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企业演讲稿

时间:2022-05-03 09:14:11 演讲 我要投稿

【热门】企业演讲稿范文汇编6篇

  演讲稿是在一定的场合,面对一定的听众,演讲人围绕着主题讲话的文稿。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演讲稿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那么一般演讲稿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企业演讲稿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企业演讲稿范文汇编6篇

企业演讲稿 篇1

  对人的高度关注,注重人的因素,是韦尔奇一个十分重要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

  他认为人就是一切,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是第一位的,接下来才是战略和其他事情。只有了不起的人才能造就了不起的产品和服务。为此,在管理实践中,韦尔奇全面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第一,注重员工招聘。

  韦尔奇说,只有找对了不起的人才,世界才会发生变化。他认为,招募员工不能根据应聘者的外表、毕业学校、学历和一纸简历来决定是否录用。要招募那些充满热情、希望做出点成绩来的人。

  第二,重视员工培训。

  韦尔奇把人才培训视为一项能够获得“无限”回报的投资。他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培训中心,不仅进行职业培训,而且着力于领导人才的开发。培训不仅为GE造就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帮助很多平凡的员工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而且为GE创造了一种不断学习的社会结构,促进了GE特色学习型文化的建立。

  第三,区别对待员工,实行有差别的管理政策。

  韦尔奇认为,对员工执行区别对待的措施可能会错失几个明星或者后起之秀,但是造就一支全明星团队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韦尔奇把区别对待称为建立一个伟大组织的全部秘密。他把员工分为最好的20%,中间的70%和最差的10%,即A、B、C三类。A类:激情满怀、勇于任事、思想开阔、富有远见。他们不仅自身充满活力,而且有能力带动自己周围的人。他们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还使企业经营充满情趣;B类员工是公司的主体;C类员工是指那些不能胜任自己工作的人。对员工的奖励包括:调整工资、分发股票期权以及更多的职务晋升机会。A类员工得到的奖励一般是B类的两三倍。至于c类员工,则什么奖励也得不到。第四,善待员工。韦尔奇把帮助员工建立自信心作为其领导工作的一部分,不断为员工施展才华和能力提供机会和挑战,并在他们每获得一次成功之后,尽可能通过一切方式奖励他们,让员工感觉到自己的贡献看得见、摸得着、还能数清,为所做的高质量产品和提供的优质服务而感到骄傲,增强员工的成就感、自豪感和自信心。韦尔奇解聘员工做到人性化,富有人情味。每当准备撤换经理时,韦尔奇都会至少和他谈上两三次,表达失望,并且给他们机会以改变事情的现状。当最后一次谈话开始时,被通知离开的人不会感到震惊或者不可思议。他不仅自己这样做,也要求各个层次的经理人员这样对待下属和员工。韦尔奇认为,让一个人待在一个他不能成长和进步的环境里是“假慈悲”。他对被解聘者尽量做到早通知,以便能让他们多一些就业机会。同时,以更慷慨的方式对待被解聘的员工,为他们支付优厚的离职金。

  为发展战略服务

  只有能够适应企业发展战略,并能有效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实现的企业文化,才是优秀的,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韦尔奇在就任GE董事长不久,描绘未来商战的赢家是这样的公司:能够洞察到那些真正有前途的行业并加入其中,并且坚持在自己进入的每一个行业里做到数一数二的位置,无论是在精干、高效,还是成本控制、全球化经营等方面都是数一数二。GE就是要做到数一数二,这绝不仅仅是个目标,而是实实在在的要求。要想成为赢家,实现做到数一数二的目标要求,就必须把数一数二的“硬”的核心理念与无形的“软”的价值观,即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围绕这个有形的数一数二的核心理念,韦尔奇提出了三大核心价值观,即:面对现实、追求优质和卓越、注重人的因素。“面对现实”,就是要创造一种氛围,鼓励人们去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按照事情自身应有的方式,而不是人们主观愿望的方式来处理事情。在全公司树立这种直面现实的观念是实施做任何事都数一数二的核心理念的必要前提。“追求高质和卓越”,就是要形成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里,所有的人都能感到向自己的极限挑战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感到能够比心目中的自已做得更好,使每个员工都能够为自己所做的产品和所提供的服务而感到骄傲。“注重人的因素”,就是要创建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为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员工提供一个最优环境和氛围,鼓励员工创新。韦尔奇认为,只有这些“软”的核心价值观与“硬”的数一数二的发展要求结合起来,公司才会有更加高昂的士气、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更高的灵活性。实践证明,GE的核心价值观及企业文化对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有“硬”措施

