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实用的佛语的语录

时间:2024-03-20 12:08:26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实用的佛语的语录集合99句

  慈悲仁爱之心是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虽然现在是经济社会,更多的人需要通过赚取财富证明自己的价值,但财富跟着爱心来。即便是生意人在经营的过程中,做些善事,也有助于经营。拥有救人救世的心胸才是世间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佛语的语录99句,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佛语的语录集合99句

1、生活里无论坎坷、还是平坦,没有人会告诉你怎么做,也没有人替你做出决定,人生走过去,自己却必须走出烦恼的围墙,必须面临选择和放弃,也不必要为每一次选择而沉重,也没必要每一次放弃而悲伤,在疲惫不堪的时候,才知道觉悟,为时不晚。

2、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不走错路,少走弯路。

3、成功源于自制。有大度心者才能自制。只有自制才能心安理得,集中精力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能自制的人是令人佩服的,那是生命中至高境界的显现。

4、佛法其实很平凡,修行之道无非平常生活,饿了吃饭,困了睡觉。问题是许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尤其当压力缠身时,心心念念都是烦恼,又何来吃饭睡觉的平常心?

5、见秋毫之末者,不自见其睫;举千钧之重者,不自举其身。

6、即心即佛莫妄求,非心非佛休别讨。红炉焰上雪花飞,一点清凉除热恼。——《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7、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多一份宽恕,便能令我们多一位朋友。

8、若有疾病,了不念佛,便呼巫师,卜问祠祀,请乞邪神,天神远离,不得善护,妖魅日进,恶鬼屯门,令之衰耗,所向不谐。现世罪人,非佛弟子!《事佛经》

9、教富,是启发智慧;济贫,是造福人群。

10、我依然在等,等你为我盘起长发,一生匆匆,宠辱不惊,仓促的相遇,却撞进心城幻梦,没有早一步,也没晚一步,恰到好处。曾几何时,在佛前虔诚祈祷,以我半世繁华换你余生长安,用爱修禅境步步生莲,许是佛祖怜我太痴,才将你送至身旁,呵护半生周全。

11、着相而求,咫尺也成天涯。心性本自圆成,却时时攀缘过去、未来,并 于当下起分别、执着,显好坏、生爱恶,于是烦恼丛生。金刚般若经言,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且于不可得处,悟达心 性圆成。

12、人类自古以来就敬天,遇事常祈求上天保佑。很多人经历的事情多 了,就会得到一个结论:"与其求天一直不要下雨,不如让自己常备一把 伞。求天求地,不如求自己。"谁也救不了你,除非你自己。自救者天救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3、生活中不乏执著之人,他们固执己见、执著陋习,就像那过桥的盲人 一样。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不肯在别人的意见中获得认知,不到黄河心 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吃了小亏还不算,不撞个头破血流绝不回头,直 到吃了大亏、倒了大霉才肯承认自己是错的。

14、省钱是美德,用钱用得有意义是功德。

15、佛说,执著是烦恼的根源:深的执著就是大烦恼,浅的执著就是小烦 恼。因此,我们要学会变通,凡事不要太过于执著,尤其是错误的执著。

16、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17、生病是对生命的反省,对身体的关照。当你躺在病床上,是为了让你感觉上帝的存在,让你停下来对生命系统进行维修和保养。生病其实是一种需要,平时从来不生病的人一旦进医院就是大病,有的甚至就回不来了,所以小病小灾等烦恼都是必须的,它是对生命的一种关照。

18、时间用过以后有成果,即"够用";用很多时间却无所得,即"不够用’’。

19、令他得乐,是名为好,亦名为善,亦名为福。

20、问:"何以人死而佛性不灭?"答:"贵居士所言之人,肉身之形也,犹如人家电灯之泡,日光灯之筒,佛性如电厂电力也。试问人家灯泡及灯筒坏后电厂之电力灭乎?"——李炳南居士

21、若知唯识现,离于心所得,分别不现前,亦不住其性。是时攀援离,寂然心正受。

22、诸法分为两种,轮回与涅槃。宗教、哲学和科学是属于轮回。涅槃是超越宗教、哲学和科学。诸法分为两种,世间与出世间。宗教、哲学和科学是属于世间。出世间是超越宗教、哲学和科学。佛陀的法教有两种,教法与证法。宗教、哲学和科学是属于教法。证法是超越宗教、哲学和科学。

23、心若清净,凡事简单,如此,才能尽享生命的清闲之福。暇满之身就是健康有闲,可世界上的人有清闲不肯享受,有好身体要去消耗掉,而且真到了清闲暇满,自己反而悲哀起来。这类人内心是喧嚣的,他们不知道清净的重要,不懂清闲的滋味。

24、生活中,你会发现,再好的夫妻相处久了,都会有倦怠时。

25、只有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如果连自己都常苦着脸,那生活如何美好?生活始终是一面镜子,照到的是我们的影像,当我们哭泣时,生活在哭泣,当我们微笑时,生活也在微笑。

26、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弘,言动要谨!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人生太忙,则耽风花雪夜之情!不闲不慢,疏密有情,方为快哉!

