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环保演讲稿

时间:2022-10-25 11:22:56 演讲 我要投稿

关于环保演讲稿范文锦集9篇

  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演讲稿的机会越来越多,演讲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环保演讲稿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环保演讲稿范文锦集9篇

环保演讲稿 篇1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环境,从小做起。

  同学们,环保知识你们了解多少,知道多少?保护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环境遭破坏的原因有许多,有人为原因,也有自然原因。不过大多数是人们乱砍乱伐,乱扔垃圾等因素。

  近几年,因为人类大量砍伐树木、破坏环境,使植被遭到破坏,造成了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现象。树木也渐渐减少,于是,二氧化碳无法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空气变得温暖,就造成了世界上目前出现的状况:气温逐渐增高。 然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自己生活的更好,不顾地球母亲的身体。工厂里乱排放污水,烟囱冒着浓浓黑烟,乱砍伐森林树木,浪费资源……使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茂密的森林变得狼狈不堪,蔚蓝的天空变得灰暗,碧绿的青山变得光秃秃。所以,使江河附近的水土流失,造成了洪水这个现象。泥石流、森林火灾、动物绝迹、水源严重缺乏等一连串的灾害接二连三,使我们的地球母亲难以承受。这都是人们自作自受的后果,损失了这么多,我们能怪谁呢?还不是怪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毕竟,地球是我们大家共同的。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也受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大沙尘暴在我国一次又一次发生,它将会掩埋草地、吞毁家园,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使我们难以生存。绿色的草地将会变成沙漠,大树将会永远卧倒在地,而我们也不会快乐生活:幸福没有了,亲人没有了,连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也会在茫茫宇宙中粉碎,就像玻璃摔在地上一样。然而这不仅是沙尘暴带来的灾难。

  每当4月22日,这是地球的节日,至今已经30年了,就因为“三废”污染(废水、废气、废渣)和“十大污染”,每年造成了全世界部分人患病、残废、甚至死亡。然而,白色污染已经有了自由,它在天空中胡作非为,把空气和臭氧层的衣服扎破,他让沙漠上的沙子飞得永远不得停息,搅乱了人民的生活。大自然不敢与它作对,匆匆忙忙的离开了人们。

环保演讲稿 篇2

同学:

  大家早上好!

  1972年6月5日,在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指定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美丽的自然环境给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氛围。然而,当人们享受大自然的恩惠时,却不小心忘记了保护这些美丽的风景,以至于如今,生态环境正在恶化:森林退化、尘土飞扬、水土流失、洪水泛滥、酸雨赤潮、南极洼地……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了环境调查结果:1 .2亿人生活在多云的空气中,12亿人生活在缺水中,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年流失400亿吨表土,森林以每年45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

  大量的农药、大量的白色垃圾和随意丢弃的电池污染了软土;

  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河流和海洋;

  随意堆放的垃圾散发出腐烂的气味,越来越多的汽车排放出过量的废气,越来越高的烟囱冒出的黑烟直冲云霄,让地球母亲无法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作为我们,我们该怎么办?拯救所有的环境危机。

  从今天开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的小主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刻不容缓。不要说我个人实力微不足道;不说了,我还年轻,什么都做不了。只要大家每天都注重节约,珍惜每一笔每一张纸,一个班的学生一年就能保护一棵大树,全市、全国、全世界的孩子一年就能注重节约和保护一片森林;只要每个人捡起一张纸屑,在家里少装一个塑料袋,回收一个废电池,少开一辆汽车.我们可以减少许多污染,保护环境。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我们的地球母亲在青春里成长!同学们,世界环境日,让我们一起保护学校环境,保护孟州环境,保护中国环境,保护全世界环境。

环保演讲稿 篇3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你们眼前这座大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我们为拥有这条美丽的大瀑布而无比自豪,而今"她"已经干枯。实在令人疾首痛心。

  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为了发电,在瀑布上游建起了伊泰普水电站。这水电站的拦河大坝拦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水源大减。更可悲的是,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大瀑布终于变成了眼前这个样子。谁又能说这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呢?我们每一位都应该感到惭愧。说白了破坏大瀑布的人,就是我们自己。由于我们不珍惜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应。

  为使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悲剧不在重演,我倡议从现在起停止破坏性的行为,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周围环境逐步恢复,使大瀑布昔日美景重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环保演讲稿 篇4