  实现“软”的价值观,需要有“硬”的措施来推动。没有强“硬”的措施,“软”的方面就难以得到落实。

  韦尔奇推行“直面现实”价值观念的“硬”措施,突出表现在他的培训方式上。韦尔奇将“行动学习”概念作为贯穿始终的核心教学方式,要求学员们致力于解决GE的实际问题,面对真实的企业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和学习,认真考察GE在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机遇以及其他成功的公司如何争取发展,# 仔细评估GE各项计划的实施进度和效果究竟如何。为了使学员们真正敞开心扉自由坦诚交流,韦尔奇聘请外部专业人员来提供帮助,实行“群策群力”的运作方式:会议开始时经理到场讲话,提出一个重要议题或安排一下总的会议日程,然后离开。在经理不在场的情况下,外部专业人员启发和引导学员们进行讨论。学员们把自己的问题列成清单,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讨论,然后准备好意见建议在经理回来时向他反映。经理们必须对每一项意见都要当场作出决定,必须对至少50%的问题给予“是”或者“不是”的明确答复。如果有的问题不能当场回答,那么也要在约定好的时限内完成。任何人都不能对这些意见或者建议置之不理。

企业演讲稿 篇2

  在XX市供电公司城北服务站,有这样一组数字:9、496、6400、278,这是一组简单的数字,但是简单的数字会说话:

  9名员工肩负着辖区496个市直单位,6400多户居民,278台变压器的用电管理和服务,这就是他们的工作。他们热情、礼貌、文明、敬业,他们遵循“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和“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余工作由我们来做”的承诺,他们坚持“让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工作标准,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质量。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人都是服务窗口,个个都是企业形象。

  今年7月23日,我市天气酷热,用电负荷大增。12时20分,城北服务站值班员孙京云接到客户电话,反映老干部局停电。当时气温高达37℃,别说干活,就是一动不动,也是汗如雨下。可事故就是命令,值班员孙京云、于汉文不顾天气炎热,火速赶到现场,发现老干部局配电室浓烟滚滚。原来,老干部局公变从配电主盘到分盘的电缆因负荷过大而烧毁。他们一边驱散烟雾,一边汇报组织抢修。全站职工不到10分钟就赶到现场,马上投入工作。因天气太热,加上电缆的烧熔,配电室温度超过40多度,而且气味难闻。可是想到200多户居民等着用电,他们二话不说,头上顶着过水的湿毛巾,披上经凉水湿透了的衬衣,轮流在配电室抢修。烤的受不了,就跑出来从头上浇下一盆凉水,返回身去接着干。附近的居民深受感动,送来了饮料和矿泉水。在全站职工的努力下,13时55分,故障处理完毕,恢复送电。虽然头晕恶心,又脏又累,可看到居民们感激的目光,他们的心里充满了快乐。

  为民辛苦为民甜,在工作一线上,他们多少次踏碎了一轮圆月,多少回送走了满天辰星,经历了多少次工作与亲情的考验,背负了多少回对亲人的愧疚……但是,他们从不后悔,始终执著地工作着,默默地奉献着。一位老电业曾这样说过:“这有啥呀,这是咱的工作,做好自己的工作,为老百姓带来点方便,这不就是咱份内的事吗?”多么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我们电业人共同的心声。

  我们忘不了抢修途中,那餐风饮露,披星戴月的镜头;忘不了夏日里,那一身汗水,一身泥泞;忘不了隆冬中,那凛冽的寒风与彻骨的冰雪,甚至还有个别用户的冷漠与不理解。然而他们不后悔,他们用自己的真情、追求与汗水,演绎着心中那为民解忧,为企增辉的永恒追求!

  他们精通业务,热情服务,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深夜为客户换保险丝,凌晨到客户更换刀闸,严寒酷暑中有他们忙碌的身影,雪雨风霜里响着他们为客户服务的脚步,节假日他们在坚守岗位,大年三十他们赶到客户故障现场的时间仍然不超过45分钟,……他们全年接待客户来访和电话咨询1000多人次,处理故障100多起,办理用电业务200多次,客户满意率100%。他们人人都是服务窗口,个个都是企业形象,为辖区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服务时向客户宣传用电政策法规,为客户维修电器,整改线路,解答用电知识,协助市直单位电工抢修线路,提供技术指导等等,这样的事情更是数不胜数。

  待到华灯初放时,火树银花不夜天。在城北服务站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余的工作由我们来做”的服务承诺已经深入人心,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只要用户一个电话,他们随叫随到,为客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把客户的需求当作服务的第一信号,把客户的满意当作服务的最高标准,把真诚奉献这最美的诗写进客户的心里。他们人人都是服务窗口,个个都是企业形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架起了供电公司与客户之间亮丽的“彩虹”!

