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育孩子的心得

时间:2023-02-25 14:17:0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教育孩子的心得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孩子的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孩子的心得

教育孩子的心得1

  孩子哭闹,哄法要变通!进入小班也快一个月了,大部分孩子都适应的很好,唯独一个小朋友早上回园一直哭闹、焦虑不安,不能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xx小朋友一直都是爷爷奶奶在身边照顾她。因此在幼儿园最常听她讲的一句话就是:“我要打电话给爷爷奶奶。”刚开始我们老师都会对她说:“你不哭,爷爷奶奶很快就来接你了。”但是她听不进去,我们也拿她没有办法。安抚其他小朋友的方法对她都没有用。看着她每天上园都哭的那么厉害,我们老师心里很难受也很着急,怕她哭坏了身体。

  有一次我在上课,她对我说:“xx老师,我要打电话给爷爷。”我说:“你不哭的时候最漂亮了,等你不哭的'时候你再来跟老师要电话,老师打电话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就会第一个过来接你,好不好?”“好”没想到这一次她很快就答应了,之后便不哭了,还坐在座位上很好的与老师互动玩耍。

  后来,她每次哭着找爷爷奶奶的时候,我都会用这个方法应对她,见她情绪减缓,我便与她约定好:“xx宝贝长大了,以后上幼儿园不哭的话,爷爷奶奶会很开心的。”并经常鼓励宝贝,表扬宝贝。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xx的表现也越来越好,吃饭也有刚开始的不喝汤到现在饭菜汤全部自己一个人吃完,有时候老师鼓励一下还会再添一点点饭菜;午休也由刚开始在床上坐立不安到现在躺到床上一会儿就自己睡着了,笑容也越来越多了,我们也经常跟宝贝说:“你的笑容是最漂亮的!”宝贝听到之后特别开心。

  通过这件事情我发现,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老师去哄的,哄孩子也是需要技巧方法的。老师很偶尔的一句话就可以让孩子安定下来,停止哭闹。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无数的爱心,孩子才会认可你,喜欢你,亲近你。也会用相同的爱心去关心身边其他的事情。

教育孩子的心得2

  我家孩子刚转到这所学校,第一天就参加了学校二年级召开的家长会,这是我儿子入学以来的第一次家长会,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多。通过参加这次家长会,使我对学校和老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家长会后,仔细回味老师的话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对孩子养成教育的培养。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一个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受益终身,一个坏的习惯,会徒增许多弯路和挫折,作为学校要加大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作为我们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关爱孩子,先从关注开始,多支持,多鼓励,培养孩子的信心。

  对于孩子的学习,作为家长有时过度的关注起“分数”,时常最大程度上与同事之间的孩子进行对比,评定好与坏,而忘了关注他的学习过程,多鼓励、多赞扬、及时纠错,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永远不要说自己孩子笨,不要把自己孩子别人家的孩子相比,只要孩子与自己比,哪怕有一点进步和提高,都值得赞扬。我们做家长的有必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总看到别的孩子的长处,用别人的长处来跟自己孩子的短处比。要学会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让“赏识教育”落到实处。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和孩子共同进步。

  作为一名好家长,要多陪陪孩子,陪他看书、学习,多与他沟通,还叫他与别人沟通,不要总把他当成小孩子,其实他的世界和大人是一样的,他的人生是我们家长和老师给描绘与养成的。

  四、与孩子经常交心谈心。

  要经常与孩子交谈,尊重他们、理解他们。通过这次家长会,我深深体会到,在现在形势下,作为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要作到严而有度,不能将自己的子女管得太死,也不能放任自由,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我家孩子刚转到这所学校,但觉着孩子自身还需要加强的地方:完成作业的字迹不够工整;没有形成把每天课程的复习、预习、做练习、纠正的习惯;胆子比较小,不够自信,在课堂上发言声音太小。作为孩子家长,我和家人需要也有改进的地方:教育的方式上要多鼓励,不可太多责怪;与孩子共同阅读;教育孩子从自我提升开始,改正家人身上不好的`习惯,给小孩子做好榜样。不能光靠学校的教育,还需要老师家长的沟通合作,相互支持,因为我们家长也是孩子的启蒙者,也是孩子的良师益友。 孩子入学虽然才两个多星期,但我翻开他的课本、作业本都能看到老师用小笑脸、A级、来鼓励他。老师们真诚地欣赏和鼓励每一位孩子,这就是可贵的“师爱”!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最欣赏的是学校并不是一味的只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还教给了我们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庆幸孩子遇到了几位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育人智慧的好老师。

  孩子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从无知到能知的过程,需要老师全面辅导,家长耐心引导,才会健康茁壮成长。相信从今天开始,我们不但是一位称职的家长,还会是一位优秀的家长。我们愿意与学校老师携手,让孩子们度过愉快的小学。

  总之,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培养,我们家长尽力配合,谢谢老师对孩子们的辛勤付出。

教育孩子的心得3

  午睡时,我在帮小春盖被子时。不小心将她的衣服掉到地上,当我把她的衣服捡起来时,只听见哗啦啦的响声,许多五颜六色的积木从她的口袋里掉出来。我一看傻眼了。这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积木,是今天早晨桌面游戏时藏的吗?我感到特别生气,这孩子平时斯斯文文的,这么会干这种事呢?等孩子午睡醒后,我怕影响小春的自尊心。我压住火气心平气和地对着班上的小朋友说:“今天,老师发现许多积木宝宝跑到了一个小朋友的口袋里起了。午睡时,我听见积木宝宝都在哭,他们要回家。

  小朋友,你们说一说积木宝宝的家在哪里呀!”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在学校的积木柜里。”我又说:“那我们把他们送回家吧!”孩子们都争着来把积木送回去,只有小春一言不发,默默的坐在座位上。我走过去问:“小春积木送回家了你高兴吗?”小春看着我半天才说:“高兴。”然后又看着我一个劲的摇头说:“老师,不是我拿的,我没拿。”我故意跟她开玩笑说:“那积木宝宝怎么会跑到你的口袋里的呢?如果你不承认错误,积木宝宝就再也不和你玩了。他们可不喜欢撒谎的孩子。”小春这才红着脸说:“老师,我错了。我要和积木宝宝玩,我不把它放到口袋里了。我玩好就把他们送回家。”我有趁机说:“那你以后要不要撒谎了。”小春有一个劲地摇头说:“老师,我不撒谎了。”我立即表扬她说:“你做错了事,勇于承认错误。真是个好孩子!”

