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简洁的佛语的语录48条

时间:2023-10-27 13:10:47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简洁的佛语的语录锦集48条

  把人生活成一场幸福,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让那些往事和纠结,都随清风流云飘散,把那些对立的矛盾,用最快的时间去理解、去包容。烦恼天天有,那都是我们在思考事情时的不够客观和偏执;而幸福就是生活的一种态度,是内心的那份知足与安然。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佛语的语录48条,欢迎阅读。

简洁的佛语的语录锦集48条

1、要活得舒心,活得快乐,活得潇洒,就要学会知足,学会随遇而安。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快乐,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很多时候,我们不缺方法,缺的是一往无前的决心和魄力。不要在事情开始的时候畏首畏尾,不要在事情进行的时候瞻前顾后,唯有如此,一切才皆有可能。

2、生活,很多时候,就是一种体谅,一种理解。人生的路上,如果懂得体谅,懂得宽容,日子就会很温馨,也会很安宁。生活中的很多烦恼,就是源于我们不能体谅,过分在意了自己的主张,互不理解,互不相让,伤了彼此的心灵……

3、人生的路能不能走好,自身的能力是一方面,目标同样不可或缺。

4、当下的心念——好的,应精进;不好的,应去除。

5、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

6、诸法虽生,不住自性,是故无性。如婴儿定住自性者,终不作匍匐乃至老年。

7、生活中,我们也像这个人一样四处寻找解脱的途径,殊不知,并没有谁捆住我们的手脚,真正难以突破的是心中的瓶颈。突破心中的瓶颈,清除心中的垃圾,就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8、佛家认为,身体只是一个"臭皮囊",不必贪爱;但不贪爱不等于可以随意糟蹋,一个精致漂亮的"皮囊"岂不更让人喜爱?何况修成"色相庄严",也是佛家"方便说法"的形式之一,因为凡夫都爱漂亮,都在意自己的外表,一看学佛可以改善自己的形象,学佛的积极性就高了。

9、那个在风中奔跑的少年,那段在湖畔啸傲的青春,当一切都成为过往,瓦尔登湖依旧在看不见的远方荡漾。瓦尔登那份尘世的孤独,那份心灵的热闹,多好!可惜,世上已没有瓦尔登湖。

10、新妇骑驴阿家牵,山青水绿。桃花红,李花白,一尘一佛土,一叶一释迦。一《洞山梵言禅师》

11、无数人随着起伏不定的命运和变幻莫测的生活时而升至顶峰,时而坠入深渊,但这都是生活的必经阶段。跌宕起伏、起承转合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古往今来大凡成功者,都曾经历苦难命运的严苛历练。

12、很多时候,我们总会以为自己不得了,而事实上,换一个角度去看自 己,我们与别人其实差不了多少,我们取得了很多成功,或许只是运气稍好 罢了。所以,无论取得什么成绩,我们都没有理由骄傲自满。

13、世间万物,各有其貌,才显得缤纷多样,异彩纷呈,人亦是如此。

14、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要坚持 自己的主张,不要人云亦云,受别人的控制。拥有自己的见解,从而使自 己变得杰出。做到独立自强,才是真正的爱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脚踏实 地,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理想的方向迈进,最终获得自己想要

15、一个人如果得志与失意时都能把握自我,处变不惊,心无分别,那他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大德之人。一如佛家讲,爱人如爱己,天下的女人都是自己的母亲,天下的男人都是自己的父亲,天下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如此,便没有了分别心,心中的爱才能升华为大爱。

16、现在人人都在讲幸福指数,为何经济的高低并不和幸福指数成正比?

17、诚正大爱无敌对,信实良知有感恩,慈悲心境宽包容,喜舍无私念纯真。

18、岁月虽然带走了你青春的足迹,何必在意当年青春的美丽,只要你能够坦荡地面对血与泪的洗礼,直面去看待人生,无私地品味天地沧桑,正确品味自己生命中的禅唱。正确拥有自在的自己,整个世界都是你的傀儡。

19、千百年来,多少寺院僧人早晚功课,念四弘誓愿文:"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种发愿,就是为了让修行之人不再受七情六欲的烦恼。

20、人无事也要寻觅一点愁怨,更何况有事时?世间人大多如此,每天都被诸多莫名其妙的烦恼所包围,心灵很少有平静的时候。心头的闲愁太多,吃饭就不香:心底的思虑太多,睡眠便不宁。

21、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22、掬一丝暖意,璀璨灵魂,草木闲情,摘花泡茶,四季如诗,听风吟唱,执一枝素笔,绣一段灵魂深处的遇见,持一颗禅心,以一种别有的姿态行走于喧嚣的尘世,在荷的温婉中静默,在花的声音里清喜。

23、世间之人无知无信,常与诸根而为奴仆,唯见掌中,不观大利,易事不修,难者恒作。

24、在戒律中,大都不可这样,不可那样;我们今天需要的是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以我们应该认为八正道才是戒律,六度万行才是戒律,四摄法门才是戒律,饶益有情才是戒律。

25、天堂和地狱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与地狱,要怕的是心的偏向。

26、弟子:"要怎样管教孩子才算恰当?"师言:"生养子女就如同种树苗。树苗植入土里刻意加太多的水和养分,根会很快腐烂,因为大自然本来就有充分的水和阳光、空气,自然会培育它。孩子也是一样,父母生他,即是天地养育长大的,过分溺爱孩子,反而害了他。"