企业演讲稿 篇3

尊敬的xxx:

  当前,公司提出了“从优秀到卓越”的企业新目标和“为格兰仕卓越而战”的企业新口号。这无疑是企业十年家电蓬勃发展后在新的战略起点上一个坚实有力的注脚。当然,这不仅仅是一个注脚,还体现出了一种信念,一种誓让企业跨越巅峰的信念;这也是一个梦想,一个实现百年企业的卓越梦想。

  何为“从优秀到卓越”?我们希望在一个人才普遍优秀的企业中实现人才普遍卓越化的转变,而且通过人才的作用去实现企业从优秀的业绩转变为卓越的业绩。取得一时的卓越业绩也称不上是卓越的企业,而是以15年左右的时间去看这个转变的业绩,所以我们要用新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去转变我们的行动。

  梁昭贤常务副总在上期企业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为格兰仕卓越而战》的新年社论。社论中指出格兰仕已经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企业,在十年家电行业的浴血奋战中,我们仍然顽强地实现了整整10年的增长,尽管这10年是多么惊心动魄,坎坷艰难。这说明我们已经是一个优秀的企业,拥有了优秀企业的气质和风骨,但梁副总同时也指出:如果将1992年当成是企业发展业绩的一个转折点,那我们离卓越仍有相当一段距离。

  我们必须要清楚,企业要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迈进,就必须要让员工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格兰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应该说我们的许多人才都能够和企业共前进,在不断的自我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素质,在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可以说,我们的很多管理干部和员工都已经称得上是优秀甚至是卓越。

  但是因为企业发展得太快了,我们的人才结构呈现出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很多员工、很多管理骨干都没有和企业发展同步,在能力和素质方面提高得不快或者没有提高,成为了影响企业高速发展的障碍。而更为可怕的是,有一部分人往往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总是以曾经做出的业绩而居功自傲,没有提高自身素质的渴望,把过去的荣誉和业绩当成是现在沾沾自喜或拿出来炫耀的资本,进取心不够。这样,自然能力和素质就没有可能提高,就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不要说是卓越,就连优秀都谈不上。

  要做到企业的卓越,我们的人才结构必须要齐头并进,全面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以前我们讲过一个“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的容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企业的每一个人都是一块木板,只有不断地将短板转变成长板,那企业的发展才会提速。而目前,我们的人才结构是有长板,有短板,参差不齐,能力素质水平不一。如果是保持这样的一种现状的话,那企业发展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必须将所有的短板转变为长板,才能真正达到卓越企业的要求,卓越的企业不允许有任何一块短板的存在,否则就称不上是卓越的企业。

  实现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迈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关键是在于我们的员工有没有向卓越迈进的渴望,能否实现自我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企业要实现从优秀到卓越并不需要企业要做得多么大,而是要形成我们绝对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越来越国际化的残酷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的增长才会长久地持续下去,否则我们只有面临被淘汰的厄运。

  《德叔中国市场万里行》读本中有这样一段德叔的话:“1993年,格兰仕只有1000多人,1亿多产值,现在已有13000多人,产值也有几十个亿,格兰仕不是很大,在美国还只算是中小企业,我们不要打肿脸充好汉,要实实在在做好汉,踏踏实实做出我们的业绩。只要我们努力劳动,我们就能体现业绩,创造价值,我们就能够长长久久地过上好日子。”这也许是德叔对优秀到卓越从另外一个角度的剖析,是对卓越最为朴实的定义,同时也给了我们“为何要从优秀到卓越?”一个最为实在的答案:长长久久地过上好日子。也许我们会觉得这个答案远没有诸如“进入世界500强”、“做全球第一”等那样的宏伟和气魄,显得有些土气。但10年来,我们所面临的日益艰险的市场环境,日趋残酷的恶性竞争,可以说没让我们过上一天好日子,10年之久的苦行僧生涯让我们知道“生存”二字的真正含义,也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渴望着能早日“长长久久地过上好日子”。

  记得有这样一首歌叫《相信那一天》,歌中这样唱到: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走过去,前面是个天。从来做大事,九苦一分甜……,苦苦细思量,没有过不去的关。