  培养一个天生诚实的孩子是很重要的目标,这样的孩子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不会感到自卑,反而会勇敢面对。借助称赞孩子勇于承认错误,老师看重的是他的诚实,而非她的错误。即使孩子为此受惩罚,他仍然会明白这个事实。她会再次感觉到被爱和受到重视。

教育孩子的心得4

  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的一则报道,说的是一个叫沙拉的妇女和她的富豪子女的故事。

  沙拉曾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婚姻失败后她带着孩子远赴以色列定居。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她用来谋生的却是在中国学到的做春卷的手艺。

  开始她也如同大多数中国父母那样,把孩子送去学校,然后回家做完家务就到街头卖春卷。以色列国家犹太人很多,她的邻居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就警告她这样做是不对的,会不利于她的孩子成长。

  于是她就研读了“劳动伦理学”,并结合实际对她的家庭生活做了规划,最终把几个孩子培养成了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富豪。

  她说过这样的话:与父母共同奋斗,为家庭分担责任的孩子,才是具有完全人格的孩子。他会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不管在那里做什么,都能做好。

  有偿生活的目的,不是催促孩子赚钱,而是让他们懂得“劳动伦理学”,调动他们的生存积极性,帮他们树立生活理想,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这是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培养孩子怎样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而非凭她自己一人的辛苦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不劳而获的富足环境,让他们养成理所当然、很有依赖性的虚荣优越感。

  世人都惊讶、羡慕于犹太人生来就具有的生意头脑,却不知他们在培养孩子方面,从小给他们灌输的是,家庭没有免费的食物和照顾,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赚钱,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这样的教育手段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反观我们中国父母在教养子女上,沙拉总结了三点,认为这些父母走入一个误区:娇宠溺爱,过多关注,偏重智力教育。以分数衡量子女成功与否,以智代德,忽视对子女的道德培养。

  无独有偶,我有个远亲,他家有个小女孩,不但聪明而且很漂亮,周围人都喜欢她,亲戚朋友更不用说。但这孩子因为家人的过分宠溺,养成了娇纵、霸道的性格。

  她喜欢玩,看到新奇的玩具、衣服等,一定要买到手,如果不给买就会大哭大闹,说要去找爷爷、找姥爷或家里谁谁去要钱买……他妈妈很生气,就打电话给他们不让随便给孩子钱。

  谁能想到这孩子居然咬牙切齿咒骂自己母亲“真不是东西”。气得她妈妈扬手想揍她

  ,她就飞快的跑了……过了没多久,这孩子居然又出现在他妈妈面前,还把新玩具显摆的给妈妈看,意思相当明显:你不给买,我还就要来钱买到了,哼!她母亲就吊着脸斜着眼睛瞪她……

  后来,她妈妈就发愁说这孩子没法管,她一旦要教训孩子,出来反对、指责的一大群,孩子借势更是肆无忌惮。

  就说这次孩子要买玩具,肯定又是孩子姥爷给的钱,因他最宝贝这个外孙女,无论孩子对与错,总是第一个反对她惩罚孩子,搞得她像个后妈似的。

  她说这孩子不“坏” ,有时候也挺孝顺听话,可犯拧的时候根本不管错与对,在她的意识里,她家很有钱,她有需求就应该满足,拒绝是不对的。

  她父母有时候会告诉她,家里并不像她认为的那样有钱。她就会理直气壮的问,没钱你们不会去挣?给我说就能有钱了?噎的她父母半天说不出话。后来他们咨询我,问我孩子是否到了叛逆期?

  我觉得这孩子的表现不是叛逆期孩子应有的表象,应该是娇纵的不懂道理。十岁的孩子,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如果不加一扭转,任由她继续发展下去,她以后的人生不会太顺心,也不会有多大作为。

  这类在娇宠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他们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他们成年的时候,是否能独立行走于社会?是否可以独自扛起一个家?

  他们从小到大,事无巨细都是依靠父母解决,完全形成了依赖心理,最终会被培养成一个空有抱负和梦想的平庸无能的`人;也有可能当父母不能再依靠的时候,为了生存会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作父母的都知道,教养子女是自己应负的责任、应尽的义务,那就有必要考虑,学校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而家庭教养不能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孩子的人生第一课不是学知识,而是跟着父母学会如何做人和生存!

  目前在国内,一个普通家庭,一对在社会底层谋生的普通夫妻,在对待子女学习文化知识的问题上,也不管自己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一窝蜂的争相效仿,给孩子花大价钱寻找课外辅导,导致孩子在课堂不能安心听老师讲授知识,把期望寄托在补课老师身上,从而造成学校教育的延伸,阻碍了家庭最基本的教养。

  在吃穿上更是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愿望。都认为自己小时日子苦,不想子女步自己的后尘。多年后,难道就没发现,你已经把原本属于平民阶层的孩子,培养成了具有富二代思想、不知回报、把索取当成理所当然事情的废物?这时又一味的谴责社会分配的不公,谴责孩子的自私,这到底是谁的过错?

  为了下一代能成为有社会责任心、有作为,有担当,有富豪梦想,有远大目标的人,我觉得沙拉的做法值得借鉴!

教育孩子的心得5

  说起孩子的教育上谈不上有什么成功之处,但是,孩子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一个略懂人事的少女,这过程也的确是凝聚着我们做父母的一番心血和困惑。下面我说一点我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多一点鼓励,少一些批评。

  如何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一天,我突然想起一个念头来,让孩子来当我的老师,这方法试试看看效果如何.吃完晚饭后,我说:“我小学时英语学的不好,很多单词发音不准,你来教妈妈行吗?女儿一听说:“行啊!我回家就教妈妈,保证妈妈学会。”就这样,我每天都和女儿一起学习英语.我有时候读英语单词读得不准,她都能马上给我纠正过来.而且对每篇课文都能熟读。成功的喜悦在我心头融化开来。一学期下来,孩子终于养成一回家就读书的好习惯。而且我也经常鼓励她,相信她会学得更好!

