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课程实验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4-01-12 17:01:4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程实验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实验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课程实验的心得体会

课程实验的心得体会1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章兼中教授在其专著《外语教育学》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间和小组间的交往尤为重要。” 在英语的教学课堂当中,合作学习就是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语言交流和实践活动,共同完成课前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并作好记录,然后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其成果。这样,每位学生都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练习到口语,互相交流意见,弥补了由于班级人数多,时间有限,提问面窄,教学任务重而无法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的缺陷,达到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课堂上,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数和年龄成反比,也就是说,越是到高年级,举手的人数反而减少,只有一部分学生很积极很踊跃举手发言,而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太主动发言,这就阻碍了这部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其一,有些学生害怕自己在课堂上说得不好或者说错,而遭同学笑话或者老师批评,因此,他们往往不敢举手发言来掩饰内心的恐惧;其二,有些学生本身是比较内向,从来都不会主动争取机会来发言,所以,他们往往等到老师点到他们名字的时候才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三,有些学生认为只要考试拿到好成绩就行了,口试占的比例比较少,为此,他们往往比较忽视口语,忽略口语练习的机会。

  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下,对教学方式的一个改革和补充。然而合作学习应用于英语课堂的是有其必要性,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上必须注意几个方面,使其能有效的开展学生成为发展主体的推动力。

  合作学习符合新课程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心里特点的需要,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能促进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激情;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上必须注意的地方。合理组建小组,营造氛围;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给予引导和帮助。恰当的评价,适当的激励。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转换。传统课堂是学生各个孤立学习,老师进行一言堂式的工作,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学习甚至害怕学习,而老师的一些思想方法也会变得主观,封闭甚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很少有效地汲取知识。”6因而,在新课程的带动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促进者,当学生讨论的声音不够响亮的时候,教师可以观察小组活动的情况,适时作出分析,促使他们进一步地交流意见;教师是一个帮助者,当学生讨论的思维受到阻碍,或者对问题的看法错误,又或者分析情况的观点不够全面的时候,教师就要及时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纠正;教师是一个激励者,当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教师是一个合作者,当学生由于现时的认知水平有限而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教师就要和学生共同研究,合力解决问题;教师是一个评价者,当学生在汇报或展示完成果之后,教师要及时给出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教师角色的转换,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展开,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对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起到重要作用,也符合了新时代新课程对合作学习的要求。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正如章兼中教授提出:应“大力发展相互协作、合作的小组活动。” 推动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有利于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发,培养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有利于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帮助和配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对角色重新定位,认识及重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课程实验的心得体会2

  1、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测试技术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内容来解决科研、生产等乃至人类生活所面临的测试问题的课程,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的技术,涉及到测试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传感器的选择、标定、安装及信号获取,信号调理、变换、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诊断等,涉及到测试系统静动态性能、测试动力学方面的考虑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基础和基于LabVIEW的虚拟测试技术的运用等。

  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做了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三个实验。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我并没有气垒,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实验中我学会了单臂单桥、半桥、全桥的性能的验证;用振动测试的方法,识别一小阻尼结构的(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掌握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机械振动信号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测试信号的频率域分析方法;还有了解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等。实验过程中培养了我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良好的工程素质和科学道德,例如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独立思考、测试前沿信息的捕获能力等;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

  2、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应变片的实验,你要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通过这次测试技术的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

  3、这次的实验一共做了三个,包括: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各有特点。

  通过这次实验,我大开眼界,因为这次实验特别是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和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需要用软件编程,并且用电脑显示输出。可以说是半自动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受易非浅: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实验前的理论知识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质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什么数据和怎样做数据处理,等等。虽然做实验时,指导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和怎样记录数据,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

  在这次实验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并且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时,因为在做数据处理时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会很难的继续下去。例如:数据处理时,遇到要进行数据获取,这就要求懂得labview软件一些基本操作;还有画图时,也要用软件画图,这也要求懂得excel软件的插入图表命令。并且在做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实验,获取数据时,注意读取波形要改变采样频率,等等。当然不只学到了这些,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还有动手这次实验,使测试技术这门课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深刻了我对测试技术这门课的认识,巩固了我的理论知识。

  不过这次实验虽好,但是我认为它安排的时间不是很好,还有测试技术考试时间,因为这些时间安排与我们的课程设计时间有冲突,使我不能专心于任一项,结果不能保证每一个项目质量,所以如果有什么出错请指出!