  要真正做到卓越的企业,我们不仅仅需要的是勇于奉献的精神、直面残酷的胆识、努力敬业的行动、生生不息的信念,我们还需要很多很多别的东西,譬如卓越的人才、卓越的技术、卓越的文化等等。当然,我们最最需要的是所有格兰仕人从优秀到卓越的进取意识。我们一直崇尚“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但卓越的企业应崇尚“卓越合适的人才是企业最重要资产”。我们的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努力让自己成为适合于企业的人才,发挥潜能,丢弃超越能力的紧箍咒。

  度过了10年的企业增长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卓越的企业需要企业经营的一切环节都达到卓越,否则就会陷入平庸,要做到一切环节的卓越谈何容易呀!我们是优秀的,但优秀却是卓越的大敌,这也是为什么很少有企业能够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主要原因。我们既要看到希望,更要看到困难、危机和差距。

  为荣誉而战,为格兰仕卓越而战!我们的选择只有努力再努力!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卓越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格兰仕从优秀到卓越不只是梦想!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企业演讲稿 篇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屇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和谐邮政企业,我认为要立足“三个坚持”。

  一、坚持抓住发展这个要务。

  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只有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改善和提高职工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企业才能和谐发展。

  首先,要捕捉机遇加快发展。在瞬间变化万千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商机稍纵即逝,必须敏税抓住。

  其次,要改革创新促发展。任何发展模式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根据地区市场和企业自身条件,灵活调整经营理念,创新经营心态和调整经营结构,用一种打破传统,超越常规的勇气去开拓和占领市场。

  再次,要扬长避短借力发展。企业受市场和企业内部客观条件的制约,有其自身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必须扬长避短,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融合到国际国内大环境中借力发展。

  二、坚持依靠职工群众这个根基。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促进企业发展与构建和谐企业的有机统一。第一要正确处理全员营销与专业营销的关系,充分发挥专业营销的主导作用,建立起窗口营销、社会营销等营销网络。第二要正确处理企业资金紧张与确保职工工资奖金及时发放的关系,千方百计保证职工工资奖金的及时发放,使职工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第三要正确处理改革与保障职工充分就业的关系,把改革和构建和谐企业联系起来,做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就积极实行,超出大多数职工承受力的,就不能贸然推进。

  建立注重激励的薪酬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分配公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这“四个公平”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而分配公平,又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公平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企业要按照“四个公平”的要求,切实重视一线员工的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在注重提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收入的同时,适当提高一线员工的收入水平,实现员工和企业和谐发展。

  亲情管理,实现领导和职工,职工和企业的和谐相处。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只有满意的职工,才能创造满意的客户,企业领导在任何时候都把关心职工,善待职工放在心上。

  注重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当今企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要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稳定就业。

  三、坚持建设新的邮政企业文化。

  邮政独立运行以来,市场竞争激烈,不参与市场竞争,邮政企业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邮政企业在观念上虽有所转变,但其整体的企业文化建设还是停留于原有的基础上,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邮政市场的开拓和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所以,建设新的邮政企业文化势在必行。具体为:

  1、建立普遍服务意识。邮政企业属于社会基础设施,是社会公用性行业,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普遍服务应是邮政企业文化着重强调的理念。作为邮政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应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树立“用户就是上帝”、“用户就是衣食父母”的观念,真诚而高效地为用户服务,赢得邮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高。

  2、建立质量保证意识。“质量是第一生命线”。邮政企业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事业心和业务操作技能。这就要求邮政企业文化应积极倡导质量意识,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邮政服务,满足用户多层次需求,促进邮政业务发展。

  3、建立市场第一意识。“用户需求什么,邮政就要提供什么”。买方市场的形成,把邮政全面推向市场,邮政企业要从过去的用户围着邮政转改变为邮政企业跟着用户跑。当前,传统邮政市场的不断萎缩和新型业务的激烈竞争,要求邮政企业不仅要适应市场,而且要不断提高竞争力,积极参与市场调研,开发邮政新业务,开拓邮政新领域,以市场为龙头,以用户为中心,推进企业的发展。

  4、建立全面效益观念。邮政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必须实行集约型经营,加强内部管理,切实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所以,邮政企业文化应突出成本和效益观念,倡导提高资本盈利率,增强企业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建立改革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创新才能天地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善于改革创新,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谁就拥有竞争主动权。在当今传统邮政业务疲软、新型业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邮政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鹤立鸡群,邮政企业文化就必须倡导企业员工敢于在经营业务、经营理念、制度、技术、服务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提高企业应变力。

