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22 14:39:5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4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心得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4篇)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利用这个假期,我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感受到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读后有诸多感想,想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共勉,这本书主要是写教师的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细细品味它,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收获良多。

  在这本书中,写了诸多名师成长的经历,这些经历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态度。有什么样的精神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来源于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态度的创造与给予。教书时间长了,有的教师教学硕果累累,但有的教师却停滞不前,似乎对工作失去了热情。是什么造成了这巨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持的态度不同。平庸者经常埋怨出身低微,埋怨领导偏见,而很少静下心来想想自己。魏书生说过:“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成功源于热爱,让爱伴我们走向教育的高点。《有效教师》这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与发展目标、发展环境、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发展策略和发展性评价等方面为学习者提供基本理念和实践报告指导。

  《现代汉语词典》对“效”的解释是“效果,功效”,其词条包括效果、效能、效率和效益。综合起来就是各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和作用。

  有效就是高效能。“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高效能就是效果、效率、效益的综合体现。可以说: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进效能、追求效益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日夜探寻、反复实践的课题。

  大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也要善于反思。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基础是让教师体会到反思意识的重要价值和反思能力对专业成长的作用,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重点是让教师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批判的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的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的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即教师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其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也要善于通过阅读思考反思比较自己的实践效果,从其中发现差距。

  《有效教师》与平日里的理论书籍不同,不像那样枯燥无味。整本书中都自然的书写着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字字散发出来的是执着的人才有的努力与付出;句句相连的是倾心于教育的人才有的思考与奉献;篇篇倾谈的是充满热忱的人才有的智慧与希望。

  正如文中的提问“什么是有效教师?我怎样成为一名有效教师?这需要多长时间?”这么简单的几句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不正是我内心的疑问吗?多少个日日夜夜我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欣赏了两边的风景,却看不到前方的路标,低头前行的那份茫然让我的内心格外苦闷。顺着淡淡的墨香我整本通读下去,一切都让我豁然开朗,同时犹如一崭明灯,照亮了我的教学之路!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这学期初,学校给我们每个主科老师发了一本《一线教师》,利用课余闲暇时间,仔细品读了一番。

  书中的十个“一线”即“一线作业学、一线纪律学、一线协助学、一线情感学、一线育人学、一线自立学、一线个案学、一线激励学、一线复习学、一线反思学”这不就是我们一线教师工作真实写照?

  书中所记录的故事,一个个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管大用自己积极的态度告诉我们,其实一线教师可以不用抱怨,其实一线教师可以很幸福。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认识教师这个工作,又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我们不可避免的这些繁琐事。

  回顾自己工作至今也有7个年头了,但在教育教学中,我仍存在着很多疑惑。特别是课堂常规管理方面,纪律问题是一再惹人烦恼。因此“一线纪律学”变成了我此次学习的重点,书中写道:一线教师第一要紧的本领,就是管得住班级纪律。好的纪律,要有严格的管理……常规管理上,每个老师都得介入,你不介入,你就很难树立起威信。“信”是靠你的学识与人格,“威”则要靠你的严格管理……

  书中还讲到,表扬和激励是管理中少不了的润滑剂……每一位一线教师每天都要和你们多的学生打交道,都需要管理,需要管理艺术。激励是管理艺术的核心艺术。一线教师应努力成为一名激励学生的高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根据儿童乐于鼓励、表扬,厌恶批评、职责的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励学生,换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自觉的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发展优势去努力,让自己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开展分组竞赛,通过小组共同的加分减分到最后的评比,促使学生将小组的集体荣誉与纪律挂钩,更好地做好监督工作……

  管老师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一线教师的工作繁琐,碰到问题也不是靠空讲几句“爱心”“耐心”“细心”的道理就能解决的,更需要用教育智慧去化解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样是站在一线,同样是教书育人,管老师却能做得如此精彩。想想平时的自己,缺少的是对教育的反思,缺少对教育的耐心,缺少对教育的孜孜以求,缺少对教育的热爱,所以我们平凡。

  在今后的教学路上,我也将会学着管老师那样以一颗平和智慧的心去处理教学当中的种种问题,做一位幸福的老师。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

  我读了《做卓越的教师》一书,颇有感触。文章内容丰富,文笔清晰,构思精巧。该书给我们年轻的教师指明了一条成长之路,如何做一名卓越的教师。

  书中彭老师引用了一个个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进行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如开发潜能,爱岗敬业,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博览群书、加强研究等。在这本书中,作者以鲜活的事例、警醒的语言、充满文采的诗句将研究性教师的成长之路诠释的淋漓尽致,舒展洒脱的叙述了:专业发展、心理健康、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论文写作、家庭教育、教师培训、组织教研这八项专题。内容全面,叙述详尽,简直可以说是一部教师宝典。现将几点感想分享如下:

  一、“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

  这是开篇第一句话,也是全书的核心所在。我们的教育就是用卓越的教师培养卓越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求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所终极追求的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是的,教师的高度和层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教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将孩子们举过肩头,为他们在将来的岁月里,成就伟大的梦想和人生的卓越助上一臂之力。

