大慈善的概念本身开辟了公益慈善事业的新时代。

  第二:登记管理体制得变化,我提了一个叫登记管理体制的改革,因为慈善法非常明确地给出了一个叫统一直接登记体制的框架,在此之前的体制,现在正在改,目前是分两类,一类是统一直接登记,一类是双方管理,但是慈善法本身对慈善组织给出的是统一直接登记。

  第三:公益认定制度的建立,那么慈善法非常明确地讲,慈善组织要由登记管理机构要统一认定。第四:是监管体制的问题,慈善法有一章专门讲监管的问题,而且监管体制我这个不展开我讲,我这有一个提案专门讲监管,监管体制的问题。

  第四:是税收政策,慈善法关于税收政策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此前的税收政策是碎片化的,我想提到公益金融,慈善法非常明确地讲要发挥金融在慈善事业发展中做的,包括金融机构的参与,构建公益金融体系的建构也势在必行。

  王名称:“过去十年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是一种蓬勃发展的格局,在相当程度上是全社会普通推动的,普通参与的,这里面很重要慈善来自民、来自企业、来自市场、这种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里边存在问题很多,因为没有法,因为没有制度,因为没有规范。

  “慈善法正式颁布以后,会被整个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建构整个社会认知方面提供一个空间。更关注的是政策方面,改革方面,和立法方面的推进,所以我这次有个提案叫‘《慈善法》后的社会组织法’,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法,进入这个全国人大的立法,我觉得还是非常乐观的。”

  中国儿基会秘书长朱锡生谈公益项目众筹和慈善法

  2016年两会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将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慈善法将正式走到台前,这也是代表委员和公众观注热议的`焦点话题。3月7日上午9时,中国儿基会秘书长朱锡生,音乐人、“春蕾午餐”公益项目爱心大使程琳应邀来到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做客人民网,就公益项目众筹和慈善法的出台进行访谈。

  以下为访谈部分实录

  主持人:请简要介绍一下“春蕾午餐”项目的缘起?

  朱锡生:春蕾午餐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扶贫创客推出的一个众筹项目,也是“春蕾计划”项目的延伸,目的是为帮助广大儿童解决午餐困难。关于这一项目的背景,就是我们看到,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生活比较艰难,很多农村学校的学生午餐问题存在较多问题,许多孩子都是从家里带干粮和水来解决,一是缺乏营养,二是有的还没到中午就已经把带来的东西吃完了。怎么办?政府很重视,公益组织和社会各界再加把力,这个问题就能较好解决。同时,春蕾午餐项目也是为帮助一些贫困县发展生产,推动这些贫困县的优质农产品直供校园,把提供春蕾午餐与农村扶贫工作相结合,作为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的一个补充。

  主持人:这个项目在网络上发起众筹,是儿基会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公益众筹新模式的又一次探索和尝试?

  朱锡生:目前我们的筹款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面向企业机构单位筹款,另一个是公众筹款。在经济越发达、慈善组织越成熟的国家,众筹越是受到重视,并被广泛运用。在西方国家及我国的香港,小额捐赠具有非常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公众基础。他们的公众筹款比重比企业机构要大很多,但国内的情况是倒挂的。借鉴他们的经验,把公众筹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也就更有意义,当公众筹款超过了企业捐赠的时候,这个机构才更具有群众基础,才能更健康持续地发展。

  大致从2010年开始,各慈善机构开始意识到公众筹款的重要性。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众筹进入了蓬勃发展发展阶段。网络不仅给公众捐赠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对慈善组织来说,也是完全敞开、可以无限作为的一片领域。网络众筹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会是慈善组织针对公众募捐的重要渠道。春蕾午餐项目的众筹也只是中国儿基会众多众筹项目中的一个,我们将投入更多力量做这件事。

  主持人:作为春蕾计划的组成部分,春蕾午餐得到了众多明星的支持,如何发动公众人物参与公益?