课程实验的心得体会3

  新世纪之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根本任务;转变教育观念是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课程的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其目的在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面对课改,我们教师能做到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跟从,我们应以这场波及全国的新课程标准改革为契机,使我们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更合符科学性,更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和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为一个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首先要明确新课改的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目标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即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对教师来说有许多的压力,但我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下努力探索各种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新课程理念,大胆尝试各种教学设计,就一定能把新课改稳定的推向成熟阶段。以下是本人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践过程的一些体会。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各种素养,新课改特别强调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应编写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相关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那么,我们所需要的新课程观是什么呢?本人认为,至少需要把握这几方面:

  (1)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强调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

  (2)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但并不是课堂教学模式化的“美丽借口”,教师必须把以新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使教学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

  (3)最为关键的是,在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依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二、以兴趣为导向,用新课程的理念来主导学生主动学习。

  新课程的理念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高中的`信息技术新教材,已经向我们提出了挑战。教材里的内容,不再像以往的那种“软件说明书类型”的教材,而是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这给我们带来了很深的思考。这样的课程需要我们花更多精力去研究。但我想重要的一点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我们的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迁移到如何学好课本的知识点上,这样课堂效果会更好一些。当然这需要我们老师去发掘,去想象,拿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来吸引学生。

  三、形式多样、体验过程。

  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对课程充满着期待感。新课程带来了新颖的教材,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理念。每堂课都有固定的一些任务,如何让这些任务在规定的时间里圆满完成,是我们需要面临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主题活动法等等,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技能。

  三、正视差异、面向全体。

  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有的同学家有电脑,对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都已经自己学会了;但有一些同学是第一次接触到电脑,要在短短的45分钟里能完全掌握教学内容是不可能的,因此存在差异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新课程的到来给我们提出了难题,但是,只要我们能认真对待它,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认真总结,前面的路肯定会越走越平坦。

课程实验的心得体会4

  一、准备越充分,实验越顺利。

  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的知识储备、文献储备、材料准备、方法准备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实验使你充满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就不必“从头再来”。最不能容忍的是在开始的几步偷懒,造成后面总有一些无法排除的障碍。

  二、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三、一半时间做实验,一半时间看文献。

  千万不能把时间全部消耗在实验台上。看文献、看书、看别人的操作、听别人的经验、研究别人的思路,边做边思考。要学会比较,不要盲从。否则,会被一些小小的问题困扰许久。

  四、记录真实详尽。

  人总是有一点虚荣心的。只把成功的步骤或漂亮的结果记到实验记录里,是很多人的做法。殊不知,许多宝贵经验和意外发现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客观、真实、详尽的记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五、把握心理优势。

  做过实验的人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有些失败应当在预实验阶段发生,你这时能坦然接受。假如不做预实验,在正式的实验中遇到,你的挫折感就很明显。假如你因为赶时间而误操作,你会沮丧。假如你能因为目前心浮气燥而果断地放一放,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假如你早上进入实验室之前还不知道今天要干什么,你最好想好了再去。最大的错误是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记住,屡教不改者不适合做实验。

课程实验的心得体会5

  在未参加本次培训前我们学院曾试运行过双语实验教学,利用学院的第二课堂活动选一部分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但是在备课时我发现了许多问题,如对于实验步骤具体操作的解释,如何对关键动词的解释使得学生弄懂明白他所要做的操作;而在上课时又发现,同学的英语水平不相同,对于同一个语句的理解程度不相同使得教学时间延长导致整个实验时间延长,整体效果很不好。

  非常有幸参加了本次有机化学及实验的精品课培训,高占先教授对于双语有机实验的见解使我受益非线。

  首先对于实验教材的理解。外文原版教材并不适合中国教学国情的特点,而中国实验教材的外文翻译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并且目前为止这类教材并不是很多,如何选择一本适合中国教育国情的并且语言符合英文语言特点而不是中国式的英文实验书很重要。毕竟学生要弄懂了实验才能做实验这是不能模棱两可的,所以也非常期待大连理工大学的双语实验书。

  其次是对实验教师的要求,教师的作用是传授知识授业解惑的,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这就要求教师首先他的英文水平是较高的',可以用多种方法解释同一种操作。这也正是要求这名教师不但英文口语水平高更应该是他对英文单词的理解要好,能用浅显易懂的单词去解释复杂的专有名词,还能抓住不同语言的特点与精髓。这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挑战。

  最后是对学生的要求。教学不应该对学生有所要求,但对于双语教学,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适合,所以不应该是大众化的,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一些初步情况去选择。这样既能让双语教学真正用起来真正起到它的作用而不是要牺牲一部分学生去达到这个目的。