  大家好。

  当你拥有它的时候,你似乎并不认为它很棒。当你失去它的时候,你真的会觉得拥有它是多么幸福。是我们关注的永恒话题。安全不需要太多理由,生命足以让它永恒。不能因为产量而轻视安全,不能因为效益而忽视安全,不能因为工作面和工作条件稍微好一点而轻视安全。

  安全意识的淡化和薄弱是事故的主要原因。每次出事,我们都后悔。那么,在事故发生之前,我们消除隐患了吗?我们的预防措施到位了吗?千里之堤崩于蚁巢,早防早治可保安全。把握安全,就要永远如履薄冰,面对深渊。安全工作不能马虎。只有提高警惕,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努力收紧安全线,才能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

  要尊重生命,就要尊重规则。遵守规则是一种责任,一种道德,一种权力,一种义务。遵守规定才能保证安全,这是安全生产的经验。安全源于长期的警惕,事故源于瞬间的麻痹,思想上的懈怠麻痹必然导致安全隐患和违规行为的存在。即使偶然的现象发生,即使偶然的违规发生,也有可能犯错,成为永远的遗憾。没有安全,我们就失去了和谐、美好、美丽的大家庭,就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松懈瘫痪,一切事故都可以发生。遵守规定是水源,是树的根,是安全的基础。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天地之魂,万物之魂,所以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珍惜眼前的每一天;让我们永远记住对安全的责任,警钟就会敲响,让安全之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根发芽。

环保演讲稿 篇5

大家好!

  我是来自厦门大学绿野协会的郑锦坚。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年议并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促进中国高校环保社团的可持续能力建设。

  在绿野协会学习与工作两年,学习并总结了一些经验,现在我就以我在绿野协会的经验,粗略地谈一谈我对高校环保社团可持续能力建设的想法。我觉得一个高校环保社团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两个主要的问题:人员的可持续建设与项目的可持续建设。

  首先,如何解决人员的可持续建设?

  高校环保社团一般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成员大部分都是学生,人员的更替特别频繁。因此后备人才的培训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也特别繁重。每一届的负责人不仅要组织好平常的活动,还必须不遗余力地培养新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通过一届又一届地纳新,培养人才,可以不断地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受到环保意识的影响。每一届绿野协会培养出来的人,虽然不一定都去做环保工作,但至少让他们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如何吸纳对环保有热情的人才,并给予其足够的展现自己能力的空间,我觉得这是一个高校环保社团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我觉得不管是什么组织,人才始终都是最重要的。 绿野协会有一套完善的挖掘和培养人才的机制。

  第一,社团的文化建设。只有文化与理念的认同,才能让更多的会员留下来,为绿野为环保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野外露营是绿野传播文化的方式,通过带新人到野外去体验自然,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心,同时,在野外露营过程中,老人带新人,以心传心地讲授和传播绿野的历史文化,可以增强会员对社团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营造绿野一家人的温馨气氛和民主自由的气氛。在绿野协会里,你会真正有家的感觉。因为真正喜爱这个家庭,所以,一代又一代的绿野人,都在持之以恒地奋斗,即使毕业了,也依然一直关注绿野的发展。也许是所有绿野人的努力,绿野才一直保护健康的发展。

  第二,协会的民主机制与培训机制。

  绿野协会的机构主体是:理事会+小组。绿野协会跟其他社团的一个较大的差别是绿野协会没有实质的会长,只有名誉的会长。绿野协会的三名理事,权力平等,三权分立,构成一个相互支持又相互监督的铁三角,从体制上杜绝了官僚作风的滋长。在绿野协会里,你可以真正感受到民主的气息。

  分工明确,充分放权的情况下,不管是理事还是项目小组负责人都有足够的权限去处理各种事务,提高工作的效率。

  绿野协会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摇篮。因为每个绿野人都可以获得一定学习与能力发展的空间,并获得能力的提升。

  第三,绿野协会的三个负责人体制。

  绿野协会不管是理事会成员,还是小组负责人,都有三个人,而且三个人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平等的。

  因为我们是学生社团,每个人都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只有周末才有时间去做一些环保工作,时间与精力非常有限。三个负责人体制的优点在于:当一个人很累的时候或者学习任务较忙的时候,另外的两个人可以及时接棒,继续社团的工作。三个人不仅可以轮流负责工作,平时还可以以平等的姿态一起讨论,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工作的良好运作。

  其次:如何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绿野协会经过六年的时间,已经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项目运作体制。中国红树林保护项目的成功,更加证明这套体制的正确性。

  绿野协会的动植物活动小组是新项目的孕育平台。绿野协会任何新的想法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试验。创新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如果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则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新的项目。中国红树林保护项目与观鸟护鸟项目就是动植物小组孕育出来的。

