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康复心得体会

时间:2024-04-23 09:47:4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康复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复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康复心得体会

康复心得体会1

  如果,有人说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那么,康复治疗则是医生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杖。

  在中国,人口老年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劳动力紧缺的情况愈来愈明显,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患病的人数与日俱增。

  残病人员得不得积极康复治疗,不能恢复正常的日常工作,甚至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结果,社会负担越来越重,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人们也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康复医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想国家会越来越重视康复医学。

  目前我国的康复医学发展处于成长状态,规模还未全面,而伴随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与老龄化上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伤残病人需要得到专业康复医生·呵护与治疗。只有这样,病人才能够得到完好的治疗。因为很多疾病后期它主要需是保健与康复。而不是专科医院相关专业治疗。而专业的临床治疗为康复医学治疗奠定坚实基础。而康复医师为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康复医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医学资料反馈给临床医学。

  康复医学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者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者保持最佳功能水平,增强自理能力,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让病、伤、残者得以自理自立自强,提高生活的质量,以及幸福指数。

  康复医学是一种理念、指导思想,需要渗透到整个医疗系统,包括局部与整体功能水平为主线,或许局部或者系统功能无法恢复,但仍可带着某些功能障碍而有意义、有成效地生活。让病、残、伤得以融入社会。从而降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给整个社会以和谐安全。

  康复医学包括预防、早期识别、门诊、住院和出院后患者的医疗计划。医务人员用三维的思维拯救病人,注重身体功能的改善。以预防康复为中心,做到让患者受益,社会受益。

  康复医学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特殊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恢复就业,取得就业机会,在社会的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进残疾人能重返社会。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新型的的技术将被用于医疗事业,而康复医学将得到最大的发展。康复医学将成为医务人员的魔杖。

  也许有一天,只要我的大脑还活着,我的生活就会有意义。

康复心得体会2

  不知不觉,一学期的康复护理结束了,这学期里,通过理论学习、实验室教学、以及医院见习,我们对康复护理这门课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在医院,我们见识和康复科形形色色的仪器,这些仪器都能很好地帮助病人复健,让病人有机会能生活的更好。听老师说,这些仪器都非常昂贵,我们不禁感叹现在的科技水平真的很高,医疗技术真是越来越好了。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看了一些卧床的病人,有的中风,有的偏瘫,几乎都是行动不变的老人,还有一些受到意外伤害造成肢体残疾的中青年人。在康复技术不发达的过去,他们可能就要一辈子卧床不起,一辈子需要别人的照顾,没有自理能力,但现在,通过一些有效的'康复护理,通过复健运动,很多病人的行动能力都有很大的改善。通过合理利用轮椅、拐杖、义肢等工具,腿脚不便的病人可以自由活动,这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现代护理讲究的是人文护理,在追求生活质量的今天,不仅要治病,更要提高生活质量。对于一个断腿病人而言,帮病人处理伤口,防止感染,这是治疗,而帮病人带上义肢,带病人做复健,恢复肢体活动,使病人能最大程度地行走活动,这就是康复。从中可见,康复是在治疗之后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现在中国的康复技术虽然进步很快,但与一些发达国家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希望我国医疗能更加重视康复这一领域的发展。治病救人是为了活得更好,这也是康复的意义。

  总之,在康复科的见习,我学到了很多,也有很多感触,真心希望康复能有更出色的发展,一些残疾人士能有更光明的生活!

康复心得体会3

  就如同所有的病人都有一个康复的祈盼一样,神经症患者也同样有者极其强烈的康复意念。以至于他们热烈的祈盼往往加剧了病情的进度,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很可惜的是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的康复有着迥然不同的评判标准。生理疾病在外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去除病痛,恢复机能,人的心理只在生病之前惴惴不安,一旦确诊能够治愈,便又恢复到了昔日的状态中。而精神心理疾病则不相同,它与人的欲望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你越是急于康复,结果是精神心理问题越突出,这就是森田正马先生说过的拴在桩上的驴子,你越是想挣脱这种束缚,那么束缚就越紧凑,直至把自己搅死在这根木桩之上。

