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

时间:2022-12-12 18:49:5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1

  2016年9月,踏上工作岗位两年了第一次上一年的语文学科,同时赶上一年级语文教材的改编,这无疑为我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经过校领导组织多次的培训学习,今天学习2016年部编教材小学语文网络培训会,加上这两个月的教学实践活动。现提出我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

  一、经过第一单元的识字学习后,在拼音教学上多长时间较好?

  二、在进行拼音教学时,教材上安排的音节是全部教学生读还是有重点的部分教读,其余部分学生自己拼读呢?

  三、针对教育稍落后的西南地区而言,教材中有些插图并不能很给学生有利的引导,比如aoouiu的插图中,海上划帆船的小象,帆船上的五环联系到奥运五环,从而引出“ao”的读音,在教学中,很多学生根本不认识帆船和奥运五环,反而增加了难度。

  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在观察情境图时,只能简单的说出事物和简单的语句,并不能很完整的描绘情境图的内容,是不是可以降低难度,让老师来完成这部分内容?

  五、教材改编后,在拼音识记方面,到达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合适,既不加重学生的学习任务,又能达到识记的目的?由于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中感到非常困惑的地方,提出来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2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所以,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产生不凡的影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宽容能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赏识更能为学生兴趣之火的燃烧添加无尽的燃剂。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在新课程的理论指导下,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教法,为学生的学习指路导航

  1、课堂前置

  将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提前让学生知道、了解、学习,也就是预习,虽然三年级时,我们已开始了预习,效果还是不错,到了四年级有所放松,甚至停滞。一个原因是老师没有把预习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没有在思想上放在重要位置上,总是担心同学没有预习或预习不透彻,总是放不开手,课堂上还是要从前到后完完整整的讲解,这样预习的作用只是让认真预习的学生重复学习了一遍,不认真预习的同学应付一下,这样在孩子的心目中就势必形成预习不预习一个样,正老师上课还要讲的,因此,预习时个别学生来说就流于形式。

  另一个原因是没有有效及时的检查形式。对于预习作业只限于预习本上的检查批改等,只能了解会的人有多少,不能了解不会的有多少,对于孩子到底自学会了多少。还存在哪些问题疑难还是未知,所以,对课堂的指导意义不,所以,本期打算重视预习,改变预习方式,将课堂知识前置,每天新课预习要求有三,其一,阅读数学教材,将例题读通、读清、读懂,其二,谈谈我们的收获,我知道了要写出答案,其三,要试着做后面配套的习题,其四,我的疑问困惑是什么?检测方式:先出几道本课的检测题,让学生试做,有多少人作对,有多少人做错一目了然,问题处在和地方也暴露出来了,针对问题以及预习中学生的疑难才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才能在错误中找到根源,在疑难处点拨达到画龙点睛之效,也给学生留下深刻牢固的印象,并且不仅知道什么样是正确的,还能知道什么样就会错误,从而达到举一三,触类旁通之效,同时,当堂纠正预习中的错误以加深理解,巩固强化知识。课堂的精讲,势必会给学生留下多练的课堂空间,所以增加课堂容量将是我的教法的第二步。

  2、提升课堂

  就像作文一样结尾处的升华将会使文章增色彩,所以每堂课基本联系已在预习中解决了,剩下的时间,就要给孩子增加习题的难度变化题型,提升知识的容量,以增强孩子的灵活应变能力,和举一三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提升知识容量,达到学一而应千变之效,避免课堂上知识看似学会了,而考试考不了好成绩,总觉的没有学过这类题,其实真正是没有学透、学活、学用。

  3、激活课堂

  课堂要活起来,则要有新意,所以在教学中要将问题情境化,将规律法则幽默化(搬家交换、四则混和运算),风趣化,将题中的数量关系直观化(画线段图),将问题情景化等多种形式,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情趣,以活灵活现的方式呈现给孩子,让孩子从直观形象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内涵。

  二、创新学法,为提高学习成绩指路引航

  自古以来,都认为数学是理性的思考,其实不全对,数学中也充满着表现的感知和做题的技巧,它是一个读思做三者的有机结合,所以在学法上,我本期打算从三个方面去做:

  1、读数学

  语文书是读出来,其实数学也是读出来的,首先,读数学书,所有的知识,内涵都包容在数学书里面,可过去我们有谁仔细的去阅读过,去思考过。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编者对知识的重点概括,每一个问题都是点睛之笔。如果孩子仔细去品读,读通每一句话,读懂每一个知识点,读清每一个逻辑关系,那么你一定能学会、学好。引导孩子去仔细认真的去读数学书、多读数学书,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改变,要体现在课堂上,体现在预习中。其次是读数学题,题读三遍,其义自见,读是思的前提,题都读不懂,头脑中就没有一个清晰的印象,无从下手,所以,读题三遍是我以前的解决问题的要求,今后要扩展范围,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都要多读,要读出重点,读出出题的意图(如:250÷8这个算式中余数最为几?),读出答案(259除以45与36的和,商是多少)那么你绝对不会做错。