  6、建立民主团队精神。邮政企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其运作过程需要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应着力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要引导员工树立局兴我荣,局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将个人的前途命运和企业的发展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努力把企业建设好。邮政企业文化必须倡导民主管理,倡导团队精神。企业领导层在决策时,应该广泛征求企业员工意见,并要加强与员工间的沟通,建立起融洽的气氛,达到群策群力的效应。

企业演讲稿 篇5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传承文明,播种希望,开创未来》。

  自古就是改革和创新在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发展前进。早在五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在《易经》中说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这里“穷”是指停滞不前的困境,“变”是指改革和创新,“通”和“达”则是指顺利衔接新的思路和局面。这句话告诉我们立足于现状,通过对事物改革和创新,才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纵观人类文明史,从茹毛饮血、巢居穴处的荒蛮岁月到实现四化、遨游太空的高度文明的今天,正是由于人类内心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激发了改革和创造的原动力,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

  而今,历史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

  在这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展现xx广大党员群众精神风貌的“创先争优”的活动在广袤的江淮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着。

  数十年来,公司上下几千名员工坚守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见证着xx创先的点滴:领导团队目光如炬、英明决策,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公司的机制改革、员工队伍的整编、建设环境的改善、业务的转型拓展、经营的风险控制。——他们挥舞着旌旗为公司领航指路;业务部门不畏艰苦、奋力开拓,在各自的领域开疆辟土:经纪队伍的扩建、新试点的运营、集合产品的上线、保荐业务的筹备、ib资格的取得。——他们是奋战在业务第一线的生力军;支持部门精诚团结、精益求精,为公司的各项业务发展提供着稳定的运作工作环境和技术平台:规章制度的完善、基础设施的维护、后勤物资的供给、营运风险的监控、业务系统的运转。——他们构筑起公司阔步奋进最坚固有力的保障。

  就拿我们第四党支部来说,这个支部领导登记结算部和资产管理部,两个部门都是公司的新设部门,年轻人多,干劲十足、朝气蓬勃。登记结算部作为后台部门,承担着繁杂的账户设立、登记存管、客户资金的清算交收工作。近期,随着公司45家升级和新设的营业部正式投入运营,登记结算部的工作量成倍增加,在保质保量完成原有工作的同时,他们每个人都自觉自愿地加大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默默地支持起整个公司的账户、清算业务稳定运作。资产管理部是公司的业务部门,他们管理客户委托的资产,将其投资于证券市场以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资管业务金融专业化要求高、风险大、涉及层面复杂,他们背负着全公司的期望,备受瞩目地打拼在业务的最前线。

  XX年,公司成功推出了首只xxxx产品“xxxxxx”,它是公司在业务创新领域的一块里程碑,凝聚了xx人孜孜不倦辛勤劳作的汗水。它的成立离不开公司领导层英明的决策指引,大力扶持:产品申报期间,公司领导不辞辛劳多次带队去行业内的兄弟公司学习借鉴经验、向监管部门争取有利的政策,与销售渠道沟通合作方案,为产品的顺利上线开辟道路;它的推广离不开资管同事们的执着努力、无私奉献:整个产品推广期正值酷夏,他们背着行囊,头顶烈日,奔走在全国数百个城市的销售网点,

企业演讲稿 篇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力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

  由于水电建设企业主要是依靠承揽工程项目建设,通过“找活干”来创造企业的利润、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壮大,决定了企业的价值主要通过人力资源转化产生。因而,人力资源是水电建设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的成败与企业的兴衰有着紧密的联系,各企业纷纷将加强人力资本管理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一条重要的竞胜之道。怎样开发适合生产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怎样将所需要的人才引进来,将其成功留住并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是令大多数水电建设企业非常棘手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工作实践,谈谈对水电建设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看法。

  一、人力资源现状

  (一)观念落后,方法陈旧

  水电建设行业长期采用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深刻,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思想观念也没有根本的转变,分不清传统人事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的区别:

  1、人事管理认为人员的开支是一种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人力资源是一种投资。

  2、传统人事管理是一种事务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相联系。

  3、传统人事管理注重集体,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个人和团队。

  4、人事管理是静态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是动态管理。

  5、人事管理是短期的,而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

  6、人事管理是硬性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有充分的灵活性;人事管理考虑的是数量,人力资源管理考虑的是公平。

