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教师素质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

时间:2021-02-24 09:57:1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幼儿教师素质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

  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好坏、高低,决定着教师其它素养的优劣,决定着教师是否具有任职资格,直接影响对祖国下一代思想品德的形成。下面是小编收集到的关于幼儿教师素质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师素质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

  幼儿教师素质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1】

  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很多,教师就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素质教育中的“素质”的实质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归根到底又是对教师的要求。

  提高教师素质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提高教师素质是当前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实现这一方针,必须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使教育的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师资水平与人才培养素质要求相适应。因此,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力推进素质教育;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呢?笔者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自身亟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转变教育念,更新教育思想

  观念是支配人们的一种思想意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决定着教育的质量。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他强调个性的健康发展,具有面向学生的全体性,目标追求的现代化和基础化,发展素质的整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培养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办学方式的开放性等特点。要真正走出当前重智,轻德,虚体,忽视美劳的怪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不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只能停留在形式上,教师也只能沿用他那已习惯了的思维方法和教育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学校必须重视教育理论的培训,利用教师的政治,业务学习,组织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文章,让教师了解教育改革的动态和信息,聘请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给教育做辅导报告或讲座,明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从而端正办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教育教学活动能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围绕学生的发展全面展开。为此,我认为广大教师应树立以下几种信念。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层次的人才。人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人人都可成才。世界上没有费才,只有放错位置的人才;世界上没有不可能成长的人,只有因教育不当或机遇不适而影响才能展现的人。只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才能形式正向合力,建成教育同盟,学校才能贯彻教育方针。

  (2)树立全面质量观。由于沿袭多年的“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试制度所带来的压力严重束搏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手脚。因此,应痛下决心,从改革考试方式,内容入手,强化全面的质量观。把学科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质量的一个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评价教育质量,从全体学生以及每个学生的整体变化成都去衡量,在评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前提下,突出对能力、特长与个性的评价。

  (3)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因此,应要求广大教师会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健体。要求广大师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2、开展学术研究,注重学术交流

  教师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人才,这自然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在现代社会中,高水平的人才往往需要吸收多种知识,吸取众家之长。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出现了不同学科纵横交错,相互渗透的趋势,不少重大科研成果是依靠了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和从事统一课题研究的不同学派的相互讨论,共同研究得以成功的。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十分重视各种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交流,可以是教师们扩大视野,开拓知识领域,活跃学时思想,从而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师水平。

  3、构建终生学习体系,不断改善自身知识结构

  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形成良好教育能力的基础。面向21世纪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新兴学科知识和教育实践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必须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抓好岗前培训和在职培养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只有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改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高速化,适应未来社会职业岗位变换对培养人才知识更新知识补充的需要,适应未来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拓宽的需要。要特别加强教育理论知识尤其是最新的理论成果的补充,成为知识结构完备的教师。

  从教师主观努力来讲,要勤奋读书,依靠自学提高。在当今信息社会里,教师要优化知识结构,完善自身素质,仅仅依靠学校提供的培训机会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自学,自我提高。

  (1)教师要静下心来,认真读书,既要阅读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书籍,又要阅读有关教学理论和教学研究方法的书籍。从而扩展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出校园,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在实践中增长知识。

  (3)加强教学研究,教师的教学研究是对教学的补充,可以是教学以更有效的方式展开,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引导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室是教师天然的实验室,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在自己的实验室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不少教师在自己的教室里亲自进行的研究,即使最有效的“在职培训”方式。所以,教师应重视在教学中研究,在教学中提高,从而更进一步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改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要对各科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条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学习,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校要在完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条件下,认真开展对现任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与提高工作,尽早实现和完成“功能性文盲”的扫盲工作。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走科研兴师兴教兴校之路,努力培养出大批研究型的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提高现任教师学历档次,有计划地组织推荐教师读研和选送到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逐步形成教师队伍的高素质。

