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3-05-30 19:12:2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

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1

  《以学定教——道德教育的另一种思路》是刘次林关于道德教育的研究报告。全书共分13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灌输与对话的较量、倡导教师的服务意识,教师应该花更多的力气在道德学习的方法与动机上“有所为”,对于那些应该并且可以由学生自己做的,教师则要“有所不为” 、“班组串换”德育实验、你能把课讲多深、由“美德袋”教育到“三维”德目教育、“礼之用,和为贵”、道德的要素与结构等。“以学定教”,顾名思义即指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本书论述道德教育的另一种思路,即把“以学定教”这一原则用在德育中,教师不再直接把德育要求告诉学生,而是将德育要求置于学生的生活情境之中,根据学生的动机水平来进行教育。

  在本书第三章中阐述教师要转换思路,倡导服务意识。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倡导教学相长,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初中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然而,尽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教师口头上也接受,但一到课堂上学生忙来忙去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那有什么主体地位可言,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变“教育者”为“服务者”,教师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教育要以人为本,给予学生的应该是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创造力,丰富学生的个性。

  一、教师应增强促进学生学习的服务意识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几千年来,教师只是传道者,传统教育认为教师就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而以前大家都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学高为师”,但现在这些观念都受到了挑战!有的“学富五车”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就是比不上文凭不如自己的老师;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走出校门却比不上“差生”。

  这是因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而且发展快,教师要想在短短几年的学校教育中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况且现在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他们可以看书、看报、看电视,甚至上网聊天下载信息,“打开窗户看世界”,教师作为学生惟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了,学生不再只囿于课堂。所以现代教师不能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辅导者、合作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做到“授之以渔”。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切实加强促进学生学习的服务意识。

  二、教师应增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服务意识

  面对初中课改形势,面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基本保证”。这就需要教师增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服务意识。

  而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只是知识传递的关系,而是有着共同话题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师生进行着知识与智慧的交流,精神与意义的沟通,师生双方作为完整的人,以整体的人格相互影响,双方在对话中共享着知识与经验,共同体验着美好的人际关系,共同感悟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不是单纯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是单纯的认识与被认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一种在共同的学习情境中的“相遇”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双方都作为自由自主的人投入共同创造的教学氛围中,相互吸引,相互接纳,各自独立而又相互理解与回应,师生双方不是获得“认识”,而是体验到生命的涌动、精神的拓展。在这种关系中,师生相互尊重,彼此信赖与激励,教师理解生命的独特性,充分尊重学生的相异性,对学生个性给予接纳和肯定,对学生的不同思想、不同见解能够宽容与支持,教师不只是面向学生的说话者,更是体谅学生的倾听者,教师总是为学生彰显各自的生命力量、发展各自的独特精神提供一个广阔、融洽、自主的空间,让学生的心灵得以自由舒展、生命意义得以真正实现,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也体验到了生命的活力与价值,获得了工作乃至生命的意义感。

  三、教师应增强教育为了一切学生的平等服务意识

  每个学生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然而,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对“差生”,特别是学习和纪律都不好的“双差生”,往往是另眼相看。在课程改革的探究式教学中,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和学习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其次,探究式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合作探究或大班集体探究,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朗、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一开始给学生补基础,然后适当的放慢教学节奏,对学生进行了悉心的教学和辅导。若没有这一种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意识,高高在上的“教育者”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四、教师应增强提供优质教学的服务意识

  为每一个学生的美好未来打好底色,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是教师崇高的职责。高中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这就对教师所提供的教学服务质量有了一个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要求教师。

  第一、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第二、要有良好的教学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第三、巧妙的运用教学方法。

  第四、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第五、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围绕提高公民素质的总体目标运作。

  第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是否愿学、乐学,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情感作为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

  第七、能够提供优质的课前、课后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接受服务的消费者——学生和家庭、社会感到满意,才能使学校提供的服务得到认同。