  7、人事管理在分配上考虑的是平等,而人力资源管理在分配上主要考虑公平。

  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的素质不高,将人事管理等同于人力资源管理,仍然采取传统的人事管理手段,必然决定管理的低水平。

  (二)制度缺乏,手段落后。

  目前,水电建设企业大都存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效率不高、相关制度没有完善、缺乏实现高效率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须的制度平台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等问题。很多企业没有制订人力资源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也没有岗位测评体系、工作绩效测评体系、科学系统的薪酬体系等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严重影响人力资源各项目标的实现。一些企业甚至根本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认为可有可无,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职能收缩,使人力资源管理形式化、边缘化。

  (三)人力资源相对匮乏,人才流失严重。

  目前,人才的流动性加大,从宏观上来说,这更有利于人才资源配置进一步趋向合理。但是从微观上来说,人才的流动使大部分水电建设企业人才流失严重,企业所需的管理技术人员缺乏,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1、缺乏优秀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也随之变化,但是相应的人才计划跟不上生产的需要,人才成长滞后,造成项目管理人员短缺的局面。

  2、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更缺乏技术骨干。有劳动能力的正式职工逐年递减,承揽工程逐年递增,致使劳动力严重不足。为弥补人力不足,降低工程成本,只有招用民工作为补充。民工队伍又得不到及时训练,所以造成操作技能水平偏低现象。

  3、缺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水电系统老一代专业技术人员退岗休养;中青年中,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调走或离岗到局外打工的较多。尽管近几年加大招收大中专毕业生数额,但这些人成为骨干、尖子还要有一过程。

  4、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太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行政手段、经济杠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员工心目中的侧重点发生了改变。

  5、人力资源储备不足。由于水电系统有一批正式职工由于没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生产需要而下岗、待岗。招收新成员与自然减员比成负值,不能进行人力储备。

  二、人力资源的吸引和稳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对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水电建设企业原有的国有企业人才优势渐渐消失,对人才的吸引力出现下降现象。一些外企和私人企业不断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人才“蚕食”,导致一些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施工企业大都存在着一部分人才不愿给企业干,也不辞职或解除劳动合同,而是脚踏两只船的现象,给一些在企业踏实工作的专业技术尖子造成负面影响,挫伤了一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当然,这也有企业方面的原因,如:工作环境、职务地位、工资待遇、事业发展前景等与其期望值不相符等。一些企业决策者单一追求“感情留人”,希望通过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结果效果也不会很理想。人的需求是多样的,要充分考虑并他们的各种需求,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效果。要做好对人才的吸引和稳定,本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以发展前景吸引人才,要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

  的用武之地。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最高层次需求是自我实现。现代人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许多人希望自我创业、获得成功。即使不能自我创业的人才在企业图个职业,也就期望所在的企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借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根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全球咨询公司沃?怀亚特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尽管薪金上的竞争非常重要,但是,如果高级职员认为这家公司的经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自我推销,他们会加入这家公司并留下来”。联想集团提出“用权利激励人的成本最低”的观点,实际上就是迎合了人才自我实现的需求,为其创造用武之地,凝聚一批能人,促进联想集团发展。

  (二)培养亲和文化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沟通,使人心情愉快;亲和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凝聚人心,培养团队精神和力量。要留住身边的人才,最好的办法,最高的境界就是用企业文化这面旗帜,人才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长期受到企业的价值取向和企业精神的影响,慢慢地就演变为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提供培训机会。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此工”,说明教育与培训的极端重要性。在人才开发上适宜的时间和金钱投入是一种立足于未来经营的投资。通过教育和培训方式,企业进而帮助人才及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努力使他们的职业成长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及其实现过程协调一致,融为一体,人才的流失现象将大大减少。

  (四)给予合理的报酬。生理需求是人的第一需求,人们都追求更体面、更舒适、更宽畅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基础是经济收入,人们要求从工作中得到应有的稳定回报,是理所当然的。当然,对人才的工资、奖金和福利不一定要付出最高的,要求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使人才得到的收入报酬和享受的福利待遇与其经历、能力和业绩挂勾,作到恰如其分,公平合理,并且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这有待于企业设计和实施能有效激励人才的报酬制度。如果进一步采取优先购买股权、参与利润分配等方式,把企业设计为所有参与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就更理想了。

  (五)建立科学评估机制。正确地考评人才,尊重人才的人格和价值,承认人才的劳动业绩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因为,考核和评价是企业建立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正确地考评人才,才能提供报酬管理、人事调整、招聘和晋升等方面的必要资料与依据

