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01 08:04:4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师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1

  《教师应该做到的和能够做到的》这是一本由美国琳达·达林-哈蒙德,和约翰·布兰斯福德共同撰写的教育专著。它是美国中小学教师指定培训教材。

  序言中说到:从前,教师只需要培养少数精英去从事脑力劳动,而现在却要培养几乎所有的学生去进行过去只有少数精英才从事的高级思维活动,完成出色的业绩。这也说明了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收获了一些理念,同时我也对自己提出了要求:

  1、幼儿园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责任心是做好幼师的必备要素,要把幼儿园教师当作事业来做,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竭尽全力把幼教工作做好。

  2、幼儿教师要平等并尊重每一位幼儿,肯定鼓励他们成长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熟悉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化特点,明白他们的需求,客观认知他们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幼儿教师要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任何一个,要公平公正。

  3、幼儿园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和耐心

  幼儿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不含有爱的教育是没有效的教育。

  4、幼儿教师要善于表扬和鼓励幼儿,正向引导其言行

  5、幼儿教师一定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的工作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长和幼儿教师要共同携起手来,一起做好育儿工作。幼儿园应该本着尊重家长、与家长合作的原则和态度开展工作。

  综上所述,遵循了教师应该做到的就能够做到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就是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肯定并尊重每一位幼儿,鼓励他们向上成长,做正向引导,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各方面的工作,常保一颗爱心和耐心,以身作则,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将爱和责任集于一身,做一名孩子喜欢的幼儿园教师。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2

  《童年的秘密》其中一段是这么说的: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却造成了相反的后果。而《童年的秘密》里,或者指出常识性做法的谬误,或者提出了一些我们未曾想到过的地方。其实有一个敏感期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儿童的语言敏感期。在儿童的某个阶段,学语言的能力是非常惊人的,所有人都是他们的老师,他们只是沉默的聆听,直到某一天说出他们的第一个字。但是除此之外,儿童的敏感期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就是对秩序的敏感。一个很重要和神秘的时期是儿童对秩序有极端敏感的时期。这种敏感在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就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第二年。

  蒙台梭利说这种敏感期的存在也许更清楚地表现在儿童所遇到的障碍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发脾气很可能都是由于这种敏感性秩序感在于认识到每样物品在它的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记住每件东西应该放在哪里。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在所有的细节方面都能支配它。心灵的适宜环境是这样的:一个人能闭着眼睛到处走动,仅仅只要伸手就能拿到他所要的任何东西。这样的环境是平静和快乐所不可少的。很明显,儿童对秩序的热爱不同于成人对秩序的热爱。秩序给成人某种外在的快乐,但对幼儿来讲就完全不同了。它好像动物漫步的大地,或鱼儿游憩的水。不过这一点,再深入想一想,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我们新到了一个环境,也是会经历很不适应的时期,所谓的水土不服,但是儿童却更加的敏感,敏感到桌子上放了一把没见过的雨伞也会生气的地步。而儿童的这个敏感期,据说一直会持续到五岁。

  每一个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成人,都是他们的教师,所以,并非孩子的父母亲和老师,当一个成人看到儿童端了一杯水,他就开始害怕这只杯子可能会摔破,当他感觉到这一点时,他的贪婪就使他把这杯子看作一件珍宝,并从儿童手中把它夺过来。另一方面,儿童还必须形成他的行为习惯,但是,他从来也没有得到许可,去展现连续的行为过程。当儿童工作时,他并不是为了获得某些进一步的目的而如此做的,他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当他重复一项练习,使自己的活动达到一个目的时,这个目的是不受外界因素支配的。就儿童个人的反应而言,他停止工作跟劳累没有联系,因为使他的工作完全更新,充满精力是儿童的特征。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3

  莫源秋教授的《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她教会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如何确立正确的幸福观、怎样学会安排工作与休闲、如何做个高效率的幼儿教师等。其中在“如何做个高效率的幼儿教师”提到:“要做个会‘偷懒’的幼儿教师”让我最有体会,怎样才能做到呢?这就需要我们深思。

  我们要“偷懒”,让家长配合我们,将做好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1.在家可以让孩子从做家务做起,例如:让孩子自己洗袜子,拿牛奶,买东西,穿衣服、袜子等。家长在吩咐孩子做家务时要有耐心,孩子主动帮助做家务应得到鼓励。由于孩子年龄小,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大人不应因此指责孩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而应首先鼓励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对于孩子有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2.在园能让幼儿自己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如果孩子真的不会,老师应该在旁给予适当的指导,还可以安排“值日生”的活动,让全班孩子轮流做值日,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要做一名高效率并且具有幸福感的幼儿教师,适当地“偷懒”也是有策略和技巧的。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4

  假期我在“读一本好书、来一场旅行”的约定中,选读了《童年的秘密》这本教育名著。本书由意大利当代教育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撰写,书中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为我们提示了儿童发育和成长的秘密。