27、人的时间有限,然而才能无限。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嗟叹上,认识自己,安于自己所走的路,珍惜时间,最有效地运用每一秒钟。若能如此,即使年老体迈,也依然能够保持年轻的激情与活力。

28、顺境和逆境比较,人们都喜欢顺境。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在顺境中向 目标奋斗,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更容易接 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对人的事业发展也有不利因素,顺境中的宽松气 氛、优越条件,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古人说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对顺境消极作用的一种警戒。积极利用顺境 的有利条件,避免顺境的消极影响,是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应该注意的一 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9、施人与善,广种福田。施人与恶,报应连连。都是自己种下的,当然,也是自己收获的。你所给予的,都会回到你身上。如果你对人冷淡,别人也会回以冷漠;如果你经常批评别人,你也会接收到许多的批评;如果你总是摆一张臭脸,没错,别人也不会给你好脸色。所有你所给予的,都会回到你身上。

30、禅师所问郓州针,是指对人生的彻悟。没有针,只能穿破散的衣服。同理,没有对人生的彻悟,只能过浑噩凄惨的生活。人一旦有了正确的人生态度,就能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寻到乐趣和诗意。

31、"三受"是人们产生各种情绪的原因,人们通常认为,苦恼是不良情绪,快乐是好的情绪,不苦不乐是没情绪,但在佛家看来,都是虚幻的情绪,因为"三受"随时会发生变化,例如身体受伤了,痛不可忍,自然产生苦受;伤痛好了,心里高兴,又变成乐受了;过了一段时间,"好了伤疤忘了痛",变成不苦不乐受了。又如恋爱,爱上那个人,想而不得,心生愁苦,是苦受;建立了恋爱,感受到了爱的甜美,变成乐受了;结婚了,接吻如同饭后擦嘴唇,握手如同"左手握右手",没感觉了,又变成不苦不乐受了。

32、前世,我是那汉水边迎风而立的女人,在苍苍蒹葭的摇曳间轻扬笔墨,依香而吟,静书着一份澄澈若水的禅心。

33、弟子:"做人做事要怎样才能圆融?"师言:"圆就是圆满,待人处世要用圆的方法,不要用尖的方法。因为尖的会伤害到人,同时也会扎到别人的心。"

34、时间用过以后有成果,即"够用";用很多时间却无所得,即"不够用"。

35、可用的物资,都是值得珍惜的宝。

36、知足长乐,不知足常怨 才华横溢的人,一方面很容易达到目的,很快就获得了世俗的满足; 另一方面,因所求没有止境,又永远不容易寻得内在的圆满,才华反而成 了自苦的根源。

37、一个人如果从年轻时就有信仰,老来自己可以看经、念佛、禅坐,养成在生活中以佛为伴,以法为用,以僧为友,则老来不但不会孤单寂寞,甚至可以活得怡然自得、丰富多采。

38、佛家认为,学佛是"大丈夫的事业",对别人的恶毒打骂,不仅能忍,还像喝蜜糖水一样甘甜,这样的境界,大概是忍的最高境界了,到此境界的人,岂止是大丈夫,已经是佛了。

39、落英在晚春凋零,来年又灿烂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春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何尝不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是真正的平常心,这不单单是心胸豁达的表现,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可以让我们直面人生,消除内心的偏狭和狂傲之气,舍去浮躁和虚华,更加淡定和从容。

40、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41、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维摩经》卷中,问疾品

42、然而,有些人往往是背道而驰,烦恼比没有学佛人更炽盛,内心的执著和习气比没有开始修行时更严重。原因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缺乏了正知正见,于是所学所修的一切,反而成为增长邪知邪见的助缘。

43、平等待人,就是要给所有的人以应有的尊重,不要在人的身上附上许多条件,将人分成三六九等,予以不同的对待。如果别人没有好好地对待你,那么最有效的方式是:从自己方面找原因。你有没有做一个公正的人?