  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这种情形的出现呢?这就要从我们致病和康复的动因上去找到问题的答案和突破口:人的疾病无怪乎二种类型:生理的和心理的,中国人只愿承认前者而把后者归结为精神病而加以抵触。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二个方面,我们有生理疾病特别是当这种疾病不能够确诊时,就会产生恐慌、焦虑、抑郁的心理症状;相反如果我们有了心理上的疾病而且这种疾病困扰我们很久,便会伴生躯体症状。

  那么致病的因素也有二大类:一类是先天的,另一类是后天的。遗传类疾病属于先天性疾病,而传染病属于自然回馈人类的。除此之处更多人的生病与其生活的环境、生活的习惯以及生活的态度有着极大的关联。也就是说我们生病是因为我们追求了错误的东西,从而导致我们身体资源被过度透资而产生的,现代医学发现糖尿病、癌症等疾病与个人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就能够说明这一点。而精神心理问题更是如此,“贪婪”是精神心理问题的第一要素,求不可得才会导致心理失去平衡,长期的失衡罹难精神心理疾病。

  森田正马先生把它归结为生的欲望过于强烈。事实也如先生所言,的确是这样,记着父亲说我小时候的吃相就很吓人,象是几辈子没有吃过东西,不过现在想起来这和幼儿期的哺育有极大的关联,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生病是身体和心理给予我们的警告,我们应该就此反省自己过往的生活态度。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一则是所谓标榜的人生追求在招唤着我们,另一则是欲望象皮球不段的受到刺激而膨胀。所以无论经历过何种样的疾病,懂得反省是很重要的。

  不过可治愈的生理疾病带给我们心灵的影响是有限的,我们不用担忧康复后对生活的适应度问题;然而,精神心理问题因为牵扯到欲望、适应、生存的一系例问题,而变的复杂化。而且康复的.标准和生理疾病有着根本区别。精神心理问题,针对的是一个人成长的经历,是对过于生活的总结和反馈,而往往患者急于康复目的却是想重塑昔日辉煌。可能还夹杂着对失去的一切急于补偿心理在发挥作用。这叫穿新鞋走老路,问题肯定得不到解决。要想彻底康复,就要和过去彻底决裂。

  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首先要做的不是如何的康复,而是在配合一些专业治疗的前提下,深刻的反省,反省我们的生活目的和生活态度。如果能够通过有效的反省和专业心理技术的调节相结合,康复是必然。但有一点所要强调的就是:不要指望身心恢复到从前的标准,因为从前的生活证明是错误的,如果还要以从前的标准来衡量心理康复,那只能说我们还有待于治疗和反省。精神心理疾病的康复绝不是重温旧梦,而是重新开始建立自己的生活目标、生活态度和生活圈子。这一点尤其重要。在精神心理的问题上,外力只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真正要发生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康复心得体会4

  精神病院这个名字听得多了,人们总是对这个名字有一种畏惧与排斥的心理。这个学期我们去了精神病院见习,首次接触精神病院,其实它也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阴深与恐惧的。我们身为未来的护士,更不需要以别样的目光、别样的心理去看待它。只知道,它和别的医院一样,都是一间医院。

  带领我们小组的带教老师把我们带到住院部的某一层楼里,在那铁闸里有一个可供饮食与活动的大空间,里面住着的全是女病人。

  带教老师先带我们到示教室里,给我们重温一下精神分裂症与情感障碍的一些特征、表现和护理措施,然后再打开铁闸让我们和里面的一些病人聊聊天,了解她们的`情况。在带教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她教导了我们面对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应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与确保病人的安全,然而,我最为关注的仍是一些情感障碍的病人。带教老师说一些慢性的情感障碍的病人对外界是无什么反应的,我想这是因为他们困死了在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他们的内心是一层叠一层沉默的雪,最初的情绪积压在心中,长久未能得到宣泄,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记忆变得模糊了,甚至跌入了潜意识中,情绪的积压找不到痕迹。