  捧读此书使我受益匪浅,进一步提升我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也让我得以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儿童。现在让我们在这本书的带领下一起来探索儿童的秘密吧!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介绍了儿童生理、心理各阶段的发展,儿童的教育,爱的智慧,成人与儿童的冲突等。书里充满爱的语言,充满爱的教育方式,因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爱的智慧”章节中关于爱的理解——“爱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它像一颗行星,得到了太阳的光辉!它的动力就是本能,是生命的创造力量,在创造过程中,他产生了爱,这种爱充满了儿童的意识,并影响着儿童的自我”。

  爱是降生于世界上每一个儿童的禀赋,要是儿童爱的潜能得以发挥,或者其全部价值都得以发展,我们就会取得无法计量的成就。但丁把这种儿童的本能为动力的爱,这种对一切的热爱称之为“爱的智慧”,它是一种精神能量,伴随着创造力的得到。

  这种爱也是:当一个孩子发现桌布歪了,他就会想到桌布应该怎么铺,并且调动他的所有热情,慢慢地试图把它弄平整。对这个孩子来说,这是一种令他狂喜的行为。我们也许会认为,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多么的幼稚。但或许,这正体现了我们对孩子的不理解。

  孩子可以不厌其烦重复做一件他们认为有意思的事,甚至完成后会有一种幸福喜悦的感觉,我们成人眼里的无聊但对于一个正处在认识世界的儿童来讲,这些社会法则是不适用的,当一件事完成的步骤越精细,孩子重复的次数就会越多。只有爱与理解才会让我们发现更多独属于孩子世界的精彩。

  这种爱是:早晨孩子进去唤醒他的父母,这是一件极讨厌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爱,还有什么东西会促使一个儿童一醒过来就去寻找他的父母呢?孩子来了并触摸他的父母,父母抱怨孩子的打扰,孩子却回答说:“我并没有叫醒你们,我只是要给你们一个吻。”我想任何父母听到这样的话都会给孩子一个吻。

  这就是孩子与成人的不同,我们往往以自己固有的观念来评价孩子,认为孩子不懂事、便会和孩子发生冲突,正是这种不理解、不尊重孩子的行为,给孩子的心理无形烙上伤痕,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对我们成人深深的爱。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却造成相反的结果。

  发生矛盾冲突时,我们需要正确地移情,即感人之所感,并知人之所感,接受其感情,不一定接受其中的行为。我们应该从孩子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如:“假如我是孩子”来建立移情。只有相信孩子,这样才会让我们更能贴近孩子的心,就像我们的教育理念一样,遵循自然,静待成长。

  通过这些事例对内心世界的描绘,使人油然想起童年的特征,想起童年吸收的心理,它爱一切吸收一切,并使其在未来的成年人中得到体会。还记得初做妈妈给孩子讲《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故事时,我总认为我们成人对孩子的爱是无私、伟大并多于孩子的。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其实孩子爱我们胜过其他的一切。

  如何才能将我们对儿童的爱化为滋润的雨露来灌溉儿童的心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行为尽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导”。孩子自然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们会逐渐成长起来。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合适的爱的表达方式、方法,寻求合适的表达时机和教育环境。”

  教育是一种充满爱的工作,爱的智慧需要身体力行、春风化雨。是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爱的智慧需要我们始终保持一颗敏感的心,保持对孩子的全神贯注,对孩子的细微行为也有所预期,并迅速做出反应。

  我们努力为了孩子那份爱!为了爱的明天!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5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必须坚守,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本学期,我认真仔细地将《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这本书研读了一遍,受益匪浅。

  关于“观察与记录”这个话题,其实是由来已久了,但是在过去的我们所撰写的观察记录中,更多的是带着治疗的眼光去找“毛病”,所以经常会在观察记录中看到类似某某小朋友出现攻击性现象了,是因为他性格暴躁、孤僻等诸如此类的标签式字眼。在接触了“学习故事”之后,我对观察记录有了一个不一样的认识。

  一、明确观察目的——理解孩子

  我们知道毛毛虫是美丽蝴蝶生命中一个必经的阶段,它不会飞,也没有那么美丽。我们知道牛犊不能产奶,尽管有一天它会长大,会产奶,但是有太多的人希望孩子能够尽可能地像成年人一样做事,并且越快越好。如果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解读孩子、了解孩子,我们可以更成功地引导孩子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如实地观察儿童,特别是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思考。

  二、真实看待幼儿——注重细节

  从作者的大量案例中,可以看出作者非常注重细节的'记录。尤其是孩子的眼神、声音、身体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等的描述。通过这些描述我发现,这些就是儿童揭示自我的方式。他们的眼神、声音、身体、手势、面部表情都在说话,都在与我们交流,他们通过自己的做事方式以及所做的事情向我们展示他们的内心界。

  总之,我读了这本书,从理论上更清晰地认识了为什么要观察儿童,观察儿童行为后该如何评价这一行为,让我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6

  幼儿的早期阅读不同于成人的阅读,原因是幼儿不认识或识字很少,所以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成人的直接指导或共同参与,是一种成人的朗读,幼儿听赏的活动。越小的幼儿越是如此,这就是幼儿愿意听别人读书而不愿意自己看书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作为幼儿的老师或家长,为幼儿阅读或和幼儿共读是引导幼儿形成自主阅读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的途径。那么,我们为幼儿阅读或共读要注意哪些策略呢?

