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英雄观后感

时间:2023-06-12 10:25:0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关于英雄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英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英雄观后感

关于英雄观后感1

  面对苍白的浓烟,面对死亡,面对火焰,他们永远站在危险的第一线,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人们的安全。今年暑假,我兴致勃勃地观看了《烈火英雄》,被消防员勇敢献身与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感到无比的震撼。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消防员战士在一个大型油罐区火灾中,誓死保卫家园,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感人事迹。

  大连油罐作为国家能源储备库,输油管道爆炸如果不尽快扑灭,后果就相当于20颗原子弹爆炸,不说全省,乃至邻国都将面临生死的考验。人们知道了这个消息惊慌不已,纷纷逃的逃窜的窜,场面一片混乱,而一辆辆的消防车却逆向冲进火海。

  为了防止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总部下了一道命令:誓死要将所有阀门逐一关闭,避免灾情扩大。那翻滚的烈火将钢铁烤得彤红彤红,尽管这样消防员依旧将手伸向滚烫的钢铁。“滋滋”烈火无情的将手套吞噬了,融化了。滇红的鲜血从绽开的皮肉间流淌着,但依旧用烧焦的手一下一下的关闭阀门。十万平方米的油罐咆哮着,散发出的蓝色火焰夹杂这股股黑烟如同一条火龙正要冲向云霄。终于在他关闭最后一个阀门的时候油罐上方产生的气压将他推向火海。在这次执行任务中像这位英雄一样的消防员还有佷多很多很多,剧中徐小斌是当初事件中的原型人物,为保障供水,他前后20次跳入海里清理水泵杂物,最后体力不支壮烈牺牲,而当天正是他和未婚妻拍婚纱照的'日子,看到这里,我不禁泪流满面!

  最后在消防员不眠不休的奋战下,灾情终于得到了控制,火也扑灭了,可有些消防员却永远也回不了家了,当载着消防员遗体的车辆缓缓驶过的时候,我听到了影院里的唏嘘声和啜泣声。以前我不了解消防员这个职业,感谢这部电影让我了解了这群无名英雄,正是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才换来广大人民的平安!

  回家的路上,正好遇到呼啸而来的消防车,我默默的向车子方向敬了礼!

关于英雄观后感2

  当看惯了动画片的眼睛,看到战火纷飞中一双双渴求和平的目光在无情的屠刀下不暝;当听惯了轻快音乐的耳朵,听到我们的祖先悲怆的哭喊在血腥弹雨中戛然而止;当懂得了生命宝贵的心灵感受到革命先烈慷慨赴死义无反顾的精神,我的心疼痛了、震颤了。

  落后就要挨打。75年前的中国,国家穷困,政府软弱,军事落后,贪婪的八国联军、残暴的日本鬼子在我们美丽的家园横行霸道、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圆明园被一把火烧得只剩断壁残垣,无数的国宝被侵略者车载船运、远涉重洋;南京大屠杀,三十万中国人的生命被日本鬼子视若草芥,残忍活埋。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再也没有安宁、和平。

  勤劳、善良的中国人,英勇、顽强的中国人,团结、奋进的中国人,终于在屈辱和苦难中爆发了。祖先们手持镰刀斧头,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有名的'英雄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陈毅、刘胡兰、杨靖宇、左权……,这些名字就像浩渺宇宙中的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永放光芒。至于无名的英雄就了,也许是为了争夺一个不知名的山头,也许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也许是为了获得一份的情报,他们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八年抗战路,无数英烈魂。鲜血染成了五星红旗,血肉铸成了钢铁长城,1945年9月3日,日本在南京向我国递交了投降书,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伟大的胜利!

  万众一心、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是抗战将士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我们依靠它赶跑了侵略者,取得了反法西斯的胜利。在和平建设的年代里,我们更要依靠它富国强兵,才能守望和平,放眼未来。

关于英雄观后感3

  汶川大地震,在这场毁灭的灾难中,灾区那些稚嫩的生命牵动着人们的心。谁会想到,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他们竟然挺起了幼小的脊梁。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的临危不惧,他们的坚强乐观,令人肃然起敬。他们就是英勇非凡、不畏艰险的“抗震小英雄”。

  地震发生时,正在宿舍里午休的张春玲和同学们被剧烈的摇晃惊醒,张春玲很快跑到了200米外的麦田里。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宿舍楼坍塌在地。“救命啊,救命啊……”发现同学苏小琴正被砖石重重地压住,喘息未定的张春玲循声望去,。,张春玲踩着晃动的大地,毫不犹豫地向苏小琴奔去。对于右手只剩下两根关节的张春玲来说,压在伙伴身上的.石块像有千金重,倔强的小春玲就跪在地上用肩头顶开石块。随后,张春玲又咬紧牙关背起苏小琴,跑回麦田。救人心切的张春玲,又奋不顾身的冲向废墟救出2名同学。

  身残,志不残,勇敢的她,用自己残疾的身体,不顾生命危险奋力抢救同伴。她的这种忘我奋不顾生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跟她比起来实在是太渺小了,我们要从点滴做起,帮助父母分担忧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还有许多像张春玲一样坚强勇敢的同学,有的在废墟里读书;有的用“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鼓舞同学……感人事迹,令人潸然泪下。他们本是被保护者,一场地震,他们长大了,站出来冲了上去,令人为之一振。还有远在天堂的孩子,他们为了挽留住其他同学的生命,在返回教室的路程中,离我们而去,他们也是那么可亲可敬。

  “自古英雄出少年”,让我们向小英雄们致敬;让我们向小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无私,学习他们的勇敢!

