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速公路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

时间:2023-03-15 18:14:2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高速公路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高速公路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高速公路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

  【摘要】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我国公路从建国初的几万公里到目前的400万公里,高速公路从1984年兴建到1988年底通车的第一条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到目前拥有总里程7.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这其中的发展历程留下了几代人艰苦奋斗的足迹,凝结了无数公路建设者们的辛勤汗水。作为一名学生和未来的公路工作的从事者,我觉得我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些公路发展的历史,更要清楚地看清现状,和探讨公路事业发展的未来,这非常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公路方面的学习、科研和施工工作。

  【关键字】高速公路现状学习感受思考

  这学期我有幸学习了高速公路这么课,使我收益颇丰。

  在这短短的十一周三十多人的课堂里,每节高速公路课都是轻松愉悦的,老师铿锵有力的讲话,诙谐幽默的谈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她特有的自信和幽默,更是我们从中受到的感染和体会她积极的人生观,尽力捕捉、享受生活的美好。

  我很喜欢老师的讲课,不会让我紧张也不会觉得无聊。恩,怎么讲呢,就是有一种气场,给我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还有我特别喜欢老师上课给我们讲知识点的时候结合我们身边的道路举例。让我在枯燥的字体知识中见到现实的生动与活泼,在现实的事件中看到书本上理论的总结。让我知道了,哦,原来是这样子的。所以希望老师在以后的上课中多多的结合这些案例,这样子我想大家都愿意也希望了解的,而且不至于这么的枯燥。

  《高速公路》这门课程培养和检测了我们在高速公路规划、选线、平纵横设计要素、线性组合设计、立体交叉设计、路面设计、交通安全、沿线设施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设计能力。

  高速公路是公路运输高度发展的产物,他是国家干线公路网的骨架,是承担主要城市、地区间汽车高速运输的道路,具有“高速、大量、连续、安全、舒适”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事业正方兴未艾。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路网效应的逐步显现也使高速公路在客运和货运中的优势地位日渐明朗。我国的高速公路事业从无到有,高速发展,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绩。

  但是,由于基础十分薄弱,我国公路建设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公路技术等级看,在全国公路总里程中还有20多万公里等外公路,等外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到14.4%,西部地区更高,达到21.8%,技术等级构成仍不理想。从行政区划分布看,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公路发展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总的来看,东部地区公路密度较大,高等级公路的比例也较高,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于中、西部地区水平。

  在这样的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高速公路设计和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迫切需要设计人员掌握现代高速公路设计技术,以便更好更快的进行高速公路设计。因此《高速公路》这门课是我们将来到工作岗位上进行高速公路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的专业课程。

  展望未来,国家对公路建设的大力投入,为逐步实现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目标,按照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需求,重点提高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公路技术等级,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扶持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本世纪末以至下世纪初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战略重点,公路行业的前景明朗,大有可为。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了高速路的发展概况、功能、特点和设计依据,理解高度公路规划与选线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高速公路平面、纵断面、立体交叉、路基路面、交通安全、沿线设施的基本概念,掌握高速公路平、纵、横设计、立体线性组合设计、立体交叉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基本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为将来工作中从事高速公路设计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非常感谢老师这个学期来为我们上《高速公路》这门课程,教给了我们很多知识,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的道路中都会得以施展。

  最后,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情舒畅,永远年轻。

【高速公路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课程学习心得02-08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02-28

大学课程学习心得02-10

优秀课程学习心得07-05

网络课程学习心得09-04

新课程学习心得02-05

课程设计学习心得02-22

课程标准学习心得02-15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