  二、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在孩子读幼儿园时,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个钢琴,舞蹈什么的.。可她不怎么学钢琴,有一天,她对我说:妈妈我不喜欢弹钢琴,我喜欢跳舞。我一听连忙说:“那好吧!你自己的喜欢的,相信你会跳得很好的。我认为只要她自愿,乐于去做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中潜在能力。

  三、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我们父母平时都忙于工作,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有限,因此我们做家长的无论工作再忙,也得抽出点时间陪她们说说话,与孩子们说话为我们提供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也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他们的快乐烦恼我们都可以了解,这又何乐而不为?

  让我们为拥有一个聪明可爱、健康向上的孩子而共同努力吧!

教育孩子的心得6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她的儿子在5岁那年,一家人上街买回了一个西瓜,回到家里,儿子高兴之余,把西瓜当作球来玩,结果一不小心摔破了西瓜。这位妈妈看到惊慌失措的儿子,微笑地走到他面前,蹲下来说:“我知道你是不小心的,但是无论怎样,你都要为你的行为负责。”于是,孩子在妈妈坚定的语气和耐心的指导下,把地板清理干净,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劳动的代价。那位孩子长大成人后,成为国外某名牌大学高材生,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我永远都记得‘擦地板’那件事,它让我在人生道理中懂得了作为儿子、学生和男人的责任。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就是这样幼小的孩子,我们会被问到:“孩子这么小,用得着和他谈责任感吗?”我觉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责任感是孩子成材的必须。点滴小事,都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契机。

  这天,又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只听“哐啷当”一阵响,接着就传来了孩子们的告状声:“老师,蓬蓬又把汤倒翻了!”这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了,有时可能是牛奶杯翻了,有时可能是调羹掉了,总之,只要这个小家伙一上饭桌,总免不了要打翻点东西。之前,我们总是会马上帮他擦掉,并且换上干净的食物,而他也总是一再的保证“下次不会了!”但是这样的情况天天上演,每次的保证也好像台词一般,说过就好。

  于是,这一次我并没有及时帮他料理,而是请他站到干净的地方询问他:“今天为什么又把汤弄翻了?”孩子看着我,满不在乎的说:“我眼睛没看好。”我问:“你觉得这样应该吗?”蓬蓬很快接口说:“不应该。”“那现在该怎么办呢?”我把问题抛给了他。他想了想说:“擦干净。”我追问道:“这是你打翻的,那该由谁来擦呢?”“我自己。”虽然我看到他脸上表现出来的不愿意,但是想到了曾经看到的这个故事,于是我并没有理会,而是拿来一块抹布对他说:“这是你做错的事情,偶尔一次老师和阿姨能够帮助你,但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同样的事情,我觉得这是你对老师、阿姨劳动的不尊重,因此请你现在自己把桌上的汤擦干净。”一开始,蓬蓬以为很简单,因为平时阿姨两三下就能把桌子恢复整洁,但是这次轮到他自己动手了,他才发现原来要擦干净这些汤并不容易,蓬蓬本身的动手能力就不强,不一会儿,桌子上的汤还没擦干净,却又流到地上去了。好不容易最终在我的帮助下把洒出来的汤都擦干净了,两只小手上却已经弄的油腻腻了。等到他全都弄干净了,有两个孩子都已经吃完了,这时他终于意识到原来他打翻了一碗汤需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弄干净。这一次,他没有信口开河说下次不会了,而是默默的吃起了饭。

  这一次以后,蓬蓬吃东西开始专心致志了,不再东张西望了,东西也不再打翻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责任感”三个字可以是一个很深奥的词,但也可以很简单。要教会孩子如何负责,首先要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开始,为孩子创造承担责任的机会。只有孩子学会了承担,才能感恩于家人,感恩于社会。

教育孩子的心得7

  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子女一直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最后上大学,都是人们谈论的中心话题。父母们、祖辈们往往围绕着某一个孩子来安排全家人的生活,这已是不足为奇的事了。

  时代变了,生活环境优越了,加上计划生育,一家六个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养一个孩子,谁不呵护,谁不疼爱呢?这也无形地让孩子们产生了自我优越感。因此,教育与培养子女是一件相当头疼的事。在此,我简单的谈谈我在这方面的成功与失败所带来的经验与教训,也供给其他家长们参考。

  一、相互沟通

  教育和培养子女的问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相当艰难、复杂、漫长的阶段,然后通过这个阶段不断地总结出经验教训,采取措施等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只要你一直不断努力、不断的付出心血与代价,正确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它就会有好的结果产生。

  我并没有刻意把孩子培养得如何如何,但必要的关爱和教育并没有省略。首先是学会相互沟通,学会如何培养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学会如何跟他谈心,不一定要谈大道理。在这点上有的家长误认为把大道理讲给孩子听就会有好的收效,其实不然!孩子生下来天真无邪,高兴的事就爱听,不高兴的事就会引起反感,甚至和你产生隔阂,以致无法沟通,这一点非常重要。我认为我的孩子如果喜欢我、贴近我

  甚至崇拜我,这就获得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偶尔讲点道理要他听不是不可以,当然也不能得寸进尺,否则会前功尽弃。道理要讲得通俗易懂,只要他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理也要舍弃。

  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时,要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朋友来对待,要做到以诚相待,而不要以为他是孩子而随意编造一个理由去欺骗他,在他需要交流的时候要认真听他诉说,与他分享喜与乐;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要认真帮他分析一些她认为非常复杂的问题,帮他解决困难,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与他讨论问题时,要允许孩子提出跟家长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认真听他讲理由,然后再告诉他你的想法;对于他让你保守的一些“小秘密”,要替他保守秘密,不要轻易告诉别人。总之,要让他认为家长是值得信赖、值得交往的朋友,是讲诚信的,而不是一味的居高临下地下指示、下命令,使孩子与你平等沟通,无话不谈,从而及时地掌握孩子的思想脉膊和学习情况。

