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

时间:2023-04-17 19:42:5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

《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1

  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中,如何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这涉及到教育要求的准度问题,朱智贤教授提出:只有那些高于儿童原有水平,经过他们的主观努力后才能达到的要求,才是最合适的要求。

  是的,任何事和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做一件衣服要掌握好尺度,做饭要把握好火候,一个人不能太老实,但一个人也不能太精明……这里我想说一说关于教师提问的“度”。提问的“度”有好多,如亮度、梯度、新度……但我认为提出问题的难度最重要。提出问题的难度合适,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把握好问题提出的难度呢?下面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布鲁姆曾经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在设计问题时,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是必须的,但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新课的知识,教师还在不停的问这问那,强迫他们从“零”开始学习,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

  还清楚的`记得我在教学4的分与合时,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让学生操作小棒自己得出4的分与合,我想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一定学习很热情,但面对我的提问,他们总是带着懒洋洋的,不屑一顾的表情。课后经过了解,他们在幼儿园已经渗透了,怪不得他们上课时提不起劲。

  二、问题难度要适度,不可太小或太大

  我们以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参照物,那在提问时就要和这个参照物保持相对适宜的“距离”。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个人面临问题情景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当问题解决错误或失败时会引起苦恼,可能阻碍进一步的智力活动;当解决的问题得到肯定,就会产生喜悦和自豪感,这种积极的情感能够激励人完成更艰难更复杂的任务。因此,如果问题的难度太小,就不能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学生不会好好的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将养成懒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无论对学生的成长,还是老师的教学都是极为不利的;问题的难度太大,学生会感觉高不可攀,产生畏惧心理,这样的课堂提问就像花瓶一样,只是一种摆设,只能成为教师的“个人专利”,只会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失去信心;只有问题难度适宜的,使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跳一跳摘到桃子”,这样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更好的把握问题的难度,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尝试和研究。同仁们,好好加油吧!

《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2

  最近,有幸拜读了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著作《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一书,受益匪浅,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学生,学会去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发展历程,从而更了解他们。今天,我想谈谈读完书中第二章节“儿童心理学及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后的一些感受。

  这一章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皮亚杰对于认知的两个方面:图像与操作。心智自然生长,经历了“感觉+运动”主导的初级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其特征是转化体系的逐步形成,我们把认知的这一方面称作“操作”。有认知工具专门处理状态,或者说把运动和转化描述成一个个前后相随的状态,我们称其为“图像”,比如说感知、模仿,所谓内化的模仿,就是由心理图像构成的。

  书中举的`例子都很有意思,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比如说在讲儿童的心理图像发展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前运算阶段,图像还是静态的和可复制的,这是由于儿童还没有预测运动或变化结果的能力。比如说,4—6岁的儿童会通过拉伸一根弯曲的铁丝来感受一段弧线变直的过程,两种状态的突变在他们脑海中的映像,只是在一根曲绳旁边在摆一根直绳子,他们无法想象曲直之间的变化状态。只有在具体操作的影响下,图像才变得更加灵动且具有预见性,这个能力要在儿童7—8岁或更大时才能发展起来。因此,心理图像的发展并不遵循自主原则,他需要外来因素的干预,干预的性质是操作。

  在形象记忆和一般记忆之上,我们可以证明记忆结构化和记忆存储对操作、对动作的图式化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比较下列三组儿童对一套积木组合的记忆。A组:儿童只是观察搭好的积木;B组:儿童自己重搭;C组:儿童观察成人搭建。我们可以发现:B组的记忆效果有明显的优势。由成人演示的C组并不比直接观察的A组效果更好,这再次说明了如果我们只在儿童面前演示,而不让他们自由操作,就失去动作本身所含有的信息价值和培训价值。

  这章给我的启示是: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在头脑里建立表象,从而加深他们的印象,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只看不做,效果可能并不会理想。

《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3

  捧起这本书,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位细心、热爱阅读的小姑娘的身影。她是我带了四年的学生,心思细腻学习成绩优异。我拥有着学生家长、班主任的双重身份,在学校面对五十多个“小可爱”,回家还要管理一个“熊孩子”,工作生活中难免出现磕磕绊绊、不尽人意之处。对于不太会掩藏情绪的我来说,也许是脸上的愁云影响了学生,“老师,这本书借给你看看!”孩子怯生生地将这本《实用儿童心理学》拿到了我面前。真的很钦佩孩子独特的眼光,闲暇时翻阅几页,总会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书从孩子说谎、骂脏话、爱顶嘴、唱反调、拖拉、磨蹭、不爱学习,只想玩、依赖成性等方面对孩子进行个性分析、坏习惯形成的原因,告诉我们责备和处罚是无法有效抑制孩子养成坏习惯的,只有利用能够感动孩子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孩子才能帮助孩子彻底改掉坏习惯。读完了这本书,我再次深深地意识到: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不如身教。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庭是人生熏陶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他们像摄像机一样的眼睛“记录在案”。任何说教、批评、指责都不如父母言语行动的表率作用来得直接、有效。如果父母或家人经常在孩子面前说谎,或是父母常常说话不算数,说一套做一套,哪有资格教育孩子为人真诚、言出必行、诚实守信呢?那么孩子也很容易从父母身上学会说谎的行为。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希望孩子诚实守信,父母必须率先做到,所谓“身正则不令而行,身不正则虽令而不从”,就是这个道理。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认为:“在孩子面前,父母是一本活着的教科书,而孩子犹如一张白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父母灌输怎样的思想就会留下怎样的印记。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父母对自己的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正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这句话完全可以说明言传不如身教的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孩子都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而他们的第一个模仿对象正是父母。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每位父母都可以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因此,父母要求孩子相信的,自己必须相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要求孩子全面发展,自己先要活到老、学到老;要求孩子不说谎话,自己就不能胡说八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教育是一种慢艺术,作为孩子的妈妈、一名教育工作者,仅以此段话献给大家以此共勉!

【《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03-01

儿童心理学心得汇编11篇06-10

儿童心理学书籍02-19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通用13篇)06-10

儿童心理学的书籍推荐09-20

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范文(通用6篇)03-03

儿童心理学书籍有哪些02-25

儿童心理学书籍排行榜05-20

儿童心理学毕业论文范例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