44、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当作如是信,戒晶已具足。……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人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

45、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46、帮助别人,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举动,也不需要你倾家荡产,而只需要你在生活中看到一个弱小的生命时伸出一只温暖的手拉上一把,只需要给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人披上一件棉衣……如果每个人都有这份助人的爱心,我们的世界就变成了真正的天堂。

47、禅宗中有一句格言,"万物唯心造"。也就是说,心外无一物。心外的世界不过是人心折射出的世界,每个人看见的风景无不是虚幻,过眼即逝。人心如果执著世间万物,就会有千种折磨,万般烦恼;人心如果随缘任运,人就会处处自由,时时潇洒。

48、忍辱决非是卑怯无力的含垢忍怨,是以一种极大的力量来忍受一切。(民国)太虚《菩萨学处》

49、只要能张开眼睛,每一天都是我的新生之日,都是我做人的开始。

50、看窗外树上的枫叶又少了,却没有一点伤感;任微风吹过惺 忪的身躯,却没有一丝寒意。初冬时节,朝霞一样充沛,晨歌一样饱 满,我的心灵一样灿烂。心中有希望,这个世界即使凋零也一样美 丽,生命里有旭日,这个世界即使飘雪也不寒冷。朋友,你也有自己 的早晨,也有属于自己的旭日和希望!

51、今天是一个文化多元、价值观相异的时代,许多人刻意模糊是非善恶的观念,对"因果报应"持怀疑态度,对"好人好事"不屑一顾,对"坏人坏事"反倒特别宽容。但是,无论任何时代,基本的道德观念都是不能抛弃的,"因果报应"也不会失效,恶念一生,不等见诸行为,自身已受报应,"还自坏形",把形象毁掉了,损失难以估量。

52、生活的禅法,在于生活中活泼的运用,解除生活中存在的烦恼障碍与困惑,充实生活,宁静生活,祥与生活。

53、在一些无油无盐的场合,我嘴上和人说话,心总是无法遏制 地瞌睡。生活在人群中,这样的场合总是难以回避,你要是一味地回 避就会被打人另类,另类的日子并不好过。其实我不想做另类,最后 还是做了另类,因为我瞌睡的时候,嘴里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蹦出没来 由的疯话,既惊了别人,也吓了自己。

54、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55、佛问人什么叫做"和谐",人答道"和谐"就是两个人对事物都有相 同的认识,能够共进退,比较默契。佛笑了,说道"和谐"是两个不同的 人在相处中的互补和相安,而那个"相同"不叫"和谐"。人们每时每刻 都关注着世间万物,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与其保持"和谐"呢。

56、二十一、净土为归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

57、时时刻刻注意自己所说的话,每一句话都要深思熟虑,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能利益众生,开导人心,使人开解烦恼?

58、先去实践中流汗,再到微博里留言,这样才可能避免空谈。

59、生命就是一场永无休止的苦役,不要惧怕和拒绝困苦。超越困苦,就是生活的强者。所以,在人生旅途上,横的竖的都是路,苦的笑的都是歌。高山平地都要走,苦辣酸甜都要尝。任何经历都是一种积累,积累的越多,人越成熟。经历过困苦的磨炼,生命有强度;经历过挫折的考验,生命有亮度。

60、生命从来就不是固执寂寥的落寞自怜,从平凡中活出特别的意味,从悲观中活出人生的向往,从历经悲情的伤痛中活好生命的状态,活出内心的明朗,从生活来,到生活中去,生命注定要面对更多的风雨,一笑悠然,平静安然。#延参法师宝相寺讲座#

61、无论遇到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界,不起烦恼念,不增执着心,就是看破。人无恒常,事无恒久,顺境时处之安然,逆境时处之泰然。

62、"我吸气,让自己身体平静下来。我呼气,让自己心灵平静下来。愿我身心平衡,愿我宁静自在,愿我解脱无碍。"——每天念诵这些句子,使你劳累疲惫身心平静安康下来,然后把这份平静感延展到辽阔的宇宙的每一个众生,这是佛陀的教导!

63、听风数雨的日子,我用一研素墨,绘一曲云水禅心,在岁月的平仄中,体味时光的冷暖。

64、恒荣法师:自尊是一种人生的理性和信仰,自大却是一种自私和陷阱。别人的尊重是一种友好和善意,而自己的自大,则是命运崩溃的开始,也是警醒。

65、若有一天,千帆过尽,沧海桑田,我愿守着一座老旧亭院,一池素色的荷莲。于风儿私语,于落雨说禅,在一曲弦音中将过往的心绪轻轻梳理,轻挥笔墨,记下每一程走过的温暖,每一次邂逅的感动,每一季散落的心语呢喃,让时光的扉页上,始终绽放着花儿的芬芳,一如初见的嫣然。

66、当一颗树不再炫耀自己枝繁叶茂,而是深深扎根泥土时,它才真正的拥有深度;当一颗树不再攀比自己与天空的距离,而是强大自己的内径时,它才真正的拥有高度。

67、一时失败并不可怕,失去自我才值得担忧;有时候,不曾有过挣扎的考验,付出的代价更大。

68、当玻璃杯中装满牛奶,人们说:这是牛奶;当装满油时,人们又说:这是油!只有杯子空时,人们才看到杯子。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学问、财富、权势、成就和偏见的时候,就不是自己了。——人往往拥有了一切,却不能拥有自己。