  二、养成习惯

  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好习惯会影响孩子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好习惯对孩子极为重要,会成为孩子一生成功的导师,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好习惯是人生最重要的指导”。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大功夫。

  自从孩子上学以来,我就严格教育他上课要认真听讲,作业应及时完成;遇到难题更要动脑筋,不能退缩;与同学要团结相处,要听老师的话等。为此在开学初,我经常陪孩子一起学习,有不懂之处,

  与他一起讨论、解决,排除孩子似懂非懂的问题,让他树立信心,积极攻克难题。有时孩子背课文,一下子背不出来,我就帮他找出几个重点词,像插电线杆一样插好,要求背书应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然后再逐句、逐节、逐段分背,最后背出全文。现在孩子学习比较自觉,作业天天自己能独立完成,也有很强的上进性。

  三、善于发现

  教育与培养是彼此不能分割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特长和兴趣。除了发现孩子的长处外,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不足。我的孩子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胆小,不敢接触人,特别是接触老师,这是一个很致命的缺点。人的一生中主要是与人打交道,不然你就会孤立,引起性格反常。再说一个人再有本领,如果不与人接触就施展不了你的本领,你也就成了废品,因此我必须设法培养和锻炼他。所有能锻炼他的大小场合,我都尽最大的努力跟他做工作,让他去经受锻炼。

  当然,培养孩子不一定都是如此模式,要根据他的自身条件、个性、爱好,作出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就是它的复杂性。

  四、正确对待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但又都难免出现缺点与错误。如何对待孩子的每一点成绩与每一个错误,是做家长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取得了成绩应该表扬,犯了错误也应该批评,但表扬与批评的尺度很难把握。不鼓励不批评是不行的,可鼓励与批评过急了孩子的心态往往出现反常,究竟如何对待几句话很难讲清楚,我这里只说说具

  体事例仅供参考。

  有一回我无意发现他的作业本上有很多良,当时我很气愤,但我冷静一想,先别急躁,以免刺伤他的自尊心。于是我很平静地问他:“你的作业哪来那么多的良呀,是不是又马马虎虎地做作业?”他作了一些解释,尽管他的解释明显有点牵强,我也不必去揭穿,至少他知道自己是有错误的,稍带点指责也就算了,关键看他本人怎样认识。我觉得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注重态度和过程最后必然会有好的成绩。

  总之,孩子有了一点成绩家长不要过于高兴;犯了错误也不要轻易发火。一方面要给孩子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错时要抓住时机,理智地对他进行教育,具体如何正确对待还得看当时的情况而论。

  其实每个家庭对孩子都有独特、新颖的教育方法。说实在话,做个合格的家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学者说:“世界最难事之一,就是教育好孩子。”它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而把握时机运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才是现代家长的明智之举,愿每一位家长更理解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教育孩子的心得8

  现在小孩都是独生于女,家里人人都宠得爱不释手,同时都体会到现在孩于越来越难管,很多家长同一体会,用软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但是现在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谁都不可忽视,现在谈谈心得体会:

  1.教育和培养于女的题目不是很快就能说明白的,它需要一个相当艰难、复杂、漫长的阶段,然后通过这个阶段不断地总结出经验教训,采取措施等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只要你一直不断努力、不断的付出心血与代价,正确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它就会有好的结果产生。

  并不刻意把孩子培养得如何如何,但必要的关爱和教育并没有省略。首先是学会相互沟通,学会如何培养父子之间的感情,学会如何跟他谈心。不一定要谈大道理,在这点上有的'家长误以为把大道理讲给孩子听就会有好的收效,实在未必见得!孩子生下来天真天真,兴奋的事就爱听,不兴奋的事就会引起反感,甚至对你产生隔阂,以致无法沟通。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以为我的孩子假如喜欢我、贴近我,这就获得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偶然讲点道理他听不是不可以的,当然也不要得寸进尺,否则会全功尽弃。道理要讲得通俗易懂,只要他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理也要舍弃。另外,孩子和父母融洽后,自然要提出很多题目让家长解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长一定要认真解答,假如让孩子失看了,他将越来越少提问,这时,隔阂,也就开始产生了。

  2.凡是孩子感爱好的,哪怕对他没有明显帮助的事情,千万不能轻易反对,做家长的一定要学会如何"顺风扯旗"。当然,大道理谁都会说,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轻易。我自己烦躁时也常顾不上了。

  教育与培养是彼此不能分割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教育于女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于的特长和爱好。

  3.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人的品质是第一要素,是决定孩子未来人生道路的关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社会四周环境的一些消极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做到凡事从正面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辨别是非、真善,培养孩子的善良、宽容、积极乐观、富有同情心。客观公正等良好品质,以及热爱集体,尊敬师长,遵守一切规章制度等行为规范。

  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经养成,孩子将终身受益。首先,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往做,例如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其次,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针对孩子好动、留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我们有意识引导孩于自己做学习计划。

  4.做孩子的引路人,家长应从自己做起家长是孩子模仿的场所,言传身教。因此,家长应从自己做起,不利于孩子的言行决不能在孩子眼前表露;在教育批评孩子时,父母意见应同一不能相左,天天抽1个小时以上时间和孩子相处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以及学校里的状况;天天询问他在学校里兴奋的事情和不愉快的事情,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宣泄,以便及时把握意外情况的发展苗头;在学习上,家长应做到和孩于同步学习,针对孩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查阅相关信息资料,和孩子一同成长。

  5.善于挖掘孩子的潜伏上风,培育孩于特长和爱好。每个孩子都有特长,家长应扬长避短,善于挖掘孩子的上风,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我以为家长首先要熟悉或擅长孩子特长的相关内容,引领并鼓励孩子一道坚持学习下往,我相信收获一定不菲。孩子的思考是在好奇和爱好中产生,家长千万不要磨灭孩于闪光的苗头。针对孩子的好奇心或各种千奇古怪的题目,每次我们都做到耐心回答,并和孩子一道观察等,使他在体验感受的过程中启迪聪明,开动脑筋。孩于的各种爱好如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球、等,我们都让他往尝试、往锻炼。