  2、做数学

  数学知识应用于习题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学会了,而好多孩子往往是单一的知识点都学会了,而变为习题则不会做了,或做错了,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做题的能力,做数学题是有技巧的,填空题,找准关键字词。判断题,看重点词是否有,(如: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直线互相平行),举特殊的例子,举例。找理由,选择题,推理法,排除法。文字题,分段法。解决问题,数量关系分析法,画线段图法等,让学生逐渐掌握做题的技巧和策略,那么学生不仅将学会知识点更能将知识串成线,练成面,拼成体,综合运用,灵活运用。

  3、思数学

  理性的思考仍是数学学习的主旋律,所以要想让孩子真正的学会学习,就得让孩子学会思考,自己去发动脑筋,发动思维,想每一句话的含义,理清题中的来龙去脉,为促进孩子思考,本期我将以“讲数学,争当小老师”活动为契机,每天做完作业后,将作业完成好向老师或组长讲解一遍,自己的做题方法和思路,训练思维,巩固理解,达到真正的理解学会。

  三、强化习惯,为数学学习保驾护航。

  习惯好坏对孩子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好习惯小到取得一个好成绩,达到受益终生,坏习惯则开领孩子走向懒散,马虎的深渊,越陷越深,所以,良好的计算习惯,作业习惯,补错习惯,做题习惯,等仍需不断加强,巩固,使孩子从细节做起,从基础做起,为学好数学取得好成绩打好基础,保驾护航。

  另外,培优补差也是一项重点工作,班级中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对于优等生鼓励去攻克难度更思维含量更高的习题,对于潜能生则实行优先辅导、优先提问、优先作业批改的三优先政策努力缩小差距,使其迎头赶上,使我们40个孩子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3

  我是今年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承蒙校内领导赏识,给我安排了一(2)班班主任一职。我很感谢领导们给我的这次锻炼的机会,同时也深感责任的重大。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琐碎的工作,班主任不但要教好所在的学科,还要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充分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正如查尔斯—里德所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学习的习惯、集体荣誉感、安全意思等都尚未形成,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这就需要班主任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一一加以辅助培养。一个班集体的整体素质如何,和学生个体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学生个体素质高,往往班风正、学风浓、纪律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心应手,这也是我一直想追求的。由于刚接手班主任工作,我也毫无经验可谈,一切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开学后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有些简单的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自觉性差,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当是首要任务,这不仅是当前的要物,对孩子们也应是受益终身。

  2.培养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沃土,有了这块沃土,学生德个性才能百花争艳。我会注重培养孩子们讲文明,懂礼貌,爱护班级公物,团结互助,积极思考,勤于锻炼的优良习惯。

  3.培养有管理能力的小干部。

  班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选拔一批有能力的班干部至关重要。我们班的班干部选举是老师提名,同学们投票选举产生的。因为初步接触这群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还未具体了解,所以选举也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但是被选的几个班干部,态度都很认真负责,相信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他们也一定会成长为老师得意的左手右臂。

  4.保持与家长的联系。

  家长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认为搞好孩子们的教育,与广大的家长同志也是分不开的。我班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是十分关注。相比其他同龄地区的孩子,我班的孩子少了些父母的辅导与关爱,这也更要求我要对他们加倍付出关爱,守护他们成长。

  5.不放弃后进生。

  “十个指头不一样齐”,一个班集体中总会有一些“后进生”,他们的存在,常使班级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班主任最感头痛的事情,当然我班也不例外。我班部分同学年龄太小,活泼好动,纪律性差,经常在经常在班级里捣乱,很多次我都控制不住想教训他们,更或是把他丢耐在后排,可后来想想,其实调皮的孩子都很聪明,只是没把劲用对地方,而且小孩子有几个不好的,这是他们的天性,我们在强调纪律的同时,也不同抹杀孩子们的天性啊!因此,我为自己定下一个准则,就是不轻言放弃班里任何一个孩子。

  初步接触班主任工作,值得我学习和努力的地方还很多,希望在日后的工作中,我的班级会越来越团结,越来越强大,也希望自己能学到更多的关于班级管理的经验。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4

  第一次与一年级学生亲密的接触,其中的滋味可真是五味杂陈,既痛苦着又幸福着。一年级是小学的起点阶段,教师如何引导如何启发都将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现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即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关注自己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来评价教学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

  在实际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方式和习惯,初步学会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因此,一年级的教学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我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实生活,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呢?