69、俗话说:人生有不如意十之八九。有喜亦有悲,有爱亦有恨,有希望亦有迷茫,有喜悦亦有苦涩,如此等等。但不论当下如何,若有人给你以真诚的微笑,你的内心都会有明显的改变。

70、"荣枯回眸成大梦,幻化百年空悠悠。名利一场纸半张,流水消磨古今人。"人生如浮云,多少成败得失,都只是在历史的天空游来飘去。多少英雄汉,多少聪明客,穷尽一生,为名为利奔波辛苦,到头来终究是如流水东逝,如浮云散去。

71、年年岁岁春渐远,岁岁年年春又回。风,依然寒气未退,阳光却渐渐明媚,温暖的阳光里,我们嗅到了春的气息。光秃的树干不久就会冒出新芽,在春雨的滋润后,嫩绿会渐渐变成深绿,然后发黄、枯萎、飘落,这就是季节的轮回,也是生命的轮回。

72、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

73、您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74、信仰没有年龄的区分,只有虔诚的纯度和真诚的善良。

7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传统和宗教信仰,虽然我们有信仰者不同的宗教,但我们必须要知道,敬仰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尊重别人的民族传统是最基本的须知!尊重别人是在尊重自己,尤其尊重别人的信仰是在提高自己的素养。

76、正念正知能消除所有的恶心,也能成办一切善事。

77、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悟的人,拜佛绝非迷信。拜佛就是以佛为导师,学佛的为人处世,积德修福,做一个慈悲与智慧的人,一个身心清净、健康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国家、众生的人,一个无我利他的至善之人。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成功的人生,就是做人的成功。

78、佛陀说:在所有佛法的修行中,修无常是最殊胜的。所以我们应当时时观想行住坐卧的一切行为,都是这一世最后的行为;口中所说的,是今生最后要说的话,内心所想的,也是今生最后能想的。只有时时观修无常,才算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79、我们不能活得狭隘自私,而是应当利用佛法来开发自己的生命,令生命有光有彩、有意义、有价值。

80、单单的看破还不算本事,只有看破了以后再拿起来履行责任,这才是本事。

81、一个人错了不怕,但一定要发露忏悔,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是非常重要的。善根引发的力量不可思议,常能反省自我,反省的力量不可思议。

82、外在的境界是变幻无常的,我们的心也往往起伏不定,修行就是训练我们的心,让它不管对外在的变幻还是内在的起伏,都能平等视之、平静视之。

83、修行人,主要能忍骂、忍打、忍冷、忍热、忍风、忍雨、忍饥、忍渴。

84、佛教一切都讲因缘,就是三世因缘,过去,现在,未来,因缘本身就是因果。缘起缘灭,一切皆有因果。人生像是一场梦,梦醒了你已经走完人生,这一世,无非是尽心。对自己尽心,对所爱的人尽心,既然尽心了,便无所谓得失,无所谓成败荣辱。

85、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86、露水的凝然和滴落,是日月精华,在荷之上,芝草之间,寂静暗香悠远。

87、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88、假使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一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一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一经落空了自在,多少人在今天一经流离失所。

89、平时不知不觉的那些心灵深处的丑恶卑俗,从理智上发现了,便是明心开悟;从情感上厌弃了,便是慧剑诛魔。

90、佛有佛眼,心有心眼,只要不被一叶遮拦,便会满目青山。怕的就是自己一叶障目,什么都看不见,怎能不一片苦海?

91、别人都互相结怨,而我无怨结,所以我安详快乐。别人有苦恼,而我无苦恼,因此我安详快乐。别人有贪欲,而我无贪欲,因而我安详快乐。

92、如果我们真能看清苦的形成和苦的消失,那么我们便不会再受制于苦,而达到没有苦的生与苦的消失的境界。

93、俗眼既认一切对待者为实事,分别计较遂致牢不可破,此所以有贪嗔也。

94、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95、知道事物应该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96、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

97、"修行不是为了让一切变得更好,而是允许事情变得更坏。"接纳事物的正反两面,发现好的可能,也容忍坏的存在,真正的修行是一个扩大心量、如实生活的过程。修行之人慢慢地能够看到并堪破真相,在他那儿,无所谓好坏,事情来了,就接受它,事情走了,也不眷念。所谓随缘散化。

98、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

99、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实用的佛语的语录】相关文章:

【实用】佛语的语录48句09-28

实用的佛语的语录75条10-30

【实用】佛语的语录30句03-01

【实用】佛语的语录36句08-22

【实用】佛语的语录66条01-26

【实用】佛语的语录合集50条07-19

实用的佛语的语录汇编48条11-23

【实用】佛语的语录集合76句11-06

实用的佛语的语录集合68条10-28

【实用】佛语的语录汇编36句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