  6.教育孩子,就要着眼于小处,发现不良端倪,及时纠正,抹杀其于萌芽状态,切忌纵容。那种以为孩于还小,长大了自然就懂了,自然习惯就好了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农民种豇豆,从小就要给它立杆子,引导它顺着杆于向上长,这样才能吸收足够的阳光和空气,才能结出丰富美观的豇豆。假如等豆苗长大了,见其漫天蔓长,不能开花结果,或是只能结出干瘪瘦小的豇豆,那时才立杆引导,恐怕即使折断一些枝条,也不易再结出好豆子了。教育于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7.要从精神上多给孩子们一些激励,在孩于人生道路上不停的为他们加油,成长的道路很漫长而且很不平坦,家长应该给孩于们加倍的热和和关爱,才能使他们有战胜失败的信心。以上是我本人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一点经验,当然这一点是不全面的,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还要多想办法和多总结,争取做得更好更全面。

  接下来我将与大家分享10种"爱的方法"。

  一、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

  二、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

  三、用爱的心情倾听孩子。

  四、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

  五、用爱的渴看调动孩子。

  六、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

  七、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

  八、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

  九、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

  十、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

教育孩子的心得9

  周二科学课上闫老师给小朋友们做了一个科学实验——神奇的墨水。墨水,小朋友们并不陌生,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会用到,但是小朋友们却不一定知道有的墨水是需要在特殊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出来。我拿出毛笔用事先准备好的墨水画一个笑脸将它晾干,小朋友们都很高兴,用眼睛仔细观察墨水的变化,晾干的墨水消失看不出来了。我问孩子们:“墨水都有什么变化?”小朋友们说“墨水看不见了。”“好,请小朋友们瞪着眼睛仔细看,老师将蜡烛点燃用白纸放在火苗上面烤了一会,墨水神奇的出现了,并且变成了褐色的。”看完实验以后小朋友们都特别兴奋,争相向老师问问题,“为什么火烤一下墨水颜色就变了?”我说道“小朋友们,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因为这不是普通的墨水你们知道他神奇在哪里吗?

  请一个小朋友来尝一尝这杯新墨水”小朋友们纷纷猜测,上来的.小朋友尝完后说”甜的“”没错,这是一杯糖墨水,糖墨水晾干会看不见,但是经过火烤字形或者图案会因糖分脱水,而呈现浅褐色,所以小朋友们就看到了“通过这个小实验小朋友们知道了墨水的褐色是因为水蒸发了,只剩下糖导致的,了解了这个小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教育孩子的心得10

  作为一名在教育教学一线从教20xx年的在职教师,我想把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各位在座的家长共同分享,希望能为你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如何指导孩子做作业

  1,帮孩子端正态度

  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责任感,要让孩子明白,每天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是他必须要做到的,是他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职责,就像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时都要尽心尽职地完成本职工作一样,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家长还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掌握好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2,努力提高孩子兴趣

  兴趣是影响人的行动的重要因素,它能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但有些孩子学习兴趣低落、学习自觉性较差,于是他们每天做作业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老师和家长,能拖就拖,能不做就尽量逃避。对于这类孩子出现的作业问题,父母应当从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要想办法改变孩子对学习是“大人逼我学”的状态,要让孩子能够变成“我爱学”、“我要学”的主动学习。

  3,一心一意做作业

  有的孩子写作业时没有专心投入,“附加动作”太多,一会儿东张张西望望,一会儿摸摸这玩玩那,还有的孩子喜欢几个人凑在一起边聊天边写作业,或者喜欢边听音乐、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写作业,如此三心二意当然不能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在做作业时集中注意力,不要做与作业无关的事情,孩子的书桌上也不要摆放令孩子分心的东西,在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去打扰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受老师表扬”,“肚子饿了吗,要不要吃点心”,“做几道了?还有几道?”

  4,安排合理作业

  父母应当教会和督促孩子合理地安排和处理每天的作业,比如,学校里的作业要抓紧,能在学校里完成的就不要都带回家里;放学后不要先去玩个够,等到精力耗的差不多时才去做作业;做作业前要事先准备好学习用具(胶带、水彩笔、白纸、书本等),不要等到用的时候再临时去找;在做作业时要看清题目、审清题意后再动笔,不要做了之后才发现题目搞错了或没有按题目的要求去做;做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题,可以先绕过去,先做其它会做的题,不要就停在那里无谓地消耗时间。

  5,注意劳逸结合

  孩子做作业是要动脑筋的,如果孩子连续思考问题的时间较长而得不到休息,大脑就会疲劳,就会出现大脑运转速度缓慢的现象,这时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下降,错误率也会增高,这时如果让孩子适当的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后其学习效率反而会提高。一般来说,小学生连续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1小时。

  6,加强能力训练

  既好又快地完成作业也是需要一些最基本的能力的,比如小手肌肉的灵活、手和眼的协调一致等,有的孩子作业“慢”就是因为他们的协调能力不足,在做作业时频繁地抬头和低头,从而降低了读写的.效率和准确率。对于这类孩子,家长首先应当加强其视知觉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的训练,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课余活动如篮球投篮、打乒乓球、剪纸、走迷宫、跳绳、滑冰等。

  7,先复习后作业

  作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生词、语法、定义、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孩子完成作业的好坏是建立在对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的掌握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课堂知识没掌握、所学的内容没有消化和理解,作业自然就做不好,因此为了顺利地完成作业,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作业前先看书和参考资料,复习完了之后再动笔写作业,而不要图省事,回到家抓起笔就写。

教育孩子的心得11

  编者按:《与孩子共读共书》,是高子阳老师编写的教育书籍,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看完之后的感悟吧!