  1、培养主动的愿望。对于刚入学的一些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学习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的学习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观察他们新的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氛围和生动有趣的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 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习惯。再如:上《小猫钓鱼》一课时,先让观察猫家四兄弟的不同神态,再让戴上小猫的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3、 引导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时,很多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这一课时,大多生都列算式为:2+6 (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这时,有个小女孩却胆怯怯的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 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4+4呢?”她说:“有4个小男孩,4个小女孩,共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通过这幅图还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4、 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 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学习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分类》课以后,布置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又让带来了各种不同的东西,叫扮演中“商场小经理”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类。这样,使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真正的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5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三、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四、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吸引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6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进步,我心里很高兴。孩子们从不会读题、不会做作业到孩子们尝试自己读题、独立完成作业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坚持下来,孩子们会进步非常快的。在这一学期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教会学生自己读题越早越好。

  早在一年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读题,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题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很多,孩子们自己读题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大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大概坚持到两个月多的时间,我突然发现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认真读题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非常快。

  2.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根据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我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组织教学。使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数一数”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常见的事物入手,带他们到校园里参观:数一数花园里的花朵、操场边上的树本、数教学楼,数书本、数桌椅、数铅笔、数同学、数老师……从小空间到大空间,从课内到课外。认识了1到10各数建立数的概念。学生数数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障,首先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做好练习。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的学习方法才会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但事与愿违,现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难题,或呆坐,或急于从同桌那儿得到答案。其实也并非题目真的难道学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于一些学生没有找到思考的角度,还有些学生则是对自己缺乏自信。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时常采用的方法是:

  一、将题目细化更有利于学生思考;

  二、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放宽思考时间,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思考。

  5.重视细节方面的教育,体验成功的喜悦。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中,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6——10各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培养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数数过程中进行了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教育。让学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能够准确的进行口算。在这一单元设置了一次数学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用加减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深入解读教材,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每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识彼此间的沟通,那教给孩子们知识必定也是一个个割裂的知识点,前后联系不起来。所以,一年来,我在教学中不只是就知识教知识,而是沟通各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各类知识的教学结构,然后用结构来教。比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有关数的认识的教学结构就逐渐形成,那么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孩子们就不教就会了,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方法。

  在教学之中,让我逐渐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学会了站在孩子角度来认识数学,学会了怎样解读教材。同时,以学生为本,本着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对学困生给予及时的辅导,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今后我将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7

  本学期将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感慨颇多。语文是学好其余课程的基础,细心教师不难发现,语文学习较好的同学,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较好的。

  一、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入学,很多不良习惯也随之而来,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两个星期里,我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多种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坚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教师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经过一学期的培养,此刻我们班的大部分孩子已初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我经常告诉孩子们,你们正如盖楼的地基部分,仅有地基打牢了,那么高楼盖起来就坚固无比了。我们学习知识必须要好把基础学扎实。那么,这一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所以,在本学期的拼音教学中,我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目的就是让学生学扎实。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趣味,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其他教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我能让学生学得简便、学得扎实。

  (2)抓好写字训练。

  俗话说得好“字如其人”,写一手好字对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异常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教师,我更注重自我示范。其次,我充分利用教学光盘中的写字教程,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异常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坚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所以,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我给他们讲了小树苗如何长成参天大树的小故事,很多孩子能够做的很好,只是自控本事稍弱些,时常忘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醒。

  (3)抓好读书训练。

  阅读,对学好语文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这是关键。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进取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分主角读等形式在必须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我的感受来。

  总之,在新课标精神地指导下,我将继续更新观念,开辟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可是,由于一小部分学生年龄上的差异,以及家庭教育的差异,学习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因而班级里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我会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全班同学的整体水平,使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8

  上周三也就是2月26日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作为一个刚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只有半年之久的教师来说,我很幸运能够参加这样一个经验交流会,同时也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班主任之间的的交流,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到了一系列科学、优秀的管理方法,领会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理念,使自己更有信心去做好一名班主任。

  在这次班主任交流会中我感到受益匪浅收获良多,下面就简单的谈一谈我的收获体会。首先谈谈我的收获:

  这次班主任经验交流大会是由王校长主持,会上有17位班主任作了交流发言,这17位班主任的经验汇报可谓风采异样,侧重之处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是从自己班级以及自身经历去谈班主任工作经验的。他们的班主任经验之谈,真让我学到了不少:不仅有思想上的指导,还有方法上的指点,更有自身素质方面提高的思考。在各位班主任的交流学习中,我不仅学习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规范而且掌握了儿童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懂得如何指导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积累了班级管理的妙招、明白了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各位优秀班主任老师对问题的诊断及处理,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交流时间虽然短暂,但我的内心却充盈着沉甸甸的收获。

  在学生管理方面xxx老师、xxx老师、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等有经验的老教师为我提供了借鉴和参考:xxx老师让学生参与到纠纷的解决当中让孩子在解决问题中学会体谅,在处理纠纷中得到成长;xxx老师教会我们用一颗爱心去对待缺乏关爱的孩子;xx老师教会我们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看待问题或许我们就会有不同的处理问题的方法;xxx老师总结的带班三法则“严、细、恒”教会我不管做什么事情贵在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班级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教学方面xx老师、xx老师、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孙毅老师等老师从自身班级管理经验出发分享了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使我受益匪浅。比如xx老师的在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的使用、微笑教学法、梁老师的以身作则、纪老师的与学生一起分享等等,让我学习了不少妙招,巧招。