  二、善于反思登新高

  书中写道:“对一名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这些话让我对“教育反思”这一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当一个教师缺少反思时,他的行动往往是盲目的;只有不断检验、鉴别和完善自己的思想时,教师才能走向自觉,在行为上表现为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发展,从自在的人走向自为的人。因此我们要做到“为实践而反思,对实践的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三、做会上课的老师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要求我们创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凸显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成为探索和发现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先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书中写道“如果把新课程教学比作磨豆子,其中“知识和技能”就是“豆子”,是基础性内容,没有了“豆子”就会推空心磨;“过程与方法”就是推磨的技巧,没有这个技巧也推不出豆浆;“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愿不愿推的动力问题,缺少了动力,也不会取得成功。”这里通过打比方,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做了浅显易懂的解释,虽然自己在教学中,每节课的设计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的认识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做打开孩子心灵的那把钥匙

  “每个孩子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家长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我想,这句话不仅是对于我们自己的子女,对于我们的学生同样适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就谈不上教育。”孩子有问题,是不是他的老师和作为家长的我们不够了解他,没有充分的认识他,没有找到真正适合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鲁迅曾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不同,倘若不先行理解,一味蛮教,必有大碍孩子的发展。”因此,只有我们真正做到尊重、信任,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心灵才会处于舒展状态,我们也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从而走向教育的成功。

  我结合个人的认真研读和理解,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培育学生的人,是一个会上课的人,是一个会写作的人,是一个会当家长的人……只有符合了这样的素质,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也才能幸福地做一个教师!教师应该做到用情施教、用心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

  最近,我阅读了《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从教师人生最需要什么、教师职业最需要什么、教师教学最需要什么、教师教育最需要什么四个大板块的69个建议来向我们简述了作为一名教师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这本书阐述了教师生命的活力,灵动的激情,人格的魅力,教育的快乐与幸福。对照自身,我也深思,教师最需要什么?那就是一颗对于教育事业灼热的心,凭着这一份灼热,教师自然而然会积极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会乐于奉献、勤于探索、勇于创新。

  我们要做有师德、有责任心的教师。陶行知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灼热心灵中,产生于教师的魅力之中。教师要有魅力,对学生要有吸引力,要感染学生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静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来自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来自教师的优良人品,来自教师的善良与关爱,来自教师的宽容与公正,来自教师的敬业与正直。我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教师的一份关心与爱护,一个会心的微笑,学生都会感到那是一份无比的关怀。当我面对学生时,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腔热忱地欢迎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然后真诚地去赞赏他们,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教师要善待学生,耐心对待学生学习过程的偏差,坚持循循善诱,努力克制急躁情绪,诲人不倦。在任何场合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在矛盾激化的场合要沉着,有自制能力,有控制和调控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当你准备批评你的学生时,你要学会控制你的情绪,千万不要让情绪左右了你的言行。此外,对学生应该有宽容之心,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在教学中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赞许,少一点挖苦;与其责骂,不如赞美。

  我们要做勤奋的学习型教师。要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要让每一件事都不留尾巴,尽量做到每一件小事都完美。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课前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考虑教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要不断追求自己的专业进步,不断树立危机意识,对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要能静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做学问。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多听课,听课中多注意他人的教学艺术、教材处理办法、知识点的引入办法,如何与学生沟通的艺术等,特别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此外要经常反思,可以及时记录下教学中的一些事件、经验,为改进教学积累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要有包罗万物的知识,能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吸取营养。

  未来社会是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学习已成为最重要的人生权利。一个人要想不被社会淘汰,要想自己活得有尊严、有价值,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积极的人生目标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试、自我学习,以更积极的方式生存和发展。有一位教育家这样断言,作为教师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作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创新的眼光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读了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觉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要把自己陷入琐碎的忙碌工作中,要腾出时间学习,腾出时间反思、总结,多看书,多动笔。同时,我们要学会享受读书的乐趣,读书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是为了功利,自然就缺少了乐趣,而使读书成了负担。只有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我们才会主动去读书。会像一粒渴望成长的种子一样,努力的在书中吸取知识的营养,虽然不能说,读书学习是我们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但却可以说,读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一本好的书,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能够敲开你的心灵,并激励你去尝试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今后,我将多读书,读好书,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把工作做的更出色。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

  假期之中认真研读了《教师的智慧》一书,这本书分为“智慧使者、人文校园、冷描热点、岁月页码、修学英国、漫步英伦”六部分,每一部分那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案例,作者用他的细腻和善于发现积累的一个又一个的案例,并让这些案例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更富有意义地发展着。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各种各样的案例总是持续不断地在上演着,每个孩子都用自己与众不同的方式上演着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而这些案例在我们不同的关注中以不同的方式发展着,而我们的细心观察和发现并引导会让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呢!