  朱锡生:在多年的公益实践中,我们感到,很多公众人物非常热心公益,身体力行参与支持公益。春蕾午餐刚一推出,就得到了众多公众人物的响应和支持。我想,这首先取决于项目的设计,这个项目是好的,是能对儿童带来帮助的;其次,取决于项目的执行,程序、流程是不是科学合理,是不是能够达到项目设计的初衷;第三是公信力问题,要做到透明公开,除必要的执行成本外,要把钱都用到孩子身上。如果做到这几条,公众人物及公众都会感兴趣。

  主持人:近年来,公益慈善领域风波不断,民众对公益组织,尤其是“处于垄断状态”的公办慈善机构信任度有所下降,对此您怎么看?

  从实际情况看,公众对于公益组织,特别是国家级的基金会还是信任的。但在信任的同时,一些“中”字头的机构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被公众关注、质疑的事件。近年来,公众捐赠也日趋理性化,在选择资助的时候会充分考虑慈善组织信息是否透明、善款是否落实到位、项目实施是否具有成效等等。公众的这份理性和期待,也必将助推中国慈善事业走向更加透明、更加健康、更加成熟。

  我常常跟我们的同志强调,我们设计项目、开展项目,说千道万,两个底线不能破:第一是公益性原则,要看是否是公益的,是否能为社会、为儿童带来好的变化。第二是公信力原则,是否透明、是否把钱花好了?我们要给自己画问号,如果这两个原则经过严格推敲后没问题,公众就会支持你。

  主持人:慈善法即将出台,对于公益慈善事业而言,意味着什么?公益组织如何运用慈善法?个人和名人如何运用读懂慈善法?

  朱锡生:慈善法的出台,对中国慈善事业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国的慈善事业,必将带来新的繁荣与新发展。而对于公益组织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说是机遇,主要是慈善法的出台,由原来的入口管理转变为过程监管,对慈善组织特别是民间慈善组织重新发力带来了可能,也对慈善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带来了一种倒逼,你不这么做就不行,形成倒逼之后,慈善组织的发展后劲也就具备了。说挑战,主要是慈善法对公信力、监管等问题有了更加明确的法律要求,这是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谁不做好就是违法,违法就要付出成本,违法就要有惩罚。所以,公益组织首当其冲是要练好内功,一切按法律法规办事。

  主持人:关爱女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救助角度看,公益组织和政府应如何发挥主体作用?从关爱的维度看,公众人物应如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儿童是我们的明天,所以我们说,关爱儿童就是关爱未来,关爱儿童就是关爱自己。而关爱女童则多了一层含义,因为今天的女童,都是明天的母亲,把女童关爱好,对于国家、社会、民族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儿基会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公益组织,长期以来,始终注意做好关爱女童的工作,在推动女童保护、女童教育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在今后时期内,我们仍然要配合党和政府,把促进女童的教育、女童的健康、女童的安全等问题作为重大任务,继续动员起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努力。

  主持人:近年来,公众对公开善款使用情况的呼声越发强烈,善款如何透明使用?公益机构、名人在其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角色?

  朱锡生:善款的使用透明问题,说起来复杂,其实也简单。我记得陈慕华大姐当年向我们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把它叫做“两块糖理论”。慕华大姐说,公益事业要透明,要公开,要讲公信力,比如,你接受了两块糖,要搞清楚谁捐赠的,捐给谁,你给了谁,有无登记,谁证明,这些过程搞明白了,就是透明、就是公信力。所以,公益组织要做好公信力,就是要按这个思路方法去做。

 

【2016年慈善法出台有何意义?】相关文章:

房屋征收政策出台09-30

网约车新政出台04-09

2017惠农政策出台02-23

户籍改革方案出台02-19

公益慈善的广告词11-05

户籍改革方案出台 浙江02-19

天津户籍改革方案出台02-19

租房提取公积金新政的出台02-24

浅谈哈尔滨公积金提取新政出台03-02

北京2017新社保政策出台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