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经典佛语的语录96条

时间:2021-12-17 08:02:54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2021年经典佛语的语录96条

  由此看来,幸福是一种感觉。不靠慑人的权势,不靠过人的财富,不靠超人的才华,靠的是一颗平常心——常怀一颗笑对人生冷暖的平常心,就有圆融丰满的喜悦常相伴随。幸福似穿鞋,松紧自明;幸福如喝水,冷暖自知。如果说快乐是生理的,那么幸福是精神的。下面是关于佛语的语录96条,大家快来看看吧。

2021年经典佛语的语录96条

1、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头去,截我饭碗,更不能顾。

2、人生百相,世态万千,生活中,有一种无言的爱,叫自爱。它,是一条静静的溪流,不需要别人懂得,是独自的流淌;它,是一曲曼妙的音乐,不需要刻意雕饰,是独自的聆听;它,是一朵清丽的闲花,不需要所谓的追逐,所谓的奢望,是独自的微笑,独自的世界。

3、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是从一个人的心到另一个人的心。坚强不是面对悲伤不流一滴泪,而是擦干眼泪后微笑着面对以后的生活。听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珍惜今天,珍惜当下。

4、花开自有花落时,人生最大的障碍,不是困难,而是自己的内心。心若急了,神驰,意乱,景衰,一辈子无论走多远,也都没什么韵致可言。环境可以乱,心灵不能乱;做事可以赶,心不可以急。

5、茫茫人海,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慢慢读懂了你,把你当成知己,彼此理解,彼此懂得,那便是尘世最美的缘,即使千里万里,心也紧紧贴在一起,天涯咫尺……

6、世界原本就不属于你的,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7、佛教是个以心为本的宗教,佛教的修持讲究"修行切莫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即是外道。对自我的肯定也要由心而生,只有从心底认同自己,才不会在与别人的比较中陷入自卑,才能守住本性,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和理想。

8、生活是一种自我心地的维护,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境界,如果说禅法是一把钥匙,它需要去开启自己的内心,聊生死从来就不是一句概念,它是生活中的一种真实体验,活一回命运的恍然大悟。

9、蜡烛说它比太阳更明亮,太阳不会为自己辩护。土块说它比泰山更高大,泰山不会回应。

10、如果我们把握了当下的一切,在未来就不会出现完全不可预料的事情。禅者的心态,就是要生活在无忧之中,要有无忧之心。无忧是指我们心里面没有对未来的牵挂,或者说放下了对未来的牵挂。因为,每一个当下就是直指未来,当我们对每一个当下能放下的时候,对未来也就放下了。

11、西方哲人也说:存在即是合理。很显然,"合理"不是一个道德判断,而是一个科学结论,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无论人们喜欢它们还是讨厌它们,都会以此种状况呈现。

12、多原谅人一次,就多造一次福。把量放大,福就大。

13、人与无是非,包容则圆融。

14、信任不是简单的行为,在很多人看来,你可以信任自己最亲密的人,却很难相信陌生人,当然也有人连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都无法做到百分百的相信。因为太多生活经验告诫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丈深沟终有底,唯有人心不可测。"

15、生命在于运动,美需要发现,个体生命非常渺小。

16、能先付出爱心,就能得无数人的爱。

17、一个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并且能将事情做好的人,必将有不凡的成就。佛家注重悟,更看重"行"。行动胜过语言,在佛看来,一万句空话也比不上一个有力的行动。面对天下的难事,只有勇于尝试别人不敢做或不屑做的事的人,才能获得别人无法企及的成就和辉煌,生命才会变得更加圆满。

18、着相而求,咫尺也成天涯。心性本自圆成,却时时攀缘过去、未来,并 于当下起分别、执着,显好坏、生爱恶,于是烦恼丛生。金刚般若经言,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且于不可得处,悟达心 性圆成。

19、让一切众生幸福安全!让他们都快乐!让一切众生都快乐!