  所以他们不懂得去倾诉,不懂得去表述自己,他们的内心封锁在那重重的沉默中,解不开最初的情绪的结,而只会在那个心结上不断地增添沉默的结,由于他们内心积聚了太多太多的沉默,不懂诉说,所以他们的情志也渐渐变得散漫,脑子也渐渐变得空洞,思维也变得迟缓,所以他们会回避亲友,回避与外界之间的接触,慢慢的,便发展到对外界事物无反应。而其实他们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之复杂的,复杂到完全沉默,复杂到找不出病因的痕迹。

  我想:如果是一个对外界事物无反应的病人,除了要接受药物治疗之外,还必须配合精神分析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租子阻滞有太多,所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治疗的最基层。治疗者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聆听者,专心的倾听病人的诉说,以亲善诚恳的态度取得病人的信任,让病人毫无顾虑的倾诉内心的苦闷,鼓励病人疏泄内心不良的情绪,并能以同情、理解、谅解的态度对病人的诉说不加评判地接受,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支持,并与病人合作去治疗其疾病,给予病人治疗的信心与康复的希望。

  其实患病很平常,正如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犯错一样,只要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就行了,精神康复者也一样,只要认识到自身的疾病,并加以控制就行了。社会与人们应该给予他们多一点爱心与支持的!

康复心得体会5

  社区康复是近年来在残疾人康复领域提出的一个新的康复理念。社区康复亦称“基层康复”,是以城市街道或农村乡镇为基地,对残疾人提供的康复服务。其任务是依靠社区本身的人力资源优势,建设一个有社区领导、社区团体、卫生人员、志愿人员、残疾人及其家庭参加的基层康复系统。工作内容是对残疾人进行普查和预防,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使分散在社区的残疾人得到基本的康复服务。其工作有五个基本点:一是依靠本社区的人力资源;二是尽可能利用社区原有的卫生保健和民政工作网点;三是使用简化的、适宜的技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社区和家庭条件下可以发挥作用;四是以康复为中心后盾,帮助解决复杂的康复医疗、咨询、培训等问题;五是在社区对残疾人进行身体的、精神的、教育的、职业的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康复训练,使残疾人就近就地得到全面康复,回归社会。社区康复是初级位上保健的一个组成部分。

  按照陕西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社区康复是符合我省省情的康复事业发展模式,是实现20xx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战略目标的主要策略,是所有康复重点工程的落脚点,是满足广大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的主要途径。“十五”期间,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社区建设中,采取社会化方式向广大残疾人提供基本的康复服务。实践证明,社区康复是实现残疾人机会均等、充分参与、消除贫困、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的基本手段,县(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调查,掌握残疾人数量、分布、生活状况、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等情况。根据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发展规划的要求,我们对全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未央区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区内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进展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得不到解决,有些情况还令人堪忧,部分残疾人很少或没有享受到康复服务,有些对社区康复的概念不甚清楚。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工作的差距是对我们敲响的警钟,需要我们对社区康复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和思考,倾注更多的心力,为下一步做好工作提供明确的思路。

  一、基本情况

  未央区共有49个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尚有2个正在建设中。区残联20__年为3家已建成的“中心”配备了部分康复训练器材,已初步具备了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的服务能力,今后几年区残联将陆续为其它几个“中心”配备康复训练器材,逐步完善康复服务项目,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社区康复机构建设发展比较迟缓。当前区内已建成的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残联已将其纳入残疾人康复指导站,配发了部分康复训练器材,还有3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待建设;已建成的指导站建设项目参差不齐,服务内容比较简单。

  (二)残疾人康复意识不强。不少残疾人认为“送康复服务上门”是医生上门为残疾人看病、送药,把康复服务理解为医疗服务,在农村地区,有的残疾人甚至把它当作一项待遇来享受,一些社区的康复器材和设施的利用率不高,残疾人主动要求康复服务的比较少。

  (三)社区康复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人员不足。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大多数都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医疗站等建设,在场地、器材的落实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社区残疾人康复人员都由卫生服务机构内的`医生兼职,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和社区卫生工作叠加在一起,工作量大、任务重,人员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服务手段单一,服务理念滞后。当前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的形式比较单一,康复医生普遍缺乏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与指导;有医生以完成任务为主,传统的服务理念与现代社区康复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医生服务记录过于简单,内容基本相同,有的让人代签字,还有的只签字不服务。服务手段的单一和服务理念的滞后,使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愿望远未达到。