  幼儿教师素质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2】

  一、教师的职业素质构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家毕克博士:教育的品质是教师品质的反映,没有好的教师就不会有好的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可以弥补办学条件的不足。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柳斌指出:“教育思想、方针的贯彻,一代新人的培养,归根到底是依靠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陈安丽厅长:教育要优先,教师为首要。

  (一)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素质

  1、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教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拥护党的领导,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维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和上级领导保持一致性,做到知法、守法、护法。就是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珍视和传播祖国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以教报国,做一个忠诚的爱国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教师首先做到了政治合格,才可能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为我们的党、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和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政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能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人们在交往和联系的过程中,都必须共同遵守一种最起码、最简单的公共生活的行为准则。如尊老爱幼敬贤、文明有礼有序、团结友爱互助、待人和气友善、讲究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物、见义勇为等。这种准则就是社会公德。教师是社会中的重要成员,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塑造未来人才的巨匠,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示范者和建设者。教师必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为社会、为学生树立榜样。

  3、能恪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师职业道德是构成教师完善人格的核心因素,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对于传播文明、开发智慧、塑造灵魂、影响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教师的职业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教委97年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八个方面。2008年修改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条。

  4、具备良好的个性品格

  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和蔼、热情、宽容、耐心、民主、礼貌,处理问题公平合理及时,有幽默感,性格温和,行为规范,性格坚韧,方法灵活,能力高超。优秀教师在个性品格修养过程中,应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诚实正直、助人为乐、艰苦朴素、谦虚谨慎、爱憎分明,还要加强自身的性格、气质和风度的修养,做到衣着朴实整洁而不呆板,稳重端庄而不矫饰、性格活泼开朗而不轻浮、待人热情诚恳而不做作、善良和蔼而不怯儒,语言谦逊文雅幽默而不庸俗粗野,处事迅速公正果敢而不武断偏执。而且时常注重克己自律,反躬内省,做到兼听则明,闻过则喜。

  (二)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化素质

  1、要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先得有一桶水”。教师要博学多问,储备全面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这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知识结构的基础部分。柯瓦列夫说,“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大大超过他教给学生的范围,具有更宽广的科学视野,否则,他就不能唤起和发展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在学生的眼里,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什么都能的教师就是最优秀的教师,就是他崇拜的偶像、学习的榜样。在教师、家长的眼里,多才多艺的全才才是最优秀的教师。

  2、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在中小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什么都懂,但不可能什么都教,毕竟术业有专攻。作为教师,只有站在了某一方面知识的最高峰,才能把握其来龙去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学生,并使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谓精深,就是指对该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整体结构了如指掌;对基本定理、公式和要领烂熟于心并能运用自如;熟悉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懂得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思想方法;能够解答本学科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并能应用学科知识分析现实矛盾,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本学科的横向联系及与相关学科的互相渗透,成为学科知识的学者、专家。

  3、要有相当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掌握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懂得班级、年级、学校教育与管理,了解教育管理学、教育史和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概况等知识。只有学习掌握了这些知识,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把握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才能加强工作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从而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述教师的素质时曾断言:教师不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就会象是夜中走路一样,辨不明方向,达不到目的。

  4、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懂得各种现代技术并学会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如幻灯、投影、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较全面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可以更宽更广地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可以形成立体、直观的教学氛围,将抽象的要领具体化,将模糊的过程清晰化,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将静态的事物动化,将动态的事物静化,以减轻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提高认知质量和效率。

  (三)教师必须具备完善的能力素质

  1、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能力

  能够及时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点滴情况及变化,能够全面、发展、辩证地分析问题,能够积极有效地帮助每个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这样才能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教师对学生言行举止要有敏锐的观察、发现力,对学生思想发展要有准确的分析、预测力,掌握教育工作的主动权。要有对学生班级集体的管理能力。要有寓思想教育于各项活动的组织能力,善于把思想教育工作这把盐,恰当有效地溶于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及生产劳动等各个领域。

  2、要有“轻负、优质、高效”的教学能力

  一是教学的设计、组织能力。它要求准确地把握教学大纲,正确处理教材,精心编制教案,巧妙设计板书。既设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且将两者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和发挥两者的积极因素,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教学的实施、调控能力。它要求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从实际出发,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因材施教,有区别、分层次地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全体发展。