  书中围绕诸如“公开课与日常课”、“师生冲突怎么办”、“优质课到底谁说了算”等一个个教育场景对教师行为、表现、主张、反思与感悟进行忠实记录,可是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是教师智慧的闪现和脉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治班的看法——治班若烹小鲜,做菜烧饭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怎样做出美味来,那真的是一门技术和艺术呢。从中也让我深刻体会到身为一名班主任,我们更应该是个理智、明智、博爱的人。因为当我们怀着快乐博爱的心做出来的饭菜,里面充满了爱的味道,才是最美味的。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这样做:

  做一个理智的教师。教师不仅要情感充沛,而且应理智健全。在教育活动中,情绪的躁动、难言的苦恼是难免的,需要用理智去克制,需要用理性去引导。所以自己以后要多读书,多为孩子,同事、家人服务,多思考一下所面对的问题多角度多方法的设计解决预案,解决问题以理服人,才会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灵。

  做一个明智的教师。《教师的智慧》这书的主旨就是要教师做个明智的人。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明智的教师是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主动调适者。因为明智的人,善于明理,善于辨析;明智的人,善于把握大势所趋。面对教育方式多样的今天,采取哪种方式来处理师生关系、解决冲突和问题,反映了教师行为的明智程度。所以我要积极参与到现今的教育创新中去,多学习理论知识,多向同事学习治班教学的经验,丰富提高自己。

  做一个博爱的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宽厚仁爱,有理有节,人性丰满,才是教师的德智情怀。面对学生充满爱与关怀,面对知识,充盈渴望;面对同事多关心。处理好师生、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丰满而快乐。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

  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后所引发的一系类感想。关心、关注、关怀每一个学生,是每位教师应该保持的工作作风。但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应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享受到教师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师应该一视同仁。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对待学生总有不同的态度和心情,他们总是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好学生犯错老师总为其开脱,差学生犯错老师们总认为是学生的不对。因为,成绩好的学生能给教师带来成功的喜悦,教育的希望,职业的幸福感,而纪律差成绩差的学生总是让教师花更多的时间而没有得到半点的快乐和安慰,他们总是让教师操心,让教师失去职业的成就感。因此,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说来容易做到难。

  只有公正平等地面向全体学生,公正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我们才会赢得学生的心,我们的教育才会有说服力,有感染力!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呢?

  1、要一视同仁,正视差异。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和不足,不要轻易地看不起自己的学生,今天学生学习不行并不代表明天他不行,我们的学生几年后发展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当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就应该给他们公平公正的待遇。

  2、要学会体谅和宽容。学生的身心正处于一个成长的时期,教师需要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考虑他们的感受和行为,要体谅学生,同时对学生身上发生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要给予宽容。

  3、要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结构形式,即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这种差异并不表现为好坏、高低、贵贱之间的差异,而是多样化的表现。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承认差异、适应差异、追求多样性,尽可能的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机会,保证学生有机会获得适合其特点的教育。

  4、要多鼓励少批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当教师的都想得到领导的表扬,何况我们的学生呢?学生经常性地得到教师的表扬,就会充满激情去争取更大的进步;如果每做一件事都得不到承认和肯定,就会丧失信心,失去前进的动力。作为教师不仅要表扬表现好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创造机会表扬平时表现不好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的进步更难,他们的一点点小进步教师就要敏锐地去发现并加以表扬与肯定,这样长期加以关注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习惯,各方面的表现就会不断地好起来。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家庭教育书籍,是在长春的联合书城。当时和好朋友一起去买书,为了凑够买300元钱的书就可以办一张会员卡,我就毫不犹豫的听了书店工作人员的介绍买了这本书,理由是这本书书是师大附小的老师推荐给家长看的。

  回到家之后,利用空闲时间慢慢品读,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了一遍后,又挑重点地方读了第二遍。本书的作者是刘称莲。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18年的时间,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同时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本书重点记录的她的女儿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点滴。

  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在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上,我没有像作者那样给孩子写下水作文;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我不会像作者那样陪孩子一起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输得起的人生态度;在节假日,我没有把逛书店作为孩子休闲交流的地方,让孩子泡在书海中学习和感受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考虑的。

  此书让我的收获颇丰,现在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让孩子泡在书海中。以前我总是说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课外书,其实是我没有找到正确的引导的方法。首先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父母更要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一点和我校的亲子共读是一致的。让孩子读感兴趣的书,哪怕开始的时候和学习的书并没关,但是当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后,他就会不知不觉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书,这是名著和文学书籍就会走近孩子的视野中。从我儿子的身上我就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一点,以前的儿子从来不读课外书,是一本校园文学书《淘气包马小跳》让他爱上了校园文学。那次我和他一起去书店买学习用品,儿子自己挑了一本《淘气包马小跳》。回到家后,我陪儿子一起看,儿子一看就上瘾了,连上厕所的时候都在看,看完后,又央求我给他买另一本。

  看到儿子有主动读书的愿望,我没有吝啬钱,在网上给儿子买了全套的《淘气包马小跳》共20本。看到儿子捧着新爱的书读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的由衷的高兴,当儿子读完这一套之后,又读了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全套16册和《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系列。现在每当我和儿子去吉林或者长春的时候,孩子最爱去的地方不是游乐园,而是书店。我们母子都喜欢在书海中漫步,畅游。如今,儿子读完的书已经有几十本了。这中间包括校园文学、四大名著、科普知识等等,只要是儿子买书的要求,我一律同意。现在我感觉到儿子写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样词穷了。书读多了,他的想象力也丰富了。每天我家睡觉前都会看到我和儿子各持一本书在床头品读,虽然是个读个的,但孩子真的是爱上了阅读。

  二、爱在自由里。孩子不是机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长,教育不仅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爱化做涓涓细流,时刻滋润孩子成长的心田,与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要因为虚荣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绩方面和别人攀比,在孩子小学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学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多一点耐心与爱心,让他把各方面基础都打扎实了,正如厚积而勃发。在给孩子学习时间的同时更应该给孩子玩的时间,有的时候,玩中也是一种学习。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相信是每个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声。