  一次偶然的机会,同事提到了一位很了不起的老师——高子阳老师,那是同事听完高老师的共读共书讲座之后告诉我的,那一刻,正是我束手无策之时,苦于寻求如何帮助刚上初一的小子提升阅读写作兴趣的方法,终无所得。共读共书?很新鲜的词,好理解,可如何去做呢?原来,高老师有一本新书《与孩子共读共书》,于是,我毫不犹豫,当机立断,立即下单买了书。第二天,书一到,我便一口气读完,意犹未尽,感触良多。

  高老师书中告诉我们:真幸福与真成功=读×书。“读”就是多读书、多读世界,“书”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多写,既要把一个个字写美,又要多写文章与书。多少是“多”,高老师从科学的角度就多读多写做了全面汇总;如何做到“多”,高老师提供的方法人人能用,所言的智慧均经实践检验;为孩子选哪些书,更有明确的答案,详细的书单列在书的后面,这些书全部是高老师和他的女儿读完的,极有参考价值。除了这些,高老师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共读共书记录本》。这个很有新意,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一起写,看谁读的多,看谁写的多,看谁读的好,看谁写的好!多么有创意的方法啊!

  正人先正己。想要求孩子读书,不如自己先读书。曾经的我,对待小子,疲于说教,也买了很多的儿童书给小子,似乎小子也读了一些,但不知道读了多少,读的结果,也没有过多的要求一定要写什么,整个小学,甚至连日记都不曾有写,自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就不佳,以致于已经在目前的学习中越来越显现出相当多的不足。现在,回头想想,这不能完全责怪孩子,因为,作为家长,我自己也没有努力去读书,去写作,凭什么来要求孩子就应该做到呢?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于读书,我却是懒惰的。要说喜好,其实,我倒是很喜欢古诗词,偶尔还模仿学着写上几句;也喜欢读读诗歌散文,闲时记录一些生活的小片断,不成文,只图个快乐。只是,对于大部头的书,心存畏惧,不敢轻意触碰,虎头蛇尾也许是我性格中最大的缺点。正如写字,一篇文字写下来,最好的只有前两排,越写越看不下去。尽管,一直以来,我自己也非常想改变,无奈,好的习惯不好养成,坏的习惯却难以除根。坚持,这个词我不陌生,作为一名老钢丝,我可以追随钢子先生,在钢丝善行团一起捐中坚持几年,每天用不影响生活的一元钱去帮助需要的人,并且,这件事,我相信也会一直做下去。那么,读书呢?我应不应该也坚持一下试试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做就做,带小子参加读书会活动,这是我们一起读书的第一步。两周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这个要求并不难做到,书单目录也是照着初中教材所要求的名篇名著,本着共同的目的,一群家长,带着一帮半大孩子,从读书到心得分享,体验读书带来的乐趣,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几番耳濡目染之下,我没看出小子阅读方面的进步,也许,时间才是检验成效的标准,即便现在看不出来,我想,若干年以后,等小子也做了家长,或许,对他来说,这些经历未尝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很难说。至少,这样做触发了我对阅读的兴趣大增,并且有心重新提起笔来,记录心情,分享生活。

  高老师书中提到的儿童读物,特别是绘本桥梁书,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绘本不仅限于孩子可读,家长也一样可以读,简单的文字,夸张的绘图,蕴含的是不凡的思想,佩服作者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也激发大人孩子更多的想象力,高老师把这种创意带到课堂,给孩子们带去更多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想象力是个好东西,它最终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创造力。我第二步的计划便是,陪小子一起阅读更多的书,对,就从桥梁书,绘本开始吧。读完再动动笔,虽然不能像高老师一样,每天笔耕不辍,一口气就能写好几千字。我们从就短一点的文字开始,我对小子说,你可以随意写,200—300不少,1000—20xx不多,写不出来,用画的,也可以啊!你写,我一定也写!不信?等着瞧吧。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记得20xx年春节前后,在空闲之余,一群素不相识又志同道合的网友,也曾弄了一个小集子《闲花文集》,其中,有我的一篇拙文入选。真没想到,随手涂鸦之作,自认为难登大雅,竟也有人能给予认可,这是对我信心的莫大鼓舞。开始,我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小子,甚至连我的妻子也不知道,这是多么不值一提的事情。也许我想错了,为什么不告诉他呢,他也需要有个榜样的力量,需要学习的动力。几年后的现在,我把《与孩子共读共书》拿回了家,跟小子说,好好读一读,咱们做个约定吧,一起读书,一起动笔写写,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我不奢求孩子将来能像高老师和他的女儿那样优秀,只希望他以后能记住,在他学习的道路上,有我这个“朋友”一路陪伴,一起读,一起写,一起玩,一起乐。

  在微信朋友转发来的.文章里,巧遇了“玉峰文苑”。原来,身边还有一个这样的平台,可以分享老师们的教育随笔教学心得,可以晒晒自己的生活点滴心情文字,可以发表孩子们的优秀习作读书感悟。读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也按捺不住自己那颗略带“文艺”的心,写了几个小短文,发到了主编的邮箱。我想,就我写的这点东西,能不能发表并不重要,贵在学习,抛砖引玉。如果我真正地去做了,能鼓励小子也能多读多写,这便是成功。谁都想能够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但也要明白“最是书香能致远”,多读书的好处最是如此。陆游诗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可要是不多读书,总是会感到墨尽词穷。杜甫不是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吗?他还说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的是别人的,写的是却是自己的,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通过文字加以表达,再分享给他人,才能引发他人的共鸣。阅读的快乐,无外乎是从读读和写写中来。令我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经过主编的指正修改,也有几篇小文得以在平台发表,在此,要感谢主编们的抬爱,我将继续努力,多读多写。我对小子说:小子,你要加油哦!