  三是教学的检查、评定能力。它要求依据客观有效、可靠可用的标准选择考试考查的方式,按照严格、科学、公正的标准实施考查行为,全面准确地评定成绩。

  3、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以教育的实践和理论为对象,揭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科学研究,即教育科研。它是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教师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坚持教学为主的同时,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把“教书”、“读书”、“写书”结合起来,可以促进教师自觉地钻研文化科学知识、钻研教育科学理论,及时掌握教育动态信息,深入开展教学实验探索,不断丰富学识,不断提高治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水平。

  4、要具备广泛的交往协调能力

  这种能力是团结依靠全体科任教师,形成教师集体的能力。一是要有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教师个体积极性的能力。二是走访联络学生家庭成员,形成家校合一的能力,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深化和补充,教师要善于与家长打交道,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实现家校教育互为补充、互为帮助、互为信任、互为理解。三是请示汇报工作,积极争取领导帮助、支持的能力。四是加强校外联系,争取社会各界如少年宫、文化站、图书馆、居委会等部门和离退休干部等人士参与、支持教育的能力。五是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实际,与学生交朋友的能力。

  (四)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1、要有强健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基础,是其他一切素质的物质基础。教师的工作是教育影响人的工作,必须五官端正,听力视力好,反应敏锐,身高体重适当;教师的工作辛苦,生活艰苦,因而教师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即要有健康的肌体和充沛的精力,能担负日常的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其他事务工作,即使不能按时作息,也不会过分紧张,不会疲劳,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二、教师的职业特征

  教师的职业特征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职业品质的表现,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特征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必须首先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理解教师的职业内涵。

  作为教师,一定要学高身正,堪为师表。

  (一)学高身正——教师的职业资格

  所谓学高,即博学多问,知识储备丰富。只有站在知识的最高峰,才能把握其来龙去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己昭昭,使人昭昭。只有教师精通知识体系,做到博闻广见,才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高才能为师。

  所谓身正,即德高望重,以身作则,常言道:师以德为本,艺无德不立。战国时哲学家杨朱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作为教师必须在道德行为方面作出表率,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广泛信赖和尊重,否则,就不配当老师,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作用。其次,身正,也是教师的一种强劲有力的教育手段。“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强烈的典范性,是学生效法、上进的精神力量。身正才能为范。

  (二)教书育人——教师的职业责任

  作为教师,就必须教书育人,就像军人必须保家卫国,农民必须耕田种地,医生必须救死扶伤一样。教书育人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国家、民族对教师的主要职责要求。唐代韩愈就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之说,传道即育人,授业即教书。徐特立先生则认为教师应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是学生社会化的“助产士”。教师必须从“书”和“人”即“知”和“行”两方面着手,首先要把书教好,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会本领,增长才干,当好经师。同时,教师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前途理想教育,把人育好,使学生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成为人师。“教书”与“育人”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偏正关系。

  (三)因材施教——教师的职业原则

  作为教师,就必须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医师治病必须对症下药。服装师制衣必须量体裁衣。农民种田必须因地制宜。军人打战必须有的放矢。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虽然都是受教育者,但各个学生都存在个人禀赋才能、兴趣爱好、性格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区别、分层次地进行教育,使学生都得到恰当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求的不同类型的人才,这是教师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

  教师要具备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善于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具有“伯乐”的慧眼,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特长和潜力。对学生的.普遍特点和个别性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施教能有的放矢,学生能各得其所。

  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方针,全面发展学生,全面提高质量的方向,正确处理好一般的基本要求和个别特长发展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和实施既符合人才培养方向,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开发每个学生的成才成功之路,使学生得到各自应有的充分的发展提高。

  (四)学而不厌——教师的职业习惯

  作为教师,必须勤学多思,学而不厌。

  教师工作的性质注定了教师本人必须终日与书本和学问打交道。“吾生也有涯而学无涯”,学海无边,艺无止境。科学文化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要求都必须学而不厌,学而不已,勤于吸收新鲜成果,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锻炼自己的教学艺术。因为教师的治学不仅是教师“独善其身”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事关“后生”的大事。勤学首先是教师永远保持教学魅力的前提。