  读完此书,收获还不仅仅是这些,我会把我学到的教育理念不单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会运用在我的学生身上,让我的学生们也在陪伴与自由中快乐成长,让我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成长。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8

  新教育行动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我们也积极的参与其中。又一次的读了这本教育典著,又一次的豁然开朗,又一次的被深深的震撼。

  再一次的重读新教育,这一次对对它的理念:“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燃起我对教育的新的期望。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整的。这句话,不只说我们教师要过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学生也应该是幸福的。

  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行动就有收获。朱永新教授说的是,只要你去做,你就能行;只要你去做你就会成功。是的呀。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总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实现的却很少。原因有很多种,自身的惰性,是最重要的`是,没有去行动,没有去坚持。我们不需要华而不实的话语,我们不需要夸夸其谈的口号,我们只需要踏踏实实的去做、去行动,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而整本书里,我感受最深的是没有教师的幸福,就不会有快乐的学生。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支撑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进步。让教师和学生一样,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我们校长也常说,一个学校发展的最最核心的的东西就是教师用自己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进而去影响学生的成长。那就很清楚了,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也就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快乐就不会有学生的快乐。教师不快乐,他就没有激情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幸福的教育生活从何而来?

  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把阅读当成一个自己的习惯,就像每天起床、吃饭一样,每天读每天都有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在收获中快乐,自己快乐,孩子们也就快乐了。

  朱永新教授还说过:“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的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每个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的精神。这样每一个老师、每一位学生都要成功、都会成功。

  为师者,不断提高自己,用心阅读,用心成长,用心总结。让我们在新教育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平坦。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9

  《与体育教师谈心》是广大体育教师工作者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是广大体育教师工作者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涉及了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师主动参与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方法的创建等多方面内容。

  掩卷深思,作为体育教师,面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注重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掌握的同时,要积极提炼体育的内涵与精神,并感化和指导十分喜爱体育运动的广大学生,让他们在增强体魄的同时,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心。

  要引导学生是积极地参与,明白参与不是做做样子,运动中并不在乎水平、能力的高低,全身心投入却是最关键的,运动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过程的体验却是丰富而深刻的。积极的投入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态度,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最终达到促进身心发展的最佳效果。而被动的参与是无效的,实质上也违背了体育的基本要求与精神。

  体育不仅仅可以强身健体,其还有愉悦身心的功能,能调节人的情绪,化解紧张的心生把积存的能量和紧张通过体育运动合喜爱的球类运动当中去,获得运动的快乐,也要组织学生从事一些器械类运动,因为它陌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气和智慧,一个技术动作的尝试和把握,这种体验更深刻,成功的快乐能迅速地转化为人的自信。再如长跑运动,它同样也能给人带来快乐,只不过许多学生太急功近利只看到吃力的表象,境界未到而已。

  进而,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的心态。世上什么水最甜?大汗淋漓、筋疲力尽之后喝一杯白开水;什么事情最开心?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超越了原来一直不能战胜的对手;什么人最让大家敬佩?是跌倒后能站起来,再跌倒后仍能笑着爬起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要使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能积极应对,明白痛苦与压力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的真正快乐,在于不断拼搏向前的快乐,在于勇于克服困难的快乐,能化苦为乐。

  更快、更高、更强,是体育的精髓,也体现了人类的一种精神,是人类从古至今、直至未来,不屈不挠、永远向上的真实体现,更是人类一代又一代奋斗不息的顽强意志,去不断超越极限、超越自我,创造一个有一个人类奇迹的原动力。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0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是个人乃至社会的头等大事。我觉得,对于教师而言,多读书,读好书,不仅是完善心智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改善教学行为,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渠道,更是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读一本好书,看一篇好文章,会让我懂得很多,悟出很多道理。记得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身处陌生的环境,面对无知而又调皮的学生,面对琐碎、劳累而又单调的工作,我感到了无奈和失落,真为自己选择教师这一职业而后悔莫及!是《特级教师成长案例》让我明白对现实的抱怨是弱者的象征,真正的强者是不抱怨的。还让我明白了为师之道,知晓了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的教师成长途径,深刻感触到读书对于我们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于是,我也重新读起书来,开始以自己的实际教学为基点读各种各样的书,在书中让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学的底气,更是让我走出了工作初的失落和迷茫。

  如今,当我从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中抽出身来时,阅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教师》,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家庭教育在美国》,我翻阅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育人三步曲》,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领略了陶行知的《教育文集》。说实在话,读大师的书,与大师对话,一方面让我惭愧,让我汗颜,一方面让我嫉妒,让我兴奋,在邀游大师的精神世界中,我懂得什么是教育,怎样才能做好教育,我的的确确感到了教育是一种境界,教育是一种奉献,教育是一种激情,教育是一种理想,教育是满腔热情的一种爱。每次与大师们“交谈”后,我都豁然开朗,收益匪浅。正因有大师们的指导,作为班主任的我,在班级管理中总能得心应范文先生手,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读教学方面的书籍,我可以随时随地与教育专家,名师进行交流。课余,我认真拜读并研究了周玉仁的《课堂教学艺术集萃》,吴正宪的《数学教例与教法》,顾汝佐的《名师授课录》《课堂教学设计指引和评介》,黄爱华的《课堂教学艺术》,李烈的《我教小学数学》,马芯兰的《中国特级教师教案精选》,张天孝的《数学教例与教法》,纪晓村的《小学数学兴趣教学》,刘显国的《课堂艺术探幽》。在每一天的读书中,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在每晚的独自静坐中,在忙碌过后的疲倦中,我没有忘记我的使命,不忘反思我的教育行为,不忘反思我的课堂成败。二十几年来,我坚持写总结、论文、教学札记、反思。先后参加与了“三算教学”“创新教育”“尝试教学法”“活动课教学”“新课程改革”等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绩,教育教学水平在张家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是教师专业底蕴得以厚实的路径。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进行“充电”,才能使我的职业生涯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1