  五、教师应勇于承担服务的责任

  教育的服务也要以人为本,其实是对学生的一种精神关怀,应该是教育本质的回归。“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教之情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以人为本的服务,就是要能够管好学生的心,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老师能够把学生视为亲人的时候,就有情可发,也有情可感了。采取“牛不吃草强按头”的强制办法,硬性灌输,不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不是和学生站在一起来解决学生面对问题,不问疾苦一味的指责抱怨学生求全责备,不会换位体验学生每天的需要苦衷和感受,这样的教育何谈服务。不去承担责任的服务不是教育,由此可以产生许多的偏见和成见,师生之间也难以建立起码的信任和尊重,这样是难以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的。

  在新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要把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到一个崭新领地。教好书、育好人是培养“四有”新人的落脚点。作为教师,就要以服务学生为前提,了解青少年心理变化和认知特点,为学生的终生成长提供最好的、最优质的服务,创设一流的学习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培养一流的学生,是课堂教学中始终都要努力的方向。在复杂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为自己定好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要教书育人,又要服务育人,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2

  职业道德是什么?它是社会一般道德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社会一般道德在特定职业行业中的具体反映。道德是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一刻都不能离开的生活和工作准绳。良好的道德可以拨正人生态度,激励人生进取,优化人际关系,提高群体素质,促进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

  人活在世,就要以德立身,以自律为前提。道德是走向成功之路的性格基石。“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个“才”也有品质的含义。凡具备才华和优秀品德的人,无论在何种环境下,终将会超越平凡,大多历史上伟大的人物都能在物质的种种诱惑前保持气节。

  职业道德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逐步形成的道德状况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成人的意识和行为中。人的一生都要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因此职业道德将伴随你走完人生从业旅程。

  社会上有一种正当的职业,就会有一种职业道德。医生有医德,自古就有“医乃仁术,仁爱救人”的言论,强调“德为医之本,仁乃德之源”;教师有师德,“以身立教”,“传道,授业,解惑”;商人有商德,“诚实守信,买卖公平”;艺人有艺德,德艺双馨如邓丽君就以孝顺父母,为人谦和而深受人们的敬重和喜爱。

  学习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也是规范我们从事城市规划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为和提高从事城市规划行业人员素质,加强城市规划事业的建设发展,因此,就必须以城市规划行业的职业道德作为从事城市规划人员提高职业素质的内在要求。要从内心地自觉地树立城市规划行业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行为。

  我们既然选择了从事城市规划行业这个岗位,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热爱城市规划事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通过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做出成绩,取得成功,只有热爱城市规划工作,尊重城市规划职业,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城市规划事业,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城市规划行业领域做一番成绩,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通过学习,下面是我学习职业道德这门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通过学习,了解社会主义事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深刻理解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人。

  二、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明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己的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强化,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尽管这次城市规划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职业道德培训课时短,但觉得这次职业道德学习的辅导老师对职业道德学习的内容,从浅引入,讲解深刻,结合实际,生动有趣,使我深刻领会学习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道德教育为的是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心中的道德法则去遵守,把“他律”转向“自律”。道德不只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就其本性而言,道德更是一种内在自律性力量。因此,加强自我的道德教育还需要用正确的道德信念进行自我磨砺,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把外在强制力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增强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也是一次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难得的学习机会。

  三、通过学习,使我更加热爱本职工作,树立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对规划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从事城市规划行业人员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掌握、思考和运用,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同时要遵守城市规划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为,要不断学习提高城市规划职业技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自觉树立城市规划行业的良好形象,做到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保持高昂的`热情和干劲,立志在本岗位多为咸阳市的规划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通过学习,要在今后工作当中,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牢固树立起来、自觉践行开来,一定要模范带头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实践工作生活中去,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作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身作则,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要在全规划系统职工队伍中形成见荣而为、遇耻而拒的良好风尚;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以一流的标准创一流的业绩,为规划事业,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们正当青春年华,也有幸从事在一份良好的职业,还有什么理由要浑浑噩噩的虚度时日?的确,我们可能不是社会上称之为“精英”的那一群之一,但我也不会觉得一个称谓就能让自己生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也许,倾尽我一生之力创造出的财富很有限,但我兢兢业业无愧于心。珍惜光阴,珍惜在兴齐的日子,做一个正直的人,培养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树立社会责任感,让职业道德的信念伴随自己一生。