  作为幼儿老师的我认为:

  一、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阅读内容,阅读内容是早期阅读书上选的,教师用大书,幼儿用小书。幼儿的思维直观形象,根据他们不同的年龄段和兴趣爱好,我们会选择一些阅读内容,小班如《小黄鸡和小黑鸡》、这个内容情节简单,篇幅短小,画面形象逼真。我用大书给幼儿讲的时候,他们都专注地看着大书,尤其那句“别哭别哭,有我呢,我俩在一起”,孩子们学得最快。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延伸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验,逐步将口语与图画联系起来。

  二、创设宽松的自主阅读环境语言环境的创设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能给幼儿带来激情,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如中班的《梨子小提琴》,在舒伯特《梦幻曲》的背景音乐下,更能把幼儿带入一个宁静温馨的氛围,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告诉幼儿美妙的音乐会洗涤人的心灵。我们幼儿园有阅读书吧,里面放着半人高的书架,我们提倡把书放在幼儿触手可及的地方,营造一个自在、轻松而丰富的阅读环境。

  三、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来丰富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如:小班年龄段:让幼儿观看大图片、多媒体,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故事,在口语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同时也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中班年龄段:开展“故事大王”比赛。在班级每个幼儿都参加的基础上,每班挑选出一名幼儿,再进行年段组的比赛,这不仅让幼儿锻炼口才,更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大班年龄段:每周都有一个影视欣赏活动,我们选择一些经典的影视组织幼儿观看,如《猫和老鼠》、《喜洋洋和灰太狼》、《梨子小提琴》。像《猫和老鼠》是没有语言的,通过欣赏、教师的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讲述画面的内容。

  不仅如此,我们作为成人,在引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时,必须尊重幼儿心身发展的特殊要求,以理解的态度为幼儿朗读。幼儿特别喜欢听同一作品,不要以为幼儿喜欢重复听同一作品是一种无意义的随意行为,这也和他们的心身发展特点有关,是幼儿心智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次,在为幼儿阅读或一起阅读前,不仅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还必须了解幼儿阅读的兴趣,从而以适当的方式传递作品内容,在传递作品内容是要关注幼儿的反应,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不可填鸭式灌输;在为幼儿阅读是特别要注意提问,因为提问是比较好的引发幼儿思考,促进幼儿理解作品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思考能力和理解作品的能力。当幼儿听作品时或听完作品后,通常可以提以下问题:例如:你听到了什么?讲了谁和谁?讲了他们的什么事?事情是因什么引起的?结果怎样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等等?提问很重要。

  总之,幼儿的早期阅读与老师和家长的引导策略分不开,我们要坚持为幼儿朗读或与幼儿共读,不断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7

  有人说,孩子是从另一个星球来的“生物”。他们时刻处在自己的频道,成人难以进入,所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就尤其重要。观察是幼儿教师走进孩子心灵的主要手段,是教师分析孩子行为背后原因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幼儿教师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

  这本书用清晰的文字和准确生动的事例,细致入微地将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全方位地展示出来。从具体的心理学、行为学概念到复杂的理论观点,再到观察记录的具体步骤和实施方法。我仔细研读后,对书中实验得出的结论与工作经历中的感受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我的实践也有了理论的指引。

  “教师不读书、不学习怎么成长,怎么教育孩子?”是啊,孩子需要学习,我们老师更需要学习。要给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孩子是发展中的人,我们教师要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方法观察孩子,以孩子为中心,真正成为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与孩子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

  我们读书时需要三心:耐心、用心、静心。第一是耐心,我们观察孩子时候,就应该停下一切,用眼睛注视孩子,用温和的语言和孩子交流,而且要像对待朋友一样。第二是用心,我们对待孩子时要接受孩子的一切情绪,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孩子是主导者,教师是引导者。第三是静心,对于孩子的行为要直接询问、换位思考、帮其理清问题。看懂并看透每个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教师可以从孩子的行为中,分析出许多信息。这也是教师自我成长、能力提升的一个过程。

  学会观察,才能读懂孩子!

【幼师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幼师的读书心得体会02-06

幼师心得体会11-18

幼师的读书笔记(精选10篇)06-24

《观察儿童》幼师读书笔记10-01

幼师实习心得体会12-24

幼师研修心得体会02-14

学幼师的心得体会02-14

小班幼师心得体会02-14

幼师培训心得体会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