关于英雄观后感4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人世间的真情就像一张大网,时刻温暖着人的心扉,永无止境。

  视频上显示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员工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突然有一块铁块像子弹一样,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的挡风玻璃,说时迟那时快,铁块直接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危机关头,他先是强忍着疼痛让车缓缓减速,稳稳的停下来,再打起双闪灯,拉好手刹,艰难的解开安全带,缓缓的站起来,又打开了车门,疏散旅客。同时,他还回头对受惊吓的乘客说:“别乱跑,注意安全。”等做完这一切,他无力的'瘫坐在了座位上。他虽然确保了全车24位旅客安然无恙,但是自己却因伤势过重去世,年仅48岁。面对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在那么痛苦的情况下,吴斌先生还舍己为人,若不是吴斌先生的尽职尽业,很可能就是车毁人亡。

  其实,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爱。年仅48岁的吴斌为了24位旅客,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去挽救他人,多么真情的一幕啊!

  就这样一张普通的脸,一个普通的人,一身普通的工作服,却做出了这样一个英勇的行动,他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心中。虽然他的工作是那样的普通,但是他对待工作是那样的一丝不苟。有人说,吴斌是心中有旅客,责任如泰山,堪称重义侠骨,险中无惧色,豪气贯长虹,却是平民英雄。吴斌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留在我心中,留在大家心中。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他临危不惧,不遗余力的帮助别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真情是一片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让人感到温暖;真情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人重

  新看到希望;真情是一首飘荡在夜空中的歌谣,使人获得心灵的慰藉。就让我们一起向平民英雄——————吴斌先生致敬!

关于英雄观后感5

  《小英雄雨来》,一本描绘了中国英雄们在抗日战争时期种种英勇事迹的书,书中的主人公-小英雄竟是一位十二岁的孩子,真令人惊讶。

  文章开头交代了发生事迹的地点是在晋察冀北部的一个小村庄,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在这村上,村里有条还乡河。夏天一到,雨来便和小伙伴们在河里钻上钻下,练成了一身的好水性。母亲怕雨来耍水出事,想用笤帚教训之,雨来却一头扎进河里,看着岸上的母亲笑。在这开头我看到了一个顽皮的雨来。

  鬼子扫荡了,一天,雨来独自看家,看见迎面而来的李交通员急忙躲到门口的坑里,并让雨来把米缸移到坑上。雨来刚收拾好残局,鬼子就进门来了,雨来脚下生风,爬上了后院的一棵大树,但不幸的是,被两个手长的鬼子给拉了下来,捆在了树上。无论鬼子怎么威逼利诱,雨来都誓死不肯透露出一点信息,气得鬼子下令拉出去枪毙。在日本鬼子开枪前,雨来却早已顺着水流游到别处去了。你说,这样的雨来是不是一个勇敢机智的孩子。

  不仅如此,雨来还是个信守承诺的孩子:一天夜里,雨来接到了武装班长申俊福的命令,将一封信送到西村杜队长(杜绍英)家,雨来摸了摸,信上插着鸡毛与火柴,啊!一封十万火急的信!雨来连夜赶往西村。在路上,雨来的脑海里不停的.想起了一些关于狼吃人的故事,但他便承一个信念:一定要完成任务。最终克服了心中的害怕,快步向前走去,把信送到了杜队长的手上。

  文中的一个个故事,让我手不释卷,想一直看下去,而看完后,我不禁衷心地佩服起雨来,如今的我们,虽处和平年代,但我们依然要向雨来学习,学习他的勇敢,他的爱国。

关于英雄观后感6

  今天我们全班观看了影片《英雄》。张艺谋以宏大华美的场面,向世界演绎着他那荡气回肠的英雄情结,在我看来,这是这部影片最根本的艺术精神。张艺谋眼里的英雄显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或者说不仅仅是。他借用夸张、极致的色彩揭示他所定位的英雄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至情至性。他用淋漓的红渲染一份爱,那爱是自私的,至上的,不可被欺骗和伤害的。为了爱,飞雪可以不计复仇大业杀了残剑,如月可以为情所惑香销玉殒。爱是美的,所以才有了滚滚黄叶尽情渲染,但是仅有爱又是狭隘、肤浅的,所以在这一情节里,我们才能看到影片中刻意回避的血腥。整部影片只有三处有血(飞雪杀了残剑、飞雪杀如月时,残剑刺杀秦王时),而在这一节里就出现了两次,在其余的情节中,无论怎样的刀光剑影,全不见一滴鲜红的血。