  大连理工大学的化学实验小组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贡献,通过与高教授的交流使我少走了不少弯路,也明确了这方面的发展方向,非常感谢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这一次有机实验的精品课程培训内容,也非常感谢高教授的精彩讲解。

课程实验的心得体会6

  一、对于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

  要建设《分析化学与实验》精品课程,那么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先期启动的四个项目之一。精品课程是教育部深化教学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次,要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搞精品课程建设应该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切实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改善、加强高校信息化条件建设,利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优质的教学资源上网并共享,使全国其他高校在实施同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借鉴、使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无论能否建设成为省级、国家级的精品课程,搞好学科建设都是必要的,培养学生的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才是最终目标。

  二、如何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技术也在不停的更新换代,如今多媒体已经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变“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感染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在多媒体使用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多媒体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注意不要过度追求多媒体手段而忽视了教学目的,冲淡了教学主题;其次,要注意不能用多媒体的使用代替学生思维,更不能取代学生操作,应该明确的是,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是教育,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力。最后,要注意的是多媒体的恰当使用,过大的课堂容量反而会降低教学效率。总之,只有恰当的运用,才能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

  三、教师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课堂教学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因素,它要求教师能在适当的情况下提出适当的问题。例如,在课堂引人中设问,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设问,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范例教学中设问,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小结中设问,有助于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教师提问要讲究设计,才能激发学生思维。问题设计的目标要明确,层次要清晰,难度要适当,角度要新颖。

  教师自身素质个人能力对于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从长远角度看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学科的建设更为重要。学科建设负责人以及学校的相关领导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作为教师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奉献精神,以奉献求支持,脚踏实地的走好学科建设的每一步。

  这次学习,让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对于我们开展分析化学与实验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课程实验的心得体会7

  一、对心理学工作者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思索

  走入心理学这个专业领域,就象揭开蒙娜丽莎的神秘面纱。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类对生活和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人类已知的领域永远没有未知的领域多;虽然人不能为所欲为,但我们在生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的潜力是无穷的,智慧的力量给了我们无穷的希望。正如恩格斯所言:“心理学是世界上最美的奇葩”。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科学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观察实验能使学生直观地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概括问题能力以及探索精神。科学研究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于实验心理学来说,也需要学生能够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提问,这样才能学好。加强实验心理学的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更为重要,也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始终要本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来工作、教学与研究。

  二、关于地方师范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地方师范院校教学受条件、师资力量等限制,在教学资源搜集方面相对困难多些。目前实验教学的主要资源包括:一是来自权威专家编著或翻译的实验心理学教材;二是来自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是“实验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和一些院校的精品课程;三是相关的心理学研究专著、论文等出版物等。但由于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一些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往往不能方便下载。如果国家师培中心能适当加大对精品课程资源的开放力度,我们这些地方高校的课程与教学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地方学校,一门专业课一般由一名主讲教师承担。我以为,由一名教师主讲的课程是不能建精品课的,因为无法组成课程组。虽然主讲该门课程的教师只是一人,但是和我们这门课程建设有关的人员都可以成为我们课程组的成员。听了郭秀艳教授关于课程团队人员主要职责的介绍,我的`体会是:如果我们要建好实验心理学这门精品课程,一要加强团队的建设,比如多交流,多听课,以科研课题来带动整个精品课程团队;二、实验心理学专业性强,需要有一批专业人才互相支撑,可以把心理学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等课程的老师都整合进来;三、在学校引进人才时要考虑团队建设;四、我们的老师大都孤单地做着个人专业发展,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可以用企业管理中的团队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来激发一下大家的团队意识,增进大家的凝聚力,搞搞头脑风暴。

  三、关于实验心理学的核心——实验设计的原理与应用

  变量和实验设计这个章节是最有实验心理学特色的一章。实验设计的理论讲的时候不难,但真正面对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时,觉得无从下手,实战更难。具体学习哪一章哪一种设计时学生都很明白,具体进行实际的操作,如学生自己进行某一项科研时、写毕业论文进行实验设计时总是会出现各种状况。我们应该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先模仿以往成功的实验设计案例,逐步学会自己设计。实验设计是较难的,受教学条件和设计能力的影响,我们一般做的是传统实验,验证型较多,如何激发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与培养创新能力,最主要的是借助设计性实验这一环节去做文章。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很重要,很多时候学生觉得课程太难,总觉得参与不进来,可以找到一些经典的有意思的研究主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讨论题目,请学生讨论和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这一节应该与统计知识结合起来讲解比较好,这对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很有好处,而且有利于学生论文写作,很多学生往往做了研究后,再来找统计方法,但经常误用。实验心理学老师要有这个意识,把统计学的知识与应用性结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不少学生学习知识是割裂的,机械的,缺乏分析学科内在逻辑联系性的意识与能力。有一个结合的方法,就是在学生做完每个实验后,提出几个问题,要求他们在写实验报告时必须通过数据的统计处理来给出结论,这样使她们温习、讨论、练习适用统计方法。

