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静思的语录

时间:2024-02-05 11:13:20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通用静思的语录大集合69句

  忍,是帮助你做好事、修好行的最大力量。能持忍者,没有什麼事办不到。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静思的语录69句,一起来欣赏吧。

通用静思的语录大集合69句

1、人因自觉而成长,因自满而堕落。

2、不要总是要求别人给我什麽,要想我能为别人做什麽。

3、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4、想获得心灵的解脱,要能不为物牵。

5、懂得生活的人,连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6、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7、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取决与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这个世界。

8、人生问心无愧就好;清心寡欲;于世无憾就行:是我们的性情得到最好的升华。在安逸的路上……一切皆来自于心:有些人在风雨飘摇中笑看风景……

9、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10、真正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11、要批评别人时,要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1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13、每一天都是故人的开始,每一个时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14、人都迷於寻找奇蹟,因而停滞不前;纵使时间再多路再长,也了无用处,终无所得。

15、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心中常存善念,遇事逢凶化。

16、人无妄念是禅,坐中见性为定。

17、心灵的和平,须从教育开始;人受了教育才知道爱和福,才懂得发挥人生最宝贵的功能。

18、愤怒能剥夺一个人的洞察力及忍耐力,惹起一切的罪恶,吞服一切后果,像猛火一样的毁灭一个玩火的人。

19、心地空时,宇宙虚空都可容纳,心地满时,容不了一滴水,一粒砂。

20、水滴虽微,渐盈大气。

21、对别人不要计较,对自己要好好检讨。

22、心若开,运就通,运通福就来。

23、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

24、遇到困境,一定要用更大的斗志面对,惟有勇敢迎敌,才有机会致胜。

25、菩萨有隐恶扬善的美德,凡夫有妒贤嫉能的心理。

26、面对纷杂的气氛,只要抱持感恩心,就不会感觉烦躁,尤其是愈感恩,就会愈觉得做不好。

27、人往往很容易忘失东西,可是被人说几句不中听的话,却丢不掉也忘不了,耿耿于怀。

28、只怕力量不够,不怕做的工作太多。

29、一个人要点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去引发别人。

30、多一分善念,少一个恶念;多一分良知,少一分痴迷。

31、要把握做好事的因缘,一旦因缘消逝,想做就来不及了!有些人虽然想做好事,却想等到有钱或有机会才去做,应知人生无常啊!只要有因缘,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力量,也要赶快去做。力量、因缘会合起来,就能成就无量功德。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莫轻小善而不為,更莫贪积财物而不捨。

32、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但也也须懂得谦虚和礼让。因為每个人在世间,绝对无法一手撑天。

33、听别人说话时,要以说话人的心态聆听——听年轻人的话,用年轻人的心态聆听;听老年人的话,用老年人的心态聆听——即得人事圆融。

34、佛陀常教导我们:要安分守己,守住清净无為的心,让心时时寂静。心静自然人安分,人安分就能过著和乐的日子。

35、人心比武器还厉害!因為武器由人心所创造,不管将它用於好或坏的地方,都起源於一颗心。

36、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宝藏,与佛陀无异。只是佛陀的矿山宝藏经过长期挖掘,已得宝石且不断提炼琢磨,成就了狠多发亮发光的玉石宝物;而凡夫的矿山虽已开挣,却尚未加以琢磨。

37、移民是消极、逃避的行為,如果把移民的心思,转而运用於积极改善目前的社会环境——人人发挥菩萨精神,将国家当作一个大家庭,以对待自己的家一样来关心、整理和照顾;如此,何愁国家、社会生活品质不能提升?

38、想要家庭吉祥、和睦,就应该常常起欢喜心,天天為自己的家庭祝福。

39、生活在天地之间,若只是随波逐流,让身躯随着时间而生老病死,这是没有意义人生。所以,我们应配合社会环境的教育及古今圣贤的引导,好好探究人生意义何在及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问题。

40、不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以免到头来落得伤身败德,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41、修德——是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累积而成,并抱持恒久心,於平常的言行举止中不离佛法教育;如此,才是真正的学佛修德。

42、戒是不起心动念,守住本分,戒掉一切名闻利养的贪念;定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守持志节、临危不乱;慧是能运心转境,于平静中突破重重困难。

43、常能反省自己而无过失,即得解脱自在。

44、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是指对该做的事从不计较,无限量地做、及时地做,而且不求回报,此即真正无量的大福报,亦即所谓的力德无量。

45、人在健康时,应多做善事、利益人群,多造善因福果,為自己铺好人生健康之道。否则一旦病障现前,身心不得自在时,子媳再孝顺也只能尽人事。

46、一个人在世间做了多少事,就等於寿命有多长。因此必须与时间竞争,切莫使时日空过。

47、正信的佛教徒称礼敬诸佛,不只是拜佛,而是要学佛陀的大慈悲和大智慧。

48、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为自己,一切只为众生求安乐,宁可拾己,以自己的牺牲使他人得到安乐。

49、菩萨行者心怀慈悲,常起利益众生的念头,无论到任何地方,心都无畏惧。因此,若能做到以爱待人、以慈对人,则不惹人怨,亦能结好缘。

50、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能发挥良知良能,没有一个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这分救人之心,就是菩萨心。

51、臺湾的离婚率不断逐年攀升,衍生不少社会问题。希望人人都能先由自身建立正常的家庭伦理,再去影响其他的家庭。

52、爱人与被爱都是幸福的。但是这分爱必须「清净无杂染」——付出者无所求,接受者不贪婪;施与受者都无烦恼,彼此皆自在。

53、无色彩的爱——时不计长短,地不分远近,人不分宗教与种族,只要有苦难,我们看得到、听得到、做得到,都应尽量去付出,决无希求回报的心念。爱得普遍,爱得透彻,爱得乾净俐落,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纯净真爱。

54、人有二耳、二眼、一口、双手、双脚,此中道理:是要人多听、多看、少说话、多做事。修行贵在身体力行,说一丈不如行一寸。

55、一切的修行法门,如坐禪、念佛等,都是為了收摄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

56、勿以小嫌疏至亲,勿以新怨忘旧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57、随时记录灵感。静思语录

58、缩小自己,要能缩到对方的眼睛里、耳朵里,既不伤他,还要能崁在对方的心头上。

59、如果有人告诉你:‘据说……'’据说‘两字,就有一半不是事实。

60、嘉言没有行为相随,就像风吹河边芦苇。

61、人若能以"慈忍"施行于家庭和一切众生,人间便会散发"透彻之爱"的光芒。

62、看淡自己最般若,看重自己是执着。

63、竞争蕴藏了伤害的因子。只要有竞争,就有前后之分、上下之别、得失之念头、取舍之难,世事也就不得安宁了。

64、有人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说苦是因为他不能堪忍!愈是不能堪忍的人,愈是痛苦。

65、要用心,不用操心,烦心。

66、有健全的家庭,才有好的社会,有好的社会才能有好的国家。

67、虚空有书,我愿无穷,发愿容易行愿难。

68、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求人痛苦。

69、人无乐趣,忙人无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