  在教师自身素养方面我觉得与会老师对待班级对待学生都有一颗爱心,一个博大的胸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的老师都能察言观色,体贴入微,耐心细致的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与学生的沟通。

  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始终保持爱心

  学生是班级的成员,是班级的主体。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有“三心”:有爱心,有耐心,有宽容心,有了这“三心”这样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2、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后方与延伸,家长是学校教育的有力配合与支持者。作好与家长的沟通、与家庭教育的统一与衔接,学校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家长倾心交流,共商对策。把握一个“理”字,刚柔并济,该出手时就出手。

  3、完善班级管理

  老师要对班级学生常规习惯常抓不懈,要严抓、要细抓、要持之以恒的抓,这样学生才会以好习惯去学习、去生活。要完善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这个方面可以从以下两个小方面去做:

  一、确立班级目标,引领学生向目标攀登

  二、制定班级制度,有了制度,学生就会自觉去奋斗,自觉去遵守,学生的自理能力就会逐渐养成。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与协调者,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努力学习有关班级管理的知识,研究和掌握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和技巧,并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多种管理形式和手段,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从而更加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以上就是我参加这次班主任工作交流会的一些心得体会,如有不妥之处,望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批评与帮助。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9

  家长工作确实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研究每个学生以促使其全面健康发展的艺术,家长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每一个学生,以便因材施教。学生的差异决定了家长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场合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以便产生的教育效果。下面就我个人的体会和想法谈如何做好家长工作。

  一,要关爱学生;

  低年级学生需要爱。他们在逐步适应学生生活的过程中比较脆弱,遇到困难容易退却,这就需要老师的关爱,使他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老师常去关心他,照顾他,那怕是一句话,在他心里都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家长应会学会利用这一点,及时发现那些需要关爱的同学,及时献上一片真诚,那将是对学生的奖励,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信任感,更好地听从你的教导。

  二,要研究心理;

  小学阶段,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从生理上都处于幼稚的时期,有些问题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一定心理上的障碍。所以作为家长老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多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从实际出发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在心理上有些不健全的学生,应格外注意,要分别对待,注意交心。老师要平易近人,平等待人,当发现某些学生有心理障碍时,要注意学习解决它的办法,绝不能等待。

  三,要培养习惯;

  家长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有一个比较习惯的方法,即规矩。不能朝令夕改,自己破坏自己的规矩,那么班级管理就很难自动运行。家长要多设计班级,通过什么样的管理,达到什么样的结果,管理中立下的规矩绝不轻易修改。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由什么人来做,从方法到要求都要明确下来,特别要重视那些别人看来很小的事,逐步实现班级管理的自动化。当有时要违背一些规矩时,应该向学生讲清楚,以保持班级管理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要教育和培养学生自身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要严于律己;

  家长老师堪称学生之楷模,方方面面都有学生学习和效仿的地方。就是说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影响。老师言不雅,行不正,学生就不佩服,老师就容易失去威信,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利。老师每天早来晚走,认真备课和教学,仪表端正,说到做到,这种严于律己的态度往往会给自己的家长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家长也要宽以待人,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尤其是在学生面前更要表现出这一点。

  家长工作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琢磨不完,研究不透的学问。每一名家长都有其特长,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为学生,能遇上一个好家长,肯定地说对他的学习生涯乃至整个人生都是有益的。让我们努力,做一名学生认可的,确实值得信赖的好家长,为学生的成才做出我们的贡献。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10

  新课改在我校实行近一年了,也曾经到外地参观学习,但这次到学校参加全国典型课改经验交流会,真的受益匪浅,新课改参观学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聆听了专家的讲座,又到班级听了几节随堂课,使我对新课改又有了新的认识。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听课之后,我发现学校的老师对学生的未来是多么负责与关注,关注他们学习的需要,关注他们发展的需要,关注他们未来的需要。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学。

  从学生那自信的言谈举止、阳光般笑容,发自内心的求知欲中,我感到了学校学生人格的独特魅力。走进每一个教室,你都会看到: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欲望是那样的强烈,对知识的渴求是那样的执著,他们犹如春天的小草对旺盛生命的追求。

  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

  建立了学习小组,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机制,打造了小组团队精神,营建了积极进取的班级文化氛围,这些都让合作学习的理念落到实处,也使学生的资源共享变成现实。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获到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会激发学生再次获得成功的欲望,这种不断积累一定会产生的良性循环。

  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展示。

  课堂上学生高举右手,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同时,学生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实行兵教兵,兵正兵,兵强兵。最后还要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

  4、把课堂还给学生,转变教师角色。

  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在课堂上学生是自己的主人。学生的行为是没有任何的约束,读书时或站或坐,表达是自由的,讨论时你争我抢,争先恐后,思想是开放的,只要围绕主题,可以用任何一种形式来表达。在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教学外最多的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主宰"!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既理想又成功,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再次就是在班级里学生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与鼓励。当每一个学生回答完自己的问题时,其他所有同学都必须为回答问题学生鼓掌,表示鼓励与尊重。