  三、人力资源的开发

  人力资源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开发形式,虽然这一点并不为许多企业认可,但是它的重要性已经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树立正确的培训观。许多企业对于员工培训在思想观念上认识不清,或者说认识不到位。企业认为员工培训是一桩花钱买卖,是企业的一种成本,它会加重企业本来就不轻松的负担。因此把培训作为一笔不小成本,企业当然选择能节约就节约,能省则省。企业用于培训方面费用补偿的不确定性更羁绊了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实施。

  (二)制订完善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计划并严格执行。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应建立起完善的培训体系,同时制订相应的培训管理制度,将培训作为一种机制和制度确定下来,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避免传统的生产技术给企业管理者造成错觉。在传统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员工只要懂得和掌握某一种技术就能终身受用,无须或很少再要进行人力投资。企业管理者有可能总是生活在“一劳永逸”的幻想中,孰不知我们现在已经处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技术和企业生产技术生命周期在缩短,掌握该技术的员工技能生命周期也在缩短,员工对技术掌握由“终生受益”变成“终生学习”,需要不断获取知识和技能。

  (四)增强员工培训的目的性,制订培训整体规划。企业员工培训既是企业发展对员工技能提出要求,也是员工为适应岗位而对自身知识、技能的提高需要。而企业由于培训意识的欠缺和各种资源的限制,员工培训从整体上看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视培训如“救火”,既缺乏整体性,也缺乏系统性。从培训对象看,不分决策层、生产作业层,也不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一个专题全员参加;从培训内容上不分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基本知识、专业技能,一个报告全员参与。这种不具有针对性培训,只能流于形式,走过场。由于忽视对培训的系统管理,使得我国企业在培训经费(外企5020元/年,国企1362元/年)(资料来源:杨东龙《培训的选择与评估》,《中国经济时报》)绝对值本来就较低的情况下,有限的培训经费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表现在:培训经费使用的随意性,高层觉得什么培训好,花钱多点没关系,觉得培训不好,一分钱也不花。从培训的内容来看,一些企业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培训的内容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导致培训的效果不佳,甚至导致有限的培训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培训的内容和课程设计方面,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设计符合生产需要的课程体系。

  (五)培训应形式多样、内容适用。企业实施的员工培训目前仍以讲课为主,老师讲,学生听,单向教学方式,难以达到教学互动,学生主动参与。且部分培训手段落后陈旧,难以达到培训的目的。由于信息技术引入生产领域,培训的手段也要变。

  (六)企业培训与学校(学历)教育分开。企业培训,有着与学校教育不同规则和方法,企业培训目的是通过培训改变行为从而改变业绩,企业必须经过严格的需求分析,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及时的评估、反馈、有效的辅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中层管理队伍上,我们与外企、甚至与一些股份制企业相比,都显示出一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除体制、实力等差异外,与企业缺乏完善的中层管理培训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企业想得很大,想法也好,甚至为导入现代化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花费了不少人力财力,但是却忽视了这些设想、制度的重要执行者——中、基层管理队伍,在企业中对他们培训很不够,结果常常“种下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蛋”。

  四、人力资源配置

  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就是通过考核、选拔、录用和培训,把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及时、合理地安排在所需要的岗位上,使之与其它经济资源相结合,使得人尽其才,提高人力资源生产率,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人力资源配置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终点,其最终目的是达到个人——岗位的匹配,提升组织的整体效能。

  (一)施工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短缺与人力资源浪费并存。一方面,一些施工项目部所需要的管理技术人才长期缺乏,严重影响了生产的顺利进行;而另一方面,由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在人才配置上,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出现学非所用或用非所长的现象,还有的企业盲目求高学历人才,但把高素质人员招进来后,又将其放在低价值的岗位上,甚至闲置,从而造成企业成本上升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2、不良的人力资源配置导致企业内耗严重。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企业内部出现“裙带”现象,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是用亲人而不是用强人,因人设岗,而不是因事设岗,急功近利而缺少长期规划,削弱了企业内部凝聚力,导致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3、个人与岗位不匹配。由于大多企业缺少科学的工作分析和人才测评手段。使得工作职责、任务及岗位对人员的要求不清楚。同时,对应聘者不能从其知识、技能、能力、个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整体把握,使得在招聘阶段就很难达到个人与岗位的匹配。而把人才招进来后,又对其实行静态的管理,忽视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开发,使个人与岗位的不匹配问题持续存在。