  如何使教师能更好的发展自己,使自己更贴合新课程对教师专业知识层次的需求,《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已指出教师是“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小学。终身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保证。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要求。此刻越来越提倡学习化社会。学习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学习尤为重要。要有竞争力、应变力,首先要有学习力。我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使学生由学会知识转向学会学习。“学校”就是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和作为学习者的教师同时存在的场所。21世纪的教师已不是就时间好处而言,更多的是就教师身上所体现的新世纪人的素质而言,教师应当首先改变心智模式,意识到教育者再也不可能居于对教育的垄断性地位,他本身需要终身学习,才能够以引导者的身份进行教育,也才能够实现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平等性合作地位。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当前,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个性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国实施素质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初步建立、加入WTO以及人才市场竞争局面的出现。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潜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的创新潜力需要终生培养,教师的创新动机需要终生激励,而无论是创新潜力还是创新动机都来源于教师的终身学习。

  从教师职业特点的角度看也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概念;

  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潜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

  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潜力;

  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学会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我们会发现――尽管每种人生千差万别,但从逻辑上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发展模式,即:“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所说:“没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诚然,人生修养是一项极为复杂、艰难的工程,而一个乐于高度自我超越的教师是永不停止学习的人,我愿意进行终身的学习,构成完整的人格,实现自我超越,影响我的学生。

  教师的专业成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教师的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劳动,教师的专业实际上包含两个专业:一个是学科专业,一个是教育专业。教师的工作要求教育工作者既是学科知识的专家,又是学科教学和教育知识方面的专家。优秀的教师既需要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懂得教什么和怎样教,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能,发展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总之,教师的继续学习是教师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理解新知识,增长专业潜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透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到达专业成熟的境界。加强教师专业化学习是新课程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2

  前段时间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与其说是不愉快,不如说是成长,学习,关于教学,也关于生活,具体的我不想细聊,只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了一些真正爱我、支持我的家人以及朋友,感恩一路前行有你,感恩你们一直伴我左右,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表达我的感谢。

  这期间,退去了几乎一切社会团体,有些是当面说出,有些是直接退出微信群,有支持与理解,当然,也有不理解,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了更多安静、独处的时间。我想安静的时候,是最好的学习时间,也可以说是难得的清闲让我能够静下心来多读几本书;亦或是,无聊的时候,我可以开始思考,我可以开始关注到更多和我成长,和我教英语有关的事情中来。我想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啊,专注的做一两件事情就行了,再有一点点的爱好就好了。于我,专注做的事情就是专心英语教学,那么爱好嘛,自然就是吃了,说美食,好像大家更容易接受。

  扯了半天,终于聊到了主题,那就是今天的读后感,关于《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读后感。初识这本书,是在高一年级组周书记的桌子上一眼瞄见了这本书,周书记是我校一名非常优秀的英语教师,当时,想问她借来看,但书记说,这书是要教给学校的,于是,也就回来自己买了一本。

  看这本书,我想也就是中了标题,向来,我看书,都是看标题先,这可真是符合了我找对象也得看外貌的习惯了,这书的标题,首先吸引了,也没仔细翻,看着书的价格不贵,也就买了回来,自己阅读,利用一切闲暇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书是前几天已经读完了,我习惯读书做读书笔记,那种看完书,笔记本都用完的感觉,简直不能再美好。不过,现在有点后悔,今天才想起写读后感,因为书本的内容已经快要不记得了,怪不得,人家说,读书的反馈,最好在读完书的时候,立马完成,要不然,真的要忘记了。

  为了顺利完成这次读后感,刚才又迅速翻阅了一下自己做的笔记,有笔记这时候显示了它的优势,帮助我回忆了书本的内容,整体上,我认为这是一本偏理论的书本,书本开篇介绍了我国英语教学法的演变进程,我现在能想起的就是包天仁,因为当时大概是初中吧,一直做这个人主编的一类报纸,时间太久远了,报纸名字也不记得了,只记住了这个名字,然后,这让我想起了现在浙江教育界的葛炳芳老师,大概也是和他一样出名的英语教学界的大家。当然,本人见过葛炳芳老师本人,还是非常荣幸的。

  然后书本的一些章节还是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讲到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英语老师,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要有不断专研的态度,以及一些具体的课堂、专研教学的防范,比如,合理实用网络,比如,在英语课堂上给学生取一些英文名字,然后就是最后一章节里写到了要善于利用网络,帮助教学。

