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伊索寓言》读后心得

时间:2022-06-22 18:26:0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伊索寓言》读后心得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伊索寓言》读后心得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伊索寓言》读后心得

《伊索寓言》读后心得 1

  暑假,我一口气读完了《伊索寓言》这本书,它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尤其是《农夫和蛇》的故事一直牵动着我的心。

  《农夫和蛇》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农夫在寒风呼啸的冬天看见一只冻僵的蛇。农夫很可怜它,就把它放在自己温暖的怀里,蛇受了暖气,苏醒后,便把自己的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也把自己的本性露了出来。农夫临死前说道:“我可怜恶人,就应该受到恶报!“

  看完这则寓言后,我真为农夫感到愤愤不平。农夫对它无微不至,仁至义尽;它对农夫忘恩负义,恩将仇报。我真想对农夫说:“农夫,你真是太单纯,太善良了!面对好人,你理应出手相救;而面对恶人,你可以置之不理,因为他们的本性是不会由于你的出手相救而改变。你不应该轻易地怜悯恶人,否则会后患无穷。”

《伊索寓言》读后心得 2

  索寓言透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美丽,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业具有重大影响。作家,世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中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真能够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恶作剧,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到几千年后的这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在《伊索寓言》中,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来源于生活,大部分以动物为主人公,极少部分以神或人做主人公。各个故事都富含哲理,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许多寓言中,我最喜欢的寓言是《狮子和狐狸》。

  这则寓言的资料是:狐狸讥笑母狮子每胎只生一子,母狮子回答说:“然而是狮子!”这个故事虽然不长,但它的启示却不小。它让我懂得了,事物不在多,而在于精。也就是说,完美的事物在质而不在量。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把语文书第一单元的生字一个抄两遍。回到家,我就翻开作业,以最快的速度三下五除二地抄完了。抄完后,觉得第一单元的生字还比较少,便自作主张又把第二的生字抄完了。合上作业本,我就喜滋滋地等着第二天交上去后老师给我的表扬。可当作业本再次发下来,我的本子被老师用红笔写道:“写得不认真!”,看着这几个红字我心里就很不服气:哼,多写了一点还要受批评,什么意思嘛!

  此刻,我明白了。就像那一则寓言里的狐狸于狮子一样,就算狐狸一胎生五六个,可看着一头狮子,还不照样都得点头哈腰、毕恭毕敬的。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只是盲目地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心不在焉地学习,学那么多到头来还是一无所获。

  我认为,学习不在于学的科目的多少,比如学绘画、学舞蹈、学提琴,若你什么都学,而什么都浮于表面,不深入下去,还有什么用呢?而如果精于一门,在一门上下功夫,在完全掌握了一门后再学另一门,也未尝不可。或者,就专于一门。比如只研究数学,当一名数学家;只研究音乐,当一名音乐家;或只现就科学,当一名科学家。做任何一件事都深入下去,功到自然成。

  以后,无论学哪一门课程,我都要深入地去学,而不仅仅仅是学一些肤浅的东西。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这门课程的'知识。当然,那本《伊索寓言》我必须会好好地珍藏,它将使我终生受益。

《伊索寓言》读后心得 3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就是狐狸与乌鸦的故事。乌鸦禁不住狐狸的花言巧语,最终失掉了口中的肉。现实中,我们也可能是那只乌鸦,嘴里衔着的肉呢,就是我们要坚持的真理尔尔,而狐狸的花言巧语或许就会威胁到我们口中的那块肉,也许是威逼利诱,也许会伤害自己的生命。但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要张开口,要咬紧口中的肉,坚持心中的真理。

  我的一位同学曾这样构思过一幅场景:大海深处有一个小岛,岛上有许多居民,他们在我们的认知中全是精神病人,他们的社会法则也是不为我们这些正常人所接受的,譬如吃人肉尔尔。后来去了两个文明人,是因为海难最终漂到那个岛屿上的,他们是幸运的,但同时他们又是不幸的,他们必须面临两种选择,一是顺从那些精神病人,顺从那些不为文明人接受的法则,甚至是茹毛饮血的生活;二是坚守自己心中的那片净土,坚守真理,但是会面临死亡的威胁。事实上,一个选择在小岛上存活下来,做精神病人中的一员,而另一个继续坚持自己的真理。后来,那个坚持真理的人死了,而那个做精神病的人继续违心地活着。再后来,小岛被人们发现,小岛上的精神病人都被送到精神病院,包括那个违心的人,无论他怎么解释。人们又在岛上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本日记,是那个坚持真理的人留下的,后来,他被公认为岛的发现者。

  事实上,只要坚持住自己的内心,坚守那片真理,无论生死,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而违心地去顺从不为人接受的教条理念,最终只会是走向灭亡,心灵上的灭亡。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风雨中”,坚持理念,死又何妨!

  众所周知,中世纪的欧洲是非常灰暗的,而伟大的“日心说”理论创造者哥白尼恰恰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当时的欧洲被教皇黑暗地统治着,教徒们为了维护教廷的神圣,且宣扬自己的理论,坚持“地心说”,反对一切敢于质疑的声音。颇具批判精神的哥白尼却敢于打破封建的枷锁,坚持真理,与教廷进行抗争,不管教廷的势力有多么强大,惩罚有多么残酷,仍不屈服,所以世界才会有今天正确的理念,才会有现在文明的发展。坚持心中的理念,或许会推动文明的进步,而一味的接受腐朽的理念只会导致世界的一片黑暗。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不畏权贵,任心中所想,心中所做,曾命高力士为其脱靴,杨国忠磨墨。而这两位又恰是玄宗身边的近臣。李白非但没有去巴结他们,反而戏辱他们,纵使丟官又何妨!李白坚持心中的那份豪爽,坚持自己,不为权贵、财富而违了自己的心,是世人的榜样。

  坚守内心的信念,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充盈富足;坚守思想的清纯,心灵的天空必定变得清澈透明。唯有坚守信念,不随波逐流,才能保持真正的自我,才能闪耀个性的光芒。

【《伊索寓言》读后心得】相关文章:

伊索寓言简介02-22

读《伊索寓言》有感04-06

伊索的寓言名言警句02-04

伊索寓言读书心得12-27

《伊索寓言》读书心得01-19

读《伊索寓言》的启发07-24

读伊索寓言有感12-30

读《伊索寓言》有感06-25

《伊索寓言》教学设计03-05

《伊索寓言》的教学设计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