  读书不是读死书、死读书,活学更要活用。《红楼梦》里有一幅很妙的对联,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字的书要读,无字的书也要读,就是人要致力于学,书里书外地苦读,这个事情不死不休。我想,往深了说,这可能就是所谓“知行合一”吧。

  高老师的《与孩子共读共书》一书,给了我莫大的启发,我也将不遗余力地向朋友们推荐,并且从自身开始做起,共读共书,共享成长的快乐。

教育孩子的心得12

  首先感激学校和王教师给我这个和家长、教师们共同交流的机会。站在那里,我心里满怀忐忑和不安,我认为教育好孩子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作为此刻的我们,做得真是远远不够。此刻,我就和大家谈一谈自我平时的想法和做法,和大家一齐共勉。

  首先,要为孩子创立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能够让孩子心境愉悦,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家庭成员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性格养成。为了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至关重要。比如夫妻关系要融洽、婆媳之间要和谐,孝敬长辈、关爱家人、讲话礼貌、遇事冷静、要有职责心、勇于承担、学会感恩等等,作为父母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为身教胜于言教,自我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这是培养孩子具有良好道德行为的最好方法。

  第二,父母必须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孩子的心声,经过与孩子交流来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是最有价值的一种沟通和教导方式。作为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遇到很多自我感到困惑、迷茫、难以排解的事情,在大人看来小事一桩,可是作为他们就是大事了,这时就十分需要父母的倾听、安慰、理解和帮忙。平时,我们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和孩子交谈,要让孩子愿意诉说。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是小,这时必须要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应对问题一齐商量共同解决。时间长了,就会赢得孩子的信任,他会把更多的心里话告诉我们,既增进了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又教给了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少走弯路。

  第三,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团体荣誉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处理问题的本事和应变本事。比如运动会上就算孩子不能作为运动员参加比赛,也要鼓励孩子积极地做一些班级服务工作或是参加啦啦队,为运动员加油助威,无形之中增强了孩子的团体荣誉感和参与意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对于不常运动的孩子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能够锻炼孩子的耐力和毅力;去社区和敬老院做志愿者,能够培养孩子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美德。当然,这也异常需要我们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第四,平时注重培养孩子兴趣要广泛。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提高的阶梯”,此刻大家都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必须要让孩子多读书,多积累。只要孩子有时间,尽可能多地让他们进行体育锻炼,踢足球,打羽毛球,爬山等等,增强自身体质。父母要引导孩子观看《新闻联播》、《军事节目》,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观看《百家讲坛》、《我爱发明》、《动物世界》、《中国文艺》等节目,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作为父母,最好和孩子一齐做这些事情,这样会更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其实,大部分知识都是靠平时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第五,教育孩子要尊敬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要让孩子明白,教师就像自我的父母一样,不管是受到批评还是受到表扬,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着想。家长也要多和教师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做到家校联手,共同教育。

  以上只是我平时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我很庆幸,或许自我的孩子在学习上还不是最优秀的,但他对团体的职责意识,为人的善良与正义感,喜欢读书的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强烈的团体荣誉感,还有做事的认真态度,都让我们感到莫大的期望。

  生而有涯,学而无涯。作为家长,科学教子,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齐成长!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孩子完美的明天,共同努力吧!

教育孩子的心得13

  每年的寒暑假期间,我总会听到很多学生的埋怨,主要内容是说现在的家长太看重分数高低了。说实话,作为一名教师,我也非常希望自己的学生考出好成绩,但是,我也深知,衡量一个孩子的优劣不能完全从成绩上判断。其实,一个孩子能力的提高对他将来的成功更重要。在和很多家长的交流中,我常常给他们讲这样一个例子。

  叶圣陶是上世纪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但是,他的儿子叶至善在求学过程中却并不顺利。

  叶至善在小学时成绩就不好,还留过三次级。后来,经过努力,他考入一所以学风严格、学生成绩优异而闻名的省立中学。叶至善在这所学校里读了一年,但是,在期末考试时又有四门功课不及格。按照学校规定,这么糟糕的成绩是不能升入二年级读书的。为此,叶至善非常难过。

  当叶圣陶得知情况后,他什么也没说,他认为一门功课学得好不好,主要是看能否学以致用,以达到终生受益,而不能单凭考试成绩衡量。他知道儿子不愿意死记硬背,而国文和英语考试主要是默写整段甚至整篇课文,对儿子来说,考试不及格也是情有可原的。从和儿子的对话中,他感到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弱,知识面也不窄。因此,他没有责备孩子,只是说,不要难过,换个学校吧。经过多方面考察,叶圣陶让叶至善进了一所私立中学。这所学校和省立中学完全不同,不用整天做习题和作业,有足够的时间看课外书籍、唱歌、吹口琴。从此以后,叶至善有了明显的转变。

  孩子的兴趣广了,叶圣陶很高兴,鼓励孩子说:“很好,以后还要多读没有字的书。这‘没有字的书’就是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向社会和自然学习知识和技能。有用的知识不只是在课堂上,不只是在那些教科书里,还在社会生活中。”

  叶圣陶喜欢看书,各种内容的书都看。孩子们可以随便到书架上拿书,只要自己愿意就行。他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小至善,借以锻炼他的表达能力。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叶至善这个在小学和中学留过四次级的孩子,最终获得了人生的成功——成为一名著名的'少儿科普作家。

  叶圣陶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一堆金子而已,而学生的能力,却是点石成金的手指,是孩子们一生受益的财富。因此,作为家长,不要一味抓住孩子的分数不放,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能力的提高上。

教育孩子的心得14

  九月,我们高高兴兴送走了一批大班的孩子们,带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迎来了小二班的新生们。虽然事先做足了功课,如:家访、研究家长们提供的家访单、背诵孩子们的姓名…。。。想好了一些应对的举措,如:准备好了有趣的故事、游戏,让孩子称呼老师的小名增添亲切感,但心中仍然是没有底气。孩子们会喜欢我吗?会不会因为哭闹出现“黄河大合唱”的场面?入厕、吃饭、午睡会乖吗?上课、游戏会听指挥吗?一系列的问题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值得欣慰的是付出了总有收获的,我们打造的温馨服务,提供老师的小名“A老师”“B老师”,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孩子们称呼老师就像称呼小伙伴,没有了陌生、高度和距离,让我们得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走入孩子的心中,同时我们运用了故事、游戏等孩子喜闻乐见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喜欢我们,爱上幼儿园。一切的努力,我们得到了很好的回报,每天看着孩子们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孩子们从托班到小班是由婴儿期向幼儿期的转变,是一个跨越。因此在独立生活能力上,对孩子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如会独立入厕、独立进餐……,而我们班的孩子们一开始还不能适应,需要我们耐心的帮助和指导。就拿入厕来说,托班都是用痰盂的,到了小班就没有了痰盂,必须学会上厕,一开始有些孩子不能适应,上厕尿尿尿不出,就尿在裤子上,在我们和阿姨互相配合的.指导下,孩子们终于学会了独立入厕,独立进餐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道难题,由于大人包办太多,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有的孩子甚至还不会拿勺子,有的孩子这不吃那不吃挑食的厉害,还有的孩子咀嚼能力弱,饭菜含在嘴里吞咽不下。因此,要帮助孩子恢复人类原始的本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今后,我们将努力和家长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纠正孩子的缺点,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教育孩子的心得15