20、如今很多人不遵守因果规则,追逐名利、无恶不作。这时我们应修持忍辱,感激他人对我们的伤害。《金刚经》中的忍辱仙人,遭受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大苦难,他不但丝毫没有嗔恨心,反而对国王生大慈悲心说:"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因为你是我最大的恩人,没有你,就不能成就我的忍辱波罗蜜。"这是忍辱的力量。

21、非染非不染,非净非不净,心性本净故,由客尘所染。(古印度)弥勒《辨中边论》卷中

22、佛陀告诉我们,轮回的一切系列过患、无穷无尽的痛苦,皆是从无明开始,因无明引发。正如第j三世大宝法王在《了义大手印》中所说:"从本未有白现迷为境,由无明故执自明为我,由二执故流转于诸有,愿断无明迷乱之根源。"

23、不留昨日之非,不执今日之是。

24、念什么便像什么,念什么便感召什么,念什么便得什么。念是非常奇妙的。

25、《菜根谭》上说:"万事皆缘,随遇而安。"我们生在人世间,要学会 随缘一世,一世随缘,这样才能活得自在。佛说:随缘自在。随遇而安, 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是为生活的密行。若能一切随他去,便 是世间自在人。我们生在人世间,必须得学会接受现实,虽然有时候现实 很残酷。

26、时间如白驹过隙,瞬间消逝。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幸福?

27、有爱心就有福气、毅力,才有智慧。

28、如今最弱势的不是农民,而是城市里的边缘群体。他们一没 有生产资料,二没有职业,除掉微薄的低保金,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收入。

29、已作之罪皆发露,未作之恶更不造,如是三品忏诸罪,皆名第一清净戒。以忏悔水洗尘劳,身心俱为清净器。

30、人不持戒,滋蔓如藤,逞情极欲,恶行日增。《法句经》卷上,爱身品

31、世间之美好皆因相信感召而来,尤其奇迹的到来,更是相信的产物。

32、其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以是故,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萨,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戒。

33、我们要争取做第三种人,做到提放自如,但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34、人间何处非家人,天下无处不道场。

35、心绪,碾转万千。无论忧伤,还是喜悦,都在流年深处安静盛开。别在衣襟的温婉,折叠着不同的风华。与时光握手言与吧。将一切琐碎,搁置在红尘之外,静静看菩提开出一树树禅意的圆满。而我依旧在无风亦无雨的'安然里,浅笑,晴朗,向暖。

36、"南无阿弥陀佛"佛旗在我心中高高飘扬,阿弥陀佛以此宣示他的主权存在,阎罗、魔军不敢进犯一步,何其安乐自在。

37、却很难相信陌生人,当然也有人连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都无法做到百分百的相信。因为太多生活经验告诫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丈深沟终有底,唯有人心不可测。"

38、要碳平衡,必须先心平衡。

39、以大乘大菩萨戒,谓观唯心,本无外色,无色可破,相空亦无,离取相过,故名持戒。又云:一切凡圣戒,尽心为体。

40、若能一切随它去,便是世间自在人随缘是人生拼搏的另一种境界,它不是消极的承受,也绝非放弃人生应有的追求。随缘是无为而有为,是无欲而有欲,是成熟的一种标志,是成功者的一种素养。

41、佛说:"一切俱有缘,不可太执著。"确实,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可用心过于执著,太执著就会使自己受到外物的约束,因为执著是偏见和短见的同行者,太执著会失去活泼洒脱的乐趣。

42、水遇到阻挡物并不会争锋相对,而是绕道而流,包容与宽恕的人就像水一样,既不计较,也不争论。以善巧智慧,不伤害众生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目标。

43、人是生而孤独的。我们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即使有幸孪 生,出世也有先后;我们与父母兄弟相依,最终也会彼此离开;即使 是携手相爱的人,相遇之前和想离之后,拥有最多的也是孤独。既然 来到这个尘世,又无法摆脱与生俱来的孤独,就不要试图填补孤独, 不妨愉快地去接受和享受它。

44、世及出世间,一切由心造,犹如工画师,巧善皆成就。

45、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人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46、行善是本分、付出无所求,不执著"善有善报’’,自然轻安自在。

47、汝等苾刍由二行相,应当正勤善取心相;取心相已,应善作意;善作意已,应善观察;善观察已,应善安住;善安住已,应同地界,正勤修习,无量无损。应同水界、火界、风界,正勤修习,无量无损。《本事经》卷五

48、前世你若是我皓腕下错过的莲。汲日精月华,听禅语梵音,转世轮回。今生你便是我颈上那一枚珠玉,莹润温碧,倾尽一生的柔情来珍爱。做伴红尘,朝夕相对。用前世的错过换得今生的圆满。

49、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这是告诉我们,生命过去一天就少了一天,就像缺水的鱼一样,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念及人生的无常,就不要放纵自己,而要每日都想着精进修为,如此才能充分利用生命的能量。

50、灾难是平安的杂质,可你哪能一生平安?痛苦是快乐的杂质,可你怎能找到永远的快乐?背叛是忠诚的杂质,可你怎能找到生死不离的胸怀?