  英雄的第二重境界是舍生取义。长空、残剑、飞雪为了复仇大业不惜以命相许,赵国学子大敌当前依然追寻赵字精义,无边的嫣黄诉说着英雄末路、壮怀激烈的悲怆和决绝。

  英雄的的第三重境界是忠贞不二。蓝色从来就是纯洁的,古典的,在这部影片里也是一样。残剑、飞雪生死相许,人不离人剑不离剑。飞雪为成就无名刺秦大业,不惜以命相托,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她放弃了爱和生命,这是英雄的气节和风骨。然而无情未必真豪杰,一滴水珠在飞雪脸上轻轻滑动,残剑万般柔情打动了亿万观众。

  英雄的'第四重境界是淡泊宁静。绿色是希望和生机,是美好和从容,张艺谋再一次用绿色演绎那份经典的爱和生活。家园就在身后,在残剑的内心,在爱和梦中,汪洋恣肆的绿就在他们身边,可是,他们回不了家园,他们的精神只能留在那无边的美丽而又伤感的回忆和向往里。

  英雄的最高境界是胸怀天下。有人说,影片中残剑写“天下”二字的情节可以不要,我想,张艺谋要是听见这句话会洒然一笑,“天下”二字是这部影片的灵魂,没有这一笔影片就成了华丽镜头的堆积,也就失去了它的精神。

关于英雄观后感7

  是什么染红了那面庄严的党旗?是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们的鲜血。是什么让战士们在战斗中不畏艰险,斗志高昂?是家乡亲人的牵挂,是战友之间的鼓励。是什么让战士做出那个果断的决定,他将与敌人同归于尽?是他的那颗爱党,爱国的心!

  通过观看《英雄儿女》这部影片,故事中的人物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中。想起那一幕幕动人的情节,我就心中思绪万千。虽然是黑白电影,但是我真的仿佛看见了那鲜红的旗帜和那无尽的蓝天,和那些不怕流血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向我开炮,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句话是英雄王成,为了胜利,向延安总部放下的豪语。这句话中凝结了王成对祖国的热爱,与强烈的舍己为人的优良品质。他牺牲了,但他的逝去是光荣的,他向众人展示的是一位优秀党员爱国爱党的'优良品质,和一名好战士那种大无畏的精神。

  芳草凄凄,在过去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知有多少个战士,为了革命事业而牺牲。他们是勇敢的,是正直的,他们忘记了生命的重要,却记住了敌人的可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心为党,嫉恶如仇。他们都是英勇的,都是英雄儿女!

  如今,生活在幸福世界的我们又怎能体会到那时的苦难呢?天天都是轰炸,房子被炸平了,亲人离散了,如果换作我们去面对,那大家会不会哭成一团,乱跑乱逃,会不会心齐不来,不知该怎么面对。是不是只能在家中“逞英豪”。

  红色的电影,红色精神,让我受益匪浅。那些英雄们也让我为之惊叹!英雄儿女的光辉事迹都烙印在了我的心中,我将会牢牢铭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将会时时刻刻激励我,直到永远。

关于英雄观后感8

  昨天,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去了抗日战争纪念馆。一进馆,一面雕刻着抗日英雄的墙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个个英雄一身正气,昂头挺胸。墙上涂满了金色的油漆,在灯光下闪着金光。讲解员阿姨带着我们走进了一个个展厅。墙上的照片显示了一个个骨瘦如柴的人们和冒着硝烟的战场。让我感到生活在一个幸福和平的时代是多么可贵,而现在的生活就是战士们给我们带来的.。

  又进了一个展厅,这时讲解员的脸上出现了严肃的表情。她说有两名日本军官玩杀人游戏,说谁杀的中国人多,谁就赢。他们走了一路,杀了一路,每人杀了一百余人。这件事被登上了日本的报纸,讲解员指着身后的报纸,“而且他们还请了那两个军官到学校去演讲,鼓励孩子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听到这儿,我们都咬牙切齿,十分痛恨日本人,甚至还有些人骂了起来。我觉得日军太残忍了,甚至没有人性!

  接着老师又告诉我们日军还在野外放毒气,毒死了许多中国人,还让许多人面目全非。看着墙上的照片,我又害怕,又痛恨,差一点控制不住自己。日本人还拿中国人做劳工,什么苦活都让他们干。照片上的中国人一个个瘦骨嶙峋,无精打采。我们走过一条长龙来到了其他的展厅,了解了苏联的救助,“飞虎队”,日本的投降……一个个故事让人心惊胆战,十分感动。那些故事也触动了我心灵的最深处。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了解了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最后,郑展同学上台演讲。当她深情地读完演讲稿时,在场的许多同学都已经热泪盈眶,我也流下了泪水。是啊,中国的英雄一直在黑暗中默默地为人奉献,却从没要求过一点回报!为了跟这个令我们一生难忘的地方说再见,我们唱起了《雨花石》。

  希望这次活动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英雄观后感】相关文章:

英雄联盟英雄台词11-17

《英雄》观后感06-25

英雄联盟英雄台词3篇12-05

英雄儿女观后感11-07

烈火英雄的观后感11-10

《英雄儿女》观后感06-02

烈火英雄观后感05-29

《烈火英雄》观后感05-26

《英雄儿女》观后感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