  5、把课堂还给学生,构建和谐课堂。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

  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在我所听的课上,无论是哪一个班级,教师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总是最少的,学生根本不给教师什么发言的机会,只是下课时听到了老师那三言两语鼓励性的评价。而学生则完全主宰了课堂,他们时而静心思考,时而热烈讨论,时而激烈辩论,时而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而去书写反馈学到的知识。

  6、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主管理。

  通过对班级方方面面的检查和评价,从另一个角度再一次体现了"学生是班级真正的主人"这一理念,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由于"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自学、合作学习的能力。

  总之,学校的新课堂就是"把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权利,学习的快乐,学习的自由"都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学生当然将会终生难忘。学校课改的成功经验对我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促使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施新课改,帮助和指导我积极地搞好新课改。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11

  一、灵活多样式识字教学

  1、借助拼音识字,和家长一起读一读。

  2、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识字采取各种指导方法,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用加一加、减一减、组词、和自己、姓名识字、猜字谜识字等方法识记。

  二、强化朗读,重视语言的训练

  1、每篇课文先让学生熟读,达到98%的学生熟读。

  2、老师范读。每一篇课文精彩的地方或是难懂的文字老师都要进行范读。使学生在听读的时候揣摩老师为什么这样读,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个词重读、要把那个句子读的很轻等。在听读中感悟文字所表达的思想。

  3、学生读文可采取多种读文方式,如师生对话背诵句子、男女交换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练习朗读,在读流利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读出情感。在阅读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和看图片读课文。

  三、强化写话能力训练

  写话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此,从这个学期开始应着重训练,主要打算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多读多说,先说后写。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年级是学习的基础,因此阅读在一年级也不能放松。在阅读中孩子可以积累词汇,感受完整的语句。孩子读得越多自然说得也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趁热打铁,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个故事,谈谈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并试着写一句话。再者教科书中的文章更是不可浪费的阅读素材,虽然一年级的文章还比较简单,但作为教师必须心细,一但发现文中的成语或优美语句,比如说“五光十色”“四面八方”等文中出现的成语及练习中的成语,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都应让学生积累。

  (二)看图写话,培养能力。

  小学语文书图文并茂,特别是低年级,每幅插图都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符合这个年龄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说话素材。在每篇课文的开始或课文讲解中都可以利用这些图画。让学生观察图画进行说话训练时,教师就必须进行一定的指导。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找出图画上的词语,说到词语的时候,同时观察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并要求学生说完整话。这样通过一句话一句话的练说,最后就可以连成几句连贯的话了。

  课本就是来源于生活,教师也可以脱离课本,在现实生活中找找图画,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更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学的路上需要我们年轻教师不断钻研,多向老教师取经,多多反思多多学习,只有善于钻研和学习,才会更快地成长!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12

  一、误区与困惑

  小学一年级的很多孩子在入学前,就已经会数(其中一部分是唱数为主)、会认,甚至会写百以内的数,也初步建立了数感,但是许多孩子关于位值制的初步学习基本是被动机械地接受其中的规则。孩子入学后,在第一学期学习有关10的认识,以及后续11~20各数的认识,是学生在校期间最早接触位值制的阶段。笔者研读了部分关于这些内容的教学设计和相关文章后发现,长久以来,很多老师在关于位值制的教学中存在一些困惑,甚至是误区,这对学生未来学习“百”以上的数的认识,和小数的认识都没能起到很好的“通达”作用。

  现实中,绝大多数教师割裂式地采用小棒或计数器等教学用具,为此出现了相应的误区和让学生困惑的进位过程。

  如在用小棒的教学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知名教师马芯兰制作了“数位筒”,并引入了“数位筒”的相关概念。当十根小棒成一捆时,将这一捆小棒放进“十位筒”。不可否认,这一形象化的教具,对帮助学生理解数位,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仔细想来,这样的操作科学吗?对于爱思考的学生来说,“十位筒”对应的应当是十位,此位上的一根小棒,对应的也就应当为一个十,放一捆小棒到“十位筒”,就应当表示一百了。除非老师指明规则:“十位筒”里的每一捆作为整体不可拆分,不能单独去考察一捆当中的一根小棒。但这足以让爱思考的孩子陷入困境,因为无论在哪里,一根小棒的地位是一样的。而20xx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关于数位认识的插图,让人极易与“数位筒”的做法相混淆,如图1。

  那么使用计数器教学如何呢?发表于《小学数学教师》20xx第5期的《计算教学:思维卷入其中——周卫东老师“隔位退位减”教学赏析》一文,也提及“这种物化的计数器每档只能拨10个,超出10个的部分要么在头脑中想象”,为此有的教师“直接免去了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过程。”