51、不知不见,如是知见。

52、德国的格里特说:"应当教给思考方法,而不是教给思考好了的事。"我们所能看到和读到的固然都是事实,但并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关键不在你做了多久,重要的是是否有进步。明确判断才曩正心的根本。

53、寂静大悲海,出生三世佛。《华严经》卷六十八

54、只要学会喜禅,悟禅,便可邀明月入窗,于心底修篱种菊,栽花弄草,于烟火人间,不悲不喜,顺随物变。学会一蓑一笠,自得其乐,懂得随遇而安,自是从容。闲来参禅悟道,便可明心见性,独自逍遥山水间。

55、所谓的禅的境界,就是有能力把不忙不闲的工作做得出色,把不咸不淡的生活过得精彩。

56、不要抱怨生活给予太多的磨难,不要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把每—次的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而不去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都想象成一种幸运而不去自傲。微笑着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去面对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

57、恒唯法师:一杯茶在手,品人生的收放适度,品岁月的春华秋实,身心安静,自然融合,即不与世隔绝,又要安守本分,悲欢量力,适可有度。

58、佛说:"一切法得成于忍",忍得淡薄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憾。

59、以自己的心尺去量别人,人人都不达时宜;以自己的眼光看事,事事不尽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不必苛责;谁都有自己的性格,不必不满。人的成熟不是年龄,而是心态;心的成熟不是遇到的事情多,而是对待事情的态度。人活在群体中,看看别人的错,再想想自己的过;看看他人的非,再谅谅他人的难。人心越淡,伤害就越少;心有多宽,快乐就有多少。

60、相信自己很坚强但别拒绝眼泪;相信金钱能带来幸福但别为它付出一生;相信缘分但别盲目等待;相信爱情但别求全责备;相信人性本善,但别忘记锁门。人,生下来就是一场旅行,童年的天真烂漫,少年的反抗莽撞,成年的甘苦杂糅,如岁月的不可往返,最终都会消失在漫漫旅途。

61、有时我们遭遇的是挫折而不是成功,生活并不会总是如人所愿。但是我们要坚强,并继续向前,而不要因为这些事让我们陷入低谷。接受挫败并学会坚持,不畏风险地追求我们的梦想,把消极转化为积极,让这些痛苦成为我们通向更美好生活的垫脚石,并学会利用它们让自己更坚强,即使我们失败很多次,但是也不要被失败打倒。

62、生命像一座山,高低起伏不断,风霜雪雨交加,但是,只要我们勇敢地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我们便终有一天能够攀登上生命的高峰。生命像一条河——上游是童年,宛如美丽的小溪,清澈见底,欢歌笑语中奔流向前;中游是壮年,有瀑布有暗礁有曲折也有流畅;下游是老年,历经岁月的沧桑,回归大海,有平静有辽阔有宽容也有博大。

63、生活充满了烦恼,烦恼就是束缚,束缚一些有情众生,使你不自在。 这个束缚是无形的,譬如你烦恼了,肯定是心里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了, 就不自在。只要有烦恼,你就没有办法离开生死轮回。

64、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

65、不偷窥他人的秘密,没有邪僻的念头。

66、不用酒施惠于人,即不以设酒宴请表示亲善之意。

67、它觉得语言的作用就是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使我们了解事实的真相的,在这个前提下,如果一个人不说实话,那么语言就失去了作用,我们既不能了解对方,也不能得知事情的真相。这就像一个人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长的说成短的,这样比无知还要可怕。

68、你的微笑得不到回应,不要紧;你的礼敬换来了无礼的粗暴,不要紧;你帮助他人却不被接受,不要紧;你的信任换来了背叛,不要紧;他人不愿意回馈你的善行,不要紧;如果真做到了,你就走在‘德’的大道上。怨言失望受伤都源自己的私心,无所求持续再持续的在这条大道上迈步,这条路就会成为‘道’之路。