  读完整本书,收获比较大的地方,还是通过这位作者,了解了英语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史,是如何演变到如今这种形式的,以及现阶段下,对于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总体上来说还是受益的。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兼任本校高二、高三年级的教学,我始终认为,不管我是自己专研教材、听有经验老师上课、还是阅读相关书籍也好,最终要去做的就是付之于行动,以及专注用心的去做好每一件事,就如同我经常和我学生们讲的一句话,“我可以接受你暂时不够优秀,但我不可以接受你不努力以及不够谦虚!”这句话同样送给我自己。

  努力前行,不忘初心,感恩有你相伴!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3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

  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书本,就是完善生命。教师的快乐,来自读书。

  古代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最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最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资料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齐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

  虽然此刻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真谛!读书是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4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还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对幸福的阐述,它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幸福是夏日的井水;

  是雨后的朝阳;

  是雪中送炭;

  是为他人忘了自己;

  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幸福在哪里?

  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特别是每天面对一群可爱的孩子有时也感觉不到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其实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特别是我们这群缺少幸福的孩子。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鱼水情深”。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我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会说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也会为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贡献毕生的精力。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5

  物理课程教育的核心是要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和实际能力,达到相应的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学习是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物理科学的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能动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描述事物、提出问题、阐明解释,验证这些解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这些观点,由此学生们构建起过硬的科学知识体系,用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怎样清晰的交流并建立起批判的、逻辑的思维技能。

  要使学生的物理课程学习达到这一目标即实现课程教学的价值,物理课程评价的过程就显得极为重要。

  1、目的:

  让学生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一个训练有素的思考者。

  2、功能:

  (1)诊断性功能

  物理课程评价的诊断性功能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具有强烈的指导性作用。

  (2)调节性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物理课程评价,其反馈信息不断的对施教者起到一个参考系的作用。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物理课程评价,施教者可以在物理课程中对已有的教学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不断作出调整,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评价的反馈信息对于学生充分利用课程学习以获取知识和能力具有独特的指导作用。

  (3)激励和反思功能

  (4)鉴定和选拔功能

  选拔不同特长的学生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正体现了教育的平等。社会发展需要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公平合理的选拔的选拔人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面对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否定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的学习能力,不同的学习成效是客观存在的。既然学生的学习存在如此多的差异,那么对每个学生的物理学习给予公正的、实事求是的评判是完全必要的,这将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活动的成绩,找到差距,为继续发展确定努力的方向。

  因此,现代物理课程评价目标就是要突破重接受轻发展、重积累轻创造的评价倾向,使物理教学和学习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健康发展。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新课程、新标准、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这必然会引发教师在教学行为方面的一系列的新变革。新课改为对教师行为要求的变革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重新审视自我,尽快转变自身行为,从以便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发展变化。

  学习型社会要求社会成员都是专业人员,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遣队,应率先实现专业化。因此,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新的工作能力、高度的教育智慧。就是自己由“知识垄断者”转变为“终身学习者”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就是应自主的、能动的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校学生生活中积极地阅读学习拓展的教育眼界,实现反思自我提高,向同事、向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成长,行动研究积累教育教学质智慧。况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首先,教师应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新课改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必然有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就是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要骑要尊重那些后进的学生。山中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在上他们的独特性、善意、质疑和超越,哪怕是微小的成绩。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促进、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重点在于帮助: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寻找利用学习资源、涉及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反思自我,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格,进行自我评价。帮助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是一种激励。目的在于促进。通过多种形式发展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倡科学和人文素质。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通过学生、同事、家长、“超自我”等视角,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自觉、及时地反思,是教学高质高效进行的保障,是教学经验理论化的途径。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7

  如果要偏爱,那就偏爱每一个幼儿吧。

  ——题记

  因为家有小妹在幼儿园,有一天在去接妹妹的时候,看到了幼儿园的一个黑板上写了这么一句话,还加了书名号。通过题目我敏感的捕捉到这可能是她们今天的培训内容,于是,迫不及待的从手机上去搜索,原来,还不是一本书,只是一篇文章,是讲述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关爱的。同样是老师,平时很少接触幼师这个行业,也是看了之后才之知道幼儿园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其实作为老师,我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学生的爱,一直以来都觉得我很爱我们班的学生,但是前几天去家访的时候,看到学生家长眼神中流露出对孩子的关切和爱意,才意识到,我对我们班的孩子所谓的那种爱,是那么的少,那么的浅,完全没有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些孩子我在班里甚至都没和她说过几句话,但是她却是爸妈心中的宝贝啊,我们做老师的如果能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宝贝,那还会有什么工作上的难度呢。带着这样的反思,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作者有这样一段话:假如我们只注意孩子是不是守成规、听指挥,假如我们总是用成人的标准评价孩子的创作、孩子的行为。假如我们对孩子的做法不去努力的理解和加以鼓励,孩子的潜能就会在我们的管教中慢慢的销蚀殆尽。

  看到作者的话,很是感慨。其实,孩子们每天都在寻找别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天自己或他人的极端举动。通过学习书本的内容和自己工作多年的感悟,情感是最少的投资,收益却是巨大的,爱的力量永远大于一切,正如书中所言:心中有爱,高地阔;让爱成为习惯,让爱在我们工作的细节中展现,爱不会受损,但是爱需要表达,爱的极致就是宽容。