  案例:赵某某是初二学年的学生,因为父母常年在国外打工,自己和奶奶住在一起,奶奶就是他在国内的监护人,奶奶年纪已经多岁了,孩子想要什么奶奶就尽量满足,使孩子变得饭来伸手,水来张口,在学校不喜欢学习,每天上课的时间就是他听音乐,看小说的时间,任何老师对他做思想工作都无济于事,他说:你们别费心了,我就是不想学习,更有甚的是,老师上课他就想尽各种办法捣乱,比如:老师讲课的时候,他随便下地走动,老师说他,他说:我坐累了下地放松放松,老师说:你想过此时你的父母正在国外辛苦的工作,为了你,他说:那是他们的事,与我何干?

  案例:李某某是初二的学生,平时上课非常消极,甚至一堂课下来,他可以一句话不说,无论是老师的提问,还是同学的招呼,对他来讲就是沉默,就是这样一位学生在课间居然和小班女学生发生冲突,没多大点小事就要课后找人两伙对打,好在班主任知道的早,避免了事情的扩大化,后来知道这是个父母在国外且父母已经离异的孩子,现在随母亲生活,叛逆的性格,让他对母亲的爱采取反叛的态度,你不是就让我好好学习吗,我就不按照你说的去做,看你能把我怎样?

  这是两个典型的关于留守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我听后心里也是感到异常的沉重,二十几年的教学中也经历过父母在外地工作,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的,至于这些留守儿童为什么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里问题,我想首先应该想到的是:

  案例分析

  一)父母之爱的缺失:我上面案例中的孩子才十四或十五岁,正是成长中的青春期,这样的时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的孩子一年才见到父母一次,有的孩子甚至数年见不到父母。在漫长的期盼与等待中,爸爸妈妈对许多留守儿童而言,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个称谓。记忆中父母的音容消逝殆尽,留守孩子从小缺少父母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导致孩子缺乏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他们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并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自卑等心理障碍。

  青春期的孩子缺乏父母的爱,和父母有效的监护和管理,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没有人去倾诉,或者根本不愿意向人倾诉,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孩子心理障碍,首先是自卑,其次是自我,同学中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让他们感到心里有很大的压力。比如:有时学生之间闹着玩,不注意就说出一句,你有什么了不起,你不就是个留守儿童吗,这样小小的一句话就会勾起他们对父母的恨,为什么别的孩子父母都在身边,而我却没有,我是个没人要的孩子,这样的想法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孩子就会慢慢的变得无情,对父母是这样,对同学,对老师,对他身边所有的人,后果不堪设想。其次是自我,无论是在班级还是在家里,他都会以为我想要的东西,别人不可以染指,如果别人和我抢,我就会不择手段的对付对方。另外他们认为我说的话,无论是谁都要无条件的服从,否则就拳脚相加。

  二)监护不周、重养轻教是造成孩子自卑心理的另一重要成因。这些孩子有的是由祖父母照顾,有的寄养在亲戚或朋友家中,有的根本就无人监护,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父母只负责寄点生活费回来。祖辈家长虽然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倾听孩子的叙述,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还是弊大于利。因为祖辈对孙辈一般都比较溺爱疼爱有加,但教育不足,亲戚朋友由于精力不足,责任心有限,更是无法严格教育孩子。留守孩子大多不愿意与代养人进行心灵沟通,与祖辈在一起时只是看看电视,不怎么说话。与亲戚朋友更是没什么话说。而无人监管的`孩子在教育方面更是一片空白,他们只能独自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许多孩子甚至缺少自律意识,一件小事都能让他想到找人打群仗。

  对策: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消除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让他们感受到周围环境浓浓的爱,这样他们才能走出自卑的阴影,开心的学习和生活。

  首先是留守家庭的监护人,要时时的与孩子交流沟通,时时的了解他们心里的需求,时时的掌握他们心中所想,不能只是一味的溺爱孩子,无论孩子要什么都无条件的满足,在孩子需求中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是该拥有的,哪些是不该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心里感到什么是我可以做的,哪些是我不可以涉足的。

  在学校教师要给这些留守孩子更多的关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便是一个良好的渠道。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与之分离他们在心理上的情感需要就特别强烈。如果老师热情关心他们就可以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少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当学生对某一事物面临选择或出现行为偏差时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言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常常有意无意地接近留守学生,在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便能激励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在学习上针对留守孩子不愿学习的毛病,时时的和孩子谈心,了解他们不愿学习的原因,同时在讲课的过程中尽量的把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让他们答,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我和别的孩子一样,一点不差,这样他们就会慢慢的对学习感兴趣,除此之外,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也是促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若班集体学生关心集体,爱护集体,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团结友爱,个人的进步与集体的荣誉紧紧连在一起,在这样的集体氛围中,留守学生才能感受到他们是与整个集体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同时班主任还可相应的办法,例如把优秀学生与留守学生编在一组或同座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手拉手结对子、小组学习竞赛等活动,让全体学生都紧紧地团结在集体之中,让留守学生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力量,从而弥补其家庭教育中所缺损的情感交流与沟通,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最后,应加强对留守学生的个别帮助与指导。在个别帮助时,要分清他们的不同家庭情况所带来的不同心理状况,分析其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发展积极的性格特征,调整消极的性格特征。如他们学习上有什么困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往上有什么障碍;心理上有什么想不开的等等。让他们去找他们信得过的老师谈话,内容可涉及校内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让留守学生感到温暖,感到强烈的集体归属感才是解除其自卑心理的重要方法。相信他们终能成为生活上自理、行为上自律、学习上自觉的好学生。

  生命只有一次,今天对于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而言,做人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特别是在与人交往中,绝不能让他们被虚伪自私虚荣自负失信等不良心理行为所沾染和毒害我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要来关心和关注留守儿童使他们学会做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