  除此之外,很多成人也对计数器每个数位最多能拨9颗还是十颗珠子也心存疑惑,譬如百度网友在回答这一问题时,给的解答是:“9颗,因为10颗的话必须满十进一了。”在学校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孩子在计数器上实现“19再拨一颗”时,习惯性地直接将9颗珠子退掉,再在十位上增添一颗珠子。有的孩子虽然能在个位上拨满十颗珠子,然而对接下来要把这十颗珠子全部拨回原位,再在十位上添一颗这一过程说不出本质原因,若问起,得到的回答是:“老师教我们这么做的。”或者:“不这样做是不对的。”

  二、寻源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计数方式经历了多种,如简单累数制、分级符号制、乘法累数制、位值制等。在数的诞生初期,人类为了记录一段时间的收获多少,经历了“几个物体对应几个数,一个数对应一个符号记录物体数目”等过程,为了下文叙述方便,笔者暂且称这种计数法为“一数对一符计数法”,即物体有几个数目,就会出现几个符号或几个手指分别记录物体的数目。这在小学一年级学习位值制之前,部分学生在解决用双手手指记录10以上的物体数目时,会有所体现。我国古时有一“万”氏财主请老师教儿子写信,因书写落款中的姓氏“万”而闹笑话的经典故事,故事折射出的是财主的儿子就连“一数对一符”的计数法都没有掌握,仅简单将物的数目和笔划“一”的数目进行了简单的一一对应。

  随着物体数目的增加,人们需要记住很多的符号来区分不同的数目,这显然比较麻烦,位值制以其优势被更多的人接受、传播。

  古时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位值制计数法,如五进制,也有十进制等等,其中五进制和十进制的产生与人的一只手有5个手指,一双手有10个手指有关,但笔者目前没有查阅到古人是如何从“一数对一符计数法”过渡到“位值制计数法”的。

  三、策略

  为此,笔者提出“打包”、“拆包”的概念和操作,用自己设计的游戏方式来演绎位值制计数方式的产生,其主要规则及流程如下:

  (一)游戏之中引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教师往不透明的空盒里投小正方体(除一上讲台的同学外,其余学生均不可见),一学生上讲台数盒子里小正方体的颗数,该学生根据小正方体的颗数,用双手伸展的手指数目告诉其余同学,盒子内有几颗小正方体,但不得用有声言语或其他方式告诉其他学生。

  2.如果上讲台的同学觉得双手指头不够用,可以向座位上的同学求助。教师按照如下数目往小盒子里投小正方体的数目:3、10、12、23。

  3.当学生出现需要两个同学,用“一数对一符计数法”表示12时(即一个同学伸出双手十指,并且让另一同学双手伸出两个指头),教师可让其继续参与。直至第一位同学求助第三位同学来表示23时,教师抛出新的要求:只能用两位同学的双手手势,向全班其余同学传递“23”这个数,由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表演之中获认知,认同位值制计数法。

  针对新要求(新增添的游戏规则:只能有两位同学来表示“23”),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思考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如果有学生提出用其中一个学生的一个手指表示“12”中的“10”,两个手指表示“23”中的“20”,教师可让其向其余同学阐述计数方法及理由;如果确实没有学生能提出相应的方法,则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如下表演:

  1.将小盒子里的小正方体清零后,把学生两两分组(每组里的成员分别命名为“甲”、“乙”)。教师往小盒子里投一颗小正方体,甲同学根据老师投的小正方体数目,伸出相应的手指,在未达到10颗时,乙同学始终双手握拳。

  2.当教师往盒子里投入第10颗小正方体时,甲同学转向乙同学,并向乙同学传递如下语言信息:“满了!满了!请你帮我打包存一存。”甲讲述完毕,由双手十指伸展转为双手握拳;教师(或学生助手)顺势将投入的小正方体,10个一组,拼接成一个长方体。乙同学随即回答:“好的!好的!包已存下,数已计好,需要的时候再来取。”边说,边伸出一个手指记录老师打包完成的小正方体拼接成的长方条。

  3.当教师往盒子里投入第20颗小正方体时,甲、乙叙述的语句不变,只是乙的手指需要伸出两个来记录两条有小正方体打包(拼接)成的小长方体条。

  游戏表演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及时予以纠正,或引发其思考,比如从19过渡到20时,教师可暂停,鼓励学生尝试思考与表达。

  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积累相应的具身认知,利于对位值制规则的认同。

  (三)、书写之中推约定,阐明位值制的原理与优势。

  当教师往盒子里投第23颗小正方体,两位学生用双手表达出23后,教师要求根据甲乙两人的手势和所站的位置,写出两人各自所代表的数字。当学生根据甲乙的站位,写成“32”时,教师调换甲乙的位置,询问如何书写,继而推出“约定”:①站位时,记录“包”数的乙同学站在观察者的左边,记录小正方体个数的甲同学站在观察者的右边;②乙同学只负责记录“包”数,而甲同学,只负责记录零散、尚不足以打包成一个整体(10个一包)的小正方体的数目。③每十个正方体拼接(打包)成一个长方体,同时甲同学双手伸展的十指转为双手握拳——因为没有零散小正方体的可供甲记录,多诞生的这一个包,对应乙就要多伸出一个手指。