  爱学生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一句宣言,也不仅仅是一份承诺,它应该有科学的方法和细腻的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让自己更有耐心,更宽容,孩子父母的眼神,不仅盯在学生的身上,对我也有深深的触动,只要我对孩子没有那样的眼神,那我就做的还不够。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8

  5.12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一周年了,网络、电视、单位的援助工作……一桩桩一件件把我们拉回了一年前,惨烈的一幕又一幕让人心有余悸,一个一个熟悉的名字不断出现在脑海,禁不住翻开了《教师感动中国》一书。谭千秋、袁文婷、吴忠洪、张米亚、周汝兰……一个个原本也和我们一样如此平凡的人物,在这次大地震中,他们用行动和生命来诠释了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来证明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这一光荣的职业,他们崇高的师德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感动了全世界……他们用鲜血甚至生命维护师尊,铸就了师魂。

  虽然书中的描述已不陌生,因为在网络中早就看了一遍又一遍,然而看后的心情依然久久无法平静,假如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身边,我真的不知道我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因为在没有发生的事情面前口号和高调将会显得那么的苍白和无力。因此,这更让我对我们当代的教师英雄肃然起敬。在他们为了孩子献出自己生命的那一刻,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思考,更没有时间选择,只是一种本能,爱生的本能,他们来不及发表豪言壮语,但却用自己的行动写出了一个大大的“爱”字,演绎了他们生命的真正意义。

  其中,我同样难忘聂晓燕这个名字——一个舍弃亲身娃娃,一心想着别人的幼儿教师。虽然她没有用生命来谱写感天动地的事迹,但她在灾难突然来临时候的选择,同样值得我们尊敬。地震时,孩子们都在睡午觉,聂晓燕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还在屋子里!当她遇难的孩子被挖出了,她夺眶而出的眼泪终于如山洪暴发:“娃……娃娃……妈妈……来不及……啊……”“娃娃,你的脸怎么这么脏啊?”“妈妈给你洗干净。”她和丈夫用手帕轻轻地擦着孩子满是灰尘的头发和脸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我无法想象更无语描述,那是怎样的一种痛。

  回头看我们身边的一切,教学条件如此优越,学习环境如此优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值得抱怨,我们是否该懂得好好珍惜!珍惜!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关爱他人是无限的;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人性的光辉是永恒的。英雄的教师们,他们的精神将永世长存!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9

  李老师指出,教育工作者是否有一颗童心,对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童心是指教师具有童真的情感,能够自然地和学生一起哭,一起笑。笑在一起的老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教师的童心就是要有孩子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在各个方面都要和学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如果我们和学生有更多共同的兴趣爱好,你就会有办法深入学生的内心。他们会无意识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当和学生玩游戏的时候,老师越忘记他们的尊严,学生对老师的感觉就越好,这是成功教育的起点。

  启示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李先生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总是与他的学生进行坦诚的交流。爱是李振熙先生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过新年,玩雪,拍照拼写,真正融入学生们的生活,在一次次的理解老师的爱中留下生活的精彩瞬间。在我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非常自信,我爱我的学生。读完这本书,我问自己,我爱每一个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改变我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误时,他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地理解错误的原因,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李老师让我对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仅仅是对优秀学生的欣赏,更是对每一个有责任的学生的欣赏和期待。

  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平易近人的人,而应该是对朋友发自内心的爱。

  爱情不应该是对学生错误的严格调查,而应该是对学生心胸开阔的宽容。

  爱不应该是对学生的纵容,而必须包含对学生严格的要求,甚至是必要和合理的惩罚。

  爱不仅仅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体,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生活,与学生一起感受喜怒哀乐。

  爱不仅要对你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还要对学生的成长和他们未来的生活负责。

  爱,不是用一个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个孩子的心,而是需要一个孩子的心,用孩子的心去碰撞孩子的心。

  爱是一种纯洁,是一种庄严,是一种责任感,是民主,是平等,是让童年回到童年,是为学生美好生活打下良好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0

  周国平先生曾说过:“严格地说,只有素质教育才配称作教育。若不是着眼于素质,仅仅传授一些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就只可叫作培训,不可妄称教育。若挂着教育之名而实际上对素质起了压制、扭曲、摧残的作用,那只能说是伪教育和反教育了。”我们也可以用这段话,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帕克·帕尔默的观点——教师自己千万不能失去心灵,也千万不能失去对学生美好心灵的引导。“经师”传授知识技能,“人师”引领心灵成长,这就是“经师”和“人师”的区别。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直面教师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共同体的无限魅力。在这个共同体中,谁是主体呢?既非教师和学生,也非学科或关于它们的课本、解释它们的理论,而是求知者永远聚集其周围的“伟大事物”。那么,怎么来解释这个伟大事物呢?作者做了如下的例举:

  “我所指的是生物学的基因和生态系统、哲学和神学的隐喻和参照系、文学素材中背叛与宽恕以及爱与失的原型。我所指的是人类学的人为现象和族裔,工程学的原料的限制和潜能,管理学的系统逻辑,音乐和艺术的形状和颜色,历史学的奇特和模式,以及法学领域里难以捉摸的正义观等。”