  (二)人力资源配置应遵循原则

  能级原则。企业的岗位有层次和种类之分,它们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处于不同的能级水平。每个人也具有不同的水平和能力,在纵向上处于不同能级的位置。岗位人员的配置,应做到能级对应,就是说每一个人所具有的能级水平与所处的层次和岗位的能级要求相对应。

  优势定位原则。一是指人自身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岗位的要求,选择最有利于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二是指管理者也应据此将人安置到最有利于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

  动态原则。指当人员或岗位要求发生变化的时候,要适时地对人员配备进行调整,以保证始终合适的人工作在合适的岗位上。

  内部为主原则。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人才资源的开发机制和使用人才的激励机制,从内部培养人才,给有能力的人提供机会与挑战,造成激励气氛,是促成公司发展的动力。但是也并非完全排斥从外部招聘必要的人才。

  (三)人力资源配置模式

  要合理地进行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配置,应以个人——岗位动态为基础,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动态的优化配置:

  人力资源规划。其是人力资源配置的前期性工作,是一个对企业人员流动进行动态预测和决策的过程,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统领与协调作用。其目的是预测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和可能的供给,确保企业在需要的时间和岗位上获得所需的合格人员,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员工个人利益,任何组织或企业,要想有合格、高效的人员结构,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职位空缺与审批。人力规划更多的是对企业所需人员数量以及企业内部所能提供的人员数量的一种预测,至于具体哪些部门,哪些岗位存在空缺,则需由各部门主管提出职位空缺的申请,并由人力资源部进行仔细严格的审批,如果没有比较严格的审查,或是形式上设立这个审查而实质上根本不起作用,那么就极有可能导致公司整体人员膨胀。因此,严格的职位审批是有效的人力规划以及有效的人力资源利用与配置的基础。

  工作分析。确定了所需招聘人员的岗位以及各岗位空缺人员数量后,就应对这些岗位进行分析,以确定职位工作任务、职责及任职资格条件等,事实上,工作分析应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做,而不必等到有招聘需求时临时来进行,如果工作分析做得好,形成了规范的工作说明书,那么在有招聘需求时,就只需评价随着企业内外环境变化,该岗位的职责及任职资格等是否有新的变化。

  人才测评。有了工作分析后,我们就要知道岗位对人员在知识、技能、个性等方面的要求,并据此来设计人才测评的指标,选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对求职者进行的人才测评,可以让我们了解他(她)是否能胜任某一职位,从而为人才合理配置提供依据。由于人力资源的配置很多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因此,通过人才测评、绩效考评等手段,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普查,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人才库,将非常有利于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招聘与合理配置。进行了工作分析与人才测评后,就要对从企业内部或外部招聘来的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将合适的人安置在合适的位置上达到个人——岗位匹配。实际上,个人——岗位匹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岗位与个人素质相匹配;二是工作的报酬与个人的劳动力要匹配。

  动态优化与配置。把人员招进来了并进行了合理有效的配置后,还必须通过调配、晋升、降职、轮换、解雇等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态化的优化与配置。因为,随着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岗位的任职资格势必会有新的要求,而随着时间推移,在该岗位工作的人,也可能变得不再适合这个岗位的要求或者其能力远远超出该岗位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重新进行工作分析与人才测评,对岗位责任,岗位要求及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等进行重新的定位。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使人力资源的配置重新趋于合理。

  企业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手段进行合理配置后,合适的人工作在合适的岗位上,这会使得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出勤率等得到提升,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

  五、结束语

  实现合理、充分地开发和使用人力资源对于水电企业来说依然是任重而道远,要提高对人力资源的认识,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制定与企业的长远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战略,建立起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促进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并为人员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形成符合企业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断开发满足企业生产所需的各类人才,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用,达到“用人唯贤、人尽其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实现人与事的完全匹配。

  人力资源决定企业的兴衰,相关制度的缺陷将为企业今后的发展留下隐患,只有充分发挥优势,搞好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成就水电建设企业未来的辉煌。

【【热门】企业演讲稿范文汇编6篇】相关文章:

【热门】企业演讲稿范文汇总6篇04-16

【热门】企业演讲稿范文集合9篇04-12

【热门】企业演讲稿范文汇总六篇05-02

【热门】企业演讲稿范文汇总九篇05-02

【热门】企业演讲稿范文集合7篇05-02

【热门】企业演讲稿范文汇总五篇04-29

【实用】企业演讲稿范文汇编7篇04-18

【推荐】企业演讲稿范文汇编8篇04-17

关于企业演讲稿范文汇编八篇04-16

关于企业演讲稿范文汇编五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