  三、对策及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残疾人在康复服务需求方面的愿望也逐步提高,社区康复作为对基层残疾人最直接的服务形式,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越来越多地受到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关注。对全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进行调研后,我们针对不同区县的具体情况分别做好工作,未央区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同步联动,统筹安排

  区委、区政府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筹安排,做到规划同步、投入增长同步、组织运行同步,建立起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

  一是上下联动。区委、区政府统一各部门、街道和社区的思想认识,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确保社区康复工作思想认识、职责分工和工作措施的到位,形成区、街、社区三级联动,合力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发展。

  二是部门联动。在社区康复工作实践中,以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各相关部门为主体,区级机关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区卫生局充分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各类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室和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技术指导,并落实专(兼)职残疾人康复责任医生进家庭;区民政局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和谐社区、星级社区考评标准,积极支持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建设,深入开展困难残疾人医疗救助工作;区财政局为确保创建工作任务的完成,对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经费提供有力保障;区残联更应倾心竭力,在康复需求调查、康复员培训、康复站建设、深化康复服务等基础工作方面做好工作。在区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各相关部门联动,使社区康复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社会联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关系到千家万户。为此,区委、区政府着力营造社会各界联动的工作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助残志愿者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助康复活动,尤其是在当前社区康复医生力量比较薄弱的时期,助残志愿者要在帮助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提供康复服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意识的宣传

  社区康复的最大功能是弥补机构康复不足,更好地就近、就地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有效利用康复资源。开展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不仅具有投入少、成本低、服务广、收效大的特点,更是党和政府关爱残疾人的一种体现。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合理定位“送康复服务上门”的功能,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避免出现政府出了钱、医生送了服务、残疾人还不满意的情况。

  (三)狠抓社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服务有场地”

  通过调整布局,整合资源,新辟场地等措施,在抓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区残联将逐步为每个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配备2万余元的康复训练器材,为社区康复站配备1万余元不等的康复训练器材。为了使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和社区康复站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制定相关工作制度,以制度提高康复站的利用率。在社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注重无障碍设施配套建设,处处体现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

  (四)坚持以残疾人为本,在实践中创新、完善社区康复工作模式

  社区康复要从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出发,按照目前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社区康复的工作模式,使康复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并带来一系列工作的变化和水平的提升。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进社区、进家庭,通过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让康复辅助器具进家入户;把最能够普及的康复技术传授给残疾人及其家属或亲友,使残疾人康复真正能够紧紧贴近残疾人本人。必须坚持以残疾人为本的社区康复工作方向,让“就近”更近,让“就便”更便,在管理和技术上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拓展康复服务内容,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向康复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五)强化社区医生和社区康复员队伍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方式,提高社区康复医生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确保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社区康复员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在为街道和社区配备53名街道残疾人工作联络员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基础上,下一步要通过培训使这些人员都掌握一定的康复训练知识,兼任基层残疾人康复员或社区康复指导员,充实社区康复工作力量;通过业务培训,统一考试,做到康复员持证上岗,促进社区康复工作人员专业化;通过考核工作实绩和残疾人评议,建立奖优罚劣的竞争机制。

  (六)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个性化服务

  进一步加强康复需求调查,形成按需服务的动态管理机制。在康复需求方面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在康复的形式、内容、质量上下功夫,体现个性化服务;开展针对性的康复服务、转介服务等,提高服务的专业性、技术性,以满足残疾人不断增长的康复需求,保持工作的生命力。

  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方面我市作了一些探索性工作,各级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正在完善,服务意识正在增强,服务能力正在提高,服务领域也在拓宽,残疾人对政府实施的康复服务的满意度也在逐步提升。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加强调查研究,学习先进经验,加大改进力度,制定改进措施,努力把我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康复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康复护理的心得体会11-22

康复护士心得体会12-23

康复工作心得体会11-29

康复工作心得体会01-09

康复科护士心得体会03-25

康复护理心得体会范文通用04-26

康复科进修心得体会11-10

康复护理心得体会(通用32篇)12-12

康复工作心得体会7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