  这个“伟大事物”也许难以定义,但通过这么多的例举我们应该都能理解。当我们都关注于这个“伟大事物”,为这个“伟大事物”深深吸引和着迷时,教育的共同体就会处于最佳、最优的状态。比如,围绕“伟大事物”而产生多元的观点;对一些现象采用多重含义的解释;欢迎有创见性的争论,没有愤怒和偏见;彼此间真诚相待;体验谦卑,心存敬畏,等等。

  就我的理解,教育共同体中的“伟大事物”,其实也造就了所有卷入者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大家专注于“伟大事物”这一主体,彼此尊重,坦诚相对,教师既不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也不会永远不犯错误。为了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共同体,作者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优秀的教师与一群五岁的小孩围坐在地板上,一齐读一个关于大象的故事。透过那些孩子的眼睛,几乎可以看见圆圈的中央真的有一只大象!而且以那件伟大事物作为媒介工具,其他的伟大事物也进入房间,例如语言和传达意义的符号。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1

  书,一道彩虹。既明亮,又多彩。读书,如涓涓清流沁人心脾,又似熊熊烈火促我激情。读完书,带给我更多的思考:

  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还需不断学习,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对有效的教学而言,学科的课程并非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所以教师要做的是不仅要了解起学科课程,而且要能够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因为传达知识的能力绝非简单地了解知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大学教授尽管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才华横溢、知识渊博,但教起学生来却捉襟见肘,条理紊乱而词不达意。所以掌握教学技能对一个教师来说便成为关键所在。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教学目标以及其他因素的差异性来完成教学任务:激励学生、管理课堂纪律、评估先前知识、有效地表达观点、考虑学习者的各种特性、评估学习结果,以及复习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些任务完成的多寡,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亦即决定了“好”与“坏”的关键。

  人们常说:“要让学生得到一杯水,教师先得有一桶水。”而这桶水永远都装满鲜活可口的圣水。我崇拜窦桂梅老师,记得在一书中曾写道窦老师在平时工作之余大量阅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几年来记的笔记有10万字之多,多篇发表。正是在她不断的学习、符号学中,自身修养日益提高,才能在工作中高瞻远瞩地指导实践。

  这使我想起了宋代学者朱熹的一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不正是我们发展提高的最关键所在吗?“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乐无穷;得大道恩师而学之,乐在其中。”我们青年教师是二十一世纪教坛的主力,继往开来是我们使命。用我们的不懈的追求、坚定的信念、永恒的执着去不断学习、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才能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才会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我们不仅仅要学习教育方面的知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要掌握的东西太多了,如英语、计算机等等。乐在学中,乐在超越自我之中。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2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与孩子们的相处,有时觉得很难走进孩子的心,读了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会令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3

  最近买了一本李镇西教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回家后仔细阅读品味,在读到其中反映李镇西教师心声的《做的教师》一文时,时时被李镇西教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现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的教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教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本事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能够和自我比呀!也就是用今日的李镇西与昨日的李镇西相比——我今日备课是不是比昨日更认真?我今日上课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今日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诚恳?我今日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机智?今日我组织班团体活动是不是比昨日更趣味?我今日帮忙“后进生”是不是比昨日更细心?我今日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日更丰富?我今日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日更深刻?今日我应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提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日更虚心?我今日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日更冷静?每一天都不是,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都这样自我和自我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第一应当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

  李_的话说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4

  阅读“小学数学老师”一书,读完后那个,我感觉很多。据了解,本书为无数数学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滋养,也为许多年轻数学教师搭建了成功的桥梁。它是培养教师成长的摇篮。它的风格非常简单明了。教学评价公正,教学计划新颖,教学精湛。它接近教育改革的前沿,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负责人。

  在这本书中,我可以理解她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生活,乐趣,我能感受到她如何成为一名数学老师让学生不仅学习教科书中的数学知识,还学习如何帮助学生赢得所学知识。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喜欢数学,我喜欢教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吸引我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成为贯穿我数学教育的主线。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和能力的获得是永恒的。因此,每个学生的数学教学必须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新课程改革和数学教学改革要求反映了上述要求。数学教学从传统的“交付知识”模式转变为“以学习为动力,以学生为中心”。练习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创造和个性发展将受到更多关注。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广泛的数学能力将更为重要。

  让学生参加中学数学。范老师说,“玩”教数学和数学是学生体验数学和数学的好方法。这对小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种好方法,孩子们看到的数学并不是一个严肃的面孔。在教学中,留给学生的作业是制作玩具。结果,老师收到了许多漂亮的模特和学生制作的手工文书,如长颈鹿,飞机,火箭,古董花瓶,未来的汽车等。这让我觉得事实上,我们的作业可以在没有那么机械化的情况下完成,只需保持阅读,阅读和写作,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多地接触生活,移动和玩耍。例如,当我们教授单元的方向和位置时,让学生回家设计校园计划,让孩子们完成各种任务,但这会渗透到学生的智慧和幸福中。

  在这本书中,老师还组织学生每年在郊区的性质上玩,但我强调玩的不是一个无目的的疯狂玩法,傻玩,能玩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在这本书中,张先生还介绍了一种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感受数学的新鲜和乐趣的方法,以便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并把数学联系起来与生活和形成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2-17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精选02-27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精选」01-26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02-06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5-08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01-23

学校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1-18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201601-18

《教师礼仪》读书心得体会12-29

教师分享读书心得体会01-17