  之所以零散摆放,目的是让学生感知,不同人的手指(对应计数器上不同位上的珠子)记录的仅仅是不同规模的“包”的数目,与“包”所在的位置无关。

  四、总结与延伸

  为了行文方便,笔者将小棒和小正方体称为“数的一阶抽象”,将计数器和人的手指称为“数的二阶抽象”,将阿拉伯数字等符号称为“数的三阶抽象”。

  【计数器中,十位上的一颗珠子记录的是小正方体打包(拼接)成的条状几何体数目;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记录的是零散的小正方体的数目。】

  依据以上的教学设计,我们不妨对教具及规则作个归类:

  1.小棒和小正方体属同一类,两者是介于具体的物和计数器中间层次的一阶抽象。

  2.在十进制中,利用小棒这一教具,其打包规则是:十根小棒成一捆,十捆小棒成一堆,十堆小棒成一盒,……;利用小正方体这一教具,其打包规则是:十个小正方体成一条,十条小正方体成一板,十板小正方体成一体(对应《种子课》第35页的点线面体的方格图),……不同规模的“包”与未打“包”的单个物体摆放不受位置限制。

  3.人的双手和计数器属于同一类,两者负责计数,是数的二阶抽象,是位值制计数的最初模型。

  4.计数器上每一位,对应的是一个自然人;计数器上的一个珠子,对应的是人的一个手指。

  5.计数器上不同的位上的珠子数,记录的是不同规模的“包”的数目。

  6.计数器是简化、抽象了的人群。

  7.在数的三阶抽象中,“一数对一符”计数法如何向位值制计数法过渡,可通过图4阐述。

  关于罗马数字X,教师还可同时结合18位身份证号码中,校验码的相关知识进行拓展介绍。

  8.计数器和小棒虽然作用不同,但二者相关,所以,在教学初期,小棒和计数器不可简单进行割裂使用。

  至此,我们可以对“计数器每个数位最多能拨9颗还是十颗”作如下回答:计数器每个数位最多能拨十颗,但因为十颗珠子对应的十个物体打包成了一个新的计量整体,原来每颗珠子对应的零散的单个物体已经没有,所以这十颗珠子重新退回原位(归零),同时在相邻的高一位增添一颗珠子来表示“包”的个数。

  而对于20x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科书的插图,不妨将小棒和计数器数位有序对应的摆放方式,更改为无序摆放,以突出各数位上的数,计的是不同规模的“包”的数目这一本质(如图5)。

  同时,依据本文的设计,在后续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均可以用“打包”、“拆包”来优化“进位”、“退位”进行教学。如26+17,十位上的“2”和“1”均描述的是“包”的数目,相加为“3”个“包”;“6”和

  “7”描述的是小正方体的数目,但因6+7中可以取出其中十个小正方体打成一“包”,计在记录“包”数目的十位上,成“4”,剩余零散的“3”计在记录小正方体颗数的个位上。再如23-15,可以用图6阐述,同时阐述游戏阶段乙的台词“需要的时候再来取”的实际作用。

  为了让学生对位值制有更深的体验,可在学生参与跳绳活动的计数时,直接用让同学进行每10个一组的计数,如图7。

  需要指出的是,还有些教学设计采用了石块作为计数模型(如图8)。应该说,石块作为教具属于与小棒、小正方体同类的数的一阶抽象,能够反应的是不同规模的“包”,但是没有量方面的关联,是模糊、不精准的。如果只有同等规模的大石块和同等规模的小石块两种,那么大石块等价的是10个小石块,还是100、1000个小石块?所以笔者还是建议慎用石块这一计数模型。

  位值制的概念教学,完全可以让一年级的学生接触“百千万”的相关概念,但对于加减运算的教学,则需要从“一位”,过渡到二十以内的“两位”,再过渡到“三位”及“三位以上”。用十个字总结,就是:“理可百千万,技需一二三”。

  另外,关于沿用至今的“逢十进一”的表述,在数制的学习初期,不妨加入“满十打包(针对小棒),包数增一(针对计数器)”的规则表述,到了一定阶段再引入“逢十进一”的表述,会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13

  12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小店区道德与法治片区教研比赛。听了四位老师的课,他们设计的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手法灵活多变,教师个人的素质之高以及钟老师的精彩点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收获颇多。下面分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听课感受:

  一、新课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深入到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在这4节优质课中,几乎每节课都有小组合作学习,都可以见到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所有教师的个人素质都比较高,尤其是课堂语言都优美动人,充满激情。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替代了过去的单纯说教,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师者形象,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了一种兴趣。

  二、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课件,使单调枯味的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扩展到了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而且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4节优质课,几乎每节课都有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调查探访的活动。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自主学习和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习惯也都得到进一步强化。

  四、每一堂课教师都非常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一句具有亲和力的评价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激起孩子的成就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五、执教的四位教师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能力极强,能灵活有效的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时的调整教学思路。