  如何进行项目选择,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刚成立的环保社团。项目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人云亦云,人家做什么,我们也跟着做什么。刚开始模仿是必要的,但随着项目的发展要加入自己社团的特色,促进项目的本土化发展。

  第一,了解。在选择项目的时候,要了解本土的资源优势与社团自身的优势,结合自己优势发展一些可行的项目。

  第二,定位。只有做好项目的定位,你才能知道未来怎么走,如何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例如绿野协会的观鸟项目,我们在20xx年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观鸟活动,但因为能力与设备有限,只有一部分人员在进行这项活动。

  在20xx年的时候,观鸟活动已经开始成熟,观鸟的人数也开始增加,于是,我们正式成立观鸟项目。

  在接手观鸟项目的时候,我们整个项目小组就只有观鸟活动和一些简单的宣传活动。我当时考虑:因为观鸟装备较差,而且观鸟项目的负责人一般都是大一的时候开始接触观鸟活动,大二时候就必须带新人去观鸟。因此,在观鸟技术方面,无论我们多么努力,我们始终无法和厦门观鸟会的朋友相比。

  为了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也为了与厦门观鸟会进行区分,以免资源重复。我们根据自己社团在环境教育方面较强的优势,确定了以观鸟为基础,护鸟为工作重心的项目发展定位,并由此进行一系列的保护鸟类的宣教工作,建立暑期观鸟营,并最终获得GGF的资金支持。

  如何促进项目的发展?

  我觉得有两点是比较重要的。第一是完善的计划+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暑期观鸟营的筹备与实施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句话的真谛,也了解到随机应变的重要性。暑期观鸟营的集训与活动过程中,总共受到了三次台风的影响,幸好我们有完善的计划,并依靠营员随机应变的能力,最后,使得观鸟营圆满结束。

  第二,总结与反省也很重要。只有及时地对工作进行总结,才能针对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确实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今年暑期观鸟营在漳浦县菜屿列岛考察黄嘴白鹭及其栖息地过程中,因为海岛鸟类考察经验不足,考察的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为了增加水鸟考察的经验,我们今年增加两个考察的长期项目:白鹭及其栖息地的考察与红树林鸟类的考察工作。希望通过平时的考察,总结出一些经验,为今后大型的考察活动做准备。

  当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如何进行项目的完善与延伸?是停留在原有的成果上,还是继续寻求更大的发展? 绿野协会的项目一般都倾向于选择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因为社团的经费有限,为了更快,更有效地促进项目的发展,就必须有足够的经费。对于学生社团,特别是环保社团,在厦门地区拉到赞助的机率不大;因此,我们把重心投入到基金的申请工作中去。

  今年,中国红树林保护项目获得英国WHITLEY基金会与GGF的资金支持。观鸟护鸟项目也获得GGF的资金支持。

  少做项目,做好项目。做好项目之后,才能发展更多更好的项目。我们红树林项目做了五年多,等红树林项目发展成熟后,再重点发展其他可行的项目,如观鸟项目。

  也许是受中国红树林保护项目的影响,绿野协会的项目构建的最大目标都在构建一个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合作与交流平台。红树林是这样,现在观鸟护鸟项目也在这方面进行努力。在观鸟护鸟项目已经较为成熟的情况下,观鸟护鸟项目现在正在筹建中国高校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联盟,构建一个中国高校环保社团在观鸟护鸟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协助其他高校环保社团构建和完善观鸟护鸟项目,让更多的人加入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的团队中,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更好地保护鸟类。

  中国高校保护

  鸟类及其栖息地联盟的工作,主要是暑期观鸟营+联盟年会;正常学习时间有一系列的宣传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的同步行动,例如全国高校鸟类高步调查,中国鸟市同步调查,世界鸟类节的同步宣教活动等。

  联盟第一阶段加盟的高校环保社团有:厦门大学绿野协会,东北林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林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的环保社团。

  工作态度:我觉得绿野协会的人都是一群脚踏实地的孩子,我们一步一脚印地去做活动和构建项目。少说一点,多做一些,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工作原则:我一直以简洁,高速,高效的工作原则来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团队,因为作为学生,我们时间与精力特别有限,只有保护高速高效的工作作风,才能在尽可能少的时间里,做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绿野的项目特色:我们一直坚持项目的本土化,并不断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在项目运作方面,我们坚持从小项目做起,并坚持做长期的项目。因为环境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才能解决的,我相信,只要我们一直努力下去,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就像是红树林保护项目的口号:为了红树林,我们一直在努力。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也一直在努力。