27、自己能做的事绝不要麻烦人家,即使人家不想记账,人情债 也摆在那里。你一生能还的人情有限,欠多了还不起。能为别人做的 事不要惜力,你送的人情人家都会替你人账。你这一生难免碰上自己 办不了的事,如果有足够的人情积蓄,你的难事自会有人替你办妥。

28、归命弥陀,凡夫的生命与弥陀的生命融为一体,难分你我。若说是我,大事小事,一任弥陀做主,我已经放弃了我,不再做主;若说是佛,依然是凡夫的形态,未离贪嗔烦恼。

29、不可一错再错 做人行事一是不可将错就错、不肯悔过;二是不可一错再错、积重 难返。

30、我坐等你。我在立秋那天等你,我在七夕那天等你,我在白露那天等你。我等你的禅声,你的超度,你始终没来。露已白了,夜已凉了,秋已深了,风已冷了。你终于来了,如我期盼的那样。带着你的薄凉,带着你的潇潇,带着你的拂尘,带着你的经文。我此生就为你而来,为等一场秋雨而来。你来了,我的心事便化了。我腹中咕咕,你也自我的体内而来,自我的眼中而来。你也自天上而来,自天堂而来。天地间有你,我胸中有你,你来化我,我便是你。我是这秋雨,是这连绵不绝的秋雨。

31、人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人唯有在群体中充分交融,你来我往,才会形成自己的圈子和人脉。在群体中体会气场是中国人的一大精神源泉,所谓"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32、每个人,既是众生,也是佛。在凡夫眼里,现众生相;在佛眼里,现佛的庄严相。人生是一场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心。修到无心时,宇宙就在心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观世界还是世界,只不过这一切,都是清静的,干净的。

33、只需拈花一笑,万千心事尽在其中。往事的脚步轻了,悄悄地走过岁月。一笑于休闲处,坐看时光着地成灰。生活仍是一片宁静。禅在心中,悟自心生。

34、很小的时候,总以为长大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大后,却发现仿若就似一个眨眼的瞬间。我们,曾经匆忙地想要长大,可是,长大后才明白,其实长大,并不只是年岁的增长,还有岁月过往里,那些我们承载不了的厚重依恋。

35、山水相逢的是一段往事;蝶恋春天的是一种情怀;而我们相遇的,是一个故事。有些人在我们的生命里,不期而遇,又在寂静的时光里,渐行渐远;有些人一旦入心,便再也不会忘记。时光易老,不忘来路,不改初心……

36、一直希望,过清新的生活,爱清水样的人,做清己。从每一天开始,对人微笑,对花微笑,对书微笑,也对自己微笑。如此,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都是自在美好。

37、如果内心不够坚强,没有坚定的毅力,那么再小的违缘也会阻碍你,再小的困境也伤害你。所以大家要增长自己的信心,强化自己的毅力,自信起来,坚定起来。

38、上天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你失去了一种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个馈赠。关键是,我们要有乐观的心态,相信有失必有得。要舍得放弃,正确对待你的失去,因为失去可能是一种生活的福音,它预示着你的另一种获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39、生活就是这样,当别人认为你好的时候,追捧你的时候,你确实已经很好了;当其他人不再关注你的时候,你也不会因此就变得坏了,其实,你还是你自己,很可能比原来更好。所以,不要在乎别人的言论,过自己的日子才最重要,开心快乐的生活才最重要。

40、有些事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要发生,有些人不论我们喜欢不喜欢,都要面对。人生中遇到的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不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愿意也好,不喜欢也罢,该来的都会来,该到的都会到。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就是相处,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一切,用善良感染生活,感染人生。且行且珍惜!

41、可以接受一切,可以享受一切,同时,随时准备放弃已拥有的一切,这就是真正的"出离心"。

42、对于"我执",印度的寂天大师概括为"在乎者,多伤害",非常贴切。如果一个人太过在乎每一个细节,那么任何人的一举一动或每一句话,都会觉得是在针对自己。过多的"在乎"只会让自己感觉永远都在受伤害,总觉得大家都对自己不好,伤害到自己了。其实,这就是心量太小了,小到只够容得下自己。

43、不论你身在何方,不管你曾经有过多少罪恶,只要你在心里轻声呼唤,佛都将守护着你,让你得到救赎!

44、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45、喜心的特质是能为他人的成功感到快乐。它的作用是去除妒忌心。它所显露出来的是厌恶心的解除。

46、修德有顺有逆。顺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极而彻证,证而了无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远,修极而永堕恶道,堕而了无所失。

47、师曰:不拟时如何知是道?南泉曰: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是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邪?

48、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简洁的佛语的语录48条】相关文章:

简洁的佛语的语录汇总67句10-04

简洁的佛语的语录集合30句07-27

简洁的佛语的语录大合集60句10-20

简洁的佛语的语录大汇总68句10-20

2023年简洁的佛语的语录汇总50句07-28

2023年简洁的佛语的语录集合35句09-19

2023年简洁的佛语的语录集锦39句09-19

经典佛语的语录49条10-11

佛语的语录40句08-26

经典佛语的语录59句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