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3

  学习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为人师表,忠诚于教育事业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我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起了“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

  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保护学生的安全,又要关心学生的健康。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总之,教师必须先为人师,必先行为示范,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

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4

  放暑假了,虽然还要每天到学校,但毕竟时间宽松了一点,空闲下来,想放松一下,突然想到班主任谢老师在刚放假时传过来的纸条,提示别忘了名师班的作业:看一些书,写一些感,发一些博,串一些门。正好,这些天,再次捧读了刘次林教授的《以学定教—道德教育的另一种思路》,下面就结合自己肤浅的认识谈谈学习《以学定教》的几点感受:

  “以学定教”观念是新课程条件下育人观的具体体现。其倡导的教育理念是:注重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课程,从课程走向生活;总而言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从理念上来说强调以下3个方面:

  一是因用施教:因用施教是指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成长发展的和终身学习的知识。给他们点金术,让他们自己寻找金子。

  二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学生学习的知识应该是建立在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之上的,有利于广泛的学生群体接受,有利于人的培养,更有利于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的知识。我想这也许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吧。

  三是因需施教:以学定教强调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他们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要他们做什么的规范”。在以学定教的空间内,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提供的框架,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热点来学习,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教师则应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抓住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突出学习的重点。以学定教极大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也给教师以更大的选择,同时,教师可以清楚的、冷静的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教得更精粹,更切合中学生的需要。

  具体到我们的教学行为上,我认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最感兴趣的点为线索,调整教学顺序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对于激发学生的内部情感十分重要。在教学中,应视这一因素为生命,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那个点为线索,从而调整教学顺序,具体到我们的课堂中就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节教学顺序,并做出教的内容方法的选择。使学生始终在最惬意的活动中,投入最主动的学习,此时才赋予教学以真正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既能满足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又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融洽和在情趣上的共鸣。

  二、以学生的思维状况为根本标准调节教学进程

  随着课改的层层深入,我们对备课做得更加充分了。备课中,教师会预测学生的种种信息走向,并预备好种种不同的学习预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进程沿着最佳轨道运行。这也就是说以学定教要求我在课堂上要有预定的方案与计划,但又不能限于计划之中而不敢越雷池半步。一般来说,学习是指向未知事物,我们事先的计划怎能预测到学习中发生的何种情况呢?因此,调节教学进程的一个根本标准不是教案,而是学生当时的思维状况。

  三、以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发展规律确定教学方法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教育家卢梭在他著名的.《爱弥儿》中阐述过这样的观点: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的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我想,在教学中更是如此,注意以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发展规律确定教学方法。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可结合课堂具体情境和学生兴趣即兴发挥,也可根据学生的需要因势利导,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必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也就是想方设法变我们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

  其实,我们早已认识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时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因为我们的对象是人。因此,我们时刻都要注意认真观察,不断总结,不断更新,尽量使教处于大道无形的地位。以学定教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问题的实际,因势利导,巧妙点拨,不仅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真可谓是教师教得轻松而学生学得愉快。既然以学定教成为赏心悦事,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职业道德教育心得体会04-0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06-15

思想道德教育的演讲稿03-18

思想道德教育的演讲稿5篇04-23

团建后的心得体会,团建过后的心得体会10-29

测量学心得体会测量心得体会11-30

汽车销售专业实习心得体会-实习心得体会06-08

西柏坡精神心得体会 西柏坡精神心得体会简短04-21

实习心得体会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