  勤敏好学,学而不厌的习惯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好的最直接的示范和最良好的影响。这种示范和影响往往比教师的说教要有份量有效果得多,“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学习行为,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精神、学习成就就成为学生钦佩、摹仿的榜样,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不爱学怎能要学生爱学呢?所以,爱学、勤学、学而不厌,应该是一个教师良好的职业习惯。

  (五)诲人不倦——教师的职业精神

  诲人不倦,是衡量教师职业街道水准的重要标尺,它是无私奉献的品行的职业化。人们常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比作“人梯”、“春蚕”、“园丁”,都是教师诲人不倦的职业精神的形象化。这种职业精神具有多重内涵,更需要长期修炼。首先,它要求教师必须做到热爱学生、热爱教育,愿意并且勇于献身三尺讲台。列夫托尔斯泰认为:热爱事业与学生合起来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教师只有真正地爱学生、爱教育,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教书育人的工作,才可能付出高度的虔诚和慈爱甚至毕生心血,才可能热心、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进而赢得学生的崇拜和信赖,赢得社会的尊重的敬仰,教育也才可能取得极大的成功。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持之以恒,遇逆不烦,遇挫不馁。不因学生调皮淘气,偶尔或时常犯错而倦怠工作;也不因教学失误失效,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总是趋于落后而灰心倦怠;不因教改创新未被领导接受和支持、工作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而灰心倦怠;也不因教师工作辛苦、生活艰苦,得不偿失而灰心倦怠。诲人不倦的职业精神就是要把自己平凡琐屑的工作与国家、民族未来统一起来,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不懈的努力,清贫乐道,奉献不止。

  (六)多快好省——教师的职业艺术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率和效果。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就是“多快好省”。

  教育教学既是一项技术,非专业人才不能胜任,也是一门艺术,非“多快好省”不算高明,教育及教育科研、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所谓“多”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对社会尽可能培养不同结构和不同层次的数以亿计的工、农、商等各行各业懂技术的劳动者,尽可能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厂长、经理、经济师、会计师等经济技术人员,数以千万计的教育、科学、医务工作者等,就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水平。

  所谓“快”就是要顺应时代的步伐,跟上发展的速度,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好”,就是要培养高标准、高质量的人才,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才兼备。

  所谓“省”,就是要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缩短教育时间,减轻教育劳动强度。当前,就是要切实实现由“应试教育”的转轨,着眼于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任何职业者,没有好、坏、贵、贱之分,但都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类之别;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味。教育工作者,其劳动出现“少慢差费”,应该就是不称职之列。少,即教育对象少;慢,即教学速度慢;差,即教学效果差;费,即教学成本高。

  工业技术人员如果生产出不合格产品,还可以返厂再生产;教育技术人员的工作是单行道,如果培养不出合格人才,是无法返校再培养的,其直接结果就是误人子弟,毁人终身。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传授知识的技术员,教师是培养国家栋梁的园丁,教师是吃桑叶吐茧丝的春蚕,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教师是帮助学生攀登高峰的人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实教师确实是受人尊重的职业,但受人尊重的职业不单教师,教师作为职业是受人尊重的,但作为教师个体不一定受人尊重。

  教师既是一种身份,也是一种品位,只有学高身正、诲人不倦的人才有可能获得一致的尊重;教师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艺术,只有爱岗敬业、学而不厌的人才有可能达到较高的境界。

【幼儿教师素质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解放思想大讨论”调研报告03-02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总结范文03-28

解放思想大讨论自查报告01-15

幼儿教师心得体会05-08

师德教育活动大讨论学习心得感言范文03-06

解放思想大讨论自查报告 2篇04-21

幼儿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04-25

幼儿教师实习心得体会8篇03-27

素质教育工作总结范文07-26

外贸英语讨论包装口语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