  总之,这4节优质课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在教学《品德与社会》时,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正确把握其特点,实施有效的策略,相信我们学习1

  了《道德与法制》,新教材教学理念并且通过这次《道德与法制》优质课的活动之后,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感谢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学习的平台,感谢执教老师的辛勤付出,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教学方法,提升了我们的教学水平!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1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如何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呢?下面我就结合一年来的家长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作为家长应有效地进行家访或电访(电话访问)。

  对学生进行家访或电访是家长工作的一部分,一般开学初家长就要开展这—项工作。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家长工作的信任与配合,也是家长与家长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更是家长与家长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家长工作的信任。

  这学期开学初我对班内35个同学进行了家访或电访。在家访或电访过戏中,着重在学生面前树立家长的威信,力求在家长心目中产生“若没有家长的配合,对子女的教育将会更困难”的感受。从而让家长有一种被重视的心理反应,锻长自觉地配合家长开展工作。同时,在家长面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在工作中,这35个同学若发生纪律问题,却能很好地取得家长的配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较明显。而没有进行过家访或电访的学生,若产生纪律问题,想取得家长的配合,却要另花一番功夫。

  当然,对学生进行家访亦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在这学期的家访中,其中有十多个家长在我一踏入其家门就问我“是否其子女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长期以来,家长的家访工作有所失误——要不就是不进行家访,要不就是等学生犯错误时才匆匆忙忙向家长“汇报”。这样在家长心目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小孩犯了错误时才来家访。我认为,家访是家长工作的一部分,应该贯彻在每个学期的教育过程中。在家访时宜采取闲聊的方式进行,在日常交谈中取得应有的效果。不宜过于严肃,更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

  2、家长宜个人进行家访,不宜多人集体家访。家长在家访时,目的就为了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取得家长的支持,若家长个人单独去进行家访的话更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若集体家访会给家长一定的心理压力,并且会给家长不良的感觉——这只不过是学校工作的一种形式。因此,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通过家长单独的家访,能够与家长建立私人感情,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3、家访时宜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在家访中家长宜与家长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过多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而削弱家长对子女的信。

  二、认真筹备好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会的教育作用。

  一般来说,每学期将会召开一次家长会。好好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可以大面积地争取家长对家长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家长会是一次集中学生家长到校进行的一次会议,利用得好,可使家长在短时间内了解学校的各种教育意图和家长应配合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可对学生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教育。当然,若组织不好,会提供让家长们集体发牢骚的机会。所以,在组织召开家长会时,家长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l、作为家长,在召开家长会之前一定要准备好发言稿,将其当作一节“公开课”积极备课,严格确定主题内容。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事先思考了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选取了“家长应如何教育于女”的主题,同家长们共同探讨了有关教育子女的方法、经验,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

  2、家长应该在家长会进行当中,控制好整个会议进程,不要让家长过多去发泄平时的不满,从而造成负面的影响,而对家长工作产生不良的效应。这就要求家长在控制议程中,多举些与主题有关的正面事例来引起家长的思考、讲座从而让家长达成必须想办法教育子女的共识。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上,我针对本班某些家长如何教育子女而取得较好效果的典型事例加以介绍,使家长们有圈套的收获。

  3、有必要的话,应该让学生与家长同时出席家长会。

  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协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当然,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有其他方式方法可以取得家长对家长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15

  一年级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我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开学初学校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学习,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年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在教学《相遇应用题》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老师导演,学生表演,设计了从“相距缩短交叉了一盆八宝菜,各种营养成分都有了。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灵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是这样下评语的:“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权攀通过努力,能收集、记录、整理各种数据,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我在教学时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上课前,引导学生观察有关家装的效果照片,通过对家装中******欣赏,并让学生老师设计新房,以鲜活的事例催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在课后,我让学生将本堂课掌握的方法为实际生活设计铺地砖的方案,从而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很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给我们带来快乐。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可能性》时,我设计了掷骰子练习。师生共同交流骰子的特点: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各一个数。我提出要求:用色子做教具,请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提出有关的可能性的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解答。最后我提出:掷一次掷出每一个数字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投600次色子,估计投出“6的次数是多少?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色子是学生熟悉的玩具之一,用它作为锻炼学生自觉估计可能性的意识的活动,让学生在立体图形中感受等可能性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根据新学的知识,提出有关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加深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教师的追问是本节课知识的拓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学期工作做得也有不足之处:

  如:1、班里有一小部学习有倦怠、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由于本人的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的及时让他们被缺补漏,导致养成了它们做作业的非留不做侥幸心理。在实施“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时,还无法兼顾全体学生,一部分后进生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

  2、对优生的拔尖工作做得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思,不断创新,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扬长避短,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一年级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一年级小学生读书心得体会(通用30篇)04-23

小学一年级评语06-14

小学一年级口号01-09

小学一年级评语02-06

小学一年级口号06-24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03-11

小学一年级小学生操行评语02-17

小学一年级期末评语01-05

家长评语小学一年级03-01

班级口号小学一年级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