  实验心理学的教学也可以借鉴案例教学的方法(当然是在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后),可以选一些经典的研究案例,让学生先讨论(讨论的时候先不让他们知道这是个经典的研究),然后给他们介绍研究案例,再请学生分析和评价这个研究案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概念和实例更深层次的思维加工。

课程实验的心得体会8

  经历了四周共八个学时的焊接学基础实验,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虽然大二的时候自己也在金工实习的时候学过电焊,但是那时候自己对焊接原理是完全不了解,到现在基本学习完了焊接学基础的理论教学再来做实验的我感觉轻松了,因为我懂得了很多焊接学的原理。也知道了焊接不只是电焊,另外还有气焊等等。

  这四周的焊接学实验我们总的来说学习了气焊和电焊,气焊中也分了对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的焊接,我们在焊接过程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对于高中低碳钢的难易明显不同!

  有一次课程我们学习的是铸铁的焊接,对于铸铁的流动性也明显可以感受到比较差!每次体验实验之前老师总是给我们介绍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实验内容!通过老师的介绍和之后亲身的体验可以说我们对于每次实验的内容都有很好的理解和体会。

  对于这次的电焊实验我的记忆尤其深刻,因为在试验过程中我出现了很多问题,老师总会给我详细解释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比如有一次的试验内容是薄板钢的对接。两块薄薄的钢板,我很认真的摆放在试验板上焊接,我本以为这是最简单的.焊接了,但是结果却不如意,当我用平焊的方式把这两块钢板焊接完以后才发现焊接后的钢板出现了严重的变形,原本平的钢板变得翘起来了!而且由于焊接技术不好使得焊缝很不平整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焊穿的现象,面对这样的焊接产品我真是无地自容!但是老师给我详细解释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比如钢板翘起来了是因为焊接过程中的散热不均匀,这些现象可以用经验解决。对于焊穿的那个窟窿老师握着我的手一点一点的把它填上了,老师告诉我这是由于汉弧太短以及焊接速度太慢造成的!他还鼓励我别灰心,我特感动!

  我十分懊恼自己有一身的理论知识却还是焊接处这么差的效果,所以我觉得这次的实验是很必要的,对于我们这些学了很多理论知识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它使得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经验的不足,以后需要勤奋的学习的同时多注重实际的运用,这样才应该是全面实际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实验的心得体会9

  面临新世纪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从xxxx年秋季起在xxxx等地开始实验,随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改革。xxxx年与义务教育课程相衔接的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教育部的部署下拉开了帷幕。高中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在课程设计上引入学习领域和模块设计的概念、在课程管理上引人选课制和学期分段,在课程考核和评价上实行学分制方式等,既为普通高中教育带来新的理念和方式,也使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迎接新课程改革挑战的是教师。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教育理念----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其次,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下面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师生关系、教材处理、教学方式等方面谈点体会。

  一.把握普通高中新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总之,新课程目标定位是---三个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了解了新课程理念的内容,体会其精神,才能在新课程实验实施中把握课改的方向。

  二.教材的处理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要有灵活性、伸缩性、和可选择性。所以教师和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使用教材、学习教材。教材的取舍和调整不仅可能而且必要。如果教师仍然象过去一样机械地使用教材,将不可避免地或增加学生的负担,或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因而教师应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重新认识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要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应该改变以教师主体的教学为学生主体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鼓励学生创新,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须努力塑造新角色,不断地促使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变为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促使自己从“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型教师。

  四.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教学 ---“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语言学习的“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任务化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项真实的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即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获得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课程改革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其成功需要广大师生乃至于全国人民的努力。

【课程实验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02-20

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查报告10-13

课程心得体会12-30

课程的心得体会03-23

实验心得体会01-04

实验的心得体会11-07

【精选】实验心得体会11-28

课程实习心得体会07-25

心理课程的心得体会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