69、个人的事业根基遭到动摇不要紧,千万不能动摇的是自己对三宝的信心,学修精进的心。这是学佛人的命根。当信心动摇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学修下去,总有一天修行的结果会出现,就像秋天收获庄稼一样。

70、学佛不分年龄大小,而是看你有没有精进,有了精进你的智慧与福报必定会增长。

71、当我们的心意舍弃人间繁华,回归心灵本来空寂,则性的能量即会成为觉性,显现光明;当我们的心攀缘外界,被情欲思维所蒙蔽,性的力量即会成为业障,随着见闻觉知、说话吃饭行走而逐渐消耗掉;一切境界皆是因心显发,一切境界皆因心的转变而改变性质。所以,宇宙根本上就是"诸相非相,因心现量"。

72、我们相处最多的人其实是自己,可有多少人能正确认识自己呢?只有知道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我们才能不断的修正自己。常常以诚恳、虚心的态度听听身边朋友对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能做到坦然面对自身的问题并积极去改进,人生一定会简单、灿烂,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73、佛法不只在佛经上,也在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里,从吃饭、睡觉、听音乐、呼吸、脉搏……到身体的一言一行,所有的生活琐事都可以融入佛法。

74、修行说难,一点也不难。对于出家人来说,就看我们能不能生起来对佛菩萨的信心,能不能摸头自省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75、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非怎样不可的事情,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谁都不算过分,世界上最差的东西,给谁都别觉得委屈。

76、命如果待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

77、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曰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

78、女人进一步,男人就退一步,他总以为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用在爱情上要多错误有多错误,你再退一千步,她仍然觉得,你还要更往后退,她得了一寸,就要一尺,这一尺刚得,就要一丈——女人是最不禁惯的一种动物。

79、佛曰: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80、舌有说法的功德,也有说是说非的罪过,若是不说法,而说是非,或说邪言邪语,那就是一万二千的罪过。

81、我们的社会愈来愈不人性,我们的生活变得很机械化。一早出门工作,下班后就到酒吧或别的地方去玩乐。然后喝得醉熏熏的,很晚才回家,睡没几个小时天就亮了,于是半睡半醒地又得去上班。都市人不都是这样过了好一部分的人生?再说因为人人变得好像某种机器的一个零件,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得配合整个的节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样的情况变得难以忍受,于是我们就开始把自己封闭在冷漠里头。

82、一切不留,无可记忆。

83、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84、前罪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85、怅秋风,憔悴天涯,美人芳草怨迟暮。

86、众生皆平等。

87、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虚空能令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修道如栽田,谷子变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饭;佛性如种子,众生本性与佛无异,自心是佛,故曰佛性。——六祖慧能

88、极苦痛失财,身体被损害,或重病所逼,或失心狂乱。或为王迫害,或被诬重罪,或眷属离散,或破灭财产。或彼之房屋,为劫火焚烧。

89、渴求离言法,充满思虑心,诸欲心不着,是名上流人。久客异乡者,自远处安归,亲友与知识,欢喜而迎彼。

90、一般人为什么会得不到幸福呢?因为他的感受是错误的,所以心很乱很苦,若事事怀疑,过度保护自己,扭曲别人的用意,幸福离他就很遥远。

91、人生、宇宙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但是很多人都茫然不解,所以,必须透过修行、修心来体证真理。

92、懈怠之人,犹如舂杵,有二种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损坏;二者不能自立,弃地即卧,渐不堪用。——《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93、沈家白。既然错过,那么就别再相见。

94、有大心量者,方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才能成大事。

95、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此心本净,无可取舍。

96、生活要乐观!尽量让自己心态放宽,气坏了自己谁会心疼你、我们只能照顾好自己。

【2021年经典佛语的语录96条】相关文章:

经典佛语的语录合集75句03-21

经典经典的语录78条03-23

经典友谊的语录11-10

经典经典的微语录76条03-28

经典经典的哲理语录69条03-21

经典经典的qq语录78句03-18

经典经典的微语录89条03-17

经典的语录39条03-17

经典搞笑的励志语录06-15

搞笑的经典励志语录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