  但在努力过程中,请记住:快乐环保。只有快乐的事情才能持之以恒,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以下是红树林的发展历程:每前进一步都融入了绿野人默默努力的汗水。

环保演讲稿 篇6

亲爱的小朋友们: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大气层包围的星球上,也就是地球。地球曾经是一个美丽的星球,现在却一天比一天弱小、单薄。这是怎么回事?让我告诉你: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高科技时代,日子越来越好,但是环境污染随着我们生活的改善而变得更加严重。我们要关注低碳生活,所谓“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可以使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逐渐变薄,那么就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例如,过量的紫外线会使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更容易老化分解,造成光化学空气污染。如果我们想过低碳生活,我们应该多骑自行车,少开车,因为现在人们越来越富裕,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辆车,汽车排放的废气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其次,要多种树,因为树可以治理沙化农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洪涝灾害损失。也少开空调,因为用空调会减少新鲜空气中的臭氧,尤其是夏天,所以尽量少开空调,少吹电风扇。最后,我们应该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来代替塑料袋。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用永久性筷子和饭盒代替一次性餐具;用传统的发条闹钟代替电子闹钟。

  让低碳走进我们的生活,让环保走进我们的内心,让地球母亲恢复原貌。

环保演讲稿 篇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低碳生活,享受绿色人生。”我相信大家都听说吧,可是我们在现实中有没有做到呢?

  一天,我和妈妈打算去万达广场购物,可一会儿妈妈又自言自语道:“待会到那车停哪呢?我冥思苦想了一会儿说:“妈妈,我们走路过去吧,既节能又方便。”“好吧!”妈妈经过再三考虑,答应了,于是我们走路去了万达广场。购完物,又走了回来,这不仅不会污染环境,还能减肥……|

  今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躺在床上,一阵阵“滴答滴答”不约而同的钻进我的耳朵里,害我心烦意乱的躺在床上,睡不着。于是我蹑手蹑脚的下了床,来到客厅,只见水龙头的水一点一点的一涌而下,原来是水龙头在响,我马上走过去,关了水龙头,便上床睡觉去了。

  第二天中午,太阳烤着大地,空调已开到了26度,可还是让人热的受不了。我们只好在家看电视。过了一会儿,爸爸进了屋,只听“嘀嘀”响了两声之后,爸爸又看起了电视。我马上跑进屋对妈妈说:“开空调费电,还有害于环境,热了扇扇子。”妈妈说:“对。”

  于是我们把空调给关了。

  低碳生活,享受绿色。绿色是通灵性的,也是地球的外衣。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低碳,开始环保。

环保演讲稿 篇8

  与中国道家不同,中国战国时期的荀子在天人关系上则提出的“天人相分”的思想,他与道家一样,都认为自然是无意志,无目的,但他不认为自然有什么神奇,也不值得崇拜,自然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在相互作用中生成万物,仅此而已。因而天是天,人是人,“天”并不为君主是否贤明而变化,也不决定人生的吉凶祸福;而人的社会也有自身的运行规律,社会的治乱在人不在天,社会是富强还是贫弱取决于每个人是否努力劳动。正是在这种价值视野中,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人能够也应该适应天时地利去参与自然界的变化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创造出财富,使社会富强,人民安乐。

  荀子“天人相分”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早期的功利主义思想,他把儒家的仅限于社会领域的当官的“有为”推向了自然领域,并因此发展了中国古代的认识论(解蔽)和逻辑学思想(正名)。值得思考的是,荀子还提出了“性恶论”和“礼仪法度”的思想,这些与其“天人相分”的功利思想,与其认识论和逻辑学思想有着体系性的内在联系。如果对中国古代墨家和荀子的思想作深入的研究的话,可以发现,在中国古代文化发源期,似乎同样存在着一种类似古代希腊文化的原始的文化体系,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土壤上,同时也由于缺少对这种文化体系的本体论的学术支持,因而这种萌芽状态的文化体系没有能长成参天大树,结出近、现代的自然科学之果。相反,汉代实行独尊儒学的文化政策后,中国古代这一文化体系就消亡了,因而其后中国虽有众多技术发明,但并不能形成科学体系,形成一种科学发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没有能从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发育生长出来,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也与这种文化体系的消亡,以及其后的文化发展有关。

