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一期中考试后的感想

时间:2021-01-23 18:47:2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初一期中考试后的感想

  初一期中考试后的感想【1】

初一期中考试后的感想

  经过初一的十个星期的学习,也学习到了一些知识。不说很多,但应该也比原来多了许多了。当然,不用我说,你们也许已经猜到我要写什么了吧——期中考试。然而,才经历了小学六年纪毕业考完的我来说:恐惧环绕心头啊!为什么呢?你们就仔细看吧!

  来到新学校刚满十个星期,对于我们新生来说,不是才刚开始吗?怎么就考试了呢!我想,是因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现在才适应的吧,所以当然觉得才是中学学习的开端咯!可是,听我的老师说:中学的期中考试,可不像小学那么简单,好象比小学的毕业考试还严那么一点点吧!

  我听后,下巴好久才合拢:我的妈呀,比毕业考试还严啊!唉,完了完了完了!我的小心脏哪受得了啊,我看是要爆炸了吧!

  不过。哼,我是谁啊!我怎么会怕呢!就像人家别人说的一样:只要笑一笑,没什么事情过不了啊!我,不怕不怕啦!因为我学的还是不错的啊!

  在考试中,我似乎忘记了我在考试,像平时测验一样,根本就不紧张。到等我做完考试题后的一小会,才想起来我是在考试。至于我怎么就不紧张呢?哈哈,就处于我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咯。而在做难的、我不会做的,才知道我并没有学的滚瓜烂熟,应该在深入的学习一下吧!

  在我考完试后,我学会了很多:考试不一定要弄得自己紧张的不得了,应该敞开自己的心,冷静的去适应,去努力的适应,这才是考试的最佳心理状态。

  在这里,我也要告诉许多对考试害怕的朋友们:考试,并不是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应该正确的看待,就把考试理解为是对半个学期的一次总结,检验自己是否学得是我们想的那么好!如果是,就应该再次努力了;如果不是的话,那朋友,你就要赶快努力咯!不然......你的屁屁就要开花了!

  朋友们,不要害怕考试的恐惧,不要担心自己考完试的成绩、不要考虑家长的反应,我们应该努力地去超越自己。你们不要说是神经病哦,让我告诉你一个道理:其实,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自己,如果我们输给了自己,就算还有人比我差,那我还是等于输了;如果我超越了自己,还有人比我更好,那我还是赢了。我们只要记住,其实,考试是这样的: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得玩!

  初一期中考试后的感想【2】

  一、考试成绩情况分析

  本次全县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从总体成绩上看,我们七年级语文考的不大好,平均分才75,我所带的两个班语文综合成绩在年级中排名居中,这说明了在平时教学时,我注重了全体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是比较好的,但试卷上基础知识只有22分,所占比重较小;试卷上知识运用题和能力提高题较多,但学生答题情况较差,这说明平时的教学工作还存在问题,培优工作做的不够,因而影响了班级平均分和优分的提高。此外,两个班都有几个学生成绩极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只考3分,这就给我提醒: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需要我,家长,学生通力合作,找出最佳辅导方案,争取最快改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更大限度的提高整体成绩。

  二、考试所暴露的问题

  学生在阅读分析和作文普遍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

  1、学生没有认真地读文章,没有认真看题目要求,不能找到相应的答题要点。

  2、学生不会总结答题规律,回答问题十分不规范,导致失分较多。

  3、对课外文言文的理解有难度,对文言字词的解释不够准确。

  4、作文积累太少,平时阅读量太少,对生活留心不够,书写虽有一定进步,但文章质量不高,甚至有个别学生抄写阅读理解。

  5、学生的思想认识有问题,部分考生对本次期中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不能紧张的投入复习之中,在学习复习中,敷衍了事,不能静心去学习,去研究问题,只是浮于表面,致使一些常见的应该熟知的知识不能正确解答。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现在我们又投入到了新的教学工作中来了,即进行新课学习阶段,因此,我们应着重对期中考试进行多方面总结与反思,仔细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求在今后的有限教学时间里,查缺补漏,提高教学质量。

  初一期中考试后的感想【3】

  七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比如:1、从七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2、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3、七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活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语文,是最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修辞方法的运用,作文材料的选择和详略安排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尤其是七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 通过 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比较、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主要注重学生学到那些知识,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反思中成长

  自参加工作以来,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 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 “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及时反思的时候了。多和搭档探讨教学方法,多比较教学思路、向同学科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努力践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对自己的教学多比较,多反思,提高自己上课水平和课堂效率,希望能冲破“瓶颈”,开辟语文教学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