  而中国古代文化的儒释道互补,最终在宋明时期完成了中国古代封建主流文化的建构,形成了所谓的宋明理学,以其“灭人欲,存天理”的文化命题,担负着压抑人的情欲、提升人的道德品质、支持封建金子塔式的社会结构的文化使命,并因此以道德上的“天理”彻底关闭了自身体系发育自然科学视野中的“天理”的可能性,形成了一种将自然伦理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伦理化的中华古代文化。

  毫无疑问的是,这种文化不但由于缺损商品经济和自然科学发育的基因而不能在近代生出与世界同步的工业化进程,而不得不借助外力以屈辱和痛苦的历史心情开始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而且并没有因为伦理化中的“田园诗般”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对工业化中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所有警示走出另一种发展模式,最终在工业化过程中基本上走的还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环保演讲稿 篇9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学:

  众所周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对这个星球上的生态系统有着永远摆脱不完的依赖性,需要地球源源不断地提供植物和动物的食物,需要有足够厚度的大气层,来保护人类不受过高或过低气温,以及过量紫外线的伤害,需要地球提供足够量的水和氧气来维持生命的存在,我们都是在依赖这个给了我们一切的地球,我们一直在索取,我们难道不应该为她做点什么吗?我们知道,当今世界性的十大环境问题,即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等,这其中就有9项是因为我们不断制造垃圾导致污染从而引发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到了让我们触目惊心的地步。以前,我们许多人都以为污染主要是工业生产造成的,与自身没有太大关系。实际上研究表明,工业污染只占生活总污染源的41%,而每个家庭中所产生的污染却占到了59%。据数据统计,一个人一天平均要制造1千克的垃圾、5个不可分解的塑料袋,2-3个一次性饭盒;一个人因洗头、洗澡、洗衣服等等,一天平均可以制造出200升的废水在污染着河流、大海和土壤;并且一个人每天平均在用20g的化学用品污染着整个大环境。你们知道吗?一节五号电池能污染1平方米土地50—150年,一个电子表电池会污染6000立方米水源。想想这些,是不是觉得有点危难当头了呢?虽然,这些污染在短的时期还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可是请为我们的后代生活的这片土地这个空间,为我们人类的未来多做一些吧!

  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0%~35%。每年有大量肥份流入水体,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对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农药一旦进入环境,其毒性、高残留性会发生反应,造成严重的大气、水体及土壤的污染,这些就是我们在农业生产中造成的污染,它要比工业污染等其它的污染更难防范,更难治理。试想我们的土地已经板结,水源已经枯竭,土地再也长不出粮食,谁还能养活我们13亿的人口,连温饱我们都解决不了,如何谈到社会进步!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在我们眼中蔚蓝的天,广阔的海,就要被这些污然给完全破坏掉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呀!难道我们非要让这样的悲剧一次又一次的上演吗?

  我们坚信,人类的本事能够力挽狂澜于既倒 , 扶大厦之将倾,但是,常言说的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要防患于未然。我们怎么能够等到头上见不到日月星辰,满目酸雨纷纷,脚下洪浪滔天,汪洋肆虐,人间无处不飞沙,等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时,才悔不当初呢?

  我们欣喜地看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纳入了我国的政府行为,我国已颁布了 10 多部环境保护法, 200 多项环境标准,虽然有这些政策法规为我们保驾护航,可是他们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在日常生活的些许小事当中,我们也应该努力做到未雨绸缪!

  所以请从我做起吧!从你的脚下捡起一个塑料袋,从你的手中节省一张纸,从你的家人少用一度电,少扔掉一节旧电池.......... 从现在开始,如果每一位有车的朋友一星期可以少开一、两次车,每个让家长用车接送的同学一周能主动让家长少接送一两趟而改乘公车或骑自行车,我们就会有拥有更多的蓝天??。如果我们不想选择坐以待毙,那么就该觉醒过来,自觉的从身边的环保小事做起,蓝天、白云和绿草地就会这里安家。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滔滔江海,片片绿叶能够造就莽莽森林。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拿起手中的环保之笔,在我们所处的街头巷尾,在这幅美丽而古老的画卷添上自己的一抹绿色,就能使我们的家园掩映在绿色健康的海洋中。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我们集体的力量来打赢这场环保之赛,还地球一份美丽,让我们这块世代繁衍生息的土地更加的洁净,给人类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

【环保演讲稿】相关文章:

世界环保日环保演讲稿01-13

演讲稿环保08-27

环保演讲稿05-26

环保的演讲稿05-27

环保演讲稿01-20

环保演讲稿精选02-03

环保的演讲稿12-03

经典环保演讲稿01-27

环保主题演